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湖北省高三語文上學期9月模擬聯考試卷
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花是春天的象征,花的盛開意味著春天的到來。然而,日漸發展的城市,與純真的大自然有了一層淡淡
隔膜。都城內的詩人,未必能第一時間感知春天降臨,反倒要經由賣花者的活動來獲得春天降臨的真實
感。陳師道《和謝公定雨行逢賣花》云:“逢花駐馬尚多情,天不違人旋作晴。不使近詩增紙價,得知春
入鳳凰城。”春天來到都城的訊息,是經由被賣的花朵傳遞到詩人那里的。
對于都城之內的詩人而言,賣花不只是單純的商業活動,還是春日風物的真實載體。以賣花書寫春日風
物,成為城市尤其是都城詩人的常見手法。“京師巷陌新晴后,賣得風流更一般”(林逋《杏花》),“三
月名園草色青,夢回猶聽賣花聲”(趙葵《柳花》),“海棠陰淺日黃昏……賣花聲過忽開門”(呂夏卿《春
陰》),等等,這樣的詩句實在不勝枚舉。
賣花給人帶來的不只是視覺的享受,還有聽覺上的獨特美感。《東京夢華錄》的“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排,
歌叫之聲,清奇可聽”,就是真實寫照。叫賣是宋代城市發展起來的特色。自北宋開封時就已如此,南宋
亦仿照北宋。叫賣聲甚至演化為專門的技藝。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條稱:“叫聲,自京師起撰,
因市井諸色歌吟賣物之聲,采合宮調而成也。'‘賣花聲的存在,從聽覺上也給予文人一種新鮮的刺激。這
類賣花聲通常來自流動性的商販。正所謂“帝城只賣擔頭枝”,都城內流動性的賣花者極多。這類花販所
賣之花,多為朵花、把花,不會是大型盆栽和花窠。輕巧的貨品,讓賣花人可以輕松穿越街巷,以叫賣
聲招攬客人。聲音具有穿透性,就算隔著高墻,也能由戶外傳播到室內。街巷的錯落,又增加了賣花聲
的幽深感,賣花聲的響起與遠去,都牽動著居室內的聽者。這讓深處居室之內的文人獲得了一種新的感
受外界的方式,不必看到花擔上五顏六色的花朵,只憑耳中傳來的叫賣聲,就能感知時令的變化和城市
節奏的展開。
對于寓居都城的詩人而言,賣花傳遞的時令變換,往往會牽動思鄉的心緒和客居的落寞。戴復古《都中
冬日》的賣花書寫,書寫了都城客居的情境:“脫卻鵝裘付酒家,忍寒圖得醉京華。一冬天氣如春暖,昨
日街頭賣杏花。”京華之地,居大不易。對于一生未仕、漫游江湖的戴復古而言,更是如此。典當衣裘,
只圖得一醉。幸而臨安的冬季天氣和暖,街頭已有杏花叫賣。“昨日街頭賣杏花”,不只是臨安冬日的風
景,同時也是對京華客子的撫慰。“忍寒圖得醉京華”則有著江湖游士的辛酸無奈。
對任職都城的士大夫而言,美麗的鮮花不但裝點著他們的生活,也調整著他們的心態。《六一詩話》稱:
“士大夫牽于事役,良辰美景,罕獲宴游之樂。其詩至有,賣花擔上看桃李,拍酒樓頭聽管弦,之句。”都
城明明擁有最特別的風景,士大夫卻因公務繁忙無暇游賞,只能從賣花擔上欣賞桃花李花的盛放。賣花
帶來了四季流轉的美好,安慰著王事鞅掌的士大夫。楊萬里《初夏清曉赴東宮講堂,行經和寧門外賣花
市》:“眾紅半霎聊經眼,不枉皇州第二年。”都城花市的商品緊緊呼應著四季花時,讓詩人不必執念于
回歸故園、退居鄉里。花市讓楊萬里感受到了都城特有的繁華,也紓解了他渴盼回鄉的寂寞。
賣花書寫中所折射的時序變換、所承載的客居心緒,是宋代作者對都城時間與空間的真切感知,是宋代
作者對都城生活節奏的新鮮體驗,更隱含著他們關于都城的新思考:該如何自處于都城之中?是在自我
與都城的碰撞中傷感,還是努力融入都城生活的節奏?宋人的感受與思考,促使花卉買賣成為體察都城
