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4-2025學年九年級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考試時間:8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請考生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尼羅河頌》中寫道:“光榮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羅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榮。你生出大麥和小麥,好叫神廟里歡度節。”這主要頌揚了尼羅河()A.推動了古埃及的水利興修 B.有利于埃及歷法的產生C.誕生了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D.哺育了古埃及農耕文明2.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用當地的黏土制成泥版,以削成尖頭的蘆稈或木棒做筆,在未干的軟泥版上壓刻出符號。這些符號被稱為()A.甲骨文B.楔形文字C.象形文字 D.金文3.古巴比倫王國給人類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羅馬民法大全》D.《拿破侖法典》4.古印度詩歌集《梨俱吠陀·原人歌》中描繪: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于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由此可知,古代印度()A.眾生平等B.君權至上 C.等級森嚴 D.以民為本5.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時期發展到高峰,他擴大公民權利,公職人員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給予公民參政機會;他還建立了津貼制度。這些措施有利于()A.鼓勵公民積極參政 B.雅典居民人人平等C.完善雅典選舉制度 D.增強民眾責任意識6.亞歷山大東征時,沿途興建了許多新城。為了擴大帝國統治的社會基礎,亞歷山大竭力推行馬其頓人與東方人融合的政策,積極倡導馬其頓人與東方女子通婚。東征建立帝國后,埃及人的宗教崇拜和巴比倫人的天文學和數學知識也傳入了希臘。上述材料說明()A.亞歷山大東征是一次掠奪性戰爭B.亞歷山大東征是一次正義性的戰爭C.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歐洲經濟發展D.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7.公元前445年,羅馬法廢除了平民不得與貴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規定:羅馬政府的所有要職向平民出身的人開放。這表明羅馬法()A.隨著社會矛盾的調和而發展B.隨著羅馬帝國的演變而發展C.達到了維護平民利益的目的 D.廢除了貴族在政治上的特權8.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羅馬建筑,既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又有所創新,下列建筑中,不是羅馬代表性建筑的有()A.大競技場B.凱旋門 C.帕特農神廟D.萬神廟9.下圖所示古希臘瓶畫和雕塑都體現了運動員擲出鐵餅的精彩一瞬,兩部作品共同體現了()A.文學創作與神話傳說的統一 B.雕塑作品與宗教信仰的融合C.體育競技與藝術審美的結合 D.愛好和平與文明交往的理念10.在古代,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無法解釋時,就說是“神的意志”,并創造了許多宗教,一直流傳到現在。下面關于基督教、佛教說法錯誤的是()A.公元2世紀基督教興起 B.佛教、基督教都誕生在亞洲C.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忍耐順從” D.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定為國教11.約翰·巴克勒在《西方社會史》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我……效忠我的主人,愛其所愛,仇其所仇。主人凡踐履協約,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賜我以應得,則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必將以他的意志為準則,絕無違背。這段材料體現了()A.當時社會環境相對寬松 B.歐洲形成分裂格局局面C.封臣對封君的絕對效忠 D.封君封臣制度逐步瓦解12.《詩經》中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西歐流傳著一句名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中國臣子只需向上一等級分封者納貢B.中國皇帝只能派遣下一等級隨從作戰C.西歐所有封臣都要向國王納貢服兵役D.西歐國王只能管轄下一等級的受封者13.中世紀西歐莊園內有冶鐵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黃梅戲《天仙配》有一句唱詞“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二者體現的經濟特征,相同的是()A.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B.居民都是自由農民C.經濟自給自足 D.實行土地公有14.公元1130年,埃爾頓莊園法庭依據佃戶勞役的慣例,確認佃戶有義務在草地里或領主庭院中將牧草垛起,但沒有義務將牧草裝上馬車,因此駁回領主對佃戶的控訴。材料說明莊園法庭()A.