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是考古學家在1萬年前的地層中的三處發現。這些發現()湖南玉蟾巖遺址3粒稻谷,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余屬于栽培稻江西萬年吊桶環遺址對植硅石的鑒定表明已采集的野生稻為食物,栽培稻也已出現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人工栽培水稻的硅質體A.證實了我國最早發明了農業 B.可用于探究稻作農業的起源C.說明我國先民生活來源穩定 D.標志多元一體發展格局形成〖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1萬年前(中國)。據題干可知主要結論:考古學家在洞湖南道縣玉蟾巖、江西吊桶環和廣東英德牛欄發掘出關于古人種植稻谷的證據,從采集野生稻到人工栽培水稻,可用于探究稻作農業的起源,B項正確;材料時間說明我國古代農業起源較早,但材料中沒有與其他國家地區相比較,不能得出我國是最早發明了農業的國家,排除A項;此時我國先民生活來源不穩定,排除C項;中華文明形成的整個過程,各主要文化區整體上呈現出百花齊放、多元并進的局面,最終形成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多元一體化格局,材料未涉及這一多元一體發展格局的形成,排除D項。故選B項。2.從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開始到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廢止三司使,共有89人擔任三司使,任命96次,任期情況如下圖所示。據此可推知,北宋時期()A.經濟狀況不斷惡化 B.官僚機構較為龐雜C.財權仍由皇帝掌控 D.宰相權力日益分散〖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從題干信息可以看出,北宋時期三司使的任命頻繁,說明三司使的權力較大,涉及到國家的財政管理,頻繁更換三司使,表明皇帝對財政權力的高度重視和控制,防止權力過于集中在某一官員手中。因此,北宋時期財權仍由皇帝掌控,C項正確;頻繁更換三司使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皇權,并非經濟狀況不斷惡化的反映,排除A項;官僚機構較為龐雜和頻繁更換三司使無關,排除B項;三司使更換和宰相權力日益分散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3.有學者曾提到,它創刊時曾表示其宗旨不在“批評時政”,但這并不表明它不關心政治,實際上其作者明確認識到,他們在思想文化領域內所進行的斗爭,是和政治密切相關的。這里的“它”指的是()A.《資政新篇》 B.《新學偽經考》C.《民報》 D.《新青年》〖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正向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新青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文化刊物,創刊于1915年。它的創辦宗旨雖然不在于直接批評時政,但其作者們通過思想文化領域的斗爭,推動了新文化運動,實際上與政治密切相關,D項正確;《資政新篇》是太平運動后期的治國綱領,不涉及思想文化領域的斗爭,排除A項;《新學偽經考》是戊戌變法時期的斗爭綱領,是戊戌變法進行的政治指導綱領而非思想文化領域的斗爭,排除B項;《民報》是同盟會的機關報,是革命的指導刊物,與其宗旨不在“批評時政”的信息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4.1940年山東省臨時參議會通過的《人權保障條例》和1941年陜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通過的《陜甘寧邊區保障人權財權條例》均規定:一切抗日人民,不分種族、階級、黨派、性別、職業與宗教,在政治法律上一律平等;一切抗日人民都有人身不受侵犯之權利。這些條例的頒布與實施()A.有利于團結各抗日階層的力量 B.促成了中國全面抗戰局面出現C.使人民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權利 D.完善了根據地的法制建設體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0——1941年(中國)。根據材料“一切抗日人民,不分種族、階級黨派、性別、職業與宗教,在政治法律上一律平等;一場抗日人民都有人身不受侵犯之權利”可知,這些條例的頒布與實施有利于團結各抗日階層的力量,A項正確;中國全面抗戰局面出現于1937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使人民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權利是在新中國成立后,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只涉及了《人權保障條例》和《陜甘寧邊區保障人權財權條例》,不能說明完善了根據地的法制建設體系,排除D項。故選A項。5.1965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達2235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833億元,工業總產值14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1957年相比,工農業總產值增長了59.9%。這說明當時()A.社會主義改造運動的順利完成 B.國民經濟的調整工作成效顯著C.