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2O工藝的6000立方米每天處理量的城鎮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論文)12000字】_第1頁
【基于A2O工藝的6000立方米每天處理量的城鎮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論文)12000字】_第2頁
【基于A2O工藝的6000立方米每天處理量的城鎮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論文)12000字】_第3頁
【基于A2O工藝的6000立方米每天處理量的城鎮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論文)12000字】_第4頁
【基于A2O工藝的6000立方米每天處理量的城鎮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論文)120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于A2O工藝的6000立方米每天處理量的城鎮污水處理工藝設計摘要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它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了水資源,我們就無法生存,水分為淡水和咸水,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淡水資源,但在整個水環境中,淡水資源比重特別的低,只有2.53%左右,那些能夠讓我們直接取用的就更少了,只有0.22%左右。建國以來,為了國家的發展,環境遭到一定的破壞,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水污染,而且水污染嚴重程度還在不斷增加,讓我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影響,于是在污水處理方面,人們也開始逐漸重視起來,所以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成為污水處理的首要之選。本次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我采用的是A2/O工藝,設計規模為6000m3/d,設計需去除BOD、SS、N、P等,中的一級BA2/O池進行生物處理去除BOD、目錄摘要 1第一章前言 51.1研究背景及意義 51.2國內研究現狀 61.3國外研究現狀 7第二章設計任務及原始資料 92.1設計任務 92.2設計原始資料 10第三章污水處理工藝方案確定 123.1設計原則 123.2工藝方案確定 133.2.1工藝方案分析 133.2.2生化法工藝比較 133.2.3工藝方案的確定 153.2.4工藝流程及說明 16第四章主要構筑物設計計算 184.1污水流量確定 184.2粗格柵 194.2污水提升泵房 214.3細格柵 224.4曝氣沉砂池的設計 244.4.1設計參數 244.4.2設計計算 254.5主體反應池的設計 274.5.1設計參數 274.5.2設計計算 284.6輻流式二沉池的設計 354.6.1設計參數 354.6.2設計計算 354.8濃縮池的設計 384.9污泥貯泥池的設計 404.10脫水間 40第五章污水廠平面布置 405.1布置原則 415.2具體布置 415.3高程計算 42總結 44參考文獻 45第一章前言1.1研究背景及意義這些年在經濟快速發展,并且在工業的持續發展的情況下,帶來的是環境污染等問題,而且是呈越來越嚴重的狀態,其帶來的污染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特別是水體污染,給人們帶來的不便就極為突出。