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三節化學鍵_第1頁
高中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三節化學鍵_第2頁
高中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三節化學鍵_第3頁
高中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三節化學鍵_第4頁
高中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三節化學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化學鍵

從容說課

初中化學中介紹了離子的概念,學生知道Na+和CL由于靜電作用結合成化合物NaCI,又知道物質是由

原子、分子和離子構成的,但并沒有涉及到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以及化學鍵的概念。本節的化學鍵內

容,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從結構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構成,從而揭示化學反應的實質。

本節教材涉及的化學基本概念較多,內容抽象。根據高一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雖具有一定的理性思

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還是易于接受感性認識。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應低起點,小臺階,充分

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關于離子鍵的教學設計可按照:提出問題-實驗(鈉和氯氣的反應)今進行表征性抽象玲再進行原理性

抽象少得出結論(離子鍵的定義)9離子鍵的形成條件玲離子鍵的實質玲構成離子鍵的粒子的特點9離子化

合物的概念玲實例玲反思與評價程序進行教學。關于共價鍵的教學設計可按照:復習離子鍵及氫氣和氯氣

的反應玲提出新問題(氯化氫的形成原因?)玲原理性抽象玲得出結論(共價鍵的定義)分共價鍵的形成條

件玲構成共價鍵的粒子的特點玲共價鍵的實質玲共價化合物的概念玲共價鍵的種類(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

共價鍵)分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辨析玲歸納總結出化學鍵的定義玲化學反應的實質玲教學評價程序進行

教學。

第一部分內容是離子鍵。重點是對離子鍵概念的理解及電子式的書寫方法。由于離子鍵的概念比較抽

象,用電腦演示離子鍵形成的過程并設計成動畫,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還能很好地幫

助學生理解離子鍵的形成及概念。在電子式的學習里,學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為了加深學生對

錯誤的認識,課堂上用了欲擒故縱的方法,即先用電子式表示出AB型(如NaCI)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卻

并未講出書寫重點,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寫AzB及AB2型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此時再指出錯誤

所在。這樣,學生聽起課來十分專心,印象也深。最后再由學生根據自己的錯誤所在,總結出書寫時的注

意事項,從而得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部分內容;共價鍵。補充了Hz在Cb中燃燒的實驗,一是和前面所學鹵族元素中以與Cb在光照條

件下的反應相對照,擴充學生的知識;二是學生在初中就知道氯化氫是共價化合物。通過形象的實驗,以

激起他們探究氯化氫分子是怎樣形成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共價鍵形成的實質。由于氯氣與氯化

氫均為大氣污染物,所以采取了用電腦演示的方法。在后面共價鍵的講解中,用了擬人法,以集中學生精

力,并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共價鍵形成的實質。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們練習了多種類型(如單質、AB型、

AB?、AB3、AB#的電子式的寫法,并向學生介紹了一些常見物質(如Naz。?、H2O2>NaOH、NH4C1)的電子

式的寫法,以拓寬學生的視野。然后由國和HCI都是由共價鍵構成的,這兩種物質中的共價鍵是否相同這

個問題引入極性鍵與非極性鍵教學。在學生深入理解了離子鍵和共價鍵的知識后,很自然地引出了化學鍵

的概念,以及化學反應過程的本質。最后以共價鍵和離子鍵的比較作結,以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以進一步

深化。

本節教學重點

1.離子鍵、共價鍵的概念

2.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概念

3.化學鍵的概念

4.化學反應的實質。

本節教學難點

1.化學鍵的概念

2.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

3.化學反應的實質。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離子鍵的概念。

2.掌握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并能熟練地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離子鍵形成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綜合概括能力;

.通過電子式的書寫,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能力,通過分子構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用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問題。

.通過對離子鍵形成過程的分析,培養學生懷疑、求實、創新的精神。

.培養學生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

教學重點

1.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盛有氯氣的集氣瓶、金屬鈉、小刀、濾紙、鏡子、鐵架臺、石棉網、酒精燈、火

柴。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師:從前面所學知識我們知道,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該元素的原子的結構。而化學反應的實質

就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那么,是不是任意兩個或多個原子相遇就都能形成新物質的分子或物質呢

生:不是!

