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
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工作指導手冊
王家嶺煤業公司選煤廠
二O二三年
2
會審內容雙重預防機制工作手冊
修訂日期2020年11月會審日期2020年12月
會審地點會議室批準(頒布)
安全、機電副廠長總工程師
生產副廠長機修車間
電氣車間工藝車間
/
裝車車間
會審意見
用均叫瘴盛巾夕必■揚14場,
44cM嚴彩族1皺沖,
3
4
目錄
第一部分雙重預防機制工作制度...................................................I
一、組織機構.................................................................1
二、領導組職責................................................................1
三、目的......................................................................2
四、范圍......................................................................2
五、依據......................................................................2
六、準則......................................................................3
七、頻次......................................................................3
八、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基本程序................................................4
九、雙重預防機制培訓制度.....................................................5
第二部分安全風險評估、分級管控實施方案.........................................7
一、危險源辨識...............................................................7
二、安全風險評估.............................................................11
(一)評價方法介紹......................................................11
(-)女全風險評價記錄...................................................16
1、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16
主洗車間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16
空壓機房、熱交換站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23
加藥、水泵房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23
原煤、產品倉上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25
壓濾車間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27
篩分車間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30
采制樣車間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34
機修車間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37
電氣車間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39
裝車車間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40
廠區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41
2、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42
裝車車間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42
機修車間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43
采制樣崗位作業活動風險評價記錄一一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44
原煤倉下巡視工作業活動風險評價記錄一一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45
篩分車間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蚱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46
壓濾崗位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蚱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48
主洗車間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48
煤倉上方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50
水泵房作業活動風險評價記錄一(LEC).............................51
空壓機房、熱交換站作業活動風險評價記錄一一(LEC)................52
電氣車間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昨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52
廠區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53
機修車間非常規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LEC)................54
電氣車間非常規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LEC)................61
生產車間非常規作業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LEC)................62
3、管理活動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LEC)..............................63
