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ACCEMXXX-XXXX超硬磨料制品金剛石圓鋸片切割性能測試方法本文件規定了超硬磨料制品金剛石圓鋸片切割性能測試方法的切割性能與數據處理、測試原理、測試條件、測試方法、測試報告與資料歸檔。本文件適用于超硬磨料制品金剛石圓鋸片切割性能測試方法的設計和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100陶瓷磚GB/T11270.1超硬磨料制品金剛石圓鋸片第1部分:焊接鋸片GB/T11270.2超硬磨料制品金剛石圓鋸片第2部分:燒結鋸片GB/T18601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GB/T19766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24541手部防護機械危害防護手套GB/T31422個體防護裝備護聽器的通用技術條件GB32166.1個體防護裝備眼面部防護職業眼面部防護具第1部分:要求GB/T41356超硬磨料制品金剛石圓鋸片切割性能測試方法JB/T7425超硬磨料制品金剛石或立方氮化硼磨具技術規范LD29防塵口罩3術語和定義GB/T4135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切割效率Cuttingefficiency指在規定條件下,鋸片單位時間內切割材料的長度,是評估金剛石圓鋸片切割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反映了鋸片的工作速度和切割能力,通常以米/分(m/min)為單位進行衡量。3.2鋸齒單位高度壽命計算Sawtoothunitheightlifecalculation指在規定條件下,鋸片鋸齒單位高度所切割材料的長度,是評估金剛石圓鋸片經濟性和實用性的關鍵因素,直接反映了鋸片在切割過程中的耐用性和使用壽命,以米(m)為單位進行衡量。4切割性能與數據處理4.1切割性能2T/ACCEMXXX-XXXX金剛石圓鋸片的切割性能應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項:a)切割效率;b)鋸齒單位高度壽命。4.2數據處理4.2.1切割效率計算應按公式(1)計算測試鋸片的切割效率。式中:η----鋸片切割效率,單位為米每分(m/min);Bi----第i刀的切割長度,單位為米(m);Ti----第i刀的切割時間,單位為分(min);n----總切割刀數。4.2.2鋸齒單位高度壽命計算應按公式(2)計算鋸齒單位高度壽命:式中:Lp----鋸齒單位高度壽命,單位為米每毫米(m/㎜);Bi----第i刀的切割長度,單位為米(m);Xm----鋸齒高度磨耗值,應按公式(3)計算,單位為毫米(㎜)。m..................................式中:Dqj----鋸片j標記號切前外徑值,單位為毫米(㎜);Dhj----鋸片j標記號切后外徑值,單位為毫米(㎜);m----標記線數。5測試原理采用全自動鋸片切割性能測試機的閉環伺服切割測試系統,預置恒定的切割功率與工作轉速,自動調整鋸片進給速度,在相同條件下進行自動測試切割指標,鑒別切割性能。6測試條件6.1測試設備6.1.1設備組成應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項:a)全自動鋸片切割性能測試機;b)游標卡尺;c)千分尺。3T/ACCEMXXX-XXXX6.1.2設備技術要求6.1.2.1全自動鋸片切割性能測試機應符合表1中的要求。表1測試機技術要求㎜㎜㎜?5㎜㎜㎜㎜㎜㎜%%6.1.2.2游標卡尺精度應為0.1㎜。6.1.2.3千分尺精度應為0.01㎜。6.2測試樣品測試用金剛石圓鋸片樣品應符合GB/T11270.1、GB/T11270.2或JB/T7425中的規定。6.3測試對象6.3.1測試對象分類6.3.1.1宜采用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項作為測試對象:a)天然花崗巖建筑板材;b)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c)陶瓷磚;d)混凝土板材。6.3.1.2有特殊測試要求的,可根據客觀實際需要自行明確測試對象。6.3.2測試對象質量要求4T/ACCEMXXX-XXXX6.3.2.1天然花崗巖建筑板材應符合GB/T18601中的規定。6.3.2.2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應符合GB/T19766中的規定。6.3.2.3陶瓷磚應符合GB/T4100中的規定。6.3.2.4混凝土板材應符合GB/T41356中的規定。6.3.3測試對象尺寸要求6.3.3.1天然花崗巖建筑板材應符合GB/T41356中的規定。6.3.3.2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應符合GB/T41356中的規定。6.3.3.3陶瓷磚應符合GB/T41356中的規定。