師:試舉例說明。

生1:如氫原子和氟原子在常溫下相遇能形成氟化氫分子,而氫原子和氯原子在同一條件下就不發生

化學反應。

生2:如金屬都是由原子組成的,金戒指和銀耳環放一起無變化,把金器和鐵器放一塊也不會有新的物

質生成。

生3:稀有氣體也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它們和其他物質的原子相遇時,很難起反應,因此常用作保護

氣。

生4:要是任意原子相遇都能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話,這世界簡直就無法想象

師:大家回答得很好!以上例子說明,原子和原子相遇時,有的能進行組合,有的不能,這說明在能

組合的原子和原子之間,一定有某種作用的存在,才能使原子和原子相互結合成新的分子和新的物質。而

原子和原子組合時,相鄰的原子之間所存在的強烈的相互作用,我們又稱其為化學鍵,這也是我們本節課

所要講的內容。

板書:第三節化學鍵

師:根據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實質不同,我們可以把化學鍵分為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等不同的

類型。首先我們來學習離子鍵。

板書:一、離子鍵

[推進新課]

師:要知道什么是離子鍵,還須從我們初中學過的離子化合物說起。什么是離子化合物?請舉例說明。

生:由陰、陽離子相互作用而構成的化合物,就是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硫酸鋅、

氫氧化鈉等。

師:一點不錯!下面,我們就親自制備一種離子化合物一氯化鈉來進行分析。

演示實驗1—2:鈉在氯氣中燃燒。

請一位同學描述實驗現象:

生:鈉在加熱的情況融成一個小球,當把盛有黃綠色氣體的集氣瓶扣于預熱過的鈉上方時,鈉劇烈燃

燒,瓶中出現大量白煙,原來的黃綠色逐漸消失

師:瓶中出現的白煙是什么呢

生:氯化鈉的固體小顆粒。

師:請大家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2Na+CbA==2NaC1

師:從宏觀上看,鈉和氯氣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新物質氯化鈉。如若從微觀的角度,又應該怎樣

理解上述反應呢

[思考與交流]

1.畫出鈉和氯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2.試解釋氯化鈉是怎樣形成的。

[多媒體展示]

R''H

圖1-3-2

[引導探究]

師:生成新的氯化鈉分子!那么,氯原子和鈉原子又是通過什么方式組合的呢?亦即它們之間存在怎樣

的一種作用呢

要想知道究竟,我們必須從氯原子和鈉原子的結構上入手分析。

請大家回憶以往學過的知識,回答:原子在參加化學反應時,都有使自己的結構變成什么樣的結構的

傾向

生:穩定結構。

師:什么是穩定結構

生:最外層電子數是8的結構,K層為最外層時是2個電子。

師:它們通常通過什么方式來得到穩定結構

生甲:通過得失電子。

生乙:通過得失電子或形成共用電子對。

師:應該是乙種說法完整。請大家根據已有知識填寫下表

[多媒體展示]

通常什么途徑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

原子結構示意圖

達到稚定結構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

Na28i

』jJ

、、、

Cl^)7)287

/jj

學生:填表

師:請一個同學把結果寫在投影膠片上,教師指正書寫中出現的錯誤。

[多媒體展示]

圖1-3-3

師:上述過程我們可以用電腦形象地表示如下:

[展示多媒體課件]

①鈉原子最外層1個電子在核外高速運動,氯原子最外層7個電子在核外高速運動;

②鈉原子與氯原子互相接近(發生反應);

③鈉原子最外層1個電子跑到氯原子上去,鈉原子變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氯原子變成帶1

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由于靜電作用而生成氯化鈉。

師:從原子結構分析氯化鈉的形成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在鈉跟氯氣反應時,由于鈉元素的金屬性很強,

在化學反應中鈉原子易失掉一個電子而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而氯元素的非金屬性很強,在化學反應中氯

原子易得一個電子而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

師:當鈉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時,鈉原子的最外電子層的1個電子轉移到氯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使鈉

原子和氯原子分別形成了帶正電荷的鈉離子和帶負電荷的氯離子。這兩種帶有相反電荷的離子通過靜電作

用,形成了穩定的化合物。我們把陰、陽離子結合成化合物時的這種靜電作用,叫做離子鍵。

板書使陰、陽離子結合成化合物的靜電作用,叫做離子鍵。

師:請大家看下列演示

[展示多媒體課件]

