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道路工程圖的繪制_第1頁
第六章 道路工程圖的繪制_第2頁
第六章 道路工程圖的繪制_第3頁
第六章 道路工程圖的繪制_第4頁
第六章 道路工程圖的繪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道路工程圖的繪制道路工程基礎知識道路按使用性質分為城市道路、公路、廠礦道路、農村道路、林區道路等。道路的結構組成主要包括路基和路面。

路面道路斷面圖道路工程施工圖的組成主要由平面圖、縱斷面圖、橫斷面圖、路面結構圖組成1)平面圖:道路的中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2)縱斷面圖:道路的中線在豎直面上的投影3)橫斷面圖:道路的中線上任意一點的法向切面1道路平面圖2道路縱斷面圖3道路標準橫斷面圖4道路橫斷面圖6.1道路繪圖基本知識

6.1.1圖幅圖幅是指圖紙的幅面大小,也就是指圖紙本身的大小規格,圖框是圖紙上表示繪圖范圍的邊線。根據需要,圖紙幅面的長邊可以加長,但短邊不得加長。長邊加長的尺寸應符合有關規定,長邊加長時,圖幅A0、A2.A4應為150mm的整倍數;圖幅A1、A3應為210mm的整倍數6.1.2圖線工程圖是線框圖,圖中的信息都是由線條表示的。為了反映圖中不同的內容和分清主次,必須采用不同的線型和線寬來表示。粗線的寬度若為b,則中線的寬度為0.5b,細線的寬度為0.35b合理的線型比例應當與打印比例保持對應關系。當打印輸出比例為1:n時,線型比例應當設置為n。線寬組合圖紙圖框和標題欄線寬6.1.3文字文字、數字、字母和符號是工程圖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規定的字體,規定的大小。《道路工程制圖標準》規定圖中漢字應采用長仿宋體字(又稱工程字),并采用國家正式公布的簡化字,除有特殊要求外,不得采用繁體字,漢字書寫要求采用從左向右、橫向書寫的格式。在AutoCAD環境中,漢字字體通常采用Windows系統所帶的TrueType字體“仿宋—GB2312"。當圖樣中有需要說明的事項時,需在圖樣所在圖紙的右下角圖標上方處加以敘述。6.1.4比例道路工程具有組成復雜、長寬高三項尺寸相差懸殊、形狀受地形影響大等特點,因此它的圖示方法與一般工程不完全相同。它的平面圖就是一個帶狀地形圖,縱向斷面圖是沿公路中心線的縱剖面圖,橫斷面是道路中心線法線方向的斷面圖,根據這三種圖所表示的內容的差異,通常采用的繪圖比例各不同,繪圖比例的選擇,應遵循圖面布置合理、均勻、美觀的原則,使繪出的圖形有較好的可讀性。6.2路線平面圖的繪制路線平面圖是沿道路路線方向發展的地形圖。其作用是表達路線的方向、平面線型(直線和轉彎方向)以及路線兩側一定范圍內的地形、地物情況,以及結構物的平面位置。道路路線具有狹而長的特點,一般無法把整條路線繪在一張圖紙內。通常分段畫在多張圖紙上,每張圖紙上注明序號、張數、指北針和拼接標記。其內容主要包括地形、路線兩部分。6.2.1地形部分(1)比例路線平面圖應根據地形的起伏情況采用相應的比例。城鎮區一般采用1:500或1:1000,山嶺重丘區一般采用1:2000,微丘和平原區一般采用1:5000。(2)方位為了表示路線所在地區的方位和路線的走向,在路線平面圖上應畫出指北針或坐標網。指北針箭頭所指為正北方向。坐標方位的規定同地形圖,即X軸向為南北方向,向北為正;Y軸向為東西方向,向東為正。(3)地形路線平面圖中地形起伏情況主要用等高線表示,等高線能反映地面的實際高度、起伏狀態,具有一定的立體感,能滿足圖上分析研究地形的需要。等高線愈密,表示地勢愈陡,等高線愈疏,表示地勢愈平坦。(4)地物地物按比例縮小畫在圖紙上時,只能用簡化的規定符號表示。如在路線平面圖中地面上的地物如河流、房屋、道路、橋梁、電力線、植被等,都是按規定圖例繪制的。常用的地物圖例基本與地形圖中的地物圖例相同。6.2.2路線部分(1)設計路線在《道路工程制圖標準》中規定,道路中心線應采用細點劃線表示,路基邊緣線應該采用粗實線表示。