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能力訓練12中國社會主義的曲折探索-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建設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能力訓練12中國社會主義的曲折探索-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建設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能力訓練12中國社會主義的曲折探索-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建設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能力訓練12中國社會主義的曲折探索-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建設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能力訓練12中國社會主義的曲折探索-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建設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專題實力訓練12中國社會主義的曲折探究——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建設專題實力訓練第24頁

一、選擇題1.1953年1月13日,中心人民政府成立了憲法起草委員會。憲法起草委員會由32人組成,除中國共產黨成員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代表,其余民主黨派及人民團體各1位代表。這一舉措()A.初步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B.建立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C.體現了民主協商的精神D.確立了“依法治國”的方略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內容,可知憲法起草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及其他人士組成,這充分體現了民主協商的精神,故選C項。2.有學者指出,無論是在1954年憲法草案的起草過程中,還是在1954年憲法草案初稿的探討中,參與人員既有政治精英和學問分子,也有工人和農夫。這表明1954年憲法的制定()A.體現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則B.發揮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作用C.保證了參與主體的廣泛性D.堅持了社會主義原則答案:C解析:民主集中制原則是指在民主基礎上實行集中,這是1954年憲法的原則,與參與人員無關,故A項錯誤;題干沒有提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故B項錯誤;題干材料“參與人員既有政治精英和學問分子,也有工人和農夫”反映了參與主體的廣泛性,故C項正確;題干沒有提及社會主義原則,故D項錯誤。3.下面為中國1952—2002年城市化率曲線圖,其中城市化率出現最大幅度下降的主要緣由是()A.三年經濟困難人口大量削減B.國民經濟調整精簡城鎮人口C.城市學問青年大量上山下鄉D.“左”的錯誤導致工業生產縮減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究。圖中城市化率出現最大幅度下降是在1962年左右。三年經濟困難時期是1959—1961年,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20世紀60年頭中共中心實施“調整、鞏固、充溢、提高”的方針。該方針對“大躍進”運動中農、輕、重比例進行調整,發展輕工業和農業,限制重工業的發展速度,特殊是鋼鐵工業的發展速度,隨著重工業比重的下降,城鎮人口比重也相應下降,故B項正確;上山下鄉出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故C項錯誤;這一時期對國民經濟的調整是在經濟建設方面訂正“左”的錯誤的表現,故D項錯誤。4.20世紀50年頭的某外交聲明稱:“兩國總理承認,在亞洲及世界各地存在著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假如接受上述原則并依據這些原則辦事……就會緩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驚慌局勢。”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聲明親密相關的外交事宜是()A.參與萬隆會議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出席日內瓦會議D.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主動同鄰近國家和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發展友好關系,這與題干材料“20世紀50年頭”“兩國總理”“在亞洲及世界各地存在著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相符,故B項正確。萬隆會議和日內瓦會議的主題都與世界性問題有關,且是多國參與的國際會議,與“兩國總理”不符,故A、C兩項錯誤。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是在1950年,該條約對促進中國經濟的復原和發展,打破帝國主義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具有重要意義,與題干信息不符,故D項錯誤。5.下列日程是周恩來參與某次國際會議過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支配。這次會議()A.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B.加強中國與不結盟國家的合作C.推動“印度支那”問題的解決D.