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北省邯鄲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試題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3章。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3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1.細胞學說作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在生物學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羅伯特·胡克用顯微鏡觀察木栓組織,并命名細胞B.施萊登運用不完全歸納法提出了植物細胞學說C.細胞學說揭示了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統一性D.細胞學說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細胞水平【答案】C〖祥解〗細胞學說是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的,其內容為:(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詳析】A、羅伯特·胡克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發現這些木栓組織由許多規則的小室組成,他將這些小室命名為細胞,A正確;B、植物學家施萊登通過對花粉、胚珠和柱頭組織的觀察,發現這些組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而且細胞中都有細胞核。施萊登運用不完全歸納法,提出了植物細胞學說,B正確;C、細胞學說揭示了動植物細胞的統一性,C錯誤;D、細胞學說使人們對生命的認識進入了細胞水平,D正確。故選C。2.“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錢塘湖春行》描繪了一幅勃勃生機的春天景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錢塘湖岸上所有的“暖樹”構成一個種群B.“早鶯”和“暖樹”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不完全相同C.錢塘湖中的衣藻既是生命系統的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D.“春泥”“陽光”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一部分【答案】A〖祥解〗在自然界,生物個體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與其他同種和不同種的個體以及無機環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形成一個整體—種群,不同種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體—群落,群落與無機環境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體—生態系統。【詳析】A、“暖樹”指的是那些向陽、溫暖、最先被陽光照到的樹木,故西湖邊所有的“暖樹”包括了多個物種,不能構成一個種群,A錯誤;B、“早鶯”具有系統層次,而“暖樹”沒有,B正確;C、錢塘湖中衣藻是單細胞藻類,所以既是生命系統的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C正確;D、“春泥”“陽光”是無機環境,屬于生態系統的一部分,D正確。故選A。3.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化合物的組成元素中包含微量元素的是()A.葉綠素 B.纖維素 C.血紅素 D.胰島素【答案】C【詳析】A、葉綠素的元素組成C、H、O、N、Mg,均是大量元素,A錯誤;B、纖維素的元素組成C、H、O,均是大量元素,B錯誤;C、血紅素的元素組成C、H、O、N、Fe,Fe是微量元素,C正確;D、胰島素的元素組成C、H、O、N、S,均是大量元素,D錯誤。故選C。4.“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這句農諺形象地說明了植物的生長和發育過程離不開水和無機鹽。下列關于水和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A.自由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其比例適量增多有利于細胞代謝B.由于水分子之間氫鍵的存在,水成為細胞內的良好溶劑C.無機鹽在細胞中的含量很少,而且絕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D.磷在維持葉綠體膜的結構和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答案】B〖祥解〗自由水與結合水的關系:自由水和結合水可相互轉化。細胞含水量與代謝的關系:代謝活動旺盛,細胞內自由水含量高;代謝活動下降,細胞中結合水含量高,結合水的比例上升時,植物的抗逆性增強,細胞代謝速率降低。【詳析】A、自由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在正常情況下,其比例越大,細胞代謝就越旺盛,A正確;B、水分子是極性分子,帶正電荷或負電荷的分子(或離子)都容易與水結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劑,B錯誤;C、無機鹽在細胞中的含量很少,而且絕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無機鹽對于細胞和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的維持是相當重要的,C正確;D、葉綠體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磷脂中含有P元素,可見P元素在維持葉綠體膜的結構與功能上有重要作用,D正確。故選B。5.人可以通過運動維持健康的體重指數。