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浙教版八年級上科學三維一體鞏固復習檢測卷檢測卷10期中提優檢測卷(A)目錄TOC\o"1-2"\h\z\u 1 4(時間120分鐘,滿分1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蕭山區校級期中)市售純凈水中有一些是蒸餾水,有關這類純凈水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它是純天然飲品,不含任何化學物質B.它能溶解所有的物質C.它是無色透明液體D.它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答案】C【解析】A:蒸餾水是通過蒸餾,將水蒸汽冷凝所制備的水,純化程度較高,含有化學物質,故A錯誤;B:蒸餾水能溶解NaCl、KCL、NH4NO3等大多數無機物,但不能溶解汽油、苯等大多數有機物,故B錯誤;C:天然水由于含有許多可溶性和不溶性雜質常顯渾濁,經過沉淀、過濾、吸附、渾濁的水變澄清透明,故C正確;D:蒸餾水去除了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人體必需的礦物質,故D錯誤。【點評】蒸餾水是純化程度較高的水,無色透明,不含有礦物質不宜飲用.2.(2018?濱州中考)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A.水的天然循環主要是通過化學變化完成的B.活性炭可以吸附黃泥水中的泥沙C.通過過濾操作可以把硝酸鉀從它的水溶液中分離出來D.天然水的人工凈化過程中,通過蒸餾操作得到的水是純凈物【答案】D【解析】A、水的天然循環主要是通過物理變化完成的,故A說法不正確;B、活性炭可以吸附黃泥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等,不能吸附泥沙,故B說法不正確;C、硝酸鉀是易溶于水的,通過過濾操作不可以把硝酸鉀從它的水溶液中分離出來,故C說法不正確;D、天然水的人工凈化過程中,通過蒸餾操作得到的水是純水,是純凈物,故D說法正確。3.(2019?廣東中考)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A.加熱液體B.讀取數據C.滴加試劑D.蒸發結晶【答案】C【解析】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4.(重慶中考)如圖所示,三個相同的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內只有水,乙容器內有木塊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懸浮著一個小球,則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是()A.三個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相等B.三個容器中,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鹽水,木塊受到的浮力變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變【答案】A【解析】(1)G乙=F浮乙,G丙=F浮丙,這里h甲=h乙=h丙,V浸乙=V浸丙,F=pVg=mg=G,即F丙排=F乙排又因為G水乙=G水+F乙排,F水丙=G水+F丙排,h相同,S相同,所以G甲=G水乙=G水丙,所以壓力相等;(或在乙容器中,根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容器(包括水和玻璃杯)施加給木塊一個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木塊會反過來施加給容器(包括水和玻璃杯)一個豎直向下的壓力﹣F壓,而且F壓=F浮.這個壓力會通過容器傳導給桌面。木塊因為漂浮,所以F浮=G木=G排.所以,甲容器對于桌面的壓力=G水+G杯,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G水'+G排+G杯=G水'+G木(2)木塊漂浮在乙容器中,所以向乙容器中加入鹽水,液體密度增大,木塊仍然漂浮在液面上,那么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木塊的重力沒變,所以木塊受到的浮力不變。故C錯誤。(3)小球懸浮在丙容器中,所以ρ球=ρ水,所以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則液體密度減小,所以小球將下沉,即小球受到的浮力變小。故D錯誤。綜上分析,只有選項A正確。【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液體壓強公式、物體浮沉條件的掌握和運用,本題關鍵:一是知道物體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物體漂浮,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時物體懸浮,當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下沉;二是影響液體壓強的因素是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5.(河源中考)如圖是中國航母“遼寧號”訓練時艦載飛機飛行的圖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飛機飛離航母后,航母所受浮力變小B.飛機飛行時能獲得向上的壓強差,是因為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小于機翼下方空氣流速C.飛機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飛行時,受到平衡力作用D.飛機在起飛過程中,慣性將增大【答案】A【解析】A、航載飛機飛離航母后,航母的總重力減小,航母始終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會減小,A說法正確;B、飛機飛行時能獲得向上的壓強差,是因為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大于機翼下方空氣流速,上方壓強小于下方,從而產生向上的升力,故B說法錯誤;C、飛機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飛行時,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飛機受非平衡力作用,C說法錯誤;D、物體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飛機的質量不變,所以慣性的大小不變;故D說法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漂浮條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平衡力的判斷、慣性的定義等多個知識點,有一定的綜合性,但總體難度不大。