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地理高考考點狙擊-原因闡釋思路建模(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_第1頁
2022地理高考考點狙擊-原因闡釋思路建模(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_第2頁
2022地理高考考點狙擊-原因闡釋思路建模(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_第3頁
2022地理高考考點狙擊-原因闡釋思路建模(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_第4頁
2022地理高考考點狙擊-原因闡釋思路建模(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原因闡釋思路建模(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四)生態環境問題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為原因(側重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1.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自然原因+人為原因)①咸水湖:自然:①降水少,蒸發旺盛;②全球變暖,加劇蒸發;人為:①過度的引水灌溉,入湖水量減小

②破壞植被,植被涵養水源能力下降;措施:①統籌上、中、下游用水,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關系②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和資源開發規模,節約和合理利用水資源②淡水湖:【拓展提升】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963年,圖甲中湖泊的面積有2.5萬平方千米,但到了2007年,面積不到2000平方千米。專家預測,如果不對該湖采取切實有效的拯救措施,20年后可能從地球上消失。材料二:圖乙為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峰頂。(1)圖中甲處,在發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主要生態問題是____,圖中乙處的生態問題是____,它的出現會導致該地區____加劇。(2)試分析圖甲湖泊面積縮小的主要原因。(3)指出引起乞力馬扎羅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并說明其解決對策。【答案】(1)

土地荒漠化

森林破壞

水土流失(土壤貧瘠化)(2)泥沙淤塞,導致湖面縮小;氣候變暖變干,降水少,蒸發旺盛;沿河地區用水量增加。(3)主要原因:全球氣候變暖對策:改變能源結構,采用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樹造林;加強國際間合作【分析】本題考查了土地荒漠化、湖泊萎縮、全球變暖的影響及應對措施等知識點,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1)讀圖分析,根據經緯度位置可知,甲位于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區,降水量少,生態環境脆弱,發展生產過程中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乙處地勢較高,降水豐富,森林茂盛,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森林破壞,可能會導致該地區水土流失加劇。(2)甲湖泊面積縮小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原因是人為原因。自然原因:降水少,蒸發旺盛;氣候變暖變干,蒸發加劇;人為原因:沿河地區用水量增加,注入湖泊的水量減少;流域內植被破壞,河流含沙量增大,注入湖泊的泥沙增多,導致湖泊面積縮小。(3)引起乞力馬扎羅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解決對策包括改善能源結構,提高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的比重,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大技術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樹造林,增加植被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加強國際合作,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黑河,古弱水、黑水(一般指弱水下游黑河內蒙古段)。是中國西北地區第二大內陸河,甘肅省最大的內陸河。發源于祁連山北麓中段,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自治區三省(自治區)。下游稱弱水(古弱水)。其中內蒙古境內河段稱額濟納旗河,在居延海消失。圖1為黑河流域局部區域圖。材料二圖2額濟納旗氣候資料圖。圖1伊犁河谷位置示意圖

圖2額濟納旗氣候資料圖(1)根據材料二,推測額濟納旗的氣候類型,并描述氣候特征。(2)根據材料一、二,說出黑河的主要補給類型,分析黑河下游河段的水文特征。材料三近幾年監測發現,黑河流域內降水量整體增加,冰川面積減少速度加快,但是居延海卻因湖面縮小被分裂成兩個湖泊,東居延海和西居延海。(3)分析居延海面積縮小的主要原因,并運用自然環境整體性原理分析居延海面積萎縮對周邊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答案】(1)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特征:冬冷夏熱,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降水稀少,蒸發量大,氣候干旱;光照強,多大風。(2)高山冰雪融水和部分山地降水水文特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節變化大,夏季是汛期,冬季斷流,為時令河;流量年際變化小,有結冰期,含沙量較小,流速較慢。(3)上游大量截留河流徑流進行灌溉,河流徑流量減小,導致入湖水量減少;氣候變暖,蒸發旺盛。