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40-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課件_第1頁
藥理學40-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課件_第2頁
藥理學40-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課件_第3頁
藥理學40-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課件_第4頁
藥理學40-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

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抗真菌藥

AntifungalDrugs

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

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廣、種類多,有12萬種以上,許多真菌能引起植物病害,多數對人類有益,

僅少數對人體有害,在已知的幾千種酵母樣菌和霉菌中,據WHO統計,能引起人類疾病的有270種,其中,只有皮膚絲狀菌和念珠菌經常傳染給人。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真菌感染一般分為兩大類:

1.淺部感染

2.深部感染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各種癬菌新型隱球菌白色念珠菌真菌所致疾病與常用藥物灰黃霉素制霉菌素特比萘芬咪康唑兩性霉素咪唑類三唑類淺部真菌病頭癬體癬指甲癬深部真菌病腦膜炎肺炎心內膜炎 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淺部真菌感染

常見病,各種癬菌引起,主要侵犯皮膚、毛發、指(趾)甲等。由于居住環境較差、氣候潮濕,衛生習慣不好,生活質量低下的人群更易發生表淺部抗真菌藥和外用抗真菌藥治療;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花斑癬發頭癬甲癬(灰指甲)皮膚癬真菌所致疾病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須癬體癬手癬足癬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深部臟器的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等引起,主要侵犯內臟器官和深部組織。發病率低,但危害性大,可危及生命。發病率愈來愈高,也愈來愈嚴重。原因: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濫用菌群失調免疫抑制劑的大量應用白血病、艾滋病等嚴重疾病摧毀免疫力深部抗真菌藥治療。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鵝口瘡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一、抗深部真菌感染藥兩性霉素B氟胞嘧啶(flucytosine)唑類:咪唑類和三唑類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兩性霉素B(amphotericinB)多烯類抗生素,國產名廬山霉素。結構中有一氨基和羧基,故兼有酸堿兩性。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廣譜抗真菌藥,幾乎對所有真菌有效。對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敏感。作用機制:選擇性地與真菌細胞膜的麥角固醇結合形成孔道,從而增加膜的通透性,導致胞內許多小分子物質外漏,造成細胞死亡。細菌無此物,故對細菌無效。

人腎小管和紅細胞膜上有類固醇。真菌很少對本藥產生耐藥性,耐藥機制不清。藥理作用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體內過程口服及肌注不吸收,一般采用緩慢靜脈滴注給藥。蛋白結合率大于90%,在體內消除慢。不易透過血腦屏障,真菌性腦膜炎時須鞘內注射。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

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選藥

口服用于腸道真菌感染滴注用于全身真菌感染局部用于淺部真菌感染臨床應用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不良反應1.注射相關的不良反應:初次注射:寒戰、嘔吐、體溫升高、靜脈炎;防治:100%發生,可先用退熱藥、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生理量)預防。靜脈注射:過快可致驚厥、心律失常;鞘內注射:驚厥、化學性蛛網膜炎。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

2.緩慢出現的不良反應腎臟損傷:氮質血癥,可伴有腎小管酸中毒、K+和Mg+排除增多。氮質血癥的發生與腎臟灌注減少和腎小管損傷有關。腎小管損傷常發生在用藥時間長,累計劑量超過4g情況下。貧血:可能與腎小管損傷,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及紅細胞膜損傷有關。肝功異常、過敏反應、神經毒性較少見。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毒性較大①急性毒性反應②腎損害:幾乎都出現③血液系統毒性反應④心血管系統毒性反應防治措施:先給解熱鎮痛藥和抗組胺藥,同時給皮質激素補鉀應用時監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血鉀、心電圖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脂酯型兩性霉素B(liposomalamphotericinB)

80年代開發,改變毒性,不提高藥效,延長使用時間,可增加劑量,提高療效。兩性霉素B脂質體(AMB)兩性霉素B膠狀分散體(ABCD)兩性霉素B脂質體復合物(ABLD)脂類制劑在人體內更多分布于網狀內皮組織豐富的器官,減少了在腎臟的分布,從而減低了藥物的腎毒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即刻反應,改善了患者的耐受性。

