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臺并開發初步設計
目錄
前言............................................................1
第一章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征........................................4
第一節井田概況.................................................4
第二節地質特征.................................................5
第二章井田開拓.................................................24
第一節井田境界及儲量.........................................24
第二節礦井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27
第三節井田開拓................................................28
第四節井筒...................................................32
第五節井底車場及碉室.........................................34
第三章大巷運輸及設備..........................................35
第一節運輸方式的選擇..........................................35
第二節礦車...................................................36
第三節運輸設備選型...........................................36
第四章采區布置及裝備...........................................38
第一節采煤方法................................................38
第二節采區巷道布置..........................................43
第三節巷道掘進................................................46
第五章通風與安全..............................................48
第一節概況...................................................48
第二節礦井通風...............................................49
第三節礦井安全...............................................55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貨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第六章提升、通風、排水和壓縮空氣設備..........................56
第一節提升設備..............................................56
第二節通風設備...............................................67
第三節排水設備...............................................69
第三節壓縮空氣設備...........................................73
第七章地面設施................................................74
第一節煤質及其用途...........................................74
第二節地面生產系統..........................................77
第八章地面運輸..................................................79
第一節交通現狀...............................................79
第二節運量、流向及運輸方式...................................79
第三節擬建公路及車輛配備.....................................80
第九章總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澇.....................................82
第一節平面布置..............................................82
第二節豎向設計及排水防洪.....................................84
第三節場內運輸...............................................85
第四節場區綠化及美化........................................86
第五節問題和建議.............................................86
第十章電氣....................................................87
第一節供電電源...............................................87
第二節電力負荷................................................87
