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1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2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3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4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3頁)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一、選擇題1.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一元硬幣的面積約為5.0mmB.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mC.中學生的課桌高度約為1.2mD.正常成年人的鞋子長度約為42cm2.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測量一本書的長為18.55cm,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用毫米作單位時,書的長為185.5mmB.最后一位數字5是估讀值C.這個測量結果準確到毫米D.沒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兩位同學要分別測自己的心率,為了使誤差最小,最佳方案是()A.用秒表測量一分鐘心跳次數B.用秒表測量三次一分鐘心跳的次數,求平均值C.用秒表測量名同學一分鐘心跳的次數,求平均值D.連測三分鐘心跳的次數,再計算一分鐘心跳的次數4.下列物體運動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世界紀錄是9.84s B.手扶拖拉機每分鐘行駛300mC.某學生騎車速度20km/h D.城區汽車10min行駛6km5.由圖中輪船和碼頭上的紅旗飄揚,可以判定輪船是()A.靠近碼頭 B.可能靜止C.遠離碼頭 D.三種情況都有可能6.某學校運動會百米賽跑,比較學生跑得快慢有下列方法,其中說法錯誤的是()A.觀眾是采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來比較學生跑得快慢B.終點裁判員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來比較學生跑得快慢C.物理學中是采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學生運動的快慢D.物理學中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學生運動的快慢7.下面關于聲現象的配對中,錯誤的是()A.“聞其聲,知其人”﹣﹣發聲體不同,音色不同B.“長嘯一聲,山鳴谷應”﹣﹣次聲波傳播很遠C.“隔墻有耳”﹣﹣固體也能傳聲D.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聲波可以傳播能量8.甲、乙兩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在10s~20s內,乙同學靜止不動B.兩同學在距離出發點100m處相遇C.在0~10s內,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的快D.在0~10s內,乙同學的速度為10m/s9.關于下列四個情景的說法錯誤的是()A.發聲揚聲器旁的燭焰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B.不能聽到真空罩中鬧鐘的鬧鈴聲,說明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C.發聲的音叉將乒乓球彈開,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D.8個相同玻璃瓶裝不同高度的水,敲擊它們時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10.一列火車由靜止從車站出發,開出100s后速度可達20m/s,在此期間列車共行駛1000m,平均速度是()A.0.2m/s B.20m/s C.10m/s D.無法確定11.甲聲音波形如圖所示,把音調比甲高的乙聲音輸入同一設置的示波器,乙聲音的波形是下列圖中的哪一幅()A. B. C. D.12.關于聲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越宏亮,在空氣中的傳播就越快B.噪聲擾民主要是因為其音調太高C.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是利用聲波傳遞能量D.在城市道路兩旁設置隔聲板,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二、實驗探究13.小亮在“長度的測量”實驗中:(1)圖甲中圓的直徑是cm.(2)一條紙帶厚薄均勻,他把紙帶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恰好能套進一個圓環內,如圖乙所示,紙帶環繞了n圈,則紙帶厚度的表達式是.14.某同學測得某物體的長度19.82cm,其中準確值為,估計值為.15.哈爾濱市的五月,丁香花盛開,芳香四溢,人們能聞到花香,說明花的香味分子;若以走過花叢的行人為參照物,丁香樹是的(選填“靜止”或“運動”).16.“刻舟求劍”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在此典故中,相對于船上所做的記號而言,掉入江底的劍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楚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求得劍,是由于他不懂得的道理所致.17.一臺好的音響設備,不僅要起到“擴音”的作用,而且應有較高的“保真度”.從聲學上講,“擴音”是使聲音的變大,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較好地保持原聲的.18.在海難打撈中,沉船定位和測量海深都要用到超聲測位儀又叫“聲吶”,它的探測系統將所獲得的數據送到中央處理器進行運算顯示如圖是測量船利用超聲測位儀測定海深的示意圖,測量之前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再利用公式計算出海底的深度.19.一輛汽車靜止在路面上.在離山崖一段距離處鳴笛,經過6s聽到回聲,則汽車鳴笛處距山崖的距離是m.如果車以10m/s的速度勾速靠近山崖行駛,在某處開始鳴笛,經過6s聽到回聲,則汽車鳴笛處距山崖的距離是m.20.曉峰騎車上學在平直道路上勻速行進,30s內通過的路程是150m,那么,他在第4秒的速度是m/s,通過的路程是.21.