事實上,通過運動減掉的體重中80%左右來自脂肪,20%~25%來自非脂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脂肪是由一分子脂肪酸和三分子甘油組成的甘油三酯B.脂肪的組成元素與葡萄糖相同,動物脂肪主要為飽和脂肪酸,室溫時呈固態C.相比于葡萄糖,脂肪的組成元素中氧多氫少,氧化分解時釋放的能量更多D.糖類供能不足時,脂肪可以大量轉化成糖類【答案】B〖祥解〗脂質分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與糖類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氫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時產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儲能物質;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膽固醇是動物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也參與脂質在血液中的運輸。【詳析】A、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與一分子甘油發生反應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稱甘油三酯),A錯誤;B、脂肪的組成元素與葡萄糖相同,都含C、H、O,大多數動物脂肪含有飽和脂肪酸,室溫時呈固態,B正確;C、脂肪的組成元素中氫多氧少,氧化分解時耗氧多,放能多,C錯誤;D、糖類供能不足時,脂肪能轉化為糖類,但不能大量轉化成糖類,D錯誤。故選B。6.下圖為細胞中蛋白質合成過程簡圖,①~③表示相關變化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C、H、O、N、S等元素B.①~③過程都是脫水縮合C.多肽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游離的氨基D.①②過程形成的化學鍵相同,③過程可能有新化學鍵形成【答案】D〖祥解〗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多肽鏈,而脫水縮合是指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連接,同時脫出一分子水的過程。【詳析】A、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基本元素組成是C、H、O、N,部分氨基酸含有S,A錯誤;B、①②過程都是脫水縮合,但③過程不是脫水縮合,而是形成特定的空間結構,B錯誤;C、多肽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CO—NH—)中,C錯誤;D、①②過程形成的化學鍵相同,都是肽鍵,③過程可能有新化學鍵形成,如二硫鍵,D正確。故選D。7.下圖是熱帶雨林中一種蜘蛛所吐的膠原蛋白的結構,該膠原蛋白是由二硫鍵(—S—S—)和酰胺鍵(—CO—NH—)將兩條多肽鏈和一個環肽連接起來形成的含有200個氨基酸的蛋白質,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蛋白質共有肽鍵199個B.該蛋白質的功能由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三方面決定C.該蛋白質至少含有2個游離的氨基和2個游離的羧基D該蛋白質形成時分子質量減少了3584【答案】B〖祥解〗氨基酸先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進行連接: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以此類推,多個氨基酸縮合形成多肽,肽鏈盤曲、折疊,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詳析】A、設環狀肽含有M個氨基酸,形成一個酰胺鍵(—CO—NH—)脫去一分子水,所以膠原蛋白分子中酰胺鍵數目=200-2+1=199,A正確;B、該蛋白質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數目、種類、排列順序以及肽鏈盤曲折疊的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決定,B錯誤;C、該蛋白質中有3條肽鏈,其中有一條是環狀肽,故該蛋白質至少有2個游離的氨基和2個游離的羧基,C正確;D、該蛋白質合成時脫去水分子數目=199個,因形成2個二硫鍵,所以生成一個該蛋白質分子時減少的相對分子質量=199×18+2=3584,D正確。故選B。8.研究發現,某病毒的包膜上存在很多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與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蛋白ACE2結合,從而使病毒識別并侵入該細胞,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的流動鑲嵌模型是一種概念模型B.結構中的①表示糖被,與細胞表面的識別、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等有關C.細胞膜具有流動性,是因為②③④都可以側向自由移動D.糖蛋白S與受體蛋白ACE2結合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可以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答案】B〖祥解〗分析題圖可知:①是糖類分子、②④是蛋白質,③是磷脂雙分子層。【詳析】A、圖中的流動鑲嵌模型是一種物理模型,A錯誤;B、由圖可知,①表示糖類分子,叫作糖被,與細胞表面的識別、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等有關,B正確;C、細胞膜具有流動性,表現為③磷脂可以側向移動,而大多數②④蛋白質可以移動,C錯誤;D、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所以病毒包膜上的糖蛋白S可與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蛋白ACE2結合,無法體現細胞間的信息交流,D錯誤。故選B。9.已知①消化酶、②抗體、③性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DNA都是人體內有重要作用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B.