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學習課件_第1頁
第四章 學習課件_第2頁
第四章 學習課件_第3頁
第四章 學習課件_第4頁
第四章 學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學習第四章學習第一節學習的概述一、學習的概念

1、學習的定義

基于經驗導致行為或行為潛能發生的相對持久的變化。先天本能的行為模式及生理成熟、藥物、疲勞、傷病等導致的行為變化不屬于學習。第四章學習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學生的學習有如下特點:①以接受間接經驗(書本知識)為主;②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③不僅掌握知識技能,還要發展智能,培養良好行為習慣以及促進人格健全發展;④學習的主動性與被動性并存。第四章學習二、學習的種類

1、加涅的學習分類

信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連鎖學習;語言聯合學習;多重辨別學習;概念的學習;原理學習;問題解決學習2.奧蘇泊爾的學習分類從學習進行的方式的維度分: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從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系分:意義學習與機械學習第四章學習圓周率的記憶法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π=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爾樂第四章學習第二節經典條件作用第四章學習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1.巴甫洛夫是俄國杰出的生理學家。2.經典條件反射的局限性。要想讓個新的S-R聯系持久存在,就得持續地把無條件刺激和條件刺激結合起來,否則條件反應就會逐漸削弱直至最終消失。這種條件性的S-R聯系漸漸消失的現象叫消退。3.某種特定刺激的條件反應形成后,另外一些類似的刺激,也會誘發出同樣的條件反應。新的刺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條件反應被誘發的可能性就越大。這一現象稱為泛化。第四章學習經典條件反射實驗設備第四章學習一個原來不能引起某種無條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總是伴隨某個能引起該無條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現,重復多次后,該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無條件反射,這種反射稱為經典性條件反射。第四章學習經典條件作用的若干概念強化

伴隨條件刺激的呈現給予無條件刺激。例如在小阿爾伯特實驗中,白鼠出現(條件刺激)的同時,給予一個強噪聲(無條件刺激)。強化是形成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消退

已形成的條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強化,反應強度趨于減弱乃至該反應不再出現,稱做條件反射的消退。消退概念對臨床應用有兩個潛在的意義。第四章學習泛化

對一個條件刺激形成的條件反應,可以由類似的刺激引起。也就是說,條件反應可以遷移到類似原條件刺激的刺激上。例如,一位婦女可能由一次外出偶然受驚而逐漸演變為害怕一切公共場所(廣場恐怖癥癥狀)。泛化可能是許多癥狀得以維持和發展的原因。分化

分化是與泛化相對的過程。在泛化發生后,繼續進行條件作用訓練,但只對特定條件刺激予以強化,對類似刺激不予強化,會導致有機體抑制泛化反應,只對特定條件刺激發生反應,這就是分化。分化意味著有機體逐漸能夠分辨刺激物之間的性質差異。分化的形成是選擇性強化和消退的結果。第四章學習恐懼性條件作用

以對有機體具有恐懼性質的刺激作為無條件刺激而進行的條件作用,稱為恐懼性條件作用??謶中詶l件作用會泛化??箺l件作用如果對一個已形成的條件反應進行這樣的操作:一方面撤除原來的強化物,例如在白鼠出現后不伴以強噪聲(這是前述消退訓練的程序),同時設法使一個不能與原來的條件反應共存的反應與原來的條件刺激建立聯系,例如,讓小阿爾伯特吃他喜歡的食物(一種放松的積極的反應)。結果,原來的條件反應會更迅速地被消除(與單純消退訓練比較)。這樣一種操作程序稱為“抗條件作用”。第四章學習系統脫敏法早在中國古代就有醫師運用過。據《儒門事親》載:王德新的妻子在旅途住宿時,夜逢盜賊燒房子,因受驚而墮下床來。自此以后,每聽到聲響,便會受驚昏倒不省人事。家人也只得躡足而行,不敢冒然弄出聲響,逾年不愈。醫師戴人診斷后既讓二侍女執其兩手,按于高椅之上,在面前放一張小桌子。戴人說:“夫人,請看這木頭!”便猛擊桌子,其婦大驚。戴人說:“我用木頭擊桌,有何可驚呢?”婦人嚇后稍顯安定,戴人又擊桌,驚已顯然減緩。又過一會兒,連擊三五次,又用木杖擊門,又暗中令人擊背后的窗子。女人慢慢從驚恐中安定下來。晚上又叫擊其臥房的門窗,接連數日,從天黑直到天亮,一、二月后,雖聽雷鳴也不驚恐了。第四章學習案例

