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案、學案、備課】第2課 抗美援朝 教案_第1頁
【初中歷史教案、學案、備課】第2課 抗美援朝 教案_第2頁
【初中歷史教案、學案、備課】第2課 抗美援朝 教案_第3頁
【初中歷史教案、學案、備課】第2課 抗美援朝 教案_第4頁
【初中歷史教案、學案、備課】第2課 抗美援朝 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3第2課抗美援朝一、教材分析本課主要敘述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史實。抗美援朝戰爭是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第一單元中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抗美援朝戰爭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因此,抗美援朝戰爭是本冊教材的重大歷史事件之一。二、教學對象分析本課的內容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內容,而且學生們通過小學的學習對本課的英雄人物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還可以通過長輩的講述,了解到更多有關抗美援朝的事跡。但這種廣泛的了解只是表層的認知,八年級歷史再次把這些耳熟能詳的內容列為教學內容,關注更多的是抗美援朝的必然性、意義與體現出的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和革命精神。學生們利用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去體會抗美援朝更深層次的內含。三、教學目標◆課標要求講述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跡,體會志愿軍戰士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一)知識與能力1.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知道黃繼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跡,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勝利。2.通過閱讀《抗美援朝戰爭示意圖》,知道志愿軍入朝路線、三次戰役的推進情況及“三八線”的位置,培養讀圖、識圖能力。(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閱讀課本、地圖、網上查詢,獲取有效信息,掌握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思考歷史問題的方法;2.通過原始資料再現,了解史實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掌握獲取歷史的有效方法;3.通過朗誦經典作品、講故事、學唱歌曲,進行情景體驗,掌握體驗式學習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戰斗英雄黃繼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跡的生動描述,初步理解志愿軍戰士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通過對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原因的分析,認識到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是為了保家衛國,支援朝鮮人民,性質是反對侵略的正義戰爭。認識國與國之間和平、友好、平等相處的重要性;體會先烈英雄業績,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歷史使命感;認識和平、幸福來之不易,要用自己的行動來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四、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一)重點和難點1.重點知道為什么志愿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2.難點理解中國出兵朝鮮的必然性。(二)解決方法1.中國出兵朝鮮的必然性利用一首深情的網絡詩把學生從現代“最可愛的人”遷移到抗美援朝中“最可愛的人”。然后觀看記錄片《抗美援朝戰爭背景》,通過視頻再現逝去的歷史,引導學生對過去感同身受,從中認識到美帝國主義入侵朝鮮,炸我東北,殺我同胞,毀我財產的罪行與史實,讓學生在真實的歷史中尋找抗美援朝的原因,2.為什么志愿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舊教材的課題是“抗美援朝”,很直白的點明課的內容。而新教材是利用了魏巍的那篇名作《誰是最可愛的人》為題,很人文的體現了新課程中突出的情感教育。“最可愛的人”一詞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代名詞出現后,卻不是志愿軍的專有名詞,遠離戰爭的和平年代仍然出現,可見中華民族無時無刻地在傳承這種精神,在延續著這種精神,在新世紀的領域賦予了更深、更廣的含義。所以本課的重點也不再是戰爭的概念,而是“最可愛的人”這一詞的領悟。(出示FLASH《誰是最可愛的人》)通過5.12地震中那些“最可愛的人”,感受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的可愛與可敬,災難永遠擊垮不了我們挺直的脊梁,他們用血和淚書寫了英雄的壯麗,他們是二十一世紀最可愛,最可敬的人。由此觸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首先在情感上對“最可愛的人”有個定位,再把時間從和平的新時代拉回到遙遠的戰爭年代,不同的時代卻有著相同的名詞──最可愛的人,而且這一詞的來源就是這場戰爭。在講述完戰爭后,師生共同走近最可愛的人。戰爭遠去,但英氣長存,教師或學生配樂深情地朗誦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節選,背景顯示著志愿軍戰士邱少云和黃繼光的事跡。