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哈田中(哈73中)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高三學年開學考試考試時間:150分鐘卷面分值:15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將答案書寫在專設答題頁規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5.考試結束后,只交試卷答題頁。一、現代文閱讀(共30分)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4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材料一:為了讓五言詩創作和批評走上正軌,鐘嶸嘗試從五言詩的文體類屬和詩體類屬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從文體類屬看,詩作為眾多文體中的一種,有其獨特的屬性。鐘嶸繼承了陸機“詩緣情”、《毛詩序》“詩者詠吟性情”以及孔子“詩可以怨”的觀點,認為詩作為文體中的一種,其本質在于抒發情感。故鐘嶸在《詩品?序》中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至乎吟詠情性,亦何貴于用事”“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故曰:‘《詩》可以群,可以怨。’”這里所謂的“性情”“吟詠”“怨”即表達了鐘嶸關于詩歌這一文體的本質的看法。需要指出的是,“詩詠性情”的傳統觀點在當時已成人們的共識,如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說:“詩者,持也,持人情性。”而裴子野《雕蟲論》所謂“自是閭閻年少,貴游總角,罔不擯落六藝,吟詠情性”則從反面說明了這一點。鐘嶸觀點的積極意義在于:他特別強調了詩歌吟詠之“情”的性質問題,即要抒發“怨情”“哀情”“悲情”。再從詩體類屬來看,五言詩作為眾多詩體中的一種,經歷了一段漫長而曲折的歷程之后,已經發展成熟并取代了四言詩的主導地位。因此,鐘嶸在回顧和總結五言詩史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他的“滋味”說:“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五言詩“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毫無疑問,鐘嶸的這一觀點具有獨創性,它一方面順應了五言詩的發展歷史,另一方面也非常準確地抓住了五言詩的某些本質屬性。比較而言,劉勰的觀點就不免保守,《文心雕龍?明詩》說:“若夫四言正體,則雅潤為本;五言流調,則清麗居宗。”而稍后的蕭子顯則站在了鐘嶸的一邊,《南齊書?文學傳論》:“五言之制,獨秀眾品。”這樣,從文體類屬的詩者“吟詠情性”和詩體類屬的五言為眾作之“有滋味者”兩個層面,鐘嶸為我們尋找到五言詩的本質屬性。此即為五言詩創作和批評之根本“準的”。(摘編自林英德《鐘嶸〈詩品〉體論探析》)材料二:鐘嶸是一個有個性、有理想的詩學批評家,他因不滿當時詩歌創作和評論的混亂局面,為確立詩歌評論的合理標準而撰《詩品》,因此《詩品》中對劉宋各詩人五言詩創作的品評體現了他獨特的詩學思想。“雕而無露”的自然思想。作為中國詩學理論重要審美范疇之一的“自然",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鐘嶸的《詩品》便是以“自然”為理論核心,并且賦予自然“雕而無露"的內涵。一方面,這種自然觀認為詩歌創造是作家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反對“用典”之風,在藝術表現上追求自然本色,反對刻意雕琢的藻飾之美。另一方面,鐘嶸的這種自然觀,并不是徹底否定文采,而是希望對辭藻適當地進行雕琢、錘煉而至于“自然"。被后世尊為最得“自然”之精髓的陶潛,鐘嶸認為他的詩“文體省靜”“世嘆其質直”,多樸素自然的“田家語”,因而從“雕而無露”的自然觀出發,把陶潛置于中品。被鐘嶸稱為“元嘉之雄”的謝靈運便相對全面地表現這種獨特的自然思想,鐘嶸評謝詩云:“譬尤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塵沙,未足貶其高潔也。”可見,謝詩能夠由“辭彩”而返于“自然”,做到雕琢而不露痕跡。鐘嶸欣賞謝靈運這種“琢磨之極,妙即自然”,因而把他置于上品。任何詩歌都需要通過主觀的情思,因此完全“自然而然”的詩歌是不存在的。詩歌的“自然”必定包含著創造,而這種最高明的創造是不留雕琢痕跡的。