6.3.3.4混凝土板材應符合GB/T41356中的規定。7測試方法7.1測試步驟7.1.1待測樣品準備應在圓鋸片端面上標記不少于2條過中心的均分直線并標記序號,均分直線指向的外圓點即為鋸片切割前、后鋸齒磨耗測量點。7.1.2待測樣品尺寸測量采用通用量具測量待測圓鋸片外徑、齒厚等幾何尺寸。7.1.3測試機功能驗證正式測試前,應預啟動測試機進行規定條件下的功能與參數驗證,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測試。7.1.4待測鋸片安裝7.1.4.1測試機功能驗證無誤后停車,應待主軸停穩后打開防護門并安裝鋸片。7.1.4.2應將圓鋸片安裝在切割性能試驗機主軸上。5T/ACCEMXXX-XXXX7.1.4.3圓鋸片旋向應與主軸旋相一致。7.1.4.4圓鋸片安裝完成后,須關好測試機防護門。7.1.4.5待測圓鋸片安裝精度應符合表2中的要求。表2圓鋸片安裝精度㎜㎜㎜㎜7.1.5基本參數錄入與設置7.1.5.1待測圓鋸片參數錄入應將待測圓鋸片尺寸錄入測試機參數表中。7.1.5.2切割參數設置7.1.5.2.1切割方式選擇7.1.5.2.1.1應根據圓鋸片結構和測試目的,選擇干式切割或濕式切割。7.1.5.2.1.2干式切割測試應符合GB/T41356中7.4的規定。7.1.5.2.1.3濕式切割測試應符合GB/T41356中7.5的規定。7.1.5.2.2切割刀數與送料步距設定7.1.5.2.2.1一個測試周期的總切割長度應不少于15m。7.1.5.2.2.2應根據切割對象的寬度,推算出需要切割的總刀數,輸入機器參數表中,同時輸入送料步距。7.1.5.2.2.3天然花崗巖建筑板材、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和混凝土板材的每刀間隔距離應為8㎜~7.1.5.2.2.4陶瓷磚每刀間隔距離應為5㎜~15㎜。7.1.5.2.3切割深度設定切割深度應為板材厚度再下穿2㎜,若做全齒高測試,則切割深度應以鋸齒根與板材底面持平。7.1.5.2.4測試機轉速設定宜根據客觀測試中的實際需要進行轉速的設定。7.1.5.2.5切割負荷設定宜根據客觀測試中的實際需要進行切割負荷的設定。7.2測試注意事項7.2.1測試操作人員須全程穿戴符合相關規范的防護裝備進行作業。7.2.2面部護具應符合GB32166.1中的規定。7.2.3護聽器應符合GB/T31422中的規定。6T/ACCEMXXX-XXXX7.2.4防塵口罩應符合LD29中的規定。7.2.5防護手套應符合GB24541中的規定。7.2.6測試場地應保持整潔、寬敞,無雜物堆放。7.2.7測試場地應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7.2.8除測試操作人員外,金剛石圓鋸片旋向延長線上2m范圍內不得有其他無關人員。8測試報告與資料歸檔8.1測試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項內容:a)測試鋸片信息;b)所使用的文件(本文件編號);c)測試設備與測試參數信息;d)測試材料信息;e)測試結果;f)觀察到的異常現象;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層公共衛生考試模擬題(含答案)
- 2025屆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實驗學校校高考沖刺模擬英語試題含答案
- 鉗工四級理論知識復習題(附參考答案)
- 車工高級工模擬習題(附參考答案)
- 職業技術學院2024級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助產技術-娠合并癥專項考核試題
- 眼鏡生產過程中的品質監控手段考核試卷
- 糖品包裝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考核試卷
- 健康飲食食物中的銅與貧血的預防考核試卷
- 聚合纖維在能源儲存領域的應用考核試卷
- 第3課《校園文化活動我參與》教案 海燕版綜合實踐活動 三年級下冊
- 2025年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運動康復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高樓遮光補償協議書范本
- 課題申報書: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高職教學變革研究
- 2025-2030專用車產業規劃及發展研究報告
- 母乳喂養知識培訓課件下載
- 《自由現金流折現法對東鵬特飲公司的財務估值實例分析》2000字
- 西安市曲江第三中學行政人員及教師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級下冊英語Unit 2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國開(內蒙古)2024年《創新創業教育基礎》形考任務1-3終考任務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