畫面上出現一個插有紅旗的目的地,內注明“穩定結構”,附言是“攜8個蘋果者方可進來!”目的地外面,

有兩個小精靈,各拿一個放蘋果的盤子,代表鈉原子的小精靈的盤子里放有9個蘋果(其中的1個顏色區別

于另外8個);代表氯原子的小精靈盤子里放有7個蘋果。由于不符合進入目的地的條件,在外面急得團團

亂轉,當他們不期而遇時,眼里都放出了光彩,鈉原子小精靈從自己的盤子里拿出那個多余的蘋果,遞給

氯原子小精靈。氯原子小精靈高興地說:“謝謝你。”這時,代表鈉原子的小精靈頭上多了一頂標有“+”的帽

子,而代表氯原子的小精靈頭上多了一頂標有的帽子。后他們調皮地頭碰著頭并異口同聲地說:“我們一

起飛吧

隨后,他們一起飛向了目的地一穩定結構。

師:畫面上的兩個小精靈,互相都誠心誠意地幫助了對方,這促使他倆成了好朋友,而他們在彼此需

要時所建立的這種友誼也是比較牢固的,一般情況下不易被破壞。離子鍵所表示的就是這種友誼,通過離

子鍵所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情況下都很穩定。如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食鹽一氯化鈉,在通常情況下以晶

體形式存在很難變質

師:氯離子和鈉離子通過離子鍵形成了離子化合物一氯化鈉。剛才大家回答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

現象時,有同學說,鈉和氯氣反應生成的氯化鈉是分子,那么,氯化鈉晶體到底是不是由氯化鈉分子構成

的呢?

生:思考討論

生:氯化鈉晶體中不存在氯化鈉分子,只存在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氯化鈉晶體的微粒是離子而沒有

氯化鈉分子。

師:說得對!大家看,這就是氯化鈉晶體的結構:

[多媒體展示]

氯化鈉晶體的立體動畫,使其旋轉,讓學生從各個方向清晰地觀察立方體,并選中其中的一個C「或

Na+,讓其周圍的陽離子或陰離子圖標閃爍。

師:在氯化鈉晶體中,每個氯離子的周圍都有6個鈉離子,每個鈉離子的周圍都有6個氯離子,鈉離

子和氯離子互相交替,形成了氯化鈉晶體,亦即氯化鈉晶體中不存在單個的氯化鈉分子。

[思考與交流]

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的化學性質是否相同?為什么

生:不相同。因為它們的結構不同。

師:很正確。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它們原子核中的質子數是相同的,但原子核外的電子數是不

同的。而化學性質決定于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情況,且主要決定于最外層電子數。如鈉原子和鈉離子相比,

鈉原子不顯電性,最外層有1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一個電子而表現出強的金屬性,從而易與水、

酸等反應;而鈉離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最外層為8電子穩定結構,不易失電子,也不易得電子,化學性

質比鈉原子穩定得多。因此,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因結構不同而化學性質不同。

師:由于在化學反應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發生變化,為了分析化學反應實質的方便,我們引

進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的這么一種式子一電子式。

板書:二、電子式

講述:在元素符號周圍用小黑點(或x)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的式子叫電子式。

如Na、Cl、Mg、S的電子式我們可分別表示為:

板書???,

師:這樣,我們就可以很方便地用電子式來表示出離子化合物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板書:

Na牛-

????

師:上述式子中的“+”表示“相遇";"LT'X:"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表示原子相遇電子時

移動方向;即為“Na+[文C]:丁”:式里面,

陽離子的電子式與其離子符號相同。知鈉離子、鎂離子的電子式分別為:

板書Na+Mg2+

師:陰離子的電子式要在元素符號周圍標出其最外層的8個電子,并用方括號括起來,要在方括號的

右上角標明該離子所帶的負電荷數。如C「,S?一的電子式分別為:

板書:

[:Z:[-[:M:廣

師:請大家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氯化鎂的形成過程。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把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讓學生展示于黑板上,進行講解:[投影儀展示]

1.XMgX-|-2*Cli-?Mg*+Ex<^*

???V

2,?a?+XMgX+?ci『

3.:Mg<T^ci:----------[:C1;]Mg[-Cl::

???4

師:請同學們判斷這些電子式的書寫是否正確?如有錯誤請給予改正。

生1.1的錯誤是MgCh的電子式中,兩個氯離子要單個地一一寫出,而不能合并;

生2.2的錯誤是出現了"====”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過程,要用“一”表示由什么形成什么,而不

能用"===";

生3.3的錯誤是離子未標明所帶電荷數。

生4.上述1、2的式子中均沒有表示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在實際書寫時,可以省略。師:綜上所述,

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過程,相同的幾個原子可以單個一一寫出,也可以合并起來用系數表示其

個數,如1、2式中氯原子的表示方法;相同的離子要單個地一一寫出,一般不合并,如氯化鎂中兩個

氯離子的表示方法;另外,由原子形成化合物時要用“一”表示,而不用"===="。因此,氯化鎂的形成

過程可用電子式正確地表示如下:

:C1?十蛇十?C1:——>[:C1-]Mg[-ci:]

板書-******

師:請大家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NazO的形成過程。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及時指正錯誤:

[實物投影]:學生書寫正確的答案

Nax+*0*+xNa-----?底「6?廣N3

????

