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學設計教案_第1頁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教案_第2頁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教案_第3頁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教案_第4頁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青山不老教學設計優秀教案青山不老教學設計優秀教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課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蕩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并對肆虐、盤踞、淤泥等詞語有一定的認識。

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敘事順序,掌握關鍵句詞的用法。

3、培養一定速度的默讀方法并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

過程與方法:

1、以恰當的速度默讀和略讀課文

2、能用多種方法(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經驗等)理解詞句和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3、通過閱讀引發思考,敢于質疑,以及口頭和書面等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

4、聯系實際生活,展開聯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2、感悟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密切聯系,懂得人類應珍惜資源,保護環境。

3、鼓勵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為地球家園美好的明天,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章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感悟老人對家鄉的情感和偉大的精神,以及深化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溝通和認同。

【教學工具】課件pocomaker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件導入

1、討論:學生自由簡單闡述對我國環境破壞的認識,進而推入對土地沙化的了解。3分鐘。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給以最大的空間,讓學生……

2、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的課件,為學生展現現實、感性的土地沙化狀況,從而挖掘文章創作的特殊的社會背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5分鐘。

師:看完這個短片,你們有什么心得體會可以一起來交流一下嗎?

是的,風沙防治刻不容緩,社會各階層也日益增加對沙化的關注,而那些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晉西北,探望一位為環保事業無私奉獻的老人。(板書:青山不老)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默讀文章,同時并不提前瀏覽文章的“閱讀提示”(培養學生的自我獨立理解的能力),注意控制好時間。3分鐘。

2、引導學生勇于討論和交流對文章首次感性認識,嘗試地談談對文章主旨的理解。6分鐘。

(先介紹晉西北的地理位置)

師:主人公是誰?他有什么樣的特點?(晉西北的一位老人;老——81歲、瘦小、孤單一人)(板書:人物、特征)

通過初步的了解,誰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你覺得課文主要講述了什么事情。(板書:事件)

(先讓每個學生牛刀小試,問題由淺入深。)

3、朗讀并思考下列問題:15分鐘

要求讀準讀順。朗讀中畫出自己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借助文中注釋和工具書弄清字音和詞義。

重點詞語:肆虐、盤踞、淤泥、歸宿、風雨同舟

〔1〕閱讀“課文提示”,帶著提示的問題自讀課文

①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一位山野老農,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跡般地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

②老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造這一奇跡的(是在自然條件極度惡劣和生活條件極其艱辛的情況下創造的)。

〔2〕說說文章中讓你感觸最深的地方,為什么?

〔3〕文章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作者又是以怎樣的順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課時總結——2分鐘

師:通過對文章信息的提取,我們基本上整體感知了課文;同時同學們還就作者的敘事意圖進行了大致的品論,好,下節課我們可以從作者的表達語言來對文章主旨進行深刻的分析。

第二課時

一、品味語言,理解句意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概括了文章的要點,并理清了作者的寫作思路。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學習文章優美的語言。(板書:16、青山不老)

1、朗讀第1段,展開想象并思考段中兩個“全”字體現了作者此時此刻什么樣的感情。3分鐘。

2、朗讀第2段:5分鐘

①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三個“是”突出了什么,又暗含作者怎樣的情感?

②就在如此險惡的地方,我對面這個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老頭,竟創造了這塊綠洲。體會“竟”字的意義。

3、瀏覽第3——6自然段:15分鐘

①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種樹是選擇,青山是歸宿”表現了老人怎樣的心情?

②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著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這里除了告訴我們這里的山改變了形貌,更蘊藏著什么?(老人們的精神在祖國各地無處不在,我們的自然環境也在逐漸改善。)

③理解第3、6段省略號和破折號的用法和作用。

④聯系上下文,說說老人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價值?再聯系實際生活,感受周邊像老人一樣的人。

使學生聯系實際、展開想象,感悟和敬仰為環保事業做出的精神。

二、升化主題——7分鐘

1、“老人拄著拐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蕩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后就再也出不來了。”終有一天,老人會不再出來,那我們保護環境、綠化環境的事業該何去何從?

