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作業指導書TOC\o"1-2"\h\u1099第1章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概述 4150161.1礦山地質環境問題 4184151.1.1地表破壞 4151561.1.2地下水位下降 4193401.1.3礦山地質災害 4270691.1.4礦山廢棄物污染 4144481.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的重要性 4193831.2.1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4251351.2.2促進礦產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 46541.2.3保護生態環境 5143471.2.4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5199601.2.5維護國家權益 514962第2章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價 5138142.1礦山地質環境調查 5239392.1.1調查目的 5168332.1.2調查內容 5186282.1.3調查方法 528692.2礦山地質環境評價 595742.2.1評價目的 5149662.2.2評價內容 5306682.2.3評價方法 650942.3礦山地質環境監測 697802.3.1監測目的 6211582.3.2監測內容 675972.3.3監測方法 672182.3.4監測頻次 620419第3章礦山地質災害防治 6322243.1礦山地質災害類型 6221533.1.1塌陷災害 6110763.1.2滑坡災害 7148183.1.3巖爆災害 7114643.1.4瓦斯災害 7266923.1.5水害 7266203.2礦山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7179813.2.1地質災害調查與評估 7305693.2.2預防措施 750023.2.3工程防治措施 7138003.3礦山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765293.3.1應急預案制定 7168453.3.2預警預報 8302273.3.3應急響應 877923.3.4應急救援與恢復 812224第4章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 837874.1礦山土地復墾技術 8251254.1.1土地平整技術 8231204.1.2土壤改良技術 841184.1.3水土保持技術 8299854.1.4植被恢復技術 8203154.2礦山生態修復技術 839164.2.1生態恢復技術 9254854.2.2污染土壤修復技術 9273314.2.3水環境修復技術 9185984.2.4生態景觀建設技術 956624.3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案例 9295024.3.1案例一:某露天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 9231544.3.2案例二:某金屬礦山生態修復工程 9316334.3.3案例三:某石灰石礦山生態景觀建設 9237324.3.4案例四:某磷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 920921第5章礦山廢水處理與利用 9142235.1礦山廢水來源與特點 9196575.1.1礦山廢水來源 9144885.1.2礦山廢水特點 10132235.2礦山廢水處理技術 1010745.2.1物理處理技術 1055965.2.2化學處理技術 10157925.2.3生物處理技術 10152785.2.4聯合處理技術 10321195.3礦山廢水回用與資源化 10287375.3.1廢水回用 10279435.3.2資源化利用 10157655.3.3生態補水 1125112第6章礦山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 11126976.1礦山固體廢物類型與特點 11206516.1.1類型 11155296.1.2特點 1118576.2礦山固體廢物處理技術 11320526.2.1尾礦處理技術 11219776.2.2廢石處理技術 11105916.2.3煤矸石處理技術 11121916.2.4冶煉廢渣處理技術 1137996.3礦山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12322456.3.1尾礦資源化利用 1287626.3.2廢石資源化利用 12227156.3.3煤矸石資源化利用 1288926.3.4冶煉廢渣資源化利用 12137916.3.5綜合利用 1215343第7章礦山噪聲與振動控制 12293187.1礦山噪聲與振動來源 1278997.1.1礦山開采活動 12272027.1.2礦山設備運行 1253207.1.3礦山物料運輸 12136207.2礦山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 12249367.2.1防噪降噪措施 13112797.2.2振動控制技術 13141507.2.3礦山綠化與景觀優化 1323827.3礦山噪聲與振動監測與管理 13226857.3.1監測方案制定 13310187.3.2監測數據采集與分析 1341067.3.3監測結果應用 13138277.3.4管理制度建立 13183617.3.5員工培訓與宣傳教育 1332099第8章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13314778.1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策略 14188808.1.1生態保護原則 14238818.1.2生態保護措施 14244878.2礦山生態環境建設技術 14111518.2.1生態修復技術 14289288.2.2生態環境保護技術 14324228.3礦山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 14285358.3.1生態環境監測 14298618.3.2生態環境評價 1512132第9章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與政策 15278399.1我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 15180749.1.1法律層面 15131119.1.2法規層面 15120389.1.3規章層面 1597529.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政策與制度 15130719.2.1政策層面 15247219.2.2制度層面 1666679.3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執法與監管 16107719.3.1執法監管體系 16320709.3.2執法監管措施 1640239.3.3法律責任追究 1612919第10章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實踐 1636710.