師:請大家總結用電子式表示粒子及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過程時應注意的問題。生1:1.離

子須標明電荷數;

生2: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寫,相同的離子要單個寫;

生3:3.陰離子要用方括號括起;

生4:4.不能把“一”寫成"====";

生5:5.用箭頭標明電子轉移方向(也可不標);

練習: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

MgBnK2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多數學生會寫成MgBn和KzO的形成過程:

師: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與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不是一回事兒,不能混淆。澳化

鎂的電子式應寫為:

草板書:口口;文丁M*[文口r:丁

..,?

而不是

?Br*+<Mg<------?[IBr,rMg2'1'Bn]~

????

師:后者為用電子式表示MgBr2的形成過程。

過渡:要寫出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或用電子式表示其形成過程,我們首先須知道其是否能形成離子鍵,

那么,哪些元素之間能形成離子鍵?并進而得到離子化合物呢

生:思考、討論

生1:活潑金屬與活潑的非金屬化合時,都能形成離子鍵,從而形成離子化合物。元素周期表是IA族、

IIA族的活潑金屬與VIA族、VHA族的活潑非金屬化合時,一般都能形成離子鍵。另外,強堿及大多數的

鹽中也都含有離子鍵。

生2: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必定是離子化合物。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化學鍵中的離子鍵及電子式的有關知識。知道離子鍵是陰、陽離子之間的靜電

作用,電子式不僅可以用來表示原子、離子,還可以用來表示物質及物質的形成過程。

[布置作業]

1.判斷下列哪些化合物中有離子鍵

KIHBrNa2so4NH4CIH2CO3

2.請用電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KINa2sMgOBaCI2

板書設計

第三節化學鍵

(第1課時)

使陰、陽離子結合成化合物時的靜電作用,叫做離子鍵。

2Na+Cl2====2NaC1

二、電子式

■???

Na+XMgX?Clx?O?

????

NaxX+^Cl:-----?Na[*Cl:r

????

2+-

:i??i廣+1隨'1+5?i?:―*[:c?i??rMg[:ci:]

NETT+*0^+1la----->Na[,O,]2-Na

????

注意:

1.

3.

活動與探究

1.為什么NaCI中Na原子與Cl原子的個數比為1:1,而Na2O中Na原子與0原子的個數比卻是2:

1。

2.離子鍵的強弱與離子化合物性質的關系。

隨堂練習

一、選擇題

1.下列不是離子化合物的是

A.H2OB.CaI2C.KOHD.NaN03

2.下列微粒電子式錯誤的是

A.氯原子:C!?B.硫離子?S?r

C.溟離子JBr:J"D.鈣離子Caz+

3.下列化合物電子式書寫正確的是

A.CaJ+[?Ci?~B.Na+[文S文尸Na

J

C.[Mg-][X(jX]2-D.K-[xF?

4.氫化鈉(NaH)是一種白色離子晶體,其中鈉是+1價,NaH與水反應放出氫氣,下列敘述中正確

的是()

A.NaH在水中顯酸性B.NaH中氫離子的電子排布與氫原子相同

C.NaH中氫離子半徑比鋰離子半徑大D.NaH中氫離子可被還原成氫氣

5.M元素的一個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并轉移到Y元素的兩個原子中,形成離子化合物Z,下列說法不正

確的是()

A.Z的熔點較高B.Z可以表示為M2Y

C.Z一定溶于水D.M形成+2價的陽離子

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兩個非金屬原子之間不可能形成離子鍵

B.非金屬原子間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C.離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價鍵

D.共價化合物中可能有離子鍵

7.A和B兩元素能形成AB2型離子化合物,則A和B的原子數可能是()

A.6和8B.11和6C.20和8D.20和17

8.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類型的化合物,往往其結構和性質相似。化合物碘化磷(PH4I)是一種晶體,

下列對它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它是一種離子化合物

B.這種化合物加熱時,可能產生有色氣體

C.這種化合物的電子式[H:E:]*:i;

H"

D.這種化合物不能跟燒堿發生反應

二、填空題

9.在X、Y、Z三種短周期元素中,它們之間的化合物有XYz、ZzY、YY3、Z2Y2、Z2X等,

已知Y"1-與Z"+兩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Xm-離子比Ym-多一層電子.試回答:

(1)X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它處于周期表中周期族.