6.(海拉爾區校級一模)質量為1kg、密度為0.4×103kg/m3的木塊,在水中靜止后所受到的浮力是()A.1kgB.5kgC.9.8ND.24.5N【答案】C【解析】根據木塊的質量可求出其重力。已知木塊的密度為0.4×103kg/m3小于水的密度,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木塊漂浮,再利用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即可解答此題。解:G木=m木g=1kg×9.8N/kg=9.8N,因為ρ木<ρ水,所以木塊在水中靜止時處于漂浮狀態;木塊漂浮時F浮=G木=9.8N。故選:C。【點評】本題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利用木塊的質量和密度求出體積,然后再利用F浮=ρ水gV排去做,因此一定要向學生強調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這一點。7.(2019春?龍口市期末)在氣球下面掛一金屬塊,放入水中處于懸浮狀態,如圖所示。若水足夠深,把氣球和金屬塊往下移動一段距離,松開手,它們將()A.靜止不動B.上浮,靜止時回到原來位置C.上浮,最后浮在液面上D.下沉,最后沉在水下【答案】D【解析】原來金屬塊和小氣球懸浮在水中,F浮=G;把系統的位置輕輕向下移動一些,所處的深度增加,由公式p=ρgh知,小氣球受到水的壓強增大,氣球的體積變小,所以氣球排開水的體積減小,由公式F浮=ρ液gV排知,氣球受到的浮力減小,使得浮力小于自重而向下運動,最后沉在水下。故選:D。【點評】此題將金屬塊和小氣球連接在一起,使其懸浮在水中,解析時應把兩者看成一個整體加以分析;同時還要注意氣球的特點(體積可變)。8.(長沙中考)溶液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液體B.汽水和食鹽水都屬于溶液C.某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是該物質的溶解度D.將澄清的飽和石灰水加熱,無白色渾濁出現【答案】B【解析】A、溶液一定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一定無色,例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故A錯;B、汽水和食鹽水都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B正確;C、物質的溶解度必須有溫度的限制,所以該答案缺少溫度,故C錯;D、因為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加熱后溶解度減小會析出晶體,所以會變渾濁,故D錯。故選:B。【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溶液的特點,知道溶解度的四要素:溫度、飽和狀態、100g溶劑、溶解的質量.了解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與溫度成反比的關系.9.(泰安中考)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具體措施有:①加入氫氧化鈣;②升高溫度;③降低溫度;④加入水;⑤蒸發水.其中措施正確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答案】D【解析】向接近飽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都可以使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可以采取:①加入氫氧化鈣、⑤蒸發水的方法;由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升高溫度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變小,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還可以采取②升高溫度的方法。故①②⑤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增加溶質、蒸發溶劑都可以把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但改變溫度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時要具體分析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10.(2019?海南中考)如圖為甲、乙兩種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物質的溶解度比乙物質的大B.t2℃時,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飽和溶液C.t1℃時,甲、乙的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都是25%D.將t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仍然都是飽和溶液【答案】B【解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A、在比較物質的溶解度時,需要指明溫度,故A錯誤;B、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ag,所以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飽和溶液,故B正確;C、t1℃時,甲、乙物質的溶解度是25g,所以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都是25g125g×100%=20%,故C錯誤;D、將t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1.(仙游縣校級月考)喝完汽水經常會打嗝,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隨()A.壓強的減小而減小B.壓強增大而增大C.溫度降低而增大D.溫度升高而減小【答案】D【解析】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是由于人體內的溫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變小而導致的,說明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氣體的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掌握氣體溶解度的兩個影響因素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2.