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總復習: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練習_第1頁
高考地理總復習: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練習_第2頁
高考地理總復習: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練習_第3頁
高考地理總復習: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練習_第4頁
高考地理總復習: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二人文地理

專題十一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五年高考

考點1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2022浙江6月選考,9-10,4分)人工濕地是建立在生態學基礎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

物等對污水進行自然凈化的處理技術。下圖為某人工濕地處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圖。完成

下面兩題。

微污染

水源

氧化塘表流濕地

潛流濕地

袤流浪地排放

1.與污水處理廠相比,該人工濕地系統可以()

A.降低污水處理成本

B.減少土地占用面積

C.不受季節變化影響

D.加快污水處理速度

答案A

2.在濕地保護生態修復中,較為合理的途徑是()

A.引進外來物種,擴大灘涂種植

B.河道種植蘆葦,修復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積,擴大養殖規模

D.河道整治清淤,清除全部河灘

答案B

第1頁共19頁

(2020浙江1月選考,17—18,4分)互花米草是一種原產于北美的海灘植物,種子可隨海

浪傳播,其莖干密集粗壯,地下根莖發達,耐鹽耐淹、抗風浪,能夠促進泥沙沉降和淤積,

減弱海水交換能力。1979年,我國從美國引進互花米草并種植于河口海岸。完成下面兩

題。

3.我國引進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保灘護岸B.消除海灘污染

C.增加魚餌D.防止航道阻塞

答案A

4.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擴張成為入侵物種,其產生的主要影響有()

①生物多樣性減少

②灘涂大量減少

③海水質量下降

④灘涂養殖條件改善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C

(2019江蘇單科,13—14,4分)下圖為“華東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城市大氣PM.和SO?多年

平均濃度日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下面兩題。

第2頁共19頁

PM。濃度(jug/n?)SO?濃度Gug/n?)

6011-60

---------------------------------------.........-—”kJ。

1357911131517192123時

f-華東城市PM,§濃度—東北城市PM,,濃度

--華東城市SO,濃度-東北城市SO澈度

5.兩地區的城市大氣Pg.5濃度一般在10時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戶外活動減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頻率增加,有利于空氣凈化

C.熱島效應增強,利于污染物擴散

D.汽車流量減少,尾氣排放量減少

答案C

6.華東地區大部分時段大氣S0,濃度低于東北地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能源結構B.人口密度

C.資源條件D.出行方式

答案A

7.(2023新課標,37,2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可分為內源類有機物(主要來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

外源類有機物(主要為入湖河水挾帶的腐殖質等)。下圖所示湖泊均為可人工調控水量的

天然湖泊,其中洪澤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積多,湖底高于周邊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

解性有機物含量多在夏季達到峰值,外源類有機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

第3頁共19頁

和泄洪兩種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差異大;洪澤湖溶解性有機物含量峰值出

現的時間常滯后于其他湖泊。

1180120°

(1)指出冬、夏季高郵湖內源類有機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機物比例的高低。(4分)

⑵說明圖示湖泊溶解性有機物含量多在夏季達到峰值的氣候原因。(6分)

⑶解釋圖示湖泊外源類有機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4分)

(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兩種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不同的原因。(8分)

⑸根據洪澤湖的特征,解釋洪澤湖溶解性有機物含量峰值出現時間常滯后的現象。(6

分)

答案⑴冬季內源類有機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機物比例高;夏季內源類有機物占比下降

(低)。

⑵夏季氣溫高,湖泊水溫高,浮游生物量大;降水量大,入湖河水挾帶的腐殖質多。

⑶秋季湖水更新慢,已積累的外源類有機物多。

⑷不泄洪:洪水挾帶的腐殖質,直接增加了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累積量。加之腐殖質可

分解出營養鹽,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高。

泄洪: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低、下泄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高,稀釋作用強,