女,18歲,某大學新生,獨生子女,從小怕黑,天黑后就呆在家里,不敢出門,怕走夜路。睡覺時,要整夜開燈到天亮,否則便無法入睡。因為在黑暗中,她會感到非常緊張、害怕,并出現胸悶、心悸、出汗等癥狀。上大學后,住在學生集體宿舍里,晚上就寢時間一到,學校就要統一熄燈,不能再像在家中一樣,可以徹夜開燈。盡管與室友多人同居一室,但她還是不能入睡,夜夜失眠,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當每個夜晚來臨的時候,對她來說都是一種漫長的等待和煎熬。這種白天睡覺、晚上失眠的作息方式徹底顛倒了她的生活,她感到非常痛苦,甚至出現退學念頭。第四章學習治療過程1)通過交談、行為觀察、自我報告、心理生理反應測量等多種方法,盡可能地全面收集來訪者的信息。(小時候只要她有睡前哭鬧行為,父母就關掉電燈,說有大老虎來吃她)2)在上述基礎上,治療者詳細分析來訪者的案例資料,評估其心理障礙的類型及向來訪者解釋。在本案例中,我們告訴來訪者,她患的是黑暗恐怖癥,是神經癥的一種,并非不治之癥,通過心理治療是完全能夠治好的。同時還告訴她,這是一種社會適應不良行為,是后天習得的結果,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加以消除,而個人積極主動的配合是治療成功的關鍵。3)針對來訪者心理障礙的特點,選取合適的治療方法,并向來訪者說明治療方法的有關事宜。4)實施系統脫敏。該階段共分三大步驟進行,具體如下:第四章學習第一步:進行放松訓練。第二步:建立焦慮事件層級表。讓來訪者自己列出害怕事件,然后根據他對這些情境所感受到的主觀干擾程度大小(SUD),給各情境確定一個分值,并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加以排列。1。天黑前半小時,與同學在操場上打羽毛球(10分)2。天剛黑時,與同學在宿舍里(20分)3。晚上7點,由同學陪她到宿舍區有路燈處散步(30分)4。晚上8點,由她獨自一人到宿舍區有路燈處散步(40分)5。晚上9點,由同學陪她到宿舍區無路燈處散步(50分)6。晚上10點,由她獨自一人到宿舍區無路燈處散步(60分)7。半夜醒來,與母親在黑暗的自家房間里(70分)8。半夜醒來,與室友在黑暗的學生宿舍里(80分)9。半夜醒來,獨自一人在黑暗的房間里(90分)10。午夜時分,在空無一人的黑暗的曠野上(100分)第四章學習第三步:實際治療。實施過程如下:治療者:請你現在逐步放松全身。(3分鐘后)來訪者:已經放松了。治療者:好,請你閉上眼睛,想像現在是天黑前半小時,你正與同學在學校的操場上打羽毛球。(15秒鐘后)焦慮程度是多少?來訪者:(伸出一個指頭,表示焦慮程度是10分)治療者:抹掉腦中的想像,全身放松。(1分鐘后)現在的焦慮程度是多少?來訪者:(示意為0)

第四章學習經過十幾次想像放松的反復交替之后,來訪者表示,想像在天黑前半小時與同學在操場上打羽毛球的這個情景已不再緊張,第一層級脫敏治療結束。治療者告訴來訪者,第一層級已經完成,如以后還感到緊張,就用剛才的方法,讓自己放松,并反復進行。同時,還要求來訪者回去之后,反復實踐,鞏固成果。一星期后,來訪者對黑暗的恐懼程度已有所改善。至此,第一層級脫敏宣告完成,治療可推向第二層級。如此反復,逐級推進,直到完全脫敏。在此案例中,來訪者實際治療8次。到最后治愈共花費時間為2個月。一年后隨訪,療效很好,來訪者感到,對黑暗不再產生恐怖與焦慮,輕松愉快,心情舒暢,學習效率大大提高。第四章學習

滿灌療法(快速脫敏法)將來訪者置于令其感到最恐怖的刺激面前,使其處于極度恐怖之中。當預想中的危害并沒有真正發生時,來訪者的恐怖情緒便會逐漸消退,并堅持到使來訪者對此刺激習以為常時結束。此方法主要適用于焦慮性障礙、恐怖癥、強迫癥、頑固性失眠癥等的治療。第四章學習案例當事人,女,22歲。害怕帶“孝”的人和靈車、死人。首先,向患者講解沖擊療法的意義、效果,征得患者同意,治療者帶患者去“八寶山”火化場。第一次:治療者帶患者從“八寶山”地鐵站上來后,見到許多戴“孝”的人,異??謶?、心慌、出冷汗、脈搏快、手足無措。這時,讓患者放松,并給予鼓勵。稍休息一會,共同走到火化場門口,在“老山”烈士骨灰堂前和墓碑前停留30分鐘。第二次:治療者帶患者到“八寶山”火化場,并進到里面停留20分鐘,患者已看見進來的送靈車和抬尸體的擔架等。出來后患者受到鼓勵,并讓其回去后做放松訓練。第三次:治療者帶患者再去“八寶山”火化場,她的焦慮情緒消失了。由患者在前面帶路,見到的情景與上次相同。之后,患者講:“不用來了,我已經不害怕了。今后我能接受這個場面了,也能見這些人了。”