(2019?泰安中考)下列關于氣溫與降水的敘述,錯誤的是()A.氣溫的測定是將溫度計放在離地面1.5米的陰影處來測量B.日平均氣溫是一天中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平均值C.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D.從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答案】B【解析】氣溫的日變化規律為: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出現在14時左右,一天中氣溫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4次,一般在北京時間的2時、8時、14時、20時,這4次氣溫的平均值即為日平均氣溫。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一般認為,降水形成有兩個基本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并形成降水。解:氣溫的測定是將溫度計放在離地面1.5米的陰影處來測量,A正確;日平均氣溫是一天測量四次,然后求四次測量氣溫值的平均值,B錯誤;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C正確;從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D正確。故選:B。13.(臨海校級月考)一定的溫度下,在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入硝酸鉀晶體,下列圖象能夠表示加入的晶體質量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變化規律的是()A.B.C.D.【答案】B【解析】一定的溫度下,在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入硝酸鉀晶體時,硝酸鉀會繼續溶解,當達到飽和狀態時,硝酸鉀不再溶解.A、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含有一定質量的硝酸鉀,因此開始時硝酸鉀質量分數不能是0,該選項不正確;B、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含有一定質量的硝酸鉀,硝酸鉀質量分數不是0,當硝酸鉀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硝酸鉀不能再溶解,硝酸鉀的質量分數不再增大,該選項正確;C、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含有一定質量的硝酸鉀,因此開始時硝酸鉀質量分數不能是0,該選項不正確;D、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含有一定質量的硝酸鉀,硝酸鉀質量分數不是0,當硝酸鉀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硝酸鉀不能再溶解,因此硝酸鉀質量分數不再增大,該選項不正確。故選:B。【點評】實驗現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14.(2017?自貢中考)如表是不同溫度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有關說法正確的是()溫度/℃020406080100溶解度/克13.331.663.9110169246A.20℃時,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鉀越多溶解度就越大B.40℃時,100克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鉀63.9克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鉀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鉀多D.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答案】D【解析】A、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是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質量,不是溶解的硝酸鉀越多溶解度就越大,故A錯誤;B、40℃時,163.9克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鉀63.9克。故B錯誤;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鉀不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鉀多,因為沒有說明水的質量,故C錯誤;D、0℃的硝酸鉀的溶解度比60℃的硝酸鉀的溶解度小,因此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故D正確。故選:D。【點評】此題是對溶解度及影響因素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對溶解度含義的理解及對影響溶解度大小因素的掌握。15.(大慶一模)一位小朋友手里拿著的氫氣球不小心脫手升到了空中,當氣球升到高空時發生了破裂。以下關于氣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高空大氣壓增大,氣球體積減小,將氣球壓破B.高空大氣壓增大,氣球體積增大,將氣球脹破C.高空大氣壓減小,氣球體積增大,將氣球脹破D.高空大氣壓減小,氣球體積減小,將氣球壓破【答案】C【解析】大氣壓強不是固定不變的,大氣壓強和天氣、溫度、高度等有關系,一般情況下,高度越高氣壓越小。當氣球升到高空時,外界的氣壓減小,內部氣壓大于外部氣壓,氣球體積增大,將氣球脹破。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氣壓強與高度關系的認識和了解,是一道基礎題。16.(賀州中考)如圖所示,小露用電吹風從A端對著泡沫機翼模型送風,機翼升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氣流通過下表面的路程大于上表面的路程B.氣流在下表面的流速大于上表面的流速C.機翼模型上表面受到的壓強大于下表面受到的壓強D.機翼模型升起的原因是機翼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答案】D【解析】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壓強越大。