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氣壓帶風帶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注意:①風向右偏為北半球,風向左偏為南半球②氣壓帶、風帶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發生變化。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各氣壓帶、風帶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2.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拓展提升】2021年夏季我國北方地區降水異常偏多,多地出現澇災。7月20日,河南鄭州遭受特大暴雨侵襲,農作物受災嚴重。圖意河南省地形及鄭州市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鄭州暴雨形成的洪水在河南省的大致流向是(
)A.向東北流入黃河 B.向東南流入淮河 C.向西北流入黃河 D.向西南流入淮河2.2021年夏季北方地區降水異常偏多,可能是由于(
)A.西北太平洋副高勢力強B.亞洲高壓勢力強C.阿留申低壓勢力強 D.亞洲低壓勢力強3.此次河南省洪澇災害中,受災最嚴重的農作物是(
)A.小麥 B.水稻 C.玉米 D.油菜【答案】1.B2.A3.C【解析】1.從地形圖中可以看出,河南地勢整體西高東低,此次暴雨形成的洪水大致自西向東流,東北方向的黃河為地上河,水位高,洪水無法注入,所以河流由西北向東南流,可以注入淮河,B正確,ACD錯誤。故選B。2.由所學知識可知,2021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高勢力強,導致由太平洋吹向亞歐大陸的夏季風較往年勢力偏強,導致東南暖濕氣流輸送至北方,同時配合高空槽、低渦系統等原因,加強了雨水的強度,A正確,BCD錯誤。故選A。3.由所學知識可知,河南種植的小麥是冬小麥,此時(7月20日)已收割,A錯誤;河南屬于北方農業區,以旱地為主,水稻屬于水田作物,河南省水稻種植面積小,B錯誤;河南屬于北方農業區,夏糧主要種植玉米,此時正是玉米生長時節,故受災最嚴重,C正確;油菜屬于南方地區的油料作物,河南種植面積小,D錯誤。故選C。當前,發達國家每年將數百萬噸電子垃圾運往加納首都附近的阿格博羅什地區,該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塊濕地,居住著4萬余人,他們大多由北部窮困地區遷徙而來,以處理電子垃圾為生。部分垃圾最后通過焚燒處理,產生大量有毒的煙塵。下圖示意阿格博羅什地區的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阿格博羅什地區接收大量來自發達國家的電子垃圾,主要是因該地(
)A.海陸交通便利 B.環境承載力高 C.垃圾處理能力強 D.環境標準較低5.夏季,在盛行風的作用下,當地焚燒垃圾煙塵的擴散方向主要是(
)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答案】4.D5.C【解析】4.依據材料信息,阿格博羅什地區,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塊濕地,故該地海陸交通不便,A錯;加納屬于發展中國家,科技水平不高,經濟落后,環境承載力低、垃圾處理能力較弱,BC錯;加納屬于發展中國家,其環境標準遠低于發達國家,因此接收了大量發達國家的電子垃圾,D正確。故本題選D。5.由圖可知,該地位于赤道北部的幾內亞灣沿岸,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南半球的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成西南風,受其影響,當地焚燒垃圾煙塵應向東北方向擴散,C正確,ABD錯。故本題選C。2021年8月9日,伴隨著渦旋移動,長江中下游形成一條穩定持久的雨帶,從大氣運動原理和外在表現看,這條雨帶類似梅雨帶,所以被稱作“倒黃梅”。下圖為世界局部地區北京時間8月9日15時的衛星云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倒黃梅”的出現意味著與往年同期相比,西太平洋副高位置(
)A.偏南 B.偏北 C.偏東 D.偏西7.“倒黃梅”能夠(
)A.減少東南沿海用電需求 B.誘導東南沿海臺風登陸C.提前結束華北、東北雨季 D.緩解長江中下游高溫酷暑【答案】6.A7.D【分析】6.根據材料,“倒黃梅”時的大氣環流運動類似梅雨時期,正常的梅雨在6月份開始,7月份結束,8月份副高已經北移,與8月份副高平均位置相比,發生“倒黃梅”現象時副高的位置偏南,A正確。BCD錯誤,故選A。7.“倒黃梅”時類似梅雨時期的天氣形勢,東南沿海處在副高邊緣,持續高溫,用電需求量大,A錯誤。副高位置偏南并不會誘導東南沿海臺風登陸,B錯誤。雖然雨帶暫時南移,但可能一段時間之后隨著副高繼續北移,并不能判斷華北、東北雨季能否提前結束,C錯誤。此時長江中下游本應處于伏旱時期,“倒黃梅”可以緩解高溫酷暑,D正確。故選D。冰架是指與大陸架相連的冰體延伸到海洋的部分。強風作用會使冰架脫離大陸冰體,漂向低緯海區形成漂移的冰山。下圖為根據衛星微波遙感數據繪制的1999-2010年南極洲威德爾海及周邊海域冰山漂移軌跡。據此完成下列小題。8.1999~2010年威德爾海及周邊海域冰山的漂移軌跡是(
