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目標】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課時 教案_第1頁
【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目標】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課時 教案_第2頁
【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目標】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課時 教案_第3頁
【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目標】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課時 教案_第4頁
【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目標】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課時 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世紀教育網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第1課《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設計第一課時法律是什么課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課時單元第一單元學科道德與法治班級六班級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通過發覺與法律有關的生活現象,理解生活中到處有法律,感受日常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道德修養:結合生活實際,了解法律規定人們的權利與義務,增加公民意識和責任感。法治觀念:通過探究,對比法律與紀律、道德的異同,初步認識不同的社會規章,認識法律具有強制里和權威性。健全人格:能夠正確認識學習和生活中有哪些權利,并體驗用相應法律、法規維護自身權利,以及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責任意識:認識不同的社會規章,體會紀律、道德和法律的聯系與區別。重點能夠正確認識法律的保護和規范作用,能夠遵守法律和道德。難點了解法律是什么,對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確的認識,學會區別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與法律缺一不可,我們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學具、教具學具:學習單(KWL)各小組一份、便利貼教具:PPT、學習資料包、《民法典》、《勞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書籍學習活動路徑指導教學環節老師授課部分學生活動部分設計意圖導入:小調查(WhatIknow)小組討論(2分鐘):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課前做個小調查,關于法律,你們了解多少?你們知道多少?(WhatIknow)各小組簡潔討論后,把自己知道的關于法律的內容、學問用關鍵詞寫在學習單K(WhatIknow)部分。調動學生關于法律已有的認知,打開思路。活動一:法律在我們身邊(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法律現象)生活中的法律出示情景1:學生乘坐大巴車去秋游①小組討論:這個情景中,旅游時要留意什么?可能會涉及到哪些法律問題呢?(寫出)(2min)②小組代表共享并說出理由。③師小結:“學生乘坐大巴車去秋游”可能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有:道路交通平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平安法》文物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消費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旅游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出示情景2:爸爸媽媽帶孩子到醫院看病①小組討論:這個情景中,去醫院看病時會遇到哪些情況?會涉及哪些法律問題?(寫出)(2min)②小組代表共享交流結果并說出理由。③師小結:“爸爸媽媽帶孩子到醫院看病”可能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有: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價格法》《反壟斷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江蘇省價格條例》藥品質量監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監護人法定義務:《民法典》...2.活動小結:通過兩個情景例子的分析討論,我們發覺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到處、時時、事事有法律。3.學習到這,我們知道了生活中到處有法律。對于法律,你想知道它的什么呢?(WhatIwanttoknow?)請寫在W部分小學討論交流后在書P2的對應圖畫旁邊寫出該情景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以及相關的法律名稱。共享交流學生補充填寫法律在書上小學討論交流后在書P2的對應圖畫旁邊寫出該情景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以及相關的法律名稱。共享交流學生補充填寫法律在書上把自己想知道的法律的內容、學問用關鍵詞寫在學習單W(WhatIwanttoknow)部分。通過書上的兩個情景,引導學生討論,結合生活的真實情景以及具有的生活經驗,討論可能會涉及的法律問題。從而讓學生感受法律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到處、事事有法律。通過KWL教學法,讓學生寫出自己還想知道關于法律的內容。活動二:法律的權利與義務法律的定義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認為法律是什么?