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含脂類兩性霉素制劑治療念珠菌病患者的有效率優于曲霉菌;用藥劑量為兩性霉素B的3~5倍;價格是兩性霉素B的10~14倍;不宜作為一線用藥,僅適用于兩性霉素B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作用機制

經胞嘧啶滲透酶轉變為5-氟尿嘧啶,替代尿嘧啶,合成無功能的DNA。特點

⑴對人體細胞代謝影響小⑵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可透過血腦屏障⑶窄譜:新型隱球菌、白色念珠菌⑷單用易耐藥,與兩性霉素B及唑類有協同作用臨床應用 與兩性霉素B聯合用藥,治療真菌性腦膜炎氟胞嘧啶(flucytosine)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不良反應:胃腸反應皮疹肝損傷:SGPT↑、堿性磷酸酶↑抑制骨髓,導致WBC↓、血小板↓(可恢復)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唑類抗真菌藥

①咪唑類(imdazole):克霉唑(clotrimazole)

咪康唑(miconazole)

酮康唑(ketoconazole)等②三唑類(triazole):氟康唑(fluconazole)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唑類抗真菌藥的共同特點1.抗菌譜廣,對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均有效。2.抗菌機制相同:抑制真菌細胞膜麥角固醇合成,使膜通透性改變。3.很少產生耐藥性。4.在肝代謝,抑制人的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影響體內甾醇類生物活性物質和藥物的代謝。5.不良反應相同:輕微胃腸不適、肝功異常等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唑類抗真菌藥的不同點1.有些唑類全身用藥毒性反應眾多,臨床僅能用作局部用藥,如克霉唑。2.與咪唑類比,三唑類在體內代謝較慢;對真菌細胞色素P450酶的選擇性較高;對人的毒性作用較小;療效較好。3.各藥的藥理學特征有所不同,臨床用途和特征有所差異。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

第一個口服有效的廣譜抗真菌,治療多種淺、深部真菌病。在酸性環境中有利于本藥吸收,因此不能與抗酸藥、膽堿受體阻斷藥及H2受體阻斷藥同服。吸收后分布廣泛,血漿蛋白結合率高,腦脊液藥物濃度低。主要在肝代謝,大部分由膽汁排泄。對人細胞色素P450影響較大,因此不良反應和藥物相互作用較多。酮康唑(ketoconazole)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用途口服廣泛治療表皮及全身性真菌感染,但對免疫力低下及腦膜炎患者效果差;重癥真菌感染用伊曲康唑代替。肝毒性:最嚴重,可致死;過敏性反應;抑制人甾醇類生物合成:大劑量時;胃腸道反應:與劑量有關。不良反應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順峰康王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分為:每支含酮康唑100毫克、丙酸氯倍他索2.5毫克。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采樂洗劑是治療頭屑過多的抗真菌外用水劑,是西安楊森公司的又一產品,1994年已進入中國市場,銷售逐年穩步上升;酮康唑

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唑類中最強。用于治療淺部真菌病及部分深部真菌病。作用強于酮康唑,副作用小。口服吸收較好。血漿蛋白結合率大于90%,不易進入腦脊液。組織滲透性強,組織中至少是血藥濃度的2~3倍。在皮膚、脂肪組織和指甲中藥物濃度比血藥濃度高10倍以上。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體內抗真菌作用比酮康唑強的10-20倍。可口服或注射。腦脊液中濃度高。主要用于深部真菌病。對多數真菌(隱球菌、粗球孢子菌和假絲酵母菌等)性腦膜炎的首選。是治療艾滋病患者隱球菌性腦膜炎的首選藥。氟康唑目前作為治療念珠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血癥的首選藥物氟康唑(fluconazole,大扶康)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二、抗淺部真菌感染灰黃霉素(griseofulvin)特比萘芬(terbinafine)制霉菌素(nystatin)克霉唑(clotrimazole)咪康唑(nystatin)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廣譜抗真菌藥,選擇性抑制真菌膜的角鯊烯環氧化酶,抑制麥角固醇合成。可外用也可口服。皮膚、甲板和毛發聚積。對皮膚癬菌引起的甲癬、體癬、手癬、足癬療效較好,比灰黃霉素和伊曲康唑療效好。對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癬病無效。特比萘芬(terbinafine)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藥理作用:僅能抑制各種淺表癬菌