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單體連接成的多聚體C.④⑤⑥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鏈為骨架D.②④⑥的多樣性與其單體的種類多樣性有關【答案】B【詳析】A、①消化酶、②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③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脂質,只有蛋白質才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A錯誤;B、①消化酶、②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蛋白質是由氨基酸連接而成的多聚體,⑥DNA是由脫氧核苷酸連接而成的多聚體,氨基酸和脫氧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B正確;C、④糖原、⑥DNA是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基本骨架,⑤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C錯誤;D、④糖原的單體是葡萄糖,不具有多樣性,D錯誤。故選B。10.李清照《如夢令》詞: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里的“綠”和“紅”分別形容葉和花,相對應的色素分別存在于細胞的()A.線粒體、高爾基體 B.葉綠體、液泡C.高爾基體、液泡 D.葉綠體、細胞質基質【答案】B〖祥解〗液泡為單層膜形成的泡狀結構;內含細胞液(有機酸、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等),能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葉綠體是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為植物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詳析】“綠”形容葉,這是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的原因;“紅”形容花,這是因為花瓣細胞中含有液泡,液泡含有花青素,B正確,ACD錯誤。故選B。11.下圖表示某真核細胞細胞核及其周圍物質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細胞可能是黑藻的葉肉細胞B.內質網膜除了與核膜直接相連,還可以與高爾基體膜間接聯系C.核孔是蛋白質、DNA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中間纖維具有選擇性D.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兩種物質【答案】B〖祥解〗核膜:(1)結構:核膜是雙層膜,外膜上附有許多核糖體,常與內質網相連;其上有核孔,是核質之間頻繁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謝旺盛的細胞中,核孔的數目較多。(2)化學成分:主要是脂質分子和蛋白質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隔開;控制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詳析】A、由題圖可知,該真核細胞含有中心體,應為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黑藻是高等植物,因此該細胞一定不是黑藻的葉肉細胞,A錯誤;B、內質網膜與細胞膜和核膜直接相連,和高爾基體膜之間通過囊泡進行間接聯系,B正確;C、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DNA不能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C錯誤;D、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D錯誤。故選B。12.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重要性學科,是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下列有關實驗材料的描述正確的是()選項實驗內容或目的實驗材料或方法A蛋白質的鑒定可選用新鮮的或者煮沸過的豆漿作為材料B還原糖的鑒定實驗可選用甘蔗、葡萄作為材料C制備純凈的細胞膜可選用蛙的紅細胞作為材料D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可選用菠菜葉下表皮作為材料A.A B.B C.C D.D【答案】A〖祥解〗鑒定類實驗的操作流程模板:取材(應該選取無色且富含被鑒定物質的材料)→處理材料(制備組織樣液或制片)→加鑒定劑(根據實驗原理和要求,準確添加所需的鑒定試劑)→觀察,得出結論(對應實驗目的進行準確描述,并做出肯定結論)。【詳析】A、鑒定蛋白質時,可用新鮮的或者煮沸(會破壞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但不會使肽鍵斷裂)過的豆漿作為材料,A正確;B、甘蔗主要含有的糖類是蔗糖,是非還原糖,還原糖的鑒定實驗,不能用甘蔗作為材料,B錯誤;C、制備純凈的細胞膜選擇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各種細胞器,避免其他膜結構的干擾,蛙不是哺乳動物,紅細胞含有細胞核和各種細胞器,不是制備純凈的細胞膜的理想材料,C錯誤;D、高倍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可用菠菜葉稍帶些葉肉的下表皮做材料,下表皮沒有葉綠體,D錯誤。故選A。13.