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4T0052-2024公園城市建設評價規范_第1頁
DB3704T0052-2024公園城市建設評價規范_第2頁
DB3704T0052-2024公園城市建設評價規范_第3頁
DB3704T0052-2024公園城市建設評價規范_第4頁
DB3704T0052-2024公園城市建設評價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1.020CCSP53DB3704棗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DB3704/T0052—2024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3.1公園城市 3.2公園+ 4基本規定 4.1評價機構 4.2評價體系要素及指標分類 4.3評價方法 5評價內容 5.1綜合管理 5.2生態環境 5.3人居環境 5.4生活服務 5.5安全韌性 5.6特色風貌 5.7綠色發展 5.8社會治理 6等級評價 6.1初現級評價標準 6.2基本建成級評價標準 6.3全面建成級評價標準 7評價要求、范圍、程序和時效 附錄A(資料性)評價內容的評價要求、內容、范圍、程序和時效 10附錄B(資料性)滿意度調查及綜合評價表 14附錄C(資料性)部分指標釋義及計算方法 16參考文獻 211DB3704/T0052—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棗莊市城市管理局提出、歸口并監督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棗莊市城市管理局、棗莊市城市管理發展服務中心、棗莊市標準計量研究中心、棗莊市城鄉規劃事業發展中心、滕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薛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山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市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嶧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臺兒莊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棗莊高新區綜合執法局、嶧城區建筑業事務中心、滕州旺禾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山東棗莊物環管理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匯泉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棗莊市萬景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賈繼勇、鮑林、任聰、劉宇、王磊、楊明、徐艷、楊運明、王金蘭、張璐、孫學喜、種昱光、李海杰、張猛、王寶、周文娟、王坤、孫華君、郝傳寶、孫慧瑩、于偉杰、張樂、馬大國、趙士城、李慧、殷允鋒、李家慶、房強、劉娜、商帥、張龍、王偉、賈儒、王傳亮、徐敬奎、譚杰、肖楠、楊菊蘭、宋兆慶、張文壯、時骉、彭林、劉成龍、郭騰、趙濤、趙建、張明文、陳敏、許志光。1DB3704/T0052—2024公園城市建設評價規范本文件規定了公園城市建設評價體系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規定、評價內容和指標設定、評價方法、以及部分指標釋義及計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棗莊市行政區域內公園城市建設的評價工作。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51328-2018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標準CJJ/T91-2017風景園林基本術語標準3術語和定義CJJ/T91-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公園城市將城市生態、生活和生產空間與公園形態有機融合,充分體現城市空間的生態價值、生活價值、美學價值、文化價值、發展價值和社會價值,全面實現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的高品質城市。3.2公園+“公園+”是一種城市建設理念,強調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首先考慮公園的建設,然后在公園的基礎上增加其他功能和內涵,以推動城市的發展。針對新建城區,指對公園等綠色空間實施前置規劃,因地制宜就近配置并有序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公共休閑設施、商業服務設施和居民住宅等,打造美麗宜居環境,實現城市綠色空間與灰色空間的融合、疊加;針對老舊城區,以有機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生態修復等為契機進行留白增綠、見縫插綠、修復建綠,補齊總量不足、品質粗劣等短板,促進環境品質全面改善、區域功能完善、疊加和綜合提升。4基本規定4.1評價機構全市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公園城市建設評價工作。2DB3704/T0052—20244.2評價體系要素及指標分類4.2.1體系要素包括綜合管理、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生活服務、安全韌性、特色風貌、綠色發展、社會治理八個方面,各評價要素的評價內容應符合本文件第6章的規定。