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3-課時作業20氯氣的性質[練基礎]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氯原子和氯離子的化學性質相同B.氯離子比氯原子多一個電子C.氯氣有毒,氯離子也有毒D.氯氣和氯離子都顯黃綠色解析:氯原子和氯離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分別為Cl:、Cl-:,二者化學性質不同,氯離子比氯原子多一個電子,氯離子無毒、無色。答案:B2.下列現象不屬于H2在Cl2中燃燒現象的是()A.蒼白色火焰B.瓶口有白霧C.集氣瓶內氣體顏色變淺D.爆炸解析:H2在Cl2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瓶口因生成的HCl汲取空氣中的H2O形成鹽酸小液滴而形成白霧,瓶內氣體顏色因Cl2的消耗而變淺,但不發生爆炸。答案:D3.下列改變過程不能干脆實現的是()①HCl②Cl2③Ca(ClO)2④HClO⑤CO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析:A項①→②可通過反應:MnO2+4HCl(濃)eq\o(=,\s\up7(△))MnCl2+Cl2↑+2H2O干脆實現,B項②→③可通過反應: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干脆實現;C項可通過反應:Ca(ClO)2+CO2+H2O=CaCO3↓+2HClO干脆實現;D項由于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若④→⑤能干脆實現,就違反了由較強酸制較弱酸的理論,故D錯誤。答案:D4.用自來水養金魚時,我們通常先將自來水日曬一段時間后,再注入魚缸,其目的是()A.利用日光中紫外線殺死水中的細菌B.提高水溫,有利于金魚生長C.增加水中氧氣的含量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解析:運用氯氣對自來水消毒時主要是利用了HClO的強氧化性,HClO見光易分解,自來水日曬后可以使HClO完全分解,且生成的鹽酸揮發出來。答案:D5.某學生用氯氣消毒過的自來水配制下列物質的溶液,不會產生明顯藥品變質的是()A.NaOHB.AgNO3C.NaHCO解析:氯氣消毒過的自來水中含有Cl-、H+、Cl2、HClO等微粒,可與NaOH、AgNO3、NaHCO3反應。答案:D6.下列有關漂白粉的說法正確的是()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B.漂白粉和明礬處理自來水的原理是相同的C.漂白粉最好在弱酸性環境下運用D.漂白粉因易在空氣中氧化而密封保存答案:C7.將紫色石蕊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變藍色,再通入氯氣,溶液由藍色先變成紅色,最終顏色漸漸褪去,其緣由是()①氯氣有漂白性②氯氣與NaOH溶液反應③氯氣的水溶液呈酸性④次氯酸有漂白性⑤氯化鈉有漂白性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④⑤解析:Cl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Cl和NaClO,當Cl2過量時,Cl2與水反應生成HCl和HClO,溶液呈酸性,因此使石蕊變紅色,而HClO有漂白性,又使溶液褪色。答案:B[提素養]8.如圖所示,從A處通入新制備的Cl2,關閉B閥時,C處的紅色布條看不到明顯現象;當打開B閥后,C處紅色布條漸漸褪色。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①濃硫酸②NaOH溶液③H2O④飽和NaOH溶液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本題解題關鍵在于明確HClO有漂白作用,干燥的Cl2不具備漂白作用。先應推斷A處通入的Cl2是否帶有水蒸氣。依據B閥門打開時,紅色布條褪色,說明A處Cl2為潮濕的;潮濕的Cl2在B閥關閉時通過D,看不到C處紅色布條有明顯改變,說明D處溶液汲取了氯氣或者汲取了潮濕氯氣中的水蒸氣。因此正確選項為C。答案:C9.試驗表明:將氯水滴加到一張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上會出現如圖所示的半徑漸漸擴大的內外兩個圓環,且兩環顏色不同,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此試驗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B.內環呈白色外環呈紅色或淺紅色C.