第三節送變電.................................................98
第四節地面供配電..............................................98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優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第五節井下供配電..............................................99
第六節井下安全監測...........................................101
第七節通訊及計算機管理......................................102
第十一章地面建筑...............................................103
第一節設計原始資料和建筑材料................................103
第二節工業建筑物與構筑物....................................104
第三節行政、生活公共建筑....................................106
第十二章給水排水................................................117
第一節給水..................................................117
第二節排水...................................................123
第三節室內紿水排水...........................................125
第四節井下消防及灑水........................................126
第十三章采曖通風及供熱.........................................127
第一節采暖與制冷............................................127
第二節井筒防凍...............................................129
第三節鍋爐房設備............................................135
第四節室外供熱管道..........................................136
第十四章職業安全衛生..........................................136
第一節概述..................................................136
第二節建筑及場地布置........................................137
第三節職業危害因素分析......................................138
第四節主要防范措施、安全要求及勞動衛生......................138
第五節機構設置...............................................140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貨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第十五章環境保護................................................141
第一節概述..................................................141
第二節污染防治措施..........................................145
第三節地表塌陷治理..........................................148
第四節水土保持..............................................148
第五節機構設置及專項投資估算................................149
第十六章建井工期..............................................150
第一節建井工期..............................................150
第二節產量遞增計劃..........................................152
第十七章技術經濟分析與評價.....................................153
第一節總投資概算及逐年投資安排..............................153
第二節勞動定員及勞動生產率..................................155
第三節生產成本估算..........................................156
第四節產品銷售及售價.......................................157
第五節財務評價..............................................158
第六節不確定性分析..........................................160
第七節綜合評價...............................................160
附件1:設計委托書
附件2: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設計談判會議紀要
附件3:財務評價基本報表及輔助報表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川合并開發初步設汁
附圖目錄
序
