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9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單元過關限時檢測(50分鐘,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42分)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24·課標Ⅲ,7,6分)宋代《千里江山圖》描繪了山清水秀的漂亮景色,歷經千年色調依舊,其中綠色來自孔雀石顏料[主要成分為Cu(OH)2·CuCO3],青色來自藍銅礦顏料[主要成分為Cu(OH)2·2CuCO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A.保存《千里江山圖》需限制溫度和濕度B.孔雀石、藍銅礦顏料不易被空氣氧化C.孔雀石、藍銅礦顏料耐酸耐堿D.Cu(OH)2·CuCO3中銅的質量分數高于Cu(OH)2·2CuCO3[解析]本題考查物質的組成和性質,涉及Cu(OH)2、CuCO3的性質、質量分數的計算等學問。孔雀石顏料和藍銅礦顏料的主要成分中均含有Cu(OH)2和CuCO3,Cu(OH)2和CuCO3受熱易分解,用顏料描繪的圖案受潮簡單變模糊,所以需限制溫度和濕度,A正確;孔雀石和藍銅礦中含有的Cu(OH)2和CuCO3都不易被空氣氧化,B正確;Cu(OH)2、CuCO3都能與酸反應,所以不耐酸,C錯誤;Cu(OH)2·CuCO3中銅的質量分數為eq\f(128,222)×100%≈57.7%,Cu(OH)2·2CuCO3中銅的質量分數為eq\f(192,346)×100%≈55.5%<57.7%,D正確。2.(2024·吉林東北師大附中月考)Cu、Cu2O和CuO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0.6mol·L-1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時收集到224mLNO氣體(標準狀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A.產物中硝酸銅的物質的量為0.025molB.若混合物中Cu的物質的量為0.005mol,則其中Cu2O、CuO的物質的量共0.020molC.若混合物中含0.01molCu,則其中Cu2O、CuO的物質的量均為0.005molD.混合物中Cu的物質的量的取值范圍為0.005mol<n(Cu)<0.015mol[解析]本題通過金屬與氧化性酸反應的相關計算,考查原子守恒、得失電子守恒、極值法的應用。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與Cu、Cu2O和CuO組成的混合物恰好反應,生成Cu(NO3)2、NO和水。標準狀況下224mLNO氣體的物質的量n(NO)=eq\f(0.224L,22.4L·mol-1)=0.01mol,依據N元素守恒可知2n[Cu(NO3)2]+n(NO)=n(HNO3),則n[Cu(NO3)2]=eq\f(1,2)[n(HNO3)-n(NO)]=eq\f(1,2)×(0.1L×0.6mol·L-1-0.01mol)=0.025moI,A正確;依據Cu元素守恒可知2×n(Cu2O)+n(CuO)+n(Cu)=0.025mol;依據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守恒可知n(Cu)×2+2×n(Cu2O)=0.01mol×3,聯立后解得n(CuO)=n(Cu)-0.005mol,n(Cu2O)=0.015mol-n(Cu),所以CuO、Cu2O的物質的量共為n(Cu)-0.005mol+0.015mol-n(Cu)=0.01mol,B錯誤;由B項分析可知,n(CuO)=n(Cu)-0.005mol=0.01mol-0.005mol=0.005mol,n(Cu2O)=0.015mol-n(Cu)=0.015mol-0.01mol=0.005mol,C正確;依據B項分析可知n(CuO)=n(Cu)-0.005mol>0mol,n(Cu2O)=0.015mol-n(Cu)>0mol,所以混合物中Cu的物質的量的取值范圍為0.005mol<n(Cu)<0.015mol,D正確。3.(2024·山東煙臺高三檢測)某同學欲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試驗方案可行的是(D)A.將鐵粉加入熱的濃硫酸中:探究鐵的活潑性B.將熱的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制備Fe(OH)3膠體C.在蒸發皿中加熱蒸干FeSO4溶液:制備FeSO4·6H2OD.將銅粉加入FeCl3溶液中:驗證Fe3+的氧化性強于Cu2+[解析]熱的濃硫酸不僅能與鐵反應,還能與銅等不活潑金屬反應,因此將鐵粉加入熱的濃硫酸中,不能用于探究鐵的活潑性,故A項方案不行行;將熱的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會得到氫氧化鐵沉淀而不是氫氧化鐵膠體,故B項方案不行行;在蒸發皿中加熱蒸干FeSO4溶液,一方面氧氣可將FeSO4氧化,另一方面會得到不含結晶水的化合物,故C項方案不行行;將銅粉加入FeCl3溶液中,發生反應:Cu+2Fe3+=Cu2++2Fe2+,該反應說明Fe3+的氧化性強于Cu2+,故D項方案可行。