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設備維修作業指導書TOC\o"1-2"\h\u11087第1章機械設備維修基本知識 373171.1維修人員職責與要求 4146591.1.1維修人員職責 4199431.1.2維修人員要求 4233971.2維修工具與設備 4282491.2.1維修工具 4271741.2.2維修設備 4255881.3維修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4198011.3.1安全防護措施 4290301.3.2應急處理 5303331.3.3環保要求 57602第2章機械設備維修前的準備工作 597492.1設備故障診斷 5283072.1.1故障信息收集 574462.1.2故障原因分析 5130002.1.3故障診斷 588202.2維修方案制定 5173722.2.1維修方法選擇 5179962.2.2維修工藝制定 690112.2.3維修周期和預算 6223452.3零配件及材料準備 6134002.3.1零配件清單 6256432.3.2材料準備 699522.3.3采購與驗收 612962第3章拆卸與清洗 6298033.1拆卸方法與技巧 676373.1.1拆卸前準備 6152263.1.2拆卸順序 687823.1.3拆卸技巧 6179803.2拆卸注意事項 7189803.2.1安全防護 7175373.2.2部件保護 79243.3清洗方法及要求 7149533.3.1清洗介質 7321453.3.2清洗方法 7290843.3.3清洗要求 716486第4章故障分析與排除 7268744.1常見故障分析 7121174.1.1機械故障 7243684.1.2電氣故障 8156944.1.3液壓故障 8139724.2故障排除方法 8147984.2.1機械故障排除方法 895214.2.2電氣故障排除方法 8320724.2.3液壓故障排除方法 8312154.3故障預防措施 8148834.3.1定期檢查設備 8184884.3.2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977694.3.3加強設備維護 955144.3.4培訓操作人員 949074.3.5建立設備檔案 916598第5章零部件檢查與維修 950225.1零部件磨損與損壞判定 9229425.1.1磨損判定 960275.1.2損壞判定 933695.2零部件修復方法 9165275.2.1機械修復 9169765.2.2表面處理修復 1079675.2.3電氣修復 101725.3零部件更換技巧 10229175.3.1更換前的準備 10261545.3.2更換步驟 1029725.3.3注意事項 1018003第6章裝配與調試 10116426.1裝配工藝與要求 10104446.1.1裝配前的準備工作 101156.1.2裝配順序和方法 11186486.1.3裝配精度要求 11156326.1.4緊固件擰緊力矩要求 1115036.1.5裝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1209846.2調試方法與步驟 11300316.2.1單機調試 11171096.2.2聯動調試 1121236.2.3負載調試 11286116.2.4調試過程中的監測與記錄 1130736.3調試中的故障排除 1142946.3.1故障診斷 11168106.3.2故障排除 11200546.3.3故障記錄與分析 1229559第7章機械設備潤滑與保養 12263867.1潤滑材料選擇與應用 12220127.1.1潤滑材料類型 1251217.1.2潤滑材料選擇原則 12168537.1.3潤滑材料應用 12102727.2潤滑系統檢查與維護 12285727.2.1潤滑系統檢查 1233317.2.2潤滑系統維護 12287787.3機械設備保養計劃與實施 1335387.3.1保養計劃制定 13121477.3.2保養實施 1310994第8章電氣系統維修 13280368.1電氣元件檢查與更換 13174208.1.1元件檢查 13280118.1.2元件更換 1349578.2電氣線路故障診斷與修復 131378.2.1故障診斷 1331848.2.2故障修復 14238468.3電氣系統安全防護 144318.3.1防護措施 14133798.3.2安全操作規范 1420332第9章機械設備功能測試 14273779.1功能測試方法與工具 14869.1.1功能測試概述 14152289.1.2測試方法 15159919.1.3測試工具 15258439.2功能測試標準與要求 15156539.2.1功能測試標準 159719.2.2功能測試要求 15275439.3測試結果分析與應用 15175789.3.1測試結果分析 15319919.3.2測試結果應用 1627309第10章維修作業總結與改進 163127110.1維修作業記錄與總結 161141710.1.1維修作業記錄 162933410.1.2維修作業總結 161864710.2維修質量評估與改進 161967110.2.1維修質量評估 162821810.2.2維修質量改進 163196310.3維修人員培訓與技能提升 161837910.3.1培訓計劃 162174810.3.2培訓內容 171132210.3.3技能提升 17411810.3.4培訓效果評估 171373810.3.5人才培養與選拔 17第1章機械設備維修基本知識1.1維修人員職責與要求1.1.1維修人員職責維修人員負責對公司各類機械設備進行日常檢查、故障排除、維修保養等工作,保證設備正常運行。