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重點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1頁
天津市重點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2頁
天津市重點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3頁
天津市重點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4頁
天津市重點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重點校聯考高一歷史第1卷(共6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距今約4500年前的山西陶寺遺址中,既發現有大量玉器隨葬的豪華大墓,同時又發現沒有木質葬具和隨葬品的小型墓。這表明當時黃河中游地區A.正處于舊石器時代晚期B.已存在社會不平等現象C.已經建立君主專制國家D.文明領先世界其它地區2.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視家庭建設的五大重要指向”的講話,他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耙患胰?,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追根溯源,下列各項中與這種注重承風樹人的精神形成密切相關的是A.王位世襲制B.分封制C.內外服制度D.宗法制3.下圖是河北平山三汲村中山王墓出土的戰國銀首人俑銅燈。銅人一派寬袖深衣的中原打扮,但高額扁臉,濃眉短須,是典型的古代北方狄人的“男子漢”。這件文物可以用來說明戰國時期A.中山國已經確立了郡縣制度B.各國間戰爭規模進一步擴大C.中原與周邊地區的民族交融D.鐵制農具和牛耕的普遍推廣4.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紛紛興建水利灌溉工程,春秋時期有楚國修建的芍陂和吳國修筑的邗溝等,戰國時期有魏國的“引漳灌鄴”工程、秦國的都江堰和鄭國渠等。水利工程的興建A.體現古代重農經濟主張B.實現了各國的富國強兵C.標志著中央集權的建立D.表明交通的決定性作用5.歷史學家費正清指出“東周社會經歷了巨大變化,經濟、政治都得到迅速的發展······人的思想現在可以自由馳騁了······”。關于這一時期的思想發展說法正確的是A.孟子主張“法治”“民貴君輕”B.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C.墨子主張“兼愛”“君主專制”D.韓非子主張“德治”,逍遙自在6.《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公元前210年······胡亥、李斯等篡改詔書賜死扶蘇,立胡亥為太子”。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出土的秦簡卻記載:“朕(胡亥)奉始皇帝遺詔即位,改元更新?!边@說明A.主觀傾向影響歷史研究B.歷史真實面貌無法還原C.多元史料豐富歷史認知D.歷史評價缺乏統一標準7.西漢時出現了高頭大馬、葡萄、苜蓿、胡桃、蠶豆、石榴等幾十種物產;這一時期絲和絲織品在西域各國受到廣泛歡迎,西域人學會了耕種、打井和煉鐵等技術并用于發展生產。這些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A.西漢經濟發展市場需求擴大B.中國絲織品在歐洲備受推崇C.中外農業生產水平穩步提升D.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8.兩漢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戰國至西漢——《黃帝內經》——總結歷代醫藥學成果B.東漢——《神農本草經》——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C.司馬遷——《史記》——首創了紀傳體通史體裁D.兩漢——《九章算術》——在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9.示意圖有助于呈現歷史發展的概貌。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示意圖,據圖可以看出該時期A.社會高度繁榮B.政權更迭頻繁C.江南經濟開發D.民族交融加深10.東晉瑯琊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等皆是高門望族,成為帝室聯姻的主要對象。東晉帝室如此聯姻旨在A.削弱相權,加強皇權B.觀念保守,重視門第C.拉攏士族,鞏固政權D.純凈血統,統一思想11.淮安在隋唐大運河貫通前只是普通的軍事城市,隋唐大運河貫通后,淮安境內的楚州和泗州迅速成為大運河干線上的要津和漕運中樞城市。據此,大運河的開鑿在天津考生領取答案A.促進了南北交流B.鞏固了國家統一C.帶動了文化繁榮D.推動了城市發展12.(貞觀年間)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萬。