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五四制青島版)_第1頁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五四制青島版)_第2頁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五四制青島版)_第3頁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五四制青島版)_第4頁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五四制青島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年級上冊數學全冊分析一、全冊教學分析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與綜合應用”“數與代數”領域的教學內容包括:計算器、用字母表示數運算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五個單元;“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又包括:認識多邊形、觀察物體這兩個單元;“統計與概率”領域包括統計這一個單元;“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的教學內容包括:圖形的密鋪、消費知多學生數學課上能積極思考,能積極搜集有關的數學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約有80%的學生能及時完成作業,90%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書寫習慣。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業的學生影響了他們的數學上的發展。掌握基礎知識較好,能通過自主練習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數學的眼光發現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將所學的知識用于數學實踐。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生的空間思維、想象能力。學生對學習數學興趣較高,約有30%的學生在數學上有較好的發展。大部分學生能通過各種學習方式自己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這學期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特別是不愿寫作業的學生及不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應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使他們樂于學數學。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計算,并通過計算探索與發現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具體情境,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通過觀察、類比等活動理解小數的意義。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學會小數加、減法及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運算律以及減法的運算性質,并能用字母表示。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能夠運用所學的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通過算式的變換,理解和掌握加減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結合具體事例探索小數的性質,并利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問題;借助計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經歷小數加、減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了解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系。通過解決問題,學會十進制復名數與小數的改寫。會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會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3.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數思想。體驗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等數學方法。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語言表達的簡潔性,體會數學的價值。在學習小數意義和性質的過程中,培養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識的能力。4.感受數學與科技知識的聯系,培養愛科學的情感。1、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過程。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感知這些圖形的特征。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了解從不同方位觀察同一組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2、能運用三角形是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滲透分類思想。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組長方體、正方體的形3.在觀察、操作、驗證等學習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初步學會欣賞生活中的結合生活實例,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較復雜平均數”的方法,能運用平均數分析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具體統計活動中,學會同時對兩種數量進行數據統計,認識一般復式統計表和復式分段統計表,能根據統計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情境中,通過整理數據、分析數據,體會學習統計知識的價值。鞏固收集數據的一般方法,并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研究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運用統計知識,分析和教學重點:用字母表示數運算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認識多邊形教學難點:用字母表示數運算律、啟發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教學改革設想:概念教學要聯系實際,加強探索性,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強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使學生形成初步的代數意識。把握好動手實踐的“度”,開展有效的操作活動。用好教材,做教材“再開發”的智者。重視小數口算、估算的平日練習。全面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課時安排建議本冊教科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學期大約有25%的教學時間留作機動,便于教師創造性地安排教學。教科書中各部分內容的教學課時數建議如下,供參考。一泰山古樹—計算器2課時二節能減排--用字母表示5課時三快樂農場—運算律9課時四巧手小工匠—認識多邊形9課時五動物世界—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2課時六趣味拼搭--觀察物體2課時七奇異的克隆牛--小數的加法和減法6課時八我鍛煉我健康—平均數6課時第一單元備課計劃教材分析:教材分兩段編排:第一段教學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四則計算和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混合運算,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第二段教學使用計算器進行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和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用計算器”這一單元。這樣安排,(1)可以集中進行一些大數目的計算以及探索數學規律,(2)便于學生感受在什么樣的問題情境下使用計算器,體會計算器的作用。四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生活中,較多的學生對計算器已有所認識,因此這節課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松的學到了知識。1、通過學習,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2、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計算,并通過計算探索與發現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3、體驗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優點,進一步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受計算器在人類生活和工作中的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知道計算器鍵盤上各種常用鍵的功能。難點:掌握計算器正確的使用方法。師生互動,小組合作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計算器(1)本課時教學內容:教學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四則計算和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混合運算,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在生活中,較多的學生對計算器已有所認識,因此這節課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松的學到了知識。