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案例 162420810.1.1案例一:某金屬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 162304610.1.2案例二:某煤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 16723710.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技術創新 171230210.2.1技術創新一: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技術 171531510.2.2技術創新二:礦山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173253710.2.3技術創新三: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 17351210.3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發展趨勢與展望 172969110.3.1發展趨勢 173085010.3.2展望 17第1章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概述1.1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1地表破壞礦山開采過程中,地表破壞現象較為嚴重。開采活動導致地表植被破壞、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問題,嚴重影響礦區生態環境。1.1.2地下水位下降礦山開采導致地下水位下降,進而影響周邊地下水資源。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導致水源地縮小、水質惡化、水生態失衡等問題。1.1.3礦山地質災害礦山開采過程中,易引發地質災害,如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給礦區及周邊地區帶來嚴重安全隱患。1.1.4礦山廢棄物污染礦山廢棄物包括尾礦、廢石、礦渣等,長期堆放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還可能造成土壤、水體和大氣污染。1.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的重要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是關乎國計民生、生態環境保護、礦產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任務。1.2.1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可以有效預防地質災害,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1.2.2促進礦產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合理開發與利用礦產資源,是實現礦產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有利于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布局,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效率。1.2.3保護生態環境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有助于恢復礦區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1.2.4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環境污染,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1.2.5維護國家權益我國是世界上礦產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的國家之一。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有助于維護國家礦產資源權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第2章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價2.1礦山地質環境調查2.1.1調查目的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旨在掌握礦區地質環境的基本情況,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科學依據。2.1.2調查內容(1)礦區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等基本情況;(2)礦區土地利用現狀、植被覆蓋情況、土壤類型及肥力狀況;(3)礦山開采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包括地質災害、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4)礦區周邊居民生活環境及基礎設施狀況;(5)礦區環境保護與治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2.1.3調查方法采用現場踏勘、資料收集、遙感解譯、鉆探、物探、采樣測試等方法進行綜合調查。2.2礦山地質環境評價2.2.1評價目的礦山地質環境評價旨在評估礦山開采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程度,為制定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提供依據。2.2.2評價內容(1)礦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2)礦區土地資源破壞程度評價;(3)礦區水土流失評價;(4)礦區生態環境質量評價;(5)礦區地質環境綜合評價。2.2.3評價方法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灰色關聯度分析法等。2.3礦山地質環境監測2.3.1監測目的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旨在掌握礦區地質環境變化情況,為及時調整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提供依據。