生活及世態人情的精妙視角,而賣花也日漸成為表達都城時序變換與詩人居處心態的成熟事象。
(摘編自周劍之《花擔上的帝京:宋代賣花詩詞的都城感知及文學意蘊》)
材料二:
南宋都城臨安,氣候溫暖,城市里面購買鮮花的非常多。宋代種花業之所以昌盛,是因為不僅買花的人
多,而且購買的量也大,婉約派大詞人柳永在《剔銀燈?何事春工用意》中形容道:“漸漸園林明媚,便
1
好安排歡計。論籃買花,盈車載酒。”可以想象,在那明媚的春光下,一輛輛裝滿鮮花的馬車從花園里出
來,喧闌而又熱鬧。
商業發達和文化昌盛,使得揚州、成都、洛陽等宋代名城的花市也各有“色彩”。宋人家鉉翁《上元夜》
也寫道:“沙河紅燭暮爭然,花市清簫夜徹天。”紅燭爭燃,簫聲連夜,洛陽花市的繁華與熱鬧程度自可
想象。成都則二月舉辦花市,尤以海棠花為最好;揚州的開明橋“春月有花市”,市上賣的芍藥的價格有
時會比洛陽牡丹還要貴。
為了方便鮮花買賣,南宋政府甚至還專門設置了用于鮮花交易的花市。北宋邵伯溫在《邵氏聞見錄》中
回憶北宋時的洛陽風俗。文中對當時人們賞花、購花的情景作出細致的描寫。在鮮花開放之際,吸引了
各方人士來到花圃,面對群芳,舉杯暢飲,縱情放歌。暮色降臨,花農們用竹籠小籃盛著鮮花來到花市“唱
賣可見,北宋花市,當以夜間最為熱鬧。尤其是在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之夜,在火光交錯間,鮮花爭
妍。這盛大美景成為宋代文人雅士筆下的一幅美景。詩人文彥博曾夜游花市,在《游花市示之珍慕容》
中寫道:“去年春夜游花市,今日重來事宛然。到肆千燈多閃銀,長廊萬蕊斗鮮妍。”在燈光閃爍間,詩
人夜游花市,故地重游,恍惚間,去年美景再現眼前。
(摘編自賈璽增《四季花與節令物:中國古人頭上的一年風景》)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都城內的詩人,不能第一時間感知春天降臨,因此要經由賣花者的活動來獲得春天降臨的真實感。
B.賣花帶來了四季流轉的美好,不僅裝點了任職都城的士大夫的生活,同時也安慰了公事繁忙的他們。
C.宋代作者對都城的真切感受與思考,使花卉成為了表達都城時序變換與詩人居處心態的成熟事象。
D.宋代名城的花市各有特點,不僅有商業發達和文化昌盛的因素,更與政府的全方位支持密切相關。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宋代文人依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對都城的認識,賦予了賣花活動以多姿多彩的文學意蘊。
B.“帝城只賣擔頭枝”說明北宋都城只有流動性的花販,因為輕巧的貨品便于花販走街串巷。
C.無論是流動性的商販,還是南宋政府專門設置的花市,都為宋人買花和賞花提供了便利。
D.在宋代,買花賞花不是統治階層或文人騷客的專利,而是普通人家也可興之所至的事情。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第二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咸陽親戚長安里,無限將金買花子。”——劉言史《買花謠》
B.“一冬天氣如春暖,昨日街頭賣杏花。”——戴復古《都中冬日》
C.“匆匆殿下催分首,擾擾宮前聽賣花。”——王安石《次楊樂道韻六首其六》
D.“年年二月賣花天,唯有小桃偏占先。”——梅堯臣《和江鄰幾省中賞小桃》
4.引用論證在材料一、材料二中頻繁使用,請簡要分析其論證效果。(4分)
5.陸游《臨安春雨初霽》是宋代賣花詩詞代表性的作品,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賣花”的獨特內