4.2.2指標分類評價指標分為基礎項和引導項兩類,并應符合下列規定:a)基礎項為必須評價的內容;b)引導項作為附加項為指引未來發展和提升方向。4.3評價方法本文件評價方法包括資料核查、實地踏勘、專家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等。5評價內容5.1綜合管理綜合管理評價應包括以下內容:a)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機構;b)城市園林綠化科研能力;c)城市園林綠化維護專項資金;d)《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e)城市綠線管理;f)城市園林綠化制度建設;g)城市園林綠化管理信息技術應用;h)城市園林綠化滿意度。5.2生態環境生態環境評價應包括以下內容:a)藍綠空間占比;b)城市濕地保護實施率;c)城市生態廊道達標率;d)破損山體、廢棄地生態修復率;e)河道等水體岸線自然化率;f)生態園林工程項目中鄉土植物和本地適生植物苗木自給率。5.3人居環境人居環境評價應包括以下內容:a)公園體系規劃建設;b)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c)公園綠地數量;d)公園綠地品質;3DB3704/T0052—2024e)綠道規劃建設和管理;f)綠化環境;g)居住環境公園化;h)集中體現公園城市建設的城市片區。5.4生活服務生活服務評價應包括以下內容:a)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b)園林綠化垃圾資源化利用率;c)城市道路系統。5.5安全韌性安全韌性評價應包括以下內容:a)城市防災避險綠地設施達標率;b)城市防護綠地實施率。5.6特色風貌特色風貌評價應包括以下內容:a)重點區域城市設計管控比重;b)具有歷史價值的公園保護率;c)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保護率;d)城市容貌;e)城市植物景觀風貌。5.7綠色發展綠色發展評價應包括以下內容:a)“公園+”實施率;b)綠色生態建設相關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c)年徑流總量控制率。5.8社會治理社會治理評價應包括以下內容:a)數字化管理平臺規范運營考核達標率;d)城市公園免費開放率;e)園林綠化工持證上崗率。6等級評價6.1初現級評價標準6.1.1初現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標準見表1。4DB3704/T0052—2024表1初現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內容、評價標準及指標分類1符合附錄A中表A.1的評價234567895DB3704/T0052—2024表1初現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內容、評價標準及指標分類(續)編制有生態園林工程建設中鄉土植物推廣應用技術導則6.1.2初現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的基礎項和引導項指標數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初現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的基礎項和引導項數量8 412312 412—3—6.2基本建成級評價標準6DB3704/T0052—20246.2.1基本建成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標準見表3。表3基本建成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內容、評價標準及指標分類1符合附錄A中表A.1的評價要求23456789單位和住宅附屬綠地中面向本單位和宅區所有人開放、共享的綠地建設情況7DB3704/T0052—2024表3基本建成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內容、評價標準及指標分類(續)基于規劃指引建成鄉土植物及本編制有生態園林工程建設中鄉土植物推廣應用技術導則(或技術),6.2.2基本建成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的基礎項和引導項指標數量應符合表4的規定。表4基本建成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的基礎項和引導項數量8—513312—513—3—6.3全面建成級評價標準8DB3704/T0052—20246.3.1全面建成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標準見表5。表5全面建成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內容、評價標準及指標分類1符合附錄A中表A.1的評價要求23456789條件的單位附屬綠地全部面向社會開放共享,并與城市綠地有機融合成網9DB3704/T0052—2024表5全面建成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內容、評價標準及指標分類(續)基于規劃指引建成鄉土植物及本地適編制有生態園林工程建設中鄉土植物6.3.2全面建成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的基礎項和引導項指標數量應符合表6的規定。