主要職責如下:a)遵守國家和企業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維修作業規程;b)定期對設備進行巡檢,發覺問題及時上報并處理;c)負責設備故障的診斷與排除,保證設備恢復正常運行;d)參與設備的安裝、調試、改造及更新工作;e)對維修工具和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證其功能良好;f)參加技能培訓,提高維修技能和業務素質。1.1.2維修人員要求a)具備一定的機械專業知識,了解設備的工作原理、結構和功能;b)持有相關職業技能證書,具備相應的維修技能;c)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定;d)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工作認真細致;e)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1.2維修工具與設備1.2.1維修工具維修工具包括通用工具和專業工具。通用工具有扳手、螺絲刀、錘子、鉗子等;專業工具有內六角扳手、扭力扳手、管子割刀、壓力表等。1.2.2維修設備維修設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a)起重設備:用于搬運和安裝大型機械設備;b)檢測設備:用于檢測設備故障,如振動分析儀、紅外熱像儀等;c)清洗設備:用于清洗設備內部和外部的油污、灰塵等;d)潤滑設備:用于給設備潤滑,保證設備正常運行。1.3維修作業安全注意事項1.3.1安全防護措施a)進入維修現場必須穿戴勞保用品,如安全帽、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等;b)維修作業前,應了解設備的工作原理、操作規程和潛在風險;c)對設備進行維修前,必須保證設備斷電、掛好警示牌,防止誤操作;d)高空作業時,必須使用安全帶、防護網等防護措施;e)嚴格遵守火源、電源管理規定,防止火災、觸電。1.3.2應急處理a)發生設備故障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及時上報,迅速組織搶修;b)發生火災、觸電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進行緊急處理;c)定期對維修人員進行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突發的能力。1.3.3環保要求a)維修過程中,應采取措施減少噪音、粉塵等污染;b)廢棄物應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處理,不得隨意丟棄;c)嚴格執行環保法規,保護環境。第2章機械設備維修前的準備工作2.1設備故障診斷2.1.1故障信息收集在設備故障診斷階段,首先要對設備的故障信息進行詳細收集,包括故障現象、故障發生時間、故障部位等。同時需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詢問,了解故障發生前后的設備運行狀況。2.1.2故障原因分析根據收集到的故障信息,結合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對可能導致故障的原因進行分析。此階段可采用故障樹分析、魚骨圖等方法,保證分析結果全面、準確。2.1.3故障診斷根據故障原因分析,利用專業檢測設備和方法對設備進行實際檢測,以確定故障部位和原因。在此過程中,應保證診斷結果的正確性,為后續維修工作提供可靠依據。2.2維修方案制定2.2.1維修方法選擇根據故障診斷結果,結合設備的技術資料和實際狀況,選擇合適的維修方法。維修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更換損壞零部件、修復磨損部位、調整設備參數等。2.2.2維修工藝制定針對選定的維修方法,制定詳細的維修工藝。包括維修步驟、維修要點、注意事項等,保證維修過程順利進行。2.2.3維修周期和預算根據設備故障程度和維修工藝,預估維修周期和維修費用。同時考慮到維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制定合理的維修進度計劃。2.3零配件及材料準備2.3.1零配件清單根據維修方案,列出所需零配件清單,包括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等。同時對零配件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保證其符合設備技術要求。2.3.2材料準備根據維修工藝,準備所需的各種材料,如潤滑油、密封材料、焊接材料等。同時保證材料的質量和功能滿足設備維修要求。2.3.3采購與驗收根據零配件清單和材料準備,進行采購和驗收工作。在此過程中,要嚴格遵循質量標準,保證維修所需零配件和材料的質量。第3章拆卸與清洗3.1拆卸方法與技巧3.1.1拆卸前準備在開始拆卸作業前,維修人員應充分了解設備結構、工作原理及各部件的相互關系。