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7篇)_第1頁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7篇)_第2頁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7篇)_第3頁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7篇)_第4頁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7篇)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篇1第一階段:聯結與建構

教學目標:

能對端午節的習俗理解圖畫的含義;能朗讀兒歌,感受兒歌朗朗上口的特點;能理解“掛”、“纏”、“系”等詞語的含義;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完整的故事;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掛香蒲、劃龍舟等。

教學過程:

導入活動:教師說一個掛于粽子的謎語,請幼兒猜猜謎底。示范:“四個角、四個面、六條棱;外面穿著一件綠大衣,中間系著一條白腰帶;摸上去軟綿綿,掂一掂沉甸甸?!?向幼兒展示彩線紙粽子)這個粽子是老師用彩線和紙做的,你還見過什么樣的粽子你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前幾天,我們一直在聽一首兒歌《端午節》,下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吧。(播放兒歌的VCD,只播放聲音,不播放畫面。)兒歌中說過端午節的時候要做什么呢我們一起看看大書。

閱讀圖畫:

封面:封面上有誰背著的背簍里有什么她手里拿著什么她會用這些葉子做什么她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我們看看書名叫做《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時哪天嗎對,封面上寫著呢,端午節是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

第一頁:桌面上有什么是用來做什么的桌面的左邊是誰表情如何心理怎么想的(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同幼兒討論桌面上是什么,用來做什么。)

第二頁:小女孩在做什么,表情如何媽媽在做什么這頁對應的兒歌中的哪一句為什么(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請幼兒指出香蒲和粽子。)

第三頁:媽媽和小女孩在做什么這頁圖畫對應的是兒歌中的哪一句為什么(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請幼兒在畫面上指出五色彩線。)

第四頁:這幅畫對應的是兒歌中的哪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小女孩腰間掛的是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學一學她的表情和動作。我們為什么要掛香包呢

第五頁:圖畫上有誰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是怎樣的他們為什么要這么高興呢她們要去做什么(把文字讀給幼兒聽)她們要去看什么呢小姑娘手里拿的是什么畫面右上角是什么

第六頁:她們要去看什么呢你能用兒歌中的話把這頁的內容概括一下嗎你見過賽龍舟嗎

第二階段教學:閱讀與反思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如賽龍舟、戴五色彩線、掛香鋪等;補充關于端午節的背景知識;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教學過程:

閱讀文本和小書:教師為幼兒朗讀幾份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的端午節的背景知識,可以請幼兒補充自己知道的部分,也可以請幼兒提問不清楚的地方。

教師出示大樹,和幼兒一起完整朗讀兒歌一次;教師將小書發給幼兒,請幼兒自行閱讀幾分鐘,然后和幼兒一起觀察小書:書中有只動物每頁都出現,它是誰,它在做什么請你在每頁上找出來;教師帶領幼兒逐頁翻看大書,討論關于端午節的背景知識。

第一頁:端午節在什么時間我們說過是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它是在什么季節呢

第二頁:我們為什么要吃粽子、掛香蒲你知道還要帶什么東西嗎

第三頁:為什么要佩戴五色彩線(五色即青赤黃黑白)為什么要掛香包為什么端午節會賽龍舟

教師再完整帶領幼兒朗讀兒歌數次,提示幼兒注意朗讀的語氣和節奏。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篇2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學生行路、騎車、乘車等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2、通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學生樹立自護、自救觀念,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二、教學內容:

行路的安全、乘汽車的安全、騎車的安全

三、教學過程:

(一)列舉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自從1886年德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做燃料的機動車以來,它使人類進一步向現代文明邁進,但同時也帶來了交通事故這一灰色陰影。交通事故已成為“世界第一害”,一個永恒的話題。而中國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未包括港澳臺地區)每年交通事故50萬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均超過10萬人,已經連續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全國平均每天發生交通事故1600起,死亡257人,受傷1147人,其中中小學生占總人數的8%左右。直接經濟損失731萬。年經濟損失33億多元,可以養活100萬個下崗職工;可以使200萬個窮困地區失學兒童重新走進學堂,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交通安全,一個關系人生質量、家庭幸福的話題。當一個鮮活的生靈瞬間成為車輪下的亡靈時,當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因為慘痛的。車禍而支離破碎時,怎不讓我們為之警醒?同學們,面對著這些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你將會