圖紙名稱圖紙編號
號
1地形地質及水文地質圖C1206-103—1
2第2勘深線地質剖面圖C1206—104—1
3第3勘浜線地質剖面圖C1206-104—2
49煤層底板等高線及資源儲量估算圖C1206—105—1
516—2媒層底板等高線及資源儲量估算圖C1206-105—2
6第38號鉆孔綜合柱狀圖C1206—107—1
7第ER01號鉆孔綜合柱狀圖C1206-107-2
89號煤層井田開拓平面圖C1206—109—1
916—2號煤層井田開拓平面圖C1206-109-2
10開拓方案1一1、II-II剖面圖C1206-109—3
11果區巷道布置及機械配備平面圖C1206—163—1
12采區巷道布置及機械配備I-I、II-II剖面圖C1206-163-2
13井底車場平面布置圖C1206—121—1
14巷道斷面圖冊C1206—122—1
15通風系統圖(初期)C1206—171-1
16通風系統圖(后期)C1206—171-2
17地面生產系統設備流程圖C1206-401-0
18地面生產系統總平面圖C1206—430—I
19地面生產系統A—A立面C1206-430-2
鄂爾彩斯電力凈金有限貴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序
圖紙名稱圖紙編號
號
20地面生產系統B—B立而C1206-430-3
21主斜井膠帶運輸機布置圖C1206—405/111—0
22副斜井井口平車場布置圖C1206—412-0
23工業場地總平面布置C1206—417-1
24地面供電系統圖(一)C1206-253—1
25地面供電系統圖(一)C1206—253-2
26井下中央變電所供電系統圖C1206-261-1
27井下采區變電所供電系統圖C1206-261-2
28綜采工作面供電系統圖C1206-261—3
29井下綜合掘進工作面低壓配電系統圖C1206—261—4
30井下普掘進工作面低壓配電系統圖C1206-261—5
31安全監測系統圖C120G2G51
32井上下通信系統圖Cl206-266—1
33工業場地給水管路及室外消防栓布置圖C1206—813—1
33井下消防灑水管路布置圖C1206-845-1
34施工工期進度圖C1206—186—1
鄂爾多斯電力潴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山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JLZa-1—
刖百
阿爾巴斯二、三井田隸屬于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位:內蒙
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盤井鎮東北5km處,行政區劃隸屬于鄂托
克旗阿爾巴斯蘇木爾格圖嘎查。
阿爾巴斯二f原可行性研究由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局以內煤行規字
[2004]153號文批復設計生產能力為45萬Va,主要生產系統按60萬ta的
預留考慮,2004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煤炭科學研究所進行了初步設計,設
計生產能力60萬以礦井服務年限22.7a。礦井現按初步設計正進行基建,
主、副斜井、風尹均已開工建設,地面建筑正在施工。
阿爾巴斯三不現處于待開發階段,2004年12月煤炭工業石家莊設計研
究院為礦井開發作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井擬設計生產能力60
萬ta,礦井服務年限20.9a。
2005年3月1:日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提出將二、三兩井田
合并開發,統一考慮開拓布置,在現有建地的基礎上,按礦井生產能力90
萬t/a設計,對原二礦各生產系統進行校核、修正、補充,使其合并后的礦
井生產能力達到90萬l/a。
受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委托,對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
開發進行初步設計。
一、編制設計的依據
1、內蒙古鄂爾多斯電力冶金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委托書:
2、阿爾巴斯二、三號井合并開發設計談判會議記要;
3、《內蒙古自治區桌子山煤田阿爾巴斯礦區(深部)北區煤炭詳查報告》;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用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4、《內蒙古自治區桌子山煤田阿爾巴斯礦區(深部)南區煤炭詳查報告》;
5、《內蒙古自治區桌子山煤田阿爾巴斯礦區深部北區煤炭詳查報告》礦
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內國土資儲審字[2004]072號);
6、內蒙古自治區煤炭科學研究所提交的內蒙古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
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礦初步設計;
二、二、三號井田聯合開發的必要性:
1、二、三號井田的邊界為F103斷層,落差為20-40m,本井ED水文
地質條件簡單,該斷層在開采過程中是可逾越的,井Hl聯合開發節省三弓井
出建井占地及地面設施投資。
2、原二、三井田獨立劃分的井田面積小、儲量少,合并開發后,開采
范圍大、儲量相對較豐富,可提高投資效益,減少生產及管理人員,提高工
效。
3、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后,三號井田,作為二礦后期井田,可根據
