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4 光現象 4.3平面鏡成像(學生版)_第1頁
專題4 光現象 4.3平面鏡成像(學生版)_第2頁
專題4 光現象 4.3平面鏡成像(學生版)_第3頁
專題4 光現象 4.3平面鏡成像(學生版)_第4頁
專題4 光現象 4.3平面鏡成像(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四光現象4.3平面鏡成像——三年(2021—2023)中考真題分項精編一、單選題1.(2023·湖南株洲·統考中考真題)圖為一個光頭的人拿著倒置的掃把照鏡子(平面鏡)的情景。下列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A.人變高了 B.人變胖了 C.人長出了頭發 D.人打了領帶2.(2023·湖北武漢·統考中考真題)一塊儀容鏡如圖甲所示,放在某學校走廊的AB處,儀容鏡靠墻而立,鏡面與墻壁平行,在另一面墻壁上的O處懸掛一電鈴,如圖乙所示。為了總能看到電鈴通過儀容鏡所成的像O′,小強同學沿著走廊的ae直線走動,若將人和電鈴各自看作一個點,則小強同學所在的區間是()

A.ab B.bc C.cd D.de3.(2023·山西·統考中考真題)一只白鶴靜立在平靜的水中,在岸邊可以看到白鶴的兩個“影”——影子和倒影,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白鶴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B.白鶴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白鶴飛離水面時,它的倒影會變小D.白鶴在水中的倒影是實像4.(2023·遼寧本溪·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的情景,關于探究過程中所涉及的問題分析正確的是()

A.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B.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實像C.蠟燭B在桌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D.為了使燭焰的像更清晰,應選擇明亮的環境進行實驗5.(2022·山東濱州·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觀察到的蠟燭的像更清晰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當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蠟燭的像C.蠟燭距玻璃板越遠,蠟燭的像就越小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蠟燭的像的位置不變二、填空題6.(2023·江蘇徐州·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應將茶色玻璃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個棋子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將另一個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使它與重合,記下兩個棋子的位置,兩個位置之間的連線與玻璃板。

7.(2023·江蘇蘇州·統考中考真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蜻蜓立于荷葉尖上,距水面0.2m,它在水中的像是(選填“實像”、“虛像”),像距水面m。8.(2023·廣西·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中,對所選擇的蠟燭A、B的要求是外形(選填“相同”或“不同”);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選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現。

9.(2023·湖南湘潭·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白鷺平行于水面飛行,距水面2m。水中的“白鷺”是(選填“實”或“虛”)像,它距空中的白鷺m。

10.(2022·江蘇鎮江·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平面鏡能繞水平軸MN轉動,小明站在平面鏡正前方,他在鏡中成的是(選填“實”或“虛”)像;小明垂直鏡面移動8cm,他與像的距離改變cm;為了讓他站著就能看到鏡中腳的像,可以讓平面鏡繞軸沿時針方向轉動。11.(2021·遼寧鞍山·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一只天鵝在水深為1.5m的水面上方水平飛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形成的。若此時的天鵝距水面2m,它在水中的倒影離天鵝m。若以水中的倒影為參照物,水面上方飛行的天鵝是(填“運動”或“靜止”)的。12.(2021·廣西梧州·統考中考真題)小明試穿新校服時,站在豎直的平面鏡前2m處,他與鏡中像的距離是m,所成的像是(選填“實像”或“虛像”)。三、實驗題13.(2023·湖南常德·統考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紙上記下A和B的位置。移動蠟燭A,重復做多次實驗。

(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2)實驗中兩支蠟燭要完全一樣,目的是為了。(3)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將蠟燭A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點燃蠟燭觀察發現:玻璃板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你認為在圖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圖中,圖是產生以上實驗現象的原因。14.(2022·江蘇淮安·統考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準備的實驗器材有:玻璃板,A、B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白紙,鉛筆,光屏。需要添加的測量器材是;(2)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面,點燃蠟燭A,玻璃板前觀察到蠟燭A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3)玻璃板后移動(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發現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表明像與物;(4)探究像與物到平面鏡距離的特點時,應多次改變,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5)撤去蠟燭B,放一光屏到B撤走時的位置,直接觀察光屏,看不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