4.(2024·福建福州檢測)如圖裝置中,容器甲內充入0.1molNO氣體。干燥管內裝有肯定量Na2O2,從A處緩慢通入CO2氣體。恒溫下,容器甲中活塞緩慢由D處向左移動,當移至C處時容器體積縮至最小,為原體積的9/10,干燥管中物質的質量增加了2.24g。隨著CO2的接著通入,活塞又漸漸向右移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A.活塞從D處移動到C處的過程中,通入的CO2氣體為2.24L(標準狀況)B.NO2轉化為N2O4的轉化率為20%C.容器甲中NO已反應完D.活塞移至C處后,接著通入amolCO2,此時活塞恰好回至D處,則a小于0.01[解析]A項,設標準狀況下通入CO2的體積為x,產生氧氣的體積為y,則:2Na2O2+2CO2=2Na2CO3+O2Δm2×22.4L22.4L56gxy2.24g解得x=1.792L,y=0.896L,即標準狀況下通入二氧化碳的體積為1.792L,故A錯誤;B項,由A項計算可知,生成氧氣的物質的量為eq\f(0.896L,22.4L·mol-1)=0.04mol,2NO+O2=2NO22120.08mol0.04mol0.08mol0.1mol>0.08mol,所以NO過量,生成NO2的物質的量為0.08mol,2NO2N2O4Δn210.02mol0.1mol×eq\b\lc\(\rc\)(\a\vs4\al\co1(1-\f(9,10)))=0.01molNO2轉化為N2O4的轉化率為eq\f(0.02mol,0.08mol)×100%=25%,故B錯誤;C項,依據B項的計算可知,NO還剩余0.1mol-0.08mol=0.02mol,故C錯誤;D項,活塞移至C處后,體積不會再減小,則干燥管中Na2O2已反應完,活塞由C向D移動,體積增大,2NO2N2O4平衡左移,使氣體物質的量增多,活塞移至D時,氣體物質的量共增加0.01mol,因此通入CO2的量必小于0.01mol,故D正確。5.(2024·安徽合肥檢測)工業上利用無機礦物資源生產部分材料的流程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注:鋁土礦中含有Al2O3、SiO2、Fe2O3)A.在鋁土礦制備較高純度Al的過程中只用到NaOH溶液、CO2氣體、冰晶石B.石灰石、純堿、石英、玻璃都屬于鹽,都能與鹽酸反應C.在制粗硅時,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D.黃銅礦(CuFeS2)與O2反應產生的Cu2S、SO2均只是還原產物[解析]依據鋁土礦的成分,制備較高純度的Al可先加入鹽酸,發生反應:Al2O3+6H+=2Al3++3H2O和Fe2O3+6H+=2Fe3++3H2O等,然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發生反應:Al3++4OH-=AlOeq\o\al(-,2)+2H2O和Fe3++3OH-=Fe(OH)3↓等,過濾,向濾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發生反應:AlOeq\o\al(-,2)+CO2+2H2O=Al(OH)3↓+HCOeq\o\al(-,3),氫氧化鋁受熱分解成氧化鋁,然后加入冰晶石,電解熔融狀態的氧化鋁得到金屬鋁,因此須要用到的物質有NaOH溶液、鹽酸、CO2氣體、冰晶石,A項錯誤;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屬于氧化物,且不與鹽酸反應,B項錯誤;制取粗硅的反應為2C+SiO2eq\o(=,\s\up7(高溫))2CO↑+Si,C作還原劑,SiO2作氧化劑,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C項正確;CuFeS2與O2反應時,S的化合價為-2價,轉化成SO2,S的化合價上升,O的化合價降低,即SO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D項錯誤。6.(2024·北京朝陽檢測)某小組同學通過試驗探討FeCl3溶液與Cu粉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試驗記錄如下:序號ⅠⅡⅢ試驗步驟試驗現象銅粉消逝,溶液黃色變淺,加入蒸餾水后無明顯現象銅粉有剩余,溶液黃色褪去,加入蒸餾水后生成白色沉淀銅粉有剩余,溶液黃色褪去,變成藍色,加入蒸餾水后無白色沉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C)A.試驗Ⅰ、Ⅱ、Ⅲ中均涉及Fe3+被還原B.對比試驗Ⅰ、Ⅱ說明白色沉淀的產生與銅粉的量有關C.試驗Ⅱ、Ⅲ中加入蒸餾水后c(Cu2+)相同D.