涵。(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文家大院(節選)
于堅
文家大院以前是狀元文翰雨家的。粉墻黛瓦,飛檐斗拱,雕梁畫棟。風水好,坐北朝南。石頭好,院子
的基礎用的是象山上采來的花崗巖,花園里有靈璧石、太湖石、建水石、北溪石。材料好,全是紫安山
的柚木。樹好,桂花樹、李子樹、梅花樹、櫻花樹……花好,牡丹、月季、茶花、繡球花、曇花……工
好,晚清名匠高應美帶著一班徒弟為他家雕刻了二十多道門,圓雕、高浮雕、低浮雕、陰刻、透雕、走
獸飛禽、奇花異草、八仙過海、岳母刺字、鹿鶴同春……①井水好,一口甜,另一口也甜。文家在大院
里住了五代,到文小豪這一代,大門拆掉,拖拉機開了進來,拉壇壇罐罐、家具。外人紛紛涌進來住。
辜正玄說:“舊房子嘛!你看看這些木頭,都開裂了,咋個會值1800萬。”
中介文小豪說:“辜總,現在時興投資老房子。用法國哲學家布迪厄的話來說,老房子是一種文化資本,
2
它與商品房不同,不取決于市場,它會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而增值。”小豪眼睛亮堂堂,熱情洋溢。“這
個大院以前有個叫蘇軾的詩人都寫詩贊美過呢: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辜正玄不知道詩人是什么人,他周圍沒有這種人,也不明白文小豪朗朗念出的這一串聲音是什么意思,
又恥于下問,怕失了自己的面子,姑且不懂裝懂,只是若有所思地點頭。
小豪接著說:“這幾年的大拆遷后,這種院子存量越來越少,增值空間相當大,遠遠超過商品房。”
“哪個說呢?”
“法國的布迪厄。”
“哦,不敵餓,我聽說過這個人,是不是魏村的?”
“倒也不是,他住在法國。”
辜正玄聽到法國人都說文家大院要漲價,就動了心。辜正玄是個聰明人,小豪繞來繞去花言巧語說了這
么一大堆,他聽起來無非一個意思,這個院子要漲價。
“來看房子的可不只是您一位呀,看看站在假山旁邊的那位,也是來看房子的呢!”
辜正玄是第一次進來,文家大院的門檻與別的房子不同,高高低低,過花廳前面那條門廊時,抬腳沒抬
到位,絆了一下,小豪一個箭步搶上來扶著。
“1800萬太便宜了,一塊緬甸手鐲的價么,一年就賺回來了。”辜正玄說。
②墻上有個洞窗,有人隔墻冷笑道:“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辜正玄聽不懂這話,問小豪:“那是誰?”
“子貢。也是來看房子的。”
閑逛間,忽聽得有人叫了一聲:“美屋呵!”
辜正玄聽成“美國的屋”,不解其意。
子貢隨聲從花廳出來,與辜正玄差點兒撞個滿懷。點個頭。辜正玄看不上此人。子貢,瘦,戴著眼鏡。
子貢也不注意他,徑直對小豪說:“有美玉于斯,鎘梗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小豪說:“正是!正是。付全款的話,可以打七折。”
小豪是文翰雨的后人之一,小時候曾經在大院里玩過,逮鳥掐花,逗狗摸雞。文家人早已不住這個大院,
小豪回來玩,說一聲“這個院子本來是我家的“,住戶們也就放他進去了。后來在云南大學讀了古代文學
專業博士,畢業后在新世紀房地產中介服務公司上班。經理知道他這個背景,專門派他來為辜正玄介紹
文家大院。
辜正玄聽見子貢說話,問小豪:“他是不是外國人?怎么一口外國話?”
小豪說:“他是山東來的,也是來看房子。”
“山東話我也不是完全聽得懂呢。”
子貢又說了一句:“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辜正玄聽不懂他說什么,暗暗罵了一句,有病!扭頭對小豪說:“他買得起呵?”