(2)寫出電子式:Z2Y.

⑶已知XY3的水化物與Z2Y2反應可生成一種具有漂白性的強氧化劑H2Y2,寫出反應時的化學方程

式,

⑷ZzX應屬于化合物(填"離子"或"共價"),Z2X的水溶液和XY3的水化物在溶液中反應的

離子方程式是。

(5)由X、Y、Z和氫四種元素所組成的兩種化合物溶液中反應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

10.A元素的最高價離子0.5mol被還原成中性原子時,要得到6.02x1023個電子,它的單質同鹽酸充

分反應時,放出0.02gH2,用去0.4gA。B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與A相同,且B元素形成的單質是紅

棕色液體。

(1)寫出兩種元素的名稱:A.B.。

(2)用結構示意圖表示A、B兩元素常見離子:A.,B.。

(3)用電子式表示A、B形成化合物的過程。

隨堂練習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2.B3..BC5.BC6.AC7.D8.CD

二、填空用-------------

)(1)第3期;WA族

Na+[:O:fNa+

(2)

(3H2SO4+Na2O2=Ma2SO4+H2SO4

(4)離了化合物;S2-+2*=H2s個

s/

(5)NaHSO4+NaHSO3=fte2SO4+SO2b+H2O

10.解析:從B的單質為紅棕色液體可推知B的單質為Bn。漠原子有4個電子層,所以A原子也有

4個電子層,由0.5molA元素的最高價離子被還原成原子時能得到電子1mol,說明A的離子為+2價,即

A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

依題意:A??H2

M

0.4g

M=40g-mor1即A為鈣元素。

由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答案:

⑴A.鈣B.澳

、、、、、、、

(2)A.Ca>。288B.Br~@28188

JJJJjJj

(3)

**X、,?一'-<????-9+??-

:Br-+xCax+-Br:——<:Bi"]%[:BK]

????????

第2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共價鍵的概念,初步掌握共價鍵的形成,加深對電子配對法的理解。

2.能較為熟練地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分子的形成過程和分子結構。

3.理解極性鍵、非極性鍵、化學鍵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共價鍵形成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綜合概括能力。

2.通過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教學,培養學生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象力。

.通過電子式的書寫,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能力,通過分子構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用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問題。

2.通過對共價鍵形成過程的分析,培養學生懷疑、求實、創新的精神。

3.培養學生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

教學重點

1.共價鍵和共價化合物的概念

2.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1.用電子式表示共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2.極性鍵與非極性鍵的判斷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介紹了化學鍵中的離子鍵,本節課我們再來認識另一種類型的化學鍵一一共價鍵

板書第三節化學鍵

二、共價鍵

[推進新課]

什么是共價鍵呢?我們初中所學的共價化合物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請大家看以下實驗,并描述實驗現象。

[多媒體課件演示]

氫氣在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師:請同學們描述一下實驗現象

生1: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的火焰

生2:集氣瓶的瓶口有大量白氣出現。

師:這位同學所說的“白氣”是什么呢?并說出你所推斷的依據。

生1:是氯化氫氣體。因為氫氣與氯氣反應生成了氯化氫氣體。

生2:是鹽酸。是因為生成的氯化氫分子與空氣中的水分子結合成鹽酸。

師:第2位同學回答是正確的。需要注意的是,該現象不能用“白氣”或“白煙”來描述。因為它是氫氣與

氯氣反應生成的氯化氫分子與空氣中的水分子結合而成的鹽酸小液滴分散在瓶口所形成的現象,應該說是

“白霧”。

我們前面學過,氫氣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的反應。這是它們在又一條件(即點燃)下反應的反應現象。請

大家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生: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

師:投影學生書寫情況

板書H2+C12點燃

師:在該條件下,氫分子被破壞成氫原子,那么,當氫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時,它們是通過什么作用結

合成氯化氫分子的呢?請根據初中所學過的知識問答。

生:它們是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氯化氫分子的。

師:對。像氯化氫這樣以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價化合物。而原子之間通過共用電子對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價鍵。

板書原子之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價鍵。

師:氫原子與氯原子結合成氯化氫分子的過程,我們可用下列動畫形象地表示出來。

[多媒體演示]

