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春期健康與常見問題作者:單位:第一節青春發育與常見問題第二節常見心理行為問題第三節其他重點難點熟悉了解掌握青春期常見健康問題;青少年物質濫用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網絡成癮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進食障礙的診斷標準;導致校園暴力的原因。青春期的發育特征;青少年物質濫用的預防與治療方法;網絡成癮的預防與治療方法;進食障礙的臨床表現;暴力的特征。青春期健康問題的干預;成癮物質的分類與危害;網絡成癮的發病機制;進食障礙的預防及治療;對自殺行為的干預。概述青春期(adolescence,puberty)是兒童到成人的過渡階段,也是兒童發育過程的特殊時期。青春期包括青春早期、青春中期和青春晚期三個階段。其特征為在青春期結束時第二性征達到成人水平、具有生殖能力。青春期持續大約7~10年。青少年自我意識急劇增強。兒科醫生需要幫助有青春期兒童的父母鑒別該階段兒童的行為是屬于正常現象還是真正的行為問題。01青春發育與相關問題青春期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的發育在青春期達到人一生中之高峰。在青春期階段,為了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機體需要攝入充足的碘來合成甲狀腺素,對碘的需求量猛增,若攝取量不足,可發生甲狀腺代償性肥大。防治青春期甲狀腺腫大的措施主要是補碘。二、青春期高血壓青春期高血壓的特點是收縮壓升高,可達140~150mmHg(18.7~20kPa),而舒張壓不高或升高不明顯。青春期身體各器官系統迅速發育,心臟也隨著發育,心收縮力大大提高,但血管發育卻往往落后于心臟,故導致血壓暫時增高。青春期高血壓的發生是暫時性的。通過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達到使血壓恢復正常。三、痤瘡又稱粉刺,是青春期常見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內分泌因素、皮脂的作用、毛囊內微生物是痤瘡發病的主要因素。遺傳也是本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飲食調節有助于防治痤瘡。持皮膚清潔是防治痤瘡的有效措施。以感染為主的痤瘡應選用抗生素,也可選用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A、鋅制劑等,或進行局部理療,減輕皮損。四、月經不調和經前綜合征月經不調是青春期女性的一種常見疾病,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出血期延長或縮短,出血量增多或減少,甚至月經閉止。月經初潮時,卵巢功能尚不穩定,不夠成熟,故月經周期不一定規律,出現青春期月經失調。月經失調主要是心理原因造成的。經前期綜合征是由于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造成的,心理因素在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五、乳房發育問題女性青春期啟動的第一個信號就是乳房發育。可能出現乳房過小或過大、雙側乳房發育不均、乳房不發育、乳房畸形以及乳房包塊等現象。可通過健美運動促進胸肌發達,使乳房顯得豐滿;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當治療。六、遺精在沒有性交或手淫的情況下射精,稱為遺精。多發生于夜間睡眠中,也可在清醒狀態下發生。遺精雖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它的間隔日期沒有規律,1個月遺精在7~8次內均屬正常。七、手淫手淫是指通過自我撫弄或刺激性器官而產生性興奮或性高潮的一種行為。手淫在青春期男、女均可發生,以男性更多見。手淫并不是值得提倡的行為。應當設法引導青少年將這方面的精力轉移到學習或其他活動中去。八、青春期妊娠很多女性青少年缺乏避孕知識,很容易導致生殖道損傷、妊娠和感染性病的風險。過早懷孕對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少女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和打擊。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是有效防止青春期妊娠的措施。積極宣傳有關的生育知識和避孕方法。九、性傳播疾病01性傳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是由性接觸而傳播的傳染病。