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時的運動,某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用照相機每隔相等的時間自動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時的運動狀態,如圖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其理由是.22.如圖所示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作用.23.醫生正在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填“具有能量”或“傳遞信息“)的道理:醫生借助聽診器為患者診病是因為聽診器能減小,從而增大聲音的響度.24.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筷子敲打瓶子,發出的聲音是由于的振動,如果能發出“dou(1)”“ruai(2)”“mi(3)”“fa(4)”四個音調,則瓶子排列順序是.25.某同學測量長度的方法如圖所示.他在測量中的錯誤有:(1);(2);(3).如果用這把刻度尺進行正確測量,則能夠達到的準確程度是.26.如圖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實驗中:(1)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2)若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所用的時間為7s,則在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為m/s.(3)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便于時間的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選填“快”或“慢”).(4)表為小明同學在實驗中測得的數據,請你根據他所測得的數據在圖乙中畫出s﹣t圖象.從O點開始的路程s/m01020304050從O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01.252.503.755.006.25(5)根據圖象可知氣泡在做運動.27.如圖所示,將一只通電的小電鈴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玻璃罩內,請回答下列問題:(1)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將會發現.(2)如果把空氣又逐漸地通入玻璃罩內,將會發現.(3)此實驗說明了.(4)如果在用“土電話”遠距離通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5)將一只鬧鐘放進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漸往外抽氣,我們聽到鬧鐘聲越來越(強/弱).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聲音在真空中無法傳播.但現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即實驗無法達到絕對的真空.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怎樣得出這一結論的A.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得出的B.用實驗直接證實的C.通過理論推導出來的D.建立在實驗基礎上加科學的推理得出的.28.甲乙兩地的距離是900km,一列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開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幾個車站,在當日16:30到達乙地.列車行駛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400m的橋梁,列車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是25s.求:(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時?(2)火車的長度是多少米?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1.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一元硬幣的面積約為5.0mmB.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mC.中學生的課桌高度約為1.2mD.正常成年人的鞋子長度約為42cm【考點】63:長度的估測.【分析】根據生活中物體的實際溫度、時間和長度等逐一分析,選擇正確答案.【解答】解:A、一元硬幣的面積約為5.0cm2,故A不符合實際;B、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m,故B符合實際;C、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m,課桌高度約為身高的一半,約為0.8m,故C不符合實際;D、正常成年人的鞋子長度約為21cm,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B.2.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測量一本書的長為18.55cm,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用毫米作單位時,書的長為185.5mmB.最后一位數字5是估讀值C.這個測量結果準確到毫米D.沒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考點】64:長度的測量.【分析】在進行長度的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說分度值所對應的數據(倒數第二位)是準確的,分度值所對應的下一位數據(最后一位)是估讀的.【解答】解:A、因為1cm=10mm,所以18.55cm=185.5mm,故A正確;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則分度值的下一位是0.1mm,而測量值18.55cm的最后一位數字5是0.1mm位,所以是估讀值,故B正確;C、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的則這個值的準確程度就是1毫米,故C正確;D、測量值18.55cm的最后一位數字5是由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讀出的,故D準確.