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導學案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1頁
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導學案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2頁
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導學案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3頁
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導學案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九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一框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班級:姓名:【課程標準】3.3辨識各種文化現象,領悟優秀文化作品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學習目標】1.結合視頻《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和《新文化運動》的片段,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對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文化發展的貢獻,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2.通過不同角度闡明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理解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意義,建設文化強國?!菊n前預習】1.近代中華文化復興的探索及結果2.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對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3.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文化發展的貢獻4.判斷文化生命力的標準5.走“中特”文化發展道路的決定因素6.走“中特”文化發展道路的意義【課堂探究】議學活動一:1.結合教材內容和中國近代史知識完成下面表格,并分析為何上述主張都不能讓中華文化走向復興。觀看視頻《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和《新文化運動》,聯系所學歷史知識,說一說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對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觀看視頻《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文化發展的貢獻有哪些?議學活動二:視角一:一定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就孕育和滋養與之相應的文化。視角二:如果拋棄優秀傳統文化、割裂民族文化血脈,文化發展就會像無根浮萍、斷線風箏,迷失方向。視角三:每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從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視角四:當前,我國文化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與我國國際地位還不相稱,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還不相稱。運用所學的知識,綜合上述視角,進一步闡明“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道理。議學活動三:P114閱讀與思考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始終保持較高的增速,呈現出“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態勢。2022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65502億元,比上年增加1698億元,增長1.0%。我國的文化發展不僅在國內開枝散葉,而且香飄海外。我們堅定文化自信,搭載文化產業發展快車,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國際傳播能力實現了大幅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功能,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和數字化發展。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完善應急廣播體系,實施智慧廣電固邊工程和鄉村工程。發展檔案事業。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推動農村電影放映優化升級。結合上述材料,談一談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文化強國之路”的理解。整體感知: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P111導語部分【課堂小結】一、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1.近代各種文化思潮無法使中華文化走向復興之路(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無政府主義、三民主義)2.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對中國文化的影響:(1)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誕生后,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為中華文化發展指明了社會主義方向。(2)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3)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4)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用:是國家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自信心自豪感,民團,國家安全統一,共同體意識、有益借鑒、人類命運共同體……(P984點)(2)“三文化”重要性: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3)革命文化的重要性:革命文化承載著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4)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1.文化生命力判斷的標準:是不是代表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有沒有生存發展的實踐土壤、人民有沒有對它的需求。2.為什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1)必要性:①是由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決定的,②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③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決定的,④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的要求決定的,⑤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決定的。(2)意義:①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②才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③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相銜接,④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相匹配。【當堂達標】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是中國共產黨人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黨反復倡導和強調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等思想方法,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由此可見(

)①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標志著中華民族由衰微走向復興②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③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④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強調在“十四五”時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①要把文化產業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火炬

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③是我國在“十四五”時期的中心任務

④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社會文化多樣性不排斥正確的思想導向,而且更加重視正確的思想導向。馬克思主義是引領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永不褪色的旗幟。在新階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①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②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③以黨的指導思想的一元化代替文化多樣性

④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2023年10月,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會議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是中國傳統哲學智慧,也具有豐富的現代意義。由此可見,習近平文化思想()①為我們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②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現實路徑③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產業,必須保證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④堅持守正創新,賡續歷史文脈,譜寫了中華優秀文化的當代華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從中央廣播電視臺公布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主題為“龍行龘龘,欣欣家國”開始,“龍行龘龘”一詞被人們廣泛關注。據《康熙字典》記載,“龘”出自第一部楷書字典《玉篇》,音為“(da)”,形容龍騰飛的樣子,昂揚而熱烈。作為一個生僻字,它幾乎沒有被實際使用過,但是中國文字文化積淀深厚,類似的生僻字都在典籍中留了下來。今人從浩如煙海的字典中把它們打撈出來,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梢姟褒埿旋擙摗?)①增強文化包容,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②對接時代需求,為歷史古韻賦予時代風華③跨越時空局限,生動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④創新文化內涵,昭示中華文化的發展方向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紅色資源承載著我國艱苦的革命歷史,蘊含著厚重的革命文化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近年來,多個省份積極推動“紅色資源保護立法”。從中央頂層設計到地方性立法,到各相關職能部門,對于推動形成革命文物、英烈紀念設施等紅色資源保護合力形成了高度共識。保護紅色資源旨在()①傳承紅色基因,從理想信念中汲取前行的力量②奏響主旋律,發揮主流價值觀的導向作用③繼承發展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④促進當地社會主義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時代趨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