02常見的性傳播性疾病有淋病、梅毒、尖銳濕疣、沙眼衣原體感染、軟下疳、生殖器皰疹、滴蟲病、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等。03不良性行為、物質濫用以及青春期容易沖動、好奇、愛冒險等心理特點,是造成罹患性傳播疾病的主要原因。04沒有接受及早的性教育和其他綜合指導,也是原因之一。05一旦診斷,應盡快治療。常見心理行為問題一、青少年物質濫用(二)病因心理社會因素好奇心嘗試“成人”角色逃避現實同伴影響,獲得接受生理因素基因遺傳(一)概述物質濫用(substanceabuse)是指反復、大量地使用改變自己精神狀態,而與醫療目的無關且具有依賴性的有害物質。物質濫用造成青少年心身損害,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一、青少年物質濫用ICD-11物質成癮診斷標準在過去1年中反復出現,或者既往1個月中持續出現下述核心癥狀中的至少2條即可以診斷物質成癮:對物質使用行為難以控制,通常伴有主觀強烈的渴求感;對使用某種物質的控制能力受損,指開始或停止使用該物質,以及使用該物質的量及使用環境等各方面的控制力都受到損害,通常(但非必須)還伴有對該物質的渴求。物質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處于優先地位,超過其他興趣愛好、日常活動、自身責任、健康、以及自我照顧等。即使已經有不良后果出現依舊堅持使用成癮物質。一、青少年物質濫用ICD-11物質成癮診斷標準生理特征的出現(神經適應性的產生)主要表現為耐受性;停止或減少使用后出現戒斷癥狀;再次使用原來物質(或者藥理作用相似的物質)可以避免或減輕戒斷癥狀。必須是該成癮物質所致的戒斷癥狀,而非僅僅是宿醉效應。一、青少年物質濫用臨床表現酒精過度飲酒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酒精濫用障礙從早期出現、中期加重到最終發展為晚期。酒精的危害主要是損傷中樞神經系統;酒精可損害人的胃腸功能,影響各種酶的分泌與功能的正常發揮;大量飲酒會直接加重肝臟的負擔;嗜酒者還常常飽受疲勞、過度敏感以及抑郁的折磨。一、青少年物質濫用(四)臨床表現煙草煙草具有極為廣泛的可獲得性,常常是青少年濫用的第一個,也是濫用最多的精神活性物質。在青春期開始吸煙者動脈硬化的風險增加。尼古丁是導致煙草濫用和依賴最主要的成分。在短暫的興奮作用后,尼古丁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長久的抑制作用,損害學習效率和記憶力。吸煙是導致心血管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癌、喉癌、咽癌、口腔癌及呼吸道和胃潰瘍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一、青少年物質濫用臨床表現阿片類物質阿片類物質是從罌粟果提取的酯狀滲出物,包含嗎啡、可卡因等活性成分。阿片類物質是任何天然的、半天然的或合成的、對機體產生類似嗎啡效應的一類物質,如海洛因。長時間使用阿片類物質會逐漸導致對毒品的強烈生理渴求。阿片類物質成癮者如果在大約8h內沒有攝入毒品,就會開始出現戒斷癥狀。阿片類物質的使用者會逐漸對毒品產生耐受性。一、青少年物質濫用(四)臨床表現苯丙胺類物質苯丙胺類物質,也稱苯丙胺類興奮劑,是對所有由苯丙胺轉換而來的中樞神經興奮劑的統稱,包括比較流行的搖頭丸和冰毒等。“搖頭丸”的化學名稱為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服用后人極度興奮,搖頭不止。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戒斷癥狀包括疲勞、多夢、惡夢、失眠或嗜睡,精神運動性遲鈍或興奮、抑郁、對藥物有強烈的渴求感。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是一種非常容易成癮的興奮劑,能夠使人迅速產生持久的“興奮”。一、青少年物質濫用預防與治療預防青春期物質濫用的有效方法是加強青春期對抵制物質濫用的宣傳和教育,積極和努力對青少年進行心理疏導和精神幫助。家庭、學校、社會三者應當共同引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教育青少年不吸煙不飲酒;可以在青少年開始飲酒前教會他們更有效的社交技能,并改變他們對于酒精的期望,以此預防青少年使用酒精;對吸毒的青少年要進行戒毒治療。二、網絡成癮網絡成癮(internetaddiction,IA,簡稱網癮)也稱為網絡成癮障礙(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病態互聯網使用等。