由于公路路線平面圖所采用的比例太小,公路的寬度無法按實際尺寸畫出,所以在路線平面圖中,設計路線是用粗實線沿著道路中心表示的。(2)里程樁為了清楚的看出路線的總長和各段之間的長度,一般在道路中心線上從起點到終點,沿前進方向的左側注寫里程樁(KM)。里程樁分公里樁和百米樁兩種。在符號上面注寫K1,即表示距路線起點1km,右側注寫百米樁,用樁位,用字頭朝向前進方向的阿拉伯數字表示百米數,注寫在短線的端部。同時也可均采用垂直于路線的細短線表示公里樁和百米樁,如若樁號為K1+200,則表示距路線起點1.2km。(3)平曲線道路路線在平面上是由直線段和曲線段組成的,在路線的轉折處應設平曲線。最常見的較簡單的平曲線為圓曲線,其主要基本幾何要素有:①交點JD,是路線的兩直線段的理論交點;②轉折角a,是路線前進時向左(az)或向右(ay)偏轉的角度;③圓曲線半徑R;④切線長T,是切點與交角點之間的長度;⑤外矢距E,是曲線中點到交角點的距離;⑥曲線長L,是曲線兩切點之間的弧長。在路線平面圖中,轉折處應注寫交點代號并依次編號,如JD2表示第2個交點。還要注出曲線段的起點ZY(直圓點)、中點Qz(曲中點)、終點YZ(圓直點)的位置。為了將路線上各段平曲線的幾何要素值表示清楚,一般還應在圖中的適當位置列出平曲線要素表。如果設置緩和曲線,則將緩和曲線與前、后段直線的切點分別標記為ZH(直緩點)和HZ(緩直點);將圓曲線與前、后段緩和曲線的切點分別標記為HY(緩圓點)和YH(圓緩點)。6.2.3用AutoCAD繪制路線平面圖的方法路線平面圖的繪制包括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地形圖的繪制;另一部分是在地形圖上繪制路線中心線。(1)數據準備在繪制路線中心線前,要根據道路設計人員定出的交點和轉角數據,計算出平面曲線的相關要素,即圓曲線的半徑R,切線長T,曲線長L,外矢距E。在實際工作中路線導線的坐標數據都是用Excel表格存放。這樣簡化了在繪圖時輸入坐標的麻煩,在Excel表格中編輯導線點坐標對,如圖所示,選中D2欄,輸入公式“C2&","&B2”,按回車鍵,系統自動生成了所需要的坐標對。選中D2欄,將光標指向第二欄右下角,系統出現黑色小十字標記,按住鼠標左鍵向下拖動十字標記,一直到ZD,D2欄就自動生成了對調后的各交點的坐標對,并將他們依次復制下來。(2)設置圖形單位進入繪圖工作界面后,可按照提供的相應命令來完成圖形單位的設置。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選擇“格式”菜單下的“單位”命令或直接在命令行中輸入“Units”按回車鍵,系統彈出“圖形單位”對話框。2)在“長度”選項組中,在“類型”下拉列表框中選擇“小數”,在“精度”下拉列表框中選擇0。3)在“角度”選項組中,在“類型”下拉列表框中選擇“十進制讀數”,在“精度”設為“0.00”。4)對測角的“方向控制”,就以AutoCAD2008的默認設置,圖形正右側(向東的方向)為0°。5)在“插入比例”選項組中,用于縮放插入內容的單位設為“毫米”。(3)設置圖層和文字式樣在繪制道路中線時要在地形圖圖層設置的基礎上,增加路線中線層(zhongxian),顏色為紅色,線寬設為1.0(粗實線);路線導線層(daoxian),顏色為白,線寬默認;標注線層(bzhxian),線寬0.25(細實線);文字注釋層(wenzi),文字式樣設置為字體是txt.shx,大字體gbcbig.shx,高度為10,寬高比為0.7。(4)繪制路線中心線1)繪制路線導線:將“daoxian'’圖層置為當前層,使用多段線命令Spline來繪制,各導線點的坐標不用從鍵盤輸入,而是用圖所示Excel表中D列的坐標數據,即在AutoCAD執行Pline命令,要求輸入起點時,將Excel表中D2列的坐標數據復制后粘貼于此,AutoCAD自動依次讀取各點坐標值,繪制出一個多段線。2)確定平曲線上的主點:路線在JDl,JD2處的轉彎都是圓曲線,要繪出這些曲線,首先要定出曲線上的主點位置。以JDl處為例,介紹確定主點位置的方法。