故選:D.3.兩位同學要分別測自己的心率,為了使誤差最小,最佳方案是()A.用秒表測量一分鐘心跳次數B.用秒表測量三次一分鐘心跳的次數,求平均值C.用秒表測量名同學一分鐘心跳的次數,求平均值D.連測三分鐘心跳的次數,再計算一分鐘心跳的次數【考點】62:時間的測量.【分析】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解答】解:要測自己的心率,需要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即連測三分鐘心跳的次數,再計算一分鐘心跳的次數,故D正確.故選D.4.下列物體運動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世界紀錄是9.84s B.手扶拖拉機每分鐘行駛300mC.某學生騎車速度20km/h D.城區汽車10min行駛6km【考點】6B:運動快慢的比較.【分析】根據速度單位間的換算關系對各速度進行單位換算,同一速度單位后再比較物體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百米世界紀錄是9.84s,則速度為v1==10.16m/s;手扶拖拉機每分鐘行駛300m,則速度為:v2==5m/s;某學生騎車速度:v3=20km/h=20×m/s≈5.56m/s;城區汽車10min行駛6km,則速度為:v4==10m/s.由此可見,百米世界紀錄的速度最大,A符合題意;故選A.5.由圖中輪船和碼頭上的紅旗飄揚,可以判定輪船是()A.靠近碼頭 B.可能靜止C.遠離碼頭 D.三種情況都有可能【考點】68:速度與物體運動.【分析】首先根據碼頭上的紅旗的飄動方向,確定此時的風向;然后根據船上紅旗飄動的方向與風向相反,說明船是順風行駛,并且船速大于風速.【解答】解:假設圖中方位是左西右東,由碼頭上紅旗的飄動情況可以確定此時刮的風是西風;而船上紅旗向西飄動,說明船是向東行駛,即順風行駛,并且船速大于風速.故選A.6.某學校運動會百米賽跑,比較學生跑得快慢有下列方法,其中說法錯誤的是()A.觀眾是采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來比較學生跑得快慢B.終點裁判員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來比較學生跑得快慢C.物理學中是采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學生運動的快慢D.物理學中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學生運動的快慢【考點】6B:運動快慢的比較.【分析】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1)通過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的多少,用時越多,運動越慢;(2)利用相同的時間,比較路程的長短,經過路程越長,運動越快.【解答】解:A、百米賽跑中,觀眾是采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來比較學生跑得快慢.故A正確;B、百米賽跑中,終點裁判員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來比較學生跑得快慢.故B正確;CD、物理學中是采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學生運動的快慢.故C正確,D錯誤.故選D.7.下面關于聲現象的配對中,錯誤的是()A.“聞其聲,知其人”﹣﹣發聲體不同,音色不同B.“長嘯一聲,山鳴谷應”﹣﹣次聲波傳播很遠C.“隔墻有耳”﹣﹣固體也能傳聲D.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聲波可以傳播能量【考點】96:回聲;92:聲音的傳播條件;9E:超聲波與次聲波;9H:音色;9N:聲與能量.【分析】(1)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的.(2)次聲波是頻率低于20赫茲的聲波.(3)聲波可以傳遞能量.【解答】解:A、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音色不同.故A不符合題意.B、長嘯一聲,山鳴谷應,說明的是回聲.故B符合題意.C、隔墻有耳,墻是固體,說明固體也能傳聲.故C不符合題意.D、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8.甲、乙兩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在10s~20s內,乙同學靜止不動B.兩同學在距離出發點100m處相遇C.在0~10s內,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的快D.在0~10s內,乙同學的速度為10m/s【考點】69: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分析】(1)在s﹣t圖象中,和時間軸平行的線段表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2)由圖象可以看出兩同學在0~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時相遇.(3)在s﹣t圖象中,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根據圖象讀出甲乙同學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即可比較出兩物體的運動速度;(4)根據圖象可知乙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在0~10s內的速度和0~15s內的速度相同,根據圖中的數據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再判斷.【解答】解:A、乙同學在10~20s內的圖象是一條直線,表示乙同學靜止不動,故A正確;B、由圖象看出兩同學在15s末相遇,且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B正確;C、由圖象看出兩同學在0~10s內的圖象是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且在相同時間內乙同學通過的路程大于甲同學通過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C錯誤;D、由圖象看出乙在0~10s內通過的路程為100m,所以,v乙===10m/s,故D正確.故選C.9.關于下列四個情景的說法錯誤的是()A.