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2025屆高考生物學核心考點小題限時練
考試時間:25分鐘
滿分: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LNa+在人體內具有維持血壓、協助神經與肌肉正常運作的作用,是人體所需要的一種離子。
下列關于鈉離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外的鈉離子濃度較高,可直接通過磷脂雙分子層進入細胞內
B.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大小主要由Na+和CT的含量決定
C.人體淋巴中的鈉離子經過淋巴循環可直接進入血液中
D.鈉離子不能供能,但人體內缺乏納離子會引發肌肉無力等癥狀
2.橫紋肌包括骨骼肌和心肌。某些因素會導致橫紋肌溶解,肌細胞的內容物(如肌紅蛋白
等)進入血液,引發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嚴重者會出現急性腎損傷和機體代謝功能紊亂等癥
狀。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患者可能會出現蛋白尿
B.超負荷的體能訓練可能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
C.癥狀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D.橫紋肌溶解時不會改變機體內環境的理化性質
3.如圖表示某人從初進高原到完全適應,其體內血液中乳酸濃度的變化曲線,下列對AB段和
BC段變化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
血
A.AB段上升是因為人初進高原,有氧呼吸速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即被血液中緩沖物質轉化為其他物質或造血功能增強使紅細胞數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為此段時間內,人體只進行無氧呼吸,產生大量的乳酸進入血液
D.AB段產生的乳酸,在BC段與Na2cCh反應
4.如圖是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遞質的釋放和在突觸間隙處的移動均需消耗能量
B.興奮引起神經遞質的釋放是電信號變為化學信號的過程
C.神經遞質的本質都為蛋白質,因此能被滅活神經遞質的酶分解
D.神經遞質小泡起源于溶酶體,能與神經遞質受體進行特異性結合
5.圖甲表示突觸,圖乙表示受到刺激時神經纖維上某處的電位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甲乙
A.圖甲a處能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B.圖甲中的a興奮時,b一定會產生如圖乙所示的電位變化
C.圖乙處于②狀態時的K+內流不需要消耗ATP
D.若將神經纖維置于低Na+液體環境中,圖乙膜電位③會低于40mV
6.坐骨神經由多種神經纖維組成,不同神經纖維的興奮性和傳導速率均有差異。單根神經纖
維的動作電位存在“全或無”現象;多根神經纖維同步興奮時,其動作電位幅值(即大小變化
幅度)可以疊加。科研人員利用生物信號采集儀研究坐骨神經的電生理特性,裝置如下圖所
不。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有()
[利滋電校)
lab
J顯示屏1][顯示驛z]
記錄電極i記錄電餃2
A.單根神經纖維動作電位幅值會隨電刺激不斷增強而增大
B.單根神經纖維上的動作電位產生過程中仍有部分鉀離子通道開放
C.調節電刺激強度,可出現坐骨神經中僅有部分神經纖維興奮現象
D.不同神經纖維上興奮傳導速率的差異可導致a、b處的動作電位幅值差異
7.下面是與促胰液素發現過程有關的四個實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①稀鹽酸一小腸腸腔一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鹽酸一靜脈血液一不分泌胰液
③稀鹽酸一小腸腸腔(去除神經)一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腸黏膜+稀鹽酸+砂子研磨一制成提取液注入一靜脈血液一胰腺分泌胰液
A.①與②、②與④對比說明胰液分泌不是稀鹽酸直接作用的結果
B.①與③對比說明胰液分泌不存在神經調節
C.①②③④對比說明胰液分泌受小腸黏膜產生的物質(由血液運輸)調節
D.要證明胰液分泌是否還受神經的調節,應該再設計實驗繼續探究
8.某科研小組將一組小鼠先后置于25℃、0℃、25℃環境中,在每一溫度條件下均生活15
min,從開始到結束每隔5min測一次(第1次是在實驗開始5min時測量)皮膚血流量以及
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含量,共測9次。測量結果(相對值)如表
所示(假設測量過程不影響激素的分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指於\123456789
A0.450.440.450.550.550.520.500.460.45
B0.310.310.300.300.600.620.380.330.32
C0.230.230.230.180.170.160.220.230.23
A.表中指標A、B、C依次為皮膚血流量、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含量和促甲狀腺激素含量
B.實驗中A先增加,B后增加,最終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這屬于分級調節
C.將小鼠從25℃環境移到0℃環境中,此時的體溫調節方式只有神經調節
D.根據實驗數據,可推測出13min時小鼠的產熱速率大于26min時小鼠的產熱速率