)A.先向西北,再向西 B.先向東北,再向西C.先向西北,再向東 D.先向東北,再向東9.在討論南極冰山監測手段時科研人員對比了可見光和微波兩種類型遙感,考慮到感光性的差異,科研人員最終選擇了微波遙感,主要是考慮到南極地區(
)A.冬半年白晝短 B.全年風力大 C.水汽多云層厚 D.下墊面差異大【答案】8.C9.A【分析】8.閱讀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威德爾海緯度較高位于南極圈內,受極地東風(偏南風)影響,海域內的冰山向西北方向漂移,故排除BD;出了北極圈以后,進入中緯度地區,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冰山向東移動,故A不選,C正確。答案選擇C。9.根據題意,可見光遙感對光照、天氣等適應能力較弱,而微波遙感不受或很少受云、雨、霧的影響,不需要光照條件,可全天候、全天時地進行工作。南極地區緯度較高,南半球冬半年時間,白晝時間短,夜晚時間長,因此選擇微波遙感,故A正確;風力的大小對可見光遙感和微波遙感的影響是幾乎一致的,故B不選;南極地區為低端氣候,干燥寒冷,因此區域內水汽不足,云層較薄,故C錯誤;南極地區緯度較高,溫度皆是較低,因此下墊面差異較小,故D錯誤。答案選擇A。海風從海洋向陸地推進時,海洋氣團與大陸氣團的交界面具有類似鋒面的特征,被稱為海風鋒,主要顯現在較穩定的高壓控制天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觀測事實表明,海風鋒是盛夏對流的觸發機制之一,其移動過程中后部會不斷有對流單體發生、發展。下圖示意上海地區海風鋒與對流的統計資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海風鋒最易發生在(
)①暖海冷陸的環境②冷海暖陸的環境③夏季的午后④夏季的夜晚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2013年上海海風鋒發生頻率高于其他年份,原因可能是(
)A.副熱帶高壓強盛 B.夏季風勢力弱 C.臺風多發 D.鋒面北移速度快【答案】10.B11.A【分析】10.根據材料“海風鋒是海風從海洋向陸地推進時,海洋氣團與大陸氣團的交界面”和“海風鋒是盛夏對流的觸發機制之一”可知,海陸風的形成與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相關;夏季海洋和陸地的溫差較大,白天陸地升溫快海洋升溫慢,陸地溫暖而海洋較冷的環境,①錯誤,②正確;夏季的午后地面溫度高,海陸溫差大,易發生海風鋒;夜晚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海陸溫差小,不易發生海風鋒,③正確,④錯誤。綜上述,②③B正確;①、④錯誤,ACD錯誤。故選B。11.由材料信息“海風鋒,主要顯現在較穩定的高壓控制天氣背景下”可知,2013年上海海風鋒發生頻率高,是因為副熱帶高壓強盛,A正確。副熱帶高壓強盛,夏季風勢力較強,鋒面北移速度快,故2013年上海海風鋒發生頻率高不是因為BD,BD錯誤。臺風是低壓中心控制,不符合題意,C錯誤。故選A。下圖為南北半球中緯度西風風速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北半球中緯西風分布緯度范圍(
)A.基本無季節變化 B.最低緯度夏季比冬季低C.冬季比夏季廣D.最高緯度夏季比冬季高13.中緯度地區西風最大風速(
)A.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出現在48°N附近 C.北半球夏季比冬季大 D.出現在50°S附近【答案】12.C13.D【分析】12.比較兩幅圖可知,北半球中緯度西風分布范圍:夏季大致為38°N~68°N,冬季大致為35°N~72°N,冬季范圍比夏季廣,C對;A、B、D錯。故選C。13.比較兩幅圖可知,中緯度地區西風最大風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小,且都出現50°S附近,A、B錯,D對;北半球夏季與冬季相比,冬季風速較大,C錯。故選D。由于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以及海陸熱力性質差異,9月日本常出現連綿陰雨天氣,被稱為“秋雨前線”。下圖示意1993年和1994年9月平均海平面氣壓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在“秋雨前線”的形成過程中(
)A.夏威夷高壓西伸北進 B.陸地大氣對流增強C.雨帶持續向北推進 D.亞洲高壓逐漸增強15.1994年北海道9月降水總量比1993年更大,最可能是因為(