2.3.2監測內容(1)礦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2)礦區土地利用變化監測;(3)礦區水土流失監測;(4)礦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5)礦區地下水動態監測。2.3.3監測方法采用地面監測、遙感監測、自動監測等手段,結合定期巡查、專項調查等方法進行綜合監測。2.3.4監測頻次根據礦區地質環境變化情況,合理確定監測頻次,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一般情況下,監測頻次為每年12次。在特殊時期(如雨季、地震等),應加強監測。第3章礦山地質災害防治3.1礦山地質災害類型3.1.1塌陷災害礦山開采過程中,由于地下礦層或礦體的開采,易引發地表塌陷,影響周邊生態環境及設施安全。3.1.2滑坡災害礦山開采過程中,如遇地形陡峭、巖體破碎等條件,易引發礦山滑坡,對礦山設施及人員安全構成威脅。3.1.3巖爆災害高應力、高巖爆傾向的礦山,開采過程中可能導致巖爆現象,對礦山生產及人員安全造成嚴重影響。3.1.4瓦斯災害煤礦等含有可燃氣體的礦山,瓦斯積聚、泄漏或爆炸對礦山安全構成極大威脅。3.1.5水害礦山開采過程中,如遇地下水位較高或雨季等因素,可能導致礦井涌水、洪水等水害,影響礦山生產安全。3.2礦山地質災害防治技術3.2.1地質災害調查與評估開展礦山地質災害調查,評估地質災害風險,為防治工作提供依據。3.2.2預防措施(1)合理規劃開采范圍,避免過度開采。(2)優化開采工藝,減少對巖體的破壞。(3)加強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及時發覺潛在隱患。(4)強化員工安全培訓,提高安全意識。3.2.3工程防治措施(1)地表塌陷防治:采用充填法、樁基法等工程技術進行治理。(2)滑坡防治:采用抗滑樁、錨固等工程技術進行治理。(3)巖爆防治:采用卸壓、注水等工程技術預防巖爆。(4)瓦斯防治:采用通風、抽采等工程技術降低瓦斯濃度。(5)水害防治:采用堵水、排水等工程技術防止水害。3.3礦山地質災害應急預案3.3.1應急預案制定根據礦山地質災害類型及風險,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明確應急組織架構、職責分工、預警預報及應急響應程序。3.3.2預警預報建立健全預警預報體系,及時發布地質災害預警信息,保證礦山企業及相關部門采取相應措施。3.3.3應急響應(1)確立應急響應級別,明確各級別響應措施。(2)完善應急物資及設備,保證應急需求。(3)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應急響應能力。(4)建立應急信息報送制度,保證信息暢通。3.3.4應急救援與恢復(1)發生地質災害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救援。(2)救援結束后,對受災區域進行恢復重建,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3)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應急預案。第4章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4.1礦山土地復墾技術4.1.1土地平整技術針對礦山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地形破壞,采用土地平整技術,對礦區地表進行整形、填挖平衡,為后續植被恢復提供基礎條件。4.1.2土壤改良技術針對礦山廢棄地土壤貧瘠、結構不良等問題,采用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為植被生長創造良好條件。4.1.3水土保持技術在礦山土地復墾過程中,采取梯田、排水溝、植物籬等水土保持措施,減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4.1.4植被恢復技術根據礦區氣候、土壤等條件,選擇適生、速生、抗逆性強的植物種類,采用播種、植苗、噴播等方法進行植被恢復。4.2礦山生態修復技術4.2.1生態恢復技術通過生物、物理、化學等手段,對礦山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恢復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4.2.2污染土壤修復技術針對礦山污染土壤,采用原位修復、異位修復等技術,降低土壤中污染物濃度,恢復土壤功能。4.2.3水環境修復技術針對礦山廢水、尾礦庫等水環境污染問題,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實現水環境質量改善。4.2.4生態景觀建設技術結合礦區地形、地貌、植被等條件,進行生態景觀設計,構建和諧、美觀的礦山生態環境。4.3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案例4.3.1案例一:某露天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該案例通過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植被恢復等技術,成功實現了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恢復了礦區生態環境。4.3.2案例二:某金屬礦山生態修復工程針對該礦山污染土壤、水環境等問題,采用污染土壤修復、水環境修復等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效,改善了礦區生態環境。4.3.3案例三:某石灰石礦山生態景觀建設結合礦區地形、地貌,采用生態景觀建設技術,打造了具有特色的礦山生態景觀,提升了礦區生態環境質量。4.3.4案例四:某磷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通過采用水土保持、植被恢復等措施,成功實現了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為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本章結束)第5章礦山廢水處理與利用5.1礦山廢水來源與特點5.1.1礦山廢水來源礦山廢水主要來源于礦山開采過程中的排水、礦坑涌水、選礦廢水以及礦山周邊降雨徑流。礦山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洗礦廢水、尾礦庫滲漏水等也是礦山廢水的重要組成部分。5.1.2礦山廢水特點礦山廢水具有以下特點:(1)水質成分復雜,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如重金屬離子、硫酸鹽、懸浮物等;(2)廢水排放量大,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受降雨影響較大;(3)廢水中的有害物質濃度較高,對環境和生態造成嚴重影響;(4)礦山廢水處理難度較大,且處理成本較高。5.2礦山廢水處理技術5.2.1物理處理技術物理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沉淀、過濾、浮選等,通過這些方法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浮游物和部分重金屬離子等。