4、環境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69
三、安全風險風險評價結果....................................................70
四、危險性分析餅狀圖匯總....................................................71
五、作業活動安全風卷柱狀圖匯總.............................................72
六、安全風險四色分布圖.....................................................73
七、安全風險分級管控........................................................74
(一)安全險分級管控臺賬...............................................76
(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77
(三)非常規作業活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92
(四)重、較大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99
八、安全風險公告警示.......................................................102
第三部分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報告管理制度....................................103
第四部分持續改進.............................................................109
第五部分基礎資料..............................................................110
第六部分附則................................................................135
2
第一部分雙重預防機制工作制度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
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關于實
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
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
防機制構建工作的通知》,根據晉安辦發(2018)68號《企業安全風險分級
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文件精神,結合本廠實際開展雙重預防工作,
構建主要負責人組織、各部門實施、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開展安全風險辨識、
評估、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全面體現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思想,實現對風險的超前
預控,持續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特制訂本制度。
一、組織機構
成立選煤廠雙重預防機制領導組
組長:廠長高繼應
副組長:安全、機電副廠長徐小明生產副廠長蘇君總工程師安華毓
成員:安全員各車間主任、副主任
二、領導組職責
1、組長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雙重預防機制存在的問題,并督促
各車間雙重預防機制開展進度情況。
2、副組長負責對分管車間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工作進行統一組織、協調和
監督、指導、考核。
3、車間管理人員(車間主任、副主任)對本車間雙重預防機制開展情況
進行業務指導和綜合監管。
4、安全員組織全體管理人員對雙重預防工作機制的宣傳、培訓教育。
5、車間管理人員(各車間主任、副主任)負責對本車間從業人員開展危
險源辨識和分級管控知識的培訓教育。
三、目的
規范全廠風險管理工作,識別和評價作業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消除
或減少事故危害,降低安全風險。
四、范圍
選煤廠原煤輸送、破碎篩分、洗選作業、裝車工作的全過程,對所有可
能造成危害和影響的活動進行了風險辨識,對全部作業過程及所有設備設施
存在的風險進行逐一排查、識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a)企業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運行各個階段;
b)企業生產有關的常規和非常規作業活動;
c)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
d)所有進入現場的人員活動(含外委施工人員);
e)工藝流程、管理存在安全漏洞的情況;
f)作業場所的設施、設備、儀器儀表、車輛、安全防護用品;
g)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置;
h)企業生產現場(照明、消防通道等)環境;
i)氣候、地震及其它自然災害等。
五、依據
a)《國務院安委辦關于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
的意見》(安委辦(2016)11號)
b)《山西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
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通知》(晉安辦發(2016)113號)
c)《山西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
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構建的通知》(晉安辦發(2017)42號)
2
d)《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6號,
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e)《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5441-86)
f)《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000-2016)
g)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企業安全風險分級
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的通知(晉安辦發【2018】68號)
六、準則
在確定風險評價準則時,選煤廠充分考慮了人、財產和環境三個方面存