)A.冷暖氣團交匯明顯 B.連續受高壓脊線控制C.盛行風向來自高緯 D.距離高壓中心更遠【答案】14.D15.A【分析】14.由所學知識可知,進入秋季后,大陸開始降溫,大陸對流逐漸減弱,陸上冷高壓逐漸形成并加強,B錯誤,D正確;副熱帶高氣壓帶南撤,雨帶向南撤退,在日本附近停留時被稱為“秋雨前線”,AC錯誤。故選D。15.讀圖可知,1994年秋雨前線距離北海道島更近,說明冷暖空氣在北海道附近交匯,暖氣團遇冷形成降水,降水時間較長,總量較大,A正確;受高壓脊控制降水少,B錯誤;由來自高緯的冷氣團和來自低緯的暖氣團相遇形成降水,C錯誤;此次降水與距離高壓遠近關系不大,D錯誤。故選A。二、綜合題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球大氣環流形勢復雜,深刻影響不同區域的氣候。下圖為全球某月等壓線分布示意圖。(1)簡析甲處氣壓中心的形成原因。(2)描述圖示季節丙處的氣候特征,并簡析其成因。(3)簡述乙氣壓系統對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影響?!敬鸢浮?1)該月為北半球冬季,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氣溫下降較快,形成高壓中心;陸地高壓中心將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使低壓保留在海洋上,甲處為保留在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壓。(2)氣候特征:高溫多雨。成因:北半球冬季,東北信風帶南移,越過赤道,受南半球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轉,形成自海洋吹向陸地的西北季風,降水較多;太陽直射南半球,該區域正午太陽高度大,晝長較長,氣溫較高。(3)使我國東部常吹偏北風;使我國冬季多晴朗干燥天氣;與南方到來的濕潤氣流相遇,形成雨雪天氣;強冷空氣活動帶來寒潮天氣等?!痉治觥勘绢}以全球某月等壓線分布示意圖為試題背景,涉及了氣壓中心的形成原因,某氣候特征及其成因、氣壓系統產生的影響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等核心素養。(1)由圖中海陸位置及等壓數值判斷,北半球陸地上為高壓,海洋上為低壓,可判斷該月為北半球冬季;冬季氣溫低,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降溫快,以下沉氣流為主,陸地上形成高壓中心;陸地上的高壓中心將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使低壓保留在海洋上,所以甲處為保留在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壓。(2)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位于赤道附以南的地區,此時為北半球冬季,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帶南移越過赤道,受南半球向左的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由海洋吹向陸地的西北季風,降水較多;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該區域正午太陽高度大,獲得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所以氣候特征是高溫多雨。(3)由圖示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乙氣壓系統是亞洲高壓,受其影響,我國東部常吹偏北風;氣流來自高緯度的內陸地區,寒冷干燥,所以我國冬季多寒冷干燥的天氣;來自北方高緯地區的寒冷氣流與來自南方低緯的濕潤氣流相遇,形成陰雨、大風、雨雪等天氣;強冷空氣的南下活動,也會帶來寒潮天氣等。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高緯度氣溫較低,平流層附近氣壓低,導致極地高空出現巨大的寒冷極地渦旋。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全球極寒天氣卻增多增強,氣象專家指出與極地渦旋不穩定的頻率增多相關。不穩定的北極渦旋致使極地近地面冷空氣向南移動,造成極寒天氣。一般情況下高空溫帶西風急流圈就像無形的彈力繩“束縛”著冷空氣,把冷空氣限制在北極地區(下圖1).2021年初,受極地渦旋分裂、南移的影響,美國陸續出現數次寒潮天氣。受寒潮影響,美國東北部多地出現暴雪天氣(如下圖2陰影部分)。(1)與北極相比,指出南極渦旋的強弱并分析南半球比北半球寒潮災害少的原因。(2)簡述2021年初受極地渦旋影響美國東北部出現暴雪的形成過程。(3)研究表明北極和赤道溫差縮小,則會使得極地渦旋變得不穩定,據此說明全球變暖將導致美國寒潮天氣增多的原因。(4)說明本次美國暴風雪交通部門收到預警后應做的準備工作?!敬鸢浮?1)更強;南半球中緯地區陸地面積小,西風帶完整且強大,使得極地渦旋相對穩定;南極洲被廣闊的海洋包圍,海洋會減弱冷空氣的勢力;南半球中高緯人口少,經濟活動少,成災概率低(2)極地渦旋分裂、南移,導致北極寒冷氣流急劇南下;東部沿海受墨西哥灣暖流與沿岸大西洋暖濕氣流影響,水汽含量充足,暖濕氣流被南下的冷空氣劇烈抬升,形成暴雪。