發聲揚聲器旁的燭焰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B.不能聽到真空罩中鬧鐘的鬧鈴聲,說明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C.發聲的音叉將乒乓球彈開,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D.8個相同玻璃瓶裝不同高度的水,敲擊它們時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考點】9N:聲與能量;91:聲音的產生;92:聲音的傳播條件;9D:頻率及音調的關系.【分析】【解答本題要明確:(1)聲音能傳遞信息和能量.(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而空氣不是唯一的介質.(3)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4)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解答】解:A、揚聲器發出的聲音使蠟焰不停擺動,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該選項正確;B、當空氣被不斷抽出后,鈴聲逐漸減弱,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該選項正確;C、當小球接觸到音叉時被彈開越髙,說明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該選項正確;D、瓶內水位越高,質量越大,越難振動,頻率越小,音調越低.所以頻率不同,音調不同.該選項錯誤.故選D.10.一列火車由靜止從車站出發,開出100s后速度可達20m/s,在此期間列車共行駛1000m,平均速度是()A.0.2m/s B.20m/s C.10m/s D.無法確定【考點】6A:速度的計算.【分析】根據速度公式v=就可解答此題.【解答】解:已知:t=100s,s=1000m,那么列車的平均速度為v===10m/s,故選C.11.甲聲音波形如圖所示,把音調比甲高的乙聲音輸入同一設置的示波器,乙聲音的波形是下列圖中的哪一幅()A. B. C. D.【考點】9D:頻率及音調的關系.【分析】音調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解答】解:從圖中可以看出,A和D振動的頻率都比甲聲波小,C振動的頻率與甲相等,只有B振動的頻率比甲大,所以B的音調比甲高.故選:B.12.關于聲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越宏亮,在空氣中的傳播就越快B.噪聲擾民主要是因為其音調太高C.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是利用聲波傳遞能量D.在城市道路兩旁設置隔聲板,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考點】9L:防治噪聲的途徑;9G:響度與振幅的關系;9M:聲與信息.【分析】(1)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最慢;(2)噪聲是發聲體無規則振動產生的,同時噪聲一般有一定的響度;(3)聲音不但能傳遞信息,還能夠傳遞能量;(4)噪聲的防治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在聲源處減弱,二是在傳播過程在減弱,三是在接收處減弱.【解答】解:A、聲音越宏亮說明響度越大,與聲音的傳播速度無關,故A錯誤;B、噪聲擾民主要是因為其振動不規則,音色差,且響度大,而不是音調太高,故B錯誤;C、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故C錯誤;D、在城市道路兩旁設置隔聲板,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故D正確.故選D.二、實驗探究13.小亮在“長度的測量”實驗中:(1)圖甲中圓的直徑是1.55cm.(2)一條紙帶厚薄均勻,他把紙帶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恰好能套進一個圓環內,如圖乙所示,紙帶環繞了n圈,則紙帶厚度的表達式是(D2﹣D1).【考點】64:長度的測量.【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鄰兩刻度線表示的長度.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由于受刻度尺分度值的影響,均勻紙帶的厚度很難直接測量,可用利用圓環和鉛筆直徑的差值計算出多層紙帶的厚度,然后再計算一層紙帶的平均厚度,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小測量誤差.【解答】解:(1)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圓的左側與1.00cm對齊,右側與2.55cm對齊,所以圓的直徑為d=2.55cm﹣1.00cm=1.55cm;(2)由于紙帶的厚度太小,所以無法直接用刻度尺來進行測量,因此要用累積法來完成實驗;可將紙帶緊密繞在鉛筆上,直到剛好套入圓環中,然后數出紙帶的圈數n;n圈紙帶的厚度為圓環內徑與圓柱形鉛筆的內徑差的二分之一,即:(D2﹣D1).故答案為:(1)1.55;(2)(D2﹣D1).14.某同學測得某物體的長度19.82cm,其中準確值為19.8cm,估計值為0.02cm.【考點】64:長度的測量.【分析】對于一個正確的長度測量結果,最后一位是估讀值,其它都是準確值.【解答】解:對于長度值19.82cm,其中準確值為19.8cm,估讀值為0.02cm.故答案為:19.8cm;0.02cm.15.哈爾濱市的五月,丁香花盛開,芳香四溢,人們能聞到花香,說明花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若以走過花叢的行人為參照物,丁香樹是運動的(選填“靜止”或“運動”).【考點】5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分析】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于是產生的擴散現象;判斷物體的運動與靜止時,要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發生改變.【解答】解:丁香花盛開,芳香四溢,人們能聞到花香,這屬于擴散現象,說明花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若以走過花叢的行人為參照物,丁香樹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所以是運動的.故答案為: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運動.16.