在的可能性和后果嚴重程度的影響,結合選煤廠的生產特點和實際影響,經
過多次開會探討與研究,最終明確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嚴重性和風險度的
取值標準。
七、頻次
1、廠部每年針對生產經營活動組織一次全面的風險評價,編制評價報告,每
季度根據車間評價結果有針對性的進行一次風險評價。
2、針對特殊動火作業(瓦斯區域)、受限空間作業等危險性大的改造項目等
作業活動的風險評價,在作業前開展風險分析。
3、危險性大的作業項目,必須有施工技術措施
4、針對年度大檢修,針對每一項檢修內容,制定安全措施,下發到各相關單
位實施,并指定專人落實、監督。
5、針對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包括其它自然災害等)編制《現場處置方案》,
方案中包含事故特征、應急處置方法、注意事項。
3
八、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基本程序
建立健全工作機構
策劃和準備I、,
人員培訓
資料收集
確定風險點和風險辨識范11a
安全風險辨識
安全員險辨識
與評估
[可能性分析
安全風險評估-[后果嚴重程度分析
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動
態
評
繪制安全風險四色圖
估
、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持
建立安全風險清單
續
改
安全風險分級管理進
1
制定安全風險控制方案
---------1
安全風險公告整示
制定隱患排查計劃
;
實施隱患排查
隱患排查治理
1
隱患治理
,
隱患治理驗收
4
九、雙重預防機制培訓制度
為加強和規范本廠從業人員的雙體系建設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安全
素質,防范傷亡事故,減輕職業危害,確保選煤廠安全生產,提高全員的自
保、互保和聯保意識,在員工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員工懂得
分析本崗位危險源,掌握隱患排查治理的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制度。
(一)選煤廠所有從業人員應當接受雙伍系培訓,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
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掌握本崗位的危險源種
類,增強風險識別、隱患排查和隱患治理能力。
(二)培訓計劃的制定
由廠制定年度培訓計劃,班組根據廠的培訓計劃,有序開展雙預控培訓
工作。
(三)培訓的原則
要本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培訓應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培訓的內容
廠部培訓以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規范和企業的規章制度、
雙體系建設理念為主。
班組培訓以員工配在崗位風險點及危險因素辨識、隱患排查與治理方法、
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等為主。
(五)培訓形式
班前會、業余授課與現場學習等。
5
(六)要求
必須嚴格按照培訓計劃進行培訓,無故不參加培訓者以早退處理,培訓
過程中不認真對待者根據廠相關制度進行處罰。
(七)建立培訓檔案、實行登記存檔制度
要建立培訓檔案、培訓計劃、培訓名單、課程表、成績單等有關資料存
入培訓檔案。
6
第二部分安全風險評估、分級管控實施方案
一、危險源辨識
1、應在資料收集的基礎上劃分范圍和對象,辨識危險源,分析和確定可
能發生事故類別。
2、為方便危險源辨識,根據實際情況按照生產功能明確、管理責任和空
間界限清晰的原則,將選煤廠分解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劃分出辨識范
圍和對象。
3、危險源辨識應從周邊環境、自然條件、生產系統等方面查找選煤廠生
產經營過程中產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擁有能量的能量載體,確定危險有害因素
存在的部位、存在方式并予以準確描述。常見能量源、能量載體及事故類別
見附錄上
表B常見的能量源、能量載體及事故類型
序號事故類型能量源能量載體
產生物體落下、拋出、破裂、飛散的設備、
1物體打擊落下、拋出、破裂、飛散的物體
場所、操作
2車輛傷害車輛、使車輛移動的牽引設備、坡道運動的車輛
3機械傷害機械的驅動裝置機械的運動部分、人體
4起重傷害起重、提升機械被吊起的重物
5觸電電源裝置帶電體、高跨步電壓區域
6灼燙熱源設備、加強設備、爐、灶、發熱體高溫物體、高溫物質
7淹溺江、河、湖、海、池塘、洪水、儲水容器水
8火災可燃物火焰、煙氣
高差大的場所、人員借以升降的設備、裝
9高處墜落人體
置
土石方工程的邊坡、料堆、料倉、是筑物、邊坡土(巖)體、物料、建筑物、
10坍塌
構筑物構筑物、載荷
11冒頂片幫礦山采掘空間的圍巖體頂板、兩幫圍巖
12透水地下水、地表水
7
序號事故類型能量源能量載體
13放炮炸藥
14火藥爆炸炸藥
15瓦斯爆炸瓦斯
16鍋爐爆炸鍋爐蒸汽
17容器爆炸壓力容器內容物
18其他爆炸可燃性氣體、蒸氣和粉塵
產生、儲存、聚積有毒有害物質的裝置、
19中毒和窒息有毒有害物質
容器、場所
射線;人群;職業危害因素場所;
20其他傷害放射性物質;踩踏;職業危害因素;雷電
建筑物、構筑物、人體
4、生產系統的危險源辨識應覆蓋選煤廠地上和地下占用的場所和區域的
所有作業環境、設備設施、生產工藝、作業人員及作業活動,充分考慮“三
種狀態”下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危害出現的條件和可能發生的事故或者故
障類型。
5、危險源辨識重點應考慮以下四個方面:
——能量的種類和危險物質的危險性質;
——能量或危險物質的能量;
——能量或危險物質意外釋放的強度;
——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的影響范圍。
6、針對辨識出的危險源,對照安全管理法規、技術規范、事故案例、未
遂事件等辨識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不良環境和管理缺陷等事
故原因。常見的事故原因見附錄C。
8
表C常見事故原因
序號類型事故原因
(1)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2)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設備;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體(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產用品等)存放不當;
(6)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臺護欄、汽車擋板、吊車吊鉤)
人的不安
1(8)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全行為
