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應急救援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_第1頁
2024年應急救援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_第2頁
2024年應急救援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_第3頁
2024年應急救援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_第4頁
2024年應急救援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應急救援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共80題)

1、支撐是指利用方木、板材、(B)等,對營救通道和不

穩定建筑構件進行支護加固的一種救援技術。

A.起重氣墊B.重型支撐套具

C.混凝土砌塊D,液壓頂桿

2、(A)是指利用工程技術手段對重物實施起吊、牽弓|、

平移的一種救援技術。

A.移除B.破拆

C.頂撐D,支撐

3、在可能發生建筑大面積二次倒塌的現場,應充分做好

(C)O

A.重裝防護B.利用搜救犬搜索

C.支撐加固D.動態監測

4、在坍塌隧道可能發生局部二次坍塌的現場,可采取(D)

技術處置措施。

A,儀器檢測B.搜救犬搜索

C.回填反壓D.灌漿加固

5、在坍塌隧道可能發生局部二次坍塌的現場,可采取(D)

技術處置措施。

A.儀器檢測B.搜救犬搜索

C.支撐加固D.灌漿加固

6、帶電環境下救援作業時,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B)。

A.利用儀器實施漏電檢測

B.視情穿戴絕緣裝具

C.身體部位不得接觸裸露電線

D.防止跨步電壓觸電

7、地震災害救援中,(B)是指為受災群眾住宿、救災物

資中轉貯存、災后應急醫療救治等提供保障支持的帳篷。

A,單兵帳篷B,救災帳篷

C.指揮帳篷D.通信帳篷

8、我國自然災害中,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是(B),占

比達48%以上。

A.地震B.洪水

C.干旱D.森林火災

9、根據我國《降水量等級》(GB/T28592—2012),日

降雨量50?99.9毫米為(A)。

A.暴雨B.較大暴雨

C.大暴雨D.特大暴雨

10、根據我國《降水量等級》(GB/T28592—2012),日

降雨量100?249.9毫米為(C)o

A.暴雨B.較大暴雨

C.大暴雨D.特大暴雨

n、根據我國《熱帶氣旋等級》(GB/T19201-2006),

熱帶氣旋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達到或大于51.0m/s

(風力16級或以上)為(F)。

A.熱帶低壓B.熱帶風暴C.強熱帶風暴

D.臺風E.強臺風F.超強臺風

12、根據我國《水文情報預報規范》(GB/T22482-2008),

(A)洪峰流量重現期為5?10年一遇。

A.一般洪水B.較大洪水

C.大洪水D,特大洪水

13、根據我國《水文情報預報規范》(GB/T22482-2008),

(B)洪峰流量重現期為10?20年一遇。

A.一般洪水B.較大洪水

C.大洪水D,特大洪水

14、根據我國《水文情報預報規范》(GB/T22482-2008),

(C)洪峰流量重現期為20?50年一遇。

A.一般洪水B.較大洪水

C.大洪水D,特大洪水

15、根據我國《水文情報預報規范》(GB/T22482-2008),

(D)洪峰流量重現期為大于50年一遇。

A.一般洪水B,較大洪水

C.大洪水D,特大洪水

16、長江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流經青海、西藏、四川、

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

11個省份,汛期洪水通常由(A)形成,頻率高危害大。

A.暴雨B.上游融雪

C.冰凌D.工程事故

17、融雪洪水是指在有大量積雪或冰川發育地區,積雪(冰)