準備好必需的拆卸工具、設備和安全防護用品。3.1.2拆卸順序遵循從外到內、從上到下的原則進行拆卸。先拆下非核心部件,再拆下核心部件。對于復雜設備,應按照拆卸圖進行操作。3.1.3拆卸技巧(1)使用專用工具進行拆卸,避免使用不合適的工具導致部件損壞。(2)對于難以拆卸的部件,可使用適當的溶劑或加熱方法輔助拆卸。(3)在拆卸過程中,注意觀察部件的磨損、損壞情況,為后續維修提供依據。3.2拆卸注意事項3.2.1安全防護(1)在拆卸過程中,維修人員應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如安全帽、防護眼鏡、手套等。(2)保證設備斷電,并進行掛牌上鎖,防止誤操作。(3)對于懸掛或支撐的部件,應在拆卸前做好固定,避免意外傷害。3.2.2部件保護(1)拆卸過程中,注意保護精密部件,避免碰撞、刮傷等。(2)對拆卸下的部件進行分類存放,做好標記,保證安裝時的正確性和完整性。3.3清洗方法及要求3.3.1清洗介質根據設備部件的材質、表面狀況及污垢類型,選擇合適的清洗介質,如溶劑、清洗劑、水等。3.3.2清洗方法(1)手工清洗:使用刷子、布等工具,配合清洗介質進行清洗。(2)機械清洗:使用高壓水槍、噴砂機等設備進行清洗。(3)超聲波清洗:對于精密部件,可采用超聲波清洗設備進行清洗。3.3.3清洗要求(1)保證清洗徹底,無污垢殘留。(2)清洗后,部件表面應光滑、清潔,無損傷。(3)對于特殊材質的部件,應遵循相應的清洗規范,避免腐蝕、變形等不良影響。第4章故障分析與排除4.1常見故障分析本章節主要針對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常見故障進行分析,以便于維修人員快速定位問題,提高維修效率。4.1.1機械故障機械故障主要包括:磨損、斷裂、變形、卡阻等。產生原因可能是設備老化、超負荷運行、操作不當等。4.1.2電氣故障電氣故障主要包括:短路、斷路、接觸不良、絕緣損壞等。可能導致原因是:設備老化、操作不當、電源不穩定等。4.1.3液壓故障液壓故障主要包括:壓力異常、泄漏、油溫過高、油液污染等。可能原因是:液壓系統設計不合理、維護不當、油品選用不當等。4.2故障排除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故障,采取以下排除方法:4.2.1機械故障排除方法(1)檢查設備磨損、斷裂、變形、卡阻等部位;(2)更換磨損、斷裂的零部件;(3)調整設備運行參數,避免超負荷運行;(4)加強設備日常維護,保證設備運行在良好狀態。4.2.2電氣故障排除方法(1)檢查電路短路、斷路、接觸不良等現象;(2)更換損壞的電氣元件;(3)檢查電源電壓,保證穩定;(4)對設備進行絕緣測試,排除絕緣損壞問題。4.2.3液壓故障排除方法(1)檢查液壓系統的壓力、泄漏、油溫等參數;(2)更換損壞的液壓元件;(3)清洗油箱,更換油品,保證油液清潔;(4)調整液壓系統參數,使其運行在合理范圍內。4.3故障預防措施為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設備運行穩定性,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4.3.1定期檢查設備對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覺并處理潛在故障,避免故障擴大。4.3.2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的設備故障。4.3.3加強設備維護加強設備日常維護,保證設備運行在良好狀態,降低故障發生的概率。4.3.4培訓操作人員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能力。4.3.5建立設備檔案建立設備檔案,詳細記錄設備運行情況、維修記錄等,為故障分析和預防提供依據。第5章零部件檢查與維修5.1零部件磨損與損壞判定5.1.1磨損判定在進行零部件檢查時,首先應對零部件的磨損情況進行判定。磨損判定主要依據以下方面:a)觀察零部件表面是否存在明顯的磨損痕跡;b)測量零部件的尺寸,與新品尺寸進行對比,判定其磨損程度;c)檢查零部件的配合間隙,判斷其是否超出規定范圍;d)對運動副進行動作檢查,觀察是否存在異常聲響、振動等情況。5.1.2損壞判定零部件損壞判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觀察零部件是否存在裂紋、斷裂等明顯損壞痕跡;b)檢查零部件的變形情況,判斷其是否影響使用功能;c)對電氣元件進行絕緣功能檢測,判斷是否存在短路、漏電等故障;d)對液壓元件進行壓力測試,判斷是否存在泄漏、壓力不足等故障。5.2零部件修復方法5.2.1機械修復a)磨損部位可通過磨削、刮研等方法進行修復;b)裂紋、斷裂部位可通過焊接、釬焊等方法進行修復;c)變形部位可通過校正、熱處理等方法進行修復。5.2.2表面處理修復a)噴涂:適用于磨損、腐蝕的零部件表面修復;b)電鍍:適用于提高零部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防腐蝕的修復;c)熱噴涂:適用于磨損、腐蝕嚴重的零部件表面修復。5.2.3電氣修復a)更換損壞的電氣元件;b)修復線路故障,包括短路、斷路等;c)修復絕緣故障,提高絕緣功能。5.3零部件更換技巧5.3.1更換前的準備a)確定需更換的零部件型號及規格;b)準備相應的工裝、工具及備品備件;c)對設備進行斷電、泄壓等安全措施。