9.甲狀腺激素是人體的重要激素,下列關于甲狀腺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體甲狀腺激素含量偏多會導致機體耗氧量和產熱量增加并表現為體重減輕和多食等
B.幼兒因缺乏甲狀腺激素而反應遲鈍,說明該激素能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
C.若垂體功能正常,而甲狀腺激素含量偏少,則說明機體發生病變的部位是甲狀腺
D.若給某動物飼喂含甲狀腺激素的飼料,則該動物體內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含量將減少
10.某人的左眼球嚴重損傷,醫生建議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時摘除,右眼會因自身免疫而
受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人體發育過程中,眼球內部的抗原性物質已被完全清除
B.正常情況下,人體內不存在能識別眼球內部抗原的免疫細胞
C.眼球損傷后,眼球內部的某些物質釋放出來引發特異性免疫
D.左眼球損傷后釋放的抗原性物質運送至右眼球引發自身免疫
11.編碼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細胞吸收可表達出S蛋
白。S蛋白(抗原)引發一系列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圖甲中數字代表細胞,字母代表生理
過程,細胞⑦可誘導靶細胞裂解;圖乙中抗體效價用衡量免疫效果的數量單位表示。有關分
析正確的是()
0.6產體效價
樹突狀細胞甘
①一'i5
M
對照組50pglOOpgl5011g200pg
基因疫苗劑量
甲乙
A.經圖甲中N過程形成的細胞③與細胞⑦細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體
B.圖乙是用50pig空基因載體作對照組,兩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檢測抗體含量得到的
C.圖甲中細胞③和⑤均有識別功能,細胞⑦是細胞毒性T細胞
D.抗原呈遞細胞都不能再分裂與分化了
12.2022年,猴痘疫情拉響全球公共衛生警報。下圖是猴痘病毒侵入人體后引起的某種特異性
免疫反應過程,圖中A、B為有關物質。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相助T壬1期肥瑤田胞
A.細胞毒性T細胞依賴B物質識別靶細胞
B.A物質為抗體,最終與猴痘病毒表面的抗原特異性結合
C.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為輔助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等
D.猴痘病毒侵入機體后,細胞毒性T細胞的細胞周期可能會變短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不
止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選不全得2分,有選錯得0分。
13.組成人體的氨基酸都是a一氨基酸。轉氨酶可以催化轉氨基反應:將一種a-氨基酸(a)的氨基
轉移到一種酮酸(b)上,產生另外一種a-氨基酸?和另外一種酮酸(d)。正常情況下,轉氨酶
主要分布在各種組織細胞中,肝臟等器官中含量較高,是衡量肝臟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當
某種原因使細胞質膜受到傷害或相關組織壞死、細胞破裂時,轉氨酶會進入血漿。下列有關
敘述不正確的是()
A.a、c是內環境的重要組分,是合成人體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
B.體檢前禁止大量飲酒只是為了避免酒精進入血漿使轉氨酶變性,干擾體檢結果
C.轉氨酶催化的轉氨基反應有時也可以發生在血漿中
D.血漿中轉氨酶的含量能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可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
14.瘦素是一種由脂肪細胞分泌的與人體肥胖有關的蛋白質類激素。圖1表示瘦素通過下丘腦
發揮作用的過程,已知瘦素可分別引起神經元A興奮、B抑制;圖2為圖1中某局部模式圖。
A.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細胞,通過體液運輸至下丘腦
B.當圖2中神經元B釋放物質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時,③處的膜電位無變化
C.人體內脂肪含量偏高時,A、B分別興奮、抑制,可能與其膜上瘦素的受體不同有關
D.若人體血液中瘦素水平沒有降低,但神經元B上缺少相應受體,仍可能導致肥胖
15.我國已經開始部署新冠疫苗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是指采用與基礎免疫不
同技術路線的疫苗進行加強免疫接種。如表是兩位同學的疫苗接種記錄。下列相關敘述正確
的是()
接種時間甲同學接種時間乙同學
完成首針(A廠完成首針(A廠
2022年4月30日2022年5月19H
家)家)
完成第二針(A廠完成第二針(A廠
2022年5月26日2022年6月16H
家)家)
完成第三針(B廠完成第三針(C廠
2022年10月15日2022年11月16日
家)家)
注:A廠家與B廠家新冠疫苗是滅活疫苗,C廠家新冠疫苗是重組蛋白疫苗
A.首次注射新冠滅活疫苗可使機體產生初次免疫應答,要增強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種
B.新型冠狀病毒進入吞噬細胞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C.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可以實現不同疫苗之間的優勢互補
D.甲同學與乙同學第三針均屬于序貫加強免疫接種