大面積集中融化導致河道水位急漲所形成的洪水,一般發

生在(C)O

A.2?3月B.3?4月

C.4?5月D,5?6月

18、在流域的中上游興建能調蓄洪水的(C),能有效攔

蓄洪水,減輕洪澇災害。

A.堤防B.河道

C.水庫D.蓄洪區

19、水庫規模通常按庫容劃分,1億立方米以上的稱為(A)。

A.大型水庫B,中型水庫

C.小型水庫D.壩塘

20、水庫規模通常按庫容劃分,1000萬?1億立方米的稱

為(B)。

A.大型水庫B,中型水庫

C.小型水庫D,壩塘

21、各類災害事故救援現場,安全員應設于(A)位置。

A.便于觀察預警B.便于搜索營救

C.便于隨舟艇展開D.便于現場急救

22、各類災害事故救援現場,應設置(D),負責出現突

發情況實施緊急救援行動。

A.戰術編成小組B.偵察檢測小組

C.搜索營救小組D.緊急干預小組

23、各類災害事故救援現場,遇有(D)情況,現場指揮

員應當果斷下達緊急撤退命令,并發出撤退信號。

A.短時強降雨B.長時間強降雪

C.轉移作業區域D.出現山體滑坡或崩塌征兆

24、各類災害事故救援現場,遇有(D)情況,現場指揮

員應當果斷下達緊急撤退命令,并發出撤退信號。

A.短時強降雨B.長時間強降雪

C.轉移作業區域D.建筑出現二次倒塌征兆

25、各類災害事故救援現場,遇有(D)情況,現場指揮

員應當果斷下達緊急撤退命令,并發出撤退信號。

A.短時強降雨B.長時間強降雪

C.轉移作業區域D.上游出現突發洪水

26、各類災害事故救援現場,遇有(D)情況,現場指揮

員應當果斷下達緊急撤退命令,并發出撤退信號。

A.短時強降雨B.長時間強降雪

C.轉移作業區域D.地鐵內出現大量洪水倒灌

27、災害事故救援現場實施警戒時,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

(D)o

A.合理劃定警戒區域,布置警戒人員和警戒標志

B.清除警戒區域內一切無關車輛和人員

C.禁止被疏散和營救出的人員再次返回現場

D.警戒范圍一經劃定不得調整和更改

28、野外救援應遂行(D)裝備物資,嚴防發生失溫病癥。

A.防暑降溫B.防毒防爆

C.防病防疫D.防寒保暖

29、野外救援應采取(A)措施,嚴防發生熱射病。

A.防暑降溫B.防毒防爆

C.防病防疫D.防寒保暖

30、消防救援隊伍應對自然災害,應急響應程序通常為(A)。

①接受報警或上級指令②啟動預案③調動力量④救援

作業⑤清理移交

A.①?③一④一⑤B.②一③一①一⑤一④

C.③?①-⑤-④D.③一①一②一⑤一④

31、消防救援隊伍應對自然災害,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

(C)O

A.做好預警預測

B.開展會商研判

C.適時提升戰備等級

D,前置預置救援力量逐級請示后駐守

32、消防救援隊伍應對自然災害,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

(A)o

A.分類制定災種處置預案

B.做好裝備物資儲備

C.做好與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會商研判

D.與專家會商確定部署前置預置救援力量

33、消防救援隊伍應對自然災害,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D)。

A.力量跟著汛情走

B,前置預置力量跟著會商研判結論走

C.跨區域增援力量跟著上級調動指令走

D.長時間持續保障跟著隊伍遂行走

34、自然災害現場,制定消防救援方案時,下面描述不正

確的是(A)。

A.由消防救援人員獨立作出決定

B.會同行業領域專家共同制定

C.評估救援行動安全性和可行性

D.發揮其他救援力量專業優勢

35、自然災害現場,制定消防救援方案時,下面描述不正

確的是(C)。

A.對災害現場態勢和環境條件進行充分評估

B.對到場力量作業能力進行充分評估

C.對社會保障支持能力進行充分評估

D.對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進行充分評估

36、災害事故救援現場,救援人員應嚴格執行作業規程,

不得(A)o

A.盲目或冒險作業

B.單元編組承擔作業任務

C.調動重型工程機械作業

D.與社會應急力量協同作業

37、車輛遂行救援任務行駛中,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D)。

A,駕駛員嚴格遵守交通法規

B.隨車指揮員全程做好途中觀察

C.經過冰雪、上下坡、急轉彎等路面時減速慢行

D.不受路況和交通信號限制,快速抵達現場

38、車輛遂行救援任務行駛中,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D)。

A,重型車輛長下坡不得長時間剎車,防止制動失控

B.必要時臨時停車,派員對路況進行觀察

C.冰凍雨雪路面,車輛應加裝防滑鏈

D.跨區域增援時,編隊整建制開赴,可不劃分行進

單元

39、關于應急救援聯勤聯動工作機制,下面描述不正確的

是(D)o

A.建立預警預測機制B.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C.建立會商研判機制D.建立征地保障機制