畫面上有一條河,河邊有大、小兩個小精靈,小的代表氫原子,大的代表氯原子,河的對岸風景優美,

并寫有“成功的彼岸一穩定結構”的字樣。代表氫原子的小精靈手里拿著一朵花,自言自語地說:“要到達

彼岸,我還需要一朵花。”代表氯原子的小精靈手里拿著七朵花,望著彼岸對自己說:“我要成功,還得去找

另一朵花來。”它倆都在河邊匆匆地尋找另一朵花。當它們相遇時,眼里都放出了光彩。代表氯原子的小精

靈意欲去把氫原子小精靈手里的花奪過來,而氫原子小精靈呢,卻上前去搶它手中的一朵花,因為互不相

讓,兩人便撕打起來。雖然打得精疲力盡,但卻都未達到目的(因為它們的力氣相差不大)。最后兩個小精靈

異口同聲地說:“讓我們講和吧!”這時,氫原子小精靈把手中的一朵花遞過去,氯原子小精靈也把它的一朵

花遞過來,它們的手握在了一起。氫原子小精靈高興地說:“我終于有兩朵花可以到彼岸了。“氯原子小精

靈也興奮地說:“我所需要的八朵花也夠了。不過,我的勁兒大,這兩朵花得離我近一點。”氫原子小精靈雖

不情愿,但卻無可奈何,只好點了點頭。協議成功后,兩個小精靈便攜手飛向了彼岸。

師:以上畫面中,氫原子和氯原子共用的這兩朵花就相當于一個共用電子對,兩朵花(共用電子對)的共

用,使它們各自都滿足了對方的要求,并把它倆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這兩朵花的作用就相當于共價鍵,

即共價鍵的存在,使氯原子和氫原子最終結合成了氯化氫分子。師:哪位同學能說說離子鍵與共價鍵

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呢?

生1:離子鍵和共價鍵都是原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生2:共價鍵的成鍵粒子是原子,它們相互之間屬不打不相識的關系,而形成離子鍵的粒子是陰、陽

離子,它們之間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師:回答很好。從氯原子和氫原子的結構來分析,由于氯和氫都是非金屬元素,不僅氯原子易得一個

電子形成最外層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而且氫原子也易獲得一個電子,形成最外層兩個電子的穩定結構。

這兩種元素的原子獲得電子難易的程度相差不大,所以相遇時都未能把對方的電子奪取過來。這兩種元素

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結果是雙方各以最外層一個電子組成一個電子對,電子對為兩個原子所共用,在兩個原

子核外的空間運動,從而使雙方最外層都達到穩定結構。這種電子對,就是共用電子對。共用電子對受兩

個核的共同吸引,使兩個原子結合在一起。在氯化氫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對于電子對的吸引力比氫原子的

稍強一些,所以電子對偏向氯原子一方。因此,氯原子一方略顯負電性,氫原子一方略顯正電性,但作為

分子整體仍呈電中性。

以上過程也可以用電子式表示如下:

HX+?ci;―-Hxbi?

板書……

師:請同學們回憶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它與表示共價化合物形成過程的有哪些區別

呢?

生1:沒有小弧線表示電子的得失

生2:生成的HC1中C1原子也沒有用括號括起來

師:很好。為什么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與表示共價化合物有如此區別呢?這是因為在氯化氫分子

中,共用電子對僅發生偏移,沒有發生電子得失,未形成陰、陽離子,因此,書寫共價化合物的電子式不

能標電荷。而氯化鈉形成過程中鈉原子完全失去電子給氯原子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因此兩者電子式的表

示是不同的,同學們要注意這點區別。

[多媒體展示]

練習:用電子式表示下列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CO、NH3、CH4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讓三個同學到黑板上各寫一個:

師:在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化合物時,首先需分析所涉及的原子最外層有幾個電子;若形成穩定結構,

需要幾個共用電子對;然后再據分析結果進行書寫。

對三個同學書寫的結果進行評價,并糾錯:容易出現的問題是:

1.不知怎樣確定共用電子對的數目和位置;

2.受離子鍵的影響,而出現中括號,或寫成離子的形式;

3.把“一”寫成"===="。

把正確結果書寫于黑板上:

板書:

H

+爻;-XN

sO:C4+:O:--:O?5C??O:3Hx+?NR

H

4Hx+?C?----xCxH

過渡: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通過共用電子對可形成化合物的分子,那么,通過共用電子對,能不能

