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1 物質的分類、變化和性質 化學與生活(原卷版)_第1頁
專題01 物質的分類、變化和性質 化學與生活(原卷版)_第2頁
專題01 物質的分類、變化和性質 化學與生活(原卷版)_第3頁
專題01 物質的分類、變化和性質 化學與生活(原卷版)_第4頁
專題01 物質的分類、變化和性質 化學與生活(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1物質的分類、變化和性質化學與生活考情概覽:理解課標要求,把握命題方向,總結出題角度。真題透視:精選真題,歸類設置,完整展現中考試題的考查形式。中考新考法:梳理中考出現的新題型、新考法試題。新題特訓:選用最新的優秀試題,鞏固考點復習效果。課標要求考點頻次考向認識物質的多樣性,根據物質的組成和元素的組成進行分類知道物質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知道物質具有獨特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同類物質在性質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掌握化學與生活的關聯,熟悉有機合成材料、金屬材料及復合材料等的分類;清楚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及化學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物質的分類5年5考考向一按物質組成和元素組成分類考向二金屬材料、有機合成材料和復合材料等分類物質的變化、性質和用途5年5考考向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考向二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化學與生活5年5考考向一人體的六大營養素考向二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考向三綠色化學的思想考點一物質的分類?考向一按物質組成和元素組成分類1.(2024·廣東卷)玄武巖“織”出“中國紅”。超細玄武巖纖維是制作嫦娥六號月面國旗的重要材料,其含有的SiO2屬于A.單質 B.鹽 C.氧化物 D.堿2.(2024·廣州卷)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A.水蒸氣 B.生鐵 C.碘酒 D.食醋總結歸納?考向二金屬材料、有機合成材料和復合材料等分類3.(2024·廣東卷)廣東省博物館館藏豐富。下列藏品主要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A.肇慶端硯 B.廣彩青瓷C.潮州木雕 D.云浮銅鼓4.(2024·廣州卷)材料的應用貫穿人類文明。下列物質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A.彩漆鴛鴦形盒中的木料B.四羊方尊中的青銅C.C919飛機外殼中的鋁鋰合金D.宇航服中的合成纖維易錯提醒有機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機物。由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碳酸、碳酸鹽、碳酸氫鹽等具有無機化合物的特點,因此仍把它們看作無機化合物。考點二物質的變化、性質和用途?考向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5.(2024·深圳卷)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下哪個是化學變化。A.洗滌小麥 B.曬干小麥 C.烘烤小麥 D.研磨小麥6.(2024·廣州卷)下列過程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用鹽酸除去鐵釘表面的鐵銹B.用過氧化氫制得氧氣C.用蒸餾法將海水淡化制得蒸餾水D.用液氫作燃料推進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考向二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7.(2024·廣東卷)“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勞動實踐與化學知識沒有直接關聯的是選項勞動實踐化學知識A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凈水器活性炭有可燃性B用檸檬酸和小蘇打自制汽水檸檬酸和小蘇打能反應生成CO2C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作龍舟槳碳纖維復合材料密度小、強度高D用鐵板和硫酸銅溶液制作金屬蝕刻畫鐵和硫酸銅溶液能發生置換反應8.(2024·廣州卷)勞動譜寫時代華章,奮斗創造美好未來。下列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沒有關聯的是選項勞動項目化學知識A用白醋除去水垢醋酸具有酸性B洗凈擦干炒菜后的鐵鍋鐵在潮濕空氣中易生銹C用活性炭制作簡易凈水器活性炭具有導電性D利用秸稈發酵產生沼氣沼氣中含有的甲烷可作燃料易錯提醒(1)化學變化時,常常伴隨著一些現象,如發光、放熱、爆炸、變色、產生氣體、生成沉淀等,但是有些現象的發生也并不是就意味著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在物理變化過程中也會有這些現象的發生,如電燈通電后發光、放熱,水的沸騰,氧氣變為液態后變為淡藍色,飽和石灰水升溫后有氫氧化鈣析出,車胎、鍋爐、氣球等的爆炸,屬于物理變化。(2)原子彈爆炸、核反應堆發電等既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它們屬于核物理變化。(3)物質的變化與性質的聯系:變化體現性質,性質決定變化。而物質的性質決定了它的用途,在物質使用過程中它發生了變化。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金屬可以做炊具,說明金屬具有導熱性。考點三化學與生活?考向一人體的六大營養素9.(2024·廣州卷)食在廣州,“艇仔粥”所用的原料中富含蛋白質的是A.大米 B.魚片 C.食鹽 D.