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多校九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每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1.(2分)下圖的內容體現了古代()A.建筑雕塑技術高超 B.世界古代文明交流 C.世界文明的多元化 D.大河文明繁榮昌盛2.(2分)《漢謨拉比法典》序文提到:“把光明普照蘇美爾阿卡德大地的那個國王,使周圍的世界都屈服于他的那個國王,伊什塔爾神的寵兒就是我,漢謨拉比。”這表明法典意在()A.完善法律體系 B.強化神權統治 C.維護君主權威 D.規范等級秩序3.(2分)在古希臘城邦,演說表達建議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公元前427年,雅典公民大會在演說家克里昂的鼓動下竟然決定:將密提林城邦男女老幼全部處死。這表明()A.演說家享有最高話語權 B.演說是其民主主要方式 C.公民大會能夠科學決策 D.雅典民主制度存在弊端4.(2分)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羅馬教會和信徒的廣泛支持。查理成為法蘭克國王后鼓勵基督教發展,向教會貢獻“什一稅”,從而獲得了查理曼的稱號。材料反映了()A.法蘭克王國興衰歷程 B.教權屈居王權之下 C.查理曼帝國分裂原因 D.王權教權相互勾結5.(2分)《社會科學國際百科全書》一書中說:“在莊園制度下,土地權便是一種政治權……領主是以領主權和莊園權來駕馭農民的,其中的媒介正是土地,”土地成為媒介的原因是()A.提供勞役是農民的義務 B.領主能向佃戶征收捐稅 C.領主掌握著土地所有權 D.農民須義務耕種自營地6.(2分)12世紀后流行于西歐的《列那狐傳奇》將各種動物人格化、個性化。其中,獅子象征專橫昏庸的國王,熊和狼則是殘暴貪婪的封建貴族,狐貍列那象征市民,當主角列那狐與獅子、熊和狼展開斗爭時,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列那狐。由此可知,《列那狐傳奇》()A.推動了城市自治權的取得 B.受益于人文主義思潮的涌起 C.體現了長篇小說高度發達 D.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斗爭需要7.(2分)據表可知,拜占庭文化()文學領域拜占庭學者們努力吸收古典文化,并刻意仿效,創造出許多杰作,如查士丁尼時代《戰史》《建筑》等藝術領域區別西歐單調乏味統一的圣母畫,結合兩河流域的文化藝術特色,創造了獨特的宗教藝術風格A.豐富多樣,神權至上 B.兼收并蓄,推陳出新 C.東西交融,影響深遠 D.源遠流長,博大精深8.(2分)646年,孝德天皇頒布詔書,廢除皇室和貴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對大夫以上高官貴族賜予食封。這些措施使日本()A.鏟除豪強勢力 B.依靠貴族統治 C.幕府獨掌大權 D.封建關系確立9.(2分)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評價歷史事件,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能力。對如圖中歷史事件評價正確的是()A.將世界連為整體 B.進行殖民掠奪擴張 C.促進中外友好交流 D.航海壯舉載入史冊10.(2分)16世紀在英國流傳一首歌謠:“一屋寬且長,織機二百張,織工二百人…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齊將顏色陳。二十扦制匠,將呢折成匹……”歌謠表明英國()A.雇工分工合作興起 B.棉紡織業興盛 C.租地農場逐漸發展 D.城市獲得自治11.(2分)在中世紀,雕塑只是為了給教堂的神龕和大門作裝飾。而在文藝復興時期,矗立在城市廣場上的雕像往往充滿動感,參觀者可以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充分欣賞人體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這實質上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A.雕塑使用范圍擴大 B.宗教退出人們生活 C.雕塑裝飾功能增強 D.人文主義思想流行12.(2分)某文獻提到:“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力,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種形式的政府變成是損害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權利來改變它或廢除它,建立新的政府。”據此推斷該文獻是()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 C.《獨立宣言》 D.《共產黨宣言》13.(2分)何順果在《世界史:以文明演進為線索》中強調:“盡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永遠的分開,但三國的革命作為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不僅有一定聯系,而且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17世紀和18世紀發生于大西洋西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有著其最大的公約數。”文章中所提到的“最大的公約數”是指()A.推翻封建統治,掃除發展障礙 B.伸張“權利”,爭取“人權” C.推翻殖民統治,贏得民族獨立 D.進行殖民擴張,完成資本積累14.(2分)工業革命期間,以瓦特為代表的能工巧匠幾乎都沒有受過正規系統的學校教育,而接受的是學徒教育。在倫敦當學徒的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在首飾店當學徒的富爾頓發明了汽船;見習司爐工斯蒂芬森靠在夜校旁聽和自學制造出第一輛火車。這表明工業革命時期()A.學徒教育質量優于學校教育 B.技術發明主要源于經驗累積 C.科學家更重視參與生產實踐 D.尚未重視對科學理論的探究15.(2分)下面是劉宗緒主編的《世界近代史》目錄的部分內容。省略號部分最有可能是()第十二章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與發展第一節早期工人運動第二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空想社會主義2.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3.……第三節第一國際A.資本主義初步確立 B.法國獨立工人運動的勃興 C.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D.促進國際無產階級聯合的斗爭16.(2分)“巴黎人民表達如下呼聲:徹底改造社會,廢除現存的一切法律關系和社會關系,取消一切特權和剝削,以勞動世界來取代資本統治,就是用勞動者自己的力量來解救自己!”這一運動()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B.