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初中語文(七上)第一單元教學反思
目錄
1春/朱自清
2濟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劉湛秋
4古代詩歌四首
寫作《熱愛生活,熱愛寫作》
《春》教學反思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寫景抒情的經典散文。本文在盼春
——繪春一一頌春的抒情中描繪了心中的春。朱自清先生抓住春
天的主要特征,用詩的筆調,描繪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生機
勃發的景象。抒寫出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這篇文章
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領略自然風光。
七年級的學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半兒童的特點,
是兒童期向青年期過渡的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個轉折點。
初一學生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但對語言文字的鑒賞水平相對較低,
對現代詩意象的分析能力相對較弱,因而常會導致對現代詩歌主
題和感情的把握不準確,長此以往,便減弱了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朗讀把無聲語言變為有聲化,開展多層
次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
整體感知,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熏陶;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通過討論深化對本
文的理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閱讀欣賞以及思
維能力;運用多媒體工具。可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
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識學習、技能訓練、
智力開發于生動活潑的形象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功之處:品讀妙詞、佳句活動中,把學生分四人小組,每組自
由選寫草、花、風、雨、人的圖景來進行品讀,并在小組內交流
品讀的體會,最后擇優到班上交流。讓每個學生有了說話鍛煉和
交流的機會,而且又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活動效果很好,可
以說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不足之處:
1、對時間分配不夠合理,教師在組織學生品讀妙詞、佳句
活動中很難駕馭學生。
2、教態不美,缺少活力,很難激活和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壓制了學生的積極的情感。
今后在教學中我還得多關注學生的學情,要及時調整教學方
案,多向前輩學習教學經驗,在教學實踐中摸索能讓學生感興趣、
學到知識的方法,使學生能輕松地掌握知識。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情辭兼美的寫景散文。文章從山、水
兩方面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引
導學生在誦讀中整體感知,鑒賞文章色彩和諧的意境美。本課宜
采取多種形式反復閱讀,如教師范讀、學生范讀、齊讀、散讀等。
閱讀這篇課文,宜引導學生自己去理解。
本文節選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
第十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略有
改動。老舍于1930年來到山東,在山東任教達7年之久,對山
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
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原為一
系列直接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長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節。
此文雖是節選,但能獨立成篇。
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通讀法、討論法、合作探
究法進行教學。
據新《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里指出:“教學過
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
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適于朗讀。學習本課重在引導
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細致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
抒發的贊美之情。所以在文章的講析中引入了誦讀法教學,讓學
生在反復誦讀中領悟文章描景繪物的美。
2.采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增強教學直觀性,擴大教學容
量。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
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采用了自
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一
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
決問題,并在課文賞析后完成課后問題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
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
又提高了能力。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
握的東西比較多。因此我在教學上安排三節課的時間,我的教學
設想是,第一課時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
主要特征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
第二課時通過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品析語言并充分感受
作者的感情。第三課時將本文與朱自清的《春》的比較,理解散
文的特點及作用。
可取之處:本教學設計根據文章的特點,從工具性出發,如
體會優美的語句,揣摩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從而在字里行間
感受濟南的“溫晴”,以提升人文性的原則,即在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的基礎上,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最終完成新
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
不足之處:首先是對文本的研讀不夠到位。在對陽光朗照下
的山和薄雪覆蓋下的山進行教學的時候,對幾個句子的賞析還是
不到位。
《雨的四季》教學反思
《雨的四季》是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
優美的寫景散文,作者抓住視覺、嗅覺、聽覺等不同的感覺器官,
運用擬人、排比、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描繪了四季雨的不同特點,
把四季的雨寫得多姿多彩,富有情味,讓人感動,給人帶來美好
的回憶,四季的雨的可愛躍然紙上,讓人與作者產生共鳴,由衷
地熱愛雨,熱愛自然、這種熱愛更升華為對生命的熱愛。
有人說“不一定每個人都要成為詩人,但每個人都可以詩意
地活著”,但我要說:“沒有一顆靈動的心,沒有對自然、對生命
的熱愛,是無法進入那詩意的境界的。讓我們走進大自然,擁抱
大自然,用心觀察自然,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很美。”劉湛秋