復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答案:C解析:依據參與這次會議的有中國、柬埔寨、蘇聯、英國、越南等國的外交官員,可以推斷此次會議為日內瓦會議,故選C項?!扒笸娈悺钡姆结樖窃谌f隆會議上提出的,該會議的參與國中沒有殖民主義國家,解除A項。不結盟運動參與國為亞非拉地區的國家,解除B項。周恩來沒有參與第26屆聯合國大會,解除D項。6.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外交孤立政策。但1950年,英國就首先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辦級外交關系。到1964年,法國在西方國家中最早和中國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系。這些表明()A.其次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陣營并未真正形成B.美國孤立中國的政策不斷遭遇挫折C.英法兩國都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D.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各國接受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美國對中國實行封鎖、敵視、孤立的政策,但資本主義陣營中許多國家從國家利益動身,與中國建立不同層次的外交關系,這說明美國孤立中國的政策不得人心,并不斷遭遇挫折,故B項符合題意;其次次世界大戰后,隨著兩極格局形成,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A項表述不正確;其次次世界大戰后,英法都在肯定程度上追隨美國,故C項不正確;題干材料沒有體現D項。7.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寫道:“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系,不須要——也不應當變成一種零和嬉戲(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損失為代價)?!本?0世紀70年頭來看,中美關系的改善有利于雙方()A.合作發展經濟 B.合作遏制歐洲C.合作對抗蘇聯 D.合作牽制日本答案:C解析:中美關系的改善,更多的是從政治利益動身,A項錯誤。中美關系改善與歐洲無關,B項錯誤。20世紀70年頭,美蘇爭霸中蘇攻美守,美國須要借助中國來遏制蘇聯的擴張,同時,中蘇關系驚慌,中國也須要拉攏美國,因此兩國關系改善可以合作對抗蘇聯,故C項正確。兩國關系改善與日本無關,D項錯誤。8.1950年統計數據顯示,遼寧本溪和鞍山鋼鐵產量占全國產量的80%,沈陽擁有2000多家工廠,200多種工業。這些工業中心的電力供應主要來自鴨綠江水電站。這說明當時()A.蘇聯救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B.鞏固國防平安特別迫切C.“一五”支配取得了巨大成就 D.形成了合理的工業布局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中這些工業中心基本上集中在東北地區,而且當時的鋼鐵產量獲得巨大發展,結合當時國際國內環境特征,可知這是為了鞏固國防須要,故選B項;材料不能干脆反映出蘇聯救濟的特點,解除A項;“一五”支配從1953年起先,解除C項;合理的工業布局是指我國中西部地區也新建了鋼鐵、煤炭、電力等工業設施,材料沒有涉及,解除D項。9.1960年8月,中共中心發出指示,規定全國的一切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業、事業單位,在今后5個月里,公用經費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壓縮25%左右,預料全國可壓縮出5億元。這一做法在當時()A.帶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B.有益于緩解市場供求沖突C.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D.滿意了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20世紀50—70年頭探究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削減支出不利于經濟發展,故A項錯誤;1960年中國正處于三年經濟困難時期,物資供應驚慌,壓縮支出可以緩解市場供求沖突,故B項正確;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不是材料內涵,故C項錯誤;滿意了城鄉居民消費需求與史實不符,故D項錯誤。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鑒于當時困難的國際形勢,為了實現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的目標,當時出于戰備考慮,提出要實施‘上天、入地、下?!目蒲袘鹇浴?。提出此“科研戰略”主要是為了()A.加強國防力氣 B.提高國際地位C.建立科研體系 D.服務生產發展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信息“出于戰備考慮”,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國的“科研戰略”旨在發展與軍事相關的技術,提高我國的國防力氣,A項正確。11.下表是中國人民高校經濟系1950年本科第一學期的教學支配科目周課時學期總時數馬克思列寧主義6132新民主主義論122中國革命史222經濟地理244俄語12264高等數學基礎244體育244合計27572該課程設置()A.構建了與國家政權相適應的意識形態B.體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C.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全黨的指導地位D.推動了國家外交政策的根本性轉變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教化。依據題干中的時間信息“1950年”以及圖表中反映的課程:專業課所占比重小,帶有意識形態傾向的課程比重大,可知正確答案為A項;其他選項都與材料沒有干脆聯系,故解除。12.