1、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夠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2、借助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體驗學有價值的數學。3、在師生互助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重點:引導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器的使用方法。難點:會利用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2、教師準備一些有關計算器知識的資料。一、自學質疑課前小研究“十一”黃金周期間,泰山門票總收入約12530000元。各景點售票情況如下表。景點名稱桃花峪天外村紅門天燭峰票價(元/人)80806060人數20840710307286013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能自己解答嗎?試一試。1、認識計算器基本鍵的名稱及功能2、會利用計算機進行較大數的計算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的課前預習進行交流,相互完善,對于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不能達成共識的,組長要做好記錄,留待課堂交流。三、交流提升預設1)桃花峪一共收入多少元?××××20840×80=12530000÷7=(元)(3)“十一黃金周期間泰山工共接待游客多少人?”20840+71030+72860+13480=(人)3、關于計算器的知識你了解多少?(請同桌學生互相說一說)4、集體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根據符號說出常用鍵的名稱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學生會說如何使用計算器等。)5、我們已經了解了計算器的有關知識,那我們能不能用計算器嘗試著計算一下呢?(2)重點講評,指名學生在實物臺上邊演示邊說操作過程,其他學生補充、評議。5、想一想:在使用計算器的過程中,你還有哪些疑問?(以小組學習的方式把問題記錄下來。)第一組:左邊的五個題第二組:右邊的5個題據統計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每小時大約滴0.66千克的水。(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并匯報結果)),(3)對于計算出來的數據,你有什么想法?(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4)如果這些水用來大家喝,你知道能解決學校幾個班多少時間的飲水量嗎?(課后可向學校事務室了解情況,并計算出結果。)3.用計算器探索規律(2)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同桌交流)(3)運用自己發現的規律,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結果。(5)運用你認為合適的方法驗證結果的正確性。(6)請你運用發現的規律,自己寫出幾個算式。(小組交流)3、用計算器算出泰山門票的總收入是否是12530000元。五、總結拓展第二課時:——計算器(2)本課時教學內容:教學使用計算器進行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在生活中,較多的學生對計算器已有所認識,因此這節課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松的學到了知識。1、借助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體驗學有價值的數學。2、在師生互助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重點:引導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器的使用方法。難點:會利用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2、教師準備一些有關計算器知識的資料。1、會利用計算機進行較大數的計算2、借助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的課前預習進行交流,相互完善,對于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不能達成共識的,組長要做好記錄,留待課堂交流。三、交流提升活動一:師:我們已經學會使用計算器了,用計算器計算有什么優越性?(生答)出示:99998×15,9999×19,9999×12、、、、、、你們用計算器,老師口算,咱們比比看。你想知道其中的訣竅嗎?如果學會了你也會算得比計算機還快。請你用計算器完成42頁的算式,學生匯報計算結果,老師板書。9999×11=1099899999×12=1199889999×13=1299879999×14=139986師:根據規律,你能不用計算器計算出9999×15的得數嗎?你還能計算9999×19嗎?你是根據什么算師:現在誰知道剛才我們比賽的時候老師為師:是呀,有很多的題目計算結果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我們注意尋找規律,就能比計算器算得還快。下獨立完成第5題,拓展練習:第6題,通過練習,讓學生知道什么叫回文數。自主練習第8題,通過練習你發現了什么?并用下面的數按照你發現的規律試一試,驗證你的發現29、85、68、1643、69、758.五、總結拓展第一單元:我學會了嗎?(第三課時)本單元設計了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和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的新要求。本節課是對第一單元教學知識的總結和概括,檢測學生是否已掌握本單元知識。四年級的學生能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生活中,較多的學生對計算器已有所認識,因此這節課我設計了多種練習,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松的鞏固本單元的知識。1、能夠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進一步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2、借助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體驗學有價值的數學。重點:讓學生較熟練地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難點:能較熟練地利用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五、課前準備:(前置性學習)體會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體驗學有價值的數學。二、小組互助讓學生分析第二題的解題方法配套練習冊第二頁的1、2、3、5題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第二單元節能減排——用字母表示數(1)將用字母表示數和方程分開編排。以往教材大都是將用字母表示數和方程放在一起進行教學,這樣雖然比較系統,但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代數,學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把用字母表示數和方程分開編排,有利于分散難點。(2)將用字母表示數和運算律整合在一起學習。以往人教教材是將用字母表示數和運算律分開在兩個單元學習的。先學運算律、再學用字母表示數,這樣編排,既不利于學生用字母表示規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學生理解代數的意義。本教材將運算律與用字母表示數整合在同一單元,且先學用字母表示數,再學運算律,有利于學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同時為用字母表示定律奠定基富有思考性的內容入手,讓學生自己在特定的環境下不知不覺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滲透,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數是一種需要。再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進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數和計算公式。在課堂中要發掘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交流問題和解決問1.結合具體情境,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建立用各種符號來表示數的意識,發展數感和抽象、概括能力,促進3.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用代數符號表示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概括性和簡潔性,從而進一步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4.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養數學意識,滲透歸納、猜想、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重點:用字母表示數、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難點: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五、教學時間安排:5課時第一課時用字母表示數教材設計了多個情境,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體會用字母表示數,使學生充分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和作用。本節重點是通過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索構建用字母可以表示數,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數量關系這一數學知識模型。富有思考性的內容入手,讓學生自己在特定的環境下不知不覺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滲透,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數是一種需要。1、通過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知道字母t表示時間。2、在含有字母的算式里,當字母表示具體的數時,能夠準確的計算.3、通過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教學重點:學會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表示題意。