5.2.2化學處理技術化學處理技術主要包括中和、氧化還原、絮凝等,通過調整廢水的pH值、氧化還原電位等,使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或形成易于去除的沉淀物。5.2.3生物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和部分無機物轉化為無害物質。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5.2.4聯合處理技術聯合處理技術是將物理、化學和生物處理技術相結合,發揮各種技術的優勢,提高礦山廢水處理效果。5.3礦山廢水回用與資源化5.3.1廢水回用礦山廢水經過處理后,可用于礦山生產過程中的冷卻、噴淋、洗車等環節,減少新鮮水資源的消耗。5.3.2資源化利用(1)尾礦庫滲漏水回收:通過收集尾礦庫滲漏水,經處理后回用于礦山生產;(2)廢水中有用成分提取:從廢水中提取有價金屬、硫酸鹽等有用成分,實現資源化利用;(3)污泥資源化:將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進行穩定化、無害化處理,用作土地改良、建筑材料等。5.3.3生態補水經過處理的礦山廢水,在滿足相關水質要求的前提下,可用于周邊地區的生態補水,改善生態環境。第6章礦山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6.1礦山固體廢物類型與特點6.1.1類型礦山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尾礦、廢石、煤矸石、冶煉廢渣等。這些廢物來源于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采礦、選礦、冶煉等環節。6.1.2特點(1)數量大:礦山固體廢物產量較大,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2)污染嚴重:廢物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容易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3)處理難度大:礦山固體廢物性質復雜,處理和利用難度較大。(4)資源化潛力大:部分礦山固體廢物具有一定的資源化利用價值。6.2礦山固體廢物處理技術6.2.1尾礦處理技術尾礦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干式堆存、濕式堆存、尾礦充填、尾礦回填等。6.2.2廢石處理技術廢石處理技術包括廢石堆存、廢石破碎、廢石充填等。6.2.3煤矸石處理技術煤矸石處理技術包括煤矸石堆存、煤矸石發電、煤矸石制磚等。6.2.4冶煉廢渣處理技術冶煉廢渣處理技術包括冶煉廢渣固化、冶煉廢渣熱處理、冶煉廢渣回收有價金屬等。6.3礦山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6.3.1尾礦資源化利用(1)尾礦制備建筑材料:如尾礦磚、尾礦水泥、尾礦混凝土等。(2)尾礦回收有價金屬:通過選礦技術回收尾礦中的有價金屬。(3)尾礦用作土壤改良劑: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6.3.2廢石資源化利用(1)廢石制備砂石骨料:用于基礎設施建設。(2)廢石回填礦井:提高礦產資源回收率,減少環境污染。6.3.3煤矸石資源化利用(1)煤矸石發電:利用煤矸石燃燒產生的熱量進行發電。(2)煤矸石制磚:制備新型墻體材料。6.3.4冶煉廢渣資源化利用(1)冶煉廢渣制備建筑材料:如冶煉廢渣磚、冶煉廢渣水泥等。(2)冶煉廢渣回收有價金屬: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6.3.5綜合利用將不同類型的礦山固體廢物進行組合利用,實現廢物資源的高效利用,如尾礦與廢石制備復合材料、煤矸石與冶煉廢渣制備新型墻體材料等。通過綜合處理與利用,降低礦山固體廢物的環境污染,實現資源可持續發展。第7章礦山噪聲與振動控制7.1礦山噪聲與振動來源7.1.1礦山開采活動礦山開采過程中,爆破、鉆孔、挖掘、裝載、運輸等作業環節均會產生噪聲與振動。7.1.2礦山設備運行礦山設備如挖掘機、裝載機、破碎機、篩分機等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機械運動和部件間的碰撞,會產生噪聲與振動。7.1.3礦山物料運輸礦山物料運輸過程中,車輛行駛、輸送帶運行等均會產生噪聲與振動。7.2礦山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7.2.1防噪降噪措施(1)對礦山開采設備進行優化設計,選用低噪聲、低振動的設備。(2)在噪聲源附近設置隔音、吸音設施,降低噪聲傳播。(3)對高噪聲作業環節采取隔離、封閉等措施,減少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7.2.2振動控制技術(1)優化礦山開采工藝,降低爆破振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2)在設備安裝基礎及地面鋪設減振材料,降低振動傳遞。(3)對振動較大的設備進行隔振、減振處理。7.2.3礦山綠化與景觀優化通過礦山綠化,提高植被覆蓋率,降低噪聲與振動的傳播。同時對礦山景觀進行優化,減少視覺污染。7.3礦山噪聲與振動監測與管理7.3.1監測方案制定根據礦山實際情況,制定噪聲與振動監測方案,明確監測點、監測頻率、監測儀器等。7.3.2監測數據采集與分析按照監測方案,對礦山噪聲與振動進行實時監測,采集相關數據,并進行數據分析。7.3.3監測結果應用根據監測結果,對礦山噪聲與振動控制措施進行調整和優化,保證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效果。7.3.4管理制度建立建立健全礦山噪聲與振動管理制度,加強對礦山開采、設備運行、物料運輸等環節的監管,保證各項措施得到有效執行。7.3.5員工培訓與宣傳教育加強員工噪聲與振動防治知識的培訓,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使其積極參與礦山噪聲與振動的控制工作。第8章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8.1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策略8.1.1生態保護原則在礦山開發過程中,應遵循生態保護原則,保證礦山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預防為主,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保護優先,合理利用,恢復治理;分區分類,科學指導,精細管理。