小豪說:“這個就不知道了、”
子貢給辜正玄讓路,說:“您先走。”
這句辜正玄聽懂了,也不客氣,將子貢拋在身后,大步流星進了中院。走了幾步就被迫慢下來,文家大
院必須慢悠悠地走,它不像指頭縣普遍的鋼筋水泥框架建筑,基本是直線構成,前進起來速度很快。文
家大院是土木結構,手工打造,處處曲徑通幽,五步一個拐角,七步一個彎,移步換景。
小豪介紹道:“這就是拐彎抹角這個成語的來歷,它本來是一種處理建筑空間的手段。勾心斗角也是,你
看那些斗拱的結構,就是勾心斗角,當然,心是木頭心,角是木頭角。四平八穩也是。”又指著一條大梁
說:“你看上面那行字,光緒四十八年正月。”
經過回廊,墻上有扇面形的窗子,窗子與窗子之間,鑲嵌著一塊塊刻著文字的石碑;《蘭亭序》《醉翁
亭記》《顏氏家訓》《項脊軒志》等,字體有楷書、篆書、隸書。有一塊刻著曲園居士俞檄的《留園記》:
“出閶門外三里而近,有劉氏寒碧莊焉。而問寒碧莊無知者,問有劉園乎,則皆曰有。蓋是園也,在嘉慶
初為劉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園而曰劉園也。咸豐中,其泉石之勝,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誠
3
足為吳下名園之冠……”
小豪才說了兩句,辜正玄己經扭頭走了,蠅頭小楷令他頭暈。走著,厚實的脊背被風貼了一個花瓣。③
一朵玉蘭正開得狂妄,看見辜正玄肥頭大耳,很不順眼,一拳就打過去,正中腦門。辜正玄揩了揩說:“舒
服。”
小豪說:“文家大院一旦擁有,在指頭縣就沒有人能和您比了。古之君子為己,今之君子為人。為人,就
是要活給別人看,讓他們服你。”
辜正玄這輩子最在乎的事情就是“第一”。他是個和顏悅色的人,一大把怨氣藏在骨子里,占了他92公斤
體重的五分之一。他的怨氣相當抽象,總是覺得自己不被他人愛,被他人認可。所以他一生都在做各種
事要讓他人“瞧瞧”。瞧瞧,誰才是指頭縣的老大!
辜正玄回到售樓部,一屁股坐定,抿了口普洱。
④“這個大院我拿下!"豪氣沖天,就像一位司令。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頭描寫文家大院的石料、樹木、花草等景觀,突顯了大院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為后文其
高昂的價格埋下伏筆。
B.小說中辜正玄和子貢的對話猶如雞同鴨講,笑料百出,表面上是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實質上暗示了
文化與資本的沖突。
C.辜正宏買下了文家大院,一方面是因為古宅在城市化進程中具備稀缺性與增值性,另一方面也是為
了向他人證明自己。
D.小說用“文家大院”這座極具歷史和文化寓意的古典住宅勾連起故事中的各色人物,為讀者展示了一
個微縮版的社會。
7.關于文中修辭手法的分析與鑒賞,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句子①中的兩個短句“一口甜,另一口也甜“,運用排比的修辭突出強調了井水的甜,增強了讀者對
這一信息的印象。
B.句子②引用“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作為子貢的出場詞,突出子貢的形象特點,有未見其人先聞
其聲的表達效果。
C.句子③中“狂妄”“肥頭大耳”和“打過去”等詞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展現了辜正玄與“玉蘭”等大院風物的
格格不入。
D.句子④中“就像一位司令“運用比喻手法,不僅形象地刻畫了辜正玄趾高氣揚的傲慢神態,也突出了
他內心的怯懦自卑。
8.作者給人物起名時,往往大有深意。作者用“子貢”這個名字的用意是什么?請簡要分析。(4分)
9.有人認為文中畫波浪線的段落與主線無關,屬于閑筆,可以刪去,你是否贊同?請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吳楚反,聞,晁錯謂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盎宜知計
謀。”丞史曰:“事未發,治之有絕。今兵西鄉,治之何益!且袁盎不宜有謀。”晁錯猶與未決。人有告袁
盎者,袁盎恐,夜見竇嬰,為言吳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對狀。竇嬰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見。袁盎縣
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及可罷。
孝文帝時,天下無治《尚書》者,獨聞濟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乃詔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
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數上書孝文時,言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書數十上,孝文不聽,然奇其材,遷為中大夫。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景帝即位,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喧嘩,疾晁錯。
4
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
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
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死十余日,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
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晁錯已死,謁者仆射鄧公為校尉,上書言軍事,謁見上。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地
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畫始行,卒受大戮,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司馬遷《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有刪改)
材料二:
昔者晁錯盡忠為漢,謀弱山東之諸侯,山東諸侯并起,以誅錯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錯為之說。天下
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錯有以取之也。
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
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國之強,而驟削之,其為變,豈足怪哉?
錯不于此時捐其身,為天下當大難之沖,而制吳楚之命,乃為自全之計,欲使天子自將而己居守。嗟夫!
