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江門市歷史高考試卷與參考答案(2025年)_第1頁
廣東省江門市歷史高考試卷與參考答案(2025年)_第2頁
廣東省江門市歷史高考試卷與參考答案(2025年)_第3頁
廣東省江門市歷史高考試卷與參考答案(2025年)_第4頁
廣東省江門市歷史高考試卷與參考答案(2025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廣東省江門市歷史高考復習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中國歷史上,哪位皇帝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2、明朝建立后,哪位皇帝進行了大規模的遷都,遷都至北京?A、明太祖B、永樂帝C、明成祖D、嘉靖帝3、被譽為“詩圣”的唐代詩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維4、《資治通鑒》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它的主編者是()。A、司馬遷B、鄭樵C、司馬光D、馬端臨5、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一幅反映北宋東京城內外繁榮景象的歷史名畫是《》。A、千里江山圖B、清明上河圖C、洛神賦圖D、富春山居圖6、在文學史上被后人尊稱為“詩圣”的唐代詩人是。A、李白B、杜甫C、王維D、白居易7、秦朝統一六國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上實行了哪種行政制度?A、分封制B、郡縣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8、唐朝時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間開創了“貞觀之治”?A、唐太宗李世民B、唐高宗李治C、唐玄宗李隆基D、唐肅宗李亨9、中國古代第一個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0、東漢末年的著名戰役“官渡之戰”的交戰雙方是()。A、曹氏集團與袁紹B、孫權與曹丕C、司馬家族與劉禪D、劉備與曹操11、漢武帝時期,哪位著名的思想家被征召入朝,并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A、莊周B、荀子C、董仲舒D、韓非12、唐朝的開國皇帝是誰?A、李世民B、李隆基C、李淵D、武則天13、秦統一后,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采取的措施是()。A、行分封制B、推行郡縣制C、設置刺史D、建立行省制度14、漢武帝時期,為了強化中央對思想文化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是()。A、獨尊儒術B、焚書坑儒C、推行法家思想D、實行科舉制15、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對世界文化發展影響最大的是()。A.指南針B.火藥C.印刷術D.造紙術16、從唐朝開始,()逐漸成為中國官僚政治體系中一種重要的行政制度。A.科舉制B.三省六部制C.九品中正制D.世襲制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古代中國在農業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齊民要術》中記載了農作物的種植技術、施肥方法、灌溉技術等;《本草綱目》中不僅記錄了藥材的種類,還詳細描述了藥物的使用方法,對自然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材料二:古代中國在科技領域也有許多發明和創造。例如,南北朝時期的劉安、祖沖之等人對數學、天文學的研究成果,至宋代有了“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對航海和地理知識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明清兩代,湯顯祖、顧炎武等人在文學與學術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湯顯祖的《牡丹亭》和顧炎武的《日知錄》分別在戲劇和學術研究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問題: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在哪些領域對人類文明產生了重要影響,并簡要說明其具體表現。第二題材料題:以下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詩歌片段:“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杜甫《無家別》問題:根據上述材料,分析安史之亂對唐朝社會的影響,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其對當時的士人心態的影響。第三題題目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的一次重大政治改革。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史記·商君列傳》)。另據《戰國策》記載,“秦孝公卒,惠王代后,人說其王、疑忌商鞅,弗果重之。秋,疾,冬,薨”(《戰國策·秦策五》),又有“商君死,秦人都憐之。死者既已,而明日,秦人多出取壺盛其尸者”(《戰國策·秦策五》)。問題(1)根據材料,簡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10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鞅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10分)第四題【題目背景】在古代中國的中央官制發展過程中,某朝代設立了一個重要的行政機構,對我國古代行政區劃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不僅鞏固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同時也促進了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在元代,它被設置為最高行政區劃單位;明、清兩朝沿用此稱謂,但其職能和面積有所變化。清代,它在疆域和治理上的特殊地位尤為突出?!驹O問】簡述該行政機構在元代和清代,分別在哪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25年廣東省江門市歷史高考復習試卷與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中國歷史上,哪位皇帝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答案:B、唐太宗解析:唐太宗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2、明朝建立后,哪位皇帝進行了大規模的遷都,遷都至北京?A、明太祖B、永樂帝C、明成祖D、嘉靖帝答案:C、明成祖解析: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建立了北京作為明朝的都城,促進了北京的發展,并奠定了其作為北京以后歷史地位的基礎。3、被譽為“詩圣”的唐代詩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維答案:B解析: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廣泛反映了唐代社會的現實,被后人譽為“詩史”,而“詩圣”則是對其詩歌成就的高度評價。4、《資治通鑒》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它的主編者是()。A、司馬遷B、鄭樵C、司馬光D、馬端臨答案:C解析:《資治通鑒》是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編年體通史,由北宋的司馬光主編,歷時19年完成,是一部涵蓋從戰國至五代的歷史巨著,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具有重要價值。5、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一幅反映北宋東京城內外繁榮景象的歷史名畫是《》。A、千里江山圖B、清明上河圖C、洛神賦圖D、富春山居圖答案:B解析: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其代表作之一,這幅畫生動地展現了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的自然風光、市井生活、風俗習慣和繁華景象,是研究北宋城市經濟與文化的重要歷史資料。