詔群臣議區處之宜······彥博曰:“孔子曰:'有教無類',若赦其死亡,授之生業(謀生之業),教之禮儀,數年之后,悉為吾民。”上卒用彥博策。這說明唐朝初年實行A.遠交近攻政策B.休養生息政策C.開明民族政策D.重文輕武政策13.歷史學家錢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優秀分子均有參政之機會,新陳代謝,絕無政治上之特權階級”。這段言論主要揭示了A.科舉制為知識分子提供了參政機會B.察舉制有利于選拔各種人才C.世卿世祿制維護了特權等級的利益D.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門第界限14.唐初,三省長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設于門下?。┕采虈掖笫拢绾蟾鳉w本省處理本職工作。玄宗時,政事堂更名“中書門下”,宰相基本專職化,“由是鮮有敗事”。這一變化A.擴大了統治基礎B.提高了行政效率C.取消了三省分工D.實現了分權制衡15.唐代中期,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官僚、貴族、地主、商人都瘋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畝轉換、貧富分化很大的情況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賦稅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納賦稅的人丁,必須以一種新的賦稅制度來代替。這種新的賦稅制度A.以均田制的實施作為其前提條件B.完全廢除以人丁為主的收稅標準C.以財產作為征收賦稅的主要依據D.使得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加強16.《虎溪三笑圖》是宋人根據一個關于東晉高僧慧遠、儒者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的傳說故事所繪。一日,陶淵明與陸修靜自慧遠處而歸,主人相送。三人談興頗濃,慧遠不知不覺走過了虎溪橋,虎輒號鳴,三人仰笑不止。原來慧遠三十多年來送客只到虎溪,從未例外。這一故事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A.社會思想多元并存B.佛教完成了本土化C.道教最受官方尊崇D.儒學獨尊地位確立17.新羅仿唐設醫學博士講授中國醫書《本草》、《針經》,設算學博士教授綴術、九章等;日本法隆寺傳法堂是按唐式結構建造的,日本遣唐留學生吉備真備帶回《大衍歷立成》、《大衍歷經》等,對日本歷法改革起重要影響。以上材料說明A.東亞各國文化獨立發展B.唐朝文化輻射周邊國家C.唐朝吸收周邊國家文化D.唐朝文學已發展到頂峰18.唐代有“出將入相”的慣例,人們認定“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宋代民間則流行“做人莫作軍,做鐵莫做針”的俗語。這一變化反映了宋朝A.始終面臨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B.崇文抑武引發社會觀念流變C.文化相對于唐代更為繁榮發達D.選官制度發生了根本的變化19.宋朝史料記載了宋神宗對當時北方民族政權的擔憂:“二虜之勢所以難制者,有城國,有行國······比之漢、唐,最為強盛?!痹谶@一壓力下,宋神宗A.任用范仲淹實行“慶歷新政”B.接受楊炎建議,實行兩稅法C.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D.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紙幣20.中國古代有些統治者為加強統治,解決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的問題,曾經采用過類似“一國兩制”的辦法進行治理。下列制度中具有明顯“一國兩制”特征的是A.秦朝推行郡縣制B.元朝實行行省制C.金朝猛安謀克制D.遼朝南北面官制21.《馬可·波羅行紀》中記載:“每人腰系一寬大腰帶,全懸小鈴,俾其行時鈴聲遠聞。彼等竭力奔走一切道路,止于相距三哩之別鋪,別鋪聞鈴聲,立命別一鋪卒系鈴以待······有無數鋪卒······百日路程之文書消息,十日夜可以遞至,此誠偉舉也?!边@反映元朝①急遞鋪的運行②軍政命令傳遞迅速③宣政院的設置④絲路商旅往來頻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2.宋代不少瓷器采用傳統青銅器形制,整體造型規整,大多呈對稱形式,給人強烈的莊嚴、肅穆的視覺感受(如下圖所示)。據此可知,宋瓷宋鈞窯月白釉出戟尊A.追求浪漫奔放B.理學色彩濃厚C.凸顯個性解放D.注重簡單實用23.宋朝時期,官府對土地買賣、典當基本上不加干預,僅辦理法律手續,繳納交易稅即可?!柏毟粺o定勢,田宅無定主”成為普遍現象。這反映出,當時A.國家對社會控制相對松弛B.門第觀念淡化C.社會成員的身份趨于平等D.法律制度完善24.以下為中國古代歷代中央機構演變示意圖。按出現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①③25.有學者認為,明朝的內閣“與皇帝的意志相一致時,它是皇權的一種補充。一旦它的作用有悖于皇帝的意志,就會變得一文不值”。這說明內閣A.可以直接領導六部B.權力來源于皇帝C.