完全維護領主的個人利益B.起到了維護莊園秩序的作用C.主要維護佃戶的根本利益D.體現了莊園自給自足的特征15.在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時期,英國劍橋市民支付1金幣和300銀幣獲得了包稅權,而且國王的治安官不得隨意干涉市民。這說明當時的劍橋()A.獲得一定自治權B.成為商人聚居地C.進程加快工業化D.建立君主立憲制16.“博洛尼亞大學處于意大利北部,11世紀時此處過往商旅絡繹不絕,商業糾紛時有發生,訴訟案件不斷,所以該校一直以法學著稱,學校內還形成了‘法科大學’;此后該校還經常與市政當局和其他市民接觸,成立了市民團體。”這段材料意在強調中世紀的大學()A.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B.推動了市民階層的出現C.得到了封建統治者的支持 D.具有較大的自治和管理權17.“它的首都位于歐亞兩大陸間的海峽的岬角上……幾個世紀中,帝國發展起一種獨特的文明,一種由希臘、羅馬、基督教及東方諸成分混合而成的文明。“”它”是()A.亞歷山大帝國 B.查理曼帝國 C.羅馬帝國 D.拜占庭帝國18.“由于羅馬社會陷入危機,為了將反映本階級意志額的現行法律固定下來,借以維護和鞏固自己地位,因此組織編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由此可知該法典編纂的目的是()A.推動法治社會的建設B.穩固帝國社會秩序C.改善奴隸的社會地位D.確立后世立法規范19.德國一位法學家說:“羅馬曾經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而這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平和、最為持久的一次。”對“羅馬第三次征服世界”理解正確的是()A.羅馬帝國疆域地跨三大洲 B.基督教成為世界主要宗教C.羅馬法奠定歐洲民法基礎 D.古羅馬法律體系系統完備20.大化改新,把廣大部民(農民)從氏族貴族的占有下解放出來,作為公民授予“口分田”,負擔一定的租庸調,地位有所改善,百姓大悅,提高了生產的積極性。這說明,大化改新()A.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 B.調整生產關系以促進生產力發展C.仿效隋唐制度進行改革 D.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21.日本留學生對唐朝實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從而實現國泰民安、文化繁榮的大好形勢深為贊賞。回國后,他們積極倡導以“法制完備”的唐朝為典范,實行政治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A.以中國唐朝制度為藍本B.使日本過渡到封建社會C.促進了日本社會的進步D.使日本走上對外擴張道路22.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認識或評判。下列選項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古巴比倫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 B.雅利安人建立了社會等級制度C.西歐莊園是獨立的經濟和政治單位 D.日本自646年起進行大化改新23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由阿拉們人傳入歐洲,古代埃及、西亞、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又被翻譯成阿拉伯語。這表明阿拉伯人()A.傳播了中國文明的成果 B.傳播了歐洲文明的成果C.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D.成為溝通東西方文化的使者24.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出現雇傭與被雇傭的生產關系。這一現象主要表現在()A.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B.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產生C.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D.希臘城邦與民主法治的建立25.一條“絲綢之路”,駝鈴聲聲,歲月悠悠,昔日阿拉伯商人留下的足跡,至今依舊令世人向往探尋。下列關于這個民族的說法,正確的是()A.阿拉伯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B.穆罕默德基本統一了阿拉伯半島C.《天方夜譚》是古代歐洲文學瑰寶D.穆罕默德開創了地跨兩大洲的阿拉伯帝國26“一些西歐商人繞過行會,自己購買原材料提供給手藝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傭人力上壓低價格,出售產品時抬高價格,以確保投資回報的最大化。”材料反映當時西歐()A.生產的資本主義化 B.封建行會的發展C.工廠制度逐步形成 D.莊園經濟的興起27.能夠將重要歷史事件置于正確的時間和空間之中,是研究歷史必備的素養之一。下列關于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時間、地點表述正確的是()A.14世紀西班牙B.14世紀意大利C.15世紀英國 D.15世紀意大利28.唯物史觀揭示了社會歷史的客觀基礎,也就是分析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如果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分析,文藝復興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A.古希臘羅馬文化對意大利影響深遠 B.新興階級的出現謀求政治地位C.