形成單質的分子呢?下面,我們以氫分子為例,來討論這個問題。

師:請大家寫出氫原子的電子式。

生:書寫

師:要使氫原子達到穩定結構還差幾個電子

生:一個電子。

師:氫分子是由氫原子構成的,要使每個氫原子都達到兩電子穩定結構,氫原子與氫原子之間應怎樣

合作

生:形成共用電子對

師:那么,請大家用電子式表示出氫分子的形成過程。

讓一個同學把結果板書于黑板上:

板書

師:氫原子和氫原子結合成氫分子時,由于兩個氫原子得失電子的能力相等,所以其形成的共用電子

對位于兩原子的正中間,誰也不偏向誰。

師:由氫分子的形成過程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氫氣分子為雙原子分子。那是因為氫原子和氫原子相遇時,

每兩個結合就可以達到穩定結構。

師:為什么稀有氣體是單原子組成的

生:因為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都已達到穩定結構。

師:很好。請大家用電子式表示氯氣、氧氣、氮氣。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對具有典型錯誤的寫法進行分析、評價:

易出現的錯誤是:

1.把用電子式表示物質寫成了用電子式表示其形成過程;

2.把氮氣的電子式寫成:N:::N:

寫出正確結果:

:d:6:?b??b:N::N?

板書:????

師:由此,我們得出以下結論:即同種或不同種非金屬元素化合時,它們的原子之間都能通過共用電

子對形成共價鍵(稀有氣體除外)。

[活動與探究]

以上共價鍵中的共用電子對都是成鍵原子雙方提供的,共用電子對能不能由成鍵原子單方面提供呢?

我們可通過NH4+的形成及結構進行說明。

生:查相關資料解決這個探究性問題。

已知氨分子和氫離子可結合生成鏤根離子。那么,它們是通過什么方式結合的呢?分析氨分子和氫離子

的電子式,即可揭開此謎。

板書:

HxN?+H

講解:從氨分子的電子式可以看出,氨分子的氮原子周圍還有一對未共用電子,而氫離子的周圍正好

是空的。當氨分子和氫離子相遇時,它們一拍即合,即氫離子和氨分子結合時各原子周圍都是穩定結構。

這樣,在氮原子和氫離子之間又新成了一種新的共價鍵,氨分子也因氫分子的介入而帶正電荷,變成了鍍

根離子(NH:),其電子式可表示如下:

H

7

N

■X

H1

-XH

板書

師:像這種共用電子對由成鍵原子單方提供的共價鍵,叫做配位鍵。配位鍵的性質和共價鍵相同,只

是成鍵方式不同。

在多數共價鍵分子中的原子,彼此形成共用電子對后都達到穩定結構,還有一些化合物,它們的分子

中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達到穩定結構。如BF3分子中的硼離子,外層只有6個電子;PCk分子中的磷原子

共用5對電子后,磷原子外層成了10個電子。同樣的情況還有CO、NO2等分子,因此,化學鍵理論仍在

不斷發展中。

過渡:在化學上,我們常用一根短線來表示一對共用電子,這樣得到的式子又叫結構式。以上提到的

幾種粒子,表示成結構式分別為:

H

N

C-

板書:H—K—

HHH

H

|

H-HCi-ClO=。N—N[H—Si—H

I

H

[活動與探究]

寫出出、HCI的電子式,比較形成共價鍵的元素的非金屬性,聯系元素的化合價,比較共用電子對與

兩個成鍵原子原子核間的距離大小,分析成鍵原子的電性。

生:形成“分子的都是H元素,不存在非金屬性的差異,H元素顯0價,不顯電性,共用電子對位于

2個H原子之間;而形成HCI分子的分別是H元素和C1元素,非金屬性有明顯差異,H顯+1價,CI顯-1價,

共用電子對偏向CI,距離CI原子核較近。

師:很好。如果共價鍵中成鍵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不同,共用電子對就偏向吸引電子能力強的原子,

偏離吸引電子能力較弱的原子,使得共價鍵中正電荷重心和負電荷重心不相重合。鍵顯極性。同種原子形

成共價鍵,共用電子對不發生偏移,這樣的共價鍵稱為非極性鍵;不同種原子形成共價鍵,共用電子對偏

向吸引電子能力強的一方,這樣的共價鍵稱為極性鍵。

板書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多媒體展示]

練習:下列物質中含有非極性鍵的是;含有極性鍵的是。

A:H2OB:N2C:NaiD:Na2O2E:NaOHF:CO2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所謂的極性鍵與非極性鍵指的是共價鍵,離子鍵中不存在極性和非極性之分。

[思考與討論]

H-X鍵中哪個極性最強?