16.如圖為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內外刺激)|——1B(神經系統)]_[E(效應器或靶細胞)|
\C(內分泌腺)D(激素)
A.血糖平衡調節的過程可以通過A-C-D-E來實現,屬于神經—體液調節
B.當人的手被針扎縮回時,其調節過程可通過A-B-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
C.水鹽平衡調節的過程可以通過ATB—C—DT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
D.體溫調節過程可通過A-B-E來實現,體溫調節中既有神經調節,也有體液調節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細胞外的鈉離子一般不能直接通過磷脂雙分子層進入細胞內,需要借助膜上的蛋白質
才能進入細胞內,A錯誤。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中,Na+和Ct的含量占明顯優勢,
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B正確。淋巴與血漿之間的物質運輸是單向
的,只能從淋巴到血漿,C正確。鈉離子不能供能,但人體內缺乏鈉離子會導致神經細胞和
肌肉細胞的興奮性降低,引發肌肉無力等,D正確。
2.答案:D
解析:橫紋肌溶解時肌細胞的內容物(如肌紅蛋白等)進入血液,嚴重時會引發急性腎損
傷,則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可能受到損傷,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患者可能會出現蛋白尿,A正
確;超負荷的體能訓練可能會導致肌細胞損傷,則可能會引發橫紋肌溶解綜合征,B正確;
橫紋肌溶解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急性腎損傷,腎臟功能減弱,患者可能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治
療,C正確;橫紋肌溶解時肌細胞內容物會進入血液,嚴重時會出現機體代謝功能紊亂等癥
狀,推測橫紋肌溶解時會改變機體內環境的理化性質,D錯誤。
3.答案:B
解析:AB段上升是人初進高原,空氣稀薄、氧氣不足,無氧呼吸加強所致,A錯誤。BC段
下降的原因可能為乳酸被血液中的緩沖物質轉化為其他物質;或造血功能逐漸增強,紅細胞
數量增多,能運輸更多的氧氣,無氧呼吸減弱,產生的乳酸減少,B正確。AB段上升是由于
此段時間內人體的無氧呼吸加強,而不是只進行無氧呼吸,C錯誤。在BC段,乳酸與
NaHCCh反應,使血液中乳酸濃度降低,D錯誤。
4.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興奮在神經元間的傳遞過程。神經遞質的釋放方式為胞吐,需要消耗能
量,在突觸間隙處的移動屬于擴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錯誤;當興奮傳到突觸小體,突觸
小體中的突觸小泡釋放神經遞質,由電信號變為化學信號,B正確;神經遞質的種類很多,
一般為小分子物質,如乙酰膽堿等,C錯誤;神經遞質小泡起源于高爾基體,D錯誤。
5.答案:D
解析:興奮在整個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構成)中可實現“電信號-化學信號
一電信號”的轉變,A錯誤;抑制性神經遞質會使下一個神經元受抑制,故a處興奮時,b處不一定
會產生圖乙所示的電位變化,B錯誤;動作電位的產生主要依靠Na+內流,Na+順濃度梯度經Na+
通道進入細胞,屬于協助擴散,不消耗ATP,C錯誤;動作電位的峰值主要與細胞外Na+濃度有關,
細胞外Na+濃度降低,動作電位的峰值也會變小,D正確。
6.答案:A
解析:A、單根神經纖維的動作電位存在“全或無”現象,即若沒有達到閾值,則不會產生動作電
位,超過閾值,則會出現動作電位,故動作電位幅值不會隨電刺激不斷增強而增大,A錯誤;B、動
作電位產生過程中,鈉離子通道大量打開,但仍有部分鉀離子通道開放,B正確;C、調節電刺激強
度,如果該刺激強度超過閾刺激,但未達到最大刺激強度,則可出現坐骨神經中僅有部分神經纖
維興奮,而部分神經纖維未興奮的現象,C正確;D、不同神經纖維的興奮性和傳導速率均有差異
不同,而神經纖維上動作電位的傳導速率不同將導致b處電位疊加量減小,故a、b處的動作電
位會有明顯差異,D正確。
7.答案:B
解析:①與②的自變量是鹽酸刺激的部位,②與④的自變量為注入靜脈血液的物質中是否含
有小腸黏膜中的化學物質,兩組實驗結果對比說明胰液分泌不是稀鹽酸直接作用的結果,而
是稀鹽酸作用于小腸黏膜后產生的某種物質引起的,A正確;①與③的區別在于是否去除通
向小腸的神經,而沒有去除全部神經并不能說明該過程中不存在神經調節,B錯誤;實驗①
②③④對比說明胰液分泌受小腸黏膜產生的物質(由血液運輸)調節,進而發現了促胰液
素,C正確;要探究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經的調節,應該再設計實驗繼續探究,如切除連接
胰腺的神經,D正確。
8.答案:B
解析:由表中指標分析可知,由25℃—0℃,皮膚血流量會減少,對應C;促甲狀腺激素釋
放激素會先增加,對應A;隨后引起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對應B;故A、B、C依次為促
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含量、促甲狀腺激素含量和皮膚血流量,A錯誤。實驗中促甲狀腺激素
釋放激素先增加,促甲狀腺激素后增加,最終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這屬于分級調節,
B正確。將小鼠從25℃環境移到0℃環境中,此時皮膚血流量會減小,汗腺分泌減少,甲
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增多等,這涉及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C錯誤。根據實驗數據,13