指個體反復過度使用網絡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表現為對網絡的再度使用產生強烈欲望,停止或減少網絡使用時出現戒斷反應,同時可伴有精神及軀體癥狀。010203(二)病因與發病機制遺傳因素。心理因素。神經生物因素。家庭因素。二、網絡成癮(三)臨床表現網絡過度使用。對網絡使用有著極大渴求,不分場合沉迷于網絡或網絡相關意境中無法自拔。戒斷反應的結果包括:社交回避、放棄個人其他愛好及娛樂、隱瞞與欺騙親友、經濟透支、家庭關系危機、輟學、失業、詐騙、偷竊、營養失調、睡眠障礙、其他軀體化疾病等。軀體癥狀還包括食欲減退、胃腸功能障礙、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視疲勞、眼部干澀、視力下降、視屏暈厥(一過性黑矇、有惡心、嘔吐)等。二、網絡成癮(四)診斷與鑒別診斷DSM-5網絡成癮診斷標準在12個月內滿足下述5個及以上標準:(1)對玩游戲的渴求(玩游戲的行為、回想玩游戲和期待玩游戲支配了個體的日常生活);(2)不能玩游戲時出現戒斷癥狀(可以表現為易怒、焦慮、悲傷);(3)耐受癥狀(需要玩的時間越來越長);(4)無法控制要玩游戲的意圖;二、網絡成癮(四)診斷與鑒別診斷DSM-5網絡成癮診斷標準在12個月內滿足下述5個及以上標準:(5)因游戲對其他愛好喪失興趣;(6)即使知道玩游戲的潛在危害仍難以停止;(7)因玩游戲而向家人朋友撒謊;(8)用游戲逃避問題或緩解負性情緒;(9)玩游戲危害到工作、學習和人際關系。二、網絡成癮(四)診斷與鑒別診斷ICD-11游戲成癮診斷標準診斷游戲障礙需要滿足三個標準,且持續一年以上(特殊嚴重情況另外考慮):(1)對玩游戲的控制功能受損,比如不分時間場合地打游戲,頻率過高,持續時間過長等。(2)賦予游戲越來越高的優先性,玩游戲的重要程度高于其他興趣愛好和日常活動。(3)已經導致負面結果出現,卻依舊停不下來,情況持續惡化。二、網絡成癮(五)治療及預后IA的治療需要綜合性的干預,強調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具體的治療方法仍在探索當中,尚缺少臨床指南與規范,大多數治療都是基于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推薦。(1)藥物治療。(2)心理治療。(3)其他:體育運動干預、生物反饋治療、中醫治療等。二、網絡成癮三、進食障礙(一)概述進食障礙(eatingdisorder)主要指在心理因素、社會因素以及特定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導致的,以反常的攝食行為和心理紊亂為特征,伴發顯著體重改變或生理功能紊亂的一組綜合征。包括神經性厭食(anorexianervosa,AN)、神經性貪食(bulimianervosa,BN)、暴食癥(bingeeatingdisorder,BED)、回避-限制性攝食障礙(avoidant/restrictivefoodintakedisorder,ARFID)、異食癖(pica),和反芻-反流障礙(rumination-regurgitationdisorder)。進食障礙常常在青春期發展的兩個重要階段中出現:青春期早期和青春期晚期向成年階段的過渡時期,以青少年女性為主要發病人群。(二)神經性厭食神經性厭食是一種多見于青少年女性的進食行為障礙。特征為由于對肥胖的恐懼和對體型過度關注,通過限制飲食,并采取過度運動、嘔吐、導泄等方法減輕體重,使體重降至明顯低于正常標準,常伴有一系列生理、行為和心理的改變。神經性厭食的體重減輕并非軀體疾病所致,節食也非其他精神障礙的繼發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與極度衰竭,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發育。三、進食障礙(二)神經性厭食1.流行病學一項對美國青少年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在13~18歲青少年中神經性厭食發病率為0.3%,在8~15歲年齡段中神經性厭食發病率為0.1%。過去一直認為神經性厭食在男孩中比較少見,但有一項調查顯示在5~12歲男性中神經性厭食的發病率為0.4%~1.2%。神經性厭食合并精神障礙的比例很高,80%以上的患者伴發情感障礙。三、進食障礙(二)神經性厭食2.高危因素(1)生物學因素:神經性厭食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神經厭食還與5-羥色胺等中樞神經遞質的代謝異常,以及腦結構和功能的異常改變等生物因素有關。(2)心理因素:該癥患者多具有自我評價低、高神經質、過度依賴及完美主義傾向、過度關注體型體重,并以此判斷自我價值等特點。患者可能把控制進食作為應對緊張、焦慮的一種方式,通過限制進食,獲得苗條身材來達到情緒滿足。