(3)全球變暖,導致北極海冰融化,冰層反射減弱,海水吸收了更多太陽輻射,海冰進一步減少,進而形成了惡性循環;北極升溫幅度高于其它地區,北極與赤道地區的溫差減小,極地渦漩更不穩定,使冷空氣南下影響美國概率增多(4)做好道路融雪融冰,交通疏導工作準備;指揮船舶到避風場所避風;做好航空線路的調度與機場管理工作?!痉治觥勘绢}考查全球變暖背景情況下的極端天氣現象及其帶來的影響??疾閷W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的區域認識水平、綜合思維能力、地理實踐力以及人地協調觀的核心素養。(1)由材料“高緯度氣溫較低,平流層附近氣壓低,導致極地高空出現巨大的寒冷極地渦旋”可知,南極地區因海拔較北極地區高;而且南極地區為大陸,北極地區為海洋,因此南極地區冬季最低氣溫較北極地區冬季最低氣溫更低,氣流下沉更強烈,南極地區的上空的平流層低壓更低;南極大陸與溫帶地區的海洋之間溫差更大,南半球的強西風急流更強,因此南極渦渦旋較北極渦更強;根據材料“不穩定的北極渦旋致使極地近地面冷空氣向南移動,造成極寒天氣。一般情況下高空溫帶西風急流圈就像無形的彈力繩“束縛”著冷空氣,把冷空氣限制在北極地區。受極地渦旋分裂、南移的影響,美國陸續出現數次寒潮天氣。”可知,南半球寒潮災害少的原因有南半球中緯地區陸地面積小,西風帶完整且強大,使得極地渦旋相對穩定;南極洲被廣闊的海洋包圍,海洋會減弱冷空氣的勢力;南半球中高緯人口少,經濟活動少,成災概率低。(2)由材料“受極地渦旋分裂、南移的影響,美國陸續出現數次寒潮天氣。”可知,極地渦旋分裂、南移,導致北極寒冷氣流急劇南下;東部沿海受墨西哥灣暖流與沿岸大西洋暖濕氣流影響,水汽含量充足;北美中部平原地形,使極地冷空氣長驅直入,到達美國東北部時,與暖濕氣流相遇,暖濕氣流被迫劇烈抬升,二者之間形成強冷鋒天氣活動。而2021年初時,美國東北部此時氣溫較低,受極地渦旋南下的冷空氣影響,氣溫更低,因此冷鋒活動形成的降水以降雪為主,因此形成暴雪。(3)根據題干信息,受全球變暖影響,導致北極海冰融化,海冰厚度和覆蓋面積減小,冰層反射太陽輻射能力減弱,導致海洋吸收太陽輻射能增加,海水變暖又進一步加劇海冰的融化。越來越多的開闊海面對大氣也產生了加熱作用,海水吸收了更多太陽輻射,海冰進一步減少,進而形成了惡性循環;北極升溫幅度高于其它地區,北極與赤道地區的溫差減小,中高空溫帶西風急流勢力減弱,對極地渦旋的束縛力減弱,極地渦漩更不穩定,使冷空氣南下影響美國概率增多,因此美國寒潮天氣增多。(4)暴風雪會使路面積雪,道路濕滑,出現車輛難以通行,交通擁堵現象,因此交通部門做好道路融雪融冰,交通疏導工作準備;暴風雪會影響海上能見度降低,海上出現大風、巨浪、風暴潮等現象,影響船舶航行安全,因此交通部門要指揮船舶到避風場所避風;暴風雪天氣影響飛機的起降,出現航班延誤現象,因此交通部門要做好航空線路的調度與機場管理工作。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某年12月16日,索普坦火山噴發出7300m高的厚火山灰柱,當地居民被敦促避免在火山附近活動。下圖為該火山位置示意圖。(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數字化城市行業發展預測及前景調研研究報告
- 春季小學二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
- 病理生理學??荚囶}含參考答案
- 驗光員模擬練習題+參考答案
- 化工生產技術習題+答案
- 職業技術學院2024級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2025年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浙江省強基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航空物流運輸中的跨境電商物流解決方案考核試卷
- 絹絲在化妝品領域的創新研發與應用實踐考核試卷
- 智能音箱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前景深度解析
- 2025上半年廣西現代物流集團社會招聘校園招聘14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出售東西合同樣本
- 2024年榆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防汛抗旱合同協議
- 2025年氣瓶充裝作業人員P證理論考試練習試題(400題)附答案
- 2025年4月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初中教學質量調研中考一模數學卷(原卷版+解析版)
- 2025-2030中國皮膚填充材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4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最 新稅收政策解析及操作規范專題培訓(洛陽稅務局)
- 2025年武漢二調數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保安證考試答題技巧與試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