8.1.2生態保護措施(1)加強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和措施;(2)優化礦山開發布局,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3)推行綠色礦山建設,提高礦山生態環境保護水平;(4)加強礦山生態修復,恢復礦區生態環境功能;(5)強化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監管,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8.2礦山生態環境建設技術8.2.1生態修復技術(1)物理修復技術:采用土石方、植被恢復等手段,對礦區受損地表進行修復;(2)化學修復技術:通過土壤改良、重金屬穩定化等手段,治理礦區土壤污染;(3)生物修復技術: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資源,修復礦區生態環境;(4)綜合治理技術:結合礦區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技術手段進行綜合修復。8.2.2生態環境保護技術(1)水土保持技術: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防止水土流失;(2)水資源保護技術:加強礦區水資源管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防止水污染;(3)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保護礦區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系統平衡。8.3礦山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8.3.1生態環境監測(1)地表水監測:對礦區地表水水質、水量進行定期監測,掌握水環境變化情況;(2)空氣質量監測:監測礦區空氣質量,保證空氣質量達到國家標準;(3)土壤監測:對礦區土壤進行定期監測,了解土壤環境質量狀況;(4)生態狀況監測:通過遙感、地面調查等方法,監測礦區生態狀況變化。8.3.2生態環境評價(1)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在礦山開發前期,開展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2)生態環境狀況評價:對礦區生態環境現狀進行評價,為生態修復提供參考;(3)生態環境保護效果評價:對實施的保護措施進行效果評價,為優化生態環境保護策略提供依據。第9章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與政策9.1我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9.1.1法律層面我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為核心,涵蓋《環境保護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等相關法律。這些法律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提供了基本原則和制度保障。9.1.2法規層面在法律的基礎上,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法規,主要包括《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等。這些法規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措施等進行了詳細規定。9.1.3規章層面國家和地方各級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規章,如《礦產資源勘查區塊劃分辦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等,保證法律法規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領域的貫徹實施。9.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政策與制度9.2.1政策層面我國高度重視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全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等,明確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和措施。9.2.2制度層面為保障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政策的實施,我國建立了礦山地質環境監測、評價、治理和恢復等制度。同時實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制度,保證治理資金的投入。9.3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執法與監管9.3.1執法監管體系我國建立了完善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執法監管體系,包括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水利、林業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共同負責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執法監管工作。9.3.2執法監管措施各級及相關部門采取日常巡查、專項檢查、遙感監測等方式,加大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保證礦山企業依法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環境保護。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一大聯考·天一小高考2024-2025學年(下)高三第四次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 重慶市南開中學高2025屆高三第八次質量檢測地理試題及答案
- 物理實驗誤差分析試題及答案
- 貨物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 視覺年齡測試題及答案
- 面點技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職業探索2025年商務英語考試試題及答案
- 重慶數學特崗試題及答案
- 行業總結報告的試題及答案
- 長江電力筆試題目及答案
- 2023年護理考試-護理學(副高)歷年考試真題試卷摘選答案
- 橋式起重機司機(中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職校培訓)
- 項目管理工具Project詳細講解課件
- NCCN成人癌痛指南解讀
- GB/T 3478.4-1995圓柱直齒漸開線花鍵45°壓力角尺寸表
- GB/T 1041-2008塑料壓縮性能的測定
- 職業衛生監督課件
- 油橄欖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印章保管交接表
- 鹽霧測試作業指導書
- HSK4級-語序部分練習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