(3)社會文化和家庭因素:社會價值觀念崇尚“以瘦為美”,女性往往通過對苗條身材的追求來獲得社會的認可和贊許;家庭在塑造青少年的價值觀上也意義重大。三、進食障礙(二)神經性厭食3.臨床表現神經性厭食的發病常在青春早期,或高中畢業前后,男童發病可早至青春期開始以前。本病起病隱匿,剛開始時常常因為肥胖節食,每天進食量較發病前減少2/3以上,特別不愿意吃高能量的食物,喜歡參加劇烈的活動,繼而厭食、嘔吐、消瘦,后期主要臟器功能衰退,甚至危及生命。三、進食障礙(二)神經性厭食4.診斷標準DSM-V限制能量攝入,導致相對于其年齡、性別、發育水平及軀體健康狀況而言明顯的低體重。即使體重明顯減輕,仍然強烈恐懼體重增加或變胖,或者持續進行妨礙體重增加的行為。否認體重減輕嚴重性,將體重與自我價值聯系,曲解自己的形體。三、進食障礙(二)神經性厭食4.診斷標準ICD-11:存在體重明顯減輕,在成人中BMI<18.5kg/m2,在兒童或青少年中BMI低于5%的同齡人,且體重減輕不是由于其他疾病或食物缺乏造成的。患者往往存在異乎尋常的害怕發胖的觀念,并存在試圖減少食物攝入(限制進食),清除(自我引吐、自行導致的排便)或增加能量代謝(過度運動)的行為。患者以低體重作為自我評價的中心,過度不正常地追求低體重。三、進食障礙(二)神經性厭食4.診斷標準神經性厭食可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限制型(restrictingtype,AN-R)和暴食/清除型(binge/purgingtype,AN-BP)。限制型:在最近3個月中,無反復發作的暴飲暴食或清除行為(如自我誘導嘔吐或濫用瀉藥、利尿劑或灌腸劑)發作。該亞型患者的體重量減輕主要是通過節食、禁食或過度運動實現。暴食/清除型:在最近3個月中,存在反復發作的暴飲暴食或清除行為(即自我誘導嘔吐或濫用瀉藥、利尿劑或灌腸劑)。三、進食障礙(二)神經性厭食5.治療(1)恢復體重并監測任何可能出現的醫學并發癥:保證患者正常營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確定目標體重和理想體重增長率,供給高熱量飲食并補充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2)心理治療:認知治療(CBT),行為治療和人文關系治療。改變患者對體形的錯誤認知,建立合理,有計劃的飲食行為。(3)藥物治療:以對癥為主,治療目的一為調節與滿足感有關的神經遞質或神經肽進而改善食欲,二為治療與神經性厭食共病的其他精神障礙。可使用抗抑郁劑如氟西汀、丙咪嗪、阿米替林或抗精神病藥物如舒必利。(4)長期觀察并預防復發。三、進食障礙(二)神經性厭食6.預后病程常為慢性遷延性,有周期性緩解和復發。約50%患者治療效果較好,20%患者時好時壞反復發作,25%患者遷延不愈,5%~10%患者死于極度營養不良,其他并發癥或情緒障礙導致的自殺。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神經性貪食是一種不可控制、發作性的多食、暴食,并伴有不適當的代償行為阻止體重的增長。可反復發作。多見于女性,有時伴發神經性厭食。特征是反復出現的暴食以及暴食后不恰當的消除行為,如誘吐、濫用利尿劑或瀉藥、節食或過度運動等。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1.流行病學一項對美國青少年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神經性貪食的發病率為0.9%(其中女性為1.3%,男性為0.5%)。有研究顯示我國人群的進食障礙終身患病率<0.1%。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2.病因(1)生物學因素:神經性貪食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同卵雙生子的同病率(23%)顯著高于異卵雙生子(9%),提示遺傳的作用;可能與青春期下丘腦功能改變有關。(2)心理因素:神經性貪食患者青春期適應常常存在困難,較為敏感,情緒不穩定,易出現憤怒、沖動、抑郁、焦慮和罪惡感等。在個性或人格方面,神經性貪食患者自我評價低、神經質水平高,呈現過度依賴及完美主義的特點。(3)社會文化和家庭因素:與神經性厭食相比,神經性貪食患者家庭中的沖突、被拋棄和被歧視更為多見。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3.臨床表現有暴食-嘔吐反復發作的典型表現,即強烈的進食沖動以至無法控制食量,繼而擔心暴食使體重增加,又采用催吐等方法控制,可伴發神經性厭食。在暴食之前,患者常有抑郁情緒、感到悲傷、孤獨、空虛、孤立,或者因無法應對壓力而感到焦慮。暴食時這些消極體驗得到緩解,但隨后又因為詆毀性的自我批評、內疚和自罪感,陷入抑郁。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3.