表明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C.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拉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17.(2分)如圖是某探究小組歸納的歷史事件,它們共同說明了()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A.物質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B.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C.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D.人類社會的戰爭與和平二、非選擇題(2大題,每道大題18分,共36分)18.(18分)伴隨著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碰撞,各國各地區的文明開始相互影響,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逐漸形成。下面是九年級同學以“文明?碰撞?互鑒”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的成果展板,請你完成展板中的問題。展板一:【歸納比較——彰顯古代文明】(1)一組同學學習完世界古代史后,搜集了下面三個古代帝國的示意圖。請你指出它們的相同點,并簡述阿拉伯帝國的歷史貢獻。展板二:【文明呈現——感受建筑魅力】(2)二組同學展示的史料都是描述古代建筑的。請簡述這些建筑承載的歷史價值。史料一史料二史料三佚名建筑師以精確的算術設計,建造了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達625萬噸的石塊建筑物。這座陵墓總共用了200萬塊石頭,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數則從更遠的尼羅河上游地區獲取,趁洪水季節搬運到吉薩來。——摘編自《西方人文讀本》神廟歷經兩千多年,廟頂已坍塌,雕像蕩然無存,現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殼,廊柱環繞,是古希臘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至今,它所建立的建筑準則依然被證明是有效的,并被全世界的人們世代仿效。——摘編自《探尋古希臘藝術》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于72﹣80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跡。斗獸場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游氓們看角斗而造。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來看,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摘編自《西方建筑史》展板三【圖片展示——見證碰撞互鑒】(3)三組同學展示了左邊兩幅歷史地圖,請將A、B兩處內容補充完整。并從文明交流、碰撞的角度進行解讀。19.(18分)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是由其內在動力推動的結果,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是多方面的。九年級(3)班的同學以“歷史發展動力”為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收集到以下材料。時間相關內容公元前450年羅馬頒布了成文法,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等內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14﹣17世紀西歐資本主義工商業萌芽并逐步發展,歐洲進行文藝復興運動,人文主義思想廣泛流行15世紀后新航路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1640—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逐步確立起君主立憲制。17﹣18世紀啟蒙運動,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18﹣19世紀工業革命在英國首先發生,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勞動,現代工廠制度確立請回答:問題一: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羅馬成文法的地位。簡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后王權發生的變化及對英國社會產生的影響。問題二:根據以上材料總結,人類歷史具有怎樣的發展趨勢?結合所學分析,哪些因素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三:請你從“民主法治”“先進思想”“經濟發展”中選取角度,圍繞“歷史發展動力”提煉觀點,并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至少列舉兩個史實,史論結合,邏輯清晰,價值觀正確。)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多校九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每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1.(2分)下圖的內容體現了古代()A.建筑雕塑技術高超 B.世界古代文明交流 C.世界文明的多元化 D.大河文明繁榮昌盛【解答】這三幅圖中,圖一的古埃及墓穴壁畫、圖二的古印度貴族出行圖以及圖三的擲鐵餅石,主要展現的并非僅僅是建筑雕塑方面的高超技術。它們更側重于反映不同文明在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特色,A錯誤;從這三幅圖中,我們看不到明顯的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的直接證據。它們分別只是在呈現各自文明的某些場景,而沒有展現文明之間的交流互動,B錯誤;古埃及、古印度分別是不同地域的文明,它們有著各自獨特的文化、生活和藝術表現形式。這三幅圖很好地展示了不同文明的特色,體現了世界文明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多樣、各有千秋,充分說明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C正確;大河文明通常指的是依靠大河流域發展起來的文明,比如古埃及的尼羅河文明等。但這三幅圖并沒有集中突出展現這些文明在大河流域的繁榮昌盛景象,以及與大河密切相關的特定元素,D錯誤。