“情兼雅怨”的情性思想。鐘嶸非常重視詩歌的情性,認為詩歌的本質是表現人的情感,而這種情感以雅、怨為主。在《詩品?序》的開篇,他便指出:“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指出詩歌的產生,是由于人們的性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和感召,四時景物,社會萬象,都可以成為人們創作詩歌的緣由,因此這種雅、怨情感的抒發也成為詩歌創作的根源。劉宋時期的詩人把情感作為詩歌表現的范疇,同時情感的抒發也產生許多詩篇,通過鐘嶸對劉宋諸詩人的評價,我們可以看出他“情兼雅怨"的情性思想。首先,鐘嶸的“情”多以"悲怨”為主,是仕途不得志的人生狀態下的情感宣泄。同時鐘嶸也指出這種怨憤之情是在苦難的現實和個人遭遇的刺激下產生的,從而使詩歌具有充實的社會內容。鐘嶸評陶潛:“其源出于應璩,又協左思風力。”可見鐘嶸對陶潛的品評,著眼于其擬古和詠史詩中現實苦難和個人遭遇刺激下的怨情,同時也挖掘出其詩歌表現的深層社會內涵。顏延之出身于次等士族,在仕途上頗為不順,鐘嶸對他的評價是:“情喻淵深,動無虛發,一字一句,皆致意焉”可見苦難的人生際遇使他的詩歌具有深沉的情性。鮑照是劉宋時期寒素士人的一個典型代表,他的作品最直接地體現了他的真情實感。他對現實種種不平的怨憤,促使他寫下《代貧賤苦愁行》等許多詩作,鐘嶸謂“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當代”,便是對其不遇之志的同情。其次,鐘嶸也重視詩歌中“雅”的情性。如他說顏延之“經綸文雅”,說謝莊“氣候清雅”,而認為鮑照“頗傷清雅之調”,可見他反對過度的怨憤,而重視詩歌所表現的“雅”的情性。“自然”和“情性”是鐘嶸詩論的雙翅。“自然”作為鐘嶸詩歌風格論的第一要義,與關于詩歌本質論和發生論的“情性”聯系密切,二者共同構成鐘嶸獨特的詩學理想。(摘編自武金芝、趙彥輝《從〈詩品〉對劉宋五言詩的評價看鐘嶸的詩學思想》)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文體類屬看,鐘嶸的詩學思想是對陸機、孔子等人詩學思想的繼承,認為詩歌的本質是抒發情感。B.雖然“詩詠性情”是當時的共識,但鐘嶸觀點的積極意義在于,他認為詩歌要抒發"怨情”“哀情”“悲情”。C.鐘嶸認為五言詩要吟詠性情且有滋味的品評抓住了五言詩的本質屬性,為詩歌創作和批評提供了“準的”。D.陶潛的擬古詩和詠史詩中那些抒寫個人怨情的詩歌,符合鐘嶸的“情性思想”,因而被置于中品。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對五言詩的品評上,蕭子顯與劉勰保守的觀點相反,更抓住了五言詩的本質屬性,認為五言詩是詩歌中最出眾的。B.鐘嶸認為,詩歌應做到“雕而無露”,即不能對詩歌加以雕琢,而應是作家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C.讀謝靈運的詩歌,既能欣賞到作者的“辭彩”,又能感受到詩人的主觀情思,體會其“自然”之美。D.鮑照是劉宋時期寒素士人的代表,因其作品書寫了對現實種種不平的怨憤而備受鐘嶸的推崇。3.下列各項中,最符合鐘嶸“雕而無露”觀點的一項是(3分)()A.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B.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D.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4.材料二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分析。(4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銅墻鐵壁(節選)柳青“飛機!”吳惠猛叫了一聲。霎時間,人們全不嚷了。仔細一聽,耳邊確實有一種嗡嗡的聲音。原來當老葛和民工們拉談的時候,吳忠只注意著防空。老葛知道他不管受甚么批評,也不讓他跟隨的首長出了岔子。老葛看見前后溝的人不安地仰起頭,用手遮住日光朝天望;只是天空給幾面的山頭隔住,除非到頭頂上空,人是不容易看見飛機的。嗡嗡的聲音越來越清楚,越來越帶著威脅的勁氣。民工的隊伍里呈現出不穩,前前后后挑擔的和趕驢的都停下來了。吳忠緊緊地扽住驟騾的籠頭,一眼盯著路旁一個山水沖成的窄溝渠渠,低聲告訴老葛,緊急時往那里鉆。可是老葛卻像沒聽見,他神色不動,鎮靜地叫民工們不要慌亂,一邊察看左近有沒有適合大家隱蔽的地場。他們這時正走在一道砭上,上頭是山崖,下邊是石巖,光禿禿的沒一點逃攔。再走幾十步,下一節坡,就是寬敞平坦的河灘。河灘上有樹,河坪地里還有莊稼。地畔上站一個背槍的民兵,正在給停在河灘里的民工講話:“只要戴偽裝,飛機過來千萬不要動。