湖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低。

第4頁共19頁

⑸淮河注入洪澤湖,夏季入湖水量多;湖底高于周邊地面,防洪壓力大,調峰(泄洪)更為

頻繁,且持續時間長。

8.(2022全國甲,44,10分)多氯聯苯曾被廣泛使用,進入環境后難以降解,被公認為環境

污染的元兇之一。美國于1929年最先使用,1978年禁用。時至今日,美國某湖雖然魚類

豐富,但由于存在多氯聯苯污染,湖邊仍立著“不建議食用魚類”的警示牌。

分析該湖魚類體內多氯聯苯的來源,列出應采集的樣品種類及采樣點的位置,并說

明理由。

答案沿湖地區人類生產與生活產生的多氯聯苯通過徑流、大氣沉降等途徑進入湖泊,

存在湖水和沉積物中的多氯聯苯被微生物吸收,并通過生物鏈在魚類體內富集。

采集樣品種類包括環境空氣、水體、土壤、湖中生物和湖底沉積物等,采樣點位置包括

陸地污染源、徑流入湖口、湖岸土地、湖水與湖底空間等。

理由:多氯聯苯來源于陸地生產生活排放,其性質相對穩定,進入環境后難以降解,因此

會隨大氣、水體等運動進入大氣、徑流、土壤及湖泊,并在生物體內傳遞富集,因此需要

多種類、多樣點采集污染樣品。

9.(2021海南,23,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題。

密西西比河發源于海拔450米的艾斯塔卡湖,長3700多千米,縱貫美國中部,在路

易斯安那州注入墨西哥灣。流域內有眾多的湖泊、茂密的森林,廣布著小麥、大豆、玉

米和棉花帶。21世紀以來美國濕地已由最初的87萬平方千米減少到43萬平方千米,目

前路易斯安那州的沿海濕地正以130平方千米/年的速度在流失。

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導致路易斯安那州沿海濕地減少的原因。

答案自然原因: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墨西哥灣沿岸地殼(構造)沉降等原因

導致濕地被淹沒;海潮侵蝕,海岸后退。(6分)

第5頁共19頁

人文原因:人類生產、生活活動占用濕地;上游用水量增加及水利工程建設等原因導致輸

入下游的泥沙量減少。(4分)

考點2協調人地關系與可持續發展

(2023浙江6月選考,17—18,4分)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湖泊濕地的生態修復是個重

要的固碳舉措。下圖為湖泊濕地碳循環示意圖。完成下面兩題。

高水位;水體碳庫d

1.植物多樣性增加對湖泊濕地固碳作用的影響是()

A.土壤碳含量降低B.根系吸碳量減少

C.碳凈排放量降低D.微生物活性減弱

答案C

2.下列對湖泊濕地生態修復的措施,合理的是()

A.減少湖濱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放生外來物種,增加生物多樣性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變濕地地形,建設生態緩沖島

答案D

(2022廣東,11—12,6分)田螺是廣西稻田養殖的重要水產品。近年來,為助力鄉村振興,

當地一些農民在傳統稻田養螺基礎上,開挖螺溝,發展了新型“稻一螺”生態循環農業

模式(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第6頁共19頁

3.稻田中開挖螺溝主要是為了()

A.增加稻田光照強度

B.加強稻田通風透氣

C.減少田螺天敵威脅

D.改善田螺生長環境

答案D

4.圖中生態循環過程最為復雜的區域是()

A.進水區B.出水區

C.水稻區D.螺溝區

答案C

(2022福建,1—3,9分)崩崗(下圖)是我國南方山坡巖土體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遭受侵

蝕、產生崩塌而形成的地貌,高度從幾米到幾十米不等。福建省某地在崩崗分布區推廣

楊梅種植,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同時也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楊梅采收時間多集中

在6月中下旬,某企業擬在該地采用新栽培技術以延遲楊梅成熟時間。據此完成下面三

題。

第7頁共19頁

5.該地推廣楊梅種植的首要目的是()

A.提高土壤肥力B.減輕水土流失

C.增加農民收入D.降低種植成本

答案B

6.以下最適宜大規模種植楊梅的是()

A.集水坡面B.崩壁

C.溝道D.洪積扇

答案A

7.該企業延遲楊梅成熟時間主要是為了()