二礦建井的地質條件,重新調整巷道及設備,降低礦井開采及投資風險。
4、合并開發后,可節省外部設備投資,如供水、輸電、道路等。
三、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的可行性
1、兩井田作為邊界的F103號斷層落差小,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是兩
井田合并開發的有利條件,生產中該斷層是可以穿越的。
2、二、三號井田分建、井田面積小,礦井儲量少,生產能力小,機械
化程度低,效率低,合并開發后,開采范圍及儲量增加,可加大礦井開采強
度,提高機械化水平。
3、合并開發后主、副提升系統相對簡單,井下運輸及通風大巷可貫穿
全井田,井下系統也相對簡單。便于管理,并且不留設兩礦之間煤柱,增加
-2—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用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了資源利用量。
4、合并開發后工業場地集中,便于管理,節省大量投資。
四、設計指導思想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經濟建設的方針、政策和煤炭工業的有關技術
政策、規程、規范及有關規定。
2、積極推廣、應用煤炭工業在科研、設計、施工、生產中各項行之有
效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提高經濟效益,促使礦井現代化建設。
3、合并開采中依靠已建設施、設備,提高礦井產量,減少投資,做到
少投入多產出。
五、設計中確定的主要技術原則
1、二、三井田合并開發要依托二礦已建工業場地及設施。
2、合并開發后本著調整、完善各生產系統能力的原則,盡量滿足合并
開發的要求。
3、提高礦井裝備水平,立爭達到高效的現代化礦井。
本初設推薦: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后,礦井生產能力90萬3,礦井
服務年限38.8a,利用二礦主斜井提升煤炭,曰帶寬800mm的膠帶運輸機
改為帶寬1000mm的膠帶運輸機,副斜井由凈斷面為7.1m,經臥底改造后
達到凈斷面9.5mJ滿足整體下放綜采液壓支架的要求。風井由于斷面較小
和已經有主副斜井2個安全出口,不再設梯子間。
礦井以一個采區、一個綜采工作面保證其產量。
礦井全員效率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第一章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征
第一節井田概況
一、交通位置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
爾多斯鄂托克旗境內,行政區劃隸屬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爾格圖嘎查。
井田東南距鄂托克旗政府所在地烏蘭鎮85km.西距鄂托克旗棋盤井鎮5
km。棋盤井至阿爾巴斯(柏油)公路從井出外西北部通過,沿此公路向西南10km
與109國道相接。棋盤井鎮向西北45km到烏海市與110國道相接;沿109國道
向東約320km至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與包頭一南寧的210國道相接;區內與周邊各
鄉鎮、蘇木均有簡易公路相通。本區西距烏海一公烏素運煤專?用線的公烏素站約
18km,沿該鐵路線往北約45km可與包(頭)一蘭(州)鐵路相接。
本區交通條件十分便利。交通位置見圖
一、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泉子山煤田東南部,地勢總體呈北高南低,海拔標高一般為
1400~1450m,相對高差25~50m左右。最高點位于井田的北部,標高1477.9m;
最低點在南部,標高為1358.1m,其高差達119.8m,
井田大部分地區為低矮山丘,第三系和第四系分布廣泛,其巖層只在西、北
部邊緣零星出露。井田中西部和南部發育有較平緩寬闊的溝谷,常年干涸無水,
只在暴雨期間才有短暫的地表徑流。本區屬高原侵蝕性丘陵地貌特征、荒漠一半
荒漠地區。
三、氣象
井田位于鄂爾多斯高原西部邊緣,屬半草原、半沙漠地區。氣候干燥,降雨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川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量稀少,蒸發強烈,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蒸發量是降水量的20倍左右,
據海勃灣氣象站近30年資料統計,年蒸發量3132.1~3913.3mm,平均3485.1mm,
年降水量為54.9~357.6mm,年平均為為8.1mm。大氣降水多集中在7、8、9三
個月之內,且常以暴雨突發而形成短暫的洪流。每年冬春季節寒冷干燥多風沙,
夏秋季節炎熱干燥少雨水,年最高氣溫39.4C,最低氣溫-32.6℃,平均風速
最大風速達24m/s。最大凍土深度1.30m。
四、地震
據國家科學院地震局編制的地宸(GB10306)規范,該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為0.2,對照烈度為VIII度,屬強震預測區。
五、礦區經濟概況
礦區附近人口稀少,以畜牧業為主,經濟基礎薄弱。目前棋盤井鎮周邊,由
于煤炭生產、加工生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行業,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
的促進作用。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對阿爾巴斯礦區煤炭資源進行開發
利用,進一步推動了當地經濟及社會的發展。