在我國經濟發展呈快速的狀態下,人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在生態環境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所以要求我們的污水處理廠更新其相應工藝技術,讓處理過后的污水在水質方面更好,以達到更高的水質排放標準。通過污水處理廠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解決我們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還有工也污水等也可以處理,可以為我們環境問題做出很大的貢獻,讓我們的生活質量更高,推進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本設計將根據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進行合理的初步設計。通過畢業設計,我們對污水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當然也對其處理技術,相關的構筑物及其工藝流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對我們以后從事相關工作打好了良好的基礎。1.2國內研究現狀我國污水處理事就發達國家而言,發展是比較緩慢的,導致緩慢的因素有以下幾點:沒有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投資不夠,導致資金短缺;管理能力不夠。我國的污水處理技術主要是參考國外的,但由于我國發展水平比較低,會出現處理的效率過低等問題,我國經濟這幾年發展是很快,但同發達國家還是有差距的,所以像他們那樣大規模投資污水處理廠是不可能的。在污水處理技術方面,我國經歷了三個時期,其中八五時期,引進了很多技術,比如SBR、A2/O、AB等技術,九五時期對占地規模及能耗問題進行了解決。在這三個時期的努力過后,我國在污水處理工藝有了巨大的提升,甚至和那些發達國家的水平不相上下了,但是引進的技術固然是好,但不一定適合我國。1.3國外研究現狀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發達國家因為大量發展工業,也正是因為工業發展帶來大量的廢水、廢渣等污染物,讓環境遭受了污染,并且危害到了社會,甚至人們發病率也開始增加,在此時人們終于認識到污水處理的重要性,于是開始投資污水處理,經過幾十年的整治,在水環境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此期間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于是各國對于污水處理工作,都是保持極度重視的態度,在資金,制度等方面都是給予支持的態度,而且一直探索新的技術,讓污水處理事業發展得到了保障。在美國,因為產生的污水多及重視污水處理的情況下,他們的污水處理廠是最多的,將近80%的處理廠都是二級生物處理廠,在英國處理廠有八千多座,但二級生化處理廠幾乎達到了100%,可見英國污水處理技術的嫻熟,在日本,污水處理廠雖然只有六百多座,但他們的二級處理也達到了98%之多,說明日本的技術也很先進,說到污水處理設施,瑞典已經達到了普及的狀態,下水道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99%以上,可以說是全部普及了,他們的二級生物處理廠也達到91%以上。第二章設計任務及原始資料2.1設計任務污泥處理廠設計計算:(1)對原始資料的分析,其中包括污水處理廠的規模、污水處理廠的進出水質、污水處理廠處理程度的計算。對污水處理構筑物的相關計算,構筑物包括粗細格柵、沉砂池、沉淀池、生物處理單元、二次沉淀池、接觸池等的計算。根據污水處理廠的資料和要求,對現有的工藝進行選擇。污泥處理單元-回流污泥泵房、污泥濃縮單元污水處理廠平面布置、高程布置。2.2設計原始資料(1)污水量及污水水質

處理水量:6000m3/d,南坪臺小區共1500戶,考慮生活區雨污合流的因素,則南坪臺污水站設計處理能力為6000