新建一個“assist”(輔助)圖層,顏色設為藍色,將其置為當前層。①繪制JDl處轉折角平分線JDlP;②確定QZ點:從JDl開始,沿JDlP向P方向量取外矢距的長度,此點即為QZ點。③確定YZ點:將“zhongxian”層置為當前層。用繪制圓弧命令Arc,用“起點、圓心、角度”選項,起點為QZ點,從QZ點向P量取圓曲線的半徑300,得到圓心,所對應的圓心角是az/2=19.6779°,這樣繪出的圓弧的另一個端點就是YH點。③確定ZY點:ZY點與YZ點相對于角平分線DJlP對稱,所以可用鏡像的方法得到ZY點。這樣就確定了第一個交角點JDl處的平曲線各主點。用相同的操作方法,確定出JD2處的平曲線的各主點。將點樣式設置成“十字”。刪除所有的輔助線即得到所示的圖形3)連接路線中線的直接段:曲線繪制完成以后,使用Line命令,連接路線中線的各直線段。。(4)繪制特征點位置線、里程樁線、百米樁線并標注文字:1)繪制特征點位置線:設置“bzhuxian”層為當前層。用偏移命令,將路線中線向上偏移5個圖形單位。用繪制直線命令Line,在路線上的每一個主點處繪制短直線,分別與路線導線和上側的偏移線垂直相交。2)繪制公里樁、百米樁標注線:將路線導線向下方分別偏移5個單位和15個單位,得到兩條偏移線。3)編輯標志線和位置線:對各標志線和位置線進行剪切、延伸,使公里樁長度為15個單位,主點位置線和百米樁長度為5個單位。最后刪除路線導線的偏移線等輔助線,只留下路線中線、路線導線、主點位置線、公里樁標志線和百米樁標志線。4)繪制公里樁符號和交角點符號:公里樁符號用繪制圓環Donut命令,內徑是0,外徑是5。交角點符號用繪制圓的命令Circle,直徑為3,圓心在交點上。對小圓圈內的部分進行修剪。5)標注文字:將圖形縮小,比例因子為0.5,把“wenzi”圖層置為當前圖層。若標注的文字大小方向不同,可選用不同高度和旋轉角度,分批標注。這樣標注的文字位置和角度有些可能不太合適,可利用移動和旋轉命令進行修改。如圖所示,即完成路線平面圖的繪制。6.3道路縱斷面圖的繪制路線的縱斷面圖是表示路線中心的地面起伏狀況以及路線的縱向設計坡度和豎曲線。道路路線的縱斷面圖是用假想的鉛垂剖切面沿著道路的中心線進行縱向剖切。由于道路中心線是由直線和曲線組合而成的,所以縱向剖切面既有平面,又有曲面。為了清晰地表達路線的縱斷面情況,特采用展開的方法,將此縱斷面展平成為一平面,并繪制在圖紙上,即為路線的縱斷面圖。6.3.1縱斷面的圖示內容路線縱斷面圖包括圖樣和資料表兩部分,一般圖樣畫在圖紙的上部,資料表布置在圖紙的下部。(1)圖樣部分1)比例路線縱斷面圖的橫向長度表示路線的長度(里程),縱向高度表示地面及設計線的標高。由于路線和地形的高程變化比起路線的長度要小得多,為了在路線縱斷面圖上清晰的顯示出高程的變化和設計上的處理,繪制時一般采用縱向比例比橫向比例放大10倍。橫向比例尺和縱向比例尺的確定要根據實際工程要求選取,如在山嶺地區,橫向比例尺一般選擇1:2000,則與之對應的縱向比例尺選擇1:200;在丘陵和平原地區,由于地形起伏變化較小,所以橫向比例尺一般選擇1:5000,則與之對應的縱向比例尺選擇1:500。由于路線較長,路線的縱斷面圖一般都有許多張,則在第一張圖的圖標內或左側縱向標尺處應注明縱、橫向所采用的比例尺。2)設計線和地面線在縱斷面圖中,粗實線為公路縱向設計線,是由直線段和豎曲線組成的,它是根據地形起伏和公路等級,按相應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而確定的,設計線上各點的標高通常是指路基邊緣的設計高程。不規則的細折線為設計中心線處的地面線,它是根據原地面上沿線各點的實測中心樁高程而繪制的。比較設計線與地面線的相對位置,可確定填挖地段和填挖高度。3)豎曲線在設計線的縱向坡度變更處,即變坡點,應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規定設置豎曲線,以利于汽車平穩的行駛。豎曲線分為凸形和凹形兩種,在圖中分別用“”和“”符號表示,符號中部的豎線應對準變坡點,豎線兩側標注變坡點的里程樁號和豎曲線中點的高程。