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明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t"/item/%E6%B3%95%E5%BE%8B/_blank"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律大家庭中國的法律可以劃分為:\t"/item/%E6%B3%95%E5%BE%8B/_blank"憲法刑法民法\t"/item/%E6%B3%95%E5%BE%8B/_blank"行政法規\t"/item/%E6%B3%95%E5%BE%8B/_blank"地方性法規\t"/item/%E6%B3%95%E5%BE%8B/_blank"自治條例和\t"/item/%E6%B3%95%E5%BE%8B/_blank"單行條例法律是從屬于\t"/item/%E6%B3%95%E5%BE%8B/_blank"憲法的強制性規范,是\t"/item/%E6%B3%95%E5%BE%8B/_blank"憲法的具體化。憲法是國家法的基礎與\t"/item/%E6%B3%95%E5%BE%8B/_blank"核心。(第2課學習)法律規定的權利法律保護了我們的權利①人身權:人身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主要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和人格尊嚴權,人格尊嚴又包括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和隱私權等。②財產權:財產權包括了受贈權、財產全部權、繼承權和學問產權。③受教育權:受教育權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權、學習權和公正評價權。分析案例:推斷案例中侵犯了什么權利?①某老師為了安慰考試失利的小明,對全班同學說:“大家為小明鼓掌,他爸爸坐牢了,但是他還時認真學習。”(侵犯了隱私權)②“毒操場”事件致使學校多名學生集中消失流鼻血、頭暈、皮膚過敏等癥狀(學校侵犯了學生的生命健康權)③小熊代表學校參與市教育局組織的小學生鋼琴比賽,獲得1000元的獎金,但學校以小熊是代表學校參與比賽為由占用了這筆獎金。(學校侵犯了小熊的財產權)④林某(女)、王某(男)于2004年登記結婚,2005年生育一女林某甲,2007年生育一女王某甲。2010年林某、王某登記離婚并商定林某甲由林某撫養、王某甲由王某撫養。后雙方復婚,又于2014年登記離婚并商定林某甲、王某甲均由林某撫養,林某甲隨林某生活、王某甲隨王某生活。2020年9月起(八班級),王某以“環境不好,學校人太多了”為由,未讓王某甲來校就學,班主任、校未保辦與王某多次聯系,反復勸返,但未能聯系上王某甲本人,王某依舊拒絕讓王某甲返校,并告知班主任不要與王某甲及家長聯系;王某甲無法到校已超過2周,該校多次聯系動員返校就讀已無效果,學生疑似輟學,該校遂依法于9月30日致函其戶籍地所在的街道辦事處提出幫忙動員王某甲返校就讀的申請,經街道幫忙聯系上王某,但王某甲依舊未能返校就讀,遂成訟。(王某侵犯了王某甲的受教育權)法律規定的義務法律規定了我們的義務①想一想:你在生活、學習中,哪些行為是履行了法律的義務呢?(自由發言)②過公路,要遵守交通法規。這是我們在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平安法》中的義務。為什么我們要遵守交通法規呢?回答: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我們在寬敞平坦的道路上行走、駕車,享受到了權利;若對方造成交通事故,我們有權要求賠償,享受到了權利。同時我們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遵守交通規章、疼惜道路設施等,權利與義務是相統一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義務,反之亦然。)③在公共場所,疼惜公物、保護環境。為什么我們要疼惜公物、保護環境呢?回答: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引導學生思考公物與環境給人們帶來了xx,人們享受了xx,同時也要承擔疼惜、保護的義務。)③保護野生動物。為什么要保護野生動物呢?(學生自由回答,重點引導權利與義務)5.活動小結:通過這一活動的學習,我們簡潔了解了法律的定義、中國法律包括哪些、以及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學習法律的基本定義,了解法律的基本學問。學習中國法律的基本類型,了解法律的基本學問。初步了解法律給予公民基本的權利,了解這些權利的基本內容。作為學生要重點了解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權利。通過案例分析,辨別案例中侵犯了什么權利。了解法律規定的義務,懂得履行法律相應的義務。思考回答情景中的兩個問題,從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來思考。在了解法律的權利與義務之前,先讓學生初步了解法律的定義以及中國法律的類型,在此基礎上在來學習法律的權利和義務,比較符合教學規律。運用案例學習法,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是哪種法律權利。讓學生明白我們在享受法律給予的權利同時,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讓學生明白國家和社會的進展,我們作為學生也是可以作出自己的貢獻。從而明白法律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活動三:不同的社會規章活動園P4討論:違法法律和學校紀律是一樣的?后果一樣嗎?例舉: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②xx小學校規(學校紀律)③XX大學違紀處分辦法④思考討論:法律和紀律分別是由誰制定呢?法律:立法機關制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享有國家立法權(法律的立、改、廢,作出法律解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如學校紀律:學校的校委會成員⑤小結:法律和紀律都可以規范我們的行為。不同的是法律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因為社會全部成員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P4勾畫)閱讀角P4①我們這門課的名稱叫《道德與法治》,那道德與法律有什么區別于聯系呢?請閱讀P4的閱讀角查找答案。②闡述道德與法律的關系(學生自由發言)④尊老敬老原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越來越少的人盡孝道,國家為了保障老年人的權益,孝道也寫進了法律。③小結:道德也規范人們的行為,對人們自身的素質要求較高,具有自覺性。而法律是具有強制性、普遍性和權威性。有些事情不僅是道德問題,同時還是法律問題。討論思考相應的問題,區分法律和紀律的區別和聯系。思考法律和紀律分別是由誰制定,然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