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二00九年八月十七日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
性病性病的概念:就是性傳播疾病,是以性接觸傳播的一組傳染病。性病的病種: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銳濕疣、生殖道沙眼衣原體、生殖器皰疹等。淋病:淋病奈瑟氏菌梅毒:梅毒螺旋體艾滋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尖銳濕疣:人乳頭瘤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沙眼衣原體生殖器皰疹:單純皰疹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腫:衣原體軟下疳:杜克雷嗜血桿菌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
艾滋病流行概況衛生部通報顯示:1、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國累計報告艾滋病例264302例,其中病人77753例;報告死亡34864例。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估計,全球范圍內,約有3300萬人感染艾滋病,中國占70萬,還有44萬人沒有被發現。
2、三種傳播途徑并存。吸毒和性傳播是主要途徑,分別占37.0%和28.0%,經既往采供血途徑傳播占5.1%(均是上世紀90年代感染,今年檢出并報告),母嬰傳播占1.4%。3、經性途徑感染呈上升趨勢。哨點監測資料顯示,暗娼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1996年為0.02%,2008年有哨點暗娼的感染率超過1.0%。對男性同性戀人群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該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1-4%。部分高發地區高達10以上。高發地區孕產婦和婚檢人群監測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經達到或超過1%,達到較高流行水平4、艾滋病疫情進一步蔓延的危險因素仍然存在。哨點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暗娼人群堅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為38.7%,注射吸毒人群共有針具吸毒的比例為50.8%。另外,感染者的流動、大量人口流動和性病疫情上升等是造成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流行趨勢和特點我國的艾滋病流行趨勢:四大特點一、是艾滋病流行波及范圍廣二、目前我國部分地區已進入艾滋病發病和死亡高峰三、艾滋病流行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四、艾滋病流行的危險因素廣泛存在我省艾滋病疫情的特點:一是感染者相對集中,主要在皖北農村;二是感染者以青壯年為主,20-49歲占81.03%三是感染途徑主要為既往不規范采血,占70%四是大多為貧困農民,許多家庭一貧如洗,五是報告感染者呈逐年上升,性傳播的比例在不斷增加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艾滋病的流行傳播過程三個環節,二個因素傳染源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傳染源:感染HIV的人是艾滋病唯一的傳染源,無癥狀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他們的體液均具傳染性,如;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傳播途徑:1、性接觸傳播:
2、血液及血液制品傳播
3、母嬰垂直傳播人群易感性:所有的人對HIV病毒具有普遍易性。自然因素: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個體間的差異等
社會因素:個人的行為,特定的環境等
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艾滋病傳播自身的特點艾滋病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除了具有一般傳染病的共性外,還有其自身的特點1、潛伏期長
2、傳播隱密,速度快
3、病死率高,沒有有效的治愈藥物
4、沒有疫苗可以預防
5、感染往往與個人的行為密切相關
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在外環境中的生存能力非常的弱,離開人體很快死亡,干燥的環境下幾小時活力下降90-99%,60度3小時滅活,80度半小時滅活。常用的消毒液殺滅艾滋病病毒效果都很好,艾滋病病毒不耐高溫、耐低溫等1、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觸:如:握手、擁抱禮節性的接吻、勞動用具和辦公用具等都不會傳播;2、公用馬桶、游泳、公用浴池,臥具、餐飲具等都不會傳播;3、咳嗽、噴嚏不會傳播、4、蚊蟲叮咬不會傳播5、最新的報道:新鮮的吐液和新鮮的傷口也不會傳播,因為吐液的病毒含量不至于傳播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艾滋病一、艾滋病的定義:二、艾滋病的病原體及發病機理三、艾滋病的診斷治療--聯合(ART)--雞尾酒療法四、HIV感染的自然史(臨床表現):性急期(窗口期)、無癥狀期(潛伏期)、發病期、死亡期五、艾滋病免疫功能的重建:
1、免疫功能重建的意義、
2、HIV感染時主要免疫病理的改變、
3、艾滋病免疫功能的重建、
4、免疫功能重建的指征、
6、免疫功能重建的局限性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
艾滋病