人一亂跑開就壞了,正好成了掃射的目標。”老葛問他身邊的民工:“那民兵是跟你們一塊上前線的嗎?”“不是哇,”好幾個人眼看天空,心不在焉地說。“好像不多時才過去的一個走路的……”老葛一聽說是走路的,就非常賞識那民兵,他對眾人說:“你們看,他一定有經驗,人多了更不能亂!……”眾人噫噫啊啊承認著,卻無心聽老葛的話,只管歪起頭看飛機朝哪個方向過。突然間,有人嚷開了:“小飛機!小飛機!”三架美國造飛機在西面的山頭上空,由南向北箭一般穿過去了。老葛估計敵機大約又是在無定河川的公路上襲擾,這里不過是飛機繞圈飛行經過的地區。民工們見飛機過去了,都松了口氣。后邊的“擔擔手”開始整端扁擔繩子,預備重新挑起走。前頭趕驢的也喊著河灘里停的民工:“走哇!還等甚么哩?”“等一等再走啊!”那民兵熱心地在地畔上嘰叫道,“老鄉們聽我說啊……”只見那民兵又像在群眾大會上演說一般,可嗓子給大家講解;飛機撂彈也好,掃射也好,都要先旋一個圈圈。頭一回過去,總是沒事。你以為他們走了,不當心,萬一回過來,就來不及防了。“就算咱們這塊沒露了目標,誰曉得咱們前頭的人怎著哩?飛機端端從他們頭頂上過的呀!咱們還是防著點好啊!”那民兵說著就伸出一只路膊,命令老葛,“那個穿灰制服的同志,你指撥砭上的老鄉都下河灘里來吧!這里有樹好隱身!快動靜啊,不要賣呆了!”“好好好!”老萬痛快地服從著,就執行起那民兵的“命令”,叫所有在石砭上的民工,包括他的通信員和牲口,統統趕緊下河灘里去隱蔽。吳忠早已顯出鄙棄那民兵的“自高自大”:哼!竟然“命令”起他的首長。他簡直忍耐不住那股神氣,走著還用白眼珠子瞟著那民兵,嘀咕說:“不看看是誰,只管自己當司令!”“不可啰嗦!”老葛服從命令,說,“老鄉們,聽民兵的指揮,走緊點啊!”不一陣,砭上的人都到河灘里的樹蔭底下了。沒出了那民兵的預料,三架小飛機轉回來了。現在在正西旋著圈子,猛然間,好像塌崖一般,傳來一陣轟隆隆掃射的響聲。眾人都往樹應下擠。“擔擔手”撇下扁擔,搶著往地畔上吊的南瓜叢里鉆。有人還把南瓜蔓拉來披在自己身上。而那民兵卻早跳下了地畔,用槍托幫民工們趕驢。緊張!滿溝隱蔽的人靜悄悄的,幾乎可以聽見心嘣嘣跳。盤旋了一個圈子以后,那三架飛機分散開十字交叉飛;這一架過去,那一架過來,有一架繞彎時正從這里隱蔽的人們頭頂上過。它們幾乎在西邊同一地點的上空——這里所有憤恨的眼睛都透過莊稼和樹枝盯著它們——斜起膀子,屁股上冒出黑煙來,轟隆隆地掃射!隱蔽的民工開始出現了不穩。恐怕那架掠過頭頂的飛機朝這里掃射起來,有人想換個地勢。吳忠死動扽著騾子的籠頭,緊張地朝他的首長招手,指著他身后的一個水山坑坑,要求首長挪一挪地點。老葛不聽他,只一眼盯著那民兵,欣賞他在另一邊吶喊:“拿穩!不準亂跑!老鄉們沉住點氣,一陣陣就沒事了。”想換地勢的人給他喝住了。說話中,另一架飛機穿梭般飛了過來,人們又縮著脖于不動了。過了一陣,三架小飛機掃射罷都朝北飛去了。可是人們還不動,全望著那民兵,等待他的吩咐。那民兵停了很一陣,才宣布現在可以走了。人們從隱身處出來,拍打著身上的土,互相慶幸地看看,都說這回沾了這個民兵的大光。“擔擔手”去尋找自己的扁擔,趕驢的扶正一時混亂弄歪了的糧馱子,又按原來的次序走開了。老葛讓通信員牽著騾子跟著走,他自己徑直到那民兵跟前去拉話。他想問問這個生龍活虎的人物姓甚名誰。哪區哪鄉,現在到哪里去,怎么會有這防空的實地經驗,沒想到那民兵看見他,三蹺兩步就趕過來,喜歡地大聲嚷著:“葛專員!你也上前線去啦?”葛專員看那民兵時,只見他年約二十四五,不高不低,不胖不瘦,是一條壯實漢子。太陽曬得他臉有點紫紅。他滿身莊戶人衣震,腰里扎一根皮帶,背一支步槍,卻不知子彈在甚么地方。“你怎么認得我?”老葛奇怪地問。那民兵說:“陰歷四月間,我隨軍搬運擔架,在綏德集中出發下南路,你給我們講過話嘛!”“噢噢!”葛專員恍然明白了,“怪不得你對防空這么老練。好,我們一塊走……“你叫甚么名字?”葛專員走在路上問。那民兵說:“石得富。”“石得富。”葛專員重復了一遍,要用心記住這個名字。他們繼續拉談著,奔沙家店去了。(有刪改)【注】①《銅墻鐵壁》描寫的是解放戰爭中陜北人民保糧支前英勇斗爭的故事。小說以沙家店糧站的工作為中心,生動表現了人民群眾在解放戰爭中的偉大歷史功績。5.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吳忠兩次提醒老葛躲藏,老葛都沒有理睬他,而是查看附近有無可以適合大家躲藏的地方,這說明老葛是一個不顧個人安危保護百姓的人。小說從老葛的視角詳細描寫了砭的上頭和下邊以及河灘、河坪的情況,表現了陜北獨特的地域風光,突出了民工們躲避敵機轟炸的難度。“這里所有憤恨的眼睛都透過莊稼和樹枝盯著它們”,運用動作和神態描寫,既表現出大家全神貫注觀察飛機的情態,又包含著對敵人的痛恨。從石得福和老葛的對話中得知,石得福之所以認識老葛,且有豐富的防空經驗,是因為他在綏德集中出發下南路時,曾聽過老葛的講話。6.關于河灘躲飛機的場面描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一次敵機直接飛過未轟炸,民工們比較冷靜,毫不慌張;第二次敵機掃射兇猛,民工們比較慌亂。