向試驗Ⅲ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飽和NaCl溶液可能出現白色沉淀[解析]Cu和FeCl3溶液反應,生成FeCl2和CuCl2,若銅過量,溶液黃色褪去,加入蒸餾水后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發生了反應:CuCl2+Cu=2CuCl↓,試驗Ⅰ、Ⅱ、Ⅲ中的現象為溶液黃色變淺或溶液黃色褪去,說明Fe3+被銅還原,A項正確;對比試驗Ⅰ、Ⅱ,試驗Ⅰ加入少量銅粉,銅粉消逝,溶液黃色變淺,加入蒸餾水后無明顯現象,試驗Ⅱ加入過量銅粉,銅粉有剩余,溶液黃色褪去,加入蒸餾水后生成白色沉淀;說明白色沉淀的產生與銅粉的量有關,B項正確;對比試驗Ⅱ、Ⅲ,參與反應的Fe3+的量相同,則生成的Cu2+應相同,但由于試驗Ⅱ生成CuCl,所以加入蒸餾水后c(Cu2+)不相同,C項錯誤;試驗Ⅲ溶液為藍色,含有Cu2+和過量的銅,向試驗Ⅲ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飽和NaCl溶液可能出現白色沉淀CuCl,D項正確。7.(2024·湖北武漢高三檢測)A、B、C、D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單質,常溫常壓下乙為液態。常溫下,0.1mol·L-1丁溶液的pH為13。上述各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常溫條件下元素A、B所形成化合物的狀態肯定是氣態B.1.0L0.1mol·L-1戊溶液中陰離子的總物質的量小于0.1molC.1mol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共轉移了約6.02×1023個電子D.元素B、C、D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依次為r(D)>r(C)>r(B)[解析]0.1mol·L-1丁溶液的pH為13(25℃),丁是一元強堿,其含有的金屬元素在短周期,則丁應為NaOH,發生反應:甲+乙=丁+辛,依據元素守恒可知,甲、乙兩種物質至少共含有H、O、Na元素,辛是由C組成的單質,由發生反應可知,辛不能是Na,結合原子序數可知,A為H、C為O、D為Na元素,故辛為氧氣,可知甲是Na2O2、乙是水,再依據反應:甲+丙=戊+辛,可知丙是二氧化碳,戊是碳酸鈉,則B為碳元素。A為H,B為碳,碳氫形成的化合物烴中有氣態、液態、固態,選項A錯誤;戊是碳酸鈉,在碳酸鈉溶液中,COeq\o\al(2-,3)離子水解生成HCOeq\o\al(-,3)離子和OH-離子,溶液中陰離子總的物質的量大于0.1mol,選項B錯誤;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的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1molNa2O2反應轉移的電子為1mol,約6.02×1023個電子,選項C正確;同周期隨原子序數增大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故原子半徑大小依次為Na>C>O,即r(D)>r(B)>r(C),選項D錯誤。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8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8分8.(2024·山東濟寧育才中學月考)鎂及其化合物在現代工業、國防建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回答下列問題:(1)單質鎂在空氣中燃燒的主要產物是白色的MgO,還生成少量的Mg3N2(填化學式)。(2)CH3MgCl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劑,其中鎂的化合價為+2,CH3MgCl水解時除生成甲烷外,還生成一種堿和一種鹽。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H3MgCl+2H2O=2CH4↑+MgCl2+Mg(OH)2。(3)Mg(OH)2是常用的阻燃材料。以白云石(CaCO3、MgCO3,不考慮雜質)為原料制備Mg(OH)2和CaCO3的工藝流程如下:“煅燒”時稱取27.6g白云石,高溫加熱到質量不再改變,收集到的CO2為6.72L(標準狀況下),若工藝中不考慮Ca、Mg損失,則Mg(OH)2和CaCO3的質量分別為8.7g、15g。[解析](1)鎂能在氧氣、二氧化碳、氮氣中燃燒,Mg與O2、CO2反應均生成MgO,且氧氣的氧化性比氮氣強,所以單質鎂在空氣中燃燒的主要產物是白色的MgO,還生成少量的Mg3N2。(2)CH3MgCl中Cl為-1價,H為+1價,C為-4價,則鎂的化合價為+2價,CH3MgCl水解時除生成甲烷外,還生成一種堿和一種鹽,則該堿肯定是氫氧化鎂,該鹽肯定是氯化鎂,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MgCl+2H2O=2CH4↑+MgCl2+Mg(OH)2。