min時小鼠的TRH和TSH含量均低于26min時的,故可推測出13min時小鼠的產熱速率小
于26min時小鼠的產熱速率,D錯誤。
9.答案:C
解析: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物質的氧化分解,人體甲狀腺激素含量偏多時,會
導致機體耗氧量和產熱量都增加,并表現為體重減輕和多食等,A正確;甲狀腺激素能促進
神經系統的發育,幼年時期缺乏甲狀腺激素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而反應遲鈍,B正確;甲
狀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級調節,受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的激素的調控,若垂體功能正常,而甲
狀腺激素含量偏少,則說明機體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下丘腦、甲狀腺,C錯誤;給某動物
飼喂含甲狀腺激素的飼料,可使該動物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多,甲狀腺激素通過反饋調節
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減少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D正確。
10.答案:C
解析:由題意可知,左眼球嚴重損傷會引起免疫反應,即眼球損傷后,眼球內部的某些物質
(抗原)會釋放出來,被相應免疫細胞識別后引發特異性免疫,說明在人體發育過程中,眼
球內部的抗原性物質未被完全清除,且正常情況下,人體內存在能識別眼球內部抗原的免疫
細胞,A項錯誤、B項錯誤、C項正確;左眼球損傷后釋放的抗原性物質不會被運到右眼
球,D項錯誤。
1L答案:B
解析:A、經圖甲中N過程形成的細胞③是漿細胞,細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體,細胞
⑦是細胞毒性T細胞,細胞膜上有該受體,A錯誤;
B、由單一變量原則可知,圖乙是用空基因載體作對照組,兩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檢測抗體含
量得到的,B正確。
C、據圖可知,圖甲中③為漿細胞,能合成與分泌抗體,不能識別抗原,⑤為細胞毒性T細
胞,能識別抗原,細胞⑦是細胞毒性T細胞,C錯誤;
D、抗原呈遞細胞包括樹突狀細胞、B細胞等,B細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D錯誤;
故選B。
12.答案:B
解析:A、B為靶細胞膜上的抗原物質,細胞毒性T細胞依賴B物質識別靶細胞,A正確;
B、A為復制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可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和分化錯C、T細胞在胸
腺中成熟,可分為輔助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等,C正確;D、猴痘病毒侵入機體后,
細胞毒性T細胞在細胞因子和抗原刺激下會增殖分化,其細胞周期會變短,D正確。故選
Bo
13.答案:AB
解析:c是在人體中合成的,人體能夠合成的氨基酸為非必需氨基酸,A錯誤;大量飲酒會損
傷機體細胞,特別是肝細胞,使血漿中轉氨酶的含量大大升高,從而干擾檢測結果,B錯
誤;血漿中存在氨基酸酮酸等物質,異常情況下(細胞質膜受到傷害或相關組織壞死、細胞
破裂時),轉氨酶會進入血漿,其催化的轉氨基反應也可以發生在血漿中,c正確;血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木塑錐形雙螺桿擠出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木刷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俄國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01路基沉降分析及防治對策15課件
- 2025年中國施肥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數碼管銀行利率顯示屏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硅元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VAE乳液市場發展策略分析與投資風險評估報告
- 新疆科技學院《供應鏈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綠豆湯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8《茶館》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GB/T 44275.13-2024工業自動化系統與集成開放技術字典及其在主數據中的應用第13部分:概念和術語的標識
- 2024至2030年中國高氯酸鹽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
- 化工產業園安全管理體系構建方案
- 咖啡廳加盟合作協議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數學試卷(官方含答案)
- 醫院品管圈標準化模板
- 天津師范大學與韓國世翰大學入學綜合素質題目
- 2024年G3鍋爐水處理證考試題庫
- 國開2024年《初級會計》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DZ∕T 0222-2006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監理規范(正式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