5.3.2更換步驟a)拆卸損壞的零部件,注意拆卸順序及方法;b)清理安裝部位,保證干凈、整潔;c)安裝新的零部件,注意配合間隙、方向等;d)按照拆卸的反順序進行組裝,保證零部件安裝到位;e)對更換后的零部件進行檢查,確認無異常。5.3.3注意事項a)更換零部件時,應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及維修規范進行操作;b)遵循“先拆后裝,先外后內”的原則;c)避免野蠻操作,防止零部件損壞;d)檢查更換后的零部件是否滿足設備功能要求。第6章裝配與調試6.1裝配工藝與要求6.1.1裝配前的準備工作在開始裝配前,需對所需工具、量具、裝配圖紙等進行檢查,保證齊全、完好。同時對裝配現場進行清理,保持環境整潔。6.1.2裝配順序和方法按照裝配圖紙的要求,遵循先內后外、先難后易的原則進行裝配。裝配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工藝要求,保證裝配質量。6.1.3裝配精度要求裝配過程中,要保證各零部件的配合精度,對關鍵部位進行測量和調整,使其達到設計要求。6.1.4緊固件擰緊力矩要求根據設備要求,對緊固件進行擰緊,保證力矩符合規定,避免因力矩過大或過小導致的設備故障。6.1.5裝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裝配過程中,注意保護零部件,避免磕碰、劃傷等損傷。同時禁止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6.2調試方法與步驟6.2.1單機調試在裝配完成后,對設備進行單機調試,檢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傳動、制動、潤滑等系統。6.2.2聯動調試單機調試合格后,進行設備聯動調試,檢查各設備之間的配合是否順暢,保證整個系統運行穩定。6.2.3負載調試在聯動調試的基礎上,對設備進行負載調試,檢查設備在負載狀態下的功能,如速度、扭矩、溫度等參數。6.2.4調試過程中的監測與記錄在調試過程中,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記錄各項參數,以便分析設備功能,為后續優化提供依據。6.3調試中的故障排除6.3.1故障診斷在調試過程中,如出現設備故障,需及時進行診斷,找出故障原因。6.3.2故障排除針對故障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排除。對于難以解決的問題,及時與技術人員溝通,尋求解決方案。6.3.3故障記錄與分析對調試過程中出現的故障進行記錄,分析故障原因,總結經驗,為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提供參考。第7章機械設備潤滑與保養7.1潤滑材料選擇與應用7.1.1潤滑材料類型潤滑材料主要包括潤滑油、潤滑脂、固體潤滑劑等。根據機械設備的工作條件、工作環境及摩擦副的特性,合理選擇潤滑材料。7.1.2潤滑材料選擇原則(1)根據設備制造商的建議選擇潤滑材料;(2)考慮設備工作條件,如溫度、速度、負荷等;(3)考慮潤滑材料的功能,如粘度、極壓性、氧化安定性等;(4)優先選擇環保、節能的潤滑材料。7.1.3潤滑材料應用(1)按照設備制造商的要求,定期更換潤滑材料;(2)保證潤滑材料的質量,避免使用不合格產品;(3)合理調整潤滑劑量,避免過多或過少;(4)注意潤滑系統的清潔,防止污染物進入。7.2潤滑系統檢查與維護7.2.1潤滑系統檢查(1)定期檢查潤滑系統的工作狀態,如油位、油壓、油溫等;(2)檢查潤滑管路、閥門、泵、油缸等組件是否正常;(3)檢查潤滑材料的質量,如顏色、粘度、氣味等;(4)發覺異常情況,及時排除故障。7.2.2潤滑系統維護(1)定期清洗潤滑系統,更換潤滑材料;(2)定期檢查潤滑泵、油缸、閥門等組件的密封功能;(3)及時更換損壞的潤滑部件;(4)保證潤滑系統的正常運行。7.3機械設備保養計劃與實施7.3.1保養計劃制定(1)根據設備制造商的建議,制定合理的保養周期;(2)結合設備實際運行情況,調整保養計劃;(3)明保證養內容,包括潤滑、清潔、檢查、更換零部件等;(4)制定保養責任人,保證保養工作的落實。7.3.2保養實施(1)嚴格按照保養計劃進行;(2)保養過程中,詳細記錄設備狀態、潤滑材料更換情況等;(3)發覺設備隱患,及時上報并處理;(4)保證設備在良好的狀態下運行,提高設備使用壽命。第8章電氣系統維修8.1電氣元件檢查與更換8.1.1元件檢查在進行電氣元件檢查之前,務必保證設備已斷電,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檢查過程應包括以下內容:(1)檢查電氣元件外觀,確認無破損、燒蝕、變形等現象。(2)檢查電氣連接部位,保證連接可靠,無松動、氧化現象。(3)對開關、接觸器、繼電器等元件進行功能測試,確認動作正常。8.1.2元件更換當發覺電氣元件損壞時,應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更換:(1)根據設備圖紙和元件型號,準備相應的備品備件。(2)斷開電源,拆除損壞的電氣元件。(3)安裝新的電氣元件,并保證連接可靠。(4)恢復電源,對更換后的電氣元件進行功能測試,確認正常。