生:H-F極性最強。因為F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最強,共用電子對在H-F中偏移程度最大。所以H-F

極性最強。

師:一般來說,原子的半徑越小,所帶電荷越多,這種原子吸引電子對的能力也就越強,形成極性鍵

的極性也就越強。

過渡:從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那么,含有共價鍵的化合

物是不是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呢?下面,我們通過分析氫氧化鈉的結構來對此結論進行判斷。

師:氫氧化鈉是否為離子化合物?判斷依據是什么

生:氫氧化鈉是強堿,所以是離子化合物。

師:已知氫氧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組成的,試用電子式表示氫氧化鈉。

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完成:

Na*L5O。

板書:■■

師:根據氫氧化鈉的電子式分析,氫氧化鈉中存在什么類型的化學鍵

生: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之間是離子鍵,氧原子和氫原子之間是共價鍵。

師:十分正確。

板書(把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字樣標在氫氧化鈉電子式對應位置的下方

師: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這句話是否正確

生:不正確。

師:因此,我們說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而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

物。

師:下面,讓我們來認識幾種化合物的電子式。

師:請大家標出其中存在的化學鍵。

請一位同學上黑板在相應位置寫上離子鍵、共價鍵:

師:通過以上實例及以前的學習,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在離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價鍵,而在

共價化合物中卻不可能有離子鍵。

非金屬和非金屬原子之間,某些不活潑金屬與非金屬原子之間,形成的都是共價鍵。如HC1中的H—

C1鍵和A1CH的Al—C1鍵。

過渡:從有關離子鍵和共價鍵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原子結合成分子時,原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

用。這種作用不僅存在于直接相鄰的原子之間,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內非直接相鄰的原子之間。前一種相互

作用比較強烈,破壞它要消耗比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聯結成分子的主要因素。我們把這種相鄰的原

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

板書:三、化學鍵

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

師:理解化學鍵的定義時,一定要注意“相鄰”和“強烈”。如水分子里氫原子和氧原子之間存在化學鍵,

而兩個氫原子之間及水分子與水分子之間是不存在化學鍵的。

學了有關化學鍵的知識,我們就可以用化學鍵的觀點來概略地分析化學反應的過程。如鈉與氯氣反應

生成氯化鈉的過程,第一步是金屬鈉和氯氣分子中原子之間的化學鍵發生斷裂(舊鍵斷裂),其中金屬鈉破壞

的是金屬鍵,氯氣分子斷開的是共價鍵,它們分別得到鈉原子和氯原子;第二步是鈉原子和氯原子相互結

合,形成鈉氯之間的化學鍵——離子鍵(新鍵形成)。分析其他化學反應,也可以得出過程類似的結論。因此,

我們可以認為:

板書一個化學反應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師:請大家用化學鍵的觀點來分析,H2分子與C12分子作用生成HC1分子的過程。

生:先是Hz分子與Ch分子中的H—H鍵、Cl—C1鍵被破壞,分別生成氯原子和氫原子,然后氯原子

與氫原子又以新的共價鍵結合成氯化氫分子。

師:大家理解得很好。離子鍵和共價鍵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化學鍵,它們之間的區別我們可總結如下:

[多媒體展示]

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比較

項型離子鍵共價鍵

形成過程得失電子形成共用電子對

成鍵粒子陰、陽離子原子

陰、陽離子間的靜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

實質

電作用成的相互作用

注:以上內容也可由學生自己填寫。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介紹了共價鍵的實質及化學反應過程的本質。希望同學們要注意離子鍵與共價鍵的區

別,注意極性鍵與非極性鍵的區別,注意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區別。深入理解化學鍵

的內涵。學會判斷離子鍵、共價鍵。

[布置作業]

P23T1、3、4、

板書設計

第三節化學鍵

(第2課時)

二、共價鍵3、化學鍵

(1)定義

活動與探究

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

在分子內相鄰原子之間存在著強烈的相互作用,我們稱為化學鍵。實際上分子之間還存在一種把分子

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我們叫做分子間作用力,又稱范德華力。分子間作用力比化學鍵弱得多,它對物質

的熔點、沸點等有影響。NH3、C12、C02等氣體在降低溫度、增大壓強時能夠凝結成液態或固態,就是由

于存在分子間作用力的緣故。

一般來說,對于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物質的熔點、沸點

也越高。例如,鹵素單質,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分子間作用力增大,它們的熔點、沸點也相應升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