教學難點:學會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表示題意。一、自學質疑課前小研究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知道字母t表示時間。2、在含有字母的算式里,當字母表示具體的數時,能夠準確的計算.3、閱讀第3頁知識點,了解字母算式表示方法。二、小組互助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的課前預習進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發現的疑惑分享給小組里的同學,對于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不能達成共識的,組長要做好記錄,留待課堂交流。教師巡視指導。三、交流提升1、交流展示:【添加為:小組展示,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及時進行點評、補充完善、修改錯誤并說明理由。教師隨機點撥)(1)觀察情景圖,你看到了什么?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節水水龍頭2分鐘節水多少毫升?【添加為:3分鐘節水多少毫升?4分鐘呢?5分鐘呢?修改理由:是所學知識掌握更加牢固。】2、師小結:為了簡潔、準確,在數學中我們經常用字母來表示數。通常用字母T表示時間,那么,T分鐘的節水量怎么表示?生回答但是有件事情要說明: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中,×可以記做?或省略不寫省略乘號時,通常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如:25T1、省略乘號,寫出下面各式。(課件展示)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填寫理由。這是結合實物圖鞏固用字母表示數的練習。第二組題關系比較復雜,練習時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紅繩的長度。這是一道聯系實際鞏固用字母表示數的練習。練習時,要讓學生明白,大壩的高度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水面到壩頂的高度,另一部分是水面以下大壩的高度。用字母表示數第二課時本節課設計了多個練習,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使學生充分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和作用。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是理解各數量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自己在特定的環境下不知不覺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滲透,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數是一種需要。1、使學生學會求簡單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使學生經歷把實際問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表達的抽象過程,初步學習用符號語言進行表述、3、能體會數學與實際問題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學會求簡單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教學難點:經歷把實際問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表達的抽象過程;學會求簡單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并初步掌握了由字母代替數字,這節課我們將通過不同的練習,進一步掌握用字母代替數字的算式,來解決問題。1.同學們,利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的問題。生活中還有很多應用字母來表示數的例子。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自主練習5買3本《黃河掠影》需要()元,買18元需要()元,買x本需要()元師小結:幾本就是幾個x自主練習8談話:剛才我們輕輕松松的過了河,繼續往前走吧。(課件出示一個果園)看,你發現了什么?。一籃香蕉:m千克一籃蘋果:n千克①m-n②m+n③4m④m+2n小組交流,集體訂正(1)學校操場上正在進行一場籃球賽,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第10題:每投中一個得2分。小云投中了a個,小華投中了b個。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2)我們再到教室去看看吧,就參觀4年級吧,看,黑板上的磁懸浮列車的速度可達到432千米/時,進站前,平均每分鐘減速a千米。6分鐘后,速度減少了()第二問可以先小組內討論,然后再讓學生做。師:學校前面出現了一片樹林(課件出示第7題)速生楊的樹徑每年大約增長3厘米。第二步求式子的值。由于題目的內容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學生對題中所說的事情比較陌生。練習時,可先給學生講清題目說的是什么事情,待學生弄明白題意后,再進行練習。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三、評價鼓勵,全課總結談話:這節課,我們參觀了黃河邊的村莊,解決了有關的問題。每一個同學都開動了腦筋,通過與周圍同學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動探索獲得了許多知識。誰想說一說在這節課上我們練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么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和數量關系第三課時本節課教學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進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數和計算公式。本節課是在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和各數量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進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數和計算公式。在課堂中要發掘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交流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結合具體情境,學會表示常用的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2.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發展學會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數思想。3.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語言表達的簡潔性,體會數學的價值。1、用字母表示數。2.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教具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黑板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學會以下內容:1、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數思想。二、自學質疑1、用讀一讀,想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自學課本第12--13頁的內容,看看你能學會什么?還有什么不明我學會了:我不明白的地方:三、小組互助1、小組合作,大膽猜測,并找出小組的發現。以小組為單位,把你的發現的及疑惑分享給小組里的同學,組內交流之后由小組長負責匯總,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看那個小組的發現最多,表現最好!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找出發現的情況3、小組匯報,共享成果。1、交流展示(一):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小組展示,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及時進行點評、補充完善、修改錯誤并說明理由。教師隨機點撥)(1)小組交流,看看用什么符號來表示。教師巡視,掌握學生不同的方法。學生匯報,其他同學補充。(2)拓展字母式多讓幾個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其他學生評價。同桌兩人互相說說上面所學的三個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學生:獨立寫出含有字母表示的計算公式,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為什么要這樣做?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做法。2、交流展示(一):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1)學生交流匯報用字母表示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積和周長計算公式。(板書完整課題:和計算公式)(2)回想一下,我們都學過哪些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幾何圖形)怎樣計算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呢?(隨學生回答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文字敘述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3)在平面圖形中,我們一般用用C表示周長,S表示面積,長方形的長、寬分別用a、b表示,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隨敘述在圖上用字母表示出長、寬、邊長),怎樣用字母表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嗎?自己在練習本上寫一寫。學生嘗試寫公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出現的問題。黃河三角洲是由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沖積而成的,這里土地平坦,肥沃,利于農作物的生長。