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016-2020 黨參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DB14∕T 2016-2020 黨參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DB14∕T 2016-2020 黨參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DB14∕T 2016-2020 黨參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DB14∕T 2016-2020 黨參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DB14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DB14/T2016—2020前言 I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設施設備 15生產流程 16環境消毒 17組培苗生產 28煉苗及移栽 39生產檔案 4附錄A(資料性附錄)培養基配制 5附錄B(資料性附錄)MS培養基配方 6DB14/T2016—2020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山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并監督實施。本標準由山西省農業標準化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山西省醫藥與生命科學研究院、平順縣水果蠶桑開發服務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香串、呂鼎豪、王金金、張豆豆、康敏、李曉敏、曲繼旭、張文靜、董曉麗、劉輝見、陳素萍、秦金山、王金娥。1DB14/T2016—2020黨參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本標準規定了黨參組培苗生產的術語和定義、設施設備、生產流程、環境消毒、組培苗生產、煉苗及移栽、生產檔案。本標準適用于黨參組培苗的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9375馬鈴薯脫毒試管苗繁育技術規程GB50073潔凈廠房設計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合于本文件。3.1黨參組培苗以桔??泣h參屬植物黨參[Codonopsispilosula(Franch.)Nannf.]的上胚軸為外植體,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獲得的種苗。4設施設備4.1生產環境設施和衛生應符合GB/T29375、GB50073的規定。4.2應有完善的組培、煉苗設施設備。5生產流程選種→消毒→育苗→愈傷組織培養→繼代培養→分化培養→生根培養→煉苗→移栽6環境消毒6.1接種室、培養室應保持衛生,定期消毒,每周至少消毒1次。按照40%甲醛和高錳酸鉀2:1的比例,將10ml40%的甲醛溶液倒入高錳酸鉀含量為5g的容器內,進行密閉熏蒸,1d后通風。2DB14/T2016—20206.2每次使用超凈工作臺前,應提前20min打開紫外燈。接種時關閉紫外燈打開風機,超凈工作臺面及內壁用75%乙醇擦拭消毒。6.3操作使用的所有工具,應提前滅菌。鑷子、剪刀、解剖刀等工具,每次使用前接觸植物材料的部分應灼燒消毒或插入紫外消毒器,避免交叉污染。6.4發現污染及時清除。7組培苗生產7.1選種選擇粒大飽滿成熟的黨參種子。7.2消毒用自來水流動沖洗種子表面塵埃,再用飽和漂白粉水溶液漂洗15min。在超凈工作臺中,將漂洗后的種子放入10%次氯酸鈉溶液中浸泡消毒15min~20min,無菌水沖洗3次,再用無菌濾紙吸干種子表面水分。7.3育苗7.3.1接種在無菌條件下將消毒后的種子接種于MS+水解乳蛋白500g/L培養基上,培養基配制見附錄A。7.3.2培養在25℃~30℃,光照強度2000lx,光照時間8h/d~10h/d的無菌條件下培養10d獲得幼苗。7.4愈傷組織培養7.4.1接種在無菌條件下將種子出芽后的上胚軸切成0.1cm~0.3cm的小段,接種于MS+2,4-D1.5mg/L+玉米素1.0mg/L培養基上,培養基配制見附錄A。7.4.2培養在25℃~30℃的無菌條件下暗培養10d~15d,可誘導出愈傷組織。7.5繼代培養7.5.1接種在無菌條件下將分取后的愈傷組織接種于MS+2,4-D1.5mg/L+玉米素1.0mg/L培養基上,培養基配制見附錄A。7.5.2培養在25℃~30℃的無菌條件下暗培養。繼代周期為30d~35d,連續繼代繁殖應控制在10代以內。7.6分化培養3DB14/T2016—20207.6.1接種在無菌條件下選擇生長健康的愈傷組織,接種于MS+KT0.5mg/L+玉米素0.5mg/L+NAA0.1mg/L+IAA0.1mg/L培養基上,培養基配制見附錄A。7.6.2培養在25℃~30℃,光照強度2000lx,光照時間8h/d~10h/d的無菌條件下培養15d~20d后獲得不定芽。7.7生根培養7.7.1接種在無菌條件下,挑選生長健壯的單芽接種于1/2MS+IBA0.1mg/L培養基上,培養基配制見附錄A。7.7.2培養在25℃~30℃,光照強度2000lx,光照時間8h/d~10h/d的無菌條件下培養15d,獲得具根、莖、葉的組培苗。8煉苗及移栽8.1煉苗8.1.1封口煉苗每年4月~5月期間,當組培苗根系長度≥3.0cm時,將瓶苗移至煉苗棚,封口煉苗5d~10d。8.1.2開口煉苗擰開培養瓶瓶蓋煉苗1d~2d,期間應注意防雨水。8.2基質選擇微生物少、透氣性好、保水能力較強的育苗土為基質,移栽前用多菌靈消毒,按照農藥標簽使8.3移栽取出組培苗,在清水中洗凈根部培養基,晾干后移栽至澆透水的育苗基質中。8.4管理組培苗移栽后5d~10d,按照農藥標簽配制甲基托布津溶液,噴霧2次~3次。移栽15d后,根據小苗長勢,降低棚內溫度,減少噴水次數,使小苗適應外部環境。定期檢查,及時剔除死苗、病株。8.5出圃根長≥15cm,根直徑≥3mm,生長健壯,外觀形態正常,未發生檢疫病蟲害的種苗可以出圃。9生產檔案4DB14/T2016—2020組培苗生產過程要進行詳細的記錄,建立黨參組培育苗生產檔案。5DB14/T2016—2020(資料性附錄)培養基配制A.1MS培養基母液配制MS培養基母液的標準成分配制見附錄B。配制好的母液應于4℃條件下避光保存,保存期不超過60d,發現沉淀或渾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母液容器上應標注名稱、濃度、配制日期和配制人。A.2植物生長調節劑母液配制一般將植物生長調節劑配制成濃度1mg/ml的母液,于4℃條件下避光保存,保存期不超過60d,發現沉淀或渾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母液容器上應標注名稱、濃度、配制日期和配制人。A.3培養基制備根據培養基制備量,依次量取適量母液混勻,再加入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蔗糖,待糖溶解后加入瓊脂,最后加水定容,加熱使瓊脂溶解,并用0.1mol/L的HCl或0.1mol/L的NaOH調節PH值至5.8。分裝于試管或三角瓶等容器中,每瓶10ml~30ml,用封口膜或瓶蓋封口,于121℃條件下高壓蒸汽滅菌20min,滅菌后置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