小露用電吹風從A端對著泡沫機翼模型送風,在相等的時間內,機翼上方空氣流過的路程大,速度大壓強小,機翼下方空氣流過的路程小,流速小壓強大,機翼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產生了向上的升力,所以機翼模型升起。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點評】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類似機翼的升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實例:過堂風能把衣櫥門打開、噴霧器內水上升的原理、大風能把屋頂掀開等,注意留心觀察,知道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道理,才能學好物理。17.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大氣壓的值都是1.01×105PaB.初次進入青藏高原,因為海拔高、氣壓低,會使人體不適應C.醫生給病人打針時,把針筒內的藥水注射到人體中,主要靠活塞推力的作用D.吸塵器吸入灰塵主要靠大氣壓的作用【答案】A【解析】A、標準大氣壓的值是1.01×105Pa,因為大氣壓與海拔高度、天氣等因素有關,所以在不同地方,不同時刻大氣壓的值會有所不同。故A錯誤.B、青藏高原地理位置比較高,越高的位置大氣壓的值越小,空氣越稀薄,相對于大氣壓來說,體內氣壓過大,會使人體不適應,故B正確.C、醫生給病人打針時,把針筒內的藥水注射到人體中,主要靠活塞推力的作用。故C正確.D、吸塵器能除塵,主要在于它的“頭部”裝有一個電動抽風機。抽風機的轉軸上有風葉輪,通電后,抽風機會以高速轉動,使空氣高速排出,內外產生壓強差,吸入含灰塵的空氣,利用了大氣壓。故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與大氣壓強相關的知識,大氣壓強是力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考必考內容,要求學生全面掌握。18.(鹽城中考)如圖所示,在鋁質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燈加熱。待罐口出現白霧時,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燈撤去,讓易拉罐自然冷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罐口出現的白霧是熔化形成的B.易拉罐被壓癟,是由于罐體冷卻收縮形成的C.易拉罐被壓癟,是由于大氣壓的作用D.易拉罐被壓癟后,過一段時間又自動恢復原狀【答案】C【解析】A、罐口的白霧是液態的,是由罐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A是錯誤的;B、易拉罐被壓癟是在罐口被封的情況下,若罐口不封,易拉罐依然在加熱后冷卻的情況下,易拉罐是不會被壓癟的,這就說明了易拉罐壓癟不是冷卻收縮形成的,所以B是錯誤的;C、罐內水蒸氣遇冷液化使罐內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小于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就會被壓癟,所以C是正確的;D、易拉罐被壓癟后,要恢復原狀,需要使罐內的氣體壓強變大,且大于外界的大氣壓,但罐子離開酒精燈后,罐內的壓強和外界的大氣壓都是不會變化的,所以不能恢復原狀,所以D是錯誤的。故選:C。【點評】這是一道綜合題,考查了液化、大氣壓,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知識和生活的聯系,要能夠使用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19.沿海氣候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白天與夜間風向不同,一般來講()A.白天、夜間都是由陸地吹向海洋B.白天、夜間都是由海洋吹向陸地C.白天由陸地吹向海洋,夜間由海洋吹向陸地D.白天由海洋吹向陸地,夜間由陸地吹向海洋【答案】D【解析】水的比熱容較大,同樣質量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接受相同的太陽輻射能),水溫度升高的少,沙石的溫度升高的多。由于海水的比熱容比陸地上沙石的比熱容大,接受太陽輻射能后,海水表面升高的溫度少;陸地沙石的比熱容相對較小,升高的溫度比較多,于是在白天,由于陸地空氣溫度高,空氣上升而形成從海面吹向陸地的風,形成海陸風,故AB錯誤;同理晚上在相同受冷的情況下,陸地的溫度低于海洋的溫度,從而形成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故這樣形成了陸海風,故C錯誤、D正確。【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在生活中的應用的了解和掌握,涉及到風的形成,比較復雜,屬于易錯題。20.(柘城縣期末)有關氣候敘述錯誤的是()A.海拔越高氣溫越低B.人類活動對氣候有一定影響C.地球緯度越低的地方,得到的太陽輻射越少D.人類生產生活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廢氣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答案】C【解析】世界氣溫分布規律有三條:①從緯度位置看: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得到的太陽輻射越少,氣溫逐漸降低;②從海陸位置看: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并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③從海拔高度看: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故A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近50年來,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使全球氣溫升高,旱澇等災害頻繁。故BD不符合題意。二、填空題(23-25題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55分)21.(西湖區校級期中)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處,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水。