故選:C。2.(2分)《漢謨拉比法典》序文提到:“把光明普照蘇美爾阿卡德大地的那個國王,使周圍的世界都屈服于他的那個國王,伊什塔爾神的寵兒就是我,漢謨拉比。”這表明法典意在()A.完善法律體系 B.強化神權統治 C.維護君主權威 D.規范等級秩序【解答】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宣揚了君權神授思想,維護了君主權威,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的工具。故C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到完善法律體系,排除A;材料體現了君權神授的思想,目的是為了強化君主統治而非神權統治,排除B;材料中沒有提及等級秩序,排除D。故選:C。3.(2分)在古希臘城邦,演說表達建議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公元前427年,雅典公民大會在演說家克里昂的鼓動下竟然決定:將密提林城邦男女老幼全部處死。這表明()A.演說家享有最高話語權 B.演說是其民主主要方式 C.公民大會能夠科學決策 D.雅典民主制度存在弊端【解答】A.根據題干信息“雅典公民大會在演說家克里昂的鼓動下竟然決定”可知公民大會享有最高話語權,故A錯誤;B.雅典民主的主要方式是抽簽選舉和輪番而上,故B錯誤;C.根據題干在“克里昂的鼓動下竟然決定:將密提林城邦男女老幼全部處死”并不能說明公民大會能夠科學決策,有時會導致權力的濫用,故C錯誤;D.根據題干信息“雅典公民大會在演說家克里昂的鼓動下竟然決定:將密提林城邦男女老幼全部處死”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度存在弊端,演說家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公民的非理性狀態,是對城邦理性精神的消解,故D正確。故選:D。4.(2分)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羅馬教會和信徒的廣泛支持。查理成為法蘭克國王后鼓勵基督教發展,向教會貢獻“什一稅”,從而獲得了查理曼的稱號。材料反映了()A.法蘭克王國興衰歷程 B.教權屈居王權之下 C.查理曼帝國分裂原因 D.王權教權相互勾結【解答】據題干“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羅馬教會和信徒的廣泛支持。查理成為法蘭克國王后鼓勵基督教發展,向教會貢獻‘什一稅’,從而獲得了查理曼的稱號”可知,這說明國王與教會相互勾結,相互利用。故D符合題意;題干材料反映王權教權相互勾結,不能反映法蘭克王國興衰歷程,排除A;教權屈居王權之下不符合史實,排除B;題干材料沒涉及查理曼帝國的分裂原因,排除C。故選:D。5.(2分)《社會科學國際百科全書》一書中說:“在莊園制度下,土地權便是一種政治權……領主是以領主權和莊園權來駕馭農民的,其中的媒介正是土地,”土地成為媒介的原因是()A.提供勞役是農民的義務 B.領主能向佃戶征收捐稅 C.領主掌握著土地所有權 D.農民須義務耕種自營地【解答】西歐莊園的土地為領主所有,農民依靠耕種莊園土地維持生活,因而建立起領主和佃戶之間的隸屬關系。故C正確;ABD均是建立在領主掌握著土地所有權基礎之上的權利與義務間的關系,排除。故選:C。6.(2分)12世紀后流行于西歐的《列那狐傳奇》將各種動物人格化、個性化。其中,獅子象征專橫昏庸的國王,熊和狼則是殘暴貪婪的封建貴族,狐貍列那象征市民,當主角列那狐與獅子、熊和狼展開斗爭時,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列那狐。由此可知,《列那狐傳奇》()A.推動了城市自治權的取得 B.受益于人文主義思潮的涌起 C.體現了長篇小說高度發達 D.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斗爭需要【解答】根據題干“12世紀后流行于西歐的《列那狐傳奇》將各種動物人格化、個性化。其中,獅子象征專橫昏庸的國王,熊和狼則是殘暴貪婪的封建貴族,狐貍列那象征市民,當主列那狐與獅子、熊和狼展開斗爭時,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列那狐。”結合所學可知,12世紀,市民在與國王、封建貴族的斗爭中,市民成為最后的勝利者反映了西歐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居民爭取自由和自治權的斗爭,D項正確;題干是文學作品反映了社會現實,文學作品不能直接推動城市自治權的取得,排除A項;人文主義在14世紀中葉興起,與題干所述的時間不符,排除B項;題干反映的是城市居民爭取自由和自治權的斗爭,沒有體現出長篇小說高度發達,排除C項。故選:D。7.(2分)據表可知,拜占庭文化()文學領域拜占庭學者們努力吸收古典文化,并刻意仿效,創造出許多杰作,如查士丁尼時代《戰史》《建筑》等藝術領域區別西歐單調乏味統一的圣母畫,結合兩河流域的文化藝術特色,創造了獨特的宗教藝術風格A.豐富多樣,神權至上 B.兼收并蓄,推陳出新 C.東西交融,影響深遠 D.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解答】由表格可知,拜占庭文化的特點是兼收并蓄,推陳出新。拜占庭帝國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它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和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故選:B。8.(2分)646年,孝德天皇頒布詔書,廢除皇室和貴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對大夫以上高官貴族賜予食封。這些措施使日本()A.鏟除豪強勢力 B.依靠貴族統治 C.幕府獨掌大權 D.封建關系確立【解答】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內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經濟上,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賦稅。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故D符合題意;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封建關系確立,不是鏟除豪強勢力、依靠貴族統治,排除AB;幕府出現于12世紀,排除C。故選:D。9.(2分)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評價歷史事件,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能力。對如圖中歷史事件評價正確的是()A.將世界連為整體 B.進行殖民掠奪擴張 C.促進中外友好交流 D.