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
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郤。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
(蘇軾《晁錯論》,有刪改)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
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袁盎具言吳A所以反B狀C以錯D故E獨急斬F錯以謝吳G吳兵乃可罷
11.下列對材料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乃,副詞,于是,就,與《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的“乃”意思不相同。
B.治,研究,與《蘇武傳》“單于使衛律治其事”的“治”意思不相同。
C.稱,稱述,稱引,與《出師表》“先帝稱之曰能”的“稱”意思相同。
D.弱,使……變弱,削弱,與《過秦論》“會盟而謀弱秦”的“弱”用法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丞史認為要在事情沒有爆發時處理才有效,現在處理沒有益處,晁錯也認為袁盎不應該有什么陰謀,
所以他猶豫不決,錯失處治袁盎的機會。
B.晁錯忠心護國,積極建言獻策,維護國家利益,在孝文帝和景帝時期都曾上書請求削減諸侯封地勢
力以鞏固君權,遭到諸侯們的反對和痛恨。
C.晁錯的父親認為晁錯的做法會招致殺身之禍,晁錯堅持己見并不認同他父親的觀點,晁錯的父親死
后,吳楚七國果然以誅殺晁錯的名義反叛。
D.從前大禹治水的時候,他預料到治水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決堤、漫堤等可怕的禍患發生,因而能夠從
容不迫地去治理水患,并最終取得了成功。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4分)
(2)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郤。(4分)
14.蘇軾認為“錯有以取之也”,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上兀①后一日觀燈寄王四
蘇轍
城頭月減一分圓,城里人家萬炬然。
紫陌群游逢酒住,紅裙醉舞向人妍。
5
且為行樂終今夕,共道重來便隔年。
遙想猖狂夜深處,河沙飛水濕歸鞫。
注:①上元節即元宵節,上元節點燈籠始于漢代,當時名叫“上元燃燈”,時間為一整天。宋代,元宵放
燈著于法令,且把上元放燈時間定為五個晚上。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頷聯寫了欲喝酒助興的游人和盛裝的舞女,凸顯觀燈的熱鬧,也表現了詩人的悲傷。
B.頸聯和《將進酒》中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句所抒發的情感類似。
C.尾聯“飛水濕歸鞫”的細節描寫烘托了人物的真實心境,把歸家的情景寫得很逼真。
D.詩歌由月夜觀燈的場景寫到尾聯描繪的深夜畫面,由實到虛,銜接自然,余味悠長。
16.詩人為什么說“月減一分圓”?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詩常“以闊境顯孤危”,杜甫《登岳陽樓》通過“,”,以雄健筆力描寫闊大景象,來
凸顯自己的孤獨。
(2)《種樹郭橐駝傳》讓我們明白:如種樹一樣,父母若“愛之太恩”,每天憂心忡忡,",”,
亦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3)古代文學作品中“嘯”字時常出現,可以表現傲然、瀟灑等人生態度,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共5小題,18分)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講:“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①在20世紀20年代的鄉土小說中,
②敘事策略基本上是寫實的,③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之一。④通過相對平實的一種眼光,⑤作家們
發現鄉村破敗荒涼的根源。魯迅《故鄉》里金黃的圓月、碧綠的瓜地、英雄的少年,每個意象無不純美
如夢;對照“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之類滿目瘡痍的現狀,“鄉愁”原來只是不可逼視
的幻象。