“大躍進”運動取得了重大成績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順利〖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65年(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1958年,由于“左”傾錯誤的影響,我國經濟建設出現了嚴重的困難,1960年,黨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國民經濟逐漸好轉,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B項正確;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完成于1956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大躍進”運動發生在1958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于1978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6.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規定,竊取神廟或宮廷的財產要處死,竊取神廟或宮廷的家畜、船舶等應課以30倍的罰金;對于盜竊奴隸、幫助奴隸逃跑及隱匿逃奴等罪行都處以死刑。據此可知,該法典()A.意在緩和社會矛盾 B.體現王權不可侵犯C.承認私產的合法性 D.維護奴隸主的利益〖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時空是古巴比倫王國時期。由題干可知,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規定,竊取神廟或宮廷的財產要處死,竊取神廟或宮廷的家畜、船舶等應課以30倍的罰金;對于盜竊奴隸、幫助奴隸逃跑及隱匿逃奴等罪行都處以死刑。這些規定體現了《漢謨拉比法典》維護的是奴隸主利益,D項正確;材料主旨在強調《漢謨拉比法典》主要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沒有體現對奴隸的保護,因此不會緩和社會矛盾,排除A項;材料不僅強調維護“宮廷”的財產,而且對神廟的權益也有保護,B項片面,排除B項;據所學可知,《漢謨拉比法典》不僅保護私有財產,而且對幫助奴隸逃跑及隱匿逃奴等罪行都處以死刑,C項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7.穆罕默德·杜爾(1443—1538年)奪取了桑海帝國王位后,建立了阿斯基亞王朝。之后,杜爾建造了天文臺,還雇傭了天文學家;在各地修建學校,廷巴克圖的??茽柎髮W得到了擴建;確立伊斯蘭教為國教,厚待伊斯蘭學者。這表明穆罕默德·杜爾()A.強化君主專制 B.重視發展文化C.實行宗教寬容 D.注重學術交流〖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材料“杜爾建造了天文臺,還雇傭了天文學家;在各地修建學校,廷巴克圖的??茽柎髮W得到了擴建;確立伊斯蘭教為國教,厚待伊斯蘭學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穆罕默德·杜爾通過建立天文臺、修建學校和擴建大學,以及支持伊斯蘭學者,推動了文化和教育的發展。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養,促進知識的傳播和科學的進步,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阿斯基亞王朝的文化建設,不是強化君主專制的措施,排除A項;材料確實體現宗教寬容政策,宗教寬容政策主要體現部分材料,無法體現材料主旨“文化建設”,排除C項;穆罕默德·杜爾確實注重學術交流,但是這只是其重視發展文化的部分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8.《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記載:“卡伯特父子是為英王服務威尼斯人;熱那亞人哥倫布如果不為卡斯蒂利亞的女王服務,也會心甘情愿地為英國的或者法國的或者葡萄牙的國王效勞;佛羅倫薩人維雷扎諾攜帶法國國旗去美洲大陸;葡萄牙人麥哲倫是由西班牙雇傭去航行的?!边@段材料可用于說明()A.意大利成為開辟新航路的先鋒 B.早期海外殖民擴張的規模巨大C.新航路開辟活動得到政府支持 D.西歐國家開辟了眾多的新航線〖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根據材料“卡伯特父子是為英王服務的威尼斯人;熱那亞人哥倫布如果不為卡斯蒂利亞的女王服務,也會心甘情愿地為英國的或者法國的或者葡萄牙的國王效勞;佛羅倫薩人維雷扎諾攜帶法國國旗去美洲大陸;葡萄牙人麥哲倫是由西班牙雇傭去航行的”,可得出,新航路開辟活動得到政府支持,C項正確;材料未體現“意大利成為開辟新航路的先鋒”,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早期海外殖民擴張的規模巨大”,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西歐國家開辟了眾多的新航線”,排除D項。故選C項。9.“哲學家們在自然科學中尋求善,尋求生活的準則,它們就造成了啟蒙運動的張力?!边@一論述揭示了啟蒙運動()A.推動科學進步 B.追求現世幸福C.促進革命興起 D.注重理性思維〖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18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概況可知:啟蒙運動的核心在于強調理性和科學,反對迷信和專制,提倡通過理性思考和科學方法來理解世界和改善社會。題干中提到“哲學家們在自然科學中尋求善,尋求生活的準則”,正是體現了啟蒙運動注重理性思維的特點,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科學的進步推動了啟蒙運動,邏輯關系倒置,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啟蒙運動受到了自然科學的影響,探尋的生活的準則,而非現世的幸福,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啟蒙運動和革命的關系,排除C項。故選D項。10.下表為德國經濟的相關情況。