六、礦區現有生產、在建礦井和小窯分布及開采情況
本井田內目前尚無開采煤炭資源的礦井。此外在相鄰的棋盤井礦區則有許多
中、小型企業從事煤炭開采及加工。
第二節地質特征
-、地質構造
(一)區域地質構造
桌子山煤田大地構造屬華北地臺,鄂爾多斯凹陷帶,桌子山褶斷樞之中南部,
煤田內主要構造線方向近南北,以壓扭性構造為主,區域構造較為復雜,主要構
造有:桌子山東麓大斷裂(北段稱千里山逆斷層,南部分叉形成多條扭性斷裂,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貢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如苛素烏一莫里逆斷層、棋盤井逆斷層、阿爾巴斯逆斷層等,由北向南展開呈掃
帚狀)、桌子山背斜、崗德爾一西來峰大斷裂、崗德爾背斜等。
桌子山煤田次一級構造線方向呈東西向展開,以張性構造為主,大部分為高
角度正斷層,斷距不等,小的僅數米,大的可達100m以上。
(二)井田地質構造
阿爾巴斯礦區位于次子山背斜東翼,莫里一苛素烏逆斷層與阿爾巴斯逆斷層
之間,主要構造線方向近于南北方向。區內構造總體形態為背、向斜相間的褶曲
構造,地層傾角大部分地區小于15°。
受案子山煤田大地構造的影響,本井田內斷裂構造有一定發育。主要構造情
況分述如下:
1、阿爾巴斯背斜
位于二號井田的中部,貫穿南北。根據東北部邊緣震旦系石英巖露頭的產
狀及深部45號孔、ER07號孔的控制,并結合煤層底板等高線推斷,軸向近SN,
兩翼傾角8°13°。向南延展被F。3斷層切割而傾沒。
2、苛素烏逆斷層一
位于井田西部邊界附近,該斷層走向近南北,斷層面傾向西,傾角50°-
65°左右,落差300m。
3、F04逆斷層
位于井田西部邊界,是苛素烏逆斷層的派生斷層。該斷層走向近北西向,
傾向南西,傾角65,左右,落差20?95m,向北逐步尖滅,42號孔中見此斷層。
據9煤層底板標志層看,上盤標高1258.53m,下盤標高為1164.38m,斷距在
95m左右。
4、Fw逆斷層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貴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位于井田的西側,為F104逆斷層的派生斷層,斷層面向西,南北向延展
約1km,傾角65°,據42號孔資料,將16-2煤層斷開,斷距為30m,由42號
孔向
南北兩個方向逐漸尖滅。
5、Fith逆斷層
位于井田的東部邊界附近,走向基本為南北向,傾向西,幀角60°左右,
落差20?40m,過FIW3正斷層以南有增大的趨勢,
6、rio3正斷層
該斷層是二、三號井田邊界斷層,其走向基本為東西向,傾向北,傾角
75°左右,落差20?40m。
7>Fz7正斷層
該斷層位于三號井田南部,第3剖面118號孔與48號孔之間見此斷層,
走向為北東南西向,傾向北西,傾角65°,斷距25限
8、阿爾巴斯逆斷層
該斷層位于本區的東部邊界。據50號孔資料顯示,290?366m處斷層破
碎帶下部546.84m未見煤系地層;據ER08孔在420m處,井徑等三種曲線異
常斷層應在此通過。該斷層存在無疑,其落差推斷大與300m。其走向近北東南
西向,傾向西北,傾角65°,落差大與300m。
綜上所述,井田內斷層、褶曲有一定發育,但均位于井田邊界附近,對控
制資源儲量地段影響不大,故評價井田構造數第二類,中等類型。
二、地層
(一)區域地層
桌子山煤田為石炭二費紀含煤建造,主要含煤地層是石炭系上統太原組
(C2)及二費系下統山西組(Pis)。區域地層由老至新有太古界千里山群、元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貢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古界宸旦系長城統、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登系、中生界三疊系、
侏羅白堊系以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區域地層特征見表1-2-1桌子山煤
田區域地層表。
(二)井田地層
井田內大面積被第四系地層覆蓋,基巖僅零星出露于西北及東北部邊緣地
帶,根據地表及鉆孔揭露情況,地層由老至新有:元占界震旦系(Z)、占生界
石炭系上統本溪組(C2b)、太原組(C2t),二音系(P)下統山西組(Pls)、卜石盒
子組(PIx),上石盒子組(P2s)及新生界第二系(R)、第四系(Q),現將井山各地層
發育特征敘述如下:
1、元古界震旦系長城統(Z)
本地層為該區煤系地層之基底,呈起伏不平之態勢,井田內鉆孔揭露最大
厚度為14.60n“43號鉆孔),巖性為紫紅及淺紫紅色及粉紅色石英巖或細粒石
英砂巖,西部邊界以外地表觀測,其層面上波痕十分發育而規律。
2、古生界石炭系上統本溪組(C2h)
該組地層鉆孔揭露厚度約0-39m,平均11.61m,巖性以深灰色、灰色砂質
泥巖、泥巖及灰臼色中、細粒砂巖互層,中夾薄層粘土巖,局部砂質泥巖中含
大量植物化石,底部有零星分布的山西式鐵礦,砂巖外表觀看有褐色小點,與
卜伏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3、古生界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x)
該組為本區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鉆孔揭露厚度「73.73m,平均厚度
47.07m,厚度變化不大,由北向南有增厚趨勢。上部巖性以深灰色砂質泥巖及
泥巖為主,下部巖性為灰白色、淺灰色中、細粒砂巖為主,夾薄層砂質泥巖,
富含植物化石,含煤1?6層,其中16-2煤層為本區大部可采煤層,12號、
-8-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貢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16T煤層為局部可采煤層,與下伏地層呈整合接觸。