地球上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以及地表徑流等環節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斷地循環,“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改變上述水循環中的________環節。那么能使陸地上的水循環的主要動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海洋;地表徑流;太陽輻射。【解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處,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響,時空分布不均勻,季節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分布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能使陸地上的水循環的主要動力原因是太陽輻射。【點評】本題考查水資源的分布和我國的跨世界工程,理解解答即可。22.(2019秋?崆峒區校級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是水通電分解的示意圖。試管a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通過該實驗可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寫出水通電分解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________檢驗某地下水是否是硬水,若使用硬水會給生產和生活帶來許多麻煩,生活中可以將硬水轉化成軟水的方法是________。(3)愛護水資源人人有責,下列做法錯誤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A.工業廢水直接排放B.農田灌溉,改大水漫灌為噴灌或滴灌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合理使用化肥、農藥,提倡使用農家肥。(4)請你舉出一種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氫氣;氫元素和氧元素;水通電ˉ【解析】(1)試管a連接電源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文字表達式為水通電ˉ(2)硬水中加入肥皂水產生泡沫少浮渣多,軟水中加入肥皂水產生泡沫多浮渣少,用肥皂水可以檢驗某地下水是否是硬水,硬水中鈣鎂離子加熱煮沸時會轉化為沉淀,從而將硬水軟化。(3)A.工業廢水直接排放會污染水源,A錯誤;B.農田灌溉,改大水漫灌為噴灌或滴灌可節約用水,B正確;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防止水體污染,C正確;D.合理使用化肥、農藥,提倡使用農家肥,可防止水體污染,D正確;故選A。(4)生活中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澆花,洗衣服水沖廁所,使用節水龍頭都可節約用水。23.(2020?玄武區模擬)水平桌面上有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分別放入兩杯中,靜止時甲、乙液面剛好相平(如圖所示),圖中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和ρ乙,物體A、B所受浮力分別為F浮A和F浮B,兩燒杯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兩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分別F和F',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ρ甲________ρ乙,F浮A________F浮B,p甲________p乙,F________F'。【答案】>;=;>;>。【解析】(1)由圖可知:兩物體處于漂浮狀態,根據漂浮條件即可物體所受浮力關系;(2)比較得出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斷兩種液體的密度關系,然后根據液體壓強公式比較杯底受到的壓強關系,然后可知杯底受到的壓力關系,因為兩個相同的燒杯是規則容器,由此可知兩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關系。解:(1)由圖知,物體A、B在液體中都處于漂浮,則F浮A=GA;F浮B=GB;而物體A、B是完全相同的物體,則重力相等,即GA=GB,所以,F浮A=F浮B;(2)由圖知,A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B排開液體的體積,已知F浮A=F浮B,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ρ甲>ρ乙;已知兩液面等高,根據p=ρ液gh可知,兩燒杯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p甲>p乙。由p=FS可得,F=pS,兩個相同的燒杯,即底面積相同,則兩燒杯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力F甲>F因為兩個相同的燒杯是規則容器,所以兩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兩燒杯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力,即F>F'。【點評】此題考查物體浮沉條件、密度、液體壓強公式的應用,同時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識點,是一道綜合性很強的題目。24.(2019?遵義模擬)有質量相同的兩個實心球,其密度分別為水的密度的2倍和3倍。把它們分別掛在兩個彈簧測力計的下端,然后將兩球完全浸沒在水中,此時兩球所受浮力之比為________,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之比為________。【答案】3:2;3:4【解析】因為ρ=mV,兩球的質量相同為m,假設兩個實心球是甲和乙,甲、乙兩球密度分別為水的密度的2倍和3倍,則ρ乙=32ρ甲,所以V甲:V乙=mρ甲mρ乙受到水的浮力:F甲:F乙=ρ水V甲g:ρ水V乙g=V甲:V乙=3:2;因為兩球的質量相同,所以兩球重相同,因為F示=G﹣F浮,F示甲:F示乙=(G﹣F甲):(G﹣F乙)=(ρ甲V甲g﹣ρ水V甲g):(ρ乙V乙g﹣ρ水V乙g)=(ρ甲﹣ρ水)V甲:(ρ乙﹣ρ水)V乙=(【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運用,利用好稱重法測浮力(F浮=G﹣F示)是本題的關鍵。25.(2020?