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秦朝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課件-高二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一輪復習_第1頁
3.1.1 秦朝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課件-高二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一輪復習_第2頁
3.1.1 秦朝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課件-高二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一輪復習_第3頁
3.1.1 秦朝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課件-高二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一輪復習_第4頁
3.1.1 秦朝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課件-高二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習高中歷史教材通史專題史《中外歷史綱要(上)》《中外歷史綱要(下)》《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經濟與社會生活》《文化交流與傳播》高二將綱要與選必教材融合,扎實基礎,步步為營。歷史學習的總體教學安排總體思路:一切從實際學情出發,兼顧成都市統一安排,重點針對零診、一診考試具體戰略:以《中外歷史綱要》為主軸,聚焦通史,融合選必(選必作為《綱要》的學術延伸與拓展,不再專門進行選必教材的教學)高二:1.上期:新通史系列·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舊民主主義革命史)2.下期:新通史系列·世界通史,迎接零診考試高三:1.上期:新通史系列·中國近代史(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中國現代史,迎接一診考試2.下期:二輪專題史+分題型專項練習※※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靈活調整本學期教學安排共20周,實際教學周為16周,1月18日放寒假16*5=80節課半期考試(第11周即11月4~6日),講到宋元調研考試(第19周1月8~10日),講到舊民主主義革命,預留1~2周做期末選必專題復習高二歷史學習要求端正態度:高二非常重要,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與思維能力的拓展知識落實:每天花15-20分鐘看教材、筆記、教輔,及時消化當天所學,歷史晚自習默寫配套文具:筆記本、錯題本、默寫本、試卷文件夾綱要+選必融合多元一體,輝煌共生——中國古代史模塊新通史系列·中古史一:

中華文明的孕育——史前時期

(遠古——夏朝的建立)距今約170萬年元謀人距今約1萬年龍山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距今約70-20萬年距今約約7000年距今約5000年北京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文明階段重要文化類型社會組織原始人群父系氏族公社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多元一體,源遠流長父系氏族社會:良渚文化良渚古城遺址文明的要素:(1)私有制出現,階級分化日益明顯(2)生產力進步,出現較發達的社會分工(3)出現內容豐富的宗教信仰/文字(4)出現城市生產力的發展→剩余產品出現→貧富分化→階級矛盾→國家產生

(早期國家的突出標志:金屬器具、貧富分化、文字、城、禮制等)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禪讓制”新通史系列·中古史二:

中華文明的奠基——先秦時期

(約前21世紀夏朝建立——前221年秦滅六國)【第二單元學習主題】:政:逐步集權的治理制度設計經:以農耕為核心的經濟形態文:共同的民族認同文化形成總體特征早期國家產生,奴隸社會發展。時空定位和階段特征政治經濟文化東周時期春秋時期戰國時期BC.770周平王東遷BC.475BC.256BC.221秦統一天下政治經濟文化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王室衰微;社會動蕩,各國變法,出現集權趨勢;新興地主階級崛起鐵犁牛耕出現,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確立禮崩樂壞,百家爭鳴新通史系列·中古史三:

中華帝國的初建與勃興——秦漢時期

(前221年秦滅六國——220年曹魏政權建立)【第三單元學習主題】:秦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政: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制度設計經:全面鞏固封建經濟的政策探索文:儒學大一統文化的時代發展階段特征·秦漢秦漢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其開創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沿襲;秦漢時期的農耕經濟進一步發展;秦漢文化作為先秦文化成就的總結和升華,為后世封建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時空框架政治經濟文化第三單元

中華帝國的初建與勃興————第一講

秦漢政治篇一、秦朝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定于一”——《孟子》·“亂莫大于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刬(chan),不得休息?!薄秴问洗呵铩?/p>

(秦)其固塞險,形勢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于其門,入于公門,出于公門,歸于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間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荀子·強國篇》一、秦的統一(一)統一條件人民愿望:長期戰亂,民不聊生,人民渴望統一政治:商鞅變法徹底,秦國綜合國力強大經濟:各地域經濟發展,希望有穩定的政治環境;秦國農業發展,獎勵耕戰,物質基礎雄厚文化:秦國尊奉法家,紀律嚴明地理:秦國地處關中,易守難攻,軍事地理位置優越統治者個人:歷代秦王勵精圖治,廣納賢才……下表為秦國歷史上的部分君主情況表。這反映了秦的統一A.受益于法家思想的指導 B.緣于數代秦王勵精圖治C.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D.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B隨堂練習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胺錅剩L目,摯鳥膺,豺聲。”——《史記·秦始皇本紀》

李贄是明朝后期一位以“異端”自居的進步思想家。他認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個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輕議?!?/p>

秦始皇是怎樣“掀翻一個世界”的?