對人們(如司機、行人、親人、交通管理部門等等)說些什么?教師總結:“生命如此美麗,又是如此脆弱,愛惜生命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二)不良交通行為

1、馬路上追逐打鬧

2、跨越隔離欄

3、不滿12周歲騎自行車

4、在大街小路上踢足球、捉迷藏很危險

5、在馬路上地下鐵路跳繩、跳方格,

6、在較窄的街區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邊走,不要幾個小朋友橫著走,以免妨礙他人行走和車輛行駛。

7、騎車上下學一群并排行駛,這樣既妨礙交通,又不文明,互相擠道,也容易摔跤或撞人。

8、在馬路上,有的同學喜歡騎著自行車鬧著玩,這都是不安全的。

9、隔著馬路相互喊話、問候,也容易被往來的行人、車輛碰撞。

10、當走路只顧著談天說地,沒有留意地面的情況時,很容易發生意外,坐車時,能把頭、手伸出車外,這樣很容易在兩車相會時出現意外事故。

(三)交通安全常識:現在,我教大家學習三大本領:一會走路、二會騎車、三會乘車(這三個“會”的含義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時,要走人行道或在路邊行走,過馬路時,左右看,紅燈停、綠燈行,不亂跑、不隨意橫穿,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攀爬欄桿,遵規矩、保生命。

2、乘車時,等車停穩先下后上;坐車時不要把身體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車外亂扔東西。

3、不要搭乘超載車,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農用車,尤其是人貨混裝車。

4、12歲以下不要騎車。騎車時要靠右走,車速不能過快,更不能雙手離把,不逆行,不要騎英雄車。自行車后座不能載人,騎車拐彎時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發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幫忙。

6、遇到交通事故,撥打122或110報警電話,同伴被車撞倒,要記下撞人車輛的車牌號,車身顏色或其它特征。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篇3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理解有關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吃粽子和劃龍舟。

2、引導幼兒用流暢的語言,說出自己知道的端午節。幼兒嘗試用完整的內容表述出來,表達自己的見解。

3、引導幼兒明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體驗集體吃粽子的快樂,感受端午節的節日的氛圍。

二、教學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與幼兒一起了解端午節

2、賽龍舟的錄像

3、幾個不同大小的香包;幾個粽子

4、端午節《屈原的故事》

5、端午節課件PPT圖片資料。

三、教學過程

1、教師為幼兒講述故事,介紹端午節的來歷。

(1)教師出示端午節課件PPT,展示圖片,播放視頻《屈原的故事》。

(2)教師總結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歷史人物屈原。

2、教師繼續播放端午節課件,進入民俗風俗環節,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相關風俗活動。

(1)教師出示香包(粽子),引導幼兒觀看,教師介紹什么是香包,幼兒欣賞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師播放端午節賽龍舟視頻,幼兒安靜觀看錄像,感受賽龍舟緊張、歡快的氣氛。

3、教師帶領幼兒做端午節傳統活動,賽龍舟的游戲。

(1)將幼兒分成四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聽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著向前走,龍舟不能斷開。

(3)教師組織幼兒在室內外開展端午節賽龍舟的游戲,也可以幾個小組之間互相PK比賽。

4、教學延伸

教師總結以上關于端午節香包、端午節的粽子、端午節賽龍舟等都是風俗的傳統紀念儀式!

教師出示端午節粽子,分發給大家品嘗粽子,體驗本次端午節活動的快樂。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紀念意義。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篇4活動目標:

1、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農歷五月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3、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文化(重點),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難點);

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粽子

活動準備:

1、實物:扎好的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香袋,咸蛋,粽子

2、圖片:賽龍舟,粽子,懸掛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掛香囊,咸蛋,涂雄黃,字卡

活動過程:

導入:播放背景音樂,師生律動出場——乘火車(進站)

一、開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戲——《手指歌》

二、基礎部分

1、談話導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呢(粽子),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咸肉粽子、紅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歡吃哪一種粽子