40、關于應急救援聯勤聯動工作機制,下面描述不正確的

是(D)o

A.建立應急保障機制

B.建立應急宣傳機制

C.建立信息發布機制

D.建立未成年人應急調動機制

41、關于應急救援聯勤聯動,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D)o

A.建立聯勤聯動工作機制

B.日常開展聯合訓練或演練

C.聯合開展技戰術研討和業務交流

D.現場綜合保障由消防救援隊伍統籌提供支持

42、根據國家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

以上的為(A)城市。

A.超大B.特大C.大D.中等E.小

43、根據國家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500至

1000萬的為(B)城市。

A.超大B.特大C.大D.中等E.小

44、根據國家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100至

500萬的為(C)城市。

A,超大B.特大C.大D,中等E.小

45、根據國家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50至100

萬的為(D)城市。

A.超大B.特大C.大D.中等E.小

46、根據國家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

下的為(E)城市。

A.超大B.特大C.大D.中等E.小

47、(A)是指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

市集聚而成的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城市集團,是大都

市區的聯合體。

A.重點城市群B.城市聯合體

C.城市經濟圈D.城市一體化

48、我國位于世界環太平洋地震帶和(B)兩大地震帶之

間。

A,洋脊地震帶B.歐亞地震帶

C.海嶺地震帶D.地中海地震帶

49、我國四大地震帶區域是青藏高原地震區、華北地震區、

東南沿海地震帶和(A)o

A.南北地震帶B.鄭城營口地震帶

C.汾渭地震帶D,東南沿海地震帶

50、(A)是指表征地震強度大小的量度。

A.震級B.震中距

C.震源深度D.烈度

51、(B)是指地面上任何一點到震中的直線距離。

A.震級B.震中距

C.震源深度D.烈度

52、(C)是指震源到地面(震中)的垂直距離。

A.震級B.震中距

C.震源深度D.烈度

53、(D)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及其影響的強弱程度。

A.震級B.震中距

C.震源深度D.烈度

54、(D)是指衡量抗震設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設

防烈度或設計地震動參數以及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確定。

A.震級B.震中距

C.震源深度D,抗震設防標準

55、當人口較密集地區發生6.0級以上、7.0級以下地震,

人口密集地區發生5.0級以上、6.0級以下地震,初判為

(C)地震災害。

A.一般B.較大

C.重大D.特別重大

56、(C)地震災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

(含失蹤)或者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

A.一般B.較大

C.重大D.特別重大

57、當人口較密集地區發生7.0級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

區發生6.0級以上地震,初判為(D)地震災害。

A.一般B.較大

C.重大D,特別重大

58、(D)地震災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

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占地震發生地省(區、市)上年國內生

產總值1%以上的地震災害。

A.一般B.較大

C.重大D,特別重大

59、(A)是地震災害中極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典型災

種。

A.建筑倒塌B.建筑火災

C.基礎設施損毀D.山體滑坡(崩塌)

60、地震發生后,通常出現“斷亂慢”問題,(A)主要是

指震區整體或局部處于斷網、斷電、斷路等狀態。

A,斷B.亂C.慢

61、地震發生后,通常出現“斷亂慢”問題,(B)主要是

指震區救援救災活動初期統籌指揮乏力的一種現象。

A.斷B.亂C.慢

62、地震發生后,通常出現“斷亂慢”問題,(C)主要是

指應急聯動、救援力量、應急資源等響應和到場實施救援

救災出現的遲緩現象。

A,斷B.亂C.慢

63、消防救援隊伍地震救援重型隊人員規模不少于(A)

人。

A.100B.80C.60D.45

64、消防救援隊伍地震救援輕型隊人員規模不少于(C)

人。

A.100B.80C.60D.45

65、地震救援(B)是指按照所在單位編制數的規定比例

預混預編的機動隊伍,其配備地震救援專用裝備,日常開

展基礎技能訓練和演練。

A.前突小隊B.專業隊伍

C.機動力量D.社會應急力量

66、地震災害救援,消防救援隊伍梯次調動力量主要包括

前突力量、轄區大隊(站)執勤力量、轄區支隊力量、總

隊地震救援專業力量、(A)、震區鄰近省份的地市力量、

全國跨省增援力量。

A.省份內機動力量B.軍隊力量

C.行業領域專業隊伍D.社會應急力量

67、地震災害救援,力量梯次調動的程序是(A)。

①省份內機動力量②轄區大隊(站)執勤力量③震區鄰

近省份的地市力量④總隊地震救援專業力量⑤前突力

量⑥轄區支隊力量⑦全國跨省增援力量

A.⑤一②一⑥一④一①一③一⑦B.②一⑤一⑥一①一④一③一⑦

C.①-②-③-⑤-⑥-④-⑦D.⑤一②一①一③一⑥一④一⑦

68、偏遠山區“三斷”情況下地震災害救援,可采取(D)

快速機動投送。

A.徒步B.騾馬

C.摩托化D,直升機

69、地震救援專業隊遂行任務,攜行裝備物資應實施(A)、

模塊化運輸投送。

A.標準化B.專業化

C.智能化D.扁平化

70、地震救援專業隊遂行任務,攜行裝備物資應實施標準

化、(D)運輸投送。

A.模塊化B.專業化

C.智能化D.扁平化

71、地震發生后,(D)小時為救援黃金期。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