m3/d,每小時處理量為300m3/h(每天按20小時計)。該地屬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氣候,主導風向:夏季為南風,冬季為東北風;氣溫:年平均氣溫5.9℃,夏季平均溫度:20℃,冬季平均溫度:-20℃。

(2)處理要求

設計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B排放標準。

COD≤60mg/L;BOD5≤20mg/L;SS≤20mg/L該水經處理以后,水質應符合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由于進水不但含有BOD5,還含有大量的N,P所以不僅要求去BOD5除還應去除不中的N,P達到排放標準。詳細見表2-1。(3)廠區地形隸屬于甘肅省\t"/item/%E6%B0%B8%E7%99%BB%E5%8E%BF/_blank"蘭州市,位于甘肅省中部,蘭州市西北部,規劃廢水處理廠廠區地面平坦,適合于工程建設,南北長100米,東西長200米,地面標高0.00,排水渠地面標高0.5m(4)出水及污泥

出水排入位于廠區南側50米的河流,該河流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Ⅲ類標準。污泥經濃縮脫水后泥餅外運表2-1污水水質及排放標準項目指標進水水質(mg/L)排放標準(mg/L)備注化學需氧量CODcr350~400≤50排放標準執行《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生化需氧量(BOD5)200≤10懸浮物(SS)200≤10動植物油301石油類/1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5總氮(以N計)/15氨氮(以N計)305(8)總磷(以P計)/60.5色度(稀釋倍數)/30pH6~96~9糞大腸桿菌群數(個/L)/103第三章污水處理工藝方案確定3.1設計原則本設計遵循如下原則進行工藝路線的選擇及工藝參數的確定: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政策,按照國家頒布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進行設計;2.符合城市的規劃,節約用地,預留后期擴建地;3、處理工藝先進可靠,設備高效節能自動化,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處理工藝;4、重視保保,在噪聲和防臭的工作要做好;5、保證設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等。3.2工藝方案確定3.2.1工藝方案分析本次設計污水處理的特點為:①污水以有機物為主,BOD/COD=0.5具有較好的可生化性;②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均為典型城市污水值指標;③滿足了生化需氧量與總磷的比值大于3,可激發硝化反應。根據上述特點,以及出水要求和現有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特點。以采用生化處理效果最佳、最為經濟。3.2.2生化法工藝比較城市二級處理有很多方法,下面我找了其中三種比較常用的方法,對它們進行了比較。表3-1污水處理廠可選工藝比較工藝名稱工藝優點工藝缺點適用條件A2/O法最簡單的脫氮除磷工藝;所用成本低;具有較好的沖擊負荷;污泥沉降性能好。能耗較高;污泥滲出液需化學除磷;沼氣回收經濟效益差。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SBR法流程十分簡單,占地省;有脫氮除磷功能,處理效果較好;污泥同步穩定,不需厭氧消化。容積及設備利用率較低;無法達到大型污水處理項目連續進、出水的要求;污水提升水頭損失較大;投資、運行成本較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氧化溝工藝處理流程簡單,構筑物少,投資小;處理效果好,有較穩定的脫氮除磷功能;能處理不易降解的有機物,污泥生成量少,不需要消化處理和污泥回流系統;技術成熟,管理維護較簡單除磷另需設厭氧池;氧化溝容積和設備利用率較低;機械曝氣,設備量較多;污泥膨脹中小型污水處理廠居多3.2.3工藝方案的確定這次課題設計一個水泥廠生活區生活污水處理廠,而且要考慮雨污合流的因素,所以說在其生活污水水中會存在不同粒徑的細小顆粒,例如煤渣之類的。