蔥花總結歸納蛋白質、糖類、油脂和維生素的比較營養素作用常見類別主要食物來源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原料血紅蛋白、酶肉類、牛奶、蛋、大豆制品、魚等糖類給機體活動提供能量淀粉、葡萄糖、蔗糖大米、面粉、玉米、馬鈴薯等油脂提供能量,人體的備用能源油、脂肪花生油、豆油、菜子油、奶油、牛油等維生素調節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維生素A、維生素C水果、蔬菜、動物肝臟、蛋類、牛奶、魚類、魚肝油等?考向二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10.(2024·廣東卷)玉米是三大糧食作物之一。我國科學家破解了鐵元素進入玉米籽粒的路徑,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圍人群的鐵營養狀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玉米含淀粉等營養物質 B.鐵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C.人體缺鐵會引起貧血 D.該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鐵含量易錯提醒①人體中缺少必需元素會得病,但不管是常量元素還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都要注意合理攝入,攝入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人體健康。?②我們應該盡量通過食物補充缺乏的元素,當從食物中獲取量不足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通過食品添加劑和保健藥劑來補充,但要合理攝入。?考向三綠色化學的思想11.(2024·廣東卷)我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A.垃圾分類回收 B.使用可降解塑料C.合理施用肥料 D.工業廢水直接排放12.(2024·廣州卷)能源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石油屬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C.乙醇汽油用作汽車燃料可減少空氣污染D.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13.(2024·深圳卷)化學與環境、資源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直接排放未處理的污水可以節約成本B.思考樂華華同學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可以促進節能環保C.回收廢舊塑料制品,可以直接大量焚燒排放D.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可以提高產量1.(新題型·循環轉化圖)(2024廣東潮州·期末)能源成本一直是實現塑料可持續利用的“攔路虎”!中國科學家通過單核錳催化劑,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最終轉化為甲醇(CH3OH),為實現“液態陽光”邁出了關鍵一步。甲醇具有燃燒清潔、溫室氣體排放少的特點,代替煤炭作為燃料,可助力中國完成碳中和目標。(1)塑料屬于(填“合成”或“復合”)材料。(2)煤、、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屬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甲醇完全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和,并(填“放出”或“吸收”)熱量。用甲醇燃料代替煤炭作為燃料,可以減少的排放,助力中國完成碳中和目標。(4)“液態陽光”的制備過程中能夠循環使用的物質是。(5)下列有關“液態陽光”技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A.可應對化石燃料枯竭的能源需求和氣候變化B.其發展有助于實現塑料可持續利用C.單核錳催化劑在加快水和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過程質量增加2.(新材料·科技創新)(2024·廣東中山·三模)復合材料是運用先進技術將不同性質的材料組分優化再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加工成型方便、彈性優良等優點。目前已成為在航天、航空、電子、交通等領域發展迅速的重要先進材料。復合材料由基體與增強體兩部分組成。常見基體材料有金屬、陶瓷、樹脂、玻璃。增強體材料種類繁多,包括玻璃纖維、碳纖維、高分子纖維等。環氧樹脂是一種熱固性樹脂,是一種常見的基體,化學式為(C11H12O3)n,具有質量輕、電絕緣性能優良、耐腐蝕、粘接性好等優點,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器、涂料、膠粘劑、建筑等領域,環氧樹脂的熱導率較低,不利于散熱。近年來我國環氧樹脂的應用領域如圖1所示。碳納米管是管狀的納米級石墨晶體,是一種理想的復合材料增強體,具有密度小、強度高、耐磨性好、電學和熱力學性能優異等特性。研究人員通過粉末冶金法制備出了碳納米管/銅基復合材料,并通過實驗比較了該復合材料在不同載荷下的比磨損率,其結果如圖2所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多優異的復合材料將會被廣泛應用。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碳纖維玻璃(填“屬于”或“不屬于”)復合材料。(2)近年來我國環氧樹脂應用最廣泛的領域是,該物質的優點是(寫一個即可)。(3)碳納米管是管狀的納米級石墨晶體,其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對比題圖2中三條曲線,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在實驗研究的碳納米管體積分數范圍內,當碳納米管體積分數相同時,載荷下碳納米管/銅基復合材料的比磨損率最高。(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填字母)。a.復合材料是天然存在的物質,屬于混合物b.