桌子山煤田區域地層表
表1-2—1
界系統組符號厚度
新第四系
生Q0->400
界第三系R0->300
志丹群
J3.4力625
侏羅白羋系安定組
中J2a188
中下統亶羅組
生JzZ92-260
侏羅系延安組工2y
界150-260
上統延長組T3y>200
三疊系
中下統
T121755-20G0
石千峰組
上統Pzsh
上石盒子組Pzs85-544
二登統
卜一石盒子組Pix44-231/123
下統
山西組Pls36-231/113
古上統太原組(:2121-M4/68
生
界西來峰西來峰
石炭系
本溪組C2b斷層東側斷層西側
3-54/25400-1200
上部巖段OS
奧陶系中統117-422
下部巖段]290-794
寒武系E266-653
元
古
界長城統Z127-694
m震旦系
千里山群
Ar1269-2344
界
4、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s)
該組為本區主要含煤地層之一。鉆孔(41號孔)揭露厚度0~122.38m,平均
厚度82.41m,厚度變化不大。總體上看,由北向南呈增厚之勢。巖性上部以褐色、
深灰色砂質泥巖及泥巖,灰白色粗、中粗砂巖為主,中部普遍發育一層中、細粒
砂巖,下部以細粉砂巖、砂質泥巖為主,局部夾粘土巖,或砂質粘土巖,含豐富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川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植物化石,含煤3-6層,其中9煤層為本區主要可采煤層。5、10、11號煤層為
零星可采煤層。與卜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
5、二疊系下統下石盒子組(P)
該組地層在本區東北部遭受剝蝕,鉆孔揭露厚度0~80.00m,平均厚度33.Um,
巖性以灰白色、灰綠色粗、中、細粒砂巖與雜色砂質泥巖互層,中部夾紫紅色
粘土巖或砂質粘土巖,該組地層不含煤,與下伏地層呈整合接觸。
6、生界二疊系上石盒子組(Pzs)
該組地層在本區東北部受第一系沖刷而變薄或火滅,西北部保存相對完
整,鉆孔揭露厚度0167.25m,平均厚度48.53m,本層賦存厚度最大為380.42m,
平均149.72m。巖性上部為黃綠色、灰綠色、灰白色粗粒砂巖,局部含礫,夾
薄層雜色砂質泥巖,中部一般為雜色,以紫色為主的砂質泥巖,夾薄層砂質泥
巖粘土巖或砂巖,下部以灰綠色、灰白色中、粗粒砂巖為主,局部含礫,與下
伏地層呈整合接觸。
7、新生界第三系(R)
該地層在本區較發育,在溝谷及半坡有零星出露,鉆孔揭露厚度
0^164.40m,平均賦存厚度93.27m,厚度變化較大,由西北向南逐漸增厚,巖
性為灰黃色砂礫巖,中夾紫紅色砂質泥巖團塊,礫石成分為石英巖、花崗巖,
片麻巖、石灰巖等,礫石呈次圓狀或次棱角狀,礫徑大小不等,分選差,呈半
膠結或松散狀。與卜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
8、新生界第四系(Q)
第四系地層主要為殘坡積砂礫石層,沙土及沖洪積砂礫石為主,據地表觀
察及鉆孔揭露,厚度0~20.04m,平均厚度5.30m,主要分布在半坡及溝谷之內,
不整合于一切老地層之上。
-10-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貴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三、含煤地層及含煤性
(一)含煤地層
本區含煤地層為石炭系上統太原組和二福系下統山西組,據鉆孔揭露兩組
地層總厚度25.46~175.30m,平均厚度129.31m,厚度變化不大,除井田41號
孔附近其地層被第三系沖刷外,井田內含煤地層保存完整。
1、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2)
太原組是本區主要含煤地層之一,依據巖性組合及沉積旋回特征,劃分為
兩個巖段。
第一巖段(C2i)該巖段位于太原組下部,鉆孔揭露厚度0~41.55m,平
均厚度22.03m,北部邊緣由于基底隆起而該巖段未沉積外,其它各部厚度變
化不大,總體上由北向南呈增厚之趨勢。巖性主要由灰色、灰白色中細粒砂
巖,深灰色砂質泥巖、泥巖及煤層組成,含煤14、15、167、16-2煤層,其
中14、15煤層為區內不可采,16-1煤層為局部可采,16-2煤層為井田內主要
可采煤層。
與下伏地層呈整合接觸。
第二巖段(C2?)位于太原組上部,鉆孔揭露厚度0~42.27m,平均厚度
27.05m,井田除東北部41號孔沖刷外,其余厚度變化小。由北向南逐漸增厚。
巖性為灰白色、淺灰色細粒砂巖、深灰色粉砂巖、砂質泥巖,主要含12煤層,
為局部可采。
2、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s)
山西組是井田內主要含煤地層之一,按其巖性組合特征可分為二個巖段。
第一巖段(Pi)位于山西組底部,鉆孔揭露厚度0~34.85m,平均厚度
17.29m,厚度變化不大。總體呈向南增厚之勢。巖性由灰白色、灰色中、細粒
砂巖、深灰色砂質泥巖,泥巖及煤層組成,含8、9、10、11煤層,井田內8、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9煤層合并為一層,是主要可采煤層。與下伏地層呈整合接觸。
第二巖段(P2)位于山西組中部,鉆孔揭露厚度0~63.52m,平均厚度
38.34m,除東北部41號鉆孔被第三系沖刷外,其它全區均勻分布,且變化小而
有規律。總體上呈由北向南增厚之勢。含煤2~3層,均不可來。與下伏地層呈
整合接觸。
第三巖段(P3)位于山西組頂部,鉆孔揭露厚度0~72.90m,平均厚度45.28m,
除東北部41號孔受第三系沖刷為零外,其余地段均有沉積,變化較小。主要巖
性為灰白色細粒巖及深灰、灰綠色砂質泥巖,含煤一層,仝區不發育且不可采,
與下伏地層呈整合接觸。
(二)含煤性
本區含煤地層為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a)和二迭系下統山西組(Ps),含煤