表6全面建成級公園城市建設評價的基礎項和引導項數量8—514322 513—3—7評價要求、范圍、程序和時效公園城市建設評價內容的評價要求、范圍、程序和時效見附錄A。DB3704/T0052—2024評價內容的評價要求、范圍、方法和時效表A.1綜合管理評價內容、要求、范圍、方法和時效12②近三年(含評價期當年度)具有在實際應34567研8度DB3704/T0052—2024表A.2生態環境評價內容、范圍、方法和時效123456表A.3人居環境評價內容、范圍、方法和時效1234567892.涉及專家評分的指標,專家組成員均不少于5人,且包含DB3704/T0052—2024表A.4生活服務評價內容、范圍、方法和時效12345表A.5安全韌性評價內容、范圍、方法和時效12表A.6特色風貌評價內容、范圍、方法和時效1234562.涉及專家評分的指標,專家組成員均不少表A.7綠色發展評價內容、范圍、方法和時效123DB3704/T0052—2024表A.8社會治理評價內容、范圍、方法和時效123DB3704/T0052—2024(資料性)滿意度調查及綜合評價表表B.1城市園林綠化滿意度調查表城市園林綠化滿意度的調查應符合表B.1的規定。表B.1城市園林綠化滿意度調查表1您對本市綠地的面積M2您對本市綠地的景觀M3您對本市公園的服務M您對本市公園步行到M您對本市公園的管理M4您對本市的空氣質量M您對本市的水體質量M5M表B.2公園綠地品質評價表公園綠地品質的評價應符合表B.2的規定。表B.2公園綠地品質評價表1院綠地等設置總量是M1亭等服務設施是否滿意M2對公園綠地的衛生保M32對公園綠地的景觀效M4DB3704/T0052—2024表B.2公園綠地品質評價表(續)2對公園綠地的科普教M5公園綠地中健身體育足M6等應急避難設施是否M73公園綠地是否能展示M84M表B.3城市容貌評價表城市容貌的評價應符合表B.3的規定。表B.3城市容貌評價表1好差2好差3好差4好差5MDB3704/T0052—2024附錄C(資料性)部分指標釋義及計算方法C.1藍綠空間占比C.1.1指標解釋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植被覆蓋土地與水體面積(km2)之和占城市規劃區總面積(km2)的百分比。包括城市公園綠地、防護綠地、農林用地和水域面積。C.1.2計算公式C.2城市濕地保護實施率C.2.1指標解釋建成區內保護、恢復、建設濕地面積占建成區濕地總面積的百分比。C.2.2計算公式C.3城市生態廊道達標率C.3.1指標解釋建成區內組團之間凈寬度不小于100米的生態廊道長度(km)占城市組團間應設置的凈寬度不小于100米且連續貫通的生態廊道長度(km)的百分比。建成區內組團是指具有清晰邊界、功能和服務設施完整、職住關系相對穩定的城市集中建設區塊,每個組團規模不宜超過50平方公里或50萬人口。生態廊道是指在城市組團之間設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擴展的藍綠空間。C.3.2計算公式C.4破損山體、廢棄地生態修復率C.4.1指標解釋包括破損山體生態修復率和廢棄地生態修復率2個指標。破損山體生態修復率指城市規劃區內的破損山體經生態修復到至少覆綠的面積(km2)占城市規劃區內破損山體總面積(km2)的比例。廢棄地生態修復率指經修復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并可再利用的廢棄地面積(km2)占城市規劃區內廢棄地總面積(km2)的比例。C.4.2計算公式C.5河道等水體岸線自然化率C.5.1指標解釋考核說明:納入自然岸線統計的水體是指在滿足防洪、排澇等水工(水利)功能基礎上,岸體構筑形式和所用材料均符合生態學和自然美學要求,岸線形態接近自然形態;濱水綠地的構建本著尊重自然地勢、地形、生境等原則,充分保護和利用濱水區域原有野生和半野生生境。納入統計的水體,應包括《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被列入E水域的水體。具有地方傳統特色的水巷、碼頭和歷史名勝公園的岸DB3704/T0052—2024線可不計入統計范圍。岸線長度為河道兩側岸線的總長度。C.5.2計算公式C.6生態園林工程項目中鄉土植物和本地適生植物苗木自給率C.6.1指標解釋:城市規劃區內園林綠化項目中本地及同等氣候條件的周邊區域所生產鄉土植物苗木使用量(萬株)占苗木使用總量(萬株)的百分比。按照《棗莊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2022-2035年)》要求,加大鄉土植物和本地適生植物生產、繁育,重視鄉土植物和本地適生植物推廣應用,控制外來物種入侵。C.6.2計算公式C.7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C.7.1指標解釋建成區內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的居住用地面積(hm2)占居住用地總面積(hm2)的百分比。5000m2及以上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按500米服務半徑測算;400~5000m2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按300米服務半徑測算。C.7.2計算公式C.8城市綠道服務半徑覆蓋率C.8.1指標解釋建成區內綠道兩側1公里服務范圍(步行15分鐘或騎行5分鐘)覆蓋的居住用地面積(hm2)占總居住用地面積(hm2)的百分比。綠道是指以自然要素為依托和構成基礎,串聯城鄉游憩、休閑等綠色開敞空間,以游憩、健身為主,兼具市民綠色出行和生物遷徙等功能的廊道。C.8.2計算公式C.9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C.9.1指標解釋建成區內主干道道路綠地率應大于20%;城市其它道路綠化覆蓋率應符合GB/T51328-2018中12.8.2規定。