對于新世紀的學生,同樣也很難把這種再平常不過的生活理解為是一種幸福。所以他們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我們看起來很平常的事都是一種幸福呢?我們的志愿軍戰士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苦難、怎樣的考驗?使學生進入了一種帶有問題感的情景中,“為什么志愿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邱少云、黃繼光等英雄事跡,學生們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但那份認知也只簡單地停留在人物的事跡中,并未形成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那份簡單的認知,激發興趣,主動去挖掘其中的內涵。收集、整理素材,以各種形式在課堂上將志愿軍戰士所經歷的考驗,志愿軍戰士的英雄品質,生動地講述、鮮活地展示出來。以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理解他人,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也培養了他們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并且實現了對他們的情感教育。這一環節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匯報方式和效果,教師會發現學生的創意是無限的。教師也要準備一些素材,比如:收集抗美援朝的照片,黃繼光、邱少云、毛岸英等英雄事跡;詩歌表演《一個蘋果》;相關的記錄片……與學生們一起回望這群最可愛的人。(出示視頻《抗美援朝英雄錄》)教師突出強調英雄黃繼光、邱少云、毛岸英。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軍戰士身上高貴的品質,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和“偉大”。用自己的切身感受給“最可愛的人”下定義。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有了進一步的升華,學會了知識的遷移。最后從遙遠的戰爭年代再拉回到和平的今天,“新世紀誰是你心中最可愛的人?”引導學生與新時代各行各業中感動過我們的人產生共鳴。不論是昨日,還是今天,英雄們所體現的精神和高貴品質是相通的。大家崇敬英雄,仰慕英雄,大家也一定想成為英雄。那么就讓我們帶著感動,帶著夢想,帶著信仰,把握自己,把握今天,努力地做一個最可愛的人。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提示:當災難降臨,最先趕赴現場的是軍人,最先冒著生命危險展開救援的是軍人。面對天災給人類帶來的慘狀,許多軍人邊流淚邊救援,他們用磨出鮮血的雙手,將一個又一個生命從死神身邊拉回。災難可以摧毀我們的房屋,可以吞噬我們的血肉之軀,但永遠擊垮不了我們挺直的脊梁,共和國有了他們,是多么的驕傲,多么的自豪,老百姓有了他們是多么的踏實和欣慰,他們用血和淚書寫了英雄的壯麗,他們是二十一世紀最可愛,最可敬的人。補充:導課方式不是唯一的,應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設計,這里提供其它導課以供參考。1.魏巍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節選,背景音樂。(作家魏巍以他的切身體會,告訴人們誰是“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志愿軍為什么被譽為“最可愛的人”?)2.播放電影《上甘嶺》片斷,再現歷史情景,使學生感悟歷史。電影中的情景讓學生走進了那場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戰場。伴隨優美的歌聲,我們一同走入了第2課《最可愛的人》。3.播放《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提問學生這是首什么歌?中國的軍隊不是一直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嗎?中國人民志愿軍是什么時候產生的?為了什么志愿而斗爭?4.新中國剛剛成立,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既有國內的斗爭,也面臨著來自國外侵略的威脅。對此,新中國進行了堅決斗爭,這就是著名的抗美援朝。5.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二)講授新課1.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資源:網絡詩、視頻《抗美援朝背景》、圖片《毛澤東作出的重大決定》、圖片《彭德懷》、圖片《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圖片《中國第一個志愿兵》、動畫《抗美援朝戰役示意圖》、圖片《板門店停戰簽字儀式》。教師:利用一首深情的網絡詩把學生從現代“最可愛的人”遷移到抗美援朝中“最可愛的人”。通過視頻再現逝去的歷史,讓學生在真實的歷史中尋找抗美援朝的原因,引導學生分析討論:“中國是否出兵?如何打贏這場戰爭?”等問題。從而感受作為國家領導人,毛澤東重大抉擇的正確與意義。利用抗美援朝的知識要素挖掘本課知識體系。提示:教師出示《網絡詩配樂》“那是一個現在看來非常久遠的年代……/有一天,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年輕的人們拿起槍奔走戰場,/只為能有寧靜的生活,/無情的戰爭讓他們倒下了,/但沒有人退卻,哪怕是偉人的兒子。/……平靜的生活又回到了身邊,/但14萬年輕的生命消失在滔滔的鴨綠江水中。/今天,我們在互聯網上再現那場戰爭,/只是為了紀念那一群可愛的年輕人。”一首網絡詩伴隨著悠揚的樂曲把課堂帶到歷史中。這一群可愛的年輕人拿起槍奔向了哪個戰場?(抗美援朝戰場)我們中國為什么要出兵奔赴朝鮮戰場?中國當時能不出兵嗎?