然而,在同一時期,村落仍在詩意的觀照下,顯露了令人傾心的山水之美、人情人性之美以及風土之美。
沈從文在具有湘西風情的村落里,構建了一條渡船,渡給憑水依山的茶帽,給一半著陸、一半在水的吊
腳樓河街以生機。桐油、青鹽、染色的五倍子,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甲);歷
經歲月風雨的老船夫、一派真純明凈的翠翠、與人性較量的天保和儺送——船擺渡的是命運。他們在密
密匝匝的生活里種植喜怒哀樂,四季流轉,盛夏的果實躲藏在綠蔭里,等待一場秋的收獲,冬日的皚皚
白雪覆蓋了秋的金黃,(乙)。
作家們所描寫的鄉村大多以自己的故鄉為藍本,經過記憶的篩選,掩蓋了其中艱辛苦楚的成分,營造了
一個令人難忘的美麗原鄉。
在封建時代,人們習慣于從古典史籍、宮殿遺址、文物珍寶去認識中國;從村落開始,我們也慢慢能夠
從一個農民、一座村莊、一條河流等視角出發,去領悟這片博大的土地。我們生于斯,長于斯,這里埋
藏著中華民族A的遺傳信息。
村落是一條絲滑的彩帶,一端扎系在人們身上,一端飄向文學夢鄉。孫犁的文思飄蕩在荷花淀里,沈從
文一生走不出湘西鳳凰的山村。我們每一個人既是田園詩意的表達者,又是鄉居生活的實踐者。這是對
中國鄉村的一種文化自覺。它不是B,而是在舊有的土壤重新生成,它力求在初始之地提煉出有益的
精神元素,構建迥異于傳統社會但具有相對恒定性的社會結構與人地關系。
(有刪改)
18.文中第一段標有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出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不得改
變句意。(4分)
19.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充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
個字。(4分)
20.請就文中最后一段畫線的句子進行仿寫,仿寫句以“渡船”為本體。要求:使用暗喻修辭,且符合暗
6
喻修辭特征,依照畫線句結構進行仿寫。(3分)
21.請在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
22.文中畫波浪線的“種植喜怒哀樂”,有人說不合邏輯,有人說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請簡要說
明理由。(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現代文閱讀II中辜正玄一生都在做各種事要讓他人“瞧瞧”。瞧瞧,誰才是指頭縣的老大!
楊絳卻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參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A“不能”說法絕對,原文中“未必”是“不一定”的意思。C“花卉”偷換概念,原文是“賣花也
日漸成為表達都城時序變換與詩人居處心態的成熟事象”,“賣花”才是“事象”。而且“成為了”混淆時態,
原文是“日漸”。D“更與政府的全方位支持密切相關“無中生有。
2.B【解析】“只有”錯,曲解文意,原文說的是“都城內流動性的賣花者極多”。而且前文提到“這類賣
花聲通常來自流動性的商販”,“只有”說法絕對。
3.D【解析】材料一第二段的主要觀點是“對于都城之內的詩人而言,賣花不只是單純的商業活動,還
是春日風物的真實載體”。A劉言史《買花謠》“咸陽親戚長安里,無限將金買花子”,書寫了貴族占有大
量的金錢用于奢侈享樂,體現了作者的憂思與批判。B戴復古《都中冬日》“一冬天氣如春暖,昨日街
頭賣杏花”,寫的是冬日。C王安石《次楊樂道韻六首其六》“匆匆殿下催分首,擾擾宮前聽賣花”,宮廷
與市井,仿佛只有一墻之隔,真實勾勒出宋代都城內各階層各行業互存共榮的畫卷。
4.①本文廣泛引用了宋代文人的詩歌、散文、筆記、詩論等來論證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②本文
引用古代詩歌、散文作品時,貼合其語言特點進行賞析評點,使論證語言典雅有文采。(每點2分)
【解析】從引用論證的論證效果和論證語言的特點兩個角度答題。
5.①賣花是春日風物的真實載體,能給詩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春雨”“杏花”讓詩人獲得春天降臨的真
實感。②賣花給詩人帶來了聽覺上的獨特美感。“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深處居室之內的
詩人獲得了一種新的感受外界的方式,只憑耳中傳來的雨聲和叫賣聲,就能感知時令的變化和城市節奏
的展開。
③對于寓居都城的詩人而言,賣花傳遞的時令變換,往往會牽動客居的落寞。“客京華”點明了詩人寓居