第四章學習第三節操作條件作用1.操作條件反射學習理論最初是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系統研究,后經斯金納發展和提出的。2.在強化作用的影響下習得了一種新的行為。斯金納稱此為操作性條件反射,又稱為操作學習。3.所謂強化,是行為被緊隨其出現的直接結果加強的過程。強化包括正性強化和負性強化。第四章學習桑代克的效果律第四章學習第四章學習

斯金納育嬰箱斯金納相信控制人類的行為是完全可能的,他堅信他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可以用來改良社會,為理想的兒童教育服務,并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當他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他決定做一個新的,經過改進的搖籃。他的在實驗箱里長大的女兒過的很快樂,很快就成為一名頗有名氣的畫家。在這個箱內,光線可以直接透過寬大的玻璃窗照射到箱內,箱內干燥。自動調溫,無菌無毒隔音;里面活動范圍大,除尿布外無多余的衣布,嬰兒可以在里面睡覺、游戲;箱壁安全,掛有玩具等刺激物??刹槐負闹鴽龊蜐裾钜活惖募膊 _@種設計的思想是要盡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創造適宜于兒童發展的行為環境,養育身心健康的兒童。第四章學習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的比較

比較范疇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條件反射

行為無意的(人不能控制行為)有意的(人能控制行為)情緒的、生理的順序行為跟隨刺激之后行為在刺激(操作性反應)前學習如何發生中性刺激與無條件刺激聯結行為后果影響隨后的行為例子學習者把課堂(開始是中性的)學習者嘗試回答問題,并且與教師的熱情聯結在一起,于受到了表揚,于是嘗試回答是課堂能引起積極的情緒。問題的次數增加了。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第四章學習強化

強化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核心概念。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正強化指的是,當個體做出一個行為后,給予一個積極強化物。這會增加個體做出該行為的頻率。負強化指的是,當個體做出一個行為后,出現一個消極強化物撤去的事件,這也會增加該行為的出現頻率。懲罰

懲罰是和強化相反的概念,它涉及的是行為的消除機制。和強化一樣,懲罰也分正性懲罰和負性懲罰。正性懲罰是指,當個體做出一個行為后,出現懲罰物這以后個體會減少做出該行為的頻率。負性懲罰則是當個體做出一特定行為后,他所想望的東西就不出現,這也會減少做出該行為的頻率。第四章學習第四章學習

連續強化:對每一次正確反應予以強化

定時強化:強化的時間間隔是固定的

間隔強化

變時強化:強化的時間間隔是變化的

定比強化:強化與反應次數之間呈一定比例

變比強化:強化與反應次數之間的比例是變化的第四章學習消退

操作性條件作用的消退概念與經典條件作用的消退概念很接近。它指的是:在一特定情景下,如果某人做出以前被強化過的反應,而現在這個反應沒有得到通常的強化,那么,此人下次遇到類似情境時,就較少可能再做同樣的事。換言之,如果通過積極強化使一種反應的出現率增加了,那么完全停止強化將導致這種反應的頻率下降。第四章學習第四節學習的認知觀點一、頓悟學習所謂頓悟(insight),就是領會到自己的動作和情境、特別是和目的物之間的關系。(一)從學習的結果來看,學習并不是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

(二)從學習的過程來看,

第一,學習不是簡單地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經路的聯系活動,而是頭腦里主動積極地對情境進行組織的過程,這種組織的方式遵循著知覺的規律。

第四章學習第二,學習過程這種知覺的重新組織,不是漸進的嘗試與錯誤的過程,而是突然的頓悟,因此,學習不是一種盲目的嘗試,而是由于對情境頓悟而獲得成功。(三)從學習的條件看,

沒有提出過多的條件,僅僅提到刺激與反應的聯結是通過意識形成的。

第四章學習第四章學習第四章學習二、潛在學習第四章學習

基本觀點–學習實質

學習不是簡單的S—R的聯結,而是S—O—R的過程,結果形成“認知地圖”。(O代表有機體(Organism)的內部變化)

–學習結果不是在強化條件下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形成情境的“認知地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