讓學生自主產生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共同參與保護地球家園的行動中。

2、學習課文以后,你對“青山不老”又有什么認識,同時也產生哪些問題?(板書:青山不老)

三、課堂小練筆(6分鐘):

以“青山是不會老的”寫一段自己的感想并交流所寫感受。

【板書設計】

16、青山不老

人物:老人

特點:81歲、瘦小、孤單一人

事件:

青山不老

【篇三】青山不老教學設計優秀教案【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⑵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⑶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2、過程與方法:

⑴初讀全文,探究“奇跡”是什么。

⑵再讀課文,探究“奇跡”是怎樣創造的。

⑶審讀課題,探究“奇跡”的價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這位普通的山野老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人民在保護自然改造山林、綠化家園上的決心,以及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寬學生的認識角度,培養植樹造林等意識。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16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兩遍。“青山”是什么樣的山“不老”一般指人,這里為什么說“青山不老”呢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二、出示閱讀問題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這位老農創造了什么“奇跡”

3、哪些地方具體描寫了這“奇跡”

4、老農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奇跡的

5、作者對他有什么看法

6、為什么說“青山不老”

7、你想對老農說什么

三、學生自學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回答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跡般的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于后代。

2、在文中找出老農創造的“奇跡”。出示:

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⑴學生讀文,找出哪些地方具體地描寫了這奇跡。

⑵多種形式的讀,然后談談感受。

教師:在我國這樣的綠洲隨處可見,作者為什么單單把這塊綠洲稱為“奇跡”

3、交流資料。

4、教師播放多媒體:

展示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漠化的圖片與青蔥林海的畫面,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師:是啊,老農所處的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可是,他還是放棄與女兒歡聚、頤養天年的幸福,每天耕耘在荒山野嶺中,是什么在支撐著他選擇青山作為生命的歸宿呢我們對拉農僅只于驚嘆嗎請談談你對他的看法。

5、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6、作者對老農有什么看法學生在文中找出句段:

⑴老人是怎樣來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

⑵“另一種東西”指什么

表面是指這片綠洲,實際上指老人與環境作斗爭的不屈的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

7、為什么說“青山不老”

小結:是啊,作為一個山野老農,執著的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他這樣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化為另一種東西──與環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老人的離開而消失,它將永遠根植在我們心中,與山川共存。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這青山會老嗎(學生齊讀課題):青山不老!

8、讀到這里,你想對老人說什么

教師:是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用自己的行動拯救綠洲,拯救田園,拯救地球,拯救我們自己。我們期待:青山不老,綠水長流!

【板書設計】

青山不老

大環境──惡劣險峻

創造奇跡

小環境──簡陋艱苦

【篇四】青山不老教學設計優秀教案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在祖國的晉西北,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愛著他生活的那方水土。你們想認識他嗎?今天,我們就通過學習《青山不老》這篇課文來走近這位老人。(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初讀,概括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主要人物是誰,他創造了怎樣的奇跡?

2、檢查,反饋。

奇跡:

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高照小學=25畝

幾所高照小學=3700畝(148)

我們一起朗讀,讀出“了不起”。

三、緊扣青山,感悟精神。

(一)希望的青山

老人到底創造了一片怎樣的青山?找出描寫青山的地方,談談自己的體會。(生自讀,勾畫,做批注)

出示句子1: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里,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美麗、充滿生機、茂密……)

師:是啊,這是一片美麗、充滿生機、綠意盎然的青山,讓我們甜美的讀一讀。

師:這還是一片怎樣的青山?

出示句子2: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著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堅強、勇敢、生命力頑強……)

男生齊讀,讀出勇敢、堅強的語氣。

是啊,這不僅是一片美麗的青山,更是守住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們生存希望的青山!

(二)險惡的環境

為什么說老人創造的這片青山是一個奇跡?(生默讀思考、自由發言)

在如此險惡的環境里創造出這一片青山,的確是一個奇跡!(板書環境險惡)

(三)偉大的品性

老人在創造青山的偉大奇跡中,你看到了老人身上的哪些品質和精神?(學生自由說)

文章是如何贊美老人的?

出示句子: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他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了。

齊讀。

學生質疑。

預設:1:另一種東西指的是什么?

2: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

解答疑問。

讓我們用贊美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