內外環上顏色的差異表明此改變過程中,中和反應比氧化還原反應快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應中還原產物是HClO解析:內外兩環顏色不同,說明兩種物質起作用,表現出酸性和漂白性,A正確;內環HClO表現強氧化性,起漂白作用,外環H+表現酸性而呈紅色或淺紅色,B正確;由現象可知外環是由于H+表現酸性的結果,說明中和反應快,內環是HClO的強氧化性的表現,氧化還原反應慢些,C正確;HClO是Cl元素化合價上升的產物為氧化產物,D錯誤。答案:D10.在探究新制飽和氯水成分的試驗中,下列依據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A.氯水的顏色呈淺黃綠色,說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生,說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顏色變成棕黃色,說明氯水中含有HClO解析:氯水中Cl2可以將Fe2+氧化為Fe3+,D項錯誤。答案:D11.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B.氫氧化鈉溶液汲取氯氣2OH-+Cl2=Cl-+ClO-+H2OC.鹽酸與硝酸銀溶液反應HCl+Ag+=AgCl↓+H+D.氯氣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解析:A項中CO2過量,應生成Ca(HCO3)2;C項中HCl應寫成離子形式;D項中HClO應寫化學式,且反應是可逆反應,而要用“”。答案:B12.“綠色化學試驗”進課堂,某化學老師為氯氣與金屬鈉反應設計了如圖裝置與操作以替代相關的試驗。試驗操作:鈉與氯氣反應的裝置作如圖改進,將一根玻璃管與氯氣發生器相連,玻璃管內放一塊黃豆粒大的金屬鈉(已吸凈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團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給鈉預熱,到鈉熔融成圓球時,撤火,通入氯氣,即可見鈉著火燃燒,生成大量白煙。以下敘述錯誤的是()A.反應生成的大量白煙是氯化鈉晶體B.玻璃管尾部塞一團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汲取過量的氯氣,以免其污染空氣C.鈉著火燃燒產生蒼白色火焰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鉀溶液,據其顏色改變推斷氯氣是否被堿液完全汲取解析:依據題給信息,Na在Cl2中燃燒的方程式為2Na+Cl2點燃,2NaCl,NaCl為固態,故產生大量白煙,A正確;Cl2可與NaOH反應,故用NaOH溶液可汲取剩余Cl2,防止污染空氣,B正確;Na著火燃燒時火焰顏色為黃色,C錯;因為Cl2可與KI發生反應Cl2+2KI=2KCl+I2,I2使淀粉變藍,D正確。答案:C13.室溫下,單質A、B、C分別為固體、黃綠色氣體、無色氣體,在合適反應條件下,它們可按下面框圖進行反應。又知E溶液是無色的。請回答:(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填化學式)。(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推斷題的關鍵在于找尋“突破口”。由B為黃綠色的氣體單質,可知B為Cl2,C為無色氣體且與Cl2能發生反應,則C為H2,E為HCl;由反應③、④可以推出,A為排在H前面的金屬,且A為變價金屬,因此A為Fe。答案:(1)FeCl2H2(2)2Fe+3Cl2eq\o(=,\s\up7(點燃))2FeCl3(3)Fe+2HCl=FeCl2+H2↑(4)2FeCl2+Cl2=2FeCl314.為了探究新制飽和氯水的組成和性質而進行了下列科學試驗,請依據要求回答問題:(1)請寫出新制飽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不再進行更多的試驗,請說明能快速推斷氯水中含有Cl2的主要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適量新制飽和氯水滴入品紅溶液后褪色,可得出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具有漂白性,請你評價該結論是否合理?________。若不合理,請說明理由(若合理,則無需填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先視察了氯水的外觀性質以后,又用膠頭滴管將該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邊滴邊振蕩,并連續視察現象,發覺溶液的紅色漸漸褪去而得無色溶液。依據預料,試驗中溶液紅色褪去的緣由可能有兩種,請用簡要的文字說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們又要通過試驗進一步探究溶液紅色褪去的緣由原委是上述中的①還是②。