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課件】g_第1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課件】g_第2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課件】g_第3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課件】g_第4頁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課件】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類社會經濟生活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生產食物及原料衣物及物品工具住行農業手工業,商業建筑,村落,集鎮,城市交通種植、養殖紡織制衣、金屬冶煉、陶瓷、印刷造紙、加工制造等等、交通工具、道路生產方式以家庭或莊園為單位進行手工勞動。農業服務手工業生產隨著商品經濟發展,為市場而生產于是分工細化,便于合作集中生產,為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形成了以手工勞動為主的手工工場。形成了以農業為基礎的文明隨著一場偉大的,開始于手工業的變革而改變了這一切,改變了世界!回顧已學英國歷史紡織技術的革新17世紀末,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后,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隨著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對棉紡織品的需求迅速增長,刺激了棉紡織生產方式的改進和新技術的發明。

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場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德]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史料分析1.背景思考并結合所學回答下列問題1、17世紀末,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后,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2、隨著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對棉紡織品的需求迅速增長,刺激了棉紡織生產方式的改進和新技術的發明。(1)工業革命最先是從哪個國家開始發生的?(2)工業革命為什么首先發生在英國?(3)工業革命最先是從哪個行業開始的?棉紡織業英國

這種紡車發明于16世紀,它是通過工人腳踏踏板,帶動紡輪轉動來進行紡紗的。生產力很低。

織布機上的長線是經線,穿梭于經線間的是緯線,織布機下設有踏板,織工通過踏板來進行工作。棉紡織業紡紗織布2.紡織技術的革新——棉紡織業1733年凱伊(鐘表匠)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的速度,“飛梭”的發明使英國出現了“棉紗荒”。“飛梭”不是機器,它借助于一條特制的繩索帶動織梭,織工拉動繩索使其來回飛越梭道。

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最初的珍妮機一次能紡出8根紗線,經過改進后,能同時紡出80根紗線,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紡紗機,將它命名為珍妮機,標志工業革命的開始。1721年-1778年

哈格里夫斯

(木匠)珍妮紡紗機棉紡織業

紡紗

織布

飛梭

水力紡紗機

水力織布機

珍妮紡紗機水力騾機

水力紡紗機騾機

水力織布機后來,其他生產部門也紛紛發明、制造機器。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人們把生產領域的這種革命性變化稱為工業革命更強大,更持久,更穩定,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季節使用的動力機械成為需要此時出現了將機器集中在一個建筑空間內。通過水提供動力,由工人進行分工協作生產的工廠。改變了傳統手工工場生產方式(1)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

詹姆斯·瓦特

(1736年——1819年)

修從理工到發明家1.蒸汽機的改進和廣泛應用26年完成改良蒸汽機——工匠精神瓦特改進后的蒸汽機瓦特改進前的蒸汽機蒸汽機工作原理:燃燒煤炭給鍋爐加熱水氣化后體積膨脹巨大的氣壓推動設備涉及到物理學中的:力學和熱學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W(2)后來,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生產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

紡織廠

煤礦

印刷廠(3)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動力來源。(4)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的影響: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使人類進入到“蒸汽時代”。

它(蒸汽機)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實際上,可以說,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與其說是以其他任何一種手段或力量為基礎,不如說是以蒸汽機為基礎。——《全球通史》

人力、畜力

水力、風力

蒸汽動力(1)早期的工廠基本上都用水作動力,瓦特蒸汽機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動力。2.工廠制度建立(2)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傳統手工工場

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大工廠為了提高效益、加強管理,人民開始將機器、工人集中起來生產,工廠出現了。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動力的變化會給工廠帶來哪些變化?工廠的規模也變得更大,有些工廠甚至能雇用1000多人。

