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儒道智慧與領導者人文素養主講:傅佩榮教授2011.10.30.杭州聯系電話:陳杰老佩榮教授簡介聆聽國學原典解讀 領悟傳世智慧文采影響全球華人的身心靈整合導師、哲普導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客座教授,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臺灣《民生報》評選為大學最熱門教授,臺灣最高文藝獎得主.鳳凰衛視《國學天空》嘉賓主持。央視百家講壇《孟子的智慧》嘉賓主持傅教授治學嚴謹,學識更是融貫古今中西,迭出創見。其潛心研究傳統經典,撇開成見和定論,求真務實,追本溯源,多有建樹,對于經典的當代詮釋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已重新解讀《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等。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點上來詮釋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視野遼闊深遠;打通各個精神領域,打通中西哲學;真誠的態度,幽默的語言,清晰的道理,使聽者不倦,相悅以解,從而把國學講得生動而又貼近人心,為當代人提供閱讀國學原典的簡易方法。儒
家《論語》帶給我們希望,要由學習而開發潛能?!睹献印芬剂松线M的動力,由培養浩然之氣而展現充分的自信。儒家兩大經典皆以真誠為原則,由此建構健全的人文主義與人道理想?!墩撜Z》之于中國,如同《阿含經》之于印度,《可蘭經》之于阿拉伯,《圣經》之于西方。《論語》全書共二十篇,記述了孔子生平及其學生的言行。書中蘊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其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仁”和“禮”以及“中庸之道”,它是形塑中國人心理和行為的重要精神資源。也是先賢留給我們“引領人生,安頓心靈”的寶貴財富??鬃?真誠面對自己,向善的力量由內而發,如何行善以走上人生正途,則需學習社會規范,兩者配合“文質彬彬,然后君子?!笨鬃訉W不厭而敎不倦,懷才不遇而依然樂天知命。他的生命印證了“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我們向孔子請益,將會明白儒家何以能塑造中華人文精神,使其歷萬古而常新。孟子:精通詩書,溫故知新,有心濟世,辯才無礙。他何止是聰明熱情,更能提出人性向善的系列說明,使儒家的仁政理想可以成立。他口中的中文,典雅流暢,流行后代成為名言者不可勝數。他善養浩然之氣,把握“直、義、道”三原則,充分彰顯人格的尊嚴與偉大,使人可以提升到“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的神妙境界。道 家《老子》所謂的道,代表萬物的來源與歸宿,是世間有限之物的究竟真實底基。《莊子》的外化而內不化,是保存真我并且向往逍遙的秘訣。道家從領悟真實到品味美感,彰顯了無比的智慧。老子:身在亂世,面臨虛無主義的危機,人類何去何從?關鍵在于調節“認知能力”,從區分到避難,再提升到啟明,亦即由整體的“道”來觀察萬物。修練方法是“虛”與“靜”,虛則空靈,展現智慧之光;靜則收斂,不爭而善勝。老子以“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為三寶,這是我們處世的參考,有心明白道的奧秘者,可于此入門。莊子:司馬遷說莊子“其學無所不窺”,對當時各家學說及其優缺點,無不了然于胸。因此下筆時無所拘限,以寓言,借重古人之言,以及隨機應變的話,來表達他高深的智慧。能領悟萬物源自道又回歸于道,則可化解差別心,轉而欣賞萬物的美妙姿態。至于處世,則“外化而內不化”是自在逍遙的起點。一.中國文化精神1.文化:
異于自然,形成傳統,自為中心,興盛衰亡二.了解文化的三層次器物:厚生,經濟與科技(必要的)制度:利用,規范與法律(需要的)理念:正德,理想與理念(重要的)三.中國文化的核心理念:儒家與道家以生命為中心的宇宙觀以價值為中心的人生觀向著超越界開放四:人生三層次的界定:身體健康是必要的:有形可見的成就心智成長是需要的:知、情、意的發展靈性修養是重要的:人生的意義與目的儒家與道家的差異儒家道家儒家以人為中心,強調人之社會性。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之自然性。儒家以天為至高存有,突顯歷史背景。道家以道為至高存有,展現宇宙視野。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須行善以求至善。道家向往與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脫。一.儒家:修養德行人性:由真誠引發行善的力量從向善到擇善固執:(一)內心感受要真誠(二)對方期許要溝通(三)社會規范要遵守儒家文化精神大原則:風動草偃:“子帥以正,敦也不正?”具體作為:(一):以“真誠”自我要求(二):以“溝通”理性交談(三):以“規范”實際運作全人教育:(一):人才:用之于外