艾滋病的定義:艾滋病醫學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體后發生的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嚴重的傳染病。艾滋病就是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后,而造成CD4T淋巴細胞(簡稱T4細胞或CD4細胞)數量進行性減少,T4淋巴細胞功能遭到損害,最后導致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
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艾滋病的病原體及發病機理病原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HIV屬逆轉錄病毒科的慢病毒屬2、病毒的結構、臨床意義3、HIV的復制:吸附及穿入、脫衣殼和逆轉錄、環化、整合、轉錄、翻譯和裝配、病毒體成熟、芽生等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
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
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
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艾滋病病毒一旦離開宿主在外界環境中生存能力便很快消失,HIV對環境中的物理和化學因素抵抗力比較弱1、HIV對溫度的抵抗力:高溫滅活、低溫保存。2、HIV對化學品的抵抗力:耐堿不耐酸、對化學因素很敏感、對紫外線不敏感。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
艾滋病的診斷HIV帶毒者的診斷:主要是實驗室檢查
1、HIV抗體確認陽性(確認實驗室檢查)。
2、血漿中HIV--RNA陽性
1和2中任何一項陽性可確診為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診斷:實驗室檢查結合臨床癥狀。
1、HIV抗體確認陽性;2、血漿中HIV--RNA陽性
3、CD4淋巴細胞<200個/微升
4、臨床癥狀。AIDS病人確診標準:
1和2中任何一項陽性加3可確診為艾滋病病人;
1和2中任何一項陽性加4中任何一項可確診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艾滋病的診斷臨床癥狀:
1、持續性發熱〉38度一個月以上;
2、持續性淋巴結腫大3個月以上;
3、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4、慢性腹瀉超過一個月以上,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10%;
5、腫瘤的出現:淋巴瘤;
6、反復發作皰疹病毒感染;
7、口腔及內臟的白色念珠菌感染;
8、卡氏肺囊蟲肺炎(PCP);
9、巨細胞病毒感染;
10、卡波氏肉瘤;
11、鳥分支桿菌感染;
12、弓形體等各種機會性感染。治療--聯合(ART)--雞尾酒療法治療藥物一、逆轉錄酶抑制劑: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齊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去羥肌苷(ddI)、阿巴卡韋(ABC),司他夫定(d4T)、雙汰芝(AZT+3TC)三協維(AZT+3TC+ABC)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依非韋侖(EFV)、奈韋拉平(NVP)二、蛋白酶抑制:茚地那韋(Indinavir)、治療原則及方案:三種以上的藥物聯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對癥治療,免疫增強劑。
1、一個蛋白酶抑制劑和兩個核苷類抑制劑;
2、一個非核苷類和兩個核苷類抑制劑;
3、三個核苷類抑制劑。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HIV感染的自然史
(臨床表現)性急期(窗口期)無癥狀期(潛伏期)發病期死亡期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性急感染期(窗口期)
急性感染期(窗口期):窗口期的定義:當機體感染HIV以后,有一段時間血清中檢測不到HIV抗體,一般2-8周后血清抗體轉陽,從感染HIV到血清抗體轉陽的過程叫做窗口期。急性期的臨床表現:咳嗽、打噴嚏、發燒、咽喉腫痛、淋巴結腫大、少數病人有皮疹等流感樣癥狀。免疫功能的變化:CD4細胞一過性的下降和上升的過程。病毒學的變化:病毒載量一過性的快速上升和快速下降的過程。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無癥狀期(潛伏期)一般2-10年,最早的6個,性傳播的平均8年,HIV-2型病毒感染的最長可達20年。潛伏期的長短與感染途徑、機體的免疫狀態和感染病毒的量有關。免疫功能的變化:
CD4細胞每年以50-80個速度緩慢下降。病毒學的變化:
病毒載量處在低水平的復制過程經過無癥狀期后,進入發病期。雖然是漫長的無癥狀期,但是傳染性是很強的,也是防治工作的困難所在。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CD4細胞下降到200個左右進入發病期,一旦進入發病期,通常在18個月內死亡。發病期:持續性淋巴結腫大達3個月;持續性發熱一個月以上(38度以上);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10%;慢性腹瀉超過1個月;腫瘤的出現;各種機會性感染等癥狀。機會性感染:皰疹、霉菌、結核病、卡氏肺囊蟲肺炎(PCP)、巨細胞病毒感染、鳥分支桿菌感染、卡波氏肉瘤、淋巴瘤、弓形體等死亡期:沒有進行抗逆轉錄酶病毒治療的,死亡。發病期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發病期的主要表現系統的病變1、呼吸系統:卡氏肺囊蟲肺炎(PCP)、弓形蟲、結核分支桿菌、CMV、真菌感染等;2、N系統的病變:腦炎、CMV、弓形體、原發中樞N腫瘤、卡波氏腫瘤等3、消化系統:病毒、細菌、真菌、原蟲、腫瘤等4、皮膚的病變:病毒、細菌、真菌、卡波氏肉瘤等臨床常見的機會性感染:結核病、卡氏肺囊蟲肺炎(PCP)、巨細胞病毒感染、鳥分支桿菌感染、卡波氏肉瘤、淋巴瘤、弓形體等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曲線圖描述HIV感染的自然史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
