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1801-2023水工隧洞外水壓力確定與應對技術規范_第1頁
DB61-T+1801-2023水工隧洞外水壓力確定與應對技術規范_第2頁
DB61-T+1801-2023水工隧洞外水壓力確定與應對技術規范_第3頁
DB61-T+1801-2023水工隧洞外水壓力確定與應對技術規范_第4頁
DB61-T+1801-2023水工隧洞外水壓力確定與應對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160CCSP59

DB61陜 西 省 地 方 標 準DB61/T1801—2023水工隧洞外水壓力確定與應對技術規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determinationandresponseofexternalhydraulicpressureofhydraulictunnel20232023122820240128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61/T1801DB61/T1801—2023DB61/T1801DB61/T1801—2023目 次前 言 II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基本要求 2水文地質分區 2外水壓力確定 3外水壓力應對 4附錄A(規范性)外水壓力計算方法 6附錄B(規范性)排水孔設計計算 9參考文獻 1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陜西省水利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本文件首次發布。本文件由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負責解釋。聯系信息如下:單位: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電話編:710024II地址: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浐灞大道2021郵編:710024II水工隧洞外水壓力確定與應對技術規范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水工隧洞水文地質分區、外水壓力確定及應對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無壓水工隧洞外水壓力的確定及應對措施。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SL31 水利水電工程鉆孔壓水試驗規程SL279 水工隧洞設計規范SL/T291 水利水電工程鉆探規程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無壓隧洞free-flowtunnel洞內部分充水、水流具有自由表面的水工隧洞。3.2一次襯砌firstlining隧洞開挖后及時施做的支護結構,也稱初期支護。3.3二次襯砌secondarylining在初期支護內側施作的模筑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襯砌。3.4地下水groundwater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種形式的重力水。3.5地下水位groundwaterlevel地下水面相對于基準面的高程。13.6滲透系數permeabilitycoefficient在各向同性介質中,單位水力梯度下的單位流量,表示流體通過孔隙骨架的難易程度。3.7水文地質分區hydrogeologicaldivision按水文地質條件的差異性而劃分的若干個塊段。3.8初始壓力水頭initialpressurehead隧洞開挖擾動之前地下水流場環境下,地下水位線至隧洞中心的作用水頭。3.9外水壓力externalhydraulicpressure作用在隧洞結構的地下水壓力。3.10的一種原位滲透試驗。[的一種原位滲透試驗。[來源:SL31-2003,2.1.1]3.11排水孔drainhole為降低滲流壓力而設置的鉆孔,其內可布設濾渣裝置。4基本要求應在搜集工程區域地質資料,進行現場調查的基礎上,確定水文地質分區。水工隧洞外水壓力應結合工程現場實測數據定量分析計算確定。水工隧洞外水壓力應根據施工安全、處置效果、技術經濟等因素,確定應對措施。對于穿越巖溶區、江河湖泊區域的隧洞,應進行專項研究。SL31的相關規定。5水文地質分區一般要求根據水文地質特征將隧洞和水環境相互影響區域劃分為若干水文地質分區。應按照先流域、后區域,并結合不同區塊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分區。