A.延長產業的鏈條

B.增加產品的產量

C.提高市場競爭力

D.提升產品的質量

答案C

(2021海南,4-6,9分)圖I示意我國某熱帶雨林地區人工多層經濟林模式,圖II示意我

國某地區“豬沼果”模式,二者均為生態農業模式。據此完成下面三題。

第8頁共19頁

圖I

8.圖I模式中能充分利用的自然資源是()

①土地②水

③光照④熱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9.目前,制約圖II模式在我國南方農村大面積推廣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勞動力B.環境、資金

C.原料、運行管理D.降水、技術

答案C

10.與圖II模式相比,圖I模式的環境效益凸顯在()

A.減少土壤污染B.減少水污染

C.減少大氣污染D.減少溫室氣體

答案D

第9頁共19頁

n.(2022北京,20,7分)某中學開展主題為“北京奧運遺產”的調研,同學們搜集和歸納

了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相關資料。下圖為某

同學手繪“雙奧之城”資料卡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I■■I■?!觥觥觥觥?/p>

世界第一個“雙奧之城”一北京

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

T科技人文綠色共享開放。9

--------\/-------------------/

'關鍵詞:

m關鍵詞:

Q“同一個世界,同“一起向未來”“冰

產匕個一個夢想”“五福隼家也墩墩…雪飛天”

娃”“絲綢之路”,,微火,,“雪花,,

“鳥巢”“水立方”“機器人智能餐廳”

“奧運村”等Q“中醫藥體驗館”等;

1.國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變為“冰立方”,實現

“水冰轉換”。

2.五棵松體育中心由籃球館變為冰球場館,完成

“冰籃轉換”。

3.首鋼滑雪大跳臺“雪飛天”充分利用首鋼園區老

工業遺存,被稱為"工業迪十尼”。

4.夏奧實現了20%綠色電能,冬奧時達到了100%。

5.國家會議中心的地上結構降低不可再循環材料用

量,安裝600m2太陽能光熱系統等。

6.京張高鐵是世界首條實現列車無人駕駛的高鐵,

全程運行時長50分鐘。

7.從夏奧到冬.奧,我國自主研發的移動網絡服務由

3c提升到5G。

8.冬奧會期間使用360。防疫消殺機器人、云轉播等,

盡享科技便捷。

9.“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選址與城市發展

軸線契合,冬奧還設計了以中軸線為主題的紀念

徽章等。

結合實例,論述北京奧運遺產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地理意義。(提示:從地域文化、大

都市輻射功能、碳排放等視角展開論述)

答案利用奧運遺產發展旅游,促進旅游業發展;因為奧運,場館、高鐵、通信等設施得

以改善,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公眾生活水平;提高北京城市輻射能力,帶動張家口等

周邊城市發展,提高北京、張家口的國際知名度,增強國際影響力;中軸線、中醫藥、絲

綢之路等傳統文化得以傳播和交流;奧運科技含量不斷提高,促進城市科技水平提升;綠

色電能、循環材料等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減少碳排放,提高資源利用率。

第10頁共19頁

三年模

強化

考點

問題

環境

主要

臨的

類面

1人

考點

期收

逐短

源追

的資

有限

,面對

是指

劇”

地悲

6)“公

,4—

學考

8月開

聯盟

徽A10

4屆安

(202

解決

可以

產權

明晰

認為

學上

經濟

象。

的現

濫用

用或

度使

的過

資源

導致

體會

的個

大化

益最

。

所示

下圖

象,如

論現

地悖

場公

現草

卻出

地區

高寒

川西

我國

而在

題,然

的問

使用

不當

資源

。

三題

下面

完成

據此

本]

人力資草

-

方式

生產植鼠

被害

-

防控

疫病矮加

-

補貼

草場劇

-

制度

監管疏

-

習俗

人文

題是

境問

的環

導致

直接

現象

悖論

公地

草場

地區

高寒

1.川西

鹽漬

B.土地

林銳

A.森

性減

多樣

.生物

D

污染

C.土壤

D

答案

因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