先生的散文有一種田園美,文字自然、親切、優美,一事一物、
一草一木、一色一聲,他都能娓娓道來,吸引著你跟著他的行文
一走到底。王維的詩被評價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本文也
可以說是“文中有畫”了。作者抓住雨中的四季的特征,運用比
喻、擬人的手法,把雨人格化了。如果說春雨是一個嬌媚的少女,
那夏雨可就是一個潑辣的大嫂了,如果說秋雨是個出嫁生了孩子
的婦人,那冬雨可就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人了。作者在這里表
現出對自然、生命的無比熱愛,我們應該用心去誦讀、用心去領
悟,這正是作者融情于景的所在。
這篇文章屬于自讀課文,在講授的過程中,我把更多的主動
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和文本多次深入的接觸,書讀百遍,其義自
現,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自然感受到雨的美,雨的可愛,感
受到作者對生命的贊美。
文中,作者將很多事物擬人化,使自然景物可親可感,新穎
別致的比喻將雨的可愛姿態寫得獨具魅力,作者心中的雨隨著文
字灑落到讀者的眼前,這樣的嬌媚多情的雨,只有多讀才能深入
孩子的內心。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并給出了“我
喜歡--------句話,它運用了--------寫出了---------,表現了
--------。”這樣的賞析思路,讓學生們有的放矢的讀課文,賞
析句子。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些遺憾的是,局限于教學時間短緊,當堂朗讀的時間有些
少,我督促孩子們在課下認真朗讀,多加朗讀,爭取彌補課上時
間的不足,期待很好的效果。
《古代詩歌四首》教學反思
《古代詩歌四首》分別是曹操的《觀滄海》,李白的《聞
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馬致遠
的《天凈沙?秋思》,這四首古代詩歌具有長于吟誦、激發
想像、娛悅性情的特點,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體,都是
寫景抒情的佳作。詩人們或觀滄海,或泛江河,或別友人,
或訴秋思,所描寫的景色和所抒發的情感各異,但都很精彩。
在各種文學樣式中,古詩詞是最凝練、精粹的,其感情的豐
富與藝術手法的多樣性,都是別的文學種類不能比擬的,不
能欣賞詩的話便不能真正的理解文學。這是學生進入初中首
次接觸古詩詞,作為初中階段的起始篇目,其教學意義在于:
培養學生聯想、想象的能力,增加語言積累,培養良好的語
感,激發審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
為了讓學生理解詩意,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的環節:
1.通過以優美的語言啟發想象、多種朗讀、演演評評等手段,
讓學生在聽、讀、說、演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2.緊扣古詩特點,把字詞句篇、聽說讀寫的訓練落到實處。
從抓字詞的翻譯,抓詞序的排列,抓句與句之間的銜接,來
提高學生組詞造詞、遣詞造句和語言表達能力。
3.詩歌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除了讓學生背誦古詩以增加
文化的積累外,更需要向學生講明其精要所在,以提高學生
的語文素養,這對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水平尤為重要。
可取之處:在開始時把這四首詩的閱讀放在古詩的寫作
背景下去讀,不為教詩而教;能夠結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學生
對曹操在《觀滄海》中的豪邁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地向
學生介紹強調;在學習《天凈沙?秋思》時能夠進行比較閱
讀。學生學習氣氛比較濃,課堂思維活躍。
不足之處:課容量安排太大,課堂各環節之間時間安排
不科學、不精確,導致授課時間緊張。今后在教學中應該增
加學生的課中自由探討時間,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基本設計:以“詩”字入手,讓學生明白“詩言志”;
切入到《觀滄海》,讓學生自讀課文,理解這首詩“言”的
是曹操的什么“志”;然后再朗讀詩歌,從讀準字音到把握
情感漸次進入分析;讓學生了解寫作背景,了解詩中體現的
曹操情感包括統一天下、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懷,也包括面對
無邊無際的空間和無始無終的時間而產生的渺小之感,當然
更要讓學生體會到,曹操雖然感受到這種人生的短暫和人的
渺小,但正視現實,敢于向超出人力的威壓挑戰的勇氣,感
受曹操的昂揚奮發和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在此基礎上,用
一節課時間引導學生去自讀《次北固山下》和《聞王昌齡左
遷龍標遙有此寄》,前文用“你如何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之情”
問題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后文則用“作者是如何抓住早春
的特征來寫錢塘湖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進行閱讀思
考的;第三課時則比較閱讀《天凈沙?秋思》,先讓學生去閱
讀思考詩歌表達的是什么思想,從文本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總體上,引導學生理解“詩言志”,學會從文本中尋找理由
支撐自己觀點,訓練學生的語感,并在此基礎上豐富學生的
文化。
課基本上都是按照設計的思路進行的。課堂上學生的思
維比較活躍,有不少亮點可值得借鑒。如在把握《觀滄海》
情感時,學生在回答“為何你要這樣讀”時,提到“日月之
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一句讓人感受到了宇
宙的浩瀚和人的渺小,而這本是我以為需要自己去提示的地
方。再如在講《秋思》一詩時,學生也能抓住“枯”“老”“昏”
“西風”“瘦”等詞語,點出本文最主要的情感是思鄉,也
有學生指出“小橋流水人家”富有詩情畫意,但在這里可以
與其他景物聯在一起,以家的感覺勾起作者的思鄉之情,確
有獨到之見。詩歌少不了朗讀,學生在充分體會了作者的情
感后,能夠有感情地配樂誦讀。
自己對這幾堂課感覺比較滿意的地方有:一是在開始時
把這四首詩的閱讀放在如何去讀古詩的背景下去讀,不為教
詩而教;二是能夠結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學生對曹操在《觀滄
海》中的豪邁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纖維加工過程中的節能減排考核試卷
- 琥珀蜜蠟拍賣考核試卷
- 礦物學及巖石學考核試卷
- 糕點行業產品質量評價與監督考核試卷
- 臨清市2024-2025學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珠海三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生物試題
-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紀錄片創作與拍攝》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蒙陰縣2024-2025學年中考化學試題倒計時模擬卷(2)含解析
- 遼寧省普蘭店市第一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模擬測試(三)語文試題含解析
-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兒童舞蹈創編(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農項目申請操作流程指南
- 組織行為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貼太陽膜知識培訓課件
- 面粉廠粉塵防爆培訓課件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含反思】
- 2025年由民政局策劃的離婚協議官方文本模板
- 高血壓科普健康宣教課件
- 第16課《有為有不為 》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班級安全員信息員培訓
- 科技領域實驗室質量控制關鍵技術與方法
- 商場運營部的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