鏈接課本P95——材料研讀材料一:棉織工廠都是大建筑,不過這樣建造是為了容納最大量的人。為要盡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廠建成幾層,各層盡可能不高。機器占了最多的面積……空氣中經常彌漫著混雜機油的棉塵……—周一良、吳于廑總主編,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材料二:發動機一開始,人們就必須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們都一起被套在鋼鐵和蒸汽的軛具下。動物機器……被緊緊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勞的鋼鐵機器上。—《受雇于曼徹斯特棉紡工廠的操作人員的精神和身體狀況》(1832年)材料說明當時工廠的環境是怎樣的?工廠環境惡劣,工人集中在一起生產容易導致疾病的傳播工人受機器支配,成為機器的附屬品

手工工場工業革命前工業革命后機器生產大工廠生產方式

生產組織形式手工勞動機器生產工場工廠規模小大出現時間工業革命前工業革命后,是工業革命的一大創新生產方式手工勞動機器大生產1.1825年,由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拖著車廂載著乘客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火車與鐵路

1781年-1848年

斯蒂芬森英國工業革命是以輕工業,尤其是棉紡織業部門的機器應用和工廠制的產生為起點。……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也是顯示工業革命中各個行業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又一范例。

——閻照祥《英國史》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在英國試車獲得成功。“旅行者號”牽引著6節煤車,20節擠滿乘客的車廂,載重達90噸,時速約24公里,由史蒂芬森親自駕駛。隨著一聲鳴叫,向全世界宣告了鐵路時代的到來。作工原型行旅者號2.1830年以后,英國掀起投資建設鐵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的鐵路網。歐洲的鐵路系統(1870年)3.鐵路時代到來影響:1、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原料現代工廠市場2、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

(1)

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經過工業革命,英國成為現代化工業國。19世紀40年代,英國生鐵產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國成為全世界機械設備和各種工業制成品的主要供應國。——《近代文明史》

思考探究思考:工業革命帶來了那些影響?19世紀后期英國海外貿易圖1851年英國倫敦萬國博覽會維多利亞女王(1837-1901在位)無上的榮光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格局:西方先進、東方落后

(2)18世紀后期起,其他西方國家紛紛學習英國的先進技術和生產經驗。法國、美國、德國等國先后進行工業革命,這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英國法美德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1870年,英、法、美、德四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比重圖19世紀中葉倫敦一家報紙報稱:“泰晤士河在工業革命前水清魚多,是水禽棲息和豪門宴飲的理想場所,是英國人的生命之河。但在工業革命之后,該河的水質迅速惡化,病菌孽生,魚類幾乎絕跡。河水的污染還使倫敦奇臭難耐。”(3)

工業革命帶來環境污染。(4)出現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業資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漸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在英國,到19世紀20年代,英國已有200萬工廠工人和運輸工人,工業無產階級也正式形成。掌握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為了獲取利潤,無情地剝削無產階級尤其是對童工和女工的殘酷壓榨,成為工廠初期的普遍現象。(5)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轉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計算……火車還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要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

工業革命引發的社會化大生產加速了社會分工,給廣大勞動婦女創造了就業機會,使她們逐步取得了經濟獨立,提高了婦女的家庭地位。1839年,英國的419560名工廠工人中,有242296名婦女,婦女占一半還多。1861年,英國還沒有一個女護士,也沒有一個女職員到1891年,護士已達53000多名,女職員也有17000多名。——《世界史》(6)

工業革命使女性經濟獨立,催生了男女平等的觀念。政治:列強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內憂外患被迫進行改革,出現洋務運動。開啟了早期近代化。經濟:開始淪為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封建經濟逐漸瓦解,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思想文化:西方思想開始傳人中國,出現“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工業革命對中國影響鴉片戰爭洋務運動大量洋貨進入中國人類社會經濟生活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生產食物及原料衣物及物品工具住行農業手工業,商業建筑,村落,集鎮,城市交通種植、養殖紡織制衣、金屬冶煉、陶瓷、印刷造紙、加工制造等等、交通工具、道路形成了以農業為基礎的文明工業革命后機器大生產城市化形成便捷高效交通網形成了以工業為基礎的文明生產方式:手工到機器“生產組織形式”:工場到工廠經濟結構:農業為主到工業為主城市化:人口農村到城市社會關系:工業資產階級,工業無產階級社會變革:資本主義社會進一步發展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