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280-2024 大花蕙蘭盆花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DB53-T 1280-2024 大花蕙蘭盆花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DB53-T 1280-2024 大花蕙蘭盆花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DB53-T 1280-2024 大花蕙蘭盆花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DB53-T 1280-2024 大花蕙蘭盆花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花蕙蘭盆花生產技術規程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工1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2由大花蕙蘭小苗培育而成,生長健壯且第一代側芽形成假鱗莖,并萌發20cm以上第二代側芽的植由大花蕙蘭中苗培育而成,生長健壯且第二代側芽形成假鱗莖并分化出花芽的植株。指蘭科植物貯存養分和水分的變態莖,通常為卵球形至橢圓形,肉質,是蘭科植物的器官。藥害、肥害及藥漬damageandstainbychemicalsorfertilizer指因施藥或施肥不當導致植株根、莖、葉、花造成損傷或藥肥殘留。指適于培育大花蕙蘭盆花的栽培介質,如椰糠、泥炭、松樹皮等。4設施條件宜選擇可調節頂窗和側窗大小,真防蟲功能,并配備有遮陽網、專用外膜和內保溫膜,透光性良好,有加溫、降溫設施的鋼架大棚。4.2種植架采用離地種植架,離地高度不低于50cm,寬度1.2m~1.5m。4.3灌溉設施采用水肥一體化的噴灌系統。4.4植保器械超微噴霧打藥機、熏蒸器等植保器械。4.5消毒設備消毒池、蒸汽鍋爐等。5幼苗期管理35.1品種選擇根據市場需求,選用適合當地氣候條件,觀賞性佳、商品性和抗病性強的品種。5.2基質準備及消毒5.2.1基質選擇瓶苗移栽宜使用小號松樹皮,小號松樹皮的規格要求見附錄A。5.2.2基質消毒小號松樹皮應用潔凈清水浸泡3d~5d后,使用高溫蒸汽消毒或化學藥劑消毒。高溫蒸汽消毒時應確保基質溫度保持90℃以上,消毒時間持續45min以上。或采用精甲·咯菌腈(咯菌腈25g/L,精甲霜靈37.5g/L)2000倍溶液攪拌消毒,即拌即用。5.3瓶苗出瓶將蘭苗從瓶內取出,在清水中洗凈培養基。將蘭苗去除黃葉,隨后將蘭苗整株浸入有50%苯菌靈3000倍溶液中,即刻取出,用濕毛巾覆蓋蘭苗,放置于陰涼處。5.4幼苗種植選擇10cm×10cm或10cm×12cm盆器,移栽時基質均勻填充,表面平整,低于盆口1cm~1.5cm。移栽后放在15孔或24孔托盤內,擺放在種植架上,擺放密度為100盆/m2~120盆/m2。5.5水分管理移栽后立即對幼苗澆一次透水。糧據天氣情況,移栽后第一周每天澆葉面水3次~5次,棚內相對空氣濕度保持60%~70%,一周后根據植株狀態及天氣情況酌情減少澆水。5.6光照調控移栽10d內,采用55%遮光率的遮陽網遮陰,光照控制在10000lux~15000lux;移栽20d后,光照控制在20000lux~30000Iux;90d后,光照逐步增加至40000lux~50000lux。5.7肥料管理移栽一個月內每周噴施葉面肥一次,以平衡肥(N:P:K=20:20:20)或高磷肥(N:P:K=9:45:15)3000倍交替使用。一個月后,根據不同品種使用緩釋肥1g/盆~5g/盆。當排放液的EC值低于0.2μs/cm(去除水的EC)時要適當加肥;當排放液的EC值高于0.5μs/cm(去除水的EC)時要適當減肥。5.8溫度控制溫度超過32℃時需降溫,夜溫低于15℃時需加溫,冬季在天氣晴朗時應加強通風。6小苗期管理6.1基質準備及消毒小苗選用中號松樹皮,中號松樹皮的規格要求見附錄A。