艾滋病免疫功能的重建免疫功能重建的意義HIV感染時主要免疫病理的改變艾滋病免疫功能的重建免疫功能重建的指征免疫功能重建的局限性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
(一)、免疫功能重建的意義A、免疫功能重建的定義:由HIV感染引起免疫異常的改變,通過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的治療后,逐漸恢復機體的免疫功能和部分恢復免疫功能,實現免疫功能的重建.B、治療的目標:
病毒學目標免疫學目標流行病學目標終極目標C、免疫功能重建的意義:通過聯合治療達到免疫功能重建和部分免疫功能重建的目的來延長病人的生命,提高生活質量。。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二)、HIV感染后主要免疫病理改變
一、機體對HIV的免疫反應:
HIV進入人體2周之后,即急性感染期,機體的免疫系統就對此產生各種免疫反應,整個免疫系統被激活,并持續存在于艾滋病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機體抗HIV的免疫反應雖然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但在一定的時間內可有效的控制HIV的繁殖。
1、抗HIV的特異性體液免疫反應;
2、抗HIV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
T4淋巴細胞:具有抗HIV特異性T4細胞免疫反應,T4細胞是免疫系統的中樞細胞,在抗HIV的特異性免疫反應中起重要作用。通過分泌各種細胞因子誘導B細胞產生抗HIV的抗體,促進抗HIV的特異性T淋巴細胞的產生和成熟。
T8淋巴細胞:具有抗HIV特異性T8細胞免疫反應,是特異性細胞免疫效應細胞,通過分泌各種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干擾素等,來殺死被HIV感染的靶細胞外,T8細胞還可以通過某些化學趨化因子來抑制HIV的繁殖。因此T8淋巴細胞在急性感染期和無癥狀期抑制HIV的繁殖所起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
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二)、HIV感染后主要免疫病理改變二、HIV感染后主要免疫病理改變:
1、CD4細胞數量的減少:CD4細胞破壞增加、
CD4細胞產生減少。2、CD4細胞功能的障礙;3、異常的免疫激活增加。
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CD4細胞的計數:CD4細胞是反映機體感染HIV后免疫功能破壞的程度和免疫功能恢復的主要量化指標。血漿病毒載量(HIV-RNA)的測定:血漿HIV-RNA的測定是反映HIV復制的主要指標,也是艾滋病發展進程的重要指標。聯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是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的唯一出路---雞尾酒療法。
(三)、艾滋病免疫功能的重建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四)、艾滋病免疫功能的重建的方法
聯合(ART)----抗病毒治療聯合(ART)----雞尾酒療法:治療藥物一、逆轉錄酶抑制劑: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齊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去羥肌苷(ddI)、阿巴卡韋(ABC),司他夫定(d4T)、雙汰芝(AZT+3TC)三協維(AZT+3TC+ABC)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依非韋侖(EFV)、奈韋拉平(NVP)二、蛋白酶抑制:茚地那韋(Indinavir)、治療原則及方案:三種以上的藥物聯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對癥治療,免疫增強劑。
1、一個蛋白酶抑制劑和兩個核苷類抑制劑;
2、一個非核苷類和兩個核苷類抑制劑;
3、三個核苷類抑制劑。艾滋病防治知識講稿-3(四)、艾滋病免疫功能的重建免疫功能重建指標:
1、CD4細胞數量的重建;
2、CD4細胞功能的恢復;
3、異常的免疫激活好轉。怎樣判斷聯合ART的有效性:
1、病人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如體重增加、機會性感染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療集團用藥管理辦法
- 消費者行為分析與教育方案設計
- 編碼安全評估方法-洞察及研究
- 廈門行政執法管理辦法
- 任務驅動活動對素養提升的影響與策略
- 醫療通信安全管理辦法
- 學科交叉研究面臨的挑戰與解決路徑
- 國有企業中介服務機構選聘流程與標準
- 農業綜合資金管理辦法
- 城鄉融合:礦山生態修復規劃策略研究
- 2024年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深入探索
- 造謠法律聲明書范本
- (完整word版)高中英語3500詞匯表
- 輸變電工程檔案管理歸檔要求
- SYB創業培訓游戲模塊2課件
- 獸醫傳染病學(山東聯盟)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青島農業大學
- 腸系膜脈管系統腫瘤的診斷
- 爆破工程技考核試卷
- 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
- GB 18068-2000水泥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
- 教師調動登記表(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