“刻舟求劍”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在此典故中,相對于船上所做的記號而言,掉入江底的劍是運動(選填“運動“或”靜止”)的;”楚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求得劍,是由于他不懂得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道理所致.【考點】5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分析】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確定一個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否則是運動的.【解答】解:在“刻舟求劍”的典故中,相對于船上所做的記號而言,掉入江底的劍位置發生了改變,是運動的;”楚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求得劍,是由于他不懂得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道理所致.故答案為:運動;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17.一臺好的音響設備,不僅要起到“擴音”的作用,而且應有較高的“保真度”.從聲學上講,“擴音”是使聲音的響度變大,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較好地保持原聲的音色.【考點】9I: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分.【分析】解決此題需要掌握: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響度和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解答】解:“擴音”可使聲音的振幅增大,這樣發出聲音的響度就越大;“保真度”是保持了原聲的音色,這樣發出聲音的音色不變;故答案為:響度,音色.18.在海難打撈中,沉船定位和測量海深都要用到超聲測位儀又叫“聲吶”,它的探測系統將所獲得的數據送到中央處理器進行運算顯示如圖是測量船利用超聲測位儀測定海深的示意圖,測量之前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聲速,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時間,再利用公式計算出海底的深度.【考點】97:回聲測距離的應用.【分析】回聲是指聲音發射出去后,被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可以用來計算聲源到障礙物的距離.【解答】解:根據路程公式s=vt知,聲吶測距需要知道聲音在水的傳播速度和所用的時間,由于這樣計算出的路程為聲音的傳播路程,故還要乘以才是船到海底的深度.故答案為:聲速;時間.19.一輛汽車靜止在路面上.在離山崖一段距離處鳴笛,經過6s聽到回聲,則汽車鳴笛處距山崖的距離是1020m.如果車以10m/s的速度勾速靠近山崖行駛,在某處開始鳴笛,經過6s聽到回聲,則汽車鳴笛處距山崖的距離是1050m.【考點】97:回聲測距離的應用.【分析】(1)根據速度公式v=的變形公式算出汽車鳴笛處距山崖的距離;(2)駕駛員鳴笛后,聲音傳到山崖返回汽車時,汽車以10m/s的速度已經前行了6s,在這段時間內,聲音和汽車行駛的路程之和是鳴笛時汽車與山崖距離的2倍,根據速度公式求解.【解答】解:鳴笛處距山崖的時間:t=×6s=3s;汽車鳴笛處距山崖的距離是:s=vt=340m/s×3s=1020m;汽車行駛的速度:v1=10m/s,在t=6s的時間內,汽車行駛的距離:s1=v1t=10m/s×6s=60m聲音傳播的距離:s2=v2t=340m/s×6s=2040m,設按喇叭時汽車到山崖的距離為s′,則:2s′=s1+s2,所以s′===1050m.故答案為:1020;1050.20.曉峰騎車上學在平直道路上勻速行進,30s內通過的路程是150m,那么,他在第4秒的速度是5m/s,通過的路程是20m.【考點】69: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分析】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不變,是定值,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大明騎車的速度,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可以求出在4s內的路程.【解答】解:曉峰騎車的速度:v===5m/s,因為v=,所以,在4s內的路程:s′=vt′=5m/s×4s=20m;故答案為:5;20m.21.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時的運動,某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用照相機每隔相等的時間自動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時的運動狀態,如圖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變速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其理由是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考點】6D: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68:速度與物體運動.【分析】小組拍照的時間間隔是相同的,由圖可知:相同的時間內小球運動的距離越來越大,速度逐漸變大.【解答】解:由圖可知:在相等的間隔時間內,小球運動的距離逐漸變大,小球的運動速度逐漸變大,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故答案為:變速;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22.如圖所示是探究聲現象時常用的裝置.(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將微小的振動放大,使現象更易于觀察作用.【考點】91:聲音的產生.【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出的,振動停止,聲音停止.(2)音叉的振動微小,觀察起來現象不夠明顯,借助輕質小球可將振動的效果放大,便于觀察,這屬于轉換法.【解答】解:(1)音叉發聲時,乒乓球被彈開說明了發聲的音叉在振動;(2)用輕質的乒乓球來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動,使現象更易于觀察,這是轉換法的應用.