航海壯舉載入史冊【解答】根據題干表格內容展示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航海路線,體現的都是中外航海家的航海成就,因此正確的評價是享譽史冊的航海,D項正確;將世界連為整體與鄭和下西洋無關,這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排除A;進行殖民掠奪擴張與新航路開辟有關,排除B;鄭和下西洋促進中外友好交流,與新航路開辟無關,故排除C。故選:D。10.(2分)16世紀在英國流傳一首歌謠:“一屋寬且長,織機二百張,織工二百人…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齊將顏色陳。二十扦制匠,將呢折成匹……”歌謠表明英國()A.雇工分工合作興起 B.棉紡織業興盛 C.租地農場逐漸發展 D.城市獲得自治【解答】材料關鍵信息“16世紀”“織工”、“染工”、“扦制匠”分工合作,體現雇工分工合作興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世紀以后,隨著市場的擴大和技術的革新,英國的集中制手工工場開始興起,紡織、采礦和冶金等一大批行業均采取了集中的生產方式。在商業資本家的經營下,集中制手工工場的內部實行勞動分工,并且強化對工人的管理,從而實現了生產的連續性,勞動者的生產效率也大為提高。棉紡織業興盛、租地農場逐漸發展、城市獲得自治,材料未涉及,所以B、C、D選項排除。故選:A。11.(2分)在中世紀,雕塑只是為了給教堂的神龕和大門作裝飾。而在文藝復興時期,矗立在城市廣場上的雕像往往充滿動感,參觀者可以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充分欣賞人體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這實質上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A.雕塑使用范圍擴大 B.宗教退出人們生活 C.雕塑裝飾功能增強 D.人文主義思想流行【解答】文藝復興時期,矗立在城市廣場上的雕像往往充滿動感,參觀者可以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充分欣賞人體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這實質上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流行。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對教會宣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進入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他們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這種被稱為人文主義的思潮逐漸流行,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故D符合題意;題干材料實質上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流行,不是強調雕塑使用范圍擴大、雕塑裝飾功能增強,排除AC;宗教退出人們生活不符合史實,排除B。故選:D。12.(2分)某文獻提到:“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力,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種形式的政府變成是損害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權利來改變它或廢除它,建立新的政府。”據此推斷該文獻是()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 C.《獨立宣言》 D.《共產黨宣言》【解答】根據題干“如果遇有任何一種形式的政府變成是損害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權利來改變它或廢除它,建立新的政府。”可知,題干材料體現了人民主權的特點,人民有權建立新的政府;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題干材料是美國1776年大陸會議發表的《獨立宣言》的內容,它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故C項正確;《權利法案》和《人權宣言》中沒有主張推翻現政府并建立新政府,排除AB項;《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它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C。13.(2分)何順果在《世界史:以文明演進為線索》中強調:“盡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永遠的分開,但三國的革命作為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不僅有一定聯系,而且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17世紀和18世紀發生于大西洋西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有著其最大的公約數。”文章中所提到的“最大的公約數”是指()A.推翻封建統治,掃除發展障礙 B.伸張“權利”,爭取“人權” C.推翻殖民統治,贏得民族獨立 D.進行殖民擴張,完成資本積累【解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頒布了《權利法案》,美國獨立戰爭中頒布了《獨立宣言》,法國大革命中頒布了《人權宣言》。這些文件都伸張“權利”,爭取“人權”,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建立資產階級統治。故選:B。14.(2分)工業革命期間,以瓦特為代表的能工巧匠幾乎都沒有受過正規系統的學校教育,而接受的是學徒教育。在倫敦當學徒的瓦特改良了蒸汽機;在首飾店當學徒的富爾頓發明了汽船;見習司爐工斯蒂芬森靠在夜校旁聽和自學制造出第一輛火車。這表明工業革命時期()A.學徒教育質量優于學校教育 B.技術發明主要源于經驗累積 C.科學家更重視參與生產實踐 D.尚未重視對科學理論的探究【解答】根據材料可知,瓦特、富爾頓、斯蒂芬森都沒有受到正規系統的學校教育,也沒有高學歷,而接受的是學徒教育,他們大多都屬于工人,他們的發明創造都是源于經驗累積,B項正確;僅僅依靠材料三個例子無法說明學徒教育質量優于學校教育,排除A項;瓦特、富爾頓、斯蒂芬森在當時都不是科學家,排除C項;材料主旨不是說明當時尚未重視對科學理論的探究,排除D項。故選:B。15.(2分)下面是劉宗緒主編的《世界近代史》目錄的部分內容。省略號部分最有可能是()第十二章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與發展第一節早期工人運動第二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空想社會主義2.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3.……第三節第一國際A.資本主義初步確立 B.法國獨立工人運動的勃興 C.