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嫩枝扦插菌根化容器苗智能培育技術》(T-CSF 006-2022)_第1頁
《核桃嫩枝扦插菌根化容器苗智能培育技術》(T-CSF 006-2022)_第2頁
《核桃嫩枝扦插菌根化容器苗智能培育技術》(T-CSF 006-2022)_第3頁
《核桃嫩枝扦插菌根化容器苗智能培育技術》(T-CSF 006-2022)_第4頁
《核桃嫩枝扦插菌根化容器苗智能培育技術》(T-CSF 006-202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

B05

CSF

團體標準

T/CSF006-2022

核桃嫩枝扦插菌根化容器苗智能培育技術

Technicalregulationsforintelligentcultivation

ofwalnutsoftwoodcuttingmycorrhizalcontainerseedlings

2022-10-10發布2022-10-10實施

中國林學會發布

T/CSF006—2022

核桃嫩枝扦插菌根化容器苗智能培育技術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核桃(JuglansregiaL.)嫩枝扦插育苗的術語和定義、育苗設施、材料準備、嫩枝扦插、

插后管理、苗木移床、苗木出圃、包裝與運輸、檢驗、驗收和檢疫方法及苗木檔案等主要技術內容和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核桃嫩枝扦插育苗。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件。

GB6000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

GB/T6001育苗技術規程

GB20287農用微生物菌劑

GB/T51183農業溫室結構荷載規范

JB/T10288連棟溫室技術條件

LY/T2289林木種苗生產經營檔案

LY/T1000容器育苗技術

LY/T3004.3核桃第3部分核桃嫁接苗培育和分級標準

LY/T3004.4核桃第4部分核桃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標準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插穗母枝maternalbranchofcuttings

經反復嫁接復幼處理獲得的具備生根潛力的一年生枝條。

3.2

插穗復幼cuttingsrejuvenating

成齡態插穗母枝,經過人工培育后,萌發出基部黃化插穗的過程。

3.3

插穗cuttings

用于扦插的帶有成熟葉片和健壯葉芽的當年生枝條。

4育苗設施

4.1溫室結構

參照GB/T51183和JB/T10288的規定執行。

1

T/CSF006—2022

4.2智能設備

4.2.1光照調節裝置

光照調節裝置包括遮陽簾調節裝置和補光裝置,以反應時間1秒內完成90%讀數、量程0~60000Lx、

讀數分辨率5Lx為宜。

4.2.2溫度調節裝置

溫度調節裝置包括加溫裝置和降溫裝置,以測量范圍-10℃~50℃、分辨率0.1℃、測量精度±0.5℃

為宜。

4.2.3濕度調節裝置

相對濕度調節裝置包括增濕裝置和降濕裝置,以測量范圍0~100%RH、分辨率0.1%RH、測量精度

±3.0%RH為宜。

4.2.4噴灌調節裝置

噴灌裝置按土壤水分、太陽輻照、植物蒸騰、苗木需求量等多種自動節水灌溉算法供選擇使用,在中

央監控與管理計算機界面上分別設置每個灌溉區的噴灌需水定額、噴灌起始和間隔時間。

利用水壓將水通過噴頭以霧狀顆粒射出。霧化噴頭孔徑為0.1mm~0.2mm,壓力為10kg/cm~60kg/cm,

噴霧量為10cm3/min~50cm3/min。

5材料準備

5.1容器

根據育苗數量,準備規格為直徑(10cm~15cm)×高度(20cm~30cm)的筒狀網袋容器,備用。

5.2基質

按照泥炭土:黃土:蛭石(4:2:1/v:v:v)混合,調節pH值至5.5~6.5;代森鋅滅菌,用量10g/m3~12g/m3;