故答案為:(1)發聲的音叉在振動;(2)將微小的振動放大,使現象更易于觀察.23.醫生正在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傳遞信息(填“具有能量”或“傳遞信息“)的道理:醫生借助聽診器為患者診病是因為聽診器能減小聲音的分散,從而增大聲音的響度.【考點】9M:聲與信息;9G: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分析】(1)聲音有兩方面的應用:①聲音能夠傳遞信息,②聲音能夠傳遞能量,如:利用聲波來清洗鐘表等精細的機械、超聲波碎石等;(2)聲音的三特征是:音調、響度和音色,響度是由聲源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音調的高低和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和特色,由發聲體本身的材料和結構決定.【解答】解: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是因為聲音能傳遞信息,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生的耳朵,橡膠管減少了聲音的分散,提高了響度.故答案為:傳遞信息;聲音的分散.24.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筷子敲打瓶子,發出的聲音是由于瓶子和水的振動,如果能發出“dou(1)”“ruai(2)”“mi(3)”“fa(4)”四個音調,則瓶子排列順序是DABC.【考點】9D:頻率及音調的關系.【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音調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解答】解:“dou(1)”“ruai(2)”“mi(3)”“fa(4)”四個音調由低到高.用筷子敲打瓶子時,聲音主要是瓶子和水振動發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質量越大,越難振動,音調越低,故對應的順序是DABC.故答案為:瓶子和水;DABC.25.某同學測量長度的方法如圖所示.他在測量中的錯誤有:(1)物體左側沒有對齊0刻度線;(2)刻度線沒有靠近被測物體;(3)讀數時視線沒有與尺面垂直.如果用這把刻度尺進行正確測量,則能夠達到的準確程度是1mm.【考點】66: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規則:(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損;③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時:①刻度尺要與被測部分對齊;②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緊貼被測部分,測量的始端與0刻度線對齊,如果0刻度線磨損,可以與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測量結果要減去前面的數值;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④讀數時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錄數據要寫單位.【解答】解:在測量中的錯誤有:(1)物體左側沒有對齊0刻度線;(2)刻度線沒有靠近被測物體;(3)讀數時視線沒有與尺面垂直;由圖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所以測量能夠達到的準確程度是1mm.故答案為:(1)物體左側沒有對齊0刻度線;(2)刻度線沒有靠近被測物體;(3)讀數時視線沒有與尺面垂直;1mm.26.如圖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實驗中:(1)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運動(選填“運動”或“靜止”)的.(2)若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所用的時間為7s,則在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為0.08m/s.(3)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便于時間的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慢(選填“快”或“慢”).(4)表為小明同學在實驗中測得的數據,請你根據他所測得的數據在圖乙中畫出s﹣t圖象.從O點開始的路程s/m01020304050從O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01.252.503.755.006.25(5)根據圖象可知氣泡在做勻速直線運動.【考點】6D: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分析】(1)利用塞子與氣泡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否變化,結合機械運動中有關于運動和靜止的定義,即可確定答案;(2)利用速度的計算公式計算即可;(3)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即可知道哪種情況更便于測量氣泡的運動時間和距離;(4)將表一中的數據在s﹣t坐標系中描出各點,連接各點即可得到氣泡運動的路程﹣時間圖象;(5)據圖象分析判斷即可得出物體的運動狀況.【解答】解:(1)塞子向對于氣泡的位置在不斷的變化,所以塞子是運動的;(2)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用的時間為7s,故其平均速度是v===0.08m/s;(3)要測量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和對應的時間.由于物體是動態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可知,物體運動的越慢,越易于測量.故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慢;(4)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在坐標系中描出相應的點,然后連接各點即為氣泡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5)據圖象可知,物體的快慢和方向是不變的,所以該物體作用勻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