環氧樹脂受熱會熔化,可以反復加工,多次使用c.碳納米管與石墨的性質完全相同3.(新情景·傳統文化)(2024·廣東茂名·一模)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石器時代的“玉龍”、秦代的“青銅龍”、唐代的“鎏金鐵芯銅龍”(如圖)文物的制造體現了古人的智慧。(1)秦代的“青銅龍”屬于(填“金屬”或“合成”)材料(2)“取爐甘石,研之細末,和以赤銅,置炭火中煅燒……熄火取銅,其色如金。”赤銅為Cu2O,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保留整數)。爐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煅燒反應生成兩種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為,“熄火取銅”中所得“銅”與純銅相比,硬度(填“更大”或“更小”或“相等”)。(3)《天工開物》中記載“凡黃金為五金之長,熔化成形之后,住世永無變更”,可說明黃金(填“易”或“不易”)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4)①鑾金工藝是指在器物表面涂抹金汞齊(金汞合金),加熱祛汞,冷卻,器物表面形成金膜。鎏金工藝利用的知識有。a.汞的沸點低

b.汞被氧化變成氧化汞

c.金汞合金熔點比組分純金低②唐代的“鎏金鐵芯銅龍”通過鎏金工藝在“鐵芯銅龍”上形成一層黃金薄層,除了美觀還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主要原理是(填“加保護膜”或“改變其組成”)。4.(新材料·科技創新)(2024·廣東汕頭·一模)有效利用過多CO2,抵消自身排放的CO2,是實現“碳中和”的有效措施。對此:我國科學家將二氧化碳聚合成性能與聚乙烯相似的塑料,其制成的薄膜埋在土壤會被細菌吞噬降解。英國科學家開發了“人造樹葉”模擬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水轉化為乙醇(C2H5OH)和氧氣,實現燃料可再生。(1)塑料屬于(“復合材料”或“合成材料”),該技術既解決了二氧化碳造成的環境問題,也能解決廢棄塑料帶來的“”問題。(2)以下是“人造樹葉”轉化示意圖,該反應方程式為:,乙醇屬于(“有機物”或“無機物”)。該技術有助于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3)下列措施中能促進碳中和的措施是_____(填字母)。A.大力推廣使用脫硫煤B.植樹造林C.大規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D.研發新工藝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化工產品1.(2024·廣東佛山·二模)下列順德美食富含蛋白質的是A.雙皮奶 B.陳村粉C.大良蹦砂 D.倫教糕2.(2024·廣東清遠·模擬)專家建議中小學生多喝牛奶,牛奶里富含的營養素是A.維生素 B.蛋白質 C.無機鹽 D.糖類3.(2024·廣東汕頭·二模)下列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A.青銅器 B.錦綸面料 C.蠶絲被 D.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4.(2024·廣東汕頭·二模)下列元素中,青少年攝入不足會患佝僂病的是A.鈣 B.氟 C.碘 D.鋅5.(2024九年級下·廣東·專題練習)下列關于人體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說法恰當的是A.常量元素是指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氧、碳、氫、氮四種元素B.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雖少,卻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C.常量元素是指在人體內含量較多的11種元素D.鈣、鐵、鋅等元素屬于人體的微量元素6.(24-25九年級上·廣東中山·期中)“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勞動實踐與化學知識沒有直接關聯的是選項勞動實踐化學知識A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凈水器活性炭有吸附性B煮沸自來水煮沸可殺菌消毒,降低水的硬度C使用醫用酒精進行消毒醫用酒精有揮發性D用廚余垃圾自制花肥廚余垃圾發生緩慢氧化7.(24-25八年級上·廣東東莞·期中)下列是一些物質的自我介紹,其中介紹自己物理性質的是A.“酒精”:我具有可燃性 B.“白磷”:我能自燃C.“銅絲”:我是紫紅色 D.“鐵釘”:我容易生銹8.(24-25九年級上·廣東肇慶·期中)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氧氣用于供給呼吸

③干冰用作制冷劑

④用氮氣生產硫酸銨

⑤用銅絲做導線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9.(24-25九年級上·廣東佛山·期中)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以下節日民俗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端午賽龍舟 B.重陽節登高 C.春節點歲火 D.中秋節賞月10.(24-25九年級上·廣東珠海·期中)分類是化學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有關物質分類正確的是A.氧化物: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錳、二氧化硫B.純凈物:鎂、湖水、鐵C.化合物:氧化銅、水銀、水D.混合物:空氣、礦泉水、硫酸銅11.(24-25九年級上·深圳卷·期中)下列各圖中的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單質的是A. B.C. D.12.(24-25九年級上·廣東·期中)下列物質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高錳酸鉀 B.潔凈的空氣,二氧化碳C.液氧,礦泉水 D.稀有氣體,醬油13.