此外水泥廠生活區生活污水還包括有全廠職工及其家屬和其它人在內的1500戶的日常生污、廢水,因此在處理時需多方面綜合考慮。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對氮、磷等無機營養物去除效果很差.一般來說,氮的去除率只有20%~30%,磷的去除率只有10%~20%.由于水泥工業生活污、廢水以及化驗室中含有各種化學藥劑的廢水的排除,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果更顯不足。所以,要求采用更加合理的工藝在效的去除水泥工業的污、廢水中的BOD和SS的同時還要完成廢水的脫氮處理。A2/O工藝對有機物和氨氮的去除效率高,而且還有成本低,污泥的沉降性能好等特點,所以本設計采用A2/O工藝工藝。3.2.4工藝流程及說明A2/O工藝流程圖(1)格柵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柵條或篩網制成,被安裝在污水管道上,泵房集水井的進口或污水處理廠的端部,用以截流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流物,以便減輕后續構筑物的處理負荷,并使之正常運行。被接流的物質為柵渣,清渣的方法有人工清渣和機械清渣。(2)污水提升泵①功能:將污水抬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再因重力作用下使污水經過后續的處理設備。②泵站的形式:矩形泵站、圓形泵站等,均為合建式泵站,本設計采用合建式圓形泵站進行污水抬升。(3)沉砂池選擇曝氣沉砂池,該沉砂池是在池子的一側通入空氣,使污水沿池旋轉前進,從而產生與主流垂直的橫向恒速環流。該池的優點是通過調節曝氣量,可以控制污水的旋轉速度,使沉砂效率較穩定,受流量變化的影響較小。同時還對污水起預曝氣作用。(4)厭氧池 污水在厭氧反應器與回流污泥混合。在厭氧條件下,聚磷菌釋放磷,同時部分有機物發生水解酸化。(5)缺氧池污水在厭氧反應器與污泥混合后再進入缺氧反應器,發生生物反硝化,同時去除部分COD。硝態氮和亞硝態氮在生物作用下與有機物反應。(6)好氧池發生生物脫氮后,混合液從缺氧反應器進入好氧反應器——曝氣池。在好氧作用下,異養微生物首先降解BOD、同時聚磷菌大量吸收磷,隨著有機物濃度不斷降低,自養微生物發生硝化反應,把氨氮降解成硝態氮和亞硝態氮。(7)二沉池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泥水分離,使污泥初步濃縮,同時將分離的部分污泥回流到厭氧池,為生物處理提高接種微生物,并通過排放大部分剩余污泥實現生物除磷。輻流沉淀池工藝成熟,適合范圍廣,故采用之。(8)污水消毒設施紫外線消毒法的投資較小,但不能長時間持續其消毒效果;臭氧消毒效率高,不產生難處理或生物積累性殘余物,但其設備投資高昂,維護工作復雜;液氯消毒效果可靠,設備簡單,成本低廉,故本設計采用液氯消毒工藝。本設計設置隔板式接觸池和配套的加氯、貯氯設施。表3-2消毒方法對比消毒方法優點缺點適用條件氯液消毒效果好,投配無需龐大設備、投加量容易控制,價格便宜揮發的氯氣是有毒的,使用時要注意安全,防止泄露適用于大、中型污水處理廠漂白粉消毒價格低廉,消毒能力強投加量不易控制、不易配制導致勞動強度大等缺點適用于對消毒效果無要求的污水處理廠消毒方法優點缺點適用條件臭氧消毒消毒效果好,不易受污水水質的影響成本高,操作復雜適用于對排放出水要求積極苛刻的污水處理廠次氯酸鈉消毒可直接用次氯酸鈉,無須配制,簡單方便需要用專門的電解設備和投配設備適用于偏遠山地,運輸和采購不方便的污水處理廠紫外線消毒有輻射殺菌能力,殺菌效果好,安全、簡單、方便,耗電少紫外線燈管易損壞適用于各種污水處理廠第四章主要構筑物設計計算4.1污水流量確定表4-1污水流量總變化系數表污水日平均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總變化系數2.32.0KZ=2.3最大流量Q格柵傾角a=6004.2粗格柵設計要點a.