的現狀,詩人用“春雨”“杏花”構成的明媚春光為背景,與自己落寞的情懷構成了鮮明的對照。(每點2
分,答題過程中沒有明確寫出詩句內容,只出現“首聯”“頷聯”,可酌情扣分;詩句中出現錯別字不扣分;
若結合“猶及清明可到家”談及“思鄉的心緒”,可酌情給分)
【解析】第三段首句“賣花給人帶來的不只是視覺的享受,還有聽覺上的獨特美感”,這句話承上啟下,
學生可依此歸納兩個答題要點:“賣花是春日風物的真實載體,能給詩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和“賣花給詩
人帶來了聽覺上的獨特美感”。然后,學生可根據第四段首句并結合陸游寫作《臨安春雨初霽》時的寓居
身份歸納第三個答題要點即“賣花傳遞的時令變換,往往會牽動客居的落寞”。
6.A【解析】“伏筆”錯,應該是“鋪墊”。
7.B【解析】A"一口甜,另一口也甜”不是排比,是反復。C“肥頭大耳”不是擬人。D不是比喻。
8.①“子貢”原本是孔子弟子的名字,作者用“子貢”這個名字突顯他好用古文、援引經典的知識分子形象,
反襯辜正玄的淺薄無知。②從小說主旨上看,作者能更加自如地借“子貢”之口表達對文化與資本沖突的
擔憂。(每點2分,學生若答“子貢長于經商,富累千金。作者用,子貢'這個名字暗示他頗有家財,有能
力買下文家大院”,可酌情給分)
【解析】在《紅樓夢》中,曹雪芹為筆下的角色取名時,大多關涉人物的形象特點、人物的命運和小說
7
的主旨,學生可依此結合文本歸納答題要點。
9.【示例1]不可以刪去。①這段內容用石碑勾連蘭亭、醉翁亭、項脊軒、留園等歷史名院,凸顯出文
家大院的文化價值與審美價值,營造了古色古香的環境氛圍。②舒緩了情節節奏,照應前文“文家大院必
須慢悠悠地走”,慢慢欣賞,與后文辜正玄扭頭就走的情節形成反差,使敘述張弛有度。③轉移讀者的視
線,使讀者在思考情節的同時,進一步思考辜正玄與文家大院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認識到文化與資本
的沖突。④突出作者對辜正玄淺薄無知,無視文家大院文化價值這一行為的諷刺。(每點2分,任答3
點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示例2】可以刪去。①刪去后情節更加緊湊,“小豪介紹”與“小豪才說了兩句"銜接緊密,與后文辜正玄
扭頭就走的情節照應。②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凸顯出辜正玄對文家大院文化價值與審美價值的漠視。③
降低閱讀難度,使讀者能更加直觀地理解小說的主旨。(每點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閑筆”,即在主線敘述中穿插的支線情節或閑散細節。這些閑來之筆,看似可有
可無,沒有多大作用,實際上顯示出作者的匠心獨運。
10.CEG
翻譯:袁盎詳細地說明了吳王謀反的情況,是因為晁錯的緣故,只有立即斬殺晁錯向吳王謝罪,吳軍才
可能停止。
11.C【解析】“先帝稱之曰能”的“稱”,意為“稱贊
12.A【解析】“丞史認為要在事情沒有爆發時去處理才有效”錯誤,丞史認為事情還沒有暴露出來,就
懲治他,可能中斷叛亂陰謀。而且“認為袁盎也不該有什么陰謀”是丞史的觀點,不是晁錯的觀點。
13(1)等到竇嬰、袁盎進言,皇上就命令晁錯穿著朝服,在東市把他處死。(及,等到,1分;衣,動
詞,穿著,1分;斬東市,在東市把他處死,1分;句意通順1分)
(2)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興,奸臣能夠趁著君臣隔閡鉆了空子。(惟,只,1分;
固,保全或鞏固1分;谷B,通“隙”,隔閡,嫌怨,1分;句意通順1分)
14.①蘇軾認為晁錯遭到殺身之禍有他自己的原因。(1分)
②晁錯未能準確預料強大的七國起來反叛,當禍患發生時又不能像大禹治水一樣從容不迫地去治理,最
終導致失敗。(2分)
③晁錯一心想保全自身,當七國反叛時,他主張讓景帝御駕親征而自己留守京城,導致君臣離心,招致
殺身之禍。(2分)
【解析】首先要理解蘇軾“錯有以取之也”的意思,然后再結合材料分析其原因,一是不能像大禹治水一
樣預料禍患,二是一心想保全自身。
15.A
【解析】“也表現了詩人的悲傷”錯誤。該句展現了上元節的熱鬧喜慶之景,表現出了詩人享受和珍惜當
下的情感。
16.①“月減一分圓”表示上元日已過,照應題目“上元后一日”;
②城頭燈火璀璨,城里人家燈光萬丈,讓詩人感覺月的光輝也遜色了一分;
③寫月虧月盈暗示時間的流逝,表達詩人對當下美好時光的珍惜和留戀。
(每點2分,共6分,答到“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令人遺憾”“對友人的思念”等可酌情給分)
【解析】詩句“月減一分圓”表示上元節已過,點“上元后一日”之題,同時,客觀的事件暗含作者的感情,
作者用以表現觀燈的熱鬧和因時光易逝而引起的對當下的珍惜與留戀。