符號的水平線兩端應對準豎曲線的起點和終點,水平線上方應標注豎曲線要素值(半徑R、切線長T、外距E)。4)沿線構造物道路沿線如設有橋梁、涵洞、立交和通道等構造物時,應在其相應設計里程和高程處,按圖例繪制并注明構造物名稱、種類、大小和中心里程樁號。5)水準點沿線設置的水準點,都應按所在里程注在設計線的上方或下方,并標出其編號、高程和路線的相對位置。(2)資料表部分路線縱斷面圖的資料表是與圖樣上下對應布置的,這種表示方法,較好地反映出縱向設計線在各樁號處的高程、填挖方量、地質條件和坡度以及平曲線與豎曲線的配合關系。資料表主要包括以下欄目和內容:1)地質概況:根據實測資料,在該欄中注出沿線各段的地質情況,作為修筑道路路基時的地質資料。2)高程資料:表中有設計高程和地面高程兩欄,它們應和圖樣互相對應,分別表示設計線和地面線上各點(樁號)的高程。3)填挖高度:設計線在地面線下方時需要挖土,設計線在地面線上方時需要填土,挖或填的高度值應是各點(樁號)對應的設計高程與地面高程之差的絕對值。4)坡度及坡長:標注設計線各段的縱向坡度和水平長度距離。該欄中的對角線表示坡度方向,左下至右上表示上坡,左上至右下表示下坡,坡度及坡長分注在對角線的上下兩側。如圖11-5所示,該欄中第一格的標注“1.1/65,表示從K4+865坡段設計縱坡為1.1%,設計長度為65m,此段路線是上坡。5)里程樁號:沿線各點的樁號是按測量的里程數值填入的,單位m,樁號從左向右排列。在平曲線的起點、中點、終點和橋涵中心點等處可設置加樁。6)直線及平曲線:在路線設計中,豎曲線與平曲線的配合關系,直接影響著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以及道路的排水狀況,故《公路路線設計規范》對路線的平縱配合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由于道路路線平面圖與縱斷面圖是分別表示的,所以在縱斷面圖的資料表中,以簡約的方式表示出平縱配合關系。在該欄中,以“—”表示直線段;以“︹”、“︺”或“”“”四種圖樣表示平曲線段,其中前兩種表示設置緩和和曲線的情況,后兩種表示不設緩和曲線的情況,圖樣的凸凹表示右轉曲線,下凹表示左轉曲線。6.3.2繪制路線縱斷面圖的步驟繪圖前應設計好比例尺(1)設置圖層根據道路縱斷面圖中包括的內容,需要設置“biaoti”(標題欄)層、“dimian”(地面線)層、“sheji”(設計線)層、“biaozhu”(標注)層等,每一層的線型均為Continuous,線寬各圖層不同。如圖框和設計線線寬為1.0,標題欄用0.7,坡度線用0.35等,為使圖形容易分別,還可將各圖層設置成不同的顏色。(2)設置圖形單位和文字式樣(3)繪制縱斷面的標題欄將“biaoti”層置為當前層,先按1:1000比例,從K4+800到K5+275,本幅圖包括的里程數為475m,再加上標題樣左端的文字占的寬度,標題欄底線長繪制505,將標題欄底線依次向上偏移,得到“直線與曲線”、“里程”、“地面高程”、“設計高程”、“坡度”、“土壤質欄”,每一欄的寬度,以填寫項所占尺寸為準,比如“直線與曲線欄”需偏移10,在最后標注文字時,若寬度不合適還可調整。繪制一條垂直線,長度從標題欄底線繪制到頂線,位置距最左端20,作為標題與內容的分界線。(4)繪制高程標尺繪一條垂線,起點在標題欄豎線的頂端,向上繪制,長度20(代表的高度為2m),將其線寬設置為2.0,然后將該線再向上復制,使其首尾相接,這樣繪出的看起來是一條直線,但卻是兩個圖形對象,將這兩個對象設置成對比度較大的兩種顏色。根據地面高程情況,再將這兩個對象同時向上復制數次,這樣標尺就繪成了。(5)設置坐標原點在繪圖前,將外業測繪的數據整理到Excel表中,B列為各地面點的樁號,C列為各地面點的實測高程,D列為各地面點的里程數值,E列為繪圖用的各地面點的坐標值。坐標的原點需設置在標尺的底部,原點橫坐標值是本幅圖最左端的里程數,縱坐標要比實測的所有轉點高程最小值還要小一些,本例中原點坐標為(4800,2280)。為了方便用坐標展繪地面線,現將前面繪制的標題欄和標尺等所有圖形對象以標尺底部為基點,移動到AutoCAD世界坐標系的(4800,2280)處。