影響:湖水鹽度升高,水質惡化,濕地減少,水生生物減少;土地鹽堿化,土地荒漠化加劇,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分析】本題以黑河流域示意圖和氣候資料圖為材料,涉及氣候特征描述、水文特征、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1)根據材料二可知,額濟納旗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溫差較大;全年降水量少,最高月降水量為12毫米,氣候干旱,光照強。地形較為平坦,多大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2)黑河發源于祁連山,有冰川積雪融水補給,河流流量小。溫度季節變化大,積雪融水補給量變化大,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大,夏季氣溫高,河流補給量大,為汛期。冬季氣溫低,冰川融水補給量小,甚至出現斷流。氣溫年際變化小,徑流量年際變化小。冬季氣溫低,有結冰期。地形較為平坦,河流流速慢,含沙量小。祁連山北坡為迎風坡,有少量的降水,存在雨水補給,但補給量小。(3)湖泊面積縮小的原因要從自然和人為兩個角度分析。全球變暖,蒸發量大,支出大于收入,湖泊面積小。大量引水灌溉,河流徑流量少,湖泊的補給量少,面積萎縮。湖泊面積萎縮的影響可以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角度分析,湖泊面積萎縮,水域面積減少,水生生物生存空間減小,生物多樣性減少。湖泊的鹽度升高,水質惡化。蒸發加劇,土地鹽堿化嚴重,水資源減少,荒漠化現象加劇,生態環境惡化。3.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有著重要的地緣位置和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被稱為21世紀的戰略能源和資源基地,與中國共有邊界3300公里,在經濟、能源等多方面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系。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題。材料一:中亞簡圖材料二:2011年哈薩克斯坦對我國主要進出口商品構成表。主要商品(單位:億美元)出口原油、凝析油(41.04)精煉銅及銅合金(8.13)鐵礦石(3.68)銅礦石(2.29)鉻礦石(1.07)進口鋼管道(11.31)鉆機、掘進機、打樁機、鏟雪機等施工機械(1.36)無線通訊設備、數據交換設備(1.07)推土機、平路機、鏟送機、挖土機等工程機械(1.01)載重車輛(0.80)(1)描述中亞地區的地形特征。(2)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內陸湖泊,總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但現在不足5萬平方公里。分析其面積不斷縮小的原因。(3)哈薩克斯坦對我國出口商品主要以什么為主。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應如何揚長避短、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途徑。【答案】(1)中亞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高西低)。(2)自然原因: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水量消耗大;人為原因: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河水灌溉;沿岸工業和生活用水過量。(3)初級產品(或礦產品);哈薩克斯坦:為中國提供礦產品、能源等;引進中國的機械制造、通訊設備制造等產業,促進本國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承接中國企業的轉移,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為哈薩克斯坦提供資金、技術、設備等;把資源密集型產業向哈薩克斯坦轉移。【解析】本題考查中亞地區的地形、咸海縮小的原因,與中國的合作等。考查內容比較基礎,難度較小。【詳解】(1)本小題考查地形特征描述。根據圖示可知,中亞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包括哈薩克丘陵,圖蘭平原,里海沿岸平原等;東南有天山,帕米爾高原,西北有里海沿岸平原,所以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高西低)。(2)本小題考查咸海面積不斷縮小的原因。咸海面積縮小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為原因。從自然原因來說:咸海深居內陸,距海遠,降水稀少,晴天多,蒸發旺盛,水量消耗大;從人為原因來說:當地居民大量引用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河水進行灌溉,發展農業生產,導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大大減少;該區域內人口較多,沿岸工業和生活用水過量,也導致流入咸海的水量減少。(3)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哈薩克斯坦對我國出口商品主要以初級產品(或礦產品)為主;據表可知,對哈薩克斯坦來說:其優勢是“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但各種機械設備缺乏,所以應繼續向中國出口礦產品、能源等;從中國引進鉆機、掘進機、打樁機、鏟雪機等施工機械、以及無線通訊設備、數據交換設備等通訊設備制造等產業,促進本國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還可以進行招商引資,引進中國資源密集型產業企業,承接中國企業的產業轉移等,促進本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的發展。對中國來說:自身的優勢是資金、技術、設備制造等,不足是能源、礦產緊缺,所以可以向哈薩克斯坦提供資金、技術、設備等;進口該國的能源、礦產,也可以把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到資源豐富的哈薩克斯坦。