(24-25九年級上·廣東佛山·期中)生活中的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A.空氣 B.純凈水 C.高鈣奶粉 D.牛奶14.(2024·廣東韶關·一模)如圖是一個籃球鞋的材料剖析圖。根據圖中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耐磨網紗鞋面使用的是天然有機材料B.鞋底中部尼龍玻纖片是復合材料C.鞋中使用的TPU(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是塑料D.鞋底耐磨止滑橡膠使用的是合成橡膠15.(2024·廣東茂名·一模)基本營養素、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有著密切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維生素可以調節人體新陳代謝,多數不能在人體內合成,需要從食物中攝取B.米飯、牛肉、馬鈴薯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C.鈣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鈣會發生骨質疏松,容易骨折D.魚頭豆腐湯的味道很鮮美,其主要食材魚和豆腐中都含有豐富的糖類16.(24-25九年級上·廣東江門·期中)下列各組物質按混合物、氧化物、單質順序排列的是A.醫用酒精、高錳酸鉀、紅磷 B.大理石、蒸餾水、液氧C.冰水混合物、石灰水、鐵 D.礦泉水、水銀、氦氣17.(2024·廣東汕頭·一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1)中國年味:過年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書法家用墨書寫對聯,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對聯能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色,因為碳的化學性質(填“活潑”或“不活潑”)。(2)中國節氣:立春,陽和起蟄,品物皆春。現將2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配制成溶質質量分數為2%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需加水g。走進田間,種植的水稻出現葉片發黃,應施用含元素的化學肥料。(3)中國科技:航母作為大型軍艦,航行過程需要較強動力,提供這些動力的資源為汽油和核能,其中汽油是資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4)中國智慧:《華陽國志》中記載“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鹽”,描述的是通過(填“蒸發結晶”或“降溫結晶”)的方式使氯化鈉晶體析出。(5)中國文化: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經》中記載“風能興火,火能熟水。”風能興火是因為可以提供燃燒所需的。茶葉中含有鐵、鋅、氟等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其中(填元素符號)可預防貧血。18.(23-24九年級下·廣東茂名·期中)我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唐代陸羽《茶經》中記載:“風爐以銅鐵鑄之……底一窗以為通飚漏燼之所……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銅鑄之。”(1)“銅鐵”屬于(填“金屬”或“合成”)材料。(2)“飚”(即風)提供燃燒所需的。“燼”中含鉀鹽,農業上可用作。(3)“火能熟水”說明燃燒(填“吸收”或“放出”)熱量。(4)“漉水囊”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類似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5)茶香四溢,從分子角度解釋其原因是。(6)茶湯的色、香、味,主要由茶黃素C29H24O1219.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中科技感滿滿的鏡頭背后,是中國智造和中國科技硬實力的崛起,請回答相關問題。(1)航天飛行器使用的下列材料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A.陶瓷隔熱瓦 B.記憶合金天線 C.塑料部件(2)太空艙內“人造空氣”屬于(填“純凈物”或“混合物”)。艙內常用NiFe2O4作催化劑將航天員呼出的CO2轉化為O2(3)“方舟”空間站的現實原型是中國“天宮”空間站。空間站上太陽能板中含有鎵(Ga)元素,金屬鎵由(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空間站利用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工作,其能量轉化方式是將太陽能轉化為能。(4)“方舟”空間站內鉛酸蓄電池的反應原理為2PbSO4+2H2O?放電充電20.(2024·廣州卷·二模)化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化學與生活:走在青云集市的街頭能聞到食物的香味,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2)化學與健康:營養師建議青少年每天需攝入適量的牛奶,牛奶中富含的營養素是。(3)化學與材料:科學家從石墨中分離出單層的石墨片(又稱石墨烯),其屬于(填“單質”或“化合物”)。(4)化學與科技:由新型鈦合金制造的中國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深10909米)成功坐底。該鈦合金需具有的主要性質有(填一條)。(5)化學與能源:中國圓滿完成了首次月球土壤采樣返回任務、登月飛船使用的燃料是氫氣,從燃燒條件分析,氫氣燃燒還需滿足的條件有。該過程是(填“放熱”或“吸熱”)反應。21.(2024·廣東中山·三模)下圖所示為廣東中山小欖農村建設示范項目,可持續農業生態系統“桑基魚塘”的模式簡圖。(1)蠶絲屬于(填“天然”或“合成”)纖維。蠶絲在灼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