組織學生討論這一系列問題,隨后(播放了一段記錄片《抗美援朝戰爭背景》),將美帝國主義入侵朝鮮,炸我東北,殺我同胞,毀我財產時的罪行再現,學生們的思想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他們的觀點各不相同,角度也很多樣,這里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贊賞學生的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最后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結論。(出示毛澤東的話)“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從而明確毛澤東的最后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在分析毛澤東這句話時,可以引導學生得出抗美援朝時中央政府作決定的出發點是:是否有利于國家利益。從而抗美援朝中國出兵的原因也就相應的得出答案。(美國出兵侵略朝鮮,同為社會主義國家,唇齒相依,我們不能坐視弱小的鄰國受強國的欺凌;美國侵略軍直接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教師列出本課的知識體系樹,根據知識點把握抗美援朝的過程與意義。開始: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因為彭德懷這個人物,曾經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學習過,所以由學生回顧舊知識來介紹。播放《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讓學生齊唱,感受志愿軍戰士入朝參戰時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再通過“中國人民志愿軍”這個稱號,來回顧中國軍隊名稱的變化。由學生回顧整理,教師補充確認。戰役:出示動畫《抗美援朝戰役示意圖》,同桌兩人一組,對照地圖,指出鴨綠江,三八線,志愿軍入朝路線,三次戰役進攻方向,講述抗美援朝經過。勝利:出示《板門店停戰簽字儀式》,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偉大勝利。讀圖: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在勝利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司令官?(克拉克。)意義:師生共同分析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歷史意義。(為新中國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沉重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保衛了朝鮮和中國的安全,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2.最可愛的人資源:魏巍《最可愛的人》節選、圖片《黃繼光》和《邱少云》、劇本《一個蘋果》、圖片《毛岸英之墓》、視頻《抗美援朝英雄錄》、圖片《楊利偉》、《抗洪戰士》、《劉翔》、《千手觀音》、《徐本禹》、《袁隆平》、《孫必干》、《護士》、《任長霞》、《中國女排》、《地震中的“敬禮娃娃”》。教師:教師或學生配樂深情地朗誦魏巍《最可愛的人》節選,讓學生在情感中產生疑問:為什么志愿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接著讓學生們分組將課前準備的成果匯報,通過他們互相的交流,體會志愿軍戰士身上高貴的品質。最后教師再把遙遠的戰爭年代遷移到今天,“新世紀,誰是你心中最可愛的人”學生們打開心扉,暢談理想,情感在升華,心靈在洗禮。提示:戰爭遠去,但英氣長存,師生共同走近最可愛的人。教師和學生共同朗誦了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片段,聽了魏巍的文章,同學們不禁有了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我們看起來很平常的事兒,都是一種幸福呢?我們的志愿軍戰士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苦難、怎樣的考驗?這樣設計,一是:體現了師生互動;二是:使學生進入了一種帶有問題感的情景中,“為什么志愿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接下來,學生們分組將課前準備的成果匯報。他們從多角度、多方面、以多種形式將志愿軍戰士所經歷的考驗,志愿軍戰士的英雄品質,生動地講述、鮮活地表現出來。這一環節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匯報方式和效果,教師會發現學生的創意是無限的。例如:講述為主:黃繼光、邱少云、毛岸英等英雄事跡。詩歌表演:《一個蘋果》。八個人,一個蘋果,每人吃了兩小口,意味深長,永遠難忘。圖片講解:收集抗美援朝的照片,講解戰士們的無畏與英勇、樂觀與善良。感受中國志愿軍的英氣。視頻再現:記錄片讓歷史真實的再現,對于一切的詭辯和謊言來說,是最有利的雄辯。記者訪談:以中央電視臺的訪談形式采訪魏巍,在主持人與魏老先生的談話間,將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感人故事娓娓道來。藝術再現:發揮學生的繪畫才能,根據學生的理解與領悟,繪出戰爭或英雄人物。老兵講述:如果有條件,有可能請抗美援朝老兵講講當年的歷史。或是出示一些抗美援朝留下的實物證據。……補充: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來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進行不同的展示。教師也可以利用文件夾的素材,與學生合作完成。最后教師和學生們再一次回望這群最可愛的人。(出示視頻《抗美援朝英雄錄》)教師突出英雄黃繼光、邱少云、毛岸英。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軍戰士身上高貴的品質,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最后由教師總結“最可愛的人”的內含。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有了進一步的升華,學生學會了知識的遷移,而且以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