8.2電氣線路故障診斷與修復8.2.1故障診斷電氣線路故障診斷應遵循以下步驟:(1)了解故障現象,分析可能的原因。(2)檢查故障區域的電氣線路,包括電纜、接線盒、開關等。(3)使用萬用表、示波器等檢測儀器,對線路進行測試,找出故障點。(4)根據檢測結果,確定故障原因。8.2.2故障修復故障修復應按照以下步驟進行:(1)根據故障診斷結果,制定修復方案。(2)斷開故障區域的電源,進行安全防護。(3)修復或更換損壞的電氣線路、元件。(4)恢復電源,對修復后的電氣線路進行測試,確認正常。8.3電氣系統安全防護8.3.1防護措施為保證電氣系統安全,應采取以下防護措施:(1)定期對電氣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設備運行正常。(2)配置合適的電氣保護裝置,如短路保護、過載保護等。(3)設置緊急停機按鈕,以便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迅速切斷電源。(4)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安全意識。8.3.2安全操作規范操作人員應遵循以下安全操作規范:(1)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保證設備運行安全。(2)嚴禁在設備運行過程中觸摸電氣元件,防止觸電。(3)使用合適的絕緣工具,避免短路和觸電風險。(4)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覺問題及時上報并處理。第9章機械設備功能測試9.1功能測試方法與工具9.1.1功能測試概述功能測試旨在評估機械設備在實際運行條件下的功能指標,以保證設備運行穩定、高效。本節將詳細介紹功能測試的方法與工具。9.1.2測試方法(1)動態測試:通過模擬實際工作條件,對設備進行實時監測,獲取設備的功能數據。(2)靜態測試:在設備停止運行的情況下,對設備的各項功能指標進行檢測。(3)累計測試:在設備長時間運行過程中,對功能數據進行持續記錄,以評估設備功能的穩定性。9.1.3測試工具(1)傳感器:用于監測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各項參數,如溫度、壓力、振動等。(2)數據采集器:將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和存儲。(3)分析軟件: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評估,以獲取設備的功能指標。9.2功能測試標準與要求9.2.1功能測試標準(1)國家標準:參照國家相關機械設備的功能測試標準進行評估。(2)行業標準:根據行業內公認的機械設備功能測試標準進行評估。(3)企業標準:根據企業內部制定的機械設備功能測試標準進行評估。9.2.2功能測試要求(1)設備應在正常運行條件下進行功能測試。(2)功能測試過程中,應保證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自動化組態軟件市場評估分析及投資發展盈利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香薰燈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 江蘇徐州侯集高級中學2025屆高二下化學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中國防腐防爆燈具市場競爭態勢及行業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中國中空玻璃加工設備行業市場發展監測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塑燒板除塵器行業市場全景監測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中國黃仁黑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2022-2027年中國建筑工程纖維行業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中國顯示產品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中國轉向螺桿油封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巖土鉆探工程課件
- F450裝機教程課件
- 高校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機制
- 快消品行業的營銷渠道分析
- 醫院零星維修工程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傷寒論條文(全398條)
- PCN、ECN變更管理流程培訓資料
- 全等三角形經典輔助線做法匯總
- DB61∕T 1308-2019 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規范
- 職業病危害告知書
- DINEN1706鋁和鋁合金鑄件化學成分和機械性能(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