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博斯騰湖位于新疆天山南坡焉耆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盛產各種淡水魚。一天湖泊西側的張大爺發現他家沒有固定好的小漁船,夜晚漂走白天又漂回來,張大爺百思不得其解。湖泊附近的居民大量引河流水灌溉農田,讓這里成為“西北江南”。旅游衛視制作的環保題材紀錄片《為中國找水》提到,近年來,博斯騰湖這個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水位急劇下降,湖泊面積正在快速縮小。(1)請用所學知識為張大爺解惑。(2)通過水循環的兩個環節分析博斯騰湖面積縮小的原因。【答案】(1)湖泊與陸地比熱容不同,導致湖泊和陸地溫度不同,形成不同氣壓中心;夜晚,陸地降溫快,近地面為高壓區,湖泊降溫慢,為低壓區,風從陸地吹向湖泊,漁船漂走;白天,陸地升溫快,近地面為低壓區,湖泊升溫慢,為高壓區,形成從湖泊吹向陸地的風,將漁船送回。(2)近年來溫度升高,蒸發量增大,湖泊水量減少;該地氣候干旱,降水量少;湖泊附近居民,引河水灌溉,減少注入湖泊的地表徑流。【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熱力環流以及水體補給的相關知識。【詳解】(1)由于陸地的比熱容較小,湖泊的比熱容較大,夜晚陸地降溫快,形成冷高壓,湖面降溫慢,形成熱低壓,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帶動漁船向湖泊內行駛;白天陸地升溫快,形成熱低壓,而湖面形成冷高壓,風從湖面吹向陸地,此時由把在湖面上的漁船帶回陸地上。(2)通過水循環分析博斯騰湖面積縮小的原因,應該從湖泊的補給和湖泊水量減少兩個角度進行分析。湖泊補給減少:降水量減少;用水量增加,注入湖泊的徑流量減少。湖泊水量減少:全球變暖,蒸發增多。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經是一個淡水湖,現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紀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條;但隨著大規模農墾及修建水庫,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爾塔拉湖和精河,導致湖泊面積不斷縮小,大片湖區干涸。下圖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圖。(1)指出艾比湖干涸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2)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區干涸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答案】(1)艾比湖地處西北內陸,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蒸發旺盛;氣候變化,使該地區氣候趨向暖干化,蒸發量加大;大規模農墾及修建水庫等人類活動使入湖水量大大減少。(2)湖水自凈能力減弱,水體污染嚴重;蒸發量減少,調節氣候的能力下降;漁業資源減少,鳥類棲息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湖底裸露面積不斷增加,鹽漬化和沙化加重,加劇荒漠化,影響北疆地區的生態環境。【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濕地的有關知識。【詳解】(1)自然原因:艾比湖地處西北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蒸發旺盛;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使該地區氣候趨向暖干化,蒸發量進一步加大。人為原因:大規模圍湖造田、開荒種田,耕地面積不斷擴大,農業需水量不斷變大,使入湖水資源不斷減少。(2)該題應從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角度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區干涸,湖水水量減少,湖水自浄能力減弱,水質會變壞;蒸發量減少,則調節氣候的能力下降;漁業資源減少,鳥類棲息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少;湖底裸露面積不斷增加,會使鹽漬化和沙化加重,北疆地區整體的生態環境趨于惡化。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烏爾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海拔1275m,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域面積季節變化大,年蒸發量可達1200mm。下面為豐水期湖自水域面積圖和湖區氣候資料表。月份123456789101112最高氣溫(℃)351017222831312720126最低氣溫(℃)-6-50591317161271-3降水(mm)303352624614624224030(1)說出烏爾米耶湖豐水期主要補給水源。(2)近年來,該湖泊面積不斷減小,試從水循環角度分析其縮小的原因。(3)針對湖泊面積不斷縮小,請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答案】(1)大氣降水補給;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河流補給。(2)流域內降水量小于蒸發量,水量收入小于支出;全球變暖,蒸發加劇;湖區周圍灌溉農業區大量引河水灌溉,河流上游修建水庫攔截河水等,造成入湖徑流量減少。(3)縮減灌溉農業區面積,或采用滴灌、噴灌等先進的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人工增雨;跨流域調水。【分析】本題組主要考查水循環和水體補給的相關知識。【詳解】(1)由圖中河流及當地氣候分析,烏爾米耶湖周圍有多條河流注入,有河流補給;秋末到夏初降水相對較多,有大氣降水補給;但冬季氣溫低于0度,有降雪發生,春季有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2)要注意從水循環角度分析,流域內蒸發旺盛,降水稀少,降水量(小于400mm)遠遠小于蒸發量(年蒸發量可達1200mm);全球氣候變暖,蒸發進一步加劇,湖泊水量繼續減少;湖區周圍有大量的灌溉農業區,大量引河水灌溉和生活生產過渡抽取河流水用水,以及河流上游修建水庫、攔截河水等,造成地表徑流減少,入湖水量減少,湖泊面積不斷減小。