這反映出德國()時間1875年1890年石煤產量(萬噸)37447024褐煤產量(萬噸)0391905鋼產量(萬噸)35320A.工業化發展迅速 B.側重發展重工業C.統一步伐加快 D.國力領先于世界〖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5——1890年(德國)。材料中德國的煤炭和鋼鐵產量迅速增長,這反映出德國工業化發展迅速,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其他工業部門,不能得出德國側重發展重工業,排除B項;結合所學可知1875年德國完成統一,但材料與德國完成統一無關,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涉及德國與其他國家的比較,不能得出德國國力領先于世界,排除D項。故選A項。11.巴黎公社的革命經驗促成了馬克思對《宣言》的“唯一”修改:在1872年6月,為《宣言》德文新版撰寫的序言中,兩位作者指出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由此可知,巴黎公社()A.為國際工運提供了經驗 B.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C.得到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D.推動德國革命理論發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2年(法國)。根據題干“巴黎公社的革命經驗促成了馬克思對《宣言》的‘唯一’修改”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巴黎公社作為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B項正確;巴黎公社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但是題干信息主要是講巴黎公社對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排除A項;結合所學可知,巴黎公社沒有得到科學理論的指導,排除C項;題干沒有提到德國革命理論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12.1910年5月,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一次演講中說,“金元外交”是“以金元代替槍彈”的政策。“金元外交”出臺以后,美國資本像潮水般涌入拉美,到1913年其投資總額達12.4億美元,而在墨西哥、中美洲各國、古巴等地的投資大大超過了英國。這從側面反映出美國的“金元外交”()A.是對拉美的經濟掠奪 B.導致了拉美經濟衰退C.巳不再使用武力干涉 D.側重在拉美進行擴張〖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0年(美國,拉美)。據本題材料“美國資本像潮水般涌入拉美”,說明美國對拉美經濟掠奪的嚴重性,A項正確;美國政策是拉美經濟衰退的外因,且材料中沒有涉及拉美經濟衰退的信息,排除B項;美國在拉美除了“金元外交”,還采用“大棒政策”進行武力干涉,排除C項;美國的“金元外交”側重對拉美進行經濟掠奪,而不是在拉美進行擴張,排除D項。故選A項。13.下圖是1915年一幅德國漫畫,代表英國的蜘蛛正在貪婪地吞噬著歐洲,觸角已經伸到了地中海和土耳其海峽,并將德國海軍堵在了波羅的海;右下角的德國潛艇正在剪斷蜘蛛網,而右上角的則是代表德國的鷹。該漫畫揭示了()A.英德兩國結成了戰時同盟 B.英國已成為世界殖民強國C.德國積極爭奪海外殖民地 D.德國軍事實力超過了英國〖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5年(世界)。根據漫畫可知,德國潛艇正在剪斷蜘蛛網,而右上角的則是代表德國的鷹,說明德國積極爭奪海外殖民地,C項正確;英德兩國在一戰中是敵對關系,排除A項;英國早在18世紀中期就已成為世界殖民強國,排除B項;德國軍事實力超過了英國在漫畫中無法得出,排除D項。故選C項。14.1946年2月,美國駐蘇大使館代辦凱南就蘇聯的政策發電報給國內并受到高層的贊賞。其中指出,從歷史上看,沙俄本身存在對外部世界的“敵視”和“不安全感”。而此時蘇聯感到自己生活在“資本主義包圍之中”,因此認為“從長遠來說……與資本主義的和平共處是不可能的”。當時這種情況()A.推動了二戰結束進程 B.標志兩極格局形成C.損害了部分國家利益 D.加速了冷戰的爆發〖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四十年代的美國。材料可知,凱南認為外部世界是敵對的。蘇聯與資本主義的和平共處是不可能的,反映出凱南主張遏制蘇聯的政策,這為后來冷戰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參考,加速了冷戰的爆發,D項正確;1945年二戰已經結束,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兩極格局正式形成的標志是北約和華約的建立,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B項;材料反映出凱南主張遏制蘇聯的政策,無法得出損害了部分國家利益的結論,排除C項。故選D項。15.1960年,日本政府宣布啟動為期1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這期間的部分舉措如下表所示。這些舉措表明日本()1961年制定(農業基本法)(農業現代化資金助成法)(十年土地改良長期計劃》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1960—1969年提高大米價格“日民收入倍增計劃”期間陸續出臺了《國民年金法》(兒童福利法)(身體障礙者福利法)(老人福利法》等一系列政策,保障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水平1963年以來陸續出臺《中小企業基本法》(中小企亞指導法)《中小企業現代化促進法)(中小企業現代化資金扶植法)等法案,鼓勵中小企業之間的聯合A.政府對經濟加強干預 B.社會貧富分化較明顯C.