臨床表現暴食行為常常秘密進行,持續的時間從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多數是自發的,但有些也可能是有計劃的。暴食之后采用補償行為來避免體重增加,如自我引吐,濫用瀉藥,利尿劑或其他藥物,禁食或過度運動。神經性貪食常常不顯示疾病體征,體重通常是正常的,因此很難通過體格檢查做出診斷。多數患者是神經性厭食的延續者。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4.診斷標準DSM-V:(1)反復發作的暴食。暴食發作以下列2項為特征:①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內進食(例如,在任何2h內),食物量大于大多數人在相似時間段內和相似場合下的進食量;②發作時感到無法控制進食(例如,感覺不能停止進食或控制進食品種或進食數量)。(2)反復出現不適當的代償行為以預防體重增加,如自我引吐,濫用瀉藥,利尿劑或其他藥物,禁食,或過度鍛煉。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4.診斷標準DSM-V:(3)暴食和不適當的代償行為同時出現,在3個月內平均每周至少1次。(4)自我評價過度地受身體的體型和體重影響。(5)該障礙并非僅僅出現在神經性厭食的發作期。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4.診斷標準ICD-11:存在反復發作的暴食(在過去的1個月內至少一周一次),指在一段特定時間內患者感到自己的食欲無法控制,進食比平常多許多的食物,并主觀感覺自己無法停止進食或控制自己吃的食品的種類或數量。暴食發作伴有暴食后反復的清除行為:患者試圖以自我誘導、吐瀉和過度運動等不恰當的補救措施來防止體重增加。患者以低體重作為自我評價的中心,過度不正常地追求低體重。但患者并不存在極低的體重,也不符合神經性厭食的診斷標準。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5.治療神經性貪食的治療包括營養治療、藥物治療和綜合心理治療。(1)營養治療目標是營養狀況的恢復和正常進食行為模式的重建,打破由于營養不良造成軀體和心理問題,以及持續的進食障礙模式惡性循環。(2)藥物治療以抗抑郁藥為主。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5.治療(3)心理治療中,認知行為治療尤為重要,著重改變患者貪食和代償行為相關的思維方式和感覺狀態,以及對體形、體重的的錯誤認知,建立合理,有計劃的飲食行為。進食障礙患者的家庭一般充滿敵意,缺乏良好的教育方式和共情,家庭治療可以通過引入新的觀點或做法,來改變與病態行為相互關聯的惡性循環。(4)此外,需要對神經性貪食進行長期觀察并預防復發。三、進食障礙(三)神經性貪食6.預后對貪食癥患者的跟蹤研究發現,他們比厭食癥患者有更大的康復機會。未經治療的患者1~2年后25%~35%癥狀自行緩解,經正規治療的患者50%~90%病情緩解。病期越長,預后越差。該病的復發率較高,有研究發現該病治療成功后6個月至6年內的復發率為30%~50%。三、進食障礙四、其他(一)暴力WHO對暴力的定義是“蓄意地運用軀體的力量或權利,對自身、他人、群體或社會進行威脅或傷害,造成或極有可能造成損傷、死亡、精神傷害、發育障礙或權益的剝奪”。據WHO估計,2000年全球青少年他殺死亡率高達9.2/10萬。青少年暴力是一種常見的暴力類型,青少年不僅是暴力的受害者,也往往是暴力的犯罪者。(一)暴力1.原因(1)暴力本身的傳染性和擴散性:不僅是暴力行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很有可能再次使用暴力,而且旁觀者也容易受到影響,模仿暴力的行為。(2)外在環境影響家庭環境:家庭教育與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存在很大關系。學校環境:在處于等級化分層結構中的底層學校,更容易滋生暴力,越軌等社會問題,反過來,暴力,越軌等問題的存在也具有負外部性,相互滋生并進一步惡化學校的外在環境。(3)個人因素:有智力障礙、學習困難、中重度語言障礙和心理障礙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四、其他(一)暴力2.特征現在公認的暴力行為分為三種類型:身體攻擊(physicalvictimization)、語言攻擊(verbalvictimization)和關系攻擊(relationalvictimization)。其中,身體攻擊和語言攻擊又被認為“顯性攻擊(overtvictimization)”。關系攻擊具有間接與隱匿的特點:包括破壞受暴者與他人的關系,侮辱受暴者,降低受暴者在群體中的接受度以及將受暴者與社交群體隔離開來。