秦楚齊燕趙魏韓秦秦秦秦秦秦前230年前225年前223年前221年前228年前222年(二)統一過程

BC.221,秦滅六國,定都咸陽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前221年定都咸陽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擊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古風·其三》北擊匈奴,收回河套,修筑長城和“直道”蒙恬(三)鞏固統一1、開疆拓土觀察地圖,思考秦朝長城相比戰國長城,有何特點?秦朝長城以戰國長城為基礎,有所發展;主要沿山海關修建,連續不斷,防御功能強化;秦長城附近設郡管理,納入國家行政管理體系拆除中原地區的舊長城;秦長城修建主要目的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中外歷史綱要》(上)P10—《中外歷史綱要》(上)P17美國著名地緣政治學家拉鐵摩爾在《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一書中指出,秦帝國把長城修建在牧地和耕地之間,就是為了把長城內外對農民與牧民各自有利的自然環境區別開來,防止出現邊疆擴張所帶來的“脫離中國典型發展的過程”。作者意在強調長城修建的主要目的是A.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B.保護兩種經濟模式的發展C.區別兩種不同的自然環境D.鞏固中原王朝的發展模式D隨堂練習秦北擊匈奴,收回河套,修筑長城和“直道”征服嶺南,開鑿靈渠西南夷、“五尺道”秦長城遺跡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三)鞏固統一1、開疆拓土北至內蒙古、遼寧南到越南北部東到朝鮮半島西到甘肅秦朝道路有何特點?道路路線較多,交通發展以咸陽為中心,政治色彩濃厚分布不均衡,北多南少水陸交通皆有所發展重視邊疆地區道路建設……——選必2《經濟與社會生活》P70如表秦始皇下令修建的交通要道表,據此可知,秦朝A.文書傳遞的系統不斷完善 B.絲綢之路的貿易得以恢復C.朝廷與地方政治聯系加強 D.經濟增長的方式實現轉型C隨堂練習2、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1)皇帝制皇權至上、至尊王位世襲君主專制“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泵鼮椤爸啤?,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史記·秦始皇本紀》(三)鞏固統一上古時代,“宮”指一般的房屋住宅,無貴賤之分?!稜栄拧め寣m》:“宮謂之室,室謂之宮”,宮和室是同義詞。秦漢以后,只有王者所居才稱為宮。這說明A.權力集中影響特定語詞的分化B.秦朝確立了皇權的特殊地位C.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不斷變化D.秦漢時期官僚體制不斷完善A隨堂練習據《詩經》記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鼻亟y一六國后,在秦故地和六國境內舊道的基礎上修筑馳道,路中間專供皇帝出巡使用,如無特許就連王公貴族也不許在馳道中央行走。這一變化反映了秦朝A.高度組織化的權力結構 B.最高統治者的無上權威C.道路修筑遵循的規范性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B隨堂練習(1)皇帝制(2)中央:三公九卿制丞相——行政,百官之首御史大夫—監察,律令圖籍太尉——軍事特點:分工明確;家國一體(三)鞏固統一2、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今日作業:整理筆記,閱讀教材【綱要上3+選必一P2-4】《墨池課堂》第三單元秦漢政治篇填空:P412.1,P423.1、3.3預習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秦朝御史大夫作為御史府的最高長官,本職是“典正法度”“舉劾合法”,不僅可以代表皇帝糾劾內外百官,而且可以司察丞相合法,彈劾丞相。秦始皇規定丞相位缺,御史大夫遷其位。這說明秦御史大夫A.負責郡縣兩級官員監察B.成為皇權專制的工具C.承擔中央日常監察工作D.位高而且權重于丞相B隨堂練習兩派爭論:分封

VS郡縣

丞相王綰等人認為:六國即滅,形勢不穩,燕、齊、楚三國故地與關中之根本相距遙遠,如不封王治理,中央政府鞭長莫及,無法鎮撫,主張分封。

廷尉李斯認為:西周分封以至天下分崩離析,今重歸一統,理當推行郡縣,對皇室諸子和功臣厚加賞賜,使他們富足尊貴,便于國家駕馭控制,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方法。李斯