(3)“煅燒”時稱取27.6g白云石,高溫加熱到質量不再改變,收集到的CO2為6.72L(標準狀況下),則CO2的物質的量為0.3mol。由碳原子守恒可得,n(CaCO3)+n(MgCO3)=0.3mol,100g·mol-1×n(CaCO3)+84g·mol-1×n(MgCO3)=27.6g,解得n(CaCO3)=0.15mol,n(MgCO3)=0.15mol,若工藝中不考慮Ca、Mg損失,則Mg(OH)2的質量為58g·mol-1×0.15mol=8.7g,CaCO3的質量為100g·mol-1×0.15mol=15g。9.(2024·云南昆明高三檢測)某同學在試驗室進行鐵鹽與亞鐵鹽相互轉化的試驗。試驗Ⅰ:將Fe3+轉化為Fe2+(如下圖)(1)Fe3+與Cu粉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Fe2++Cu2+。(2)探究白色沉淀產生的緣由,請填寫試驗方案。試驗方案現象結論步驟1:取4mL0.1mol·L-1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1KSCN溶液產生白色沉淀CuSO4溶液與KSCN溶液反應產生了白色沉淀步驟2:取4mL0.2mol·L-1Fe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1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查閱資料已知:①SCN-的化學性質與I-相像②2Cu2++4I-=2CuI↓+I2Cu2+與SCN-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u2++4SNC-=2CuSCN↓+(SCN)2。試驗Ⅱ:將Fe2+轉化為Fe3+試驗方案現象向3mL0.1mol·L-1FeSO4溶液中加入1mL稀硝酸溶液變為棕色,放置一段時間后,棕色消逝,溶液變為黃色探究上述現象出現的緣由:查閱資料:Fe2++NOFe(NO)2+(棕色)(3)用離子方程式說明NO產生的緣由3Fe2++4H++NOeq\o\al(-,3)=3Fe3++NO↑+2H2O。(4)從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的角度對體系中存在的反應進行分析:反應Ⅰ:Fe2+與HNO3反應;反應Ⅱ:Fe2+與NO反應①依據試驗現象,可推知反應Ⅰ的速率比反應Ⅱ慢(填“快”或“慢”)。②反應Ⅰ是一個不行逆反應,設計試驗方案加以證明取少量反應Ⅰ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幾滴K3[Fe(CN)6]溶液,溶液無明顯改變,說明反應Ⅰ是一個不行逆反應。③請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說明溶液由棕色變為黃色的緣由Fe2+被硝酸氧化為Fe3+,溶液中Fe2+濃度降低,導致平衡Fe2++NOFe(NO)2+逆向移動,最終Fe(NO)2+完全轉化為Fe3+,溶液由棕色變為黃色。[解析](1)Fe3+與Cu粉發生反應生成亞鐵鹽和銅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Fe2++Cu2+。(2)由反應2Fe3++Cu=2Fe2++Cu2+,可知圖中得到溶液中Fe2+為0.2mol·L-1,Cu2+為0.1mol·L-1,分別取相同濃度的硫酸銅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滴入KSCN溶液進行比照試驗,故試驗方案為:步驟1:取4mL0.1mol·L-1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1KSCN溶液,步驟2:取4mL0.2mol·L-1Fe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1KSCN溶液,由題目信息Ⅱ可知,Cu2+與SCN-反應生成CuSCN沉淀,同時生成(SCN)2,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Cu2++4SCN-=2CuSCN↓+(SCN)2。(3)亞鐵離子具有還原性,酸性條件下硝酸根具有強氧化性,反應生成鐵離子、NO與水,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Fe2++4H++NOeq\o\al(-,3)=3Fe3++NO↑+2H2O。(4)①溶液先變為棕色,放置一段時間后,棕色消逝,溶液變為黃色,反應速率快的反應現象最先表現,反應Ⅰ的速率比反應Ⅱ的慢。②反應中硝酸過量,若存在平衡,溶液中含有Fe2+,否則沒有Fe2+,詳細的試驗方案是:取反應后的黃色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幾滴K3[Fe(CN)6]溶液,溶液無明顯改變,說明反應Ⅰ不是可逆反應。③Fe2+被硝酸氧化為Fe3+,導致溶液中Fe2+濃度降低,導致平衡Fe2++NOFe(NO)2+逆向移動,最終Fe(NO)2+完全轉化為Fe3+,溶液由棕色變為黃色。