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D.促進國際無產階級聯合的斗爭【解答】這部分目錄的主題是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與發展。前兩節分別講述了早期工人運動、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接下來,按照邏輯順序,在講述完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之后,應該是具體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這也與目錄的整體邏輯和主題緊密相關,C項正確;17、18世紀英法美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初步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排除A項;“法國獨立工人運動的勃興”只是工人運動的一部分,不能很好地銜接前后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促進國際無產階級聯合的斗爭”是第一國際的內容,放在此處不合適,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16.(2分)“巴黎人民表達如下呼聲:徹底改造社會,廢除現存的一切法律關系和社會關系,取消一切特權和剝削,以勞動世界來取代資本統治,就是用勞動者自己的力量來解救自己!”這一運動()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B.表明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C.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拉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解答】據材料“巴黎人民表達如下呼聲:徹底改造社會,廢除現存的一切法律關系和社會關系,取消一切特權和剝削,以勞動世界來取代資本統治,就是用勞動者自己的力量來解救自己!”可知,材料強調勞動者的力量,體現了該運動是巴黎公社,結合所學可知,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A項正確;19世紀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運動表明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排除B項;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早于巴黎公社運動的爆發,排除C項;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1871年巴黎公社才開始,排除D項。故選:A。17.(2分)如圖是某探究小組歸納的歷史事件,它們共同說明了()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A.物質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B.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C.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D.人類社會的戰爭與和平【解答】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標志著工業革命的開始;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說明無產階級掀起反抗資產階級的斗爭。這說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故B符合題意;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不能說明物質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排除A;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與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無關,排除C;題干材料說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不能說明人類社會的戰爭與和平,排除D。故選:B。二、非選擇題(2大題,每道大題18分,共36分)18.(18分)伴隨著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交流和碰撞,各國各地區的文明開始相互影響,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逐漸形成。下面是九年級同學以“文明?碰撞?互鑒”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的成果展板,請你完成展板中的問題。展板一:【歸納比較——彰顯古代文明】(1)一組同學學習完世界古代史后,搜集了下面三個古代帝國的示意圖。請你指出它們的相同點,并簡述阿拉伯帝國的歷史貢獻。展板二:【文明呈現——感受建筑魅力】(2)二組同學展示的史料都是描述古代建筑的。請簡述這些建筑承載的歷史價值。史料一史料二史料三佚名建筑師以精確的算術設計,建造了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達625萬噸的石塊建筑物。這座陵墓總共用了200萬塊石頭,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數則從更遠的尼羅河上游地區獲取,趁洪水季節搬運到吉薩來。——摘編自《西方人文讀本》神廟歷經兩千多年,廟頂已坍塌,雕像蕩然無存,現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殼,廊柱環繞,是古希臘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至今,它所建立的建筑準則依然被證明是有效的,并被全世界的人們世代仿效。——摘編自《探尋古希臘藝術》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于72﹣80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跡。斗獸場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游氓們看角斗而造。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來看,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摘編自《西方建筑史》展板三【圖片展示——見證碰撞互鑒】(3)三組同學展示了左邊兩幅歷史地圖,請將A、B兩處內容補充完整。并從文明交流、碰撞的角度進行解讀。