藥動學特點:口服易吸收,油脂食物促進吸收。分布全身,脂肪、皮膚、毛發、指甲含量較高。外用無效。臨床應用:各種皮膚癬菌引起的皮膚、頭發和指甲感染。對頭癬療效好。毒性大,現被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取代。

灰黃霉素(griseofulvin)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藥理作用:對多數真菌有效。給藥途徑:口服吸收差、外用臨床應用:目前僅局部用于治療淺部真菌病或皮膚粘膜的念珠菌感染。不良反應:外用無明顯不良反應。靜脈給藥不良反應多。克霉唑(clotrimazole)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淺部感染:外用,治療皮膚粘膜和指甲真菌感染,優于克霉唑、制霉素深部感染:靜脈給藥,不良反應多,療效不如兩性霉素B咪康唑(miconazole)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的主導產品之一硝酸咪康唑霜

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多烯抗真菌藥,體內過程、抗菌作用似兩性霉素B;對陰道滴蟲有抑制作用。毒性更大,僅作局部用藥;臨床上僅用于防治消化道念珠菌感染(po)及口腔、皮膚念珠菌感染及陰道滴蟲病(局部外用)。制霉菌素(nystatin)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抗病毒藥

AntivirusDrugs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病毒的危害人類目前發現的病毒有4000多種,各種病毒差異很大,種類很多;約75%的人類傳染病是由病毒引起,其中很多嚴重危害人類健康。3000BC,埃及孟非思壁畫中長老患小兒麻痹癥。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常用抗病毒藥一、廣譜抗病毒藥二、抗RNA病毒藥抗艾滋病病毒藥抗流感病毒藥三、抗DNA病毒藥抗皰疹病毒藥抗肝炎病毒藥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第一節廣譜抗病毒藥

一、嘌呤或嘧啶核苷類似藥:

利巴韋林

Ribavirin二、生物制劑干擾素Interferon

胸腺肽α1Thymosinα1

轉移因子Transferfactor

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利巴韋林又名病毒唑(virazole),人工合成的鳥嘌呤類似物;藥理作用:廣譜抗病毒藥,對DNA、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還能特異性抑制流感病毒蛋白的合成。不良反應:腹瀉、乏力、白細胞減少、可逆性貧血等。有致畸作用,孕婦忌用。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①口服吸收好:甲型肝炎、單純皰疹、麻疹、呼吸道病毒感染②氣霧劑噴霧:呼吸道病毒引起的鼻炎、咽炎等;③感染早期靜脈滴注:流感、副流感病毒肺炎、小兒腺病毒肺炎、拉薩熱和病毒性出血熱等;④滴鼻:甲、乙型流感;⑤乳膏劑:帶狀皰疹和生殖器皰疹;⑥滴眼劑:流行性結膜炎、單皰病毒角膜炎等。【臨床應用】

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一、抗艾滋病病毒藥第二節抗RNA病毒藥

二、抗流感病毒藥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一、抗艾滋病病毒藥目前已批準臨床用于抗HIV的藥物有三類:一、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藥齊多夫定二、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藥三、HIV蛋白酶抑制藥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屬核苷的類似物,是逆轉錄酶的抑制劑。作用機制:競爭性抑制RNA逆轉錄酶的活性。第一個上市的抗HIV藥。齊多夫定(Zidovudine,ZDV)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臨床應用】

ZDV為治療HIV感染的首選藥。在活化細胞內的抗HIV作用強于靜止細胞。口服吸收率65%,體內分布廣。不良反應較多,如骨髓抑制、心肌和骨骼肌毒性等。用藥時要監測血象和心電圖。聯合用藥:雞尾酒療法。目的:增強療效、防止或延緩耐藥性產生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二、抗流感病毒藥僅用于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預防和治療;預防有效率為70%~90%;發病48h內治療用藥可改善癥狀,縮短病程1~2天,并可加速患者功能恢復;金剛烷胺還用于震顫麻痹癥。不良反應:輕微的胃腸道反應和CNS癥狀。金剛烷胺藥理學40_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第三節抗DNA病毒藥

一、抗皰疹病毒藥阿昔洛韋Acyclovir

伐昔洛韋Valacyclovir

碘苷Idoxuridine

阿糖腺苷Vidarab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