6、在文學史上被后人尊稱為“詩圣”的唐代詩人是。A、李白B、杜甫C、王維D、白居易答案:B解析:杜甫在中國古典文學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被后人尊稱為“詩圣”。他的詩歌廣泛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深刻地揭露了社會的各種矛盾,被稱為“詩史”。7、秦朝統一六國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上實行了哪種行政制度?A、分封制B、郡縣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答案:B解析:秦朝統一六國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秦始皇推行郡縣制,廢除了分封制,郡縣制的實施鞏固了中央集權制度,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8、唐朝時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間開創了“貞觀之治”?A、唐太宗李世民B、唐高宗李治C、唐玄宗李隆基D、唐肅宗李亨答案:A解析: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開創了“貞觀之治”,這是唐朝歷史上最為繁榮和穩定的時期之一,以其開明的政治、改革措施以及對周邊民族的友好政策著稱。9、中國古代第一個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A解析:夏朝是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在中國黃河流域建立的最早的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的王朝。10、東漢末年的著名戰役“官渡之戰”的交戰雙方是()。A、曹氏集團與袁紹B、孫權與曹丕C、司馬家族與劉禪D、劉備與曹操答案:A解析: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所進行的一場著名戰役,發生于公元200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曹操戰勝了擁有80萬大軍的袁紹,從而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11、漢武帝時期,哪位著名的思想家被征召入朝,并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A、莊周B、荀子C、董仲舒D、韓非答案:C解析: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最終被漢武帝采納,這一政策在歷史上被稱為“霸王道雜之”,即既重申法家的“霸王之道”,又強調儒家的“王道”。董仲舒還發展了陰陽五行學說,對后來的思想文化有重大影響。12、唐朝的開國皇帝是誰?A、李世民B、李隆基C、李淵D、武則天答案:C解析: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他于618年建立唐朝,同年封其長子李世民為秦王。李世民后繼位登基,即位后在京師長安稱帝,史稱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13、秦統一后,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采取的措施是()。A、行分封制B、推行郡縣制C、設置刺史D、建立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秦朝統一六國后,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采取了郡縣制,將全國劃分成36個郡,郡設郡守、郡尉和監御使,由中央直接任命??は略O縣,縣設縣令和縣丞,同樣由中央任命,這一制度有效地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14、漢武帝時期,為了強化中央對思想文化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是()。A、獨尊儒術B、焚書坑儒C、推行法家思想D、實行科舉制答案:A解析: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推行“獨尊儒術”政策,將儒家學說作為國家的正統思想,通過設立太學和地方學校系統地傳播儒家思想,摒棄了前朝的其他各家學說。15、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對世界文化發展影響最大的是()。A.指南針B.火藥C.印刷術D.造紙術答案:C解析:印刷術的發明和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文化的傳播和知識的普及。中國的雕版印刷技術在唐宋時期趨于成熟,而活字印刷技術更是在北宋時期的畢升發明后迅速發展,為歐洲的文藝復興和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知識和技術積累。16、從唐朝開始,()逐漸成為中國官僚政治體系中一種重要的行政制度。A.科舉制B.三省六部制C.九品中正制D.世襲制答案:A解析: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最早在隋朝設立,但在唐朝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成為官員選拔的主要方式之一,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古代中國在農業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齊民要術》中記載了農作物的種植技術、施肥方法、灌溉技術等;《本草綱目》中不僅記錄了藥材的種類,還詳細描述了藥物的使用方法,對自然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材料二:古代中國在科技領域也有許多發明和創造。例如,南北朝時期的劉安、祖沖之等人對數學、天文學的研究成果,至宋代有了“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對航海和地理知識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明清兩代,湯顯祖、顧炎武等人在文學與學術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湯顯祖的《牡丹亭》和顧炎武的《日知錄》分別在戲劇和學術研究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問題: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在哪些領域對人類文明產生了重要影響,并簡要說明其具體表現。答案:1.農業技術:古代中國在農業領域的科技發明和技術傳播對周邊地區產生了重大影響,促進了亞洲地區的農業發展,并因此維系了東亞地區的穩定發展。2.科技創新: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了深遠影響。指南針為海上航行提供了方向指導,促進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并推進了世界范圍內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同時,造紙術和印刷術促進了書籍的傳播、知識的保存與教育的發展;火藥則在軍事方面產生重大影響,也影響了古代戰爭形態的轉變。3.數學與天文學:古代中國的數學及天文學研究提供了天文學坐標系統,如黃道運動周期等重要概念,對后來的天文觀測和科學研究都產生了很大幫助。這方面的成就提升了天文學科學技術水準。4.藥物學:《本草綱目》等藥物學著作為現代藥物研制和醫學理論構建奠定了科學基礎,對現代醫學發展產生一定影響。5.文學與學術:中國古代文學和學術研究為世界文學寶庫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如《詩經》、《楚辭》、四大名著等著作流傳至今,不僅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文化傳播與文明交流的一部分。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如唐詩宋詞元曲等,則有助于人們了解歷史人物和事件。6.