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含量關系“c=a+b,且a>b”的是()A.a非必需氨基酸種類數目、b必需氨基酸種類數目、c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目B.a葉肉細胞細胞核的DNA量、b葉肉細胞細胞質的DNA量、c葉肉細胞總DNA量C.a線粒體的內膜面積、b線粒體的外膜面積、c線粒體膜面積D.a各細胞器的膜面積、b細胞核的膜面積、c生物膜系統的膜面積【答案】D〖祥解〗組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其中有8種是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它們是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這些氨基酸必須從外界環境中獲取,因此,被稱為必需氨基酸,經常食用奶制品、肉類、蛋類和大豆制品,人體一般就不會缺乏必需氨基酸。另外13種氨基酸是人體細胞能夠合成的,叫非必需氨基酸。【詳析】A、c人體內氨基酸21種,b必需氨基酸8種,a非必需氨基酸13種,c=a+b且a>b,A正確;B、c葉肉細胞內總DNA量只有兩種,a核DNA和b質DNA,c=a+b且a>b,B正確;C、c線粒體具雙層膜結構,a內膜和b外膜構成了線粒體的總膜面積,c=a+b且a>b,C正確;D、細胞生物膜系統的膜面積c,包括細胞膜的面積、a各細胞器的膜面積、b核膜面積,因此不符合c=a+b,D錯誤。故選D。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題至少有兩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得0分。14.細胞被認為都是一個共同祖先細胞的后裔,在進化中這個祖先細胞的根本性質是保守不變的,因此,科學家們將研究一種生物所得到的知識用于其他種生物,從而催生了“模式生物”的出現,如噬菌體(一種病毒)、大腸桿菌、酵母菌、擬南芥(一種植物)、果蠅和小白鼠等,下列關于“模式生物”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噬菌體與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區別是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B.大腸桿菌與酵母菌都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都具有擬核C.大腸桿菌與擬南芥細胞都具有細胞壁,酵母菌沒有細胞壁D.“模式生物”既能體現細胞的統一性,又能體現細胞的多樣性【答案】ABC〖祥解〗病毒:是一種個體微小結構簡單,一般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組成的,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并以復制方式增殖的非細胞結構生物。【詳析】A、噬菌體是病毒,與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區別是沒有細胞結構,A錯誤;B、酵母菌是單細胞的真核生物,沒有擬核,B錯誤;C、酵母菌屬于真菌,也具有細胞壁,C錯誤;D、“模式生物”的細胞具有相似的結構,能體現細胞的統一性,“模式生物”的細胞各種各樣,也體現了細胞的多樣性,D正確。故選ABC。15.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的基本觀點之一,下列能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是()A.內質網膜與核膜、細胞膜連接,使細胞具有了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B.磷脂雙分子層內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因此對水溶性分子具有屏障作用C.黑藻葉肉細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調節細胞的滲透壓D.代謝旺盛的細胞中核孔數量較多,以加強物質交換與信息交流【答案】BCD〖祥解〗核膜是雙層膜,外膜上附有許多核糖體,常與內質網相連,內質網膜內連核膜,外連細胞膜,因此可以看出細胞在結構上的整體性。【詳析】A、內質網膜與核膜、細胞膜連接有助于物質的運輸與膜成分的相互轉化,使細胞具有相對穩定內部環境的是細胞膜,A錯誤;B、磷脂雙分子層內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不能自由通過,因此具有屏障作用,符合題意,B正確;C、在成熟的植物細胞內,如黑藻葉肉細胞含有中央液泡,液泡內含有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以及花青素等物質,有利于調節植物細胞的滲透壓,維持植物細胞堅挺的狀態,符合題意,C正確;D、核孔能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因此,代謝旺盛的細胞中核孔數量較多,以加強物質交換與信息交流,符合題意,D正確。故選BCD。16.研究人員從大鼠肝臟中分離得到了含破碎細胞膜和小泡狀內質網的混合液,現進一步分離各組分,并測定不同密度的組分中磷脂、蛋白質和RNA的含量,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可用差速離心法從肝臟中分離出內質網等細胞器B.密度約為1.238g/cm3的組分中只有核糖體C.細胞膜和光面內質網主要存在于密度約為1.130g/cm3的組分中D.若用該動物的成熟的紅細胞進行相同的實驗,可得到類似的實驗結果【答案】AC〖祥解〗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研究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將這些細胞器分離出來,常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將細胞膜破壞后,形成由各種細胞器和細胞中其他物質組成的勻漿,將勻漿放入離心管中,用高速離心機在不同的轉速下進行離心,利用不同的離心速度所產生的不同離心力,就能將各種細胞器分離開。【詳析】A、分離細胞中的細胞核、細胞器等各種結構常用差速離心法,A正確;B、由圖可知,密度約為1.238g/cm3的組分中RNA含量較高,核糖體主要存在于該密度組分中,同時該組分還含有磷脂,故仍存在少部分細胞膜或內質網,B錯誤;C、由圖可知,密度約為1.130g/cm3的組分中磷脂和蛋白質含量較高,細胞膜和光面內質網主要存在于該密度組分中,C正確;D、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不含眾多的細胞器和細胞核,若用該動物的成熟的紅細胞進行相同的實驗,得到的實驗結果不同,D錯誤。故選AC。