四、其他(一)暴力2.特征暴力行為一般涉及生理傷害,心理傷害和財產傷害,并在生理傷害和心理傷害方面呈現出深度傷害的特點。一些邊緣學生,如問題學生,問題家庭子女,貧困學生,有身體障礙、智力障礙者,性格或行為上有異于他人者,常常成為校園涉暴人群。受暴力者一般性格內向,害羞怕事,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缺乏與朋輩相處的社交技巧。四、其他(一)暴力3.影響(1)遭受暴力的學生身心表現影響有:恐懼,消沉,抑郁,創傷后遺癥,憂慮,胃痛,自殘,自殺。(2)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個人在多次受害后具有了行兇的傾向:許多施暴者都是在受害經歷中學會對他人施暴的。因此,施暴者和受害者是在同一環境中產生,又是在同一環境中成長的。(3)帶來的長期影響可能包括抑郁癥、精神失常、自殺未遂、慢性疼痛綜合征、意外懷孕、艾滋病以及其他性傳播感染。(4)那些成為暴力受害者的兒童,具有飲酒和藥物濫用,吸煙以及發生高危性行為的較高風險。四、其他(一)暴力4.預防預防暴力需要從改變個人行為、家庭環境、提高社區和全社會的整體環境上入手。(1)
改變青少年的個人行為,對有暴力傾向的青少年應及時識別原因并進行針對性干預。(2)
從政策上消除學校等級分層的設定,轉變教育評價的思路,重視對行為偏差學生的轉化。(3)
改善學校內部的權力結構,緩和學校場域內人際關系的緊張。四、其他(二)自殺自殺(suicide)是指自愿的、自己動手讓自己死亡的行為,是一種自我懲罰和毀滅的行為。可分為自殺意愿,自殺未遂,自殺身亡。自殺意愿是指有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但未采取行動。自殺未遂是指有致死愿望的傷害自己生命的行動,但未造成死亡的結局。自殺身亡是指有充分依據判定死亡是故意采取自我致死的行為所致。四、其他(二)自殺1.流行病學在美國,15~19歲青少年中14%的死亡原因是由于自殺。自殺是美國所有兒童和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2013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我國10~14歲和15~19歲城市青少年傷害導致的年齡別死亡率分別為9.78/10萬和12.37/10萬,前三位的原因是交通事故、自殺和溺水,自殺已成為導致10~19歲青少年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四、其他(二)自殺2.危險因素(1)精神障礙:大多數有自殺行為的青少年均存在精神障礙,其中以抑郁癥最為普遍。(2)既往存在自殺行為:既往存在自殺行為的青少年再次發生自殺行為的概率較普通人群更高。(3)存在情感障礙或自殺行為的家族史。(4)既往存在身體或情感虐待的經歷或暴露在暴力行為之中。研究顯示,曾經目睹家庭暴力行為或作為家庭暴力行為的受害者的兒童和青少年會有更高的抑郁和自殺風險。(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交通需求預測咨詢重點基礎知識點
- 應對工作中突發事件的預案計劃
- 資源共享在班級工作中的重要性計劃
- 搶先獲取2025年VB考試核心試題及答案
- 倉庫成本控制與管理策略計劃
- 2024年惠州市博羅縣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班級輪值制度的設計與實施計劃
- 2024年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2024年河南循環科技產業集團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赤峰中色鋅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電站運行考試題及答案
- 農產品短視頻營銷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靜脈曲張治療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GB/T 12008.7-2025塑料聚氨酯生產用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堿性物質含量的測定
- 封隔器加工合同協議
- 2025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中小學組)題庫
- 漢中漢源電力招聘試題及答案
- 批評不可怕課件
- 智能建造基礎考試題及答案
- 金蝶K3-ERP系統管理制度
- 廚房用電安全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