(3)湖泊面積不斷縮小,主要是當地生產、生活過度截留河水,導致入湖水量減少所致。所以可以縮減灌溉農業區面積,或采用滴灌、噴灌等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循環利用水資源,如人工増雨;跨流域調水等應對措施。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咸海是位于中亞的咸水湖,原為世界第4大湖。20世紀下半葉以來,咸海面積縮小了一半,水中含鹽量增加了三倍,沿海沼澤面積大大縮小,大量灌木消失。材料二:洞庭湖位于長江中游,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洞庭湖面積開始從6000平方公里的浩瀚大湖,萎縮到目前2691平方公里的湖面,形成了“洪水一大片、枯水幾條線”的局面。材料三:甲、乙兩湖分別為咸海和洞庭湖分布示意圖。(1)近年來,甲、乙兩處湖泊面積不斷縮小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2)分析甲、乙兩圖中河流的主要補給方式及其主要原因。【答案】(1)甲處:注入湖泊的河流,兩岸引水灌溉,使入湖水量減少;氣候變暖蒸發變強。乙處:流域內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泥沙淤積;圍湖造田。(2)甲圖中河流補給主要是冰川融水和降水。甲圖中的河流深居內陸,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少,氣候干旱,河流多以源頭東南部帕米爾高原上的冰川融水(夏季)和山地降水(冬春季節)為主,流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乙圖中河流補給主要是雨水(大氣降水)。乙圖中的河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豐富,多以雨水補給為主,流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分析】本題組主要考查陸地水體的補給的相關知識。【詳解】(1)甲處是咸海,面積縮小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積擴大,兩岸引水灌溉,水資源消耗增多,注入湖泊水量減少;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蒸發變強,咸海的面積不斷萎縮。乙處是洞庭湖,面積縮小的原因是:流域內人口稠密,耕地需求面積不斷擴大,不斷圍湖造田;流域內工業化和城市化加快,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泥沙淤積。(2)甲圖中河流屬于內流河,補給主要是高山冰川融水和大氣降水。甲圖中的河流地處中亞,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少,蒸發旺盛,氣候干旱,河流多以源頭東南部帕米爾高原上的夏季冰川融水和少量的冬春季山地降水為主,流量隨降水量的變化、氣溫的升高而變化。乙圖中的河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補給主要是大氣降水,年降水量豐富,流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季節和年際變化比較大。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遺鷗屬瀕危候鳥,它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島上生育后代,主要食物為水生昆蟲和水生無脊椎動物。紅堿淖曾經是中國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最大的遺鷗繁殖與棲息地。但是,近二十年湖泊面積下降趨勢明顯,且湖水由淡轉咸。材料二:左圖為“我國局部地區示意圖”,右圖為“紅堿淖流域示意圖”。(1)說出圖示地區主要農業區(河套平原)生產過程中容易導致的主要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2)分析紅堿淖面積縮小的可能原因及紅堿淖面積縮小對當地遺鷗保護的影響。(3)有人認為可以“引黃濟紅”緩解紅堿淖面積縮小趨勢,但有人持反對意見,請你說明持反對意見的理由。【答案】(1)土地沙化、土壤次生鹽堿化解決土地沙化的措施主要是退耕還草,恢復自然植被;解決土壤次生鹽堿化的措施主要是合理灌溉。(2)原因:自然原因:降水量減少,蒸發量增加,導致入湖徑流量減少。人為原因:入湖河流上游修筑水壩,截留徑流;煤炭開采,消耗地表水;居民點抽取地表水和地下水。影響:紅堿淖面積快速減小,湖心島數量減少,導致遺鷗棲息地面積減少;湖水鹽度增加,導致水生昆蟲和水生無脊椎動物種群發生變化,遺鷗食物來源減少,不利于的物種保護。(3)地處氣候干旱、半干旱地區,引水沿線滲漏、蒸發嚴重,容易造成水資源浪費及次生鹽堿化;黃河支流水量不大,紅堿淖距離黃河干流較遠,落差大,引水工程量大。【分析】本題以紅堿淖流域示意圖為背景,考查濕地萎縮的原因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識,總體難度適中,重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能力。【詳解】(1)讀圖可知,圖示地區為我國主要農業區—河套平原,河套平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容易導致土地沙化、土壤次生鹽堿化。解決土地沙化的措施主要是退耕還草,恢復自然植被;解決土壤次生鹽堿化的措施主要是合理灌溉,有灌有排。(2)紅堿淖面積縮小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與人為原因,雖說濕地干涸是自然進程的必然結果,但當前不少濕地的迅速消失與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有重大聯系。自然原因主要是降水量減少,蒸發量增加,導致入湖徑流量減少。人為原因主要是入湖河流上游修筑水壩,截留徑流,使下游來水減少;煤炭開采,消耗大量地表水;居民點過度抽取地表水和地下水。紅堿淖面積縮小使紅堿淖面積快速減小,湖心島數量減少,導致遺鷗棲息地面積減少;湖水鹽度增加,導致水生昆蟲和水生無脊椎動物種群生存環境發生變化,水生昆蟲和水生無脊椎動物數量減少,遺鷗食物來源減少,不利于的物種保護。(3)讀圖可知,紅堿淖地處氣候干旱、半干旱地區,土質疏松,引水沿線滲漏、蒸發嚴重,容易造成水資源浪費,使引水沿線地下水位上升,易發生次生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