農業是國民經濟重心 D.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快〖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由材料可知,1960年,日本政府宣布啟動為期1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政府利用立法手段對農業、福利政策、中小企業等方面進行幫扶,這表明政府對經濟加強干預,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1960年,日本政府宣布啟動為期1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沒有涉及貧富分化,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1960年,日本政府宣布啟動為期1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以及采取的措施,而未涉及國民經濟重心的內容,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1960年,日本政府宣布啟動為期1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以及采取的措施,沒有涉及其結果,排除D項。故選A項。16.1996年,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寫成《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該書的封面印著三張頗具象征性的照片:兩側是基督教教堂和伊斯蘭教清真寺的立柱,中間是中國的長城。該封面設計()A.展現經濟全球化下的沖突 B.突出了三極世界的發展格局C.顯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D.說明中國國力躋身世界前列〖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基督教教堂代表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教清真寺代表伊斯蘭文化,中國的長城代表中國文化,這三種不同的文化象征同時出現在封面上,清晰地顯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C項正確;經濟全球化主要涉及經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及相關的沖突,而該封面的基督教教堂立柱、伊斯蘭教清真寺立柱和中國的長城,主要體現的是不同宗教和文化的象征,并非直接展現經濟全球化下的沖突,排除A項;“三極世界的發展格局”通常指的是在政治、經濟或軍事等方面形成的三個主要力量中心,而封面中的基督教教堂立柱、伊斯蘭教清真寺立柱和中國的長城所代表的文化,不能直接等同于政治或經濟上的三極世界格局,排除B項;封面主要強調的是文化而非國力,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為地主階級培養人才的學校比以往朝代都要發達。中央國子監下轄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地方州有州學,縣有縣學,州、縣學的學生名額有20~60人不等。唐朝“許百姓任立私學”。各學校均要求學習儒家經典、律、書、算學,還要學習專業。每年10月,各學校將學成學生黃至尚書省參加科舉考試,私學學成的學生,△可由州、縣薦舉參加考試.——摘編自寧欣主編《中國古代史》(下冊)材料二:洋務運動中創建的新式學堂,大致有三類,如下表所示。外國語學校性質的學堂主要有1862年在北京開設的京師同文館,1863年在上海設立的廣方言館,1864年設立的廣州同文館,1893年開設的湖北自強學堂等以學習外國語為主,立要培養翻譯人員軍事學校主要有1866年福州船政局附設船政學堂;1874年上海江南創造局附設操炮學堂;1881年天津創辦北洋水師學堂;1885年開設天津武備學堂;1890年南京設江南水師學父;1896年設江南陸師學堂等培養能使用洋槍、洋地的士兵和軍官技術學堂主要有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設機城學堂,1866年福州船政學堂也訓練制造及駕駛輪船人才,1876年福州設電氣(報)學堂,1882年上海設電報學堂,1898年南京礦路學堂等培養會使用和維修洋機器的工程技術人員、通訊人員、醫務人員——整理自謝蘭榮主編《中外教育簡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代的學校教育“比以往朝代都要發達”。(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洋務運動時期新式學堂教育的不同之處,并簡析其作用?!即鸢浮剑?)說明:學校體系的完善,形成了涵蓋了不同的學科領域的,覆蓋地方學校體系;學生名額的增加,有更多的機會讓百姓接受教育;允許百姓設立私學,為民間教育提供了空間,使得教育更加普及和多樣化;唐朝的學校教育與科舉制度相結合,促進社會流動;教育更加普及,也為社會培養了大量有才能的人才。(2)不同之處:教育目的在于培養能夠適應近代化需求的人才;以軍事技術、工程技術等近現代學科為教育內容;教育形式的多樣化,學堂形式眾多;與社會實踐密切結合。作用:為中國的工業化提供了人才支持,促進了中國近代化進程;有助于中國更好地了解世界,推動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提高了中國的國防實力,推進中國的軍事近代化;為中國的近代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礎?!冀馕觥健拘?】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朝的中國。