17.科學家將3H-亮氨酸注射到野生型酵母菌、突變體A和突變體B中,檢測其放射性,結果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最初在游離核糖體上合成B.R基因的功能可能是促進高爾基體囊泡和細胞膜融合C.R、S雙突變酵母菌的蛋白質沉積在高爾基體囊泡中D.R和S基因的突變會影響細胞膜蛋白的更新【答案】ABD〖祥解〗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大致是:首先,在游離的核糖體中以氨基酸為原料開始多肽鏈的合成。當合成了一段肽鏈后,這段肽鏈會與核糖體一起轉移到粗面內質網上繼續其合成過程,并且邊合成邊轉移到內質網腔內,再經過加工、折疊,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內質網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著蛋白質離開內質網,到達高爾基體,與高爾基體膜融合,囊泡膜成為高爾基體膜的一部分。高爾基體還能對蛋白質做進一步的修飾加工,然后由高爾基體膜形成包裹著蛋白質的囊泡。囊泡轉運到細胞膜,與細胞膜融合,將蛋白質分泌到細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的過程中,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主要來自線粒體。【詳析】A、分泌蛋白首先在游離核糖體上以氨基酸為原料開始多肽鏈的合成,然后轉移到內質網上,邊合成邊加工,A正確;BCD、突變體A蛋白沉積在內質網加工后的囊泡中,突變體B蛋白沉積在高爾基體加工后的囊泡中,故S基因的功能可能是促進內質網囊泡和高爾基體膜融合,R基因的功能可能是促進高爾基體囊泡和細胞膜融合,因此R、S雙突變的酵母菌蛋白質沉積在內質網加工后的囊泡中,R和S基因的突變會影響細胞膜蛋白的更新,BD正確,C錯誤。故選ABD。18.細胞內的馬達蛋白可與囊泡結合,參與細胞內物質運輸。典型的馬達蛋白是由2條輕鏈和2條重鏈構成的異源四聚體,通過頭部結合和水解ATP,導致桿部發生構象改變,驅動自身及所攜帶的“貨物”分子沿細胞骨架定向“行走”,其機理如圖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骨架除參與物質運輸外,還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B.合成馬達蛋白和細胞骨架的原料分別是氨基酸、葡萄糖C.典型的馬達蛋白中含有4個游離的氨基、4個游離的羧基D.馬達蛋白的桿部構象的改變會使馬達蛋白失活【答案】BCD〖祥解〗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維持著細胞的形態,錨定并支撐著許多細胞器,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化、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詳析】A、細胞骨架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化、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A正確;B、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因此合成馬達蛋白和細胞骨架的原料都是氨基酸,B錯誤;C、典型的馬達蛋白是由4條鏈構成的,因此至少有4個游離的氨基和4個游離的羧基,C錯誤;D、馬達蛋白通過構象的改變來運動,在此過程中不會失活,否則就不能運輸物質,D錯誤。故選BCD。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個小題,共59分。19.某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其主編的《細胞生物學》中說到,我確信哪怕一個最簡單的細胞,也比迄今為止設計出的任何智能電腦更精巧。表達出了細胞經過數億年的進化,還有太多的未知等待同學們去探索,請同學們欣賞下面幾個細胞,并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結構上來看,圖1細胞與圖2細胞的根本區別是_________。圖1細胞內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填“自養”或“異養”)型生物。(2)圖2中,細胞的邊界是_________,具有雙層膜的細胞結構有_________(填序號),⑧的功能是_________。(3)圖3中的結構2為_________,通過相鄰兩個細胞的_________,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4)廣譜青霉素通過抑制細菌某種結構的形成來抑制其增殖,但支原體對其并不敏感,推測青霉素對細菌的作用位點為_________。作用于核糖體小亞基的四環素類抗生素可抑制支原體的增殖,卻不會抑制人體細胞的增殖,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答案】(1)①.圖1細胞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②.自養(2)①.細胞膜②.②⑦?③.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3)①.受體②.細胞膜接觸(4)①.細胞壁②.人體細胞與支原體的核糖體小亞基結構不同【小問1詳析】分析圖可知,圖1為藍細菌,屬于原核細胞,圖2為植物細胞,屬于真核細胞,二者的根本區別是圖1細胞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圖2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藍細菌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自養型生物。【小問2詳析】圖2為植物細胞,細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細胞的邊界是細胞膜;圖2中具有雙層膜的細胞結構有:②線粒體、⑦細胞核、?葉綠體;⑧為核仁,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小問3詳析】圖3表示兩個細胞通過細胞膜接觸的方式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其中1為信息分子,2為識別信息分子的特異性受體。