B.“幾乎可以聽見心嘣嘣跳”一句以動襯靜,渲染了場面的寂靜,烘托出大家躲避轟炸時的緊張心理。C.小說通過這樣的場面描寫反映了百姓在長期的斗爭中積累了豐富的反轟炸經驗,暗示戰爭的殘酷。D.有對民工隊伍群體的描寫,也有對“擔擔手”和趕驢子的民工等個體的描寫,節奏有緩有急,畫面感強。7.小說是如何塑造石得富這個形象的?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6分)8.本文標題“銅墻鐵壁”具有多重含義,請結合選文加以分析。(5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一)課內文言知識考查(本題共5小題,10分)9.下列對加點詞的用法或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而絕江河絕:動詞,橫渡B.孔子師郯子師:名詞的使動用法,以......為師C.如怨如慕如:均為動詞,像D.良庖歲更刀更:動詞,更換10.下列詩句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A.載舟覆舟,所宜深慎B.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C.長橋臥波,未云何龍D.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11.下列加點字意義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A.夜縋而出鍥而舍之B.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C.為國以禮以俟君子D.或得日或否或曰:六國互喪12.下列句子中,句式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A.客有吹洞簫者B.馬之千里者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申之以孝悌之義13.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A.廟號,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B.朔,指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每月月亮圓的那一天叫“望”,每月初一叫“晦”。C.《書》,又稱《尚書》《書經》,與《詩》《禮》《樂》《春秋》合稱“儒家五經”。D.太子,封建時代皇位繼承人,一般是最年長的兒子成為太子。(二)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王構字肯堂,東平人。少穎悟,風度凝厚。學問該博,文章典雅,弱冠以詞賦中選,為東平行臺掌書記。參政賈居貞一見器重,俾其子受學焉。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時遣丞相伯顏伐宋,先下詔讓之,命構屬草以進,世祖大悅。宋亡,構與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館圖籍、太常天章禮器儀仗,歸于京師。凡所薦拔,皆時之名士。十三年秋,還,入覲,遷應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時丞相阿合馬為盜擊死,世祖亦悟其奸,復相和禮霍孫,更張庶務,構之謀畫居多。歷吏部、禮部郎中,審囚河南,多所平反。改太常少卿,定親享太廟儀注。屬桑哥為相,俾與平章卜忽木檢核燕南錢谷,而督其逋負。以十一月晦行,期歲終復命。明年春還,宿盧溝驛,度逾期,禍且不測,謂卜忽木曰:“設有罪,構當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會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銓選江西。入翰林,為侍講學士。世祖崩,構撰謚冊。成宗立,由侍講為學士,纂修實錄,書成,參議中書省事。時南士有陳利便請搜括田賦者,執政欲從之。構與平章何榮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以疾歸東平。久之起為濟南路總管諸王從者怙勢行州縣民莫敢忤視構聞諸朝徙之北境學田為牧地所侵者理而歸之。官貸民粟,歲饑而責償不已,構請輸以明年。武宗即位,以纂修國史,趣召赴闕,拜翰林學士承旨,未幾,以疾卒,年六十三。構歷事三朝,練習臺閣典故,凡祖宗謚冊冊文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議,必咨訪焉。喜薦引寒士,前后省臺、翰苑所辟,無慮數十人,后居清要,皆有名于時。(選自《元史·王構傳》,有刪改)14.下列對文中畫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久之/起為濟南路總管諸王/從者怙勢行州縣/民莫敢忤視構/聞諸朝/徙之北境/學田為牧地所侵者/理而歸之