根據材料一“中央國子監下轄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學校體系的完善,形成了涵蓋了不同的學科領域的,覆蓋地方學校體系;根據材料一“縣學的學生名額有20~60人不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學生名額的增加,有更多的機會讓百姓接受教育;根據材料一“唐朝‘許百姓任立私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允許百姓設立私學,為民間教育提供了空間,使得教育更加普及和多樣化;根據材料一“每年10月,各學校將學成學生黃至尚書省參加科舉考試,私學學成的學生,可由州、縣薦舉參加考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的學校教育與科舉制度相結合,促進社會流動;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教育更加普及,也為社會培養了大量有才能的人才?!拘?】本題是對比類與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的中國。第一小問不同,根據材料二“以學習外國語為主,立要培養翻譯人員”與“培養會使用和維修洋機器的工程技術人員、通訊人員、醫務人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教育目的在于培養能夠適應近代化需求的人才;根據材料二“1866年福州船政學堂也訓練制造及駕駛輪船人才,1876年福州設電氣(報)學堂,1882年上海設電報學堂,1898年南京礦路學堂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以軍事技術、工程技術等近現代學科為教育內容;根據材料二“外國語學校性質的學堂”與“軍事學?!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教育形式的多樣化,學堂形式眾多;根據材料二“1866年福州船政學堂也訓練制造及駕駛輪船人才”可知,與社會實踐密切結合。第二小問作用,根據材料二“以學習外國語為主,立要培養翻譯人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中國的工業化提供了人才支持,促進了中國近代化進程;根據材料二“主要有1862年在北京開設的京師同文館,1863年在上海設立的廣方言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有助于中國更好地了解世界,推動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根據材料二“培養能使用洋槍、洋地的士兵和軍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提高了中國的國防實力,推進中國的軍事近代化;根據材料二“主要有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設機城學堂,1866年福州船政學堂也訓練制造及駕駛輪船人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中國的近代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礎。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2——13世紀的英格蘭,是歐洲意義上的封建社會。盡管當時的英格蘭遠非是一個平等的社會,但卻是一個尊重財產、權利與契約的社會。在國王與貴族之間,前者應提供保護和尊重習慣,而后者應提供兵役和表示效忠。按照《中世紀經濟社會史》的作者詹姆斯·湯普遜的說法:“領主和附庸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而契約的理論向上推到包括國王在內”,“按誓約,國王的責任是:執行正義而自己也服從法律”,“按封建法律,一個附庸有權對他的宗主甚至國王作戰,如果后者拒絕了正義”。當國王未能基于法律和習慣按約統治時,貴族和臣民就獲得合法反抗的權利。——摘編自包剛升《馴服統治者:<大憲章>的政治遺產》材料二:1629年3月,查理一世解散議會。“長期議會”(1640年11月—1653年4月)一度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中心。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同時,議會通過決議:“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當權力的來源;在議會里集會的英國下議院是人民選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國有最高的權力?!?689年,英國議會通過的《權利法案》規定:“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稅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過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皆為非法”。這樣,《權利法案》以成文法的形式宣布英國現代議會制度的確立?!幾詮埿駯|《從制度變革角度看近代英國的崛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2—13世紀英國政治體制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7世紀英國制度變革的歷史意義。〖答案〗(1)特征:具有封建等級性;尊重財產、權利;國王與貴族之間存在契約關系。原因:英國具有一定的封建傳統,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政治秩序和社會觀念;當時的英格蘭以封建經濟為主,封建領主在經濟和政治上都有較大的影響力,財產權的尊重有助于維護封建經濟秩序;歐洲中世紀的文化中強調契約精神和法律觀念,這種文化氛圍對英國政治體制產生了影響。(2)意義: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為其他國家的政治體制變革提供了借鑒和參考;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的確立也推動了民主法治的進程;促進了英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力的增強,為英國在全球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2—13世紀英國。