10.(2024·湖北漢川月考)某校化學愛好小組用如圖所示過程除去AlCl3中含有的Mg2+、K+雜質離子,并盡可能削減AlCl3的損失,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時,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eq\o\al(-,2)+2H2O。氫氧化鈉溶液能否用氨水代替,為什么?不能,因為Al(OH)3不能溶于過量的氨水中,不能將Al(OH)3與Mg(OH)2分開。(2)溶液a中存在的離子有K+、Cl-、Na+、AlOeq\o\al(-,2)、OH-;在溶液a中加入鹽酸時需限制溶液的pH,為什么?因為Al(OH)3能溶于強酸,所以需限制pH,防止Al(OH)3溶解;為此,改進方法是在a溶液中通入過量CO2氣體。(3)為了探討AlCl3晶體的性質,在得到AlCl3溶液后,如何得到AlCl3晶體?在HCl氣氛中對AlCl3溶液進行蒸發結晶。[解析](1)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Mg2+可與OH-反應生成Mg(OH)2沉淀,Al3+與OH-反應生成Al(OH)3沉淀,NaOH過量時Al(OH)3與OH-反應生成NaAlO2和H2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有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eq\o\al(-,2)+2H2O。氫氧化鈉溶液不能用氨水代替,因為在Al3+與氨水反應生成Al(OH)3后,Al(OH)3不能與氨水接著反應,從而不能將Al(OH)3與Mg(OH)2分開。(2)依據(1)中的分析可知,濾液a中的離子為K+、Cl-、Na+、AlOeq\o\al(-,2)、OH-,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除去了Mg2+,但又引入了Na+,同時Al3+轉化成了AlOeq\o\al(-,2);因為氫氧化鋁能與強酸反應,所以在加入鹽酸沉淀時須要限制溶液的pH,以防止Al(OH)3溶解;氫氧化鋁不溶于碳酸,因此可以向溶液a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氣體制備氫氧化鋁沉淀。(3)干脆加熱蒸發AlCl3溶液會因為AlCl3水解而得不到AlCl3晶體,為此可在HCl氣氛下進行蒸發結晶。11.(2024·浙江高三檢測)二氧化錳是制造鋅錳干電池的基本材料,工業上以軟錳礦、菱錳礦為原料來制備。某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還含有Si(16.27%)、Fe(5.86%)、Al(3.42%)、Zn(2.68%)和Cu(0.86%)等元素的氧化物,其處理流程圖如下:化合物Al(OH)3Fe(OH)2Fe(OH)3Ksp近似值10-3410-1610-38(1)灼燒軟錳礦樣品時,銅的焰色為B(填字母)。A.黃色 B.綠色C.紫色 D.紅色(2)硫酸亞鐵在酸性條件下將MnO2還原為MnSO4,酸浸時發生的主要離子反應方程式為4H++2Fe2++MnO2=2Fe3++Mn2++2H2O。(3)“氨水、攪拌”,其中“攪拌”不僅能加快反應速率,還能充分氧化過量的Fe2+。濾渣A的成分是Fe(OH)3、Al(OH)3,加入氨水需調整pH至少達到4.3,恰好能使Fe3+、Al3+沉淀完全(當c≤10-5mol·L-1時,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4)濾渣B的成分是CuS、ZnS。(5)工業上采納間接氧化還原滴定法測定MnO2純度,其操作過程如下:精確稱量0.9200g該樣品,與足量酸性KI溶液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設計工程協議合同協議
- 購買鐵柵門合同協議
- 貴港離婚協議書范本
- 購土地定金合同協議
- 購房充值協議書模板
- 貸款房公證協議書模板
- 計件制工人勞動合同協議
- 超市商品買賣合同協議
- Android大廠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考研英語歷年真題及答案
- 《愛心樹》-經典繪本省名師優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一等獎課件
- 初級家政服務員培訓烹飪篇課件
- 西游記搞笑劇本【五篇】
-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簡單機械復習課教學課件設計
- 第七章聚乙烯醇纖維
- 職業暴露針刺傷應急預案演練腳本-
- 涵洞端翼墻及附屬施工工藝
- JJG 551-2021二氧化硫氣體檢測儀
- GB/T 4459.9-2009機械制圖動密封圈第2部分:特征簡化表示法
- GB/T 36344-2018信息技術數據質量評價指標
- 冠脈介入新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