廷議、朝議、集議,是中國古代中央決策體制的重要方式。當國家遇到重大事務時,皇帝或皇帝責成中樞首腦召集相關官員進行討論,討論結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謂“兼聽獨斷”。秦朝皇帝制度、郡縣制的確立,都經過了討論。——《選必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P7據材料,怎么認識中國古代中央集權下中央決策的方式?中國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內部的一種“民主”制度集思廣益,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決策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制約君權消極:但廷議結果由由君主決定,作用有限(1)皇帝制(2)中央:三公九卿制(3)地方:郡縣制(皇帝任免,不得世襲)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官員選拔“以法為教,以吏為師”(三)鞏固統一2、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秦朝郡的布局特點?數量多分布不均衡,北多南少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邊疆地區設郡管理為后世所繼承,影響深遠……唐朝柳宗元云:“漢有天下,……然而封建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明末清初顧炎武亦曰:“封建之廢,非一日之故也,雖圣人起,亦將變而為郡縣”。兩位思想家所要共同表達的是A.郡縣制是對分封制的繼承和發展 B.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歷史的必然C.郡縣制和分封制的作用各有千秋 D.兩者都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B隨堂練習分封制郡縣制依據血緣為主才能分封諸侯、世襲皇帝任命、有任期方式初期有利擴大疆域,鞏固政治;但后期易出現分裂割據隸屬中央,加強中央集權,維護統一多民族國家影響特點貴族政治官僚政治下表為秦代(部分地區)縣令、縣丞律令行政行為與自主行政行為所占比率的對比情況(單位:件)。據表可知,秦朝A.文書行政運行順暢

B.中央集權體制尚未建立C.基層治理較為清明

D.地方有一定行政自主權D隨堂練習秦朝的地方行政設置中,縣、鄉一級的正式官員是縣令和鄉嗇夫。但《里耶秦簡》中卻記載秦統一后在東方六國的故地大量使用了守丞,鄉守這種臨時性的代理官員。這說明秦朝A.地方官員權力被削弱B.官僚制度尚不完善C.尊重東方六國的傳統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B隨堂練習(1)皇帝制(2)中央:三公九卿制(3)地方:郡縣制(4)文書行政管理制度有事請?。ㄒ玻?,必以書,毋口請,毋羈請?!端⒌厍啬怪窈啞仁冯s》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觱(畢),勿敢留。留者以律論之?!端⒌厍啬怪窈啞ば袝罚ㄟx必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P4)(三)鞏固統一2、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秦始皇建立的一套自皇帝至郡縣鄉里、以文書行政為基本特征的官僚體制,是世界上出現得最早、最完備的官僚體制,開創了此后中國兩千多年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官僚體制的基本模式,并對周邊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秦朝規定了官方文書的表述標準,如“公室”“王室”稱“縣官”,“邊塞”稱“故塞”,“郡邦尉”稱“郡尉”,“邦司馬”稱“郡司馬”。這有利于A.小篆的全面推廣 B.大一統思想的宣傳C.邊患危機的解決 D.郡國并行制的發展B隨堂練習秦朝文書的傳遞主要有“以次傳”和“以郵行”兩種方法。“以次傳”是在政府中按郡、縣,道的次序逐級下發,不得延誤;“以郵行”是通過政府設立的郵舍逐程送達。負責傳遞文書的多為御史屬下的卒人,“隸、臣、妾、老弱及不可誠仁者”則不準參與遞送文書。由此可知,秦朝A.交通運輸系統發達

B.地方監察體系健全C.官僚政治日益成熟

D.注重政府工作效率D隨堂練習(1)皇帝制(2)中央:三公九卿制(3)地方:郡縣制(4)文書行政管理制度有事請殹(也),必以書,毋口請,毋羈請?!端⒌厍啬怪窈啞仁冯s》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觱(畢),勿敢留。留者以律論之?!端⒌厍啬怪窈啞ば袝罚ㄟx必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P4)(三)鞏固統一2、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三)鞏固統一3、統一文字、車軌、貨幣和度量衡(三)鞏固統一1、開疆拓土

2、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3、統一文字、車軌、貨幣和度量衡4、編制戶籍,遷徙六國貴族豪強到關中、巴蜀

5、頒行《秦律》,整頓社會風俗下圖為秦簡牘出土地示意圖。其中云夢睡虎地秦簡一千余枚,其中多是秦律及法律問答。龍山里耶秦簡三萬余枚,是一個縣的檔案,主要為政令與文書。這可以用來說明A.兩湖地區秦制更為突出 B.楚文化被秦文化所取代C.歷史解釋依賴一手史料 D.秦有效推動了文書治國D隨堂練習一、秦朝的統一(四)統一意義夏商周三代形勢圖一、秦朝的統一(四)統一意義一、秦朝的統一(四)統一意義結束戰亂,首次建立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奠定了此后歷代的基本版圖促進各民族的交流融合,推動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形成民族與文化認同,增強民族凝聚力秦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體制,被以后的王朝長期沿用,影響深遠4.確立“大一統”格局,形成“大一統”觀念……秦的統一、結束了過去那種“兵革不休”“流血滿野”的戰亂局面,改變了長期以來“國異政教,各自獨斷,上無天子,下無方伯”的狀態。由此可知,秦的統一A.結束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B.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C.開創了政教合一的政體 D.推動大一統國家的建立D隨堂練習二、秦的暴政與速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