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態系統的結構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1頁
3.1 生態系統的結構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2頁
3.1 生態系統的結構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3頁
3.1 生態系統的結構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4頁
3.1 生態系統的結構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其他特征最基本特征數量特征年齡結構性別比例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影響直接影響研究種群的核心問題種群的數量特征及其變化規律種群密度“J”形增長“S”形增長波動、下降

相對穩定數量變化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影響因素第1章“種群及其動態”概念圖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概念圖群落的結構群落的主要類型群落的演替群落及其演替從內部結構看群落從生物的適應性看群落從動態變化看群落從不同視角看群落物種組成空間結構季節性生態位物種豐富度種間關系垂直結構水平結構原始合作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種間競爭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征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演替的類型影響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始終處于動態變化中人類活動對演替的影響包括例如反映包括學習目標:1.舉例說明什么是生態系統2.分析生態系統的結構,歸納生態系統的組分,建構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3.闡明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第三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3.1生態系統的結構問題探討

大豆是發源于我國的重要糧食作物。大豆田里生長著稗草、苘(qǐnɡ)麻、鴨趾草等多種雜草,分布著七星瓢蟲、大豆蚜等動物,土壤里還有蚯蚓、線蟲,以及多種微生物。每公頃大豆與共生根瘤菌每年固氮可以超過100kg。①大豆與稗草、苘麻、鴨趾草②大豆與大豆蚜③大豆與根瘤菌種間競爭捕食互利共生問題1:判斷大豆與以下生物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問題1:大豆根系會給土壤帶來哪些變化?①大豆根呼吸作用增加土壤中CO2的含量,同時吸收土壤中的水和無機鹽③

大豆與根瘤菌互利共生固氮,會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②死亡大豆根會增加土壤中有機物的含量。一、生態系統的范圍問題3:根據以上討論結果,請用一句話概括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環境決定了哪些生物可以在這里生存,生物反過來會影響和改變環境;生物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生物與環境之間有復雜的相互作用;生物與環境是統一的整體。生態系統1.生態系統概念:在一定空間內,由__________與它的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作生態系統。生物群落非生物環境2.范圍:生態系統的空間范圍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________一塊腐木生物圈一塊農田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環境3.生態系統的類型水域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人工林生態系統果園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凍原生態系統判斷以下例子是否為生態系統?①

一片樹林②

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③

一個動物園中的全部動物和植物④

一個果園中的全部果樹及其非生物環境⑤

果園中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環境⑥

地球生物圈⑦

一塊朽木⑧

三千湖水庫是生態系統的有:

。①⑤⑥⑦⑧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營養結構)

要分析生態系統的結構,首先要分析生態系統由哪些組成成分,以及各組分之間的關系。生態系統的結構分析生態系統的結構(P49)思考●討論比較荒漠生態系統和池塘生態系統,分析兩個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回答以下問題:2.這兩個生態系統中有哪些生物?按照不同營養方式,將生物進行歸類。3.上述生態系統中除了生物成分之外有哪些成分?它們對生態系統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嗎?為什么?4.每個生物體的生存都離不開物質和能量。這些生物是怎樣獲得物質和能量的?5.參照課本51頁圖3-2,用名詞和箭頭構建生態系統各組分之間的聯系模型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分析生態系統的結構(P49)思考●討論比較荒漠生態系統和池塘生態系統,分析兩個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荒漠生態系統池塘生態系統問題1:這兩個生態系統中有哪些生物?按照不同營養方式,將生物進行歸類。植物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微生物荒漠檸條、地錦、胡枝子、畫眉草、狗尾草、豬毛蒿蝗蟲、螻蛄、葉蛾、土蜂姬蜂、步甲、園蛛、蜈蚣真菌、細菌、放線菌池塘柵藻、團藻、水草草履蟲、水蚤、田螺、草魚青魚、黑魚細菌、真菌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分析生態系統的結構(P49)思考●討論植物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微生物荒漠檸條、地錦、胡枝子、畫眉草、狗尾草、豬毛蒿蝗蟲、螻蛄、葉蛾、土蜂姬蜂、步甲、園蛛、蜈蚣真菌、細菌、放線菌池塘柵藻、團藻、水草草履蟲、水蚤、田螺、草魚青魚、黑魚細菌、真菌問題3:上述生態系統中除了生物成分之外有哪些成分?它們對生態系統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嗎?為什么?光、熱、水、空氣、無機鹽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質和能量生物群落問題1:這兩個生態系統中有哪些生物?按照不同營養方式,將生物進行歸類。生產者:作用: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光、熱、水、空氣、無機鹽等作用: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生態系統是生物群落中物質和能量的根本來源—基礎②化能自養型:化能合成--硝化細菌、鐵細菌等①光能自養型:光合作用—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固定在它們所制造的有機物中,將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從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P50第2段)基石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光、熱、水、空氣、無機鹽等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能將動植物遺體殘骸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主要是細菌和真菌。動物(植食性、肉食性、雜、食性寄生性等)生產者: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消費者:作用:分解者:作用:生態系統①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②幫助植物傳粉和種子的傳播。①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②腐生動物(蚯蚓、蜣螂、禿鷲等)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易錯辨析1.植物都是生產者嗎?2.生產者都是植物嗎?3.動物都是消費者嗎?4.消費者都是動物嗎?5.細菌都是分解者嗎?6.分解者都是細菌嗎?7.自養型生物一定是生產者嗎?8.營腐生生活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嗎?菟絲子——消費者藍細菌、化能合成作用的細菌(硝化細菌)蚯蚓、蜣螂——分解者病毒、菟絲子化能合成作用的細菌(硝化細菌)—生產者蚯蚓、蜣螂(動物);蘑菇(真菌)①植物≠生產者②動物≠消費者是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動物通過攝取其他生物獲得物質和能量。微生物通過分解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獲得物質和能量。3.每個生物體的生存都離不開物質和能量。這些生物是怎樣獲得物質和能量的?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任務:參照課本51頁圖3-2,用名詞和箭頭構建生態系統各組分之間的聯系模型CO2等 生產者遺體、糞便等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1肉食性動物2分解者①②③④無機鹽等③③③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捕食