【小問4詳析】支原體與細菌都是原核生物,但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廣譜青霉素可抑制細菌的增殖,但支原體對其并不敏感,故推測青霉素對細菌的作用位點為細胞壁;人體細胞是真核細胞,其含有的核糖體小亞基與支原體核糖體小亞基結構可能不同,因此作用于核糖體小亞基的四環素類抗生素可抑制支原體的增殖,卻不會抑制人體細胞的增殖。20.若圖甲表示活細胞中各種化合物的比例,圖乙和丁表示生物體內兩種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結構模式圖,丙是構成乙的基本單位,據圖分析回答:(1)若圖甲表示細胞鮮重,則①化合物是_________,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_________(填序號),具有多種功能。(2)圖丙名稱為_________,其在圖乙中可以用字母_________表示。(3)在豌豆的根尖細胞中,由A、C、T、U4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共有_________種;在HIV的遺傳物質中,由A、C、U這3種堿基組成的核苷酸有_________種。(4)圖丁中三種物質都是由許多__________連接而成的,這三種物質中,_________是最常見的多糖,在功能上與另外兩種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_。【答案】(1)①.水②.②(2)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a(3)①.6##六②.3##三(4)①.葡萄糖②.淀粉③.纖維素【小問1詳析】細胞鮮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質,故若圖甲表示細胞鮮重,則含量最多的化合物①是水,②是蛋白質,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是蛋白質,蛋白質具有多種功能。【小問2詳析】圖丙中2號碳原子上是—OH,判斷五碳糖為核糖,堿基為腺嘌呤,故其名稱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在圖乙中a可表示一個核苷酸。【小問3詳析】在豌豆的根尖細胞中,有DNA和RNA兩種核酸,由A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有2種(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脫氧核苷酸)、C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有2種、T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有1種、U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有1種,4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共有6種;在HIV體內,核酸只有RNA,故遺傳物質是RNA,由A、C、U這3種堿基組成的核苷酸有3種。【小問4詳析】圖丁中的三種物質都是多糖,它們都是由許多葡萄糖連接形成的,其中淀粉是最常見的多糖,這三種物質中,淀粉和糖原的功能都是儲存能量,而纖維素的功能是組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因此在功能上與另外兩種截然不同的是纖維素。21.“端穩中國碗,裝好中國糧”“小雞蛋托起大民生,共建和諧健康品味生活”,請回答下列與我國民生有關的生物學問題:(1)冬小麥在冬天來臨前,_________(填“自由水”或“結合水”)的比例會逐漸上升,目的是_________。(2)當把種子曬干后放在試管中點燃,直至燃成灰燼,此灰燼主要是_________。(3)許多人吃雞蛋只吃蛋白不吃蛋黃,擔心膽固醇攝入過多,但健康飲食觀點認為膽固醇是構成_________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因此建議合理適量地攝入蛋黃。(4)雞蛋清中蛋白質含量較多,營養價值很高。雞蛋經煮熟后蛋白質會發生變性,通常吃熟雞蛋較容易消化吸收,原因是_________。(5)生的或者未熟透的雞蛋可能帶有沙門氏菌,沙門氏菌是一種桿菌,其遺傳信息儲存在_________(填中文名稱),在脂質中,和該物質具有相同元素組成的是_________。(6)某同學欲比較蛋清和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請你依據所學相關知識設計實驗,簡要寫出實驗思路:_________。【答案】(1)①.結合水②.避免氣溫下降時自由水過多導致結冰而損害自身,提高抗寒能力(2)無機鹽(3)動物細胞細胞膜(4)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與蛋白酶接觸,被蛋白酶水解(5)①.脫氧核糖核酸②.磷脂(6)取等量的牛奶和豆漿,分別加入雙縮脲試劑,振蕩搖勻。觀察并比較兩組溶液中紫色的深淺。紫色較深的一組含蛋白質較多〖祥解〗細胞內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結合水,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是許多化學反應的介質,自由水還參與許多化學反應,自由水對于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運輸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與結合水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相互轉化,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越高,細胞代謝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小問1詳析】結合水/自由水含量高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冬小麥在冬天來臨前,自由水的比例會逐漸降低,而結合水的比例會逐漸上升,目的是避免氣溫下降時自由水過多導致結冰而損害自身,提高抗寒能力。【小問2詳析】把種子曬干的過程中大量的自由水喪失,此后再放在試管中點燃,直至燃成灰燼,此過程中極少的自由水和所有的結合水也喪失,各種有機物在燃燒中被氧化,所以灰燼主要是無機鹽。