[試驗步驟]①取試管內的無色溶液3mL盛于另一支干凈的試管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蕩試管。[試驗現象及結論]①若________,則證明溶液紅色褪去的緣由是①而不是②;②若________,則證明溶液紅色褪去的緣由是②而不是①。解析:(1)由題中信息可知,溶于水的Cl2,一部分與H2O發生化學反應生成HCl和HClO,另一部分以Cl2的形式溶解于水中。(2)氯水因Cl2的存在而顯淺黃綠色,氯水顯淺黃綠色就是其中含有Cl2的依據。(3)將氯水滴入品紅溶液后溶液褪色,不能得到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具有漂白性的結論。因為沒有事先證明干燥的氯氣無漂白性。(4)溶液的紅色是酚酞與NaOH相互作用的結果。若沒有酚酞,NaOH溶液呈無色;若沒有NaOH,酚酞溶液也呈無色。由“(1)”中的分析可知,新制的氯水中既含有以顯強酸性為主的HCl,又含有以顯強氧化性為主的HClO。可滴加NaOH溶液來驗證紅色褪去的緣由。滴入少量NaOH后溶液顯紅色,說明還存在酚酞,紅色褪去的緣由是HCl和HClO與NaOH發生了反應;若加入NaOH不再顯紅色,說明溶液中不存在酚酞,即酚酞已被HClO氧化。答案:(1)Cl2、HCl(或Cl-)、HClO(2)氯水顯淺黃綠色(3)不合理沒有事先證明干燥的氯氣無漂白性(4)①HCl和HClO中和了NaOH②HClO氧化了酚酞[試驗步驟]②再向試管內滴加2滴NaOH溶液[試驗現象及結論]①復原紅色②仍為無色15.某學生對SO2與漂粉精的反應進行試驗探究:操作現象取4g漂粉精固體,加入100mL水部分固體溶解,溶液略有顏色過濾,測漂粉精溶液的pHpH試紙先變藍(約為12),后褪色ⅰ.液面上方出現白霧;ⅱ.稍后,出現渾濁,溶液變為黃綠色;ⅲ.稍后,產生大量白色沉淀,黃綠色褪去(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pH試紙顏色的改變說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水中持續通入SO2,未視察到白霧。推想現象ⅰ的白霧由HCl小液滴形成,進行如下試驗:a.用潮濕的碘化鉀淀粉試紙檢驗白霧,無改變;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檢驗白霧,產生白色沉淀。①試驗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由試驗a、b不能推斷白霧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現象ⅱ中溶液變為黃綠色的可能緣由:隨溶液酸性的增加,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發生反應。通過進一步試驗確認了這種可能性,其試驗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將A瓶中混合物過濾、洗滌,得到沉淀X。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無明顯改變。取上層清液,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沉淀X中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②用離子方程式說明現象ⅲ中黃綠色褪去的緣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熟食攤位改造方案(3篇)
- 村級防疫卡點活動方案
- 舞臺模型搭建技術標準
- 杭州年前活動方案
- 暑期促銷活動方案
- 室內衛生清洗方案(3篇)
- 商務預算晉升方案(3篇)
- 醫院冷庫建設方案(3篇)
- 暑期打卡活動方案
- 物流公司招商方案(3篇)
- 出租房退房協議(通用5篇)
-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含存根)
- 防靜電手環測試指導書
- GB/T 19806-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電熔組件的擠壓剝離試驗
- 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筆試題庫大全(含答案詳解)
- 碼頭承包經營合同
- DB37T2367-2022《回彈法檢測砌筑砂漿抗壓強度技術規程》
- 對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監督
- 2022江蘇省中央財政補貼型奶牛養殖保險條款
- 樂山市口腔醫院門診牙科診所醫療機構企業地址名單目錄
- WTO世界貿易組織概論期末復習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