格柵安裝傾角在45°-75°為宜,而在國內的機械格柵傾角一般在60°-70為宜;b.污水的過柵流速通常為0.6-1.0m/s.水進入格柵前的流速通常為0.4-0.9m/s;c.污水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一般采用0.08-0.15m之間;d.柵條間隙設計:人工清除的間隙取值在25-40mm之間;機械清除的間隙取值在16-25mm之間;其最大間隙為40mm。柵前水深h設計流量為Q=QmaxQ=代入數據0.095=0.92?得柵前水深?=0.24m柵條間隙數nn=Qmaxsinαe?v式中:n?柵條間隙數,個;Qa?格柵傾角度;e?柵條凈間隙,取60mm;v?過柵流速,取0.9m/s。將數值代入上式n=Qmaxsinαe?v=0.1柵槽有效寬度BB=S(n?1)+en(4-2)式中:B?柵槽寬度,m;S?柵條寬度,m,取0.01m;n?柵條間隙數,個;e?柵條凈間隙,取60mm。將數值代入上式B=Sn?1+en進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L1B1=Qmax進水渠道寬B1取漸寬部分展開角α1=20°,此時進水渠道內的流速為V=QB1h=則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L1=B?B1柵槽與出水渠道漸窄部分長度水頭損失h1(4-6)?0=式中:??g—重力加速度,9.81m/sk—系數,取k=3;ξ—阻力系數,與柵條斷面形狀有關,采用矩形斷面β=2.42,ξ=βse4/3=2.42×(0.01/0.06)?1=3×1.02×0.9=0.109m柵后槽總高度H設柵前渠道超高?2=0.25mHH=?+⑧柵槽總長度LL=L=0.49+0.245+0.5+1.0+0.49/tan60=2.52m⑨每日柵渣量WW=QmaxW1×72000式中:W—每日柵渣量,粗格柵用小值,細格柵用大值,中格柵用中值;因為是粗格柵,所以W代入各值:W1=0.19×0.01720001000×2.3=0.059m3/d<0.2m所以采用人工清渣。4.2污水提升泵房1.設計參數設計流量:Q=0.083L/s。2.泵房設計計算采用A2/O工藝方案,污水處理系統簡單,對于新建污水處理廠,工藝管線可以充分優化,故污水只考慮一次提升。各構筑物的水面標高和池底埋深見后面的高程計算。污水提升前水位-2.5m(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提升后水位4.5m(即細格柵前水面標高)。所以,提升凈揚程Z=4.5?水泵水頭損失取2m從而需水泵揚程H=Z+?=8m再根據設計流量0.083L/s=300m3/?,采用2臺QW系列污水泵,單臺提升流量0.0417m3/s。采用QW系列污水泵(15QW300-40)3臺,二用一備。該泵提升流量189.6~390m3/h,揚程40m,轉速14504.3細格柵格柵斜置于泵站集水池進水處,采用柵條型格柵,設三組相同型號的格柵,其中一組為備用,渠內柵前流速v1=0.85m/s,過柵流速v2=0.9m/s,格柵間隙為e=8mm,采用人工清渣,格柵安裝傾角為60°。柵前水深h設計流量為Q=Qmax2=0.19÷2=0.0.095Q=代入數據0.095=所以柵前水深?=0.24m柵條間隙數nn=Qmax式中:n—柵條間隙數,個;Qa—格柵傾角度;e—柵條凈間隙,此處取e=8mm;v—過柵流速,0.9m/s。將數值代入上式:n=Qmaxsin柵槽有效寬度BB=Sn?1式中:B—柵槽寬度,m;s—柵條寬度,m,取0.01m;n—柵條間隙數,個;e—柵條凈間隙,此處e取8mm。將數值代入上式:B=Sn?1+en進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L1B1=進水渠道寬B1=0.47m,漸寬部分展開角V=QB則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L柵槽與出水渠道漸窄部分長度L2=L12=過柵水頭損失h1?0=式中:?g—重力加速度,9.81m/k—系數,一般k=3;ξ—阻力系數,與柵條斷面形狀有關,ξ當為矩形斷面時,β=2.42。