(9)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為;
(11)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作業或場合中,忽視其使用;
(12)不安全裝束;
(13)對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處理錯誤;
(14)作業前聯系確認不到位;
(15)其他。
(1)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2)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物的不安(3)設備或工具布局問題;
2
全狀態(4)個人防護用品用具防護服、手套、護目鏡及面罩、呼吸器官防護用品、聽
力防護用品、安全帶、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5)其他。
(1)照明光線不良;(2)通風不良;(3)作業場所狹窄;
(4)作業場地雜亂;(5)交通線路的配置不安全;
3不良環境
(6)操作工序設計或配置不安全;(6)地面滑;(7)貯存方法不安全;
(7)環境溫度、濕度不當;(10)其他。
(1)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
(2)教育培訓不夠,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術知識;
(3)勞動組織不合理;
4管理缺陷(4)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5)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
(6)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
(7)其他。
——人的不安全行為應考慮作業過程所有的常規活動和非常規活動。非
常規活動是指異常狀態、緊急狀態的活動。
——物的不安全狀態應考慮正常、異常、緊急三種狀態。常見的異常和
緊急狀態見附錄D。
9
表D生產設施常見的異常狀態和緊急狀態
異常狀態緊急狀態
1.監測參數偏離正常值;1.監測參數嚴重超過限值;
2.試生產階段;2.危險物質大量泄漏;
3.異常開車、停車3.緊急停車;
4.設備帶病作業;4.設備事故;
5.臨時性變更工藝;5.壓力管道和容器破裂;
6.事故排放;6.停水停電(需要連續供水和供電);
7.其他。7.其他。
——不良環境應考慮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
一一管理缺陷應考慮與法律法規的符合性、自身管理需要及更新情況。
7、根據危險源辨識結果,結合GB6441給出的事故類型確定安全風險類
別。
8、選煤廠安全風險辨識采用直接經驗法、預先危險性法進行風險辨識。
(1)直接經驗法是借助于經驗判斷能力對評估對象的風險進行辨識,組
織有現場工作經驗的人員進行交談,詢問具體工作有哪些危害因素,根據交
談來初步辨識出工作中存在的危害、危險因素。
對工作環境的現場觀察,辨識系統存在的危害、危險因素,查閱生產
單位的事故、職業病的記錄及從有關類似單位、文獻資料、專家咨詢等方面
獲取有關危險信息,加以分析研究,辨識出系統存在的危險因素。
(2)預先危險性法也稱初始危險分析,是在每項生產活動之前,特別是
在設計的開始階段,根據工程或項目如生產過程中投入、產出和使用的各種
物料的物理化學性能、生產線的構成、各類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本質安全
程度以及工藝條件等特點,以及以往同類工程或項目的生產經驗和對有關事
10
故案例的分析,對系統存在危險類別,出現條件,事故后果等進行宏觀、概
略的分析,盡可能評價出潛在的危險性,并提出相應的消除或控制危害的措
施,防止這些危險因素發展成為事故。
(3)直接經驗法是借助于經驗判斷能力對評估對象的風險進行辨識,組
織有現場工作經驗的人員進行交談,詢問具體工作有哪些危害因素,根據交
談來初步辨識出工作中存在的危害、危險因素。
二、安全風險評估
在危險源辨識的基礎上,對危險源進行了安全風險評估,確定事故發生
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結合本廠實際,選用了兩種方法對已經辨識定性的危
害因素進行定量風險分析,判定風險等級:一是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簡
稱LEC);二是風險矩陣法(簡稱LS法)。
(一)評價方法介紹
1、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
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評價法(簡稱LEC),D=LxExCoL事故、事件發生
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分數值及D風險等級判定列表。
it
表G-1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
分數值事故、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預料。
相當可能;或危害的發生不能被發現(沒有監測系統);或在現場沒有采取防范、監測、
6
保護、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況下經常發生此類事故、事件或偏差
可能,但不經常;或危害的發生不容易被發現;現場沒有檢測系統或保護措施(如沒有保
3護袋置、沒有個人防護用品等),也未作過任何監測:或未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或在現
場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執行或控制措施不當;或危害在預期情況下發生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發生容易被發現;現場有監測系統或曾經作過監測;或過
1
去曾經發生類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異常情況下發生過類似事故、事件或偏差
0.5很不可能,可以設想;危害一旦發生能及時發現,并能定期進行監測
極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監測、保護措施;或員工安全衛生意識相當高,
0.2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0.1實際不可能
表G-2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
分數值頻繁程度分數值頻繁程度
10連續暴露2每月一次易露
6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1每年幾次暴露
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見地暴露
12
表G-3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C)
分數法律法規直接經濟損失
人員傷亡停工公司形象
值及其他要求(萬元)