(二):人格:求之于內(三):人文:當下即化儒家的人文主義: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儒家的人文精神:禮樂安定人間秩序學習與立志成為君子:由身心走向靈性個人自我實現與社會群體福祉儒家的價值觀:自我中心、人我互動、超越自我4.個人與群體:(一)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系之實現(二)人性向善,擇善固執,止于至善(三)止于至善:個人與群體的合作與和諧,成就人生目標與人性要求目標:止于至善子路曰:“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笨鬃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孟子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孔子的“益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儒家的人性論:“飲食,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比寮覍ΜF代人的啟示:(一).對自己要“約”(二).對別人要“恕”(三).對物質要“儉”(四).對神明要“敬”老子的領5.導對分現類代人的啟示(一)與自己要“安”(一)太上,下知有之(無為而無不為)(二)與別人要“化”(二)其次,親而譽之(三)與自然要“樂”(三)其次,畏之(四)與大道要“游”(四)其次,侮之老子的領導風格:(一)慈:勇于愛人(二)儉:推廣萬物之用(三)不敢為天下先,以服務代替領導(二)與別人要“化”莊子所展現的四5四5.對字現訣代:人的啟示(一)與自己要(一安)與:自“己知要其“不安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二)與別人要化:“外化而內不化”(三)與自然要“樂”(三)與自然要樂: 無心而可樂(四)與大道要“游”(四)與大道要游: 道無所不在,逍遙之游領導者的5自.對我現成代長人的啟示對自我(的一的)理與解自:己:要身,“安心”,靈以心為(樞二樞)紐與:別人要“化”(一)知:信息,知識,智能 (二)情:利己(,三)利與他自,然要博愛“樂”(三)意(:四)自與主大,道要行善“,游,游”人格3.求真:學習儒道經典審美:道家的天地大美行善:儒家的世界大同4.結論:人生是由自我超越走向人類共命的過程《國學的天空》人人都能看懂的國學入門之作,用孔、孟、老、莊的智慧解答當代人的心靈困惑。“國學”是個寬泛的名詞,但是不論你如何分類,都會把儒家與道家列為重點。儒家的代表是孔子與孟子,道家呢?自然是老子與莊子了。這四位古人最主要的身份是哲學家。哲學家的文章有三點特色,就是: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譬如,孔子一再回答學生問“仁”,孟子多次說明“心之四端”,老子對“道”加以描述,莊子由各種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水泥供貨合同模板
- 2025鋁材采購合同書樣本
- 2025年光伏支架鋼結構加工合同
- 2025年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合同風險控制案例分析
- 2025學校翻新教學樓合同書
- 2025標準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 2025年度工程承包合同簽訂年度
- 《2025版權授權合同模板》
- 2025玉米買賣合同模板
- 《守護健康熱愛生命》課件
- 《預防血管內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過程質控工具包》解讀
- 智慧黑板采購投標方案
- 新版《病歷書寫規范》
- 石景山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業務培訓
- 小學畢業班數學老師家長會完美版資料
- 《愛麗絲漫游奇境》閱讀指導
-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書
- GB/T 15706.2-2007機械安全基本概念與設計通則第2部分:技術原則
- 《擬行路難》課件26張
- 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施工技術介紹T53
- 民營腫瘤醫院發展方向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