采用矩形斷面β=2.42,ξ=βse4/3=2.42×(0.01/0.008)h1=kh0=kξ×v22gsinα=3×3.26×⑦柵后槽總高度H設柵前渠道超高?2HH=?+⑧柵槽總長度LL=L1+L⑨每日柵渣量WW=Qmax式中:W—每日柵渣量,W粗格柵用小值,細格柵用大值,中格柵用中值;因為是粗格柵,所以W1=0.01m3/103m3代入各值W1=0.19×0.01720001000×2.3=0.059m所以采用人工清渣。4.4曝氣沉砂池的設計4.4.1設計參數空氣的供給量應保證在池中污水的旋流速度應達到0.25~0.3m/s之間。水平流速可取0.08-0.12m/s,一般取0.1m/s。最大時流量的停留時間為2~4min,處理雨天合流污水時為1-3min,如同時作為預曝氣池使用,停留時間可取10-30min。4.4.2設計計算⑴總有效容積VV=60Qmax×t(4-9)式中:V—總有效容積,Qt—最大設計流量時的停留時間,min,取t=3min。將數值代入上式:V=60Qmax⑵池斷面積AQmaxV式中:A—池斷面積,V—最大設計流量是的水平前進速度,m/s,取V=0.1m/s。將數值代入上式:QmaxV⑶池總寬度BB=AH式中:B—池總寬度,m;H—有效水深,m,取H=2m。將數值代入上式:B=AH⑷每個池子寬度b,取n=2格,b=⑸池長LL=VA式中:L—池長,m。將數值代入上式:L=V⑹所需曝氣量q(4-13)式中:q—所需曝氣量,D—每m3污水所需曝氣量,取D=0.2m3/m3。將數值代入上式:q=3600×0.2×0.19=136.8⑺沉砂斗所需溶積VT取1dV=72000maxx1T/kz105(4-14)=72000×0.19×3×1÷(2.3×10=0.18x⑻每個沉砂斗的容積Vo設每一格有2個砂斗,共4個砂斗V⑼沉砂斗各部分尺寸設斗底寬a1=0.5m,斗壁與水平的傾角為60o,斗高h3=0.3m斗上口寬:α=2?3=0.6÷1.428+0.5=0.92m沉砂斗容積:V0=h3÷6(2a2+2aa1+2a12)(4-16)=0.5÷6(2×0.922+2×0.92×0.5+2×0.52)=0.20m3(略大于V=0.18m3,符合要求)⑽沉砂室高度H采用重力排砂,設池底坡度為0.06。坡向砂斗,超高h1=0.3mL2=L?2a/2=8.08則沉泥區高度為:?3/池總高度:設超高h1=0.3m則H=?1⑾空氣管的計算在沉砂池上設一干管,每根干管上設4對配氣管,共8條配氣管則每根豎管上的供氣量為:q沉砂池總平面面積為L×B=18×0.95=17.1選用YBM?2型號的膜式擴散器,每個擴散器的服務面積為2m直徑為200mm,則需空氣擴散器總數為:17.1÷2≈9個。4.5主體反應池的設計4.5.1設計計算(1).判斷是否可采用A2/O法COD/TN=12>8TP/BOD5符合要求。BOD5污泥負荷NBOD負荷取:0.15kgBOD5回流污泥濃度XR根據XR=106SVIr式中:SVI—污泥指數,取SVI=100。r—一般取1.2將數值代入上式:XR=106SVIr=106污泥回流比R=50%。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X=R1+RXR=0.50.5+1×12000混合液回流比R內TN去除率ηTN=TN0?TNeT混合液回流比R1=ηTN1?為了保證脫氮效果,實際混合液回流比R1取350%⑵反應池容積V=QS0NX反應池總水力停留時間t=VQ=20006000各段水力停留時間和容積:厭氧:缺氧:好氧=1:1:3厭氧池水力停留時間t=15×7.92=1.584?,V厭=15×2000=500缺氧池水力停留時間t=15×7.92=1.584?,V缺=15×2000=好氧池水力停留時間t=35×7.92=4.752?,V好=3⑶剩余污泥量W降解BOD生成的污泥量W1W1=Y(L0式中:Y—污泥增殖系數,取Y=0.6。