水文地質分區具有明確的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邊界。2水文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應收集區域地質資料、區域水文地質資料和區域氣象資料。水文地質勘察應包括:工程場地及周邊的水文地質資料搜集、水文地質調查、勘探和測試、地下水動態觀測、現場水文地質試驗、水文地質評價。水文地質分區勘察應包括:含水層的巖性和結構、分布范圍、地下水類型、含水層之間的水力SL/T291的要求。水文地質參數應在分析勘察水文地質條件的基礎上確定,宜包括滲透系數、給水度、釋水系數和降水入滲系數等。分區邊界條件水文地質分區應結合下列條件確定:區域氣象、水文;地下水初始水文與動態特征;含水層的巖性、結構、分布范圍和埋藏條件;區域地下水類型及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地下水與地表水體之間的水力聯系特征;地下水控制影響范圍內各含水層、含水層與隔水層之間的水力聯系特征;水文地質參數。水文地質分區的范圍應根據水文地質邊界來確定。分區長度應結合隧洞長度、埋深、水文地質10km。水文地質分區的邊界宜選擇為:地下水分水嶺;阻水斷層、隔水巖層等地質邊界;可構成定水頭補給的河流、湖泊等水文邊界;抽水井、注水井和防滲體等人工邊界;地下水環境和水工隧洞建設相互影響很小的區域邊界。水文地質分區邊界應考慮外圍水環境變化的影響,邊界條件可動態調整。復雜地質構造地區,水文地質分區的邊界可通過數值模擬反演分析進行確定。巖溶地區,可根據巖溶區不同水動力條件進行分區。外水壓力確定一般要求水工隧洞結構應在水文地質分區的基礎上考慮外水壓力影響。外水壓力應根據環境、地下水的類型、水頭高度、水量大小、水力聯系、隧洞結構型式、堵排水措施等因素確定。水工隧洞埋深較大時,宜對典型斷面外水壓力進行現場監測。穿越巖溶區的隧洞,應根據隧洞所處的巖溶、徑流帶類型等進行專項研究。3穿越江河湖泊區域的隧洞,應根據隧洞所處的江河湖泊區域的水頭、巖性、埋深等進行專項研究。外水壓力確定方法A計算。SL279按折減系數法選取。50m的過江、過河洞段,外水壓力可考慮全水頭高度。水文地質簡單、巖體完整的區段,錨噴襯砌可不考慮外水壓力。注:錨噴襯砌——采用錨桿、噴射混凝土加固巖體的技術措施。無地質構造帶、節理密集帶影響的區段,二次襯砌的外水壓力應通過實際監測選取,缺乏監測3m~15m計算分析。地質構造帶、節理密集帶影響的區段,應進行專項研究。外水壓力應對一般要求應根據隧洞圍巖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結構形式、環保、水保、運行等要求確定隧洞的堵水和排水措施。有條件的洞段應設置泄壓排水系統。排水措施應在灌漿結束后及時完成。灌漿隧洞堵水灌漿一般包括固結灌漿、帷幕灌漿、徑向灌漿、局部灌漿等。采用帷幕灌漿、全斷面徑向灌漿的區段,宜結合灌漿圈的厚度要求,可取代固結灌漿。有二次襯砌的隧洞,應進行回填灌漿。Ⅰ、Ⅱ、Ⅲ類圍巖可不進行固結灌漿;Ⅳ、Ⅴ類圍巖,應進行固結灌漿。灌漿方案應根據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制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涌水量大的洞段應進行徑向灌漿后施工,局部涌水段落可進行局部灌漿。水量、水壓較大,水量衰減不明顯的洞段,超前預報前方富水量較大洞段,宜結合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采用超前圍巖預灌漿、超前帷幕灌漿措施。水量、水壓較大,水量衰減較快洞段,可結合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采用徑向灌漿措施。預灌漿鉆孔的孔數﹑布孔方式及鉆孔角度等,應根據巖層裂隙狀態、地下水情況﹑設備能力、漿液有效擴散半徑、鉆孔偏斜率和對灌漿效果的要求等確定。3m~5m,應在軟弱地層或水量較大處布孔。0.5MPa~1.5MPa。6m2m~4m,638mm,相鄰排之間應交錯布置。入巖深度應根據圍巖情況分0.5倍洞徑或洞寬。490°~120°3m~60.2MPa~0.3MPa,鋼筋混凝土襯砌的灌漿壓力可采用0.3MPa~0.5MPa。1倍~2倍的洞內靜水壓力;高水頭隧洞的灌漿壓力應根據工程要求和圍巖地質條件經灌漿試驗后確定。707d后進行。排水減壓允許排放時,設置二次襯砌的洞段應設置排水孔,排水孔宜采用梅花型布置,其位置、孔徑、間距、孔深、數量應根據圍巖特性、灌漿設計、水量大小、水力聯系等確定。排水孔宜設置在高于洞內水面線以上。在“堵排結合”的高水頭洞段,應提高排水孔的排水能力。B計算。地下水易產生結晶的洞段,可采用排水孔防結晶措施。2m~4m0.5m。圍巖裂隙發育并夾有充填物時,應在排水孔中設置反濾裝置。二次襯砌施工時,宜在混凝土中預埋排水管或導向管并及時進行排水孔施工。55附錄A(規范性)外水壓力計算方法外水壓力計算方法二次襯砌外水壓力P1、一次襯砌外水壓力P2和灌漿層外水壓力P3分別為: Hk1lnr4k1lnr3k1lnr2)P1