嚴重違反法律法10人以上死亡,或50公司
1005000以上重大國際、國內影響
規和標準人以上重傷停產
3人以上10人以下死
違反法律法規和裝置
40亡,或10人以上501000以上行業內、省內影響
標準停工
人以下重傷
潛在違反法規和3人以下死亡,或10部分裝
15100以上地區影響
標準人以下重傷置停工
不符合上級或行喪失勞動力、截肢、
部分設
7業的安全方針、骨折、聽力喪失、慢10萬以上公司及周邊范圍
備停工
制度、規定等性病
不符合公司的安
輕微受傷、間歇不舒1套設引人關注,不利于基
2全操作程序、規1萬以上
服備停工本的安全衛生要求
定
沒有
1完全符合無傷亡1萬以下形象沒有受損
停工
(注:表G-3中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情況僅供參考,不具有確定性,可根據各企
業風險可接受程度進行相應調整。)
表G-4風險等級判定(D)
風險值風險度風險等級顏色
>320極其危險重大風險紅
160?320高度危險較大風險橙
70?160顯著危險一般風險黃
20?70輕度危險
低風險藍
<20稍有危險
2、風險矩陣法
風險矩陣法(簡稱LS),R二LxS。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的分數值、S事故后果的分數
值及R風險等級判定列表,
13
表F-1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
分數值標a
在現場沒有采取防范、監測、保護、控制措施,或危害的發生不能被發現(沒有監測系
5
統),或在正常情況下經常發生此類事故或事件。
危害的發生不容易被發現,現場沒有檢測系統,也未發生過任何監測,或在現場有控制
4
措施,但未有效執行或控制措施不當,或危害發生或預期情況下發生
沒有保護措施(如沒有保護裝置、沒有個人防護用品等),或未嚴格按操作程序執行,
3或危害的發生容易被發現(現場有監測系統),或曾經作過監測,或過去曾經發生類似
事故或事件。
危害一旦發生能及時發現,并定期進行監測,或現場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執行,
2
或過去偶爾發生耳故或事件。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監測、保護措施,或員工安全衛生意識相當高,嚴格執行
1
操作規程。極不可能發生事故或事件。
表F-2事件后果嚴重性(S)
法律、法規直接經濟
分數值人員傷亡停工企業形象
及其他要求損失
違反法律、法規部分裝置(>2
5死亡100萬元以上重大國際影響
和標準套)或設備
潛在違反法規喪失勞動2套裝置停工或
450萬元以上行業內、省內影響
和標準能力設備停工
不符合上級公司或截肢、骨
1套裝置停工
3行業的安全方針、折、聽力喪1萬元以二地區影響
或設備停工
制度、規定等失、慢性病
輕微受傷、
不符合企業的安全受影響不大,幾
2間歇不舒1萬元以Y公司及周邊范圍
操作程序、規定乎不停工
服
1完全符合無傷亡無損失沒有停工形象沒有受損
(注:表F-2中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情況僅供參考,不具有確定性,可根據各企
業風險可接受程度進行相應調整。)
14
表F-3風險等級判定(R)
風險值風險度風陵等級顏色
極其危險重大風險紅
15—16高度危險較大風險橙
9—12顯著危險一般風險黃
4—8輕度危險
低風險藍
<4稍有危險
根據安全風險評仁結果,確定危險源可導致不同事故類型的安全風險等
級。
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
四個等級,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代表。
按照生產功能、空間界限相對獨立的原則將全部作業場所網格化。將各
網格風險等級在廠區平面布置圖中利用“紅橙黃藍”四色進行標注,形成安
全風險四色分布圖。
對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高處作業、吊裝作業、動土作
業等作業活動難以在平面布置圖中標示的風險,利用統計分析的方法,繪制
作業安全風險比較圖。
15
(二)安全風險評價記錄
I、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
主洗車間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評價記錄一一風險矩陣法(LS)
風險評價
序號設備設施危害因素或潛在事件(人、物、環、管)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風險級別
LSR
始射傷害'326低風險
1灰分儀工作人員在灰分儀長時間停留
其他傷害326低風險
機俄傷國339一般風險
泵泵體周邊欄桿等安全防護缺失:
(3112,3113、3114.設備接地不好、接線裸第、漏電防護失靈:觸電224低風險
3116.3116.3117、設備未停機、停電進行檢修;
2火災224低風險
3144、3146.3152、噪聲職業危害因素;
3153、3166、3168、設備未停機、停電進行檢修;噪聲339??般風險
3169)泵三角帶防護罩地腳螺絲松動、脫落
其他傷害224低風險
機械傷害339一般風臉
泵體周邊欄桿等安全防護缺失:
觸電224低風臉
設備接地不好、接線裸露、漏電防護失靈:
清掃泵設備未停機、件電進行檢修;
3火災224低風隱
⑶69、3147)噪聲職業危害因素:
設備未停機、停電進行檢修:嗓聲3?9一般風險
泵三角帶防護罩地腳螺絲松動、脫落
其他傷害224低風險
16
風險評價
序號設備設施危者因素或潛在事件(人、物、環、管)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風險級別
LSR
22
振動篩的傳動部位、偏心塊、旋轉部位無機械傷害4低風降
安全可奉的防護罩或破損不牢固:
觸電224低風降
電氣設備漏電:
重我起動,超負荷運行;
火災224低風險
底座彈簧有斷裂損壞造成篩機運行不平
4振動篩
穩;
粉塵224低風險
粉塵、噪聲職業危害因素;
油霧器加油、維修汽缸時防護不當,平臺
噪聲339一股風險
和過橋行走不慎;
激振器防護罩松動,激振器脫落飛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銷售稅務常識培訓課件
- 健康飲食產業園項目質量管理方案(參考)
- 2025年雙門轎跑車合作協議書
- 2025年汽車尾氣自動測定儀合作協議書
- 鄉城流動中的中國男性婚姻擠壓緒論
- 2025年臨床前CRO項目發展計劃
- 物業服務委托合同 (二)
- 2025年無機電子材料合作協議書
- 2025年黑龍江省中考生物試卷(含答案)
- 2025年閑置物品調劑回收項目合作計劃書
- 血透患者敘事護理故事
- 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
- 醫院消防安全培訓課件(完美版)
- 雅馬哈RX-V365使用說明書
- 照相館管理制度
- IECQ QC 080000:2017 第四版標準(中文版)
- 國外激勵研究現狀分析報告
- GB/T 4074.4-2024繞組線試驗方法第4部分:化學性能
- MH-T 6107-2014民用機場飛行區集水口頂蓋和地井頂蓋
- 漢密爾頓抑郁和焦慮量表
- CJJT226-2014 城鎮供水管網搶修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