樹皮消毒方式同5.2.2。4510d后,光照控制在40000lux~50000lux。/m2。6一般大苗期假鱗莖的側芽處理集中在花芽分化前期或花芽分化期,去除即將分化花芽的假鱗莖的側芽,花芽不去除。一般需在開花當年的5月~8月進行2次~3次的處理,直至花芽分化結束。8.7盆花造型8.7.1直立盆花造型當花芽生長到10cm~15cm時,使用外層包塑的鐵制空心花桿造型。通常三個花芽造型為等邊三角形,四個花芽造型成正方形,五個花芽造型成五邊形,六個花芽造型成六邊形,七個花芽以上造型成多邊形。使用包塑鐵絲將花箭固定在花桿上,一般固定3道~4道,每道間距12cm~15cm。8.7.2拱形盆花造型當花芽生長至花序基本長停時,使用外層包塑的鐵制空心花桿造型。通常以五枝花箭以上的植株進行造型,將所有花序彎曲到植株的一側,且整個花序保持在一個平面,使用包塑的鐵絲固定。8.7.3花期調控根據市場需求對不同品種的開花期進行調節,主要調控秋季至開花前的溫度和光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之間,夜間溫度控制在15ck200C之間,光照控制在50000lux~60000lux,花期可提前15d~20d;白天溫度控制在25℃以下,夜間溫度控制在5℃~10℃之間,光照控制在10000lux~20000lux,花期可延后10d~15d。9病蟲害防治標9.1農業防治選抗性高、退化率低的品種;結合合理的種植密度,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及時清理病葉和植株,定期清除棚內外雜草,培養健壯的蘭苗。9.2生物防治引入天敵如捕食螨等,適時使用生物農藥。9.3物理防治卑懸掛黃藍板、殺蟲燈、熏蒸器等,人工輔助除蟲。9.4化學防治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結合合理使用化學防治的辦法。農藥使用嚴格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的規定執行。具體防治方法參見資料性附錄B。10包裝、標識和運輸10.1預處理包裝前基質含水量應控制在30%~50%。7使用70cm×30cm或90cm×36cm的專用塑料套袋,將蘭苗套入袋中。使用(140cm~170cm)× (36cm~40cm)×(37cm~40cm)的紙箱,根據蘭苗的大小裝6盆/箱~18盆/箱。膠帶封口嚴密、平整。箱體應有標志和標簽,并標明生產單位、聯系方式、品種名稱、數量及警示標志等。一般采用汽車運輸、航空運輸等方式運輸期間溫度保持在5℃~25℃,時間不超過5d。8 基質直徑(cm)中號松樹皮小號松樹皮9危害癥狀及發病時期防治方法枯萎病防+治療);20%噻菌銅500倍~1000倍噴霧。蘗腐病(軟腐病)20%噻菌銅800倍~1000倍噴霧、倍~2500倍噴霧、50%苯菌靈1000靈3000倍灌根(預防+治療)、2%春雷霉素1500倍~2000倍等噴霧。疫病主要由惡疫霉(Phytophthoracact(Pythiumultimum)引起。6月~8月高發,侵染葉片、假鱗莖,引起葉片斑點。70%丙森鋅800倍~1000倍、80%代森錳鋅600倍~800倍噴霧、50%苯菌靈1000倍噴霧、25%2000倍噴霧、23.4%雙炔酰菌胺1000倍~1500倍。主要由痂囊腔菌屬(Elsinoespp.)和痂圓孢屬(Sphacelomaspp.)引起。葉片斑點擴起,形成圓狀瘡痂。通風不良陰雨潮濕天氣易0%苯醚甲環唑1500倍噴霧。炭疽病主要由刺盤孢菌(Collectorichu10%苯醚甲環唑1500倍、25%丙環唑800倍~1500倍、25%嘧菌酯1500倍~2000倍噴霧。由建蘭花葉病毒(Cymbidiummosaicvirus)、齒蘭環斑病毒(Odontoglossumringspotvirus)倍噴霧。蟲夏秋季和冬季溫暖環境下,危害新芽和花朵,可造成消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