生態系統中各組成成分之間緊密聯系,才使生態系統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P50最后段)A

BCD1234567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動物攝食枯枝落葉呼吸作用分解作用_________和_________是聯系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的兩大橋梁。生產者分解者參照一般系統的結構模式圖,說出圖中數字代表的意義。遺體或排遺物生產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消費者分解者生產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消費者分解者生產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消費者分解者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詩中體現了下列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

)①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②生產者③消費者④分解者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C2.如圖是生態系統成分的關系圖,下列對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A.c只包括寄生細菌和真菌B.a中全是異養型真核生物C.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養型生物D.a是該生態系統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壞,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C【現學現用】植物蟬螳螂黃雀1.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_______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捕食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營養結構)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是一條食物鏈嗎?①食物鏈起點必須從生產者開始,最高級結束。②方向不可逆,因為捕食關系不可逆黃雀→螳螂→蟬→植物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四級消費者生產者①食物鏈起點必須從生產者開始,最高級結束。②方向不可逆,因為捕食關系不可逆③食物鏈的成分只包括生產者+消費者第一營養級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第四營養級第五營養級1.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_______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捕食3.食物網:__________彼此相互__________的復雜___________。

食物鏈相互交錯營養關系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2.營養級:

三或四級消費者(第四、五營養級)生產者一定是第一營養級,食物鏈不超過五個營養級。(P51旁欄)功能:①

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的重要條件

一般認為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就

;②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

;③是生態系統

的渠道。越強營養結構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生態系統的成分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物群落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生態系統的結構捕食食物鏈食物網物質循環和能量的渠道名稱營養方式主要組成作用地位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聯系光、熱、水、空氣、無機鹽等。為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必需成分自養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也包括光合細菌和化能合成細菌等。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固定在它們所制造的有機物中,將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從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基石異養主要是動物,以及各種營寄生生活的生物①

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②

對于植物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等具有重要作用。最活躍的成分異養主要是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還包括營腐生生活的動物。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的排遺物分解成無機物必需成分緊密聯系,缺一不可,使生態系統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比較項目組成內容作用同化類型地位非生物環境無機物、有機物、空氣、能源為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必備成分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細菌、光合細菌等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為消費者提供食物和棲息場所自養型主要成分(基石)消費者包括營捕食生活和寄生生活

的各種生物(如菟絲子)加快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有利于植物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異養型最活躍的成分分解者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動物(如蚯蚓、蜣螂)分解生物遺體、排出物中的有機物為無機物,供生產者重新利用異養型物質循環的關鍵成分(2)圖中貓頭鷹同時占有第__________________共4個營養級。(3)寫出圖示食物網中未包含的生態系統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從圖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吃蟲的鳥被遷走,對鷹的影響在短時間內________(填“較大”或“較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據圖分析回答:

(1)該圖共有食物鏈_____條,最短的食物鏈有營養級____個,最長的食物鏈有營養級____個。寫出圖中含營養級最多的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6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三、四、五、六捕食和種間競爭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較小鷹有多種食物來源,可通過捕食其他生物來生存2.如下圖所示食物網中,青蛙突然減少,則短期內以它為食的蛇的數量將

,食草昆蟲數量將

,鷹就要過多地吃兔和食草鳥,從而導致兔、食草鳥

。鷹的數量

。減少基本不變增加減少P52練習與應用(1)(2)(3)(4)2.3.二.√√××D動物園中的全部生物不能說是一個群落,不同種動物是分開飼養的,彼此之間沒有內在聯系和相互影響,不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動物園中的全部動物和植物也沒有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因此動物園不是一個生態系統。陽光10~15m消費者、分解者(2020·江蘇高考真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些詩句描繪了荷塘的生動景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荷塘中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構成完整的生態系統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