請看:t=----,a=----。2.這塊花生地收獲了c噸花生,每噸花生賣x元,一共賣了y元。你能用式子表示出c、x、y三者之間的3.來年要把這塊花生地分成兩部分種植作物:(3)玉米和大豆地總的周長,面積。六、總結拓展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學會了什么知識?你還有哪些方面有遺憾?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和數量關系的練習第四課時本節課設計了多個練習,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和計算公式,使學生充分體會用字母表示數和計算公式的方法和作用。讓學生自己在特定的環境下不知不覺中建立字母表示各數量關系和公示存在的作用,滲透,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數是一種需要。1、使學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口頭求簡單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使學生經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過程,進一不體會數學3.培養學生用字母表示數的意識和興趣,使學生進一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與興趣。1、用字母表示數。2.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教具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黑板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學會以下內容:1.結合具體情境,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2.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3.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數思想。二、自主整理用填一填、算一算等方法,完成下表:每天各漂流多少千米?1.每天漂流的路程等于漂流的速度乘時間。漂流路程(千米)3、用字母表示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及周長公式。三、小組整理以小組為單位,把你的發現的及疑惑分享給小組里的同學,組內交流之后由小組長負責匯總,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看那個小組的發現最多,表現最好!1、交流展示:(小組展示,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及時進行點評、補充完善、修改錯誤并說明理由。教師隨學生匯報,其他同學補充。(二)、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1、如果用S表示面積,用C表示周長,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下面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的計算公式aaab2)已知總價和數量,求單價的字母公式。3)已知總價和單價,求數量的字母公式。學生:獨立寫出含有字母表示的計算公式,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為什么要這樣做?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做法。鞏固練習:1、觀察圖形,完成下面的問題。2.填寫下表:(每本本子x元)3.學校要買故事書35套、每套a元,科技書b套、每套85元。4.五一中隊參加“保護母親河”植樹周活動,計劃植樹500棵。六、總結反思提問:同學們想的方法可真多,相信你們的收獲也很多,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談收獲。)我學會了第五課時本節課是對將用字母表示數和計算公式、各數量關系的整理和復習。學生比較系統的學習了各種知識點,本節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比較系統整理和鞏固。本課內容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進一步整理和鞏固字母可以表示數和計算公式。在課堂中要發掘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交流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口頭求簡單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使學生經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過程,進一不體會數學的3.培養學生用字母表示數的意識和興趣,使學生進一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與興趣。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經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過程,進一不體會數學的抽象性與概括性。二、自主整理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認為自己對知識掌握的怎么樣?哪些地方還不明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先進行組員交流,并把小組存在的共同問題或者是典型的問題統計好,為班內交流做1、小組匯報學習成果與存在問題。誰來說說自己的收獲?集體交流。對自己的學習做出正確的評價。第三單元整體備課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學中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發現和歸納出運算律,重視讓學生在探索中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和應用規律的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繹推理的能力,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應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實際意義,感悟學習運算定律的價值,發展應用知識。二、教材分析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率,應用運算律三、單元教學重難點理解和掌握運算律,借助運算律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是:加法、乘法運算律的應用。四、單元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和乘法運算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并會運用這些規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2、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的運算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合理靈活地應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體現它們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五、教學措施1、引導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發現和歸納出運算律,注重應用類比2、培養學生獨立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3、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4、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探究問題的意識和六、課時安排9課時第三單元信息窗1加法運算律第一課時學習加法的交換律,并用字母表示:a+b=b+a。運用加法的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學生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學中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發現和歸納出運算律,重視讓學生在探索中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1、學習加法結合律,學習加法交換律,并能夠用字母表示。2、能利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算;進一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歸納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利用加法結合律解決加法問題;認識加法結合律的意義。教學準備:情景圖片、題組卡片一、自學質疑1、在()填上合適的數或字母a+()=36+()x+82+18=()+(82-18)2、分別計算左右兩邊的算式看是否相等.457-136-264457-(136+264)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的課前預習進行交流,互相完善,對于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不能達成共識的,組長要做好記錄,留待課堂交流。教師巡視交流。三、交流提升(一)展示交流我隨機板書學生說的數學信息,提問你們找到的這么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解決的數學問題預設:1)一共要購進多少課樹苗?【板書】2)一共要購進多少棵花苗?【板書】4)牡丹和茶花一共購進多少課?等(二)、探究新知主要輔導C組學生,了解A、B組合作的情況,并提示可以看書自學。2、全班交流(合)指名各類學生交流想法,了解A、B組合組的情況,并提示可以看書自學。巡視提示有不同的算法主動補充。樹苗;(56+72)+2856+(72+28)花苗80+88)+11280+(88+112)我欲把交流的機會給A、B類學生小組代表,結果講述的比較完整了,我再進一步引導指出雖運算順序的之后,指名舉例驗證,全班各組都成功例證,各類學生指幾名交流,從而得出加法結合律,引導學生用a、b、c得出加法結合律的字母式。并隨機板書。應用加法運算律簡算和驗算。學生共同驗算加法,同時試用運算律簡算,板書交流,指出簡算過程。簡算過程的完整展示指名A類學生板書幫帶他類學生。34+2○2+343470+1210○1210+347039+34○34+391210+790○790+1210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個規律叫做加法交換律,引導學生用a、b、c得出加法結合律的字母式。