地層總厚度25.46~175.30m,平均129.31m,含煤廠15層,一般8~11層,煤層
總厚度0.10、15.D6m,平均9.49m,含煤系數7.3譏含可采煤層「10層,可采
煤層總厚度L36~9.82m,平均5.91m,可采含煤系數4.6%。
四、煤層-
根據詳查報告及評審文件資料?,本區主要煤層特征見表1-2-2,本井田具
設計開采價值煤層僅為9、16-2二層,現具體論述如下:
9煤層:位于二疊系下統山西組第一巖段(PD上部,煤層自然厚度
1.36~5.52m,井田內可采煤層儲量利用(純煤)厚度1.36~4.58m,平均3.16m,
煤層由北向南逐漸增厚。煤層結構較復雜,含夾肝0~10層,夾砰多為砂質粘土
巖、泥巖或炭質泥巖。頂板巖性除東部40號孔為中、粗粒砂巖外均為灰黑色砂
質泥巖、泥巖、砂質粘上巖,底板巖性為砂質泥巖,部分為粘上巖或砂質粘土
巖。9煤層為對比可靠、全區發育目.大部可采的較穩定煤層。
-12-
鄂爾多斯電力治金有限貴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9煤層距下部主要可采的16-2煤層40.00~77.50m,平均48.96m。
阿爾巴斯礦區(深部)北區可采煤層特征表
表廠2-2
煤層厚度
煤穩
對比
自然厚度煤層間距可采厚度夾開層數可采
層定
可靠
最小戢大最小-及大最小-城大「小最大情況
號性程度
平均(數)平均(數)平均(數)平均(數)
極不k*零星可
0.20-1.140.70-0.911-2
3
0.59(10)0.77(3)1(3)穩定可靠采
較稔大部可
1.36-5.5210.13-24.231.36-5.M0-1C
9可靠
4.08(22)16.34(10)3.07(20)5(21)定采
極不基本零星可
0.10。工展L3O-5.620.73-2.900.2-2
10
穩定可靠采
0.78(17)3.91(17)1.08(8)0(8)
不穩零星可
0.10-1.011.61-3.000.72-0.84
110
0.40(16)2.25(13)0.78(2)定可靠采
較穩局部可
0.407.6W9.47-26.440.70T.560-2
12可旅
0.76(18)14.73(13)0.92(10)0-(10)定采
不稔「木零星可
0.10-1.1610.01-19.620.75-1.160-1
15
0.46(10)14.16(7)0.96(2)0(4)定可奈采
較穩局部可
1.00-1821.63-15..010.70-1.450-3
16-1匕
1.34(8)6.80(5)1.09(9)1(8)定采
較穩大部可
0.10-5.970.70-6.641.04-3.620-3
16-2可菰
2.59(20)2.56(11)2.27(16)2(5)定采
-13.
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責任公司阿爾巴斯二、三號井田合并開發初步設計
阿爾巴斯礦區(深部)南區可采煤層特征表
續表1-2-2
煤層厚度
煤
對比
自然厚度煤層間距可采厚度夾肝層數稔定可采
層
可靠
最小及大最小?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性程度
號八度
平均(數)平均(數)平均(數)平均(數)
極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力學(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濱州職業學院《流體傳動與控制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科技大學《主題地產策劃及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合肥師范學院《Python綜合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亞視演藝職業學院《近代國際關系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北軟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冶金技術經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民族大學《企業技術項目實訓5》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方工業大學《舞蹈技能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連科技學院《大氣污染控制工程(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島工程職業學院《中級閱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金免疫技術(免疫學檢驗課件)
- 2022年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招聘考試真題
- 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
- 化工原理課程教學大綱
- 全套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 ABAQUS官方培訓資料PPTlecture2-creating-parts
- 英美經典作家作品導讀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綏化學院
- 中國古代宗教課件
- KEGG代謝通路中文翻譯20200408
- YY/T 1809-2021醫用增材制造粉末床熔融成形工藝金屬粉末清洗及清洗效果驗證方法
- LY/T 2676-2016半干旱地區灌木林平茬與復壯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