特征:據材料“12——13世紀的英格蘭,是歐洲意義上的封建社會。盡管當時的英格蘭遠非是一個平等的社會”可知,具有封建等級性;據材料“卻是一個尊重財產、權利與契約的社會”可知,尊重財產、權利;據材料“在國王與貴族之間,前者應提供保護和尊重習慣,而后者應提供兵役和表示效忠”可知,國王與貴族之間存在契約關系。原因:據材料“當國王未能基于法律和習慣按約統治時,貴族和臣民就獲得合法反抗的權利”并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具有一定的封建傳統,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政治秩序和社會觀念;據材料“領主和附庸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契約關系;而契約的理論向上推到包括國王在內”“按封建法律,一個附庸有權對他的宗主甚至國王作戰,如果后者拒絕了正義”并結合所學可知,當時的英格蘭以封建經濟為主,封建領主在經濟和政治上都有較大的影響力,財產權的尊重有助于維護封建經濟秩序;據材料“按誓約,國王的責任是:執行正義而自己也服從法律”并結合所學可知,歐洲中世紀的文化中強調契約精神和法律觀念,這種文化氛圍對英國政治體制產生了影響?!拘?】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7世紀的英國。意義:據材料“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的《權利法案》規定:‘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并結合所學可知,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結合所學可知,為其他國家的政治體制變革提供了借鑒和參考;據材料“《權利法案》以成文法的形式宣布英國現代議會制度的確立”并結合所學可知,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的確立也推動了民主法治的進程;結合所學可知,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為工業革命奠定了政治基礎,促進了英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力的增強,為英國在全球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俄羅斯作家瓦西里·格羅斯曼于1942年夏末乘車從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珞途中的隨筆:“我們穿過戰爭摧殘的可愛的鄉村。到處都有女人在干活,她們收割、脫粒,駕著馬拉犁耕地,開著拖拉機或收割機,坐在大卡車上,或坐在鐵路兩側的高坡上干著危險而又艱苦的農活。當德國人在亞斯納亞·波里雅納莊園燃起大火時,是她們最先撲上去救火。是她們平整無窮無盡的公路,讓坦克、裝備和供應前線物資的卡車川流不息地從上面駛過。俄國婦女肩負著沉重的收獲的重擔?!齻冮_汽車、在河邊渡口擺渡、送郵件、在集體農莊或國營農場的拖拉機站辦公室工作通宵。面對困難的任務,她們沒有退縮,身處前線那預兆不祥的夜晚并未能嚇唬住她們?!瓕τ谧鎳媾R的危難她們卻是那么理解。”——摘編自[美]沃爾特·G·莫斯《俄國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瓦西里·格羅斯曼隨筆的寫作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瓦西里·格羅斯曼隨筆的史料價值。〖答案〗(1)背景:莫斯科戰役艱難獲勝,蘇聯大片地區被戰爭摧毀;斯大林格勒戰役剛剛開始,蘇聯民眾英勇抗爭;蘇聯計劃經濟體制進一步發展;戰時蘇聯軍工產業不斷發展。(2)史料價值:瓦西里·格羅斯曼隨筆屬于文學類史料,雖屬于文學作品,但由于作者是歷史的親歷者,所以仍然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有助于我們研究莫斯科戰役結束后蘇聯的現狀;有助于研究斯大林格勒戰役時蘇聯農村女性的生產生活以及精神面貌;有助于研究蘇聯在戰時的經濟和國防情況;有助于研究蘇聯斯大林格勒戰役獲勝的原因?!冀馕觥健拘?】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42年蘇聯。背景:根據材料“瓦西里·格羅斯曼于1942年夏末乘車從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珞途中的隨筆”、“我們穿過戰爭摧殘的可愛的鄉村”可知莫斯科戰役艱難獲勝,蘇聯大片地區被戰爭摧毀;根據材料“是她們平整無窮無盡的公路,讓坦克、裝備和供應前線物資的卡車川流不息地從上面駛過。俄國婦女肩負著沉重的收獲的重擔”可知斯大林格勒戰役剛剛開始,蘇聯民眾英勇抗爭;根據材料“她們開汽車、在河邊渡口擺渡、送郵件、在集體農莊或國營農場的拖拉機站辦公室工作通宵”可知蘇聯計劃經濟體制進一步發展;戰時蘇聯軍工產業不斷發展?!拘?】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42年蘇聯。史料價值:史料價值的題目,一般先說明史料類型,以及其史料價值程度,結合材料可知瓦西里·格羅斯曼隨筆屬于文學類史料,雖屬于文學作品,但由于作者是歷史的親歷者,所以仍然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然后是結合材料內容概括其具體內容對于史學研究的作用,根據材料“我們穿過戰爭摧殘的可愛的鄉村”有助于我們研究莫斯科戰役結束后蘇聯的現狀;根據材料“是她們平整無窮無盡的公路,讓坦克、裝備和供應前線物資的卡車川流不息地從上面駛過。俄國婦女肩負著沉重的收獲的重擔”可知有助于研究斯大林格勒戰役時蘇聯農村女性的生產生活以及精神面貌;根據材料“她們開汽車、在河邊渡口擺渡、送郵件、在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