并引導學生說出可以使計算簡便,還可以進行驗算。第三單元信息窗1加法運算律第二課時鞏固加法的交換律,并用字母表示:a+b=b+a。運用加法的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學生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學中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發現和歸納出運算律,重視讓學生在探索中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1、學習加法結合律,學習加法交換律,并能夠用字母表示。2、能利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算;進一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歸納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利用加法結合律解決加法問題;認識加法結合律的意義。教學準備:情景圖片、題組卡片一、復習上節課所學知識二、達標測評一)基本題238+794+762=(238+762)+794()53+198+47+202=(53+47)+(198+202)()2、填上合適的數或字母a+73+27=+(73+27)382+28+72403+397270+560+730273+356+327456+284+116403+627+597+373二).綜合題23+89+148+586436+125各類學生談收獲,并給于鼓勵表揚。五、作業:自主練習4、5、6教材分析: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學習減法的性質。學情分析:學生在學習了加法運算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學中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發現和歸納出減法的運算性質,重視讓學生在探索中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1、學習加法結合律,學習加法交換律,并能夠用字母表示。2、能利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算;進一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歸納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利用加法結合律解決加法問題;認識加法結合律的意義。教學準備:情景圖片、題組卡片一、自學質疑課前小研究(1)先讓學生觀察每組的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然后再計算填空:50-20-10○50-(20+10)60-24-16○60-(24+16)填完后可以先把你的想法跟你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二、小組互助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的課前預習進行交流,互相完善,對于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不能達成共識的,組長要做好記錄,留待課堂交流。教師巡視交流。三、交流提升1、學生獨立思考后,先在小組內交流。集體交流: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集體交流:一個數減兩個數的和,等于這個數連續減去后兩個數。a-b-c=a-(b+c)小結:運用上面的規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3、出示例題:778-432-168398-(76+98)(1)學生嘗試解題,運用簡便方法計算,可與組內同學交流。(2)集體交流:778-432-168=778-(432+168)——為什么要先算432+168?=778-600=178398-(76+98)=398-98-76——你是怎樣發現先算398-98的?=300-76=224學生可能回答:生1-便于口算生2-提高計算速度引導學生通過計算、比較、分析,得出:從一個數里減去另一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連續一個整百數和一個369-142-58728-(350+228)625-499134-87+66小結:括號前為減號,去掉括號后,括號內的運算符號要改變。學習乘法交換律,并用字母表示:a×b=b×a。學習運用乘法的交換律和乘法的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四則計算和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算,掌握運算技巧,提高計算能力。通過學習乘法的運算律,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1、學習加法結合律,學習加法交換律,并能夠用字母表示。2、能利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算;進一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歸納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利用加法結合律解決加法問題;認識加法結合律的意義。教學準備:情景圖片、題組卡片一、回顧上節課知識二、類化練習,效果檢測1.想一想,填一填172-17-83=172-(+)564-209=564--825-=-500-72.仔細觀察,○里應該填﹤、﹥、﹦,為什么?73-56+12○73-(56+12)704-350-50○704-(350+50)395-(72+95)○395-72-95144-98-56○144-(98-56)282+47+153+18895-103398-(76+98)134-87+66通過練習題來鞏固加數、加數、和,以及被減數、減數、差的關系,讓孩子能夠靈活運用。學生在練習時對于加數、加數、和,以及被減數、減數、差的關系不能靈活地熟練地說出,雖然能夠計算,但是對于他們的關系不能很好地理清。1、學習加法結合律,學習加法交換律,并能夠用字母表示。2、能利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算;進一步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歸納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利用加法結合律解決加法問題;認識加法結合律的意義。一、自學質疑課前小研究學生獨立完成自主練習第9題。說說表格兩邊的算式有什么聯系與區別?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二、小組互助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的課前預習進行交流,互相完善,對于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不能達成共識的,組長要做好記錄,留待課堂交流。教師巡視交流。三、交流提升(1)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師板書出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和=加數+加數加數=和-另一個加數(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學生邊回答教師邊進行歸納,整理出下面的關系式:差=被減數-減數減數=被減數-差3、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的應用。教師:我們學過了上面這些關系式,請同學們仔細想想,我們都應用這些關系式解決過哪些問題呢?(應用這些關系,可以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計算并演算:423+346學生同位合作,獨立計算后,互相說說自己演算的方法。訂正時讓板演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用加法驗算加法的方法應用的是什么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什么叫加法交換律?字母算式是什么?“還可以怎樣驗算7”(用減法驗算加法。)“應用的是什么知識?”(加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向學生說明:因為加數有兩個,驗算時用和減去哪一個加數都可以,因而用減法驗算加法可以任選一個加數作減數來進行驗算。計算并演算:768-589讓學生計算,并用學過的知識進行驗算。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每種驗算方法應用了什么知識。(3)教師小結:驗算減法,可以用減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用算出的差和減數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減數;或者從被減數里減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減數,都可以用來驗算減法。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多交流各自的收獲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第三單元信息窗2——乘法運算律第6課時教材分析:學習乘法結合律,并用字母表示:學習乘法交換律,并用字母表示:a學習運用乘法的交換律和乘法的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自主練習第6題,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學情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四則計算和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加法的運算律進一步教學的,,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算,掌握運算技巧,提高計算能力。教學內容:課本24頁——25頁及自主練習的1、2,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教學目標:結合學生以有的知識經驗和具體情景,學習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并能應用乘法運算律進教學重點:掌握乘法的兩個運算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的意義。教學難點:理解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的意義及簡便運算。