將數值代入上式:W1=Y(S0內源呼吸作用而分解的污泥W2w2=kdX式中:kXXXw2=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的懸浮物量(NVSS)W3,該部分占TSS約50%W3=剩余污泥產量WW=W1污泥含水率q設為99.2%剩余污泥量QS=8820.8%×1000=110.25m3/d污泥齡tsts=VXW=8.39d⑷反應池主要尺寸反應池總容積V=2000m3設反應池2組,單組池容V1=V2=1000m3有效水深h取2.0m單組有效面積s單=V1?=1000÷2.0=500m取池寬B=3m,則B?=52.5=2(介于1單組池長L=500/5=100采用5廊道式推流式反應池,每廊道長:L而L1B=取超高為0.5m,則反應池總高H=2.0+0.5=2.5m⑸反應池進、出水系統計算進水管單組反應池進水管設計流量Q1=Q2=60002=3000m3/d=0.042m3取管道流速v=0.8m/s管道過水斷面積A=Q1V=0.0420..8管徑d=4Aπ=4×0.05253.14=0.26m取進水管管徑DN300mm校核管道流速V=QA=0.0792m回流污泥管單組反應池回流污泥管設計流量Q取管道流速v=0.8m/s管道過水斷面積A=管徑d=4Aπ=取進水管管徑DN300mm⑹曝氣計算①設計需氧量AOR碳化需氧量D1=Q(S0?S)=6000×=1131.22硝化需氧量D2=4.6=4.6×6000×(30-5)×1/1000-4.6×0.124×384=471kgO2/d反硝化脫氮產生的氧量D3NT=6000×17.1×11000D3=2.86總需氧量AOR=D1最大需氧量與平均需氧量之比為1.4,則AOR去除每1kgBOD5的需氧量=AORQS0?S=1308.826000②標準需氧量氧轉移效率EA=20%,計算溫度SOR=AOR.Cs式中ρ——氣壓調整系數,ρ=現在地區實際汽壓1.013×105,工程所在地區實際大氣壓約為1.013×105Csm(T)—設計水溫T℃時好氧反應池中平均溶解氧的飽和度,mg/L;α—污水傳氧速率與清水傳氧速率之比,取0.82;β—污水中飽和溶解氧與清水中飽和溶解氧之比,取0.95。查表得水中溶解氧飽和度CS(20)=9.17mg/L,CS(30)=7.63mg/L空氣擴散氣出口處絕對壓為Pb=1.013×105+9.8×10=1.013×105+9.8×103×4=1.405×105Pa空氣離開好氧反應池時氧的百分比:Qt=211?EA79+211?好氧反應池中平均溶解氧飽和度:Csm25=CS25標準需氧量為:SOR=1308.82×9.170.820.95×1×9.22?2相應最大時標準需氧量:SO好氧反應池平均時供氣量GS=SOR0.3EA×100最大時供氣量(7)污泥回流設備污泥回流比R=100%污泥回流量QR=RQ設回流污泥泵房2座,內設3臺潛污泵(2用1備)單泵流量QR總=12Q水泵揚程根據豎向流量確定(8)混合液回流設備①混合液回流泵混合液回流比R內=200%混合液回流量QR=RQ=設混合液回流泵房1座,內設3臺潛污泵(2用1備)單泵流量QR總=12QR=②混合液回流管回流混合液由出水井重力流至混合液回流泵房,經潛污泵提升后送至缺氧段首端。混合液回流管設計流量Q6=R內Q2=2×0.0417=0.0833m3/s泵房進水管設計流速采用v=0.8m/s管道過水斷面積Q6V=0.0833管徑4Aπ=4×0.1043.14=取進水管管徑DN400mm校核管道流速泵房壓力出水總管設計流量Q設計流速采用v=1.2m/s管道過水斷面積A=Q7V=0.0833管徑4Aπ=4×0.0693.14取進水管管徑DN300mm4.6輻流式二沉池的設計4.6.1設計參數池子直徑與有效水深之比宜為6~12。池子直徑不宜小于16m。池底坡底不宜小于0.05。4.6.2設計計算⑴每座沉淀池表面積A1和池徑DA1=D=4A式中:AD—每池直徑,m;n—池數;q取q0=1.0m3/(m2.h),n=1將數值代入上式:AD=4A1π⑵有效水深h2?2=q式中:?t—沉淀時間。取沉淀時間t=3h?2=D?2⑶沉淀池總高度HH=式中:????每池每天污泥量W1W1=其中S取0.5L/(p.d),由于用機械排泥,所以污泥在斗內貯存時間用4h,N為設計人口5000。∴W1=SNt1000n設池底進向坡度為0.05污泥斗底部直徑污泥斗容積V1=πh5(r12+r1r2+r22)(4-44)h5=(r1-r2)tanα=(2-1)tg60°=1.7mV1=πh5/3×(r12+r1r2+r22)=12.46m3坡底落差?4=(R?r=(5?2)×0.05=0.15m,R=D/2因此,池底可貯存污泥的體積為:V2=πh4/4×(r12+r1r2+r22)=13.78m3共可貯存污泥體積為V1沉淀池總高度H=?=7.15m⑷沉淀池周邊處的高度為2.進水系統計算(1)進水管的計算單池設計污水流量Q=6000Q單=Q進水管設計流量Q進==0.125m/s(2)進水豎井進水井采用D出水口尺寸0.45×1.2m2,共四個沿井壁均勻分布出水口流速v3.出水部分設計(1)出水設置計算

