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課件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1_第1頁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課件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1_第2頁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課件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1_第3頁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課件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1_第4頁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課件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與文物對話品歷史故事——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第一課壹石器時代——文明的起源舊石器時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新石器時代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從生產力角度(石器制作技術不同)石器時代的歷史分期一.石器時代——文明的起源(一)舊石器時代元謀人門齒化石北京人復原像距今170萬年距今70-20萬年生產生活工具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能力發展鉆木取火打制石器相關史事:在舊石器時代,人們主要使用打制石器,這些石器通過敲擊、砸打等簡單加工方式制成,形狀較為粗糙,但已能滿足狩獵、采集等生存需求。打制石器漁獵采集群居生活學會用火[大家一起來考古]現在我們發掘了一些舊石器時代的文物,根據文物提供的信息,填寫文物登記表。一.石器時代——文明的起源(二)新石器時代仰韶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碳化稻谷大汶口遺址出土的盛水器·紅陶獸型壺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農具·骨耜磨制石器赤峰紅山遺址出土的玉龍龍山遺址出土的黑陶(蛋殼陶)良渚遺址出土的玉琮一.石器時代——文明的起源陶器的使用、玉器的制作、養蠶繅絲技術的掌握(原始手工業),北粟南稻的栽培(原始農業開始出現),家畜(豬狗雞牛)的馴化與飼養,原始宗教的產生,過定居生活。[文物身上看歷史]現在我們考古小隊又發掘了一些新石器時代的文物,請大家根據文物信息,挖掘新石器時代的經濟和社會特征。原始農業(南稻北粟)、畜牧業產生

——更穩定的食物供給陶器的發明與使用——更寬廣的取食范圍◎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分布圖[我是歷史觀察家]:觀察兩幅地圖,分析早期人類分布的特點?從南到北分布廣泛,集中在大河流域

中國文化起源地不限于中原一個中心,而是有若干個中心區域;不是單一地從一個氏族文化中心區向四周傳播,而是各個氏族文化區既相互交流,又逐漸交融,為以后漸漸形成的古代中國文化共同奠定基礎。——丁季華《中國文化起源“單一中心”說質疑》多元一體

中原核心階段時間代表性古人類和遺存生產生活狀態舊石器時代距今約300萬年前—距今1萬年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從事漁獵和采集學會用火過群居生活新石器時代距今1萬年前—5000年前黃河流域仰韶文化從事原始農業、種植粟和水稻大量使用陶器,掌握養蠶繅絲技術產生原始宗教,過定居生活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中華文明實際是在黃河、長江和西遼河流域等地理范圍內展開并結成的一個巨大叢體。這個叢體內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發展。在彼此競爭、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鑒,逐漸顯現出“一體化”趨勢,并于中原地區出現了一個兼收并蓄的核心,我們將之概括為“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多元性統一性父系氏族社會部落和部落聯盟國家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私有制產生階級分化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會(三)石器時代社會形態的變化元謀人、北京人(舊石器時代)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時代早期)

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國家形成的標志一是階級的存在,二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何謂國家?階級或階層的存在強制性權力系統的設立貳早期國家——文明的發展黃帝軒轅氏帝嚳高辛氏顓頊高陽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五帝畫像三皇神話:可信度較低,版本太多,早于五帝傳說,距今7000-8000年前乃至更久五帝傳說:很有可能真實存在的部落禪讓制:在原始氏族社會里,部落以及部落聯盟的首領是經過集體協商和民主選舉產生的,這叫“禪讓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部落傳說:五帝時代(距今5400年——距今3900年)

堯年老時推舉舜繼承其位,這種做法被稱為“禪讓”。建立時間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禹湯姬發(周武王)政治制度遺存可能是二里頭遺址殷墟遺址周原遺址【穿越歷史】

閱讀課本p5-7頁,概況夏商周國家的具體史實。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禮樂制④井田制①國家機構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統治者,設有尹及各類事務官。②內外服制①權力繼承方式:世襲制②中央機構: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③地方管理:夏部族地區直接統治,其他地區間接統治合作探究

中國古代最早的國家,是在原始社會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原始社會,基本的社會關系是血緣關系和親緣關系,這種社會結構在國家誕生后被較為完整地保留下來。——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自禹、啟以來,中國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傳世相承千年之久。雖王朝有夏商之別,政治演進,則仍是一脈相承。——錢穆《國史大綱》[史海鉤沉]國家的產生是人類從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夏、商、西周這三個朝代是中國早期國家形態的重要代表,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中關于早期國家的知識,概況早期國家的基本特征。二.早期國家——文明的發展早期國家的基本特征

(1)政治圖騰崇拜權力象征神權與王權緊密結合“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禮記》“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商代甲骨文商代青銅器后母戊鼎商代“亞丑”鉞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二.早期國家——文明的發展早期國家的基本特征

(1)政治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天子天子天子天子諸侯諸侯諸侯大夫大夫士嫡長子其余諸子小宗大宗大宗小宗大宗小宗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貧民奴隸◎分封等級結構示意圖

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左傳》分封制+宗法制核心:嫡長子繼承制二.早期國家——文明的發展分封制

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目的:維護統治,鞏固政權諸侯義務:鎮守疆土、交納貢賦、朝覲述職、隨從作戰諸侯權利:再分封、設官員、建武裝、征賦役影響: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促進了邊遠地區的開發;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認同;埋下了分裂割據的隱患。二.早期國家——文明的發展早期國家的基本特征

(1)政治外服之地只是間接地受商統治,隸屬關系并不穩固,往往視商之國力盛衰而定。——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從商王朝松散的“方國聯盟”到周王朝的“天下共主”二.早期國家——文明的發展早期國家的基本特征

(2)經濟耒耜骨耜?生產力水平低下?:雖然進入青銅時代,但生產力水平仍然低下,生產工具主要是木石工具。(西周)何尊??集體勞動?:采用集體勞動方式,已經出現了奴隸制,貴族和平民是社會兩大基本對立的階級。??土地國有?: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集體勞作是主要生產方式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井田制石器時代文明的起源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早期國家文明的發展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組織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產生條件:生產力提高-剩余產品-私有制-階級分化早期國家夏西周商神權與王權相結合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最高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