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中國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對周邊國家如朝鮮半島、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促進了這些地區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它們在古典文獻、哲學思想、科技發明等方面均顯現有中國古代文化的影子。解析:這道題目旨在考察學生是否能夠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并能夠圍繞給定的歷史事件進行深入分析。題目要求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動植物新品種的培育:古代中國的《齊民要術》等著作提供了豐富的農業技術信息,對后來的農業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2.科技發明的重要性:《本草綱目》詳細介紹了藥物的使用方法,反映了古代中國在藥物學方面的深厚基礎,同時也為現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醫學知識。3.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這四大發明體現了古代中國的科技創新實力,不僅對國內外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4.文學與學術貢獻:古代中國的文學作品如《牡丹亭》、《日知錄》等,記錄了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同時也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5.科技在農業、醫療等領域的影響: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促進了農業技術和醫學技術的進步,這些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也為各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通過分析這些方面的具體內容,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代中國科技與文化成就的歷史意義及其對當今世界的影響。第二題材料題:以下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詩歌片段:“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杜甫《無家別》問題:根據上述材料,分析安史之亂對唐朝社會的影響,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其對當時的士人心態的影響。參考答案:1.安史之亂對唐朝社會的影響:政局動蕩與人口損失:安史之亂爆發后,唐朝的中央政府喪失了對地方的有效控制,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深刻的分裂,地方勢力逐漸興起,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同時,這場長達八年的戰亂帶來了嚴重的破壞,許多城市和鄉村被毀,人口數量急劇下降。財政危機與社會經濟嚴重衰退:戰亂導致農業生產遭受破壞,交通中斷,商旅貨物無法正常流通,從而加劇了貨幣貶值與市場的混亂。政府為了籌集軍費,加重了賦稅負擔,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階級矛盾激化:士地兼并現象嚴重,豪強地主勢力擴張,普通民眾生活困苦,地主與農民之間的矛盾加深,社會的底層人民面對生存威脅,反抗抗爭活動更為頻繁。2.對士人心態的影響:個人遭際與現實聯想:這首詩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下,身歸於亂世而無法安身立命的士人的顛沛流離和孤獨無依的境遇,詩人實際上描述的是一種戰亂時代士人的共同心態。不僅表達出詩人自身在亂世中失落飄零的生涯,也有著對社會動蕩和人生百態的深切感受與思考。樂觀向上與憂國憂民:面對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許多士人仍會追尋積極有為的人生目標。心靈困擾與自我反?。喊彩分畞y中的士人往往面臨個人命運的波折,他們在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后,對個人命運進行深刻反思,并將這種反思上升至國家興亡的高度。同時,士人的積極心態也體現在他們希望通過個人努力改變國家命運的決心,他們堅信讀書人的責任不僅在于埋頭苦讀、考取功名,更在于為國出力、挽救危亡,展現出一種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解析:通過對材料《無家別》的分析,我們可以深入理解安史之亂在唐朝所引起的深刻社會影響以及它如何影響了士人的觀念和行為。同時,也可以看到當時的士人在亂世中的個人命運和對未來的反思,進而展現了他們對國家興亡的關注和責任感。這為探討唐代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并且能夠幫助考生更好地認識歷史事件與個人命運之間的聯系。第三題題目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的一次重大政治改革。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史記·商君列傳》)。另據《戰國策》記載,“秦孝公卒,惠王代后,人說其王、疑忌商鞅,弗果重之。秋,疾,冬,薨”(《戰國策·秦策五》),又有“商君死,秦人都憐之。死者既已,而明日,秦人多出取壺盛其尸者”(《戰國策·秦策五》)。問題(1)根據材料,簡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10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鞅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10分)參考答案(1)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答案示例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制)、重農抑商、廢除世卿世祿制、推行縣制等。這些改革措施使得秦國實現了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變,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升了經濟實力。變法也加強了中央集權,并對周邊國家產生了震懾作用,最終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者,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評分標準詳細敘述內容(5分);影響闡述(5分)。(2)商鞅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答案示例商鞅變法之所以失敗,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保守勢力的強大反對:變法觸及到了貴族階層的利益,這些勢力對于商鞅進行了激烈反對,最終在秦孝公去世后,變法遭遇了更大的阻力;個人遇刺:關于商鞅的直接死因史家莫衷一是,但如果商鞅死于殺戮,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政策的不完善:雖然變法內容豐富,但部分政策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不切實際的情況,導致了民眾和部分官員的反對;政變過度激進:商鞅的改革措施過于激進,沒有溫和過渡到新的體制,這也導致一些官員和民眾感到不安和抵制。評分標準歷史事實的描述(5分);分析深入透徹(5分)。此題的設計旨在考查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力、分析力和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能夠從多個角度分析歷史事件的影響和原因。第四題【題目背景】在古代中國的中央官制發展過程中,某朝代設立了一個重要的行政機構,對我國古代行政區劃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不僅鞏固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同時也促進了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在元代,它被設置為最高行政區劃單位;明、清兩朝沿用此稱謂,但其職能和面積有所變化。清代,它在疆域和治理上的特殊地位尤為突出?!驹O問】簡述該行政機構在元代和清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