江西三模)如表是氯化鈉(NaCl)、氯化銨(NH4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溫度/℃02040608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NH4Cl29.437.245.855.265.6(1)以上兩種物質溶解度的變化受溫度影響較小的是________;(2)20℃時,將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g;(3)40℃時,要使接近飽和的NH4Cl溶液變為飽和溶液,下列一定能達到目的是________(填序號)①升高溫度②加溶質NH4Cl③加水④恒溫蒸發水(4)現要配置質量分數相同的飽和的NH4Cl溶液和NaCl溶液,溫度應控制在____________范圍;(5)要從含少量的NaCl的NH4Cl中,得到較純的NH4Cl,采用的結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氯化鈉(2)136;(3)②④(4)0~20℃;(5)降溫結晶.【解析】(1)根據表格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小。(2)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4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只能溶解36g,故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00g+36g=136g。(3)40℃時,要使接近飽和的NH4Cl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以加入氯化銨固體或是恒溫蒸發水。(4)觀察圖表可以看出,在0~20℃溫度范圍內,二者溶解度有相等的。(5)氯化銨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故要從含少量的NaCl的NH4Cl中,得到較純的NH4Cl,采用的結晶方法是降溫結晶。【點評】了解溶解度的含義、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方法,以及觀察圖表信息、并能用來分析解題是解答此題的關鍵.26.(2019秋?東莞市月考)小剛收集到一瓶渾濁的河水,他要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最終制成蒸餾水。其實驗過程如下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1)河水是_____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2)A物質的名稱是________,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___,若經過操作①后,所得液體C中仍有渾濁,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漏斗內的濾紙有破損B.漏斗下端未靠在燒杯內壁C.漏斗內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3)操作②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___(填序號),裝置Ⅱ中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4)小剛取少量液體D于試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蕩,發現有較多浮渣產生,說明液體D是________(選填“硬水”或“軟水”)。操作③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___(填序號),經過操作③以后,小剛重復上述實驗,他觀察到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混合物;水分子;(2)明礬;過濾;AC;(3)Ⅱ;吸附;(4)硬水;Ⅰ;產生浮渣很少,產生的泡沫較多。【解析】(1)河水中含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向河水中加入明礬,其作用是吸附懸浮雜質而沉降;操作①是分離難溶性固體與液體的方法,是過濾操作,若過濾后仍然渾濁,可能是漏斗內的濾紙有破損或漏斗內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3)操作②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4)小剛取少量液體D于試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蕩,發現有較多浮渣產生,說明液體D是硬水。要得到蒸餾水,操作③應選用的裝置是Ⅰ;經過操作③以后得到是軟水,小剛重復上述實驗,他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產生浮渣很少,產生的泡沫較多。【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水的凈化方法、過濾操作、硬水和軟水的檢驗等即可正確解答本題。27.(溫州月考)公元817年,白居易游廬山香爐峰頂的大林寺,寫下一首平淡自然而又意境深邃的小詩——《大林寺桃花》,閱讀這首詩,回答下列問題: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1)山上與山下相比,________氣溫較高,山上水的沸點較________。(2)當廬山腳下氣溫約18.1℃時,海拔1350米處的山頂氣溫大致是________℃.(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約6℃)。【答案】(1)山下;低;(2)10.3。【解析】(1)因為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以山上與山下相比山下氣溫較高;隨高度的增加氣壓越來越低,所以沸點越來越低;(2)因為在對流層,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約6℃,山頂相對山腳上升的高度為1350m﹣50m=1300m,因此,氣溫下降約6℃×1300m則山頂的氣溫約18.1℃﹣7.8℃=10.3℃。【點評】本題考查氣壓與沸點的關系,海拔與氣溫的關系,是一道基礎題。28.(2018春?巴中期中)歷史上證明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是________________。1644年,意大利科學家________________精確地測出了大氣壓的數值。1個標準大氣壓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Pa.某地用普通鍋燒水,水沸騰時的溫度為960C,當地大氣壓強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答案】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1.013×105;小于。