B.久之起/為濟南路總管/諸王從者怙勢行州縣/民莫敢忤視/構聞諸朝徙之/北境學田為牧地/所侵者理而歸之
C.久之/起為濟南路總管/諸王從者怙勢行州縣/民莫敢忤視/構聞諸朝/徙之北境/學田為牧地所侵者/理而歸之
D.久之/起為濟南路總管諸王/從者怙勢行州縣/民莫敢忤視/構聞諸朝徙之/北境學田為牧地/所侵者理而歸之
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覲:古代賓禮之一,源于周代,是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定期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為覲”,合稱為朝覲。
B.崩:古代帝王或皇后死曰崩;諸侯王死,唐以后也指二品以上官員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祿,士死曰卒,庶民死曰死。
C.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與門下省、尚書省并稱“三省”。其中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
D.辟:是漢代選拔任用人才的一種制度,指公府、州郡任用屬吏;皇帝征召任用稱“征”,二者合稱“征辟”。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構學問淵博,文才豐贍。他從小聰明,文章典雅;受賈居貞器重,被延請成為他兒子的老師;任職翰林院,多有撰寫。
B.王構富有謀略,勇于擔當。他對朝廷事務多有謀劃;辦案能平冤昭雪;出外辦事過了期限,他主動擔責,最終因此被朝廷免職。
C.王構為人正直,不懼權貴。執政者想同意搜刮民眾的提議,他和何榮祖極力反對;有人倚仗權貴作惡,他挺身而出,有所作為。D.王構愛惜人才,樂當伯樂。他是三朝元老,慧眼識才并樂于推薦,所推薦的幾十人后來都身居高位,有名于當時。
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時遣丞相伯顏伐宋,先下詔讓之,命構屬草以進,世祖大悅。(4分)
(2)以十一月晦行,期歲終復命。(4分)
18.王構為官期間,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請簡要概括。(3分)(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浪淘沙劉克莊①紙帳素屏遮。全似僧家。無端霜月闖窗紗。喚起玉關征戍夢,幾疊寒笳。歲晚客天涯。短發蒼華。今年衰似去年些。詩酒新來俱倚閣②,孤負梅花。[注]①劉克莊(1187—1269),南宋豪放派詞人,他關心國家命運而在政治上屢受打擊。②倚閣:擱置,暫停。1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人開篇選擇紙帳、素屏等典型意象,寫出了自己住處如同僧舍般的簡樸。B.“無端霜月闖窗紗”使用比擬手法,霜月闖進窗內,引發了詞人內心的波瀾。C.上闋結尾兩句從觸覺和聽覺分別寫了月夜的獨特感受,意蘊豐富,令人回味。D.本詞語言富有特色,多處使用口語,風格親切自然,有一種自嘲人生的意味。20.請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2小題,每空一分,共12分)2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為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了螃蟹心意浮躁的表現。2.《涉江采芙蓉》寫兩個相思相愛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靜女》中,表面上贊美管簫之美,實際上是贊嘆女子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韓愈在《師說》中認為師生各有所長,可以相互學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赤壁賦》中描寫了客人吹洞簫的內容,開始是正面描寫,寫洞簫的聲音嗚咽、不絕如縷,接著用側面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