有助于減少決策失誤D.職權范圍不明確26.明朝嘉靖年間,一批與沿海形勢相關的海防圖大量涌現,如《籌海圖編》《萬里海防圖論》《兩浙海防圖略》《溫處海防圖略》等。這一現象主要源于A.明朝海防體制變化B.東南海防形勢嚴峻C.政府海禁政策強化D.西方殖民勢力擴張27.清朝雍正皇帝時期,部分官員向皇帝單獨呈送密封報告,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環節,形成了奏折制度。這一制度的實行A.促進了封建經濟的快速發展B.加強了對社會的文化控制C.使君主專制統治達到了頂峰D.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28.下圖為《清朝疆域圖(局部)》。據圖并結合所學判斷,下列有關清朝在①、②、③、④四地實施的舉措的說法,正確的是(清朝疆域圖1820年)A.①地:設奴兒干都司B.②地:派駐辦事大臣C.③地:平定準噶爾叛亂D.④地:進行“改土歸流”29.不少描述17世紀蘇州絲織業工場手工業勞動狀況的史料中經常出現“機戶出資,織工出力”“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等文字表述,這些表述說明了當時在天津考生領取答案A.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B.重農抑商政策終結C.家庭手工業蓬勃發展D.自然經濟已經解體30.某一時期的貿易政策規定:“所有航路引水人及買辦等,概須我國澳門同知之特許登錄;非受買辦之直接監視,不許外國船舶與其他商民之交通?!ぁぁぁぁぁね馊速I賣,須經公行之手,即居住商館者,亦不許隨意出入、防其與奸商有秘密交易之行為。······通商期已過,外人不得在廣州居住?!ぁぁぁぁぁげ粶寿徺I中國書籍、學習中國語言文學。”該政策最深遠的影響是A.有效抵御西方殖民活動的侵擾B.保證中國對外貿易的出超地位C.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D.不利于中國文化向外傳播第11卷(共40分)二、本題共計2小題,31題22分,32題18分。31.(2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嬴政建立統一國家后,把戰國時期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加以系統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國。這一制度主要有三個環節構成。一是建立國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機構······以協助皇帝領導全國軍政事務;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度的實行開創了此后兩千多年歷代王朝統治的基本模式?!幾栽婿戎骶帯吨腥A文明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分別指出秦朝制度“三個環節”的具體名稱(3分),并簡述秦朝制度建立的影響(2分)。材料二盛唐年間,出于鞏固新拓領土和加強邊疆守備的戰略需要,在邊地設十節度使,領邊防節鎮。后內地刺史加受節度使銜。安史之亂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終于釀成藩鎮割據。宋代統治者十分重視唐代藩鎮割據的歷史經驗,厲行中央集權,走向剝奪地方,強干弱枝的極端,限制和破壞地方的經濟文化建設。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時期之一、而北宋統治者抵抗無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無實力,易于虛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幾粤钟⒛小短扑螘r代地方行政體制和強干弱枝傳統的形成》(2)據材料二,比較唐朝中后期與宋朝在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上的不同(4分),并指出各自產生的后果(4分)。材料三大部分行省的轄區包括今天的二到三個省,遠遠超過以前王朝的一級地方行政區。這種情況適應了元朝疆域遼闊的特點,避免了中央與地方空檔過大狀況的出現,做到上下結合、渾然一體。行省于地方事務,凡軍、政、財權無所不統,與宋朝分割地方權力的制度明顯有異。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淵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權力,才能夠及時并有效地鎮壓反抗行動,同時也能對分封在邊疆地區的諸王貴族進行節制。行省官員中僅有主要長官能掌握軍權,而這類職務通常不授予漢人,因此地方權重之弊可以通過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彌補?!獜堌M之《中國歷史元明清卷》(3)據材料三、概括指出元代行省制的特點(4分)。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積極影響(5分)。32.(18分)閱讀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