【解析】要注意區分開證明大氣壓存在和測出大氣壓值的區別;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大小是1.013×105Pa,1標準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解:有力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最早測出大氣壓值的科學家是托里拆利,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大小是1.013×105Pa;某地用普通鍋燒水,水沸騰時的溫度為97℃;由于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所以可知該地的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沸點與氣壓關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29.(2018?菏澤)2018年5月14日早晨7時左右,川航A319飛機,在一萬米高空飛經成都空管區域時,該飛機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突然破裂并脫落,造成飛機客艙失壓,副駕駛半個身體被“吸”出窗外,飛機緊急迫降。一萬米高空的氣壓約為1標準大氣壓的0.3倍,機艙內氣壓約為1標準大氣壓(1.01×105Pa)。那么,面積約為0.5m2的飛機風擋玻璃受到艙內外壓力差是________N.副駕駛半個身體被“吸”出窗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535×104;窗外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機內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機內的氣壓大于機外的氣壓。【解析】(1)在一萬米高空,機艙外的大氣壓為標準大氣壓的0.3倍,即0.3×1.01×105Pa,機艙內的氣壓為1.01×105Pa,面積約為0.5m2的飛機風擋玻璃受到艙內外壓力差:△F=F向外﹣F向內=p內S﹣p外S=(p內﹣p外)S=(1.01×105Pa﹣1.01×105×0.3Pa)×0.5m2=3.535×104N;(2)飛機快速行駛時,窗外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機內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機內的氣壓大于機外的氣壓,壓強差就把副駕駛半個身體壓向機外。【點評】此題考查了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以及氣體壓強的計算等,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但是難度不大。30.(磴口縣校級期末)讀“我國四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讀圖可知,我國1月氣溫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四城市在夏季氣溫與降水共同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2)乙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它最可能位于________。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答案】(1)寒冷干燥;高溫多雨;(2)溫帶季風氣候;B;(3)B。【解析】(1)讀圖可知,我國1月氣溫分布特點是寒冷干燥,四城市在夏季氣溫與降水共同的特征是高溫多雨。(2)乙地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它最可能位于華北平原。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2分)31.(2019?貴港中考)如圖所示,是同學們在“探究同一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圖。圖甲、乙、丙容器中裝的液體是水,圖丁容器中裝的液體是酒精,F1、F2、F3、F4分別是圖甲、乙、丙、丁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請回答以下問題:(1)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________N。(2)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為________N。(3)分析圖中乙、丙兩圖實驗數據可得: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分析圖中________兩圖實驗數據可得: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4)實驗中采用的探究方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經常用到,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答案】(1)4.8;(2)2;(3)排開液體的體積;丙丁;(4)控制變量。【解析】(1)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F1=4.8N;(2)由圖丙知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2.8N,則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F浮=F1﹣F3=4.8N﹣2.8N=2N;(3)由圖乙、丙可知,乙、丙中的液體都是水,液體的密度相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測力計的示數不同,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要探究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需要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圖丙和丁符合題意。(4)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在研究浮力與液體的密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在研究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的關系時,控制液體的密度不變,這用到了控制變量法。