H k4 r3 k3 r2 k2 r1

(A.1)W

k1lnr4k1lnr3k1lnr2lnr1k4

r3 k

r2 k2

r0W1kk4 r3 k3 r2 k2 r11lnW1kk4 r3 k3 r2 k2 r11lnr4k1lnr3k1ln2lnrrr01P3WH1 k4 r3 H1k1lnr4k1 r4 k1 r3 k1 r2r1(A.3)k4 r3 k3 r2 k2 r1ln ln ln lnr0P1P2分別為:H1(k1lnr4k1lnr2)P H11W k4 r2 k2 r1 r(A.4)k4 r2 k2 r1 r0k r4k r1ln1ln2ln1P H1H1k1lnr42W k4 r2 k4 r2 k2 r1 r0k1lnr4k1lnr2lnr1(A.5)式中:1、P2、P3——a;W——(10N/m;6P2

H k4 r3 k3 r2

(A.2)H1——(;r0——m;r1——(m;r2——r3——m;r4——(m;k1——klm/s;k2——(ms;k3——(/s;k4——(ms。案例分析A.1r0=5.0mr1=5.5m,一次襯砌r2=6.5r3=11.5100100r4=H1=100=100mk45.0×10-6m/sk21.0×10-8m/sk11.0×10-9k35.0×10-9m/sA.1分析灌漿層厚度的變化對于外水壓力的影響。圖A.1地下水滲流場計算模型A.1)(A.3A.2。P1、P2逐漸降低,當灌漿層厚度達到76.0m時,P1、P2分別降低至0.39MPa、0.46MPa。同時結果表明,當灌漿層厚度達到一定值后,作用于襯砌上的外水壓力值降低減緩,即從工程造價成本上考慮,無限制增加灌漿層厚度并不可取。圖A.2不同灌漿層厚度襯砌外水壓力結果88附錄B(規范性)B.1襯砌等效滲透系數設置排水孔時,應根據排水孔的孔徑、數量和排水能力對襯砌滲透系數進行折減,襯砌等效滲透系數可按公式(B.1)

W(W

H0Pb)lnrlkl P

r0...........................................................rgg

(B.1)blnR0Pbln 式中:

kr

rg

rlkl——考慮排水孔后襯砌的等效滲透系數(m/s);W——水的重度,10kN/m3;HH0——隧洞開挖前洞軸線處的初始壓力水頭(m);Pb——襯砌結構上的允許最大外水壓力(Pa);rl——洞室開挖半徑(m);r0——洞室半徑(m);rg——灌漿層半徑(m);R0——遠場穩定水頭半徑(m);kr——圍巖滲透系數(m/s);kg——灌漿圈滲透系數(m/s)。B.2每延米隧洞滲流量(B.2)計算。Qb2H0krlnR0krlnrgkrlnrg kg kl .......................................................(B.2)9式中:Qb——m2s。單個排水孔排水能力給定排水孔深度和排水孔孔徑時,單個排水孔排水能力可按公式(B.3)計算。2gPbWq0.22gPbW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