【解答】(1)三個古代帝國的相同點有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阿拉伯帝國的歷史貢獻有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使得大量古籍得以保存;改造并傳播阿拉伯數字,創造了完整的代數學;《醫學集成》《醫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天方夜譚》堪稱世界文學史上的奇跡;傳播了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傳播。(2)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古希臘建筑和文化發展的實物史料。羅馬大競技場是古羅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為研究古羅馬的建筑藝術和社會風貌提供了實物史料。(3)三組同學展示了左邊兩幅歷史地圖,圖四反映的是新航路的開辟;圖五反映是是三角貿易。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區相對隔絕的狀態,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重要條件;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有利于世界各地物種和文化的交流;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使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拉開了序幕;引發了西歐早期殖民擴張與掠奪,使亞非拉國家和地區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這些地區的貧窮與落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開闊了歐洲人的眼界。三角貿易使非洲喪失大量人口,造成非洲傳統文明衰落,經濟社會倒退;販賣黑人滋生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促進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為美洲經濟開發提供了勞動力,對美洲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故答案為:(1)相同點: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歷史貢獻: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使得大量古籍得以保存;改造并傳播阿拉伯數字,創造了完整的代數學;《醫學集成》《醫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天方夜譚》堪稱世界文學史上的奇跡;傳播了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傳播。(2)史料一: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史料二: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古希臘建筑和文化發展的實物史料。史料三:羅馬大競技場是古羅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為研究古羅馬的建筑藝術和社會風貌提供了實物史料。(3)A:新航路開辟。B:三角貿易。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區相對隔絕的狀態,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重要條件;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有利于世界各地物種和文化的交流;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使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拉開了序幕;引發了西歐早期殖民擴張與掠奪,使亞非拉國家和地區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這些地區的貧窮與落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開闊了歐洲人的眼界。三角貿易:使非洲喪失大量人口,造成非洲傳統文明衰落,經濟社會倒退;販賣黑人滋生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促進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為美洲經濟開發提供了勞動力,對美洲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19.(18分)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是由其內在動力推動的結果,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是多方面的。九年級(3)班的同學以“歷史發展動力”為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收集到以下材料。時間相關內容公元前450年羅馬頒布了成文法,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等內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14﹣17世紀西歐資本主義工商業萌芽并逐步發展,歐洲進行文藝復興運動,人文主義思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超市無殘留農藥合同協議
- 購買倉庫地皮合同協議
- 貼片加工協議書范本
- 資質代理協議合同協議
- 豆腐廠轉讓合同協議
- 貸款合同延期補充協議
- 貿易品種買賣合同協議
- 調料銷售協議合同協議
- 購買地板瓷磚合同協議
- 新思路引領新機遇
- 2025年二級注冊建筑師《建筑經濟、施工與設計業務管理》考試真題卷(附解析)
- 礦山水災事故處理
- 2024年煙臺棲霞市考選畢業生考試真題
- 2025北京九年級(上)期末語文匯編:現代文閱讀2
- 2025-2030中國晶圓轉移機器人末端執行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經濟學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廣東省廣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定向鉆機操作工培訓考試題(附答案)
- 標展租賃合同協議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環境輻射監測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