目的是使圖中標尺底部(縱斷面圖的坐標原點)的坐標與Excel表中計算的坐標一致,可直接輸入各點坐標來繪制地面點。(6)繪制地面線將”dimian”層置為當前層,使用多段線命令pline繪制地面線。(7)繪制設計線將“sheji”層設置為當前層,使用多段線命令Pline繪制設計線。繪制時將各里程樁的里程作為橫坐標,各里程樁處的設計高程作為縱坐標。操作步驟與繪制地面線類似,對豎曲線位置,采用三點繪制圓弧的方法,三點依次是豎曲線起點、變坡點位置設計標高處、豎曲線終點。(8)繪制豎曲線標志符號在設計線圖層中,用Line命令繪制各豎曲線標志符號。注意:符號中部的豎線的橫坐標就是豎曲線轉點里程,符號的水平線兩端的橫坐標應分別是豎曲線的起點和終點里程。為圖形美觀,各豎線標志符號應大致在同一個高度。(9)繪制標題欄中的相關線在“直線與曲線”欄中,依據路線設計中線各主點的里程繪制。在“里程樁號”欄中,百米里程位置和曲線的主點位置繪制豎短線為里程樁標志,先繪出最左邊的第一條里程樁標志,然后使用偏移命令,按里程間隔偏移。這樣繪出的標志長短相同。按設計數據,用Pline命令繪制坡度/坡長線。(10)標注文字執行“單行文字標注”命令,對大小、方向相同的文字標注,可用鼠標點擊適當的位置,輸入完一處文字,再點擊下一處位置,輸入文字。一次Text命令,可連續多次輸入文字,直到退出命令。不同高度、不同方向的文字需重新輸入Text命令,重新設置文字高度和文字方向,再進行文字輸入,直到將圖中所有文字標注完畢。(11)標注水準點及橋涵構筑物橋涵構造物等標注的位置與其樁號對應,對標注符號,先定義圖塊,再利用圖塊插入命令插入。6.4道路橫斷面圖的繪制路線橫斷面圖是在垂直于道路中心線的方向上所作的斷面圖,其作用是表達路線各中心樁處路基橫斷面的形狀和橫向地面高低起伏狀況。6.4.1道路橫斷面圖相關知識在道路橫斷面外業測量中,對每一個需測橫斷面的位置,都要進行測量,測得在橫斷面方向上各變坡點相對于中樁地面的高差,根據外業實測數據,整理得出各里程樁的橫斷面的資料,表中按路線前進的方向分左側、右側。分數的分子表示測段兩端的高差,分母表示測段的水平距離。高差為正表示上坡,為負表示下坡。根據這些數據繪制出各里程橫斷面圖,再根據設計要求,畫出路基斷面設計線,得到一系列的路基橫斷面圖,以此來計算公路的土石方量和作為路基施工的依據。10.4.2繪制橫斷面圖的步驟(1)設置繪圖比例在繪制道路橫斷面圖時,一般情況下,縱坐標(高差)和橫坐標(路寬)比例是相同的,根據具體情況可選1:100或1:200,在設計前應定好繪圖比例。(2)設置繪圖環境圖形單位的設置同前。道路工程制圖中的規定,橫斷面圖的地面線采用細實線。在圖層管理器中,設置“dimian”(地面線)層,線寬為0.25;“tukuang”(圖框線)層,線寬為1.0,線型均為Continuous,同時各層設置成不同的顏色。(3)繪圖1)繪中線樁:用Line命令畫一條平行與Y軸方向的豎線,作為橫斷面的中心樁。2)繪地面樁:由測量數據可以看出,用Pline多段線命令,使用相對直角坐標輸入,繪制地面線。3)縮放圖形:前面在圖形單位設值時,設置的是一個圖形單位代表1mm,上面輸入坐標時,4.4mm距離就直接輸入4.4,也就是4.4mm表示4.4m,很顯然,繪出的圖的比例就是1:1000。而斷面圖要求的繪圖比例是1:200,所以要對上面繪出的圖進行縮放,比例因子為5,也就是將圖放大5倍。1:1000的圖放大5倍,正好是要求的繪圖比例1:200。4)標注文字:橫斷面圖中的文字標注內容很少,僅標注中心樁的樁號。在縮放后的圖上標注文字,更容易確定適宜的文字高度,可達到更好標注效果。這里的文字高度選用10,比較合適,當要求的繪圖比例尺發生改變時,最好試一試不同高度的文字的標注效果,最后確定選用的文字高度。最終完成K4+800處的橫斷面圖的繪制,如圖11-6所示。注意:在輸入點位時,用的是相對直角坐標系的值是當前點相對于前一個點的橫、縱坐標的改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