17.(1)吳楚東南訴,乾坤日夜浮
(2)旦視而暮撫,己去而復顧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
(3)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偃仰嘯歌,冥然兀坐
8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答此句不得分)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給分)
18.③把“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之一”改成“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或“村落自然成了素材之一”
④把“通過相對平實的一種眼光”改成“通過一種相對平實的眼光”(每空2分)
【解析】③不合邏輯。④多層定語語序不當。
19.甲:船擺渡的是生活
乙:又開始醞釀春的黎明/希望/期盼(每空2分,意思對即可酌情給分)
【解析】甲處根據下文“破折號”和此句“分號”的提示,可確定句式是“船擺渡的是……”,再結合前文內
容得出關鍵詞“生活”;乙處根據“四季流轉”“夏的果實躲藏在綠蔭里,等待一場秋的收獲,冬日的皚皚白
雪覆蓋了秋的金黃”可推知。
20.【示例】渡船是一座移動的橋梁,一端連接翠翠的守候,一端牽系儺送的歸期。/渡船是一座移動的
橋梁,一端連接此岸的期盼,一端通向彼岸的希望。(3分)
【解析】仿寫的基本要求包括句式統一、修辭相同、內容協調、語意完整等。暗喻是隱晦的比喻,常用
比喻詞“是”“就是”“變成”等連接,有時不用比喻詞。
21.【示例】A:生生不息/源遠流長B:另起爐灶/另辟蹊徑/標新立異(每空1分)
【解析】A處根據原文信息“我們生于斯,長于斯”及“遺傳信息”可推知。B處根據“不是……而是……”“舊
有的土壤重新生成”可推知。
22.【觀點一】可以使用,屬于超常搭配,理由是:
①“種植”本義是指在土地上培植植物,使其生長和繁殖,在這里和“喜怒哀樂”搭配,突破習慣的修飾與
搭配,語言新穎生動。(2分);
②化抽象為具體,“喜怒哀樂”本是無形的,在這里與“種植”搭配顯得具體可感,表現了人們從容坦蕩的
胸懷和冷靜的態度。(2分)
③與后文照應,語意銜接緊密,符合語言邏輯。(1分)
【觀點二】不合語言邏輯,理由是:
①“種植”一詞后面一般與表示“實物”的名詞搭配,如種植樹木,種植蔬菜等,這里與抽象性詞語搭配,
不符合“種植”一詞的搭配習慣。(3分)
②“種植”雖是帶有明顯主觀色彩的動詞,在生活里有意種植“喜樂”尚可,但種植“怒哀”背離了人的主觀
意圖,不符合人的情感真實。(2分)
【解析】答案注意思考超常搭配與習慣搭配的區別。
23.作文
【材料分析】
材料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鏈接現代文閱讀H,辜正玄一生都在尋求他人的認可。第二部分是楊絳先
生的觀點,她更強調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寫作指導】
通過材料確定關鍵詞“他人/外界”、“認可”、“自己”,然后思考我們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杭州市濱江區九年級(上)期末數學試卷
- 49 選擇性必修2 第八單元 第40講 種群數量的變化
- 2024年河北省中考真題及答案
- 生態環保地下室租賃與合作治理協議
- 拆除房屋及后續規劃開發協議
- 智能家居產業廠房轉租及智能家居產品研發合同
- 生字教學常規課件圖片
- 鴻合教學一體機課件在哪
- 2024-202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一中高一下學期月考化學試題及答案
- 運輸企業社會責任考核試卷
- 職業行為習慣課件
- 高校智能化教學評價體系變革的技術創新路徑研究
- 高中復讀協議書
- 2024年甘肅省臨澤縣教育局公開招聘試題含答案分析
- 2025-2030中國戊烷發泡劑市場深度解析及前景運行動態研究報告
- 廣東省東莞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
- 移植物抗宿主病分期及護理
- 2024年深圳市中考生物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DB31/T 1402-2023養老機構認知障礙照護單元設置和服務要求
- 防腐工程項目建議書(立項報告)
- 2025年安全管理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綜合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