采用900三角堰出水槽雙側集水,出水槽沿池壁環形布置,環行槽中水流由左右兩側匯入出水口。

每側流量:

Q=0.0415/s

設集水槽底寬B=0.0.5m;集水槽中水流速度v=0.6m/s?終=集水槽內臨界水深?k=3α式中α為系數,一般取1.0集水槽起點水深?起=32由計算得槽內水深0.33m,取超高0.3m則集水槽總高為0.63m(2)出水堰計算采用出水三角堰(900),堰上水頭(三角口底部至上游水面的高度)H1=0.05m(H2O)每個三角堰的流量q1=1.343三角堰個數n1=三角堰中心距L1=4.排泥部分設計(1)單池污泥量回流污泥量QR=剩余污泥量QS=?X式中:Y為污泥差率系數,生活污水一般取0.5~0.65(取0.5)Kd為污泥自身氧化率,生活污水一般取0.05~0.1(取0.05)Xv=f.X=0.75×4000=3000mg/L=3Kg/Xr=r×根據計算QS=?Xf×Xr=YS0Q泥總=(2)集泥槽沿整個池徑為兩邊集泥,故設計流量為q=Q單2=3002集泥槽寬b=0.9q0.4=0.25起點水深?1=0.75b=0.188終點泥深?2=1.25b=0.3134.7接觸池與加氯間采用隔板式接觸反應池1.設計參數設計流量:Q=0.083m/s水力停留時間:T=0.5?=30min設計投氯量為:ρ=4.0mg/L平均水深:?=2.5m隔板間隔:b=4m2.設計計算(1)接觸池容積:V=QT=0.083×30×60=149.4m3所以表面積A=V?=149.42.5=隔板數采用2個,則廊道總寬為B=(2+1)×4=12m接觸池長度L=AB=59.76長寬比Lb=實際消毒池容積為V/池深取2.5+0.3=2.8m(0.3m為超高)經校核均滿足有效停留時間的要求(2)加氯量計算:設計最大加氯量為ρmaxω=ρmaxQ=1.454選用3臺REGAL?2100型負壓加氯機(2用一備),單臺加氯量0.6kg/?4.8濃縮池的設計本次設計采用重力濃縮池,在前面已經算出日產剩余污泥量為:Q=100?x100?Pρ式中:Q—污泥量,P—污泥含水率,%;取P=99.0%(固體濃度為6kg/Q=100×954100?99×1000=95.4⑴濃縮池面積A根據查固體通量經驗值,污泥固體通量選用40kg/(m2.d)。濃縮池面積A=QC0G式中:Q—污泥量,CoG—污泥固體通量,kg/(mA=QC0G=95.4×1040⑵濃縮池直徑D=4設計采用n=2個圓形輻流池。單池面積A1=濃縮池直徑D=4A1π⑶濃縮池深度H濃縮池工作部分的有效水深h2=QT24A式中:T—濃縮時間,?,取T=15?h2=超高h1=0.3m,緩沖層高度h3=0.3m,濃縮池設機械刮泥,池底坡度i=1/20,污泥斗下底直徑D1=1.0m,上底直徑D2=2.5m。池底坡度造成的深度?4=(污泥斗高度?5=(濃縮池深H=?=0.3+2.5+0.3+0.25+1.3=4.65m污泥濃縮池下設兩臺離心泵,一備一用,基本參數如表43。表43水泵基本參數型號流量Q(m3/h)揚程H(m)功率N(kW)SLW25-1104150.55水泵出水管管徑取DN=40(mm)4.9污泥貯泥池的設計進泥量:兩座,每座設計進泥量為QW=954÷2=477m3/d貯泥時間:T=15h單個池容為:V=QWT=477×15÷20=357.75m3(4-71)貯泥池尺寸(將貯泥池設計為正方形),L×B×H=3.5×3.5×3.5(4-72)有效容積V=42.8754.10脫水間

1、壓濾機

過濾流量357.75m3/h

設置2臺壓濾機,每臺工作6h,則每每臺壓濾機處理量Q=357.7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