一、自學質疑課前小研究學習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并能應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二、小組互助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的課前預習進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發現的疑惑分享給小組里的同學,對于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不能達成共識的,組長要做好記錄,留待課堂交流。教師巡視指導。三、交流提升1、交流展示:(小組展示,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及時進行點評、補充完善、修改錯誤并說明理由。教師隨(1)觀察情景圖,你看到了什么?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學生匯報。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1)2X25X20(2)2X(25X20)生1:我發現兩個算式的得數相等。生2:第一個算式是先乘前兩個數,第二個算式是先乘后兩個數。生3:三個數相乘,誰和誰先乘都可以。生:前面我們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我想這可能是乘法的一個運算律。師:這是不是一個規律呢?咱們來驗證一下好嗎?(學生分組探索,匯報交流)證明乘法也有結合律。生2:我們小組舉了很多的例子,發現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再乘第三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再和第一數相乘,得數都是相等的。因此我們認為,乘法也有結合律。生3:我們小組是通過通過計算中巴車的客運量來驗證的。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了乘法的一個規律,即: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再乘第三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再和第一數相乘,得數都是相等的。這叫做乘法結合律。如果用字母a、b、:(生:我發現兩個數相乘,位置變了,得數不變。師:怎么來舉例驗證一下吧。學生交流驗證的結果。師:你發現的規律總結一下吧。生: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師: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個規律就叫乘法交換律。生:a.b=b.a1.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學生試算,教師檢查。=7X(125X8)=7X1=1000X7=7X1=70002.學生練習:1、用簡便方法計算三、快樂農場——乘法運算律信息窗2第二課時教材分析:學習乘法結合律,并用字母表示:學習乘法交換律,并用字母表示:a學習運用乘法的交換律和乘法的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自主練習第6題,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學情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四則計算和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加法的運算律進一步教學的,,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算,掌握運算技巧,提高計算能力。1.理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能正確解決這類問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分析推理能力,在自我探究、小組合作等過程中,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3.激發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悅。重點:理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會列難點: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會選擇正確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多媒體課件一、自學質疑學習連除的運算定律,并能應用此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90÷3÷290÷﹙3×2﹚420÷6÷5420÷(6×5)750÷5÷2750÷(5×2)二、小組互助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的課前預習進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發現的疑惑分享給小組里的同學,對于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不能達成共識的,組長要做好記錄,留待課堂交流。教師巡視指導。三、交流提升課件出示例題圖2、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估計學生會出現以下算法:(1)先算每個書架平均放多少本書?再算平均每層放書多少本?224÷2=112(本)112÷4=28(本)(2)先算兩個書架一共有多少層,再算平均每格放多少4×2=8(層)224÷8=28(本)四人小組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4、集體交流并板書各種不同的思考方法,讓學生說一說怎么想的,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先算它?它是根據哪兩個條件來求的?第二步是根據哪兩個條件求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每一步的意思)相同點:都是兩步計算,第二步都是用除法,最后一步都是求的是“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不同點:第一步用的計算方法不一樣,第一種解法第一步用除法求出每個書架平均放多少本書?第二種解6、小結: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用連除,也就是我們這節課所學的用連除解決實際問題,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來解決,解法雖不同,目的卻一樣,都能求出“每層放以后在解決此類問題時大家可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2)獨立完成(3)匯報交流,鼓勵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2、師:聽說同學們今天學習用連除解決問題的本領,老爺爺也要來請小朋友們幫忙。獨立完成,交流匯報3、師:兩位小朋友去商店買乒乓球拍,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觀察圖上的信息列式解答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匯報結果4、智力大沖浪第一關,快速連連連看(把問題和相對應的算式連起來)圖書館共6層教學樓,每層8個教室,一共放了480盆花②平均每層樓每個教室放多少盆?480÷6③一共有多少個教室?480÷6÷8第二關,我們來找茬(選擇錯誤答案序號)(1)每個茶杯8元,小紅和小麗每人買了一個,一共需要多少元?A、8×2×2B、8÷2÷2(2)一年級排了3排隊伍,二年級排了3排小樹,兩個年級一共有240人,平均每排有多少小朋友?A、240÷(3×2)B、240÷3÷3第三關,真刀實槍(解答下面應用題)(1)3個花壇一共栽了144棵月季花,每個花壇里紅、黃兩種顏色的月季花同樣多。平均每個花壇里紅色(2)三年級4個班的同學參加跳繩比賽,一共有120人。如果個各班人數相等,每班分2組,平均每組三、快樂農場信息窗2第三課時練習課鞏固乘法運算律的簡便計算教材分析:學習乘法結合律,并用字母表示:學習乘法交換律,并用字母表示:a學習運用乘法的交換律和乘法的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自主練習第6題,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學情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四則計算和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加法的運算律進一步教學的,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算,掌握運算技巧,提高計算能力。進一步理解乘法運算律的意義,能夠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教學重點:能夠正確地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一、明確目標通過這節課的鞏固練習,我們要學會以下內容:1.進一步理解乘法運算律的意義。2.能夠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二、目標導學師:什么是乘法結合律?什么是乘法交換律?你會用字母表示嗎?三、自學自研先讓學生做在書上。再集體訂正。讓學生說出每道題運用的運算律是什么。(加深學生對運算律的理解)師要求: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誰和誰結合的時候不要漏掉小括號。學生練習。集體訂正答案。先讓學生說出圖意,再找到與問題有關的信息。然后再計算。師要對中下游學生特別關注。訂正的時候,師強調計算方法要簡便化。4、第5題也是一道圖示題。先讓學生看懂圖意。然后老師問:“來回”是什么意思呀?學生獨立做題。教師逐個批改中下游學生做的。發現普遍性的問題,在班里訂正。5、照樣子填一填。師:先讓學生觀察:35÷7=535÷5=75×7=351.兩人小對子:解決自學時遇到的問題。2.A、B組群學:小組長主持,深入探討小組內遇到的難題。(1)根據780÷13=60,寫出兩個算式。(2)學生獨立完成(3)同位討論,大家交流。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認為自己有哪些收獲或進步?自己還需在哪些方面努力?快樂農場——運算律信息窗三(乘法分配律)教材分析:通過呈現花木基地中芍藥和牡丹兩種花卉的種植情況,學習乘法的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學情分析:多數學生在練習時感到乘法分配律比較難,不能正確的解決問題,方法不夠靈活。簡便計算提高了計算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運算律對于后續的分數連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1、進一步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能夠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2、探索(a-b)×c=a×c-b×c的規律,并能靈活運用這一規律進行簡便計算。