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D.意大利擁有優秀的文學家和藝術家29.比較和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科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作為西方著名的歷史人物,其歷史作用的相同之處是()A.開啟了政治變革B.促進了思想解放C.推動了科技進步 D.推翻了殖民統治30.《德國教育史》寫道:“沒有文藝復興運動就不會有宗教改革運動的產生,也不會有后來的思想與學術的發展……從以封建制度為基礎的中世紀國家,過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為基礎的現代國家,如果沒有文藝復興運動,也同樣是不可想象的事。”該材料可用于說明()A.文藝復興的背景 B.文藝復興的內容C.文藝復興的實質 D.文藝復興的影響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我們的政治制度不是從我們鄰人的制度中模仿而來的,我們的制度是別人的模范……我們的制度之所以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里克利材料二以數字來看,公元前5世紀時,成年男性公民人數在3萬至5萬之間,而雅典居民總數則在25萬至30萬之間。成年男性公民,或許不超過所有成年人的30%。材料三公元前五世紀時,羅馬的法律還是習慣法,它的解釋權操控在貴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這一便利為貴族謀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經過長期的斗爭,于公元前450年左右迫使貴族成立十人委員會(十人團)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這個成文法刻在十二塊牌子(銅表)上而得名。——劉秀瑛主編:《世界通史教學指引·古代卷》(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個城邦的民主制度?依據材料一指出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現。(4分)(2)材料二指出的該“政治制度”的缺陷是什么?(2分)(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中的成文法名稱是什么?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它的頒布有什么作用?(4分)(4)直至今日,民主與法制仍是許多國家和地區為之奮斗的目標。通過以上探究,你認為應如何認識民主與法制?(2分)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歐洲中世紀有句諺語:“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從屬關系,即層層分封,依次互為主從。這種從屬關系一旦形成,雙方就形成了權利義務關系,因此,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世紀“封建制”。材料二從6世紀開始,大和國的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一方面,隨著鐵制農具的普遍使用,農業生產力顯著提高……另一方面,皇室與貴族之間為爭奪土地和部民而產生的矛盾日益尖銳……公元646年,孝德天皇發布改新詔書,開始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三阿拉伯人直接接受了拜占庭的土地制度,借用了拜占庭的部分官制和管理模式,吸收了拜占庭的生產方式和城市生活方式,接收和保護了拜占庭的城市建筑,保存了拜占庭大批的圖書資料和藝術珍品,等等。阿拉伯人自己在許多方面加以改造,變成阿拉伯--伊斯蘭化的東西。(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封君封臣制”是以什么為紐帶形成的?并概括西歐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哪些特點?(4分)(2)根據材料二,歸納日本改革的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大化改新對日本的影響。(6分)(3)根據材料三,歸納拜占庭文明對阿拉伯文明的影響,并概括阿拉伯文明形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信息安全技術合作保密合同
- 2025版新能源產品采購供應合同
- 2025版電子信息元器件采購合同補充協議格式范本
- 2025版茶葉專賣店茶點產品銷售代理合同
- 2025版文化旅游產品陳列與銷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智能家居燈具安裝與智能控制服務合同
- 2025版懸疑小說改編與編劇服務專業合同協議
- 2025版超高壓變壓器施工及質量控制合同范本
- 基礎教育工程代建合同協議書范文
- 二零二五版標準私房買賣合同中的合同續簽范本
- 斜視弱視學試題及答案
- MT/T 1222-2024液壓支架再制造工程設計指南
- 2025-2030中國鍛條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GB/T 30134-2025冷庫管理規范
- 《成人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危象:共識報告》-學習與應用
- 遵義社工面試真題及答案
- 金屬材料的斷裂和斷裂韌性
- 腦卒中急救培訓課件
- 2025年上海中考復習必背英語考綱詞匯表默寫(漢英互譯)
-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23)》
- 集團公司企業各崗位廉潔風險點防控表格(41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