【點評】此題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實驗,要掌握影響因素并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用。32.(上虞區校級期中)某實驗小組對不同條件下的硝酸鉀的溶解情況進行了以下實驗.在甲乙丙三個燒杯中放入20g硝酸鉀晶體,再分別加入50.0g冷水、熱水與酒精,充分攪拌后(保持各自的溫度不變),結果如圖所示.(1)甲燒杯中溶液是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2)由以上實驗可得出結論:影響物質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3)將乙燒杯中的溶液降溫到t1℃時,溶液恰好達到飽和狀態.則t1℃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40g/100g水.再往乙燒杯中加入10g水,改變溫度至t2℃時,溶液又恰好達到飽和狀態,則t1________t2(填“>”、“<”或“=”).分析上述數據,某溫度時的硝酸鉀溶解度數據可能存在較大的誤差,該溫度是________℃.溫度/℃02040506080溶解度/g13.331.663.9145110169【答案】(1)飽和;(2)溶劑種類;(3)>;50.【解析】(1)由題意可知,甲燒杯中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鉀晶體,是飽和溶液;(2)由甲乙實驗可知,溫度不同,溶解度不同,由甲丙實驗可知,溶劑的不同,溶解度不同;由以上實驗可得出結論:影響物質溶解度的因素有溫度、溶劑的種類;(3)由題意可知,乙燒杯中的溶液降溫到t1℃時,溶液恰好達到飽和狀態.由溶解度的定義可知,則t1℃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40.0g/100g水.再往乙燒杯中加入10g水,改變溫度至t2℃時,溶液又恰好達到飽和狀態,由上述實驗可知,硝酸鉀在低溫時溶解的硝酸鉀少,所以,則t1>t2;對比分析不同溫度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數據,發現在溫度是50℃,硝酸鉀的溶解度發現異常變化,在此溫度時硝酸鉀溶解度數據可能存在較大的誤差;【點評】本題考查的有關溶液的知識點較多,掌握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定義,了解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是解答本題的關鍵.33.(2019春?秦淮區期末)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周末開展一次登山活動,他們想利用隨身攜帶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相關用品測量山頂的大氣壓。測量方案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B.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C.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D.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請根據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1)測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氣對________(選填針筒”或“活塞”)的壓力,當活塞相對于針筒開始滑動時,若不考慮其它因素,認為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氣壓力與拉力大小相等。(2)實驗時同學們發現注射器頂端裝針頭處空氣無法排盡,這將會使測量結果________(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3)測量前,有同學建議在活塞周圍涂抹潤滑油,然后將其插入針筒中,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4)若同學們用圖乙中B注射器測量,當彈簧測力計被拉到最大測量值時,活塞仍沒有滑動,可改用圖乙中的________(選填“A”或“C”)注射器。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F表示大氣壓的值,則p=________________。【答案】(1)活塞;(2)偏小;(3)減小摩擦;(4)CFL【解析】(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火力發電廠熱經濟性評價考核試卷
- 能源零售商的市場分析能力考核試卷
- 礦山開采對空氣質量影響評估考核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新朝陽實驗校2025屆初三寒假自主學習綜合練習英語試題含答案
-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儀器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工業職業學院《信號與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戲劇學院《大學生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寧師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教學診斷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施工組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外國語大學《藥學細胞生物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杭州市蕭山區機關事業單位招聘筆試真題2023
- 中國假發行業供需態勢、競爭格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
- 四川政采評審專家入庫考試基礎題復習測試附答案
- 一輪復習課件:《古代歐洲文明》
- 安裝懸浮地板合同范例
- 土族課件教學課件
- 團體醫療補充保險方案
- DB41T 1836-2019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 2024年江蘇省高考政治試卷(含答案逐題解析)
- 培訓調查問卷分析報告
- 肝癌肝移植中國指南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