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胃體息肉鈦夾術后的護理目的:討論內鏡下胃體息肉鈦夾術后的臨床護理要點。方法:回顧性研究我院消化科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經內鏡下胃體息肉鈦夾術后得到徹底治療的187例胃息肉患者術后臨床護理情況。結果:術后均無穿孔或出血,所有患者均康復出院。結論:內鏡下鈦夾胃息肉后高頻電切術是一種安全有效,易被患者和家屬接受的治療方法。要確保手術成功,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重視術后全面的臨床護理至關重要。標簽:鈦夾;胃息肉;術后臨床護理從廣義上講,任何突出于胃、腸粘膜表面的隆起性病變均稱為息肉,但狹義上所指消化道息肉是起源于黏膜上皮表面向消化腔內突出的局限隆起性病變,為消化道常見病,各段均可發生[1]。胃息肉是臨床上常見的良性腫瘤,有單發或多發,屬癌前病變。不同病理類型的胃息肉病變率不等,為防止胃息肉的癌變需行手術治療,目前胃息肉的主要治療方法有內鏡下高頻電切術,該方法具有創傷小、痛苦少、手術時間短、術中止血快、術后恢復快、操作簡便、費用較低、安全有效等優點。但是該方法容易出現穿孔和出血的并發癥,臨床聯合運用金屬鈦夾、黏膜下注射、圈套器電凝切除等內鏡技術,尤其是內鏡下放置金屬鈦夾(endoscopichemoclipplacement,EHP)的應用,可有效預防及減少上述并發癥的發生,使內鏡切除消化道巨大息肉及剝離粘膜下病變的安全性提高,1995年日本Hasachi開始內鏡下應用金屬止血夾,可預防和治療粗蒂大息肉電切所引起出血、穿孔的并發癥[2]與內鏡下單純采用高頻電切病變相比,在使用金屬鈦夾阻斷血供的基礎上進行高頻電切更安全有效,使手術后的出血穿孔率明顯減少,從而擴大了內鏡治療的范圍。金屬鈦夾是一種物理止血方法,鉗夾的關鍵正是利用金屬鈦夾良好的血管結扎及止血作用,阻斷息肉內部滋養血管的血流。鈦夾可自行脫落并可經消化道排出。我院消化科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有187例經內鏡下鈦夾胃息肉高頻電切術后患者得到徹底治療,將術后臨床護理體會總結如下:1、臨床資料187例胃息肉患者中男性101例,女性86例;年齡35~60歲145例,年齡60~75歲42例,息肉直徑0.5~3.0厘米,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隱痛不適、噯氣、燒心、反酸、惡心、嘔吐、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術后均無穿孔或出血,所有患者均康復出院。2、內鏡下胃息肉鈦夾術后的臨床護理2.1心理護理良好的心理護理是手術成功的基礎,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詳細向病人及家屬介紹內鏡下高頻電切胃息肉術后的注意事項及同種病例的治療效果,同時要嚴密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使其病人與醫務人員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以取得病人和家屬的信任和配合。2.2病情觀察和并發癥的預防患者返回病房后要及時測量其生命體征并認真詢問病人有無胸痛.惡心、咽喉部不適、梗阻感、腹痛、腹脹和便血等不適,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并詳細記錄。如發現遲發性出血應及時對癥處理,必要時內鏡下止血。告知病人術后咽喉部不適、咳嗽常為口服麻醉藥所致可用清水漱口后逐漸緩解,但要避免劇烈咳嗽;腹痛多為電熱灼傷胃粘膜所致,腹脹常為術中注氣所致,可囑咐患者肛門排氣,一般不需特殊處理。2.3飲食指導患者術后禁食禁飲,6小時候可進食流食(如藕粉)1~2天,半流質飲食2~3天后逐漸過渡到軟食、普食。切除較大息肉和多發性息肉時應禁食2-3天再進食流質飲食,3~4天無不適后逐漸過渡到軟食、普食。勿進食牛奶及豆制品,以免引起腹脹。1周內忌食粗纖維、生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煙酒;2周內要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大便干結和增加腹壓的因素,必要時應用緩瀉劑,防止因大便硬結而導致焦痂脫落過早引起出血;術后一個月內忌碳酸飲料、酒、濃茶、咖啡和粗纖維、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2.4休息指導術后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1-2天,較多、較大息肉者應絕對臥床休息2-3天,然后開始在床上活動2-3天,活動量不應太大,2周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及屏氣動作。2.5口服用藥指導患者術后四小時口服鋁鎂加混懸液(胃黏膜保護劑,服藥后一小時內不宜飲水,因為稀釋后藥效會減弱)一袋,如果當天可進流食者可在進食后兩小時再口服鋁鎂加混懸液一袋,次日始口服鋁鎂加混懸液一日3~4次,1次1袋,飯后2小時。