下表為1971—1976年全國中等技術學校狀況年份197119721973197419751976學校數9557351058123413261461學生數97980147094264321348896405030385521對上表解讀正確的是()A.“文化大革命”刺激了職業教化的興起B.職業學校數呈現逐年上升趨勢C.“文化大革命”后期職業教化有所發展D.職業教化中的政治傾向感不強答案:C解析:依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文化大革命”后期全國中等技術學校數和學生數盡管有起伏,但總體呈現增長趨勢,這說明“文化大革命”后期職業教化有所發展,故選C項。題干材料體現不出職業教化興起于“文化大革命”期間,解除A項;從學校數來看,1972年的學校數低于1971年,解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職業教化中的政治傾向,解除D項。二、非選擇題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清末西方憲政思想傳入中國以來,中國先后制定了多部憲法和憲法性文件。為了實現國家富強的目標,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立憲派推動清政府制定了《欽定憲法大綱》。以孫中山為代表的共和主義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參照美國憲法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制定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進步意義的事務之一,但它的內在缺陷也使得這部憲法最終淪為廢紙。而北洋軍閥限制下的北洋政府,動輒以各省軍政長官通電的形式干預立憲活動,甚而武力威逼國會的存在,此時的憲法成為了一種“文飾工具”?!幾詮垥x藩《中國憲法史》材料二中國共產黨從誕生時起,就特別關注、重視憲法制定和立憲實踐。土地革命期間,在蘇聯憲法的影響下,中國共產黨制定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1949年新政協通過的“共同綱領”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1954年,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制定通過了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此后由于“左”的錯誤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決策機制被專斷的領導意志所取代,出現了類似“文化大革命”那樣肆意侵擾人權的慘痛教訓。在吸取歷史教訓的基礎上,1982年憲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將“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規定為“今后國家的根本任務”。從而將近代以來的制憲者所追求的富強幻想與實現民主、文明的現代須要結合起來,既表達了實現中華民族富強和獨立的歷史使命,又突出了推動民主和文明建設的時代性特征?!幾院吻谌A《論中國共產黨人的憲法觀念與實踐歷程》(1)依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中國近現代憲法制定歷程中呈現的特點。(2)依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中國近現代憲法制定歷程曲折的緣由。參考答案:(1)受西方和蘇聯憲法理論與實踐的影響;始終以實現國家富強為目標;憲法的制定和實踐受到重視;憲政的過程充溢曲折;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是不同階級、集團斗爭的結果。(2)歷史因素:缺少妥協精神(或深厚的專制主義的影響);經濟因素:缺乏足夠社會力氣的支持(或民族資本主義不發達);社會因素:統治者在社會危機面前缺乏改革的主動,從而一再丟失行憲的良機(或既得利益階層的阻礙);政治因素:“左”的錯誤思想的盛行(或民主集中制原則受到破壞);思想因素:人權意識的淡薄(或出現了“文化大革命”侵擾人權的慘痛教訓)。(其他言之有理亦可)14.(2024課標全國Ⅱ,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康熙時解除海禁,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設立四處海關,管理對外貿易。海關設置后即制定稅則,不分進出口,往來貿易統一征稅,包括正稅和雜稅,稅率總計10%左右。乾隆時期對浙海關稅率提高兩倍,試圖“寓禁于征”,但效果不顯著,之后實行粵海關一口通商。——摘編自韋慶遠、葉顯恩主編《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關稅則》規定,進出口貨物按值百抽五交納關稅。依據這個稅則,一些主要進口貨物的稅率較原來粵海關實征的稅率大幅降低,出口稅率一般也比過去降低。此后,列強利用協定關稅權,一再壓低中國進口稅率,使其長期低于出口稅率。——摘編自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等材料三1950年,政務院確立改造海關的基本方針,海關稅則“必需愛護國家生產,必需愛護國內生產品與外國商品競爭”。在海關稅率方面,依據國家經濟狀況和國內須要予以調整,“使其較能適合于發展國內生產愛護國內工業的要求”。同年,中國對外貿易出現了70余年來未有的出超?!幾晕淞χ骶帯吨腥A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等(1)依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清朝海關稅率的改變,并簡析其緣由。(2)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1950年中國海關稅率調整的特征和意義。參考答案:(1)改變:從不區分進口稅率與出口稅率,到區分進口稅率和出口稅率,并且出口稅率高于進口稅率;晚清海關稅率較鴉片斗爭前降低。緣由:清朝中前期限制中外貿易,鴉片斗爭后國門被打開;協定關稅,海關主權丟失;列強向中國傾銷商品。(2)特征:完全自主;稅率敏捷,依據國家須要調整。意義:維護國家關稅主權;有利于結束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