C.9.2計算公式C.10城市林蔭路覆蓋率C.10.1指標解釋建成區內城市次干路、支路的林蔭路長度(km)占城市次干路、支路總長度(km)的百分比。林蔭路是指綠化覆蓋率達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車道。C.10.2計算公式DB3704/T0052—2024C.11園林式居住區(單位)達標率C.11.1指標解釋建成區內園林式居住區(單位)的數量(個)占建成區內居住區(單位)總數量(個)的百分比。C.11.2計算公式C.12公園化生活街區示范區個數C.12.1指標解釋公園化生活街區示范區是公園城市建設的重要單元類型,是以居住為主要功能的生活性片區,有美麗、舒適、宜人的室外景觀環境,具有小游園綠地、屋頂花園等充足的綠色共享空間,還有方便、齊備的生活配套服務設施(如超市、家政、閱讀學習、游藝、健身等等既能體現出公園城市特征,又有溫度與活力。示范區應當具備:面積原則上不小于0.8平方公里,片區內綠地和開放空間的占比原則上達到40%,人均公園綠地、廣場和小區集中綠地的面積不低于5.5平方米/人,推廣多元化的綠化手段和新技術。C.13公園化功能區示范區個數C.13.1指標解釋公園化功能示范區是公園城市建設的重要單元類型,其主體功能定位為產業、文化、體育、商業服務、旅游、行政辦公等,以美麗、舒適、宜人、公園一般的室外環境和可以共享的綠色空間促進主體功能的有效提升,讓購物者、辦公人員、游人等猶如在公園里辦公、購物、休閑、旅游。示范區應當具備:面積原則上不小于0.25平方公里;片區內綠地和開放空間的占比原則上達到40%,歷史文化街區不低于25%;推廣多元化的綠化手段和新技術;具有良好開放性,面向游客和市民開放共享;可承載城市生活、就業、文化、休閑等方面功能。C.14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C.14.1指標解釋建筑垃圾是指建設、施工單位或個人對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進行建設、鋪設或拆除、修繕過程中所產生得渣土、棄土、棄料、余泥及其他廢棄物。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是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量(t)占建筑垃圾產生總量(t)的百分比。C.14.2計算公式C.15園林綠化垃圾資源化利用率C.15.1指標解釋園林綠化垃圾是指園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剪所產生的枯枝、落葉、草屑、花敗、樹木與灌木剪枝及其他植物殘體等。園林綠化垃圾資源化利用主要是指采取生物處理、有機覆蓋物加工、生物質燃料制備,或其他適宜本地實際情況的處理技術和模式。園林綠化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是指園林綠化垃圾資源化利用量(t)占園林綠化垃圾產生總量(t)的百分比。C.15.2計算公式C.16城市防災避險綠地設施達標率C.16.1指標解釋建成區達到《城市綠地防災避險設計導則》設施要求的防災避險綠地數量(個)占納入城市防災避險體系全部防災避險綠地數量(個)的百分比。防災避險綠地設施主要包括應急供水、供電、通訊、垃DB3704/T0052—2024圾儲運、消防設施、通道,以及集散場地等。C.16.2計算公式C.17城市防護綠地實施率C.17.1指標解釋依據《棗莊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22-2035年)》在建成區內已建成的防護綠地面積占建成區內防護綠地規劃總面積的比例。C.17.2計算公式C.18重點區域城市設計管控比重C.18.1指標解釋編制有城市設計的重點地區面積(km2)占城市重點地區總面積(km2)的百分比。城市重點地區包括:⒈城市核心區和中心地區;⒉體現城市歷史風貌的地區;⒊新城新區;⒋重要街道,包括商業街;⒌濱水地區,包括沿河、沿湖地帶;⒍山前地區;⒎其他能夠集中體現和塑造城市文化、風貌特色,具有特殊價值的地區。C.18.2計算公式C.19具有歷史價值的公園保護率C.19.1指標解釋建立具有歷史價值的公園保護名錄,按照名錄和保護要求實施保護的具有歷史價值的公園數量(個)占納入名錄具有歷史價值的公園總數量(個)的百分比。C.19.2計算公式C.20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保護率C.20.1指標解釋包括古樹名木保護率及古樹名木后備資源保護率2個指標。古樹名木保護率指城市規劃區內普查后建檔掛牌、實施合理保護并存活的古樹名木數量(棵)占普查后確認的古樹名木總量(棵)的百分比。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古樹分為國家一、二、三級,國家一級古樹樹齡500年以上,國家二級古樹300~499年,國家三級古樹100~299年。名木指在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中外歷代名人、領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國家級名木不受年齡限制,不分級。古樹后備資源是指城市綠地中樹齡50(含)~99年的喬灌木(包括木本花卉)。C.20.2計算公式C.21“公園+”實施率C.21.1指標解釋市域范圍內“公園+”實施區域面積(km2)占“公園+”規劃區域面積(km2)的百分比。DB3704/T0052—2024C.21.2計算公式C.22綠色生態建設相關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C.22.1指標解釋綠色生態建設主要指政府、企業或個人進行的生態修復、生態建設、生態培育等活動,包括土壤修復、河流治理、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