(2)你們知不知道人們在什么節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嗎(幼兒討論后,教師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節)

2、欣賞故事(要求幼兒安靜傾聽,理解故事內容)

3、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1)農歷五月五是什么節

(2)你們知道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3)為什么這個節日要吃粽子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過故事激發幼兒愛國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黃、系彩色絲線的圖片,了解其用途。(幼兒討論)師:除了這兩個習俗,你們還知道別的端午節習俗嗎還有許多習俗就躲在旁邊的小籃子里,你們去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你們認識這些習俗嗎(幼兒自由分組進行討論)師:哪一組來說說,你們看到的是端午節中的哪個習俗幼兒邊說邊觀看圖片,說出來給幼兒展示相應的實物。(虛實結合,加深印象)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五索象征五條龍,民間傳說能降服鬼怪。

向幼兒介紹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的含義: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們把米裝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給他吃,后來人們怕蛟龍吃米,就用粽葉把米包起來,纏上蛟龍最怕的五彩線。還有一種傳說:古代有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設立了端午節。吃粽子本義是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賽龍舟相傳是為了撈救屈原;香包用紅、黃、藍、白、黑五彩絲線制作,里面裝有芳香的藥物,寓意是祛毒長命。

三、學習兒歌

1、欣賞兒歌

2、跟讀兒歌

3、朗讀兒歌(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

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粽子四、游戲部分——蘿卜蹲教師出示圖片,幼兒根據自己手上的字寶寶做出蹲下的動作

五、活動結束(播放背景音樂,游戲退場)

師:端午節的習俗還有許許多多,你們喜歡過端午節嗎假設今天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也來慶祝一下吧。你們想按哪種習俗過端午節

師:那就讓我們用最熱鬧的方式來慶祝吧!

帶領幼兒玩賽龍舟游戲走出活動室(通過游戲增進對端午節習俗的認識)

六、活動效果與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

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欣賞故事、玩游戲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篇5一、指導思想:

1、組織教師、學生、古美街道社區居民過端午節,慶祝中國傳統節日,了解端午節有關知識,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2、加強學?!彝ァ鐓^互動,促進三為一體的共建。

二、活動主題:

一街粽情古美社區平陽小學端午節快樂家庭日系列活動

三、活動時間:20__年x月x日上午8:30-11:00

四、活動地點:平陽小學

五、活動內容:

(一)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端午節小調查問卷

(二)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x月x日一街粽情主題活動

1、粽子擂臺賽

2、慈善義賣

3、民間技藝展示

4、弄堂游戲

5、親子游戲

6、團隊展示:

(1)猜謎廊

(2)穿珠表演及招募

(3)編結展示、絲網花

(4)旗袍沙龍展示

(5)智障人士表演

(6)獻血志愿者招募、流動采血車

7、親子特色推薦

8、其他項目:放映廳,乒乓室,廣播

古美社區

平陽小學

附:端午節小調查問卷

端午節知識問卷調查

班級:

姓名:

一、選擇題

1、端午節的時間是

(1)公歷x月x日

(2)x月x日

(3)農歷x月初五

2、端午節是紀念誰的

(1)孔子

(2)李白

(3)屈原

(4)白居易

3、下列哪一項不是端午節的習俗

(1)灑掃庭院(2)掛艾草(3)南方賽龍舟(4)小孩扎五彩線(5)吃餃子

4、端午節人們在門窗上插避邪驅蟲去毒

(1)葦葉(2)荷葉(3)桃枝(4)艾草

5、端午節中國人有吃食品的習慣。

(1)饅頭(2)米飯(3)粽子(4)面條

6、世界上國家已經成功申請了端午節為世界文化遺產。

(1)日本(2)韓國(3)中國(4)馬來西亞

二、問答題

1、你家端午節吃粽子么

2、你們吃的粽子是自己做的還是買的

3、你家有人會包粽子么誰會包你會包粽子么

4、你認為你家的包粽子能手是誰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篇6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么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2師:好了,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么餡兒的,是甜的咸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伙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運用句型不僅...還...

1、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嘗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么,然后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包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范:

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

經驗重點指導:

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端午節的教案怎么寫篇7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你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