3、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交流的能力。重點: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能夠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難點:探索(a-b)×c=a×c-b×c的規律,并能靈活運用進行簡便計算。一、導入新課2、乘法交換律的字母公式()。乘法結合律的字母公式()。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公二、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根據學生情況適當給予提示(運用乘法分配律試一下)。學生匯報交流,指名板演,說簡便計算的方法。師生小結:運用乘法分配律也能使計算簡便。教師巡視,適時提醒學生:可以把105拆分成(100+5)的和,在運用乘法分配律。集體訂正,指名板演。三、鞏固練習指名板演,并說用到的運算律。集體訂正,重點強調:85×199+852、出示第5題,學生說題目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北京與上海相距多少千米?學生列式解答,指名說解題思路。提醒學生:在列式解答時,能簡算的也要簡算。3、自主練習第6、7題。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指名說解題思路。4、自主練習第8題。學生小組內計算并對比、討論: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用字母表示出來。(a-b)×c=a×c-b×c學生運用規律計算,指名板演。集體訂正。5、自主練習第10、11題。學生獨立完成第10題,小組交流發現規律(把接近整十或整百的數寫成兩個數的和或差,在運用乘法分配律)。我學會了嗎教材分析:通過呈現花木基地中芍藥和牡丹兩種花卉的種植情況,學習乘法的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學情分析:多數學生在練習時感到乘法分配律比較難,不能正確的解決問題,方法不夠靈活。簡便計算提高了計算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運算律對于后續的分數連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1.進一步熟悉乘法分配律,能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2.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定律的重要性。3.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求異思維,逐步養成簡算習慣。教學重點:能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教學難點:能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靈活運用數學定律。教學方法:自主探究法教學準備:習題圖,復習題。2、指名說本單元學過的運算律,其他同學補充。二、情境導入1、課件出示課本情境圖,學生讀圖,說說從情景圖中得到的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有選擇的板書。)2、出示問題:濱海市人民廣場進行綠化養護,平均每月花費2萬元。該廣場五年共需綠化養護費多少萬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指名板演,并介紹自己的解題思路(先算什么,后算什么)。3、出示:花園小區的綠化任務由環宇、志遠、鵬飛三個工程隊共同承擔,計劃3個月完成。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教師巡視。三、鞏固練習(補充練習題)(1)一個數連續除以幾個數,任意除數的位置,商不變。即ɑ÷b÷c=。(2)用簡便方法計算376+592+24A.986-300-1B.986-300+1C.986-200-99D.986300+1)(2)125÷25×4的簡便算法是()A、125÷(25×4)B、125×4÷25C、125÷5×5×43、簡便計算(1)125÷25×8(2)136×101-136(3)989-186-14(4)4600÷25÷4(5)125×48(6)32×37+47×37+21×374、解決問題(1)糧店運進一批大米,大、小袋各16袋,大袋每袋50千克,小袋每袋25千克。一共運進大米多少千三角形的特性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及三角形的意義。2、在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過程中,初步學會與同學合作探索問題。3、能自覺運用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三角形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三角形的穩定性和三角形意義。教學難點:各種三角形的判斷。教學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好學具。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2、掌握三角形的意義。二、自學質疑用讀一讀,想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自學課本第30--31頁的內容,看看你能學會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小組互助1、小組合作,大膽猜測,并找出小組的發現。以小組為單位,把你的發現的及疑惑分享給小組里的同學,組內交流之后由小組長負責匯總,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看那個小組的發現最多,表現最好!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找出發現的情況3、小組匯報,共享成果。為什么要設計成三角形哪?我們做個實驗吧,這里有一個三角形的框架和一個四邊形的框架,請同學們分生:我發現三角形的框架沒有變形,而四邊形框架變形了。師總結:用力拉三角形的框架時形狀不容易改變,我們就說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塔吊的設計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一起來欣賞一下。欣賞了這么多形狀各不相同的三角形,你能動手畫一個三角形嗎?師:請同學們用彩筆在點子圖上畫一大三角形。師:瞧,黑板上展示了許多同學的作品,你覺得他們畫的怎么樣?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生2:不是,是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師點擊課件問:是這樣嗎?生3:不是,是三條線段接起來的圖形。問:怎樣說才能更準確哪?(生交流總結三角形的定義)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大膽發言,積極思考,我們知道了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活動四: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師:我們知道了什么樣的圖形是三角形,現在請你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三角形,看有哪些相同之處。生:有三個角、三條邊。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圍成三角形的這三條線段稱為三角形的邊,兩條邊相交于一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三角形還有三個角。師:請同學們在自己畫的三角形中標出這三條邊、三個角和三個頂點。問:通過觀察對比,我們知道了三角形有條邊個頂點和個角。(先讓學生動手畫三角形,并讓學生反復交流,在師生、生生的思維碰撞中逐步澄清對“圍成”含義的理解。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維的的投入,也有互動的過程。)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是三角形。()2、自行車車架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3、巧手實踐1、李老師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最近有點搖搖晃晃的,你有辦法幫她修穩當些嗎?六、總結拓展同學們其實三角形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從遠古時代的茅草屋,到如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再到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埃及的金字塔、以及三角形摩天大樓等等都是人們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設計的,關于三角形的知識還有很多,下節課咱們接著研究。三角形的特性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及三角形的意義。2、在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過程中,初步學會與同學合作探索問題。3、能自覺運用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三角形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三角形的穩定性和三角形意義。教學難點:各種三角形的判斷。教學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好學具。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2、掌握三角形的意義。二、自學質疑用讀一讀,想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自學課本第30--31頁的內容,看看你能學會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我學會了:我不明白的地方:三、小組互助1、小組合作,大膽猜測,并找出小組的發現。以小組為單位,把你的發現的及疑惑分享給小組里的同學,組內交流之后由小組長負責匯總,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看那個小組的發現最多,表現最好!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找出發現的情況3、小組匯報,共享成果。為什么要設計成三角形哪?我們做個實驗吧,這里有一個三角形的框架和一個四邊形的框架,請同學們分生:我發現三角形的框架沒有變形,而四邊形框架變形了。師總結:用力拉三角形的框架時形狀不容易改變,我們就說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塔吊的設計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一起來欣賞一下。