2.6觀察鈦夾脫落情況金屬鈦夾通常在術后7~14天后形成局部肉芽,后自行脫落經腸道隨糞便排出體外。如在術后72h內脫落為脫落過早,易發生再次出血,需提高警惕。術后指導家屬與患者觀察鈦夾脫落情況,必要時給予X線檢查,了解鈦夾位置與脫落情況。2.7并發癥的預防為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應注意觀察患者面色、血壓、脈搏、嘔吐物或大便的顏色、性質及量,以及有無腹痛、腹脹及鈦夾脫落等情況。如出現腹痛、便血等癥狀,應立即報告醫生進行相應處理。如有劇烈腹痛,應考慮胃穿孔的可能,應及早行腹部透視檢查以明確診斷。對已有出血行鈦夾治療的病人,由于可能再次出血,更應仔細觀察,同時要區別大便中的血液是陳舊性出血還是活動性出血。實驗室檢查紅細胞、血紅蛋白降低等,可能出現繼發性出血、穿孔等并發癥,及時通知主管醫生,并做好再次手術準備。2.8出院指導和健康教育向患者與家屬講解消化道出血與鈦夾治療的基本知識,以消除各種引發出血的誘因。告知患者術后一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指導患者按時服藥;注意飲食;強調合理飲食重要性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出現病情加重、復發出血的現象。堅持少量多餐及避免刺激性食物,息肉患者告知少食動物性脂類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植物油。注意保持大便通暢和觀察大便的顏色,如發現黑便可能有遲發性出血應及時就診。由于胃腸道息肉目前國內外公認為癌前期病變,尤其是腺瘤性息肉[3],且易復發,要囑患者高度重視,定期內鏡復查。腺瘤切除術后的患者可在6—12個月復查,如無變化,可隔2—3年后復查,對于有癌的腺瘤、大寬底的腺瘤、多發腺瘤息肉未全部切除的患者,視情況分別在短期(3~6個月)、中期(1年)及長期(3年)復查[4]。3討論金屬鈦夾,鉗夾治療已成為內鏡下多種消化道疾病治療的有效方法。金屬鈦夾其治療機制與外科血管縫合或結扎相同,是一種物理止血方法,利用金屬夾閉合時產生的機械力將出血的血管與周圍組織一并壓緊,阻斷血流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其作用有如“內科縫合”。金屬鈦夾對病灶的愈合無促進的作用,但也不影響其修復和愈合過程。金屬鈦夾可準確地鉗夾病灶,經鈦夾止血治療后1-2周鈦夾可自行脫落排出,對人體無任何不良影響。預防性放置金屬鈦夾能有效地減少胃息肉切除術后遲發性出血的發生率。若切除時有活動性出血或有遲發性出血,止血治療時使用金屬鈦夾則更有效[5]。內鏡下金屬鈦夾預防消化道息肉電切出血具有療效高、創傷小、適應范圍廣、并發癥少的優點,而手術前、后的護理措施及術中醫護人員的默契配合、熟練的操作技巧是治療獲得成功的保證。內鏡下金屬鈦夾后胃息肉切除的并發癥主要包括再次出血、穿孔,優質恰當的護理是減少并發癥的關鍵所在。本研究中對187例胃息肉患者實施內鏡下鈦夾后胃息肉切除,通過在術后的恰當護理與密切觀察,所有患者均無并發癥出現。術后患者如過早的進食或飲食不當、用力咳嗽、排便等增加腹壓活動,均有可能導致鈦夾的脫落引發再次出血。為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重視雙邊的護理意識,一方面醫務人員加強新業務技術的學習,熟練掌握內鏡下金屬鈦夾治療與專科護理知識;另一方面積極強化家屬與患者的預防意識,并反復強調飲食的重要性,合理休息,保持愉悅輕松的情緒。參考文獻[1]BognerB,PterS,HegedusG.Inflammatoryfibroidp01ypoftheileumcausingintestinal.Invaginations.MagySeb,2005,58:237-240.[2]李益農,陸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經濟法實踐環節試題及答案
- 急救知識考試題及答案
- 護士注冊管理辦法文件
- 設計資質管理辦法橋梁
- 規劃立項資金管理辦法
- 工地安全評估管理辦法
- 福建柴油渠道管理辦法
- 學校消防聯動管理辦法
- 證券投資交易管理辦法
- 經營成本控制管理辦法
- 綠山墻的安妮-練習答案(完整版)資料
- IBM AIX認證試題及答案
- 2022年小學美術教師進城(選調)招聘考試模擬試題(共五套)
- 貴陽小升初分班全真模擬測A卷
- WS/T 512-2016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
- GB/T 77-2007內六角平端緊定螺釘
- GB/T 5330.1-2012工業用金屬絲篩網和金屬絲編織網網孔尺寸與金屬絲直徑組合選擇指南第1部分:通則
- GB/T 3672.1-2002橡膠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 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匯編
- 參考手冊-ondemand3dapp操作手冊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