50%的辛硫磷殺蟲,用量12g/m3~15g/m3;攪拌均勻后悶殺2d,備用。

5.3菌劑

5.3.1菌劑選擇

核桃為內外生菌根類型,選擇紫色馬勃菌(Calvatiauiacina)接種,用量為15g/株~20g/株。相關菌

根菌劑符合GB20287中產品技術指標的要求。

5.3.2菌劑貯存

在3℃~5℃無污染的環境貯存。

5.3.3菌劑施用

育苗前,按照菌根制劑:育苗基質(1:10/v:v),將菌根制劑施入經過滅菌處理的育苗基質,充分混合后,

裝入筒狀網袋容器,裝滿沉實,備用。

5.4容器擺放

裝滿基質的網袋容器,排放在有鋼絲網的育苗床上,相互間隔2cm~3cm,育苗床距地面60cm~80cm。

5.5品種選擇

參照LY/T3004.3的規定執行。

2

T/CSF006—2022

6扦插

6.1插穗制備

6.1.1插穗母枝

選擇待繁殖的核桃品種復幼發育枝或1a生嫁接苗主干作為穗條母枝材料。

6.1.2插穗培育

6.1.2.1設施條件

建造深60cm~80cm、寬1.8m~2.0m、長40m~50m的催芽床、催芽床之間留作業道。催芽池填充潔

凈的粗河沙,棚內用0.3%高錳酸鉀溶液噴灑消毒,每立方米粗河沙加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g充分混

勻,鋪入池底,厚度8cm~10cm。

棚內溫度保持白天25℃~33℃,夜間≥10℃,河沙含水量不大于20%。

6.1.2.2母枝處理和插穗培育

萌芽前,將經過充分休眠的插穗母枝移入溫室,水平擺放在催芽池內,枝條與枝條間隔3cm~5cm,

用0.5%的高錳酸鉀或50%的多菌靈800倍溶液均勻噴灑消毒后,覆蓋4cm~6cm厚度河沙,枝干和枝基處

加厚覆蓋2cm~4cm,促使母枝萌發成新梢。

6.2嫩枝扦插

6.2.1環境條件

保持室內日間光強為全光照40%以上,空氣相對濕度≥85%,基質溫度15℃~25℃,含水率≥80%。

6.2.2插穗處理

采集插穗母枝萌發的半木質化復幼嫩梢作插穗,長度10cm~15cm,剪去穗條自基部以上2/3長度的全

部葉片,上部1/3長度留1/2~1/3復葉。

6.2.3扦插方法

用0.3%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1的混合配劑速蘸插穗基部,稍停5s~10s后,將插穗插

入預先裝好基質的網袋內,深度5cm~8cm,壓實。

7插后管理

7.1環境調控

7.1.1光照

插后20d內,為全光照的40%左右;插后20d~40d,為全光照的50%~60%;插后40d~60d,為全光照

的80%~90%,誤差±5%。

7.1.2溫度

插后20d內,插壤溫度15℃~25℃,氣溫23℃~33℃;插后20d~35d,基質溫度15℃~25℃,氣溫

25℃~35℃,誤差±1℃。

7.1.3濕度

插后20d內,基質相對濕度70%~80%,空氣相對濕度85%~95%;插后20d~35d,基質相對濕度

60%~70%,空氣相對濕度70%~80%,誤差±5%。

7.2病蟲防控

3

T/CSF006—2022

參照GB/T6001的規定執行。

7.3通風煉苗

插穗生根率達50%~60%時,開始通風煉苗;插穗生根率達70%~80%時,延長通風時間,降低空氣

相對濕度;插穗生根率≥90%時,開放通風口,增加光照強度。

8苗木移床

8.1苗床制作

苗圃地平整后,先鋪設防止根系穿透的地布,然后制作苗床。苗床規格,長依地形和需要確定,寬100

cm~120cm,高15cm~20cm,步道間距40cm~50cm。

8.2苗木移床

開放通風口兩周后,選擇陰天或遮陰條件下,將煉好的容器苗移到苗圃鋪設地布的苗床上,按株行距

30cm×50cm擺放。

8.3移后管理

參照GB/T6001和LY/T1000的規定執行。

9苗木出圃

9.1苗木分級

參照GB/T6001、GB6000和LY/T3004.3中苗木分級要求的規定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