欣賞了這么多形狀各不相同的三角形,你能動手畫一個三角形嗎?師:請同學們用彩筆在點子圖上畫一大三角形。師:瞧,黑板上展示了許多同學的作品,你覺得他們畫的怎么樣?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生2:不是,是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師點擊課件問:是這樣嗎?生3:不是,是三條線段接起來的圖形。問:怎樣說才能更準確哪?(生交流總結三角形的定義)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大膽發言,積極思考,我們知道了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活動四: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師:我們知道了什么樣的圖形是三角形,現在請你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三角形,看有哪些相同之處。生:有三個角、三條邊。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圍成三角形的這三條線段稱為三角形的邊,兩條邊相交于一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三角形還有三個角。師:請同學們在自己畫的三角形中標出這三條邊、三個角和三個頂點。問:通過觀察對比,我們知道了三角形有條邊個頂點和個角。(先讓學生動手畫三角形,并讓學生反復交流,在師生、生生的思維碰撞中逐步澄清對“圍成”含義的理解。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維的的投入,也有互動的過程。)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是三角形。()2、自行車車架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3、巧手實踐1、李老師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最近有點搖搖晃晃的,你有辦法幫她修穩當些嗎?六、總結拓展同學們其實三角形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從遠古時代的茅草屋,到如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再到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埃及的金字塔、以及三角形摩天大樓等等都是人們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設計的,關于三角形的知識還有很多,下節課咱們接著研究。三角形的分類3、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能認識并識別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2、在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過程中,初步學會與同學合作探索問題。3、能自覺運用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三角形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三角形的穩定性和三角形意義。教學難點:各種三角形的判斷。教學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好學具。4、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5、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方法,能認識并識別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二、自學質疑用讀一讀,想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自學課本第31--32頁的內容,看看你能學會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小組互助1、小組合作,大膽猜測,并找出小組的發現。以小組為單位,把你的發現的及疑惑分享給小組里的同學,組內交流之后由小組長負責匯總,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看那個小組的發現最多,表現最好!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找出發現的情況3、小組匯報,共享成果。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三角形,同時知道了三角形有3條邊、3個頂點和3個角,現在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三角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觀察一下這些三角形的角都有什么特點,根據角的特點把這些三角形分一分、擺一擺。小組長負責記錄。師:那你再來說說你的分法吧。師:我們看這類三角形有一個共同點。小結1:在三角形中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師:這類三角形都有一個直角和兩個銳角。小結2:在三角形中有一個角是直角,其他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師:這類三角形都有一個鈍角和兩個銳角。小結3:在三角形中有一個角是鈍角,其他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師小結:看同學們多厲害,按照三角形三個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下面請同學們拿著你畫的三角形和你的同位說說它屬于哪類三角形?(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操作實踐中學習、感悟、理解知識是新課程倡導的新理念。)五、達標測評()(3)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2、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三角形,那么你能準確判斷出塔吊上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嗎?課件出示:塔吊上的三角形,下面三角形分別屬于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并(學生開火車匯報)師:同學們學得可真帶勁,想做個游戲嗎?可要開動腦筋哦!紙片下面藏著三角形,你來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比一比,看誰猜得準!小結:其實這三種三角形還有一個相同之處,通過剛才猜的過程再想想。六、總結拓展三角形的分類練習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及三角形的分類。2、在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過程中,初步學會與同學合作探索問題。3、能自覺運用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三角形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三角形的穩定性和按角的大小對三角形分類。教學難點:各種三角形的判斷。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學會以下內容: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及三角形的分類。二、自主整理三、小組整理以小組為單位,把你的發現的及疑惑分享給小組里的同學,組內交流之后由小組長負責匯總,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看那個小組的發現最多,表現最好!讓學生獨立做一做,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六、總結反思提問:同學們想的方法可真多,相信你們的收獲也很多,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第四單元信息窗2第1課時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1、通過動手操作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及三角形三邊的關系。2、充分學習并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教具準備:實物投影、三角板學具準備:三角形內角和實驗材料、剪刀、量角器、直尺、四種不同長度的小棒一、自學質疑課前小研究師:同學們,小小的三角形,不僅用處大,而且值得研究。不信,我們這節課再一起探索吧!學習目標1、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及三角形三邊的關2、充分學習并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引導學生利用標有長度的小棒任意擺三角形,看一看能不能圍成三角形。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將課前小研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相互完善,組長要做好記錄。三、交流提升1、探究三角形三個角的三條邊的關系1)師:剛才你們在擺三角形時,是不是任意的小棒都能擺出三角形呢?有什么發現?2)集體交流(讓不同方法的同學展示交流自己的發現)3)研討: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就擺不成三角形?4)師補充小節: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必須大于第三條,否則就擺不成三角形1、做“自主練習”的第1題2、師:同學們剛才做的題又對又快,小猴子想出個問題考考你們,快看。做“自主練習”的第5題1)小組內研討(可借助學具操作完成;也可以想象完成。)2)抽生交流: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3、師:同學們真是越來越聰明了,現在老師準備了一道綜合題考考你,開始吧!1)獨立完成(強調看清要求)2)小組內交流、檢查(師巡視、傾聽、指導)五、總結拓展師: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你一定有許多收獲,快把你的收獲說出來與同學們一塊分享吧!1)讓生在小組內合作進行(每人做到會問、會想、會用)2)集體交流(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學會自我評價)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內容:青島版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