【小問3詳析】膽固醇屬于脂質,在(光面)內質網上合成,它是構成動物細胞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小問4詳析】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與蛋白酶接觸,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雞蛋、熟肉容易消化。【小問5詳析】沙門氏菌是原核生物,其遺傳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所以其遺傳信息儲存在脫氧核糖核酸中,DNA和磷脂均由C、H、O、N、P元素組成。【小問6詳析】蛋白質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且蛋白質含量越高,紫色越深,因此實驗思路為:取等量的牛奶和豆漿,分別加入雙縮脲試劑,振蕩搖勻。觀察并比較兩組溶液中紫色的深淺。紫色較深的一組含蛋白質較多。22.分泌蛋白是指在細胞內合成后,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質,其合成和分泌過程需要多種細胞結構的協調配合。下圖中圖1為豚鼠胰腺腺泡細胞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2為囊泡分泌過程示意圖。請回答問題:(1)將3H標記的亮氨酸注射到細胞中以研究分泌蛋白合成與運輸的途徑,此方法為_________,標記時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標記亮氨酸的—COOH和—NH2中的H。(2)研究發現,帶有放射性標記的物質依次出現在核糖體、_________(填細胞器名稱),最后釋放到細胞外。整個過程,_________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交通樞紐的作用。(3)圖2中的囊泡能精確地將內容物運送到細胞膜特定部位并分泌到細胞外,據圖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此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的功能。(4)黃曲霉素是毒性很強的致癌物質,能引起細胞中③從內質網上脫落下來。據此推測黃曲霉素可能會導致下列物質中_________(請選填選項前的字母)的合成和運輸受阻。胰腺腺泡細胞可作為分泌蛋白研究的實驗材料主要原因是_________。a、呼吸酶b、消化酶c、血紅蛋白d、抗體【答案】(1)①.同位素標記法②.不能(2)①.內質網、高爾基體②.高爾基體(3)①.囊泡膜上的蛋白質A可以和細胞膜上的蛋白質B特異性識別并結合②.具有進行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4)①.bd②.胰腺腺泡細胞可以進行分泌蛋白(如:消化酶)的合成〖祥解〗圖1:圖1中①是細胞膜、②是高爾基體、③是附著核糖體的內質網、④是線粒體,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中,依次經過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過程中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小問1詳析】用物理性質特殊的同位素來標記化學反應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標記法。將3H標記的亮氨酸注射到細胞中以研究分泌蛋白合成與運輸的途徑,此方法就是同位素標記法;標記時不能標記亮氨酸的—COOH和—NH2中的H,因為脫水縮合時會脫去H。【小問2詳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進行粗加工→內質網“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PET電熱膜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IDE轉接頭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5-氯茚滿酮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效變頻非真空管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鎂合金焊接車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西米替丁片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膠絲布葉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視顯微鏡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牛仔皮牌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澆注型壓克力磨砂燈飾板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細集料篩分自動計算表格
- 15ZJ001 建筑構造用料做法
- 年產5萬噸趣味酥性餅干生產車間設計
- RFJ013-2010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
- 柳州某醫院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設計案例
- 西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 扇形統計圖 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 《中越